刚看完,感觉《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这个电影,口碑会两极分化。
这一部电影作为荒诞喜剧来说,比较成功。
但如果观众把它当做现实主义作品来看,会比较生气。
我个人来说很喜欢,因为感觉到导演饶晓志确实有在用心做出尝试。
当然,必须说在剧本的角度来说,确实稍稍有点粗糙。
尤其是这个电影企图深入探讨一下人性问题。
但男主入局的设置确实又是不合法的,在不合理的基础上讨论人性逻辑不通,就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荒谬的感觉。
虽然,编剧已经特意把这个事情发生的背景设置在泰国,而且在电影结尾时又在用“火龙果和光”的象征意义,给男主和女主往回找补。
普通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真的在意这一点,可能确实会无法入戏。
不过,荒诞喜剧的特点就是在于观众要完全相信电影里的“逻辑”,以电影里的逻辑审判电影的角色。
所以,当跟我一起看电影的同伴抱怨为什么男主角的表演形式与其他人不一样,男主以外的演员为什么如此浮于表面?
连潘斌龙这样的老演员都以一种梦游的状态进行表演。
我只能回答,这不就是正是完全符合电影里的人设嘛。
个人尤其喜欢导演在电影里设置的几处歌舞场景。
现场所有人不分身份一起载歌载舞,就特别有“人生不过一场戏”的氛围感。
非常合适的歌舞插入。
饶晓志的镜头语言还是挺过关的。
饶晓志设置了一座巨大的慈眉善目的黄铜大佛,在电影里频繁出现。
俯瞰着发生在它脚下的这一场“人生之戏”。
我们普通人很难看清眼前的一切是否是真实的 也看不懂人性,看不清人心。
所以才有“糊涂是福”的说法。
佛像俯瞰人间,冷眼旁观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它似乎能看清楚一切,但又无法开口说话。
它看清楚了,又如何?
啊,对了。
作为中戏毕业的导演饶晓志,阅片量肯定是足够的。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观众会看到很多“致敬”的镜头或者场景。
作为一个荒诞喜剧来说,这些致敬的场景和镜头,不是随便乱用的,是围绕着男主的“主观意愿”变化而选择的,还是挺有效果的。
能进一步提高荒诞和黑色幽默的效果。
总之,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
還是饒曉志導演一貫而之的關注底層小人物的愛慾情仇生存尊嚴。
不同的是比第一集玩的癲得多。
恐怖主義、愛情與復仇片雜糅在一起。
導演通過綜藝直播手撕渣男完成對小人物的全景窺視。
荒誕荒謬里瀰漫著疯狂與心酸。
是一次對真人秀亂象最極致的諷刺。
在我看來有兩點饒有意思。
一是新媒體對電視業的衝擊很大。
電視人為了生存不惜突破媒體倫理製造素人狂歡。
娛樂至死的大吃人血饅頭。
結合經濟下行下的媒體疯狂。
很有批判性。
二是底層討薪者陳三金。
表面上慫包、愛財、無能、吃軟飯。
實際上是被生活逼到絕路不得不討薪去換取活下去的自由。
所謂的渣男。
實際上只是窘迫之下無力承擔那份愛。
陳三金噴射的『第一滴血』。
是對整個虛假世界愚弄他的憤怒還擊。
當陳三金走進地下演播室。
就像以前看到楚門的世界被主人公在海上那段掙扎震撼到思考人生——我是誰、我為什麼存在這個世界上、今天的生活就是我的因果嗎。
導演也向大眾拋出一個問題:用放大鏡看個體的時候。
每個人都不是純粹的好人。
但那些不夠好也不夠壞的自己、擰巴地活著的自己。
需要多少勇氣才能退出預製的人生。
這個故事沒有站在任何高地批判任何小人物的特質。
只是非常坦然地描述——人在情、錢與回憶這個三角中的沉淪。
人們常說愛需要兩個人性格互補。
所以章宇演的角色渣、又慫。
並且在危難的時候唱劉德華的歌自救。
你會好奇梅到底在愛他什麼。
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難處。
每個人都有過往。
愛一個人。
別人只能看到他的光亮。
你卻能看到他身上的傷痕。
而且喜歡第一部的朋友一定會懂陳粒那首《光》的含金量。
我以為『否極泰來』這個名字的背面寫的就是這個道理——當你有退出那些讓你內耗的劇本的勇氣時。
人生的光才剛剛亮起。
這一次。
咱不願在別人預設的story里陪你演了。
小小的無名之輩在那一刻。
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看完電影走在回家路上的時候。
耳機放著《胡廣生》。
我也更期待下一部會有什麼驚喜了。。
🫃🏻
《光》,反反复复插入的光粒的特效片段,黑暗中打造的各类光影,陈粒的《光》,片尾铺满黑暗夜晚火龙果地的光,blingbling公司灯的设定,都是围绕着光而铺开。
光是舞台,光是方向,光是指示…最喜欢的一处设定:一口电子烟笼罩镜头,梅亲吻陈三金的画面,响起陈粒的《光》浪漫且感动。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大大小小的人物,死亡的真真假假,情感交集的复杂。
第二季少了第二季小人物设定的接地气,虽然仍然是小人物,但在另一个地域情景中又显得不够“小”。
电影综艺的情节设定确实稍显累赘,少了点幽默,也少了点感动,后续观众前后的反转哭声也会有些过于理所应当的变化,变化的点并不是那么突出
话说,当初《无名之辈》我就很喜欢。
18年11月16日上映,冷门档期+新导演。
题材么剧情+喜剧?
喜剧成分不算多;明星么,最大牌的是陈建斌。
整个片子成本三千多万,第一天票房八百多万。
最终票房7.94亿。
豆瓣分数:8.0当年狠狠夸过。
导演也凭这部小有名气。
一看有续集还有点映,当然要看看。
1·创意是好的,但不新鲜
故事跟前作没有半毛钱关系。
除了俩演员以外,完完全全不一样。
背景改成泰国,人物全变,内核也不一样。
这也就算了。
导演把此前的多线叙事改成双线。
然后两条线,一条荒谬,另一条还是荒谬。
豆瓣的剧情介绍是这样的:在曼谷街头大闹分手的“渣男”陈三金(章宇 饰)与“狠女”薛芳梅(任素汐 饰),意外卷入了一场犯罪集团的绑架活动。
二人不出意外的成为了人质中的“出头鸟”、绑匪的“眼中钉”,在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一系列极端选择之际,二人尽显“渣男”“狠女”本性。
殊不知这场意外背后还暗藏着更大危机,极端情境下的二人将何去何从?
剧情表面上:已分手男(章宇)女(任素汐)在谈判过程中,意外被恐怖分子抓走。
二人深陷随时可能被杀的可怕情况中,意图自救。
看完我的想法:
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有“悬疑”tag.也就是俗话说的“钩子”。
这部可好。
前半小时:很好!
紧凑,合理,动机清晰!
看来这部保持了上一部的水准!
到了转折:
从凶手角度叙事的我见得多了。
正统破案侦探带着走的我也见不少。
没见过这样,开头正统,到一半直接破解的!
啊???
变魔术就变。
魔术揭秘就揭秘。
我没见过正常变魔术,变一半:大家好这个魔术是这样变的!
观众(比如我)难免有被骗的感觉。
以下有剧透。
以下有剧透。
以下有剧透。
如想去看不要接着了。
2·以下有剧透
我是没看出来,有IMAX的必要。
怎么做到的,场面比上回大得多,经费一看就比第一部富裕,然后主要人物就仨。
上回故事线还有5条,这回就俩,严格来说一个。
然后拍得比上回还差。
……是不是编剧只写了个开头,然后舍不得给尾款,后头自己编了?
比如《追凶者也》也是。
这种操作都是让观众处于上帝视角,通过几条线露出破绽,直到高潮几条线交汇……第一部就是这么拍得!!
故事线交汇要么重叠。
要不就像《摄影机不要停》那样,把上一段故事重复一遍,讲直播过程。
没有!
这样!
到一半直接扔脸上的!
没有!
故事核心呢?
上一部核心是,小人物找回尊严。
这一部呢?
不会说是真爱无敌吧。
连幽默都差了好远。
气死。
有的地方有明显的解构,看得出来。
但是这个解构好么?
没有意义,那个高潮段落完全硬拗的!
真是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要不是男女主角演得实在是好,我都想给2星。
现在手松一松,给个6分吧。
咋个说,没名气的火了之后,质量反而下降了。
不理解,不理解。
电影想法很好,解读空间很大。
可以从网媒泛滥下娱乐至死的公众心理解构节目爆火的本因,探讨综艺骗局中情感价值是否失真,思考人生如戏下自我存在意义的消解、女权主导下男性身份的异化和个人英雄主义解法。
饶晓志不可能自砸招牌,一出闹剧背后定有更深邃的真相。
我更倾向于一种解读是全片攒了一个大骗局。
真人秀爆火同时揭开了剧组作局泯人性的黑纱;三金芳梅也许有过严重感情危机,但终一烟朦胧千仇,二人互诉愁肠,互通真相,把灯光照向火龙果,它依然能结出硕大甜美的果实。
但不可否认,全片实在太闹了。
开局泰囧式东南亚犯罪片,中段综艺真人秀剪辑+印度宝莱坞舞蹈,尾巴第一滴血式暴力+情感文艺风,元素杂糅眼花缭乱,节奏诡异拖沓催眠,故事挺好但讲法不妙,娱乐表达与艺术批判失衡,漂浮在商业片的水面,卡壳在文艺片的瓶口。
所以可以理解本片口碑两极分化的现象了,喜欢的能思考出多层次的议题,不喜欢的只觉得他们吵闹。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 (2025)5.72025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喜剧 犯罪 / 饶晓志 / 章宇 任素汐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豆瓣评分5.8,比起第一部的8.0,几乎是跳水式的暴跌。
不过,我倒觉得这片子有点意思。
简单讲一下故事的内容,稍微有点剧透,不过现在也无妨了。
男主人公叫陈三金,是个渣男,女主薛芳梅想“考验”一下他,于是就给他整了一个叫“三金的世界”的真人秀,除了三金,其他人都是演员、都在演戏。
三金在暴力和金钱的诱惑之下,把自己的劣根性放大到了极致。
这下观众可乐坏了,狼女手撕渣男,还有比这更有意思的事吗?
这是前半部分的内容,是不是很受女性观众的喜欢。
后半部分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三金觉醒了,他手提冲锋枪,将“欺负”他的人都突突了,浪子回头的剧情大家依旧喜闻乐见。
观众再次一致认为,三金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并不是那种十恶不赦之徒,反而他的坏后面藏着很多无奈与辛酸,很多男人的无奈与辛酸。
正是因为前后的巨大反差让很多人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有人评论后半段就是给渣男洗白,也有人觉得前半段的“玩笑”有点过头,总之,电影陷入了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我想起了任素汐出演的另一部电影,跟这部很类似,《寻汉计》,我当时对它做出了如下的评价:这是一部男默女泪的电影。
女人觉得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凭什么我们就没法抚养孩子;男人也感觉受到了冒犯,为啥我们是冤大头。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社会的割裂大家都有问题,遇事多反省自己,少指责他人。
这个世界可能会更好吧!
渣男就一定必须死吗?
他身上就没有一点优点了?
当然,女性对于现有困境的反抗又有什么问题呢?
几千年的压迫还不允许人家说两句了?
听我这话是不是想到了一个词:理中客。
理中客,是“理性、中立、客观”三词各取首字形成的缩略词。
字面意思是指看待或处理事情非常理性、中立、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但现在多用于反讽那些假装客观、假装理性却忽略实际客观条件对人的影响、对他人合理行为妄加批判的人。
与“选择性失明”一词意思相近。
它竟然成了一个贬义词!
当然这一点也不意外,毕竟反思、独立思考也被污名化了。
理性、中立、客观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大多数时候,是有人无法接受其他人站在中立的立场发表言论,他们希望或者他们要求你必须站在我们这一边。
当社会问题割裂到不可调解的地步时,是没有中间路可走的,你要么靠左,要么靠右。
就像今天的男女问题,你如果替男人说一句话,那你就是媚男,反之你要是替女性说话,那就是打拳。
其实何止男女问题,今天社会的很多问题都已经到了非左即右的地步。
以美国政治为例,现在的两党不是什么民主党和共和党,就是挺川党和反川党,比如说,你在网络上发表这样的一条评论“我觉得川普有些政策还是不错的,但是他这个人有时候说话吧实在是没谱......”网友是看不到第二句的,他看到“不错的”这里就已经到头了,然后就会给你扣上挺川党的帽子。
反之也一样。
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最激烈对抗的一个事件——王安石变法。
课本里的王安石变法是正面的,可真实的历史却不是这样,因为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太过激进,导致百姓遭受了更大的损失。
保守派的大臣纷纷站出来反对,比如司马光、富弼、韩琦、苏轼等等。
再因为变法启用了大量的小人佞臣,对于反对变法的人几乎“赶尽杀绝”。
北宋朝廷割裂的种子就此埋下了。
后来王安石罢相,宋神宗驾崩,新上台的哲宗尚在襁褓之中,由高太后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东风压倒了西风,成了“执政党”。
司马光把新法的所有内容全部废除,一条不留。
实事求是的说,王安石变法中有一些还是不错的,是可以留下的,司马光之前也是有肯定的,可为什么他上台后要全部废除呢?
当时的苏轼就不理解,他向朝廷上书,应该适当的保留一些新法,司马光没有听从。
今天的学者也不理解,北大教授赵冬梅老师在百家讲坛讲述这段往事时,也无法揣摩司马温公到底是怎么想的。
小子不才,试着去理解一下。
司马光难道不知道有些新法是好的,是利国利民的,是可以保留的?
可他为什么还要彻底废除新法?
因为他没有中间路可以走,他只能站队。
经过十几年的变法,民间百姓承受的是经济上的剥削,富民变贫民,贫民变流民。
朝堂之上被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是精神思想的考验,变法派和保守派之间早已水火不容,这不再是政策上的观念之争,而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如果司马光在这时候选择保留部分的新法,原本支持他的那些同仁会毫不客气地将矛头指向他,把“懦夫”、“叛徒”的帽子扣在他身上,甚至还会把他打成“变法党”。
司马光不是在乎宰相的官位,如果他在乎,他完全可以跟王安石合作,变法期间,司马光因为不满王安石的瞎搞,愤而辞职,神宗皇帝多次挽留,但他不为所动。
他在乎的,也是儒家士大夫们在乎的社稷与百姓,经过王安石十几年的变法,国库的钱是多了,可老百姓却是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以至于遍地都是“人相食”的惨象。
他需要让这个悲惨的世界走向正规,他必须要站队。
可惜的是他死之后没几年,哲宗亲政,又恢复了新法,变法派重新执政,保守派再次被亲算,就连司马光也差点被掘墓开棺 ,然后北宋就在新党的执政之下迎来了金人的南下。
去年,当时即将卸任的美国前总统拜登在川普获胜后发表演说,有几句话说得真好。
他说:你不能只在你支持的人和观点获胜的时候爱这个国家,你不能只能在和你邻居观点相同的时候爱你的邻居。
他还说:不管你把票投给了谁,大家都应该把彼此视作同胞,而非对手,让激烈的温度降下来。
这一刻拜登一扫他之前瞌睡乔的迷糊,网友纷纷评论,怎么就突然机灵了呢?
以前我以为战争都是狂人独裁者以独夫之心挟持亿万之心;后来我终于明白,战争的爆发,大家都是始作俑者。
甲国和乙国在某一问题上发生了争执,都互不让步,有人站出来劝解,结果被打成了理中客,以至于双方内部的缓和派也不敢再有异言。
于是战争爆发了。
感谢@鲁豫观影团 给我二刷《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的机会一刷这部电影时,是带着和第一部相关的预期看的,结果发现不仅剧情上无半点关系,叙事风格也从超现实主义变成了荒诞主义,较大的落差感让观影感受很复杂,和第一部相比,确实有失预期,有种被戳中了某些点却又抓不住的颇为微妙的感觉。
二刷这部电影时,是完全抛开第一部来看的,细品之下,反而对这部电影有了更真切的感触。
看得出饶晓志导演也并不想继续延续第一部的叙事风格,而是想通过一些新的尝试来创新求变。
但不变的依旧是对小人物的深度挖掘。
导演在和鲁豫老师的对谈中也表示,在他心中对无名之辈的定义有着自己的范围和框架,即胸怀大志不甘于现状,对自己的生活和处境有一些挣扎向上的劲儿无名之辈们,这是导演熟悉的一群人,于是也选择在电影中,通过有剧本设计的真人秀整蛊综艺这样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这群无名之辈们对被安排好的人生剧本的反抗。
尤其在看到导演把喜欢的贝克特纹在手臂上时,忽然就理解了《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为何会有如此荒诞的戏中戏设计。
这部电影里面藏着导演对舞台剧的喜爱和强烈的个人表达。
导演在现场分享电影不仅有对电影《第一滴血》和《美丽人生》的致敬,对马里奥这个角色的人设设计,也有着星爷《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的影子。
此外,电影中“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口号,陈三金尿裤子后梅脱下衣服为他遮脸遮脸遮羞,以及最后陈三金拿起的AK和来福枪的设计,也是通过对第一部的call back 和老观众们的一次小小的互动。
另外,导演也表示最后的结尾陈三金和梅你只是重新认识了彼此,并未设计成重新在一起。
而开场的菜市场和枪战戏里,其实故意留了多处供观众挖掘真相的破绽,可以在观影时好好留意一下。
回想起来,不得不说开场躲避枪林弹雨的5分钟长镜头,丝滑得很见摄影功力。
就个人而言,太喜欢章宇极具松弛感的演技了,把一个爱财的怂包,无能的软饭男,骗财的渣男演活了。
最后用愤怒的扫射向欺骗愚弄他的世界进行的有力还击,能让人看到一名被逼上绝路的小人物最后的血性,用重生呼应了电影片名。
片尾第2个彩蛋,是对第3部《无名之辈:意义非凡》的预告,同这部电影的否极泰来一样,玩了一把谐音梗,意代表电影里故事发生地意大利,义代表义乌,真是处处都藏着精妙的小设计。
本片脱离了《无名之辈》过去偏现实向的表达,转而彻底冲入了超现实的抽象荒诞赛道,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就是一场名为“手撕渣男”的超大型整蛊真人秀综艺节目。
相比起经典作品《楚门的世界》,《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没有丝毫含蓄或从容,完全是奔着癫狂辛辣地折腾去的,甚至在骗局的织造和真相的颠扑上更是漏洞频频。
过于粗暴和戏谑的手法,肆意玩弄观众的预期,又随时凌辱弱者的尊严,使得其讽刺感和批判性落了下乘。
特别是编导饶晓志对当下社会舆论和民众心态那种自以为是地拿捏,令人极度生厌。
(感情用事,经常跟风,容易被带节奏,却又有着朴素的、正确的善恶是非观。
)编导一边迎合下沉市场的狂欢,妄图让观众完全代入这场荒诞的整蛊游戏,从而淡忘掉自己已经丢失的道德立场;一边织就“真爱战胜一切”的盾牌,想象自己在纯爱的谎言里可以全身而退,自嗨于看似合理、实际上千疮百孔的剧情。
在我看来是一种卑鄙而缺德。
火龙果是最好骗的水果,只要灯光亮着,就可以一直生长……火龙果知道自己被骗了嘛?
应该不知道吧。
但电影结尾男主这个火龙果心甘情愿地和愚弄自己的人和解相爱,这才是最荒谬的事情。
其实后半部分完全不用那个黄衣服人去冲锋、完全虚构完全尬爽,在变成一个楚门的世界之后这种转折只是突然、真的,就像一开始营造了一种有一个巨大反派、最后反派说,哈哈我是狗。
幽你一默,一小默。
太无聊了,任素汐不是这么用的。
陈粒挺好的,但用土了,还用了两遍、听出来是不同的音轨,更土了。。
土得像我自己剪的三分十二秒纯爱视频,,,故事真的没有给我新的东西和震撼,以至于看到后边很对不起一开始全情投入观影的自己。
还有下一部吗?
不想看了。
而且为啥不和第一部连上、第二部和第三部又连上了呀?
🖊《三金的世界》,同时会想到印度作品《宿敌》。
🖊中段“揭底”,导致后半段节奏有些突然🖊媒体的恶果,综艺的无德,男女的反对立🖊“陈三金”吓尿片段,call back第一部马嘉旗胡广生。
🎈陈三金,咱俩其实都不是什么好人,谁也不用跟谁说对不起。
🎈陈三金,其实光,本身就是个骗局。
你知道吗,火龙果的生长是离不开光的。
所以果农们会把果园布满灯光,晚上一到,他们就把灯光打开,光会照在每一颗火龙果身上。
这样他们就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生长,所以对于火龙果来说,他们的整个世界,都是假的。
🎈—“观众不想看到英雄。
” —“观众想看到英雄。
” —“现在我是导演,我说了算。
”🎈你说,这些火龙果知道它们被骗了吗?
知道吧?
知道吗?
不知道吧?
不知道吗?
应该知道吧?
应该知道吗?
应该不知道吧?
不应该知道吗?
上周日去看的点映。剧情有点好猜,感觉比较一般,因为有硬伤,比如道具枪能开那么真实吗,三金就真的没发现啊?但是这部电影有个非常好的地方是泰国本土化,比如魔性的泰国广告,员工是英语、泰语交流,华人身份,而不是一群中国人在那演,让人感觉真是在泰国发生的,而不是像唐探那种有点架空。大潘还贴了双眼皮,很多地方还挺好笑的,比如加戏。这个职场演得也蛮好的,没有太丑化女制片人。
不难看,完成度甚至算得上高,只是像十年前的电影……自媒体时代,居然还在玩真人秀自我指涉,多少有点out
真的很难看。。不知道在燃什么。。
我曾有过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如果一部人物、时间都连续的电影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类型拍法来拍,会是什么效果,观众会以相应的类型观影经验来观看每一段,但角色的前世今生又会偶尔闯入脑海,岂不是割裂中带一点连续?本片借用楚门的世界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甚至是部实验电影。实际效果的话,第一段犯罪惊悚无疑最好,第二段爱情确实够烂,第三段动作算是中规中矩。基于上述的创作构想,割裂感本就是预期内的效果,而剧情上的不合理我觉得也不是大问题,但这的确会影响煽情,这也是爱情部分差的原因之一,所以ending部分的落点落在爱情上,我觉得是败笔,落在节目对演员和观众的操纵上我都觉得好一点。虽然我觉得这节目还算有良心,至少它是真直播…【2025#106】
家门口的点映,短视频里到处“爱麻花情”的章宇,再看已是七年后。别人一路向西,他一路向南,泰国丛林枪战血浆满天飞,小人物被逼到绝境后爆发的血性与尊严。章宇不再窝囊废,出人意料支楞起来了,任素汐的彪悍中藏着柔软,无名之辈又一次用最疯的方式证明:尊严,是拼出来的。就这么一片,爽就完了。
耳朵真的很难受的一部剧
想法貌似很高级?却在用哗众取宠的方式批判哗众取宠
可以,比第一部还好
“火龙果的生长离不开光,所以火龙果园都是灯光,他们就能二十四小时不停生长,所以对于火龙果而言世界都是假的。”这句台词很妙,结束散场后还想了很久,梅说的不只是火龙果,更多的是每一个无名之辈吧。希望我们都能撕碎这个虚假世界的剧本,直到找到真正的光。
太失望了,和第一部差远了,立意浅薄,笑点低俗,煽情牵强,人物性格矛盾,转变突兀没有铺垫。浪费了俩小时!是不是编剧换了的原因?以后续作真得看清楚主创,不能吃螃蟹🦀😤
凑合吧,国产楚门世界,男女主算是圆上1的梦了,逻辑勉强紧凑,这个故事有点像反讽现在电视娱乐至上的精神。3.5星吧
饶晓志你挺忘本。
依旧是一个关于小人物命运的电影,但在此基础之上,又将犯罪类型元素做到极致,同时后面的反转又引向了对于媒介环境的质询,让每个无名之辈都拥有自己的力量去与资本和流量作对抗,争夺应有的话语权。综艺特效用得超级好,每段激战戏又燃又刺激,片尾字幕出的时候已经忍不住想快进到年底看下一部!!
还是荒诞喜剧更带感,饶晓志这次把真人秀的流量至上没下限讽刺了个遍。以前总好奇,章宇能升格演个不一样的么。这次的混混型商人形象展开了不同的可能性。核心倒是没变,依旧是他拿手的哪怕不懂事哪怕认死理依旧可以获得观众的同情性理解形象。
章宇很出彩
难看,一颗星给任素汐,一颗星给“创意”,一颗星给两个女演员打戏。
ber,编剧哪儿凑的这么多烂梗…这部名为无名之辈2,实则是无名之辈(上)。
6.26点映看。人生如戏,全靠演戏,全靠加戏。
这究竟是电影还是综艺真人秀?本来可以好好讲一下故事,却把一个渣男生生拍成了英雄……导演这价值观念稀碎一地,喜剧不是喜剧更像狗血网剧,情感故事也不是这么讲述的啊,纯粹是乱来、圈钱的片子。(PS:任素汐眼睛特别好看)
中年男性的赛博壮阳药。从交代泰国背景起就感到隐隐不安,近年来华语电影中的东南亚空间已经被陈思诚塑造成了“环大陆犯罪网”,为一切野蛮强行赋予了合理性,本片果不其然重蹈覆辙,彻底失去了前作中接地气的底层叙事。随之而来的便是近乎为零的视听,以及更可怕的内核:饶晓志想要讽刺视觉媒介带来的虚伪乱象,而这道并不高明的讽刺却成为了影片表达上的“回旋镖”,说是讽刺自己也毫不为过,即角色情感的彻底失真,我无法相信两位主角之间真的留有任何爱情,像极了编剧的强行注解。说到底,这样一个物质上一事无成、精神上还有巨大道德缺陷的人,让他从被误解到享受众人的鲜花掌声、尤其是异性伴侣的重新认可,本质上不就是一剂中年失意男性的壮阳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