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的评论给了我太多的期望,无形中将片子架高在一个层次上;其实这真是一个坏习惯。
我的失望随着片子的进程不可克制地流露了出来。
尽管我以为应该在平淡发展到某个程度上,就应该有戏剧性的转变出现。
但....... 冷漠而简陋的小型超市,古怪的同事,神神道道的顾客;不知为什么,看着那个黑人老头在里面进进出出,说起一些不着边界的话,感觉心里有点火气在往上冒。
或者正因为这是个电影,所以再怎么样,女主角总有个好心肠,如何如何不情不愿也会帮助别人,也发现了自己的美丽和机会。
但我总觉得生活并不可能这么发展情况..... 十件或者更少,当每个人都能这样简单地归纳下,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可能人生真的会更有目标一些,更努力一些。
格言能够救世的话,世界可能会更美好和简单一些。
但真的是这样吗?
静下心来想想,只所以会对片子失望,可能有两个原因: 1、对片子无从把握。
即不好把它归于情节戏剧化,又不能说它有平淡写实的风格。
我即不能把这当成一部远离生活的戏,又不可能以为它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两难...... 2、我看片子时犯困了,睡意也有罪.....
这是一部昨天晚上偶然在卫星频道遇到的片子,有一种不期而遇的意外快乐,就像在垃圾堆里发现珍宝一样。
众所周知Starmovies的片子大多数都不怎么样。
查了一下,IMDB介绍这部片子只花了短短的两周就在加利福尼亚的卡森市(Carson, CA)拍摄完成。
电影里火热的西班牙女主人公Scarlet(英文原意:鲜红)车窗背景里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工业时代的象征之一——BP公司的炼油厂的高塔。
让这个城市有点荒凉的天际线充满了象征意味。
拥有如此火热的名字的西班牙女孩没有去跳弗拉明戈舞,却在脏乱的超市里守着一个只结10件以下通道的收银台。
10 items or less出现代表了它的字面意思——10件以下收银通道。
这个意思毫无诗意僵硬呆板象征了Scarlet所在的超市的人生状态。
而且所有来她这里结帐的顾客都拿着不只10件东西,这个数字又象征了不好的东西总是多于10。
Scarlet周围的人是慵懒邋遢,什么都不干的1号收银台女郎(后面交待就是她和Scarlet的老公同居并迅速怀孕,而Scarlet却一直没怀上孩子),聋子经理。
有点哀怨的听不懂英语的顾客们。
懒惰、聋子和听不懂语言象征了超市世界里沟通的极度匮乏的状态,是真实世界的意像。
这个超市还没有激光条码扫描仪,Scarlet算账一直都是用心算。
为此特别吸引了刚被带到此地的老演员的注意。
Morgan Freeman演他自己,但是却是4年都没拍过戏。
此次打算了解一个刚出茅庐的小导演的小制作是否值得接的犹豫时刻遇到了Scarlet。
所有的神奇就此开始。
Morgan Freeman游刃有余,显得极富感染力,好像有个如沐春风的场伴随着他,毫不相识的陌生人都被他感染。
Scarlet首当其冲。
虽然准备16点的面试,但本性善良的Scarlet自愿决定送Morgan Freeman回家,记不住电影里的Morgan Freeman家的地名了,但如果是洛杉矶的话至少直线距离卡森有25公里。
25公里相当于从北京的北三环马甸到机场。
一出超市Scarlet就发现必须自己必须面对第一件不愿意面对的事——去拿汽车钥匙。
这里Scarlet必须面对她所厌恶的东西,第一个是表面嚣张但本质懦弱的偷情丈夫,一开始Scarlet害怕他,但却被Scarlet打倒并抢到钥匙,作为对1号收银员的报复,Scarlet撞瘪了她的车。
这意味第一道性格关卡被冲破。
第二,由于抢车钥匙被撕破了面试需要的衬衣,从而引到第二个场景——服装超市。
Morgan Freeman的品味和对女性的魅力又一次张显,他挑给Scarlet的蓝色衣服很漂亮,然后是化妆,再后是洗车。
然后是在车里的关于生育能力的对话。
用从外到里的顺序Morgan Freeman用他的魅力让一位自卑,邋遢的女孩逐渐重拾自信。
在洗车场有个Morgan Freeman和一个男孩充满天真的桥段。
Morgan Freeman带着旁观洗车的男孩坐进被洗的汽车里体验了一把布条挡住窗户时,孩子自己把握方向盘的自豪感。
曾经热爱方向盘但现在没开过车的我深为感动。
仿佛我就是那个孩子,而Morgan Freeman是阿拉丁的灯神。
实现愿望和帮助别人实现愿望能感染很多的人,Scarlet就是其中一个!
随后的面试桥段里有一个点非常精彩,就是当Morgan Freeman在真诚赞美一位人事部的快速翻阅档案的男性的2点5秒的翻阅准确度时,那位男职员说我希望自己是个女人。
从很多中国观众角度很难理解这点,虽然此段有同性恋的意味,但感情确出奇的真诚,被赞美的男职员的尴尬和羞涩丝毫没有国产电影揶揄或夸大同性恋感受的造作。
真诚是不是就是沟通的本质?
另外Scarlet拒绝问路的细节在摆渡的影评里被质疑了一下,其实很简单,这种情绪代表了一个非母语者对外语环境内心的抗拒感。
(我就不喜欢问路,而爱上google Earth的)她的英语有西班牙口音,但Morgan Freeman却让她说英式的英语来找寻快乐,与此照应的是最后,当Scarlet终于肯开口问路的时候,被问讯的却恰恰是更不会英语的中国人。
我们不知道是该酸楚还是微笑了。
富有诗意的桥段还有路上Scarlet教Morgan Freeman西班牙语歌,这段非常感人,那种情绪是人和人之间最单纯善良的一面,充满了沟通的快乐感,唱得的内容并不重要,语言本身的口感就代表了一种亲切的东西。
公路片模式的感觉加强了车窗外的城市的荒凉,BP的炼油厂高塔和一老一少语言里充满自然风格的诗一般的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敞开心灵的对话——10 items or less的另外的含义在这里出现了:我的车,我的小外甥,烤箱,我家后面那棵树,风,所有音乐,下雨时的头发,再加上后面面试结束后坐在车里的时刻。
相比其他朋友们说过的10件,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不同。
这点我就不多说了。
结尾算得上是strong ending,送到站,不再见面,干净利落。
人生亦是如此,但过程改变人心,Morgan Freeman不仅仅是因为皮格马利翁情结而去鼓励一个女孩重拾自信,同样也是鼓励自己。
不存在爱情的电影里我们看到一直被翻译搞错的法国国旗上的象征含义,人和人之间的友爱远远不是“博爱”两个错误翻译的字所能概括的。
那就是Scarlet蓝色的衣服含义了。
哈哈IMDB给这部片子评6.7分是相对比较吝啬的,豆瓣简介里也都是没看懂片子的介绍。
我在豆瓣这里给满分是希望大家能理解5分的含义。
中国太需要这种柔和细腻的真正讨论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电影了。
如果说这种自我释放的主题也算套路的话,中国的拍电影的就该好好放下架子认真学习观察生活细节了!
因为大家平时忽略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于就剩下某些人“真诚的”拍《非诚》一类的垃圾片骗大家的银子花,还美其名曰“真诚”。
很喜欢里面的音乐,""隔壁房间的夫妇 赢得了一笔奖金 他们已经讨论了整个晚上 而我则需要一些休息 但是这个汽车旅馆的墙壁太薄弱 我叫做林肯.邓肯 而这是我的歌 这是我的歌 我的父亲是渔夫, 我母亲是渔夫的朋友 我在杂乱的环境中出生 当我长大了的时候 我离开了海上的家 顺着收费公路前往新英格兰 美丽的新英格兰 信心出现缺口 膝盖的牛仔出现口子 我的口袋空空如也 哦, 哦, 哦 我像一个孩子一样穷 我希望我有一个戒指 那样我可以当掉它 我希望能当掉它 停车场的年轻女孩 告诫周围的群众 唱着神圣的歌曲 读着圣经的诗句"",有这个一首歌很好听,应该属于乡村音乐吧。
整个片子都很轻快,结奏不算快,就像这首尾尾哼着的小调,freeman演的老人很可爱.10件或更好,如果让我说10件美好的保留事物,10件厌恶舍弃的事物,该是什么呢?
想想......但是电影,肯定是要保留的一大美好事物了,呵"这片子的导演还导过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
片名《10件或更少》(10 Items or Less)是超市收银台的一个标识,可能在美国的超市,结帐的时候将10件以内的商品跟更多的商品区分下来,基本上还是挺科学的,毕竟人家讲效率,这样分是为了节约顾客时间,国内的超市应该效仿一下嘛。
轻松简单的片名,让人在看片之前不会思前顾后的猜疑片名跟剧情的联系,偶尔一个巧合看到网站下载区这个片名,马上就吸引了我,也还真的没有让我失望,算是一个意外的小收获吧。
先谈谈主角 呵呵 第一次看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freeman 感觉真的好free)是他在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演一个低调、安静却又能在监狱搞到任何商品的囚犯。
这个片子我几乎看了4遍,是他非常出色的一部,从那以后,他身上那种平静的哲人气质深深吸引我。
一直很喜欢他在戏里那种慢条斯理讲话的神态、稳健的步伐、缓慢的语速、低沉而磁性的声音。。。
每每看到他那张布满皱纹略显沧桑的脸,即便是空白的台词,也能仿佛感觉到你身边一个哲人在无声的诉说人生的故事。。。
他,就是这样一个让你觉得很亲和的演员,很平静也很生活。
从《肖申克的救赎》到《冒牌天神》再到06年底的这部《10件或者更少》,他的演出依然保持这种让人很亲近很和蔼的状态,这是他独有的气质,区别与阿尔帕西诺的睿智不羁、老罗的恻隐锋芒,他表现得更多的是一个智者对生活、对人生的诠释。
这3个演员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虽然3位都已年过60,但摩根·弗里曼身上那种独特的成熟始终是另外两人不能比拟的。
女主角帕兹·维加Paz Vega,西班牙籍明星,在片中她正好演一个西班牙女人,一个超市的收银。
西班牙女演员给我的感觉向来就是那么神秘赋有魅力,大家熟悉的佩内洛普-克鲁兹跟她都是比较有名的西班牙女星,查了一下,她是西班牙佛投格拉玛斯奖、戈雅奖获得者,外型爽朗属于I LIKE型,在片中的表演也是屡屡给我惊喜,当然她以前的片子我没有过多的印象,只知道她在阿莫多瓦的《对她说》里面有一些戏份,她主演的《露西亚的情人》在我电脑里面至今没有看,当然这部片子是留给我自己的惊喜,迫不得已的时候会拿出来品味。
片中男女主角的生活可以说是两条平行线,一个是好莱坞明星而另外一个却是超市很不起眼的收银员,看到片尾才知道是男主角决定去小超市体验角色的感觉,才与女主角产生一个小的据点,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从相识、相知,到最后的互相的勉力到分开,也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虽然一天时间但是也足够了。。。。
片中弗里曼饰演的老演员已经很久没接戏了,因为为了扮演一位超市的经理,他来到市郊一家小超市考察,但没想到说好了一个小时后来接他的司机虎头蛇尾的没有赶来,而他的手机又没了电,导致他只能徘徊陪生意清冷小超市,超市只有3个营业员,经理也外出不归,最后经济公司联络不上、家也回不了,只能落得个非常的尴尬的局面。
弗里曼在超市晃来晃去,与一名叫斯嘉丽(帕兹·维加)的女营业员邂逅。
斯嘉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生活、婚姻一团糟,但这些丝毫掩盖不了她年轻的生命赋予她的韧性和美丽。
这时,毫无头绪的弗里曼向斯嘉丽求助,斯嘉丽答应一旦将本日的工作全部完成后送他回家,在得知斯嘉丽正要参加一个文秘的面试之后,弗里曼给予她很大的鼓舞,并帮助她完成面试前的种种准备。
大致就是这个情节,对于剧情的解释,我向来不喜欢说得太明了,这部片子也不存在所谓悬念,只是本来很平淡的情节是需要各人去体会的。
整个片子的剧情没有多大波折,从头至尾都是两个主角平淡的对戏,心情随也随片子的情节一路疏缓而至,也许是看多了让人费心力的东西,这种平淡的发展更能打动我。
女主角的一颦一笑,男主角幽默的对白。。。
这些微妙的小细节,时而触动我疲惫慵懒的神经,很适合工作一天下了班的我,感觉甚是舒坦啊。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品味。
雨天一人在家,蓝调爵士,一杯咖啡,随机找一部治愈系老片来看。
不得不承认,有的老外对老庄的理解,要远比我们深刻。
至少当我在看老片《10 Items Or Less》时,我是这样想。
记得张国荣曾经说,演一个角色就等于多了一条生命,他确实做到了,可惜他做的太过,跳进去就出不来了,对于演员来说,能真正地跳进去就已经很不错了,这谁都知道,就连周星驰都会用斯坦尼来教小混混:“要由外到内,再由内而外的”,梁朝伟也曾经说,往往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当我看《10》的时候就想,也许他们做的不是太过,而是根本不够。
《10》里面的摩根弗里曼是个老戏油子了,以至于他的任何时候都是在演戏,他学行动迟缓的老人走路,他和擦车工们一起擦车,他和小孩一块儿模拟打高尔夫,他可以任意地出入每一个角色,所有的人都喜欢他,因为他完全理解他的角色们,他就是他们,但他又不是沉溺其中,他虽然忘了自己家在哪儿,不记得自己的电话,甚至忘了自己是谁,却丝毫没有失去自我的判断,可以说,他可以随时成为任何一个人,却又任何人都不是,各位影迷朋友们啊,各位文学爱好者们和哲学爱好者们啊,这难道不是逍遥游的境界吗?
这难道不是游刃有余的境界吗?
老美编剧的厉害就在于,他能把很深刻的东西用很日常很商业化的东西表达出来,他们很少一本正经地谈些什么,也很少装大尾巴狼,用句俗话说,“寓教于乐”了,所以说,他们都是庄子的,是远比我们要深刻的。
当然,老美的编剧仍然是老美的编剧,他必须写一个美丽的女主角进去,一个自闭而自卑的超市售货员,说话带有很重的西班牙口音的女孩,仅仅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其浓重的好莱坞痕迹来,这个女孩当然需要我们男主角的救助,当然,男主角本身也遭遇着困惑,最后,他们双方实现了救赎,通过一部电影来使主角们在结局时获得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升华,老美的电影是最讲究这个的,谁也不敢例外,这部电影也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会有一个落入俗套的结局,因为最后他们说,“we live,we work,we just getting strat it,we never see each other again”,相忘于江湖这句我们琢磨了几千年的话,就被这个美国黑老男人轻描淡写地搞定了。
我是不赞成针对片中的每个有寓意的片段做阐释的,这样无疑破坏了它的完整性,这个观点以后也许会详细阐述,但不是今天,今天我只想说这么多。
还是说到张国荣,很欣赏哥哥。
我想,他应该完全可以做到摩根弗里曼这一步的,也许是他太喜欢他的角色了(虞姬???
),自己不愿意出来,这种演员很值得尊敬,但不该提倡。
但愿我们都能成为剧中的摩根。
告诉我十件你喜欢的事:车子,外甥,烤箱,我家后面那棵树,风,音乐,下雨时的头发...嗯...才七件啊,还不到十件呢!
该你了,十件或更少。
我最想要的...妻子,孩子,他们的朋友们,早晨5点半的咖啡,肠胃好,不交额外的税,长齐牙齿,性爱,好文笔,透气棉,还有...好结果。
已经11件了...你才25岁,要知道我30岁才演了我的第一部电影,你怕什么,你还那么年轻,有的是机会呢!
片子节奏不算快,Freeman的演技也没有太大空间可秀,不过他扮演的那个乐天派还是蛮可爱的,不关乎爱情,只是鼓励和赞美,对每个陌生人,对那个特别的超市收银员。
生命中在乎的事情太多了,挑出10件来的不是大同小异就是特别离奇。
那又能怎样,能代表人生的不过是个积极的心态而已嘛。
我想,这就是片子所要表达的吧。
在"10 items OR less"通道结帐,意味着你可以节省时间.最想的事情欲速而达,也最好不要超过10件,所以最后女角想要的只是那工作,带着一份乐观和自信,去完成自己心中的"10 items OR less".这也许就是影片想告诉我们的.
「You lookin' back from the warning track thinkin' you've already given away the good shit. And try as you may, you cannot convince yourself that there's anything left out there for you, so why keep playing? I realize that I could just disappear. Just... disappear.」「You made me want to be a woman. →I have that effect on people.」「We live. (We live.) We work. (We work.) We're just getting started. (just getting started.) We'll never see each other again. (Never.)」
whta's the 10 items in ur mind, it a nice movie,deserve ur time
或许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情况,当生活陷入迷茫时却不愿将心里的苦闷告诉别人。
并不是因为害羞,无聊的现实不足以让人敞开心扉;不是因为坚强,表面的无所其事掩盖了莫名的慌张;也不是因为愚蠢,诉说引来的回应有时无济于事。
这或许仅是一种习惯,一种天生的自我封闭的习惯。
小时候我就有这样的习惯,但或许我太脆弱,封闭的心灵终于承受不住那些迷失的痛苦。
于是长大后我就彻底改变了这种习惯。
有时到一个地方,哪怕只是很简单的路形我也会不厌其烦地一路问过去,直到目的地。
我是一个路痴,但无所顾忌地一遍遍问别人并不代表我就是白痴。
忘了介绍“十件或更少”是什么意思,它是一个超市中的术语,意指小数量商品结帐通道。
在美国一些超市里,就以十件为标准,十件或数量更少就走这个通道,以避免被大数量通道过长的等候耗费时间。
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就是“十件或更少”(英译:Ten items or less)通道的收银员。
“Ten items or less”通道的设置本是一个正常的物流设置,但有时,却会产生一些看来不甚合理的现象。
大数量通道理应比“Ten items or less”通道繁忙,收银员的工资也应该比较高。
但在一些特殊消费周期或者偏僻的地方,购买小数量商品的顾客远比大额商品顾客多,甚至会出现“Ten items or less”通道爆满而大额通道没人的情况。
于是“Ten items or less”通道就会抱怨自己的工资又低却远比别人累。
由此带来的思考是,“Ten items or less”现象并非只存在于超市中,商品社会的其它部门,因为环境的不同也广泛地存在少拿钱多干活的现象,我们一般将此叫做不公平,而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一个非常符合商业原理的“Ten items or less”却造成了不公平,那么,这样看来,在生活的其它领域,我们也同样可以认为那些表面公平的秩序后面也掩盖着很多实质的不公正。
我们的“Ten items or less”小姐只是个普通的女孩,所以也只能不解和抱怨。
真正的戏剧性在于,那个大额通道(影片中也称1号通道)的收银员不单在工作上占尽便宜,而且还抢了她老公!
就犹如我们有时感觉到的不公正之下,还有更多的事实在加剧折磨我们的神经。
电影情节就是在这种细微的背景下开始的。
一个过气的老演员四年没接戏了,他答应一家小制作公司出演一个超市店长角色,于是为了体验这个角色的现实感觉顺理成章碰上了“Ten items or less”小姐。
糟糕的是,当他要回去时却发现剧组那个粗心的小伙子还没来,而且他的经纪人也联系不上,甚至因为刚搬了家,连自己家里的号码也忘了——呵呵,你要原谅这样糟糕的情节,因为这是电影,不然后面的故事就无法展开。
不得已,他只得求助心情郁闷但还很善良的“Ten items or less”小姐把他送回家。
不过,因为时间关系,“Ten items or less”小姐在送他回家之前还得去参加一个建筑公司秘书职位的面试。
于是他们一起去找“Ten items or less”小姐的前夫(或许不叫前夫,因为还没离婚)拿车钥匙。
因为和前夫以及那个第三者“1号通道小姐”发生口角,他们打了一架(这是影片中唯一的“火爆场面”)。
之后,他们开车去面试。
途中,老演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言传身教试图改变“Ten items or less”那种悲观的自我定位。
他们甚至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花了大量时间来谈人生、谈梦想。
这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Ten items or less”小姐的确发生了改变。
至少,她敢于面对仍然无法预料的未来大声说出:“我不会再涉足那间超市半步!
” 在结尾,“Ten items or less”小姐送老演员回家,她被鼓励第一次开口向路人询问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部剧情非常简单的电影,时间跨度仅仅是几个小时。
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两个陌生人能在短短几个小时相片的时间内发生改变对方的事情,但这部电影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并且长时间的思考:迷失了,我们该怎么办?
糟糕的工作,失败的婚姻,甚至有可能无法生育,这是故事中“Ten items or less”小姐面临的困境。
与此相似的是,平凡的我们很有可能碰上(或者已经碰上)。
尽管敢于向顾客大声呵斥,敢于和高大的前夫厮打,敢于和一个陌生人独处几个小时,但“Ten items or less”小姐却不敢面对命运。
失意在大多数时间就像一扇铁门,将我们困在命运的暗角,尽管我们十分勇猛,却没有摇撼它的勇气。
问题究竟在哪里?
正如影片里设计的那个巧妙的“老演员”角色,他演过很多角色,他经历过很多“角色”的生活,不仅是在戏里。
所以,他说“我能看穿一个人”。
同样的,他也可以看穿人的一生,道理再简单不过,因为他已经经历了一生。
如果换作一个年轻人,“Ten items or less”小姐或许就不会那么虚心地听取他的建议,即使你或许生活经验也很丰富,口若悬河地对她讲一通也无济于事。
这是该片一个成功的地方。
回到现实,当我们自己也处于迷茫中时,我们也应该像“Ten items or less”小姐那样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你身边的长辈。
都说人生如戏,该影片就有这样的寓意:年长的人演过你那些角色,你不懂,照着演就是了。
问路也一样,一个人不愿意问路其实仅是因为一种习惯,无关乎害羞、坚强或者愚蠢,但去问路的理由也同样简单:你之所以向别人问路,是因为别人知道这条路。
影片还针对人们封闭的心灵安排了大量的情节:老演员无论走到哪里,都和陌生人无所拘束地交谈、说笑。
尽管他自己也承认没什么朋友,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人群中如鱼得水。
陌生人的定义不应该只被认作冷漠,一般情况下,付出的微笑,总有回报。
忘了说,饰演那个过气老演员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老影帝摩根·弗里曼。
说实话,影片的开头,正是他吸引了我,因为这个片名的确有点没头没脑的怪。
如果摩根·弗里曼在拍这部戏时能摘下影帝皇冠免去报酬的话,这部电影几乎可以算作零投资——场景小得可怜,情节也不能再普通。
但是,即使被某些影评家评价为“欣赏水平不够”的中国观众恐怕也知道这一点,影片优秀与否,与投资与票房并无直接关系。
现时的中国电影就存在这样情况,虚张声势投入大把金钱堆砌了一个又一个意淫式的“巨作”,如《英雄》,如《无极》,如《夜宴》,如《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些有什么意义?
盲目纠缠于历史,却对现实的种种漠不关心,这是中国电影业整体的悲哀。
像摩根·弗里曼这种大牌明星愿意屈身于小制作电影用精湛的演技对社会和人性作细致如微的体察,在现时的中国,很难找到。
然而,中国电影却像“Ten items or less”小姐那样,迷失了,却不愿意问路。
鉴于此,我最后想说的是:这部电影很棒!
2007年11月10日 于重庆
温馨小品。morgan freeman。
没看错的话,最后他俩是产生了破鞋情谊么?嗯?。
3.5stars日本比較擅長這種題材的電影
像一部可以打 优良 成绩的小品作业 但为男女主演的表演再加一星推荐(Paz Vega也算是我刚进新千年那会儿的女神呢!:)。。
很平淡的电影,我就悟不出电影想表达什么值得我们要关注的事情,反正我觉得好平淡的电影喔。
摩根弗里曼每次出现都这么乖。。。。看到一大半惊现耳朵哥。。。
忘了标
--1--
看得版本翻译太烂 摩根先生很可爱~
2007-7-4
Funny!
好吃又好玩!
《夜。上海》之原型版
谢耳朵亮了 女主角有美到
勇于改变,敢于尝试,用一部电影讲了一个很好的道理,看完觉得很温暖.
后面极具节奏感的音乐让故事鲜活起来。快想想你自己的十件或更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美丽多半来自于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眼神,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他的活力与灵气,拥有再多的美貌,却极易沮丧,佝偻着背,耷拉着脸,目光呆滞的人,精神就不够饱满,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
摩根·弗里曼扮演大明星,有些过,不喜欢。女主角挺漂亮,但故意讲怪口音英语,表演也不好,不喜欢。
六星
还行吧……
至少想看完 哈哈哈 偶遇谢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