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伦敦一家人

Ethel & Ernest,埃塞尔与欧内斯特,Ethel and Ernest

主演:卢克·崔德威,吉姆·布劳德本特,布兰达·布莱斯,帕姆·费里斯,罗杰·阿拉姆,彼得·怀特,弗吉尼亚·麦肯娜,茱恩·布朗,西蒙·戴,亚历克斯·乔丹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伦敦一家人》剧照

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2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3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4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5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6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3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4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5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6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7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8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19伦敦一家人 剧照 NO.20

《伦敦一家人》剧情介绍

伦敦一家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英国手绘动画电影,改编自Raymond Briggs以其父母真实人生为故事所绘的获奖和畅销绘本,讲述Raymond Briggs的父母,一对普通英国夫妇从1928年初遇相爱到1971年相继离世的故事,日子随男主人的发际线一起消逝,一生平淡无奇但相守终生温情动人,同时也是一部英国编年史,期间穿插着不少的历史事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荒野大镖客之黄金劫案世纪审判决案白雪公主斗牛记大数据时代深宅大院真正的生活恐怖新娘鳄鱼的黄眼睛报告医妃欧罗巴部落汉娜·沃丁汉姆:回家过圣诞黑白道托洛茨基假如没有遇见你鸟的歌唱迷雾忠诚维和步兵营情定凌云山追风游戏磁路丰收木乃伊历险记2嫣语赋黑狱风云男气管制战地童子反正与我无关~某律师的真实工作~精灵宝可梦超级愿望斯普林斯汀:百老汇音乐会

《伦敦一家人》长篇影评

 1 ) 拒绝焦虑,从我做起

《伦敦一家人》这部电影太温暖了,仿佛能暂时治愈我那些特别drama的童年阴影。

Ethel和Ernest这对小夫妻在最合适的时候相遇、相知、相爱,两人一直甜甜蜜蜜,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对问题的看法如何不同。

这样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平凡生活比那些满是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更令人向往。

很多爸妈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仔细想想现在社会的阶级哪有那么容易被打破(除非真的基因变异得到个天才小孩)。

与其散尽不怎么多的家财+拼了命“培养”小孩,倒不如让他们在还能有大量时间玩耍的年纪过得开心些。

在他们试错需要兜底时尽可能做到最好就行,其他的一切就听天由命。

影片中Raymond小时候因为战争需要被送去乡下寄养,Ethel随舍不得但还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照做了。

在儿子决定学看似没什么钱途的艺术,爸爸妈妈心底有异意但并没试图用亲情为令牌让他换个专业。

在孩子找了个精神有问题的对象且未来不能有小孩时,他们没强迫他吃下“为了你好”的毒药,表示支持他的决定。

这样情绪稳定、做事极其“懂事”的爸爸妈妈现实生活中估计打着灯笼都很难找到。

还算新手妈妈的我最近对蹒跚学步的“苏小强”满是担忧,怕他触电、怕他撞伤、怕他吃得不多难以长高长壮。

但先生提醒说,我们做到尽可能babyproof、尽力看着他,其他的也控制不了。

我们又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

想想也是, Que sera, sera。

只要他能天天快乐、健康成长、未来收支平衡就代表我们当父母是成功的,没必要奢求其他。

如果孩子找着了想为之奋斗的东西,只要合法,不管我们觉得多荒诞都应该像Ethel和Ernest那样对其予以支持,这是我们当父母该做的。

只要他们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很棒,何必追求飞黄腾达。

养孩子本身就是对社会的公益,没必要给他们灌输自己牺牲多少,需要未来多少的回报。

因为生孩子这个决定是我们擅自做的,孩子没有过选择权,我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如果纯粹为了个人利益,养孩子不如多投资自己的事业,这样等老了不能自理可以雇专业人士来照顾自己,可以去条件更好些的养老院。

思考许久觉得人成熟(长大)的标志可能就是内心更加强大,我们懂得永远有人比自己过得好,这是既成事实何必为此焦虑呢。

如果有人向我们贩卖焦虑,他们要不是为了刷一波自己参与度,要不是为了pua来更好操控我们,也可能是为了卖货。

焦虑对我们本身一点好处也没有,不如就当一个屁把它放了。

 2 ) 英国版平如和美棠

这部电影和绘本仿佛就是英国版的《平如和美棠》,只不过远没有平如和美棠那么多磨难。

社会背景同二战后的日本很像,每天都充满着蒸蒸日上的生活希望。

随着故事主线的演进,Ernest 家慢慢添置了第一栋用电的房子,第一台干衣滚轮(就是那种把洗完的衣服里的水挤出来的滚轮),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电视,第一部电话,第一辆汽车。

家庭这条线则更像是那个年代伦敦平民家庭的缩影。

结婚前Ethel 是名女佣,Ernest 是位工人,支持工党。

儿子Raymond成绩优异,考取了Grammar School (文法学校)。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文法学校在英国社会阶级流动性上做出的贡献,无数平民阶级的孩子就是通过文法学校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虽然成绩优异,但儿子Raymond 却选择了读艺术院校。

母亲Ethel担心儿子以后找不到饭碗,父亲Ernest把担忧藏在心里,嘴巴上只是说hope he will never grow too posh for us。

饶是如此,他们却从来没有干涉过儿子的人生选择。

虽然远不如宫崎骏动画的笔触精致,但鲜艳明亮的彩铅画风却给人以一种苏格兰羊毛尼般的温暖柔软之感。

圣诞档佳片。

 3 ) 今已亭亭如盖矣

我是一粒种子,准确来说,是一棵梨树的种子。

我之前生长在一个小花盆里,后来又被移植到了这户人家的院落。

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叫雷蒙德的小男孩,也是他主张让我在这个院子里长大。

女主人埃塞尔也没有异议。

只有男主人欧内斯特有点不满,觉得我会挡住光线,当然,胳膊拧不过大腿,总而言之,我还是在这里落地生根。

在这里,我见证着这户人家的日日夜夜,也经历着时代历史的变革。

雷蒙德逐渐长大,他得到了奖学金,也意味着将被文法学院录取。

女主人很高兴,跟旁边那户人家也炫耀着孩子的成就,男主人又持不同意见,他悄悄地说旁边那户人家的孩子没有上学,女主人反问,“我为我儿子感到骄傲还不行吗”,男主人便哑了火。

我想笑,但我笑不出来,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我只是一棵梨树。

欧内斯特和埃塞尔老是这样,他们非常相爱,但时常意见不合,从而拌嘴。

就我能听到的来算,还是埃塞尔更胜一筹。

后来有一天,雷蒙德被警探运送回家。

他闯进了高尔夫俱乐部,偷了很贵的台球杆。

埃塞尔痛哭着在家里打他,出了门被问起时,又说雷蒙德是在协助探案,嘴硬得很。

日子也就这样平淡的过着,雷蒙德再没做过坏事,起码没有闹到家里,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上大学的资格。

但是,他不想上文法学校,他想学艺术。

那天直到深夜都还有交谈的声音,转天,雷蒙德得偿所愿。

再后来雷蒙德回家的时候越来越少,直到一天,他应需入伍。

他留起来的头发提成了圆寸,此后很久我都没见过他。

家里又发生了变化,我很想写信给雷蒙德,家里安装了电话,每次都会吓埃塞尔一跳。

还购买了电视,当然,欧内斯特的头发也越来越少。

雷蒙德退伍回家,我又看着他留起了长发,蓄起了胡须,也找到了一生所爱,珍。

时间停在这个瞬间就好了,每个人都怀着期待,等待着这次见面。

时间流逝得再快一点就好了,让我囫囵吞下失去埃塞尔的悲伤。

她老了。

某个寻常的日子从家里离开,我再没见过她回来。

又是一个寻常的夜晚,欧内斯特给雷蒙德打电话,我听到了他压抑的哭声,我也想落泪,我是棵梨树,但我不是什么都不懂。

我想哭,但哭不出来,不是因为我是一颗梨树,而是因为同年,欧内斯特也离开了。

尘埃落定之后,雷蒙德和他的妻子回家了。

我听着我看着长大的孩子跟爱人如数家珍般介绍家里的一切物件,最后,他们停驻在了我的荫下。

“这是我用梨核种出来的树。

”雷蒙德这样介绍我。

我从一株他捧在手里的小苗,长到如今可以荫蔽他与爱人的梨树,见证了漫长的岁月,不过是一棵雷蒙德带不走的树罢了。

也好,也好。

我可以一直站在这里,用漫长的时间回忆我的过去,当然也会用漫长的时间去遗忘。

我是梨核种出来的树,见证了他们一家的离合,也算是一种圆满吧。

伦敦一家人 (2016)8.92016 / 英国 / 剧情 动画 家庭 / 罗杰·梅因伍德 / 卢克·崔德威 吉姆·布劳德本特历史对于个人来说庞大的不可思议,但只要它倾倒在一个家庭上,每个人都会与之共情。

 4 ) 爱在与你相伴的点点滴滴,平淡又浪漫的爱情

父母欧涅斯特和埃赛尔的爱情平淡又充满浪漫,十分难得,他们的缘分始于一场乌龙,那个场面让我想起来西门庆和潘金莲哈哈,后来欧涅斯特拿着鲜花上门,两个人相约去看电影,爱情就这样开始了,平平无奇。

我在两个人日常的点滴中感受到了爱,许多细节让我动容,虽然两个人政见不同经常互怼,许多看法态度不一样,但是他们用心经营他们的小家,又是那么的合拍,妈妈努力维持家庭的温馨整洁,爸爸不时的冷幽默让人发笑,总是乐观面对一切,给妈妈依靠。

从一开始空旷的房子到一点点添置家具,他们互相包容扶持,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一家人幸运地挺过了战争,他们的生活中充满浪漫惊喜,桌子上常摆的鲜花,爸爸时不时带给妈妈的惊喜,在艰难时刻总是从容不迫,对妈妈说“I know,i know”,好羡慕这样的爱情,虽然他们对儿子的一些行为和决定不认同,但是最后都选择了尊重,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就是这样已经足够幸福的故事,看到最后,埃塞尔和欧涅斯特的身体相继变差,临走前那干瘦的身躯,让人看了心里难受,最后生病离开,泪水止不住流出来跟着难过,在平静中感受哀伤

欧涅斯特的冷幽默真是绝了

哈哈哈为什么要在床头放婴儿的照片

战争对普通家庭来说真的太可怕

和死神擦肩而过,真的太幸运了

震惊我,自己给自己带绿帽子的哈哈

笑死哈哈哈,妈妈和儿子相顾无言,唯有哭哭

欧涅斯特的小嘴真甜啊

美好的日常

妈妈不想接电话就让爸爸去接哈哈,爸爸还特意从沙发绕过去怕挡到妈妈看电视

鬼鬼祟祟的给惊喜太搞笑了

好好笑

晚年生活

开始悲伤

埃塞尔忘记了欧涅斯特😢

埃塞尔走后欧涅斯特变得好孤单了

那颗儿子小时候栽的梨树长得很大了,而两位老人都不在了

 5 ) 伦敦一家人同版·河南老家姥姥和姥爷的故事

从来没写过影评呢,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多年前已故的姥姥和姥爷,想记录一下。

我对他们的故事了解的并不多,以前的老人不习惯跟孩子们说自己的感情。

都是东拼西凑的一些记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在世的最后一年。

他们如果还活着也快一百岁了吧,姥姥最后一年得癌症,走的很痛苦,后来去看她完全认不出来,瘦的真的是只剩皮包骨了。

她临终前最后一口气一直没咽下去,在身体极度痛苦的状态中支撑了三天,五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有我数不过来的孙子辈和重孙子,都在老家的院子里和屋子里陪着她,给她送终。

那一年我还在上大学,我看到妈妈和舅舅们都心疼的不行,不明白为什么她不肯闭眼,那么痛苦了,还时而得摸着她的额头,握着她的手,轻轻地告诉她,让她放心的走吧。

但唯有姥爷不在场,姥爷那时候已经有老年痴呆。

在几百米外的另一处老宅子里,他们几个月没见面了,自从姥姥病情恶化,大家都以为姥爷什么都不记得,也担心他们见面,姥爷清醒的话会很受打击,所以每次姥爷清醒的时候问姥姥在哪里,大家就欺骗他说姥姥在市区陪哪个孙子孙女呢。

而姥姥一直说不出声音来,那几天每次看起来想张嘴说话但没人听得出她说什么,只是给她湿润嘴唇,担心是不是渴了,而姥姥真的是几天不吃不喝就等着见姥爷,跟她一生的伴侣告别。

我看她几次使出浑身的力气轻轻的将手指抬起一点点,后来我妈妈猜测是不是手指的方向,老宅子,最后和舅舅们终于还是请姥爷过来了。

从推姥爷进大门的时候,他就清醒了,默不作声,在窗前看到瘦骨嶙峋的姥姥时,在他们靠近的时候他们就哭了,他摸着她的手,两个人流下眼泪,彼此看着眼睛没有言语。

姥爷过了一阵子之后俯身对着姥姥哽咽的说,“我知道了,你放心的走吧。

”姥姥在那一刻闭上了眼睛,离开了。

……我一直记得这件事,这些片刻,很难过,也很感动。

还记得姥姥一直在床上不能动也强忍疼痛支撑着最后的生命,就为了见姥爷最后一面的场景,在姥爷最终被送去见她之前,我也去过老宅子看他,大人们都告诉我们说千万别告诉他姥姥的事情。

我忍着没说,只是想和他闲聊,他每次都不记得我,直到我说我考上清华了他才知道我是谁,(实际上并没有,是普通的一本,但他的印象里我考上了,每次回老家看他和亲戚们喝酒都吹嘘这件事,大家也都不扫他兴。

)我听长辈们说过一些他们的故事,姥姥和姥爷一辈子没吵过架,也经历过战争和分离,姥爷被迫抓去做国民党,他不是自愿的后来逃跑了回来见姥姥,他们有5个儿子,2个女儿。

在看过那么多二战时期左右的电影之后我在想,那时候他是怎么逃跑回来的啊?

记得小时候暑假回老家最喜欢跟姥爷去西瓜地,地头他搭了一个棚子,在夏天可以避暑睡午觉,能看着地以防有人偷瓜,每次就是他做农活,我在棚子里吃西瓜。

姥爷一直留着山羊胡,每天都带着爵士帽,最喜欢吃皮蛋,流黄的那种,喜欢喝酒打麻将。

他话不多,脾气特别好,总是爱笑。

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我都是先摘了他的帽子摸摸他的头,有时候是光头,有时候是寸头,摸着很舒服,哈哈,然后再捋捋他的山羊胡,其他大人就说我没大没小,但他总是笑着让我摸。

在姥姥去世后几个月,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姥爷开始不怎么笑了,同一年,他也离世了。

希望在天堂相遇的他们,幸福永久🙏续:在姥姥离世之前,也就是再半年之前,暑假回去看她们,她还好好的,那时候癌症恢复期,看起来就像没生病完全好了一样,都以为一向健康的姥姥一定还有几十年的寿命呢,那时候他们都八十多了,那次一进门就看到她在院子里的葡萄树下劳作着,一个院子的豆子待处理中,姥姥声音洪亮,一直在说话,妈妈和我蹲下来帮忙,记得还有几个表姐,对姥姥的印象就是永远在忙碌,没停下来过,永远在洗菜做饭洗碗做家务,打扫,养大7个孩子后,去市里帮孩子们带孙子们,还有重孙们。

永远忙不完,小时候还时常带表妹从几里之外散步来我家,带着路过公园买的爆米花,陪我们几个孩子一起看电视。

半年后再见她就突然失去了所有的生命力。

那个年代的爱情是什么呢,他们顾着养活家,操劳一生,或许自己也没仔细想过爱情,但就是平平淡淡相守了一生,一同看细水长流。

前不久我梦到姥爷了,他在梦里特别调皮和开心,笑着对我说,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6 ) 『等到风景都看透,终会有你陪我看细水长流。』

比「我爱你」还要暖的情话,应该是「有我在」,就这样一部英国动画电影,却让我感触良多。

喜欢这样的手绘风格,虽然是平实又琐碎的生活流水账,但却让人感觉很温暖,是的,就这样细水长流过一生也是极其美好的。

改编自Raymond Briggs以其父母真实人生为故事所绘的获奖和畅销绘本,讲述了普通人的普通一生,却拥有不普通的感动。

Ethel和Ernest从1928年相识相伴到1971年先后离开这个世界,日子随男主人的发际线一起消逝,一生平淡无奇但相守终生温情动人,同时也是一部英国编年史,期间穿插着不少的历史事件。

他们经历了二战、经历了分离、团聚,不管有多动荡,他们都有彼此,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终结。

年少时候都期待轰轰烈烈的感情,期待遇到那个彩虹般闪耀的人,而慢慢经历了沉淀了许多之后,你会发现,细水长流的日子是多么踏实和安心。

他们的一生平淡无奇,可他们从没有争执、没有不愉快,这一点很多伴侣都无法做到吧?

每次听到Ernest怀抱着Ethel说“My dear little Ethel”,就觉得超暖,Ethel比Ernest年长5岁,是姐弟恋,可在丈夫眼里,妻子就是需要被呵护的,不管她年纪多大,都当她是孩子一样宠爱。

所以,姑娘们,如果遇到一个把你当孩子一样宠爱的男人,就嫁了吧!

总感觉现在的人维系感情不如过去的人那般真挚和隽永。

也许时代在进步,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总是不能毫无保留的去爱一个人吧。

所以就算是这样平淡无奇的故事也足够打动我们。

我的姥姥和姥爷结婚近70年了,姥爷是山东人,比较大男子主义,基本上不做家务,可是在他生前还会在饭后为姥姥削苹果吃,他们在一起那么多年,也许那个年代不懂什么是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结婚了,然后在过日子慢慢磨合和熟悉对方,最后这种感情就化成了亲情,最后是相濡以沫一辈子。

陪伴真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我在」虽然很稀松平常一句话,可却让人踏实。

我这样固执的笨蛋也很向往这样的情感,每次去KTV唱wuli菲姐的《红豆》,我都会改词,等到风景都看透,终会有你陪我看细水长流。

大过年的,祝福自己和朋友们都可以诸事随愿吧!

 7 ) 直至死亡将我们分开

很多人对这本书/部电影的谈论都有关埃塞尔和欧内斯特的爱情,但我更喜欢他们的生活。

我听到过最多的有关于婚姻的话就是"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爱情就变成亲情了",听到这句话我总在想,这么说,你要开始一段新的爱情了吗 ?

欧内斯特和埃塞尔的爱情并没有被生活变成亲情,因为他们爱着彼此,即使激情归于平淡;两个人从政治立场到生活喜好完全不同,但他们总是在包容彼此,埃塞尔是个保守和讲究的妇人,把房间布置得很温馨,客厅的小花瓶里总是插鲜花,欧内斯特则像永远都不会长大的人,那怕老了也会逗妻子开心,也会叫妻子"sweety"在妻子生产的时候他急忙回家问埃塞尔怎么了,完全没过问孩子;他们经历了战火,把儿子(雷蒙德)送到了乡下,他们晚上睡在自制的防炸铁笼里,他们房子的也在轰炸中差点被摧毁,但他们依然会去乡下陪伴儿子,他们没有因为战乱而变得消沉低迷,依然乐观积极地生活。

战争总会离我们而去,就像温斯顿·丘吉尔说的"欧洲将重获自由,世间万民将重新踏上阳光普照的广袤大地"可怕的战火远离了大不列颠岛,他们接回了儿子 一家人又重新生活在了一起,后来他们的儿子从文法学校里辍学,去读了当时在人们看起来并不入流的艺术学院,但他的父母依然会因为他拿到了证书而感到骄傲,他们的儿子和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婚他们也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儿子很幸福。

也许上帝有太多的苦难要处理,所以没有顾忌到埃塞尔,晚年的她因为阿尔兹海默症遗忘了丈夫,但是欧内斯特还是会推着她走过他们年轻时走过的地方,帮助她回忆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点滴。

就像公祷书里说的那样"直至死亡将我们分开",71年时,埃塞尔进一步离开了欧内斯特,但他依然会摆放妻子的餐具,也许出于太思念妻子在同一年他也离开了人世,他们在天堂又相聚了。

看完他们的故事之后,总觉得结局太过悲伤,但是转念一想,这又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8 ) 我的父亲母亲

Raymond Briggs是英国家喻户晓的插画家,被英国人称为“圣诞老人” “圣诞节之王”,大约都是因为他的画作。

我心中对他的认识也不过是"the Snowman",每年圣诞节的时候真的是不夸张地说,电视台都会放snowman的系列。

直到看了《伦敦一家人》,我才知道,原来老爷子今年已有84了,而电影中他父母相识的年代1928年距今,已有整整90年。

电影是根据作家1998年出版的绘图本改编。

影片基本没有什么drama,只是淡淡地讲着自己父母的故事,从1928到1971。

20年代的伦敦温布尔登连排屋才卖不到900镑,人们还花着基尼,送奶工是一个很稳定的职业,生孩子还在家里。

父母只是普通的英国working class,他们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和艰难的日子。

父亲虽然不会赚大钱,可是心灵手巧,家里的手工杂事全部承担,母亲勤俭持家任劳任怨。

Raymond在自己的绘图本里面,寄托了自己对父母深深的怀念,对往日的追忆。

好像不记得父亲在电影中对母亲说过我爱你,但在1971年母亲去世后,父亲也随之而去。

电影中提到的Raymond患有精神分裂的妻子Jean也在1973年死于白血病。

电影的最后配着Ryamond父母的照片,两人一看就是那种很老派的英国人,照片里的他们笑得非常开心。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9 ) 光是平凡的一生,就已足够荡气回肠

爱情是什么和幸福在哪里是人们永远都无法精确定义的两大难题,毕竟谁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心得,说出一套完整而毫无破绽的理论。

这是谁说谁有理的事情,其中滋味只要是满足的幸福的都是值得的。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讲的是一对夫妻每一天的日常,一天一天的累加之后凑成一生,然后故事至此完。

即使经历了二战、战后恢复重建、国家政治动乱……这些看似能够把平凡的故事变得荡气回肠的曲折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普通日常。

他们……就只是如我们所有渺小得不值一提的普通公民一般,在流水似的生活里,结婚生子变老,没有传奇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喜,真的就只是生活里的鸡零狗碎。

然而看完后竟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些琐碎这些日常距离我们如此遥远却又如此贴近,原来时光带给每个人的意义是一样的,原来我们真的只是随着时代潮流自然而然消亡的有机体,原来认真经营好一生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情,原来接受细水长流的日子,安心生活下去是如此伟大的一件事情。

就是这般美好。

【从你的名字开始】埃塞尔与欧内斯特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平凡无奇的早晨,上流家庭女仆埃塞尔站在窗口抖灰尘,然后看到了阳光开朗的送牛奶工欧内斯特,然后两人相视,挥手致意,然后引发了一种类似爱情的悸动。

埃塞尔整天趴在窗口等待、窃喜、紧张、失望,反复循环,一天又一天过去。

突然欧内斯特就捧着鲜花敲开了大门,他说我觉得我应该自我介绍一下,因为你朝我抖抹布抖了够多次了,我叫欧内斯特。

我叫埃塞尔。

恋爱、约会、见家长、结婚一切都水到渠成,埃塞尔辞职的时候高兴的说我要结婚了,欧内斯特大声喊着说我也是。

从此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牵绊一生的夫妻,在往后的故事里再也缺一不可。

他们贷款买了房子,然后一点点把家具买齐,孩子出生,慢慢的把贫瘠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丰满。

欧内斯特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是典型的大男孩;埃塞尔敏感贤惠持家,是典型的小媳妇——还是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毫无特别之处,但真实可爱。

【最差的日子里有最好的生活】1928年一战结束十年,墨索里尼、希特勒掌权,各个国家不是内战、侵略他国就是被侵略,剑拔弩张,接着二战爆发,英国参战。

德国的空袭、与法国的结盟、制定的把各家儿童送到乡下寄养的政策。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在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生活里仍旧带着热情与希望。

两个人争论政党的问题、整天报不离手的欧内斯特、因为孩子的卷头发被剪而伤心大哭的埃塞尔;欧内斯特十年如一日的送牛奶,到处搜集便宜的家具,包办屋里屋外的所有粗活重活,悄悄的买了车,在后院修防空洞,不叨念家长里短不抱怨生活;埃塞尔做沙发套做门帘洗衣服带孩子打扫卫生,为了贴补家用也去上班,闲时就和邻居吹嘘一下自家争气的孩子,偶尔也抱怨一下生活。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都是这样过得平淡而踏实,无论政党怎样变换,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战争来了就响应国家政策把孩子送到乡下寄养,然后欧内斯特参加消防队跟着灭火救人,埃塞尔继续打理家务。

战争结束后把孩子带回来,欧内斯特拥有了一辆升级版的送牛奶车,埃塞尔升职;雷蒙德越长越大,上大学交女友结婚,欧内斯特退休。

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不知不觉已相守半世。

【我们平凡无奇但足够荡气回肠】随着雷蒙德的长大结婚,埃塞尔与欧内斯特一天天老下去,埃塞尔身体每况愈下,欧内斯特也渐渐秃头,原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日子在彼此的生命尽头摇摇欲坠。

这就是我们,这就是我们普通但却平实丰盛的人生。

埃塞尔大欧内斯特五岁,是典型的姐弟恋,但欧内斯特一直称呼埃塞尔为小可爱,想要组成一大家人的愿望因为埃塞尔是高龄产妇而作罢,孩子出生后第一句话是“她怎么样”而不是小孩子怎么样,永远都有小惊喜,也永远都顺着埃塞尔的心意;埃塞尔嫁给欧内斯特的时候两个人一贫如洗,但埃塞尔永远都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从没有嫌弃过欧内斯特低薪的送牛奶工作,在欧内斯特沮丧失望的时候也永远以亲吻、以拥抱的方式鼓励安慰他,生活里虽有小争执但总以大局为重。

就这样温馨的过完一生。

电影里小雷蒙德带回一棵小梨树苗把它种在院子里,待父母过世后雷蒙德和妻子站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然后雷蒙德说“这树是我用果核种出来的”,这样的一幕竟然和《项脊轩志》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透露出的寂寥思念之情不谋而合,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埃塞尔大欧内斯特五岁,他们于1928年结婚,1971年同年离世,是雷蒙德·布里格斯根据父母真实人生故事所著的绘本改编而成的手绘动画电影。

因为有真实的基础,所以更显得动人。

我们来到世上是偶然的几率,变成伟大人物的几率更低,因此注定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与爱情都将是微不足道的平凡日常。

但一生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又是如此弥足珍贵,即使平淡如水,即使不值一提,都是我们仅有的一生。

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出生,恋爱,结婚,生子,直至死亡这一连串的人生变化是无法在历史上留下任何一笔,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的人生不独特。

但当我们将它制作成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在漫长短暂的一生里,其实我们一直是岁月的主角,我们的故事没有千回百转的曲折之美,没有光彩照人的惊世之美,却自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平实之美。

当我们把那样的一生穷尽的时候,再回顾这样的一生,会看到即使是如此平淡的时光,我们也没有得过且过,而是用珍惜温馨希望与热情将它雕琢成了璀璨的钻石。

照亮了属于我们的渺小的历史空间,让我们过完这一生,还想要相约来世。

 10 ) 平凡伦敦夫妇的幸福人生。

通过历史的时间线很沉重的记录了一对夫妇的一生。

从二战之前的张伯伦绥靖政策,到后来二战时期德国对伦敦进行大肆的空袭,到希特勒战败德国投降,以及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二战彻底结束。

后来的朝鲜战争和撒切尔夫人竞选议员,到阿姆斯特朗登月。

作为伦敦城区的一个普通夫妇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起起伏伏,他们受到了战争的冲击。

家庭的房子,玻璃都被炸弹炸毁了孩子也收到了乡下,当然,你也享受的时代大的便利,从电话电视机到汽车。

这些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逐渐地推展到了寻常百姓家。

这对伦敦夫妇是时代的产物,你在时代中生活,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一生,当时按揭25年买的房子,后来也被儿子捐了。

好像你能留下来的东西就是他们两个年轻婚纱照。

但当他们的儿子将婚纱照取下来时,已经不富有当时他们挂婚纱照是那样的高兴的心情了。

因为他们结婚了,而且有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

他们在这里憧憬着自己的一切,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

当他们孩子将婚纱照收起时。

他们的人生已经终结了。

这对夫妇能遗留下来的痕迹,大抵就是那个婚纱照,还有婚纱照背后的未褪色的墙皮吧。

所以人的一生是干什么呢?

与家庭亲人保持和睦关系,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一个爱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有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有一个温馨的房子就很圆满了。

《伦敦一家人》短评

感觉作者和他妈感情不太好啊。

2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资料馆留影#喜欢这样的画风,就像儿时随手翻阅的漫画书,故事没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伦敦一家人的琐碎记忆,顺带记录了英国近代史的几个重要节点。可就是这些平淡的日常细节,却让人一瞬间想起自己的成长与家人,他们在一起,他们被迫分离,他们又团聚,最后他们又由死神分隔。这或许就是人生吧?说不出的那种感觉,就是人生。

5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她做保姆的时候,你说这是“bloody capitalism ”,但之后你却以爱为名,use her for free ,要我说真是“bloody marriage ”😃😃😀

9分钟前
  • 就是那颗紫薇星
  • 推荐

影片避开了任何一种悲剧的可能性,展示了炮火下,世界动荡下积极经营的小家庭的一生,也展示了一种积极应对的姿态,以父母生活为主线,通过广播和口述的形式展现时代的演变作为线索,最终以疾病结束人生,人生如此短暂,命运莫测高深,我们做的只有积极应对,珍惜眼前人,为自己创造舒适的生活,努力使平淡、温暖和欢笑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12分钟前
  • Printemps
  • 还行

浏览人的一生总是让人心悸的。参考《阿甘正传》—我们并不会刻意注意到实际上与主角命运息息相关的时代背景,而只是纯粹感动于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与妥协。但本片却让背景因素越俎代庖,两人除了不合拍的相守,并没有让我看到爱情甜美的角落,不能不说是《丁丁历险记》画风、伦敦腔、惊喜配乐之外的遗憾

17分钟前
  • 湖边の许愿树
  • 还行

平凡的人生不等于如此无聊的平铺直叙好吧?

20分钟前
  • 冉月野兔
  • 较差

无聊,不喜欢。

21分钟前
  • 菠萝打滚
  • 较差

Ethel太可爱了吧!

25分钟前
  • RioLiv
  • 还行

有点伤感。

27分钟前
  • niaokuxia
  • 力荐

平凡的一家人,平凡的故事

29分钟前
  • 小黄帽子
  • 还行

平淡而隽永。庭有果树,小儿幼时所植,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34分钟前
  • mOco
  • 还行

为什么一生这么短……一眨眼就过完。

35分钟前
  • 春三十
  • 还行

没有那么大张力

40分钟前
  • 穿风衣的金鱼
  • 较差

政治味好濃厚,無數人復刻的生活模式,到今天也是無數人認為的幸福標準。不過,時代的確變了。

43分钟前
  • 我准备好了
  • 还行

没耐心看。了解有这么部片子即可

47分钟前
  • 阿拉蕾
  • 还行

流水账,本来想打一星的,画面和音乐还可以。

52分钟前
  • MED
  • 较差

当前局面下看这样的电影,是要羡慕死躺平爱好者。

55分钟前
  • 真绪
  • 还行

他们学艺术的儿子在他们去世后用手绘的方式绘出了他的父母平凡的一生。但却是如此平凡的一个故事成为了畅销书。

59分钟前
  • 良辰与美酒
  • 很差

不会讲故事的典型案例

1小时前
  • 有希的骑士
  • 较差

孩子用画笔献给父母的哀思,里面的情感和笑点都是有生活的,用历史事件点和父母的小生活穿插进行,孩子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人这一辈子就如涓涓细流,平凡真诚。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