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一部偏向现实题材的体育运动片,采用插叙和倒叙等叙事手法,向观众们展现一位短跑运动员的人生故事。
年轻时候的郝超越意气风发,充满着热血和激情,在无数次的艰苦训练后收获了无数的荣誉和奖项,同时也收获了爱情。
但无论是哪种运动员都有退役的那一天,有体力耐力下降的原因,抑或是面对更年轻的运动员们的突飞猛进。
退役后的郝超越开始颓废,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大叔。
据说郑恺为了这个角色还特意增重了二十斤,他的敬业精神确实值得称赞。
说回影片,郝超越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始终不服输,但也在经历过一些事后逐渐改变了自己想要让年轻运动员也放弃理想的想法,鼓励吴添翼“不要停,接着跑下去”。
郑恺在片中的演技还是很突出的,把郝超越的各个人生状态都演绎得很出彩,但总感觉后期他把郝超越演得过于嚣张蛮横了,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比较影响观感。
同为体育人,或者曾为田径的一员。
比赛,训练都是青春里非常美好的一段记忆。
跟队友打闹,训练,飚成绩,跟教练斗智斗勇等等,后来的生活中也经常体会这段经历带给我的影响。
国人的短跑一直处于追赶欧美大国的阶段,所以刘翔的出现真的是一针强心剂。
这是真英雄,即使退役也能理解他的处境,就像超越里提到的,田径项目,特别是径赛,没了第一,几乎就是颠覆性的。
曾经跟我一起的队友,有的拿过省赛冠军,有的拿过市赛冠军,在我们当时看来都是非常荣耀的事。
甚至于能跟他们在一起训练,追赶彼此的成绩也是一件幸事。
可是后来的情况,如同电影里大铁牛,张蓝心,郑恺的经历。
曾经赛场上不可一世的天之骄子,被生活压的形态各异。
即使现在马上奔四十的年纪,我也时常会有争强好胜的瞬间出现,这就是几年运动场经历带给我最直观的影响。
不能用好坏来界定,只能说有时候确实不能像运动场上那样非得赢。
那句话说的好,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我很庆幸的是,早早的就知道不是运动员的料,及时转行。
而有几个不错的队友,由于一直坚持训练,到了身体和年纪吃力的阶段,成绩没了,身体也垮了,更可怕的是人也到了不惑之年。
再开始新的生活方式,难上加难。
但这就是现役运动员的普遍情况。
电影里那段最后一餐,其实有讲到这些残酷的现实,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解答。
只能在结尾强行升华。
郑恺在烟花中奔跑那一幕让我想到了韩寒的飞驰人生里的最后一幕,冲上悬崖,有点绝望,又有点美梦般的期待。
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点燃的焰火中寻找一点点虚幻的温暖。
超越,即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去实现它并竭尽全力地去超越自己,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胜利。
本部电影的剧情内容很简单,运动员无法抵抗岁月的痕迹,无法超越原来的自己后选择退役,退役之后的生活状态没有按照自己的规划走,然后自暴自弃,最后曾经一起努力过的师弟和朋友们点醒了他,重新找回了为生活奋斗的动力。
生活嘛,并不是处处一帆风顺的,总有高潮和低谷期,可以理解运动员在自己巅峰时刻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之后还想再一次的超越自己的心态,曾经自己的事业辉煌过,退役以后生活却过的不尽人意,屡次碰壁,换作其他任何人,内心都是崩溃的。
这是人的本性,无法跨越的坎,可是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我们只有内心变得强大,重新扬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帆,去超越曾经的自己。
对了,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演员男主郑凯为了拍戏把身体练的杠杠的,然后又大吃大喝的让身体变成拥有大肚腩,非常油腻的中年大叔模样,以他这种精神电影里的人物就被他演活了,给人很真实的感觉。
电影的结尾,在生活的重重压力和所受的一切挫折之后,老婆跟他说的一段话彻底激发了那颗热爱运动的心,在那一刻都被他甩开了,跑起来了。
总的来说,电影整体一般,而这部电影的真正内涵就是告诉我们,人生总有高低起伏,记得在低谷时,莫要失去了那份赤子之心和那股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勇气。
最后说一句,顺从自己的内心去勇敢的面对未来吧!
我并不是一名专业的运动员,而是一名特长生,通过三年的体育训练考上了大学。
到现在大学毕业已经将近一年。
但是高中三年的回忆一点也没有丢失,三年的体育训练,没有用过400米跑道,在一个200米的小土地上,我们几个硬是通过了体考。
高二的时候,真的是不知道天多高,也不知道地多厚,成绩成长飞猛,也让我忘记了考虑实际情况,觉着自己考上北体不是问题,但事实是,体育场地,器械训练受限,身上越来越多的伤病不注意,没有很好的教练指导等等,导致高三一年,就像郝超越一样,在国外已经拿出了最好的训练状态,每天都要比其他人更加的努力,但是成绩一直在倒退。
最后只考取了一个本二的院校。
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很仓促,但电影中通过对郝超越,铁牛,小芳等人物生活的描述,完整的展示了运动员退役前,退役后的的生活情况。
从一个没有练过体育和一个练过体育的,两种角度去看这部电影,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两种不同的观后感,我去观看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在里面,对青春的一种回忆,对青春的一种遗憾吧!!!
我认为这部电影,他想表达的是运动员的生活,运动员的训练等等,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的中年直男,商业片等等一些东西。
他只是单纯的想表达运动员的不易而已,或许只有练过体育的人才知道当中的一些酸甜苦辣,伤病的困扰,苦加训练量不长成绩的无奈,对自己成绩的各种不服。
电影最后李宁的出现,也是导演想表达的一个想法,是希望那些为了国家奉献了自己青春的运动员,都有一个好的结局。
这部剧主要讲了一个短跑运动员郝超越的故事。
多年前,随着一声枪响,18岁的小将郝超越成为了世界冠军,顿时,他名声四起,也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接二连三,他的人生阅历也愈发丰富了起来。
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为运动员的他即使步入了三十的队伍,他也逐渐察觉到身体的各方面不适,能力越来越不如以前,这让他陷入迷茫。
再一次站起,他决定出国深造,但一次意外的车祸,让他被迫宣告了退役,开始创业之路,但却遭遇坎坷,十分艰苦,那时的他几乎成为了运动的绝缘体,成为了一个实打实的中年男子。
原先壮实的肌肉变成了现在的啤酒肚,先行的动力与激情也怠慢了下来,迎来的,却是一张张体检单上的三高,为什么一个曾经如此辉煌的运动员现在却活成这般模样?
电影中的男二也是一名短跑运动员,吴添翼,他比郝超越年龄小好多,是郝超越的学弟,在郝超越拿下第一枚金牌时,他欣喜若狂,立志也要成为一名短跑运动员,但现在,他已是获得了一枚金牌的运动员,他回想到当年郝超越的样子,决定要和他一决高下,但现在的郝超越已不是从前,刚跑了两圈就摔了个狗啃泥,吴添翼望着眼前狼狈不堪的郝超越,再回想他拿着金牌在赛场上挥舞时,心想,他怎么活成像现在这般模样?
电影找那个反复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终点之后是什么?
却在电影的最后才给出答复:是下一个超点。
郝超越在退役后,其实是结束了人生的一小段,但运动生涯和生活并没有结束,生命是自己的,活的出色才是本钱!
超越,不仅是自己、他人,还有过去!
国内运动题材电影一直是稀缺类型,对于这种尝试的确值得鼓励。
我起初以为郑恺的肚子会不会是做了个橡胶的假肚,但看片尾花絮,是真的吃起来的,那就多少还要表示下敬意的,至少运动员时期的身材是真的好,让整个人看起来都年轻了。
当吴添翼在起跑线精神恍惚起来,而后想到郝超越的世界变得只有你和终点,重新定下神来,还是很有激人奋进的体育精神的。
但本片大多数时候的奔跑却并不是意气风发的,甚至有些苟延残喘。
因为终点之后是什么,郝超越说,是个屁。
的确,是个屁。
大多数运动员是体校出身,从小定项,全力专攻。
因此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并不足以让他们在退役后更好的生活。
当然当教练是最好的出路,但如果认为任何一个运动员都能具备教练的能力,也是低估了教练的岗位了。
郝超越在运动员生涯基本上算顶级了,所以退役后还有足够的资本投资副业,但有钱不代表有能力,毕竟隔行如隔山。
师兄弟几人的最后一顿饭,基本上是所有可能性的缩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离开赛场后找到自己的价值。
甚至还在赛场的吴添翼也已经痛苦不堪了。
嗑药环节似乎就是为了将困难拔高到一定程度,以便在后面抛出换药环节,让这个危机得以解决,给人一种平安无事的错觉。
以此来掩盖无法解决问题的尴尬。
郝超越在码头上一边奔跑一边大喊,不要停,跑下去。
镜头一转,吴添翼站在了奥运会的起跑线上,而郝超越则在学校运动会兴高采烈的给儿子加油。
似乎一切都解决了。
但怎么解决的?
吴添翼就因为这段码头上的心灵鸡汤得到心灵的平静,克服自己身体的障碍?
郝超越大彻大悟就能让一群债主不再催债,房子不被法拍?
这就像是你经过了挫败沮丧的一天后,在睡觉前躺在床上跟自己喊话,我一定行的,我明天就要奋发图强,一定会成功的。
而影片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办法有么?
没有,我就是下了个决心。
不过看一群六块腹肌的小伙子脱掉上衣招摇过街,还是能让人会心一笑的。
毕竟这是青春,是虽然终将逝去,但却正当时的青春。
最后快结尾的片段特别真实,曾经的团队坐在一起喝酒,大哭大笑,大倒苦水。
举重的运动员如今成了陪阿姨们跳舞的教练,曾经优秀的跆拳道运动员成了专车司机,奥运世界冠军有着快倒闭的公司、一屁股的外债和自己即将离婚的妻子,跑步运动员变成了运动员保姆。
时间和经历,让我们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远,我们不禁感叹,拼了大半辈子的命到底需要守护些什么?
超越对大家说,“但凡没有赢的,都叫输。
你们不放弃,只是因为你们不甘心。
”举重的大牛说,“我不知道什么叫没有赢的都会输。
我只知道,我举起重量的每一次,都可以让我回味一辈子,我只知道,我是真的很喜欢它。
其实真正不甘心的是你吧?
” 所以终点之后,真的只是这样吗?
看这个电影前,我想到的是《激战》《摔跤的爸爸》,看完之后我想到的是《奔跑吧》…大家都是体育题材,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可能我感觉有错误,但是感觉郑恺就没有前者的主角那样为了电影去做高强度训练,呈现出来的郑恺,更多的是油腻感。
运动题材,重点是运动,至少有多一点的训练片段和训练技巧,而不是把生活其他琐碎放大,为啥还要搭上感情线和友情牌,还有其他明星的识别度流量,人物情感可以有,但不是用来做电影的主线,而是用来做这个运动的背景和衬托…
作为体育运动题材,心是好的,但是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超越自己吗?
影片说要跑起来,但是完全没有《强风吹拂》那样让人感动和渴望出去跑起来的激发力,甚至连《阿甘正传》的跑都更让人心动。
主演郑恺倒是挺努力的,至少为了戏在体重上费了劲,但是演员想演出运动员的味道,还是太难,其他演员可以说没留下什么印象。
倍速加摸鱼看完了,剧情没什么意思,都说不出来好坏的没意思,倒是有一个点觉得挺好的——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
退役运动员大多都出来当教练搞培训或者体制内工作,对于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和国民度较大的运动项目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一些小众项目,比如举重等,运动员太难。
能被大家看到的运动员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选手,底下出不来的运动员何去何从,的确值得思考,也跟我们国家的培养体制有关系。
好在至少有人在为解决这个问题努力,比如王濛的工作团队优先选择退役运动员,也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重视学业发展,能够为未来转型铺路。
希望我们在重视普通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重视大家的体育活动,提供更好的运动条件;也在努力培养专业运动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能让他们的人生拥有更多样的选择,不会带着一身伤病遗憾离场。
诚然体育类的影片不是很好拍,有些比赛场景很难复刻现场直播的紧张感和大场面,但无奈剧本设计还是太单薄了,郑恺等同龄演员的演技在这样单薄的剧本中也不值得一提了。
细节刻画和内心戏挖掘也不够深入,没有张力,即使演得再卖力,观众也会在毫无悬念感的剧情中,难被吸引,难有共情。
年轻演员除了生猛,没有看到更多的角色融入和内在展现,作为“励志”的传承人,感觉自我定位偏低,只是在跑,而不知到底为什么而跑,那就只能定义成傻跑疯跑了,估计多数观众到最后看都懒得看了。
很写实的题材,笑点也都恰到好处,看到退役后的运动员们逐渐褪去体育场的光芒,努力地过好平凡的一生,深受触动。
确实运动的线条动作一看就下了功夫,但是故事稍微差了一点,片子两星,多一星给演员的努力吧
烂到不值得多写点字。郑恺的电影有他夜店一半的水平也不至于这么烂。
着力点聚焦于运动员成名后的被动困境与退役后的生活窘境。最值一提的还是郑恺忽胖忽瘦的外型挑战,曾经与现在交叉蒙太奇剪辑更凸显肉眼可见的鲜嫩与油腻,这个对比足够厉害。
特别努力地拍片,最后拍出个不理想的片子也挺伤人的。显然郑恺对这个片子很上心,但哪哪都水准欠奉,甚至不如鸡肋。
除了该有的竞技体育的热血沸腾,荷尔蒙、基情、搞笑元素适量调味,也难得地小小挖掘了一下运动员在体制内面对的职业生涯困境。在这个唯冠军论的国家,大家只会记得冠军,但终点背后赛场之外,还有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郑恺可能奉献了生涯最好的表演,男二养眼,范志毅、李宁、苏炳添是最大彩蛋。
吴添翼到底是不是LGBT?为什么一开始表达那么清晰,后面越来越模糊了。整部影片萦绕着一种诡异的氛围,节奏、表演、人物关系营造,哪儿都差这口气,张榕容现在怎么变这么丑了。
2021.10.17在家看的电视,365影视。运动员退役。
这片子和男主一样,又土又油又爹,审美低下,现代文明意识落后。思路不算错但编剧导演双垮,且卖腐情节太不适了,一手恐同,一手想要财富密码。
拍得真好,下次不许再拍了
郑恺确实是拼了,但是片子真的很尬
最近看了很多运动题材的电影,这部可能是最残酷最接近运动员现实的电影,没有人记得第二名是谁,没有人不想拿第一,因为运动员不想输就只能赢。每年奥运的时候我们见证过多少人意气风发地登上领奖台,可是有多少荣耀就有多少伤痛,有多少人赢就有多少成倍的人“输”。郑恺真的努力了,从形象到演技,包括题材的选择,很感动。虽然影片有瑕疵,太多不明所以的动机,小林的演技也还太稚嫩,但是如果能引起大家对运动员困境的关注就还挺棒的。对了,今天是2021年8月1日,苏炳添代表中国,代表亚洲人跑出了9.83。也许未来的未来还会有人超越他,但他的名字留在了历史上。
完全是编剧有大问题…………这电影只有1/2的好故事,郑恺那部分更精彩,大龄运动员的困境就是巅峰都出在身体机能巅峰的时候,再多技巧改善只能延缓下坡的速度而已。而郝超越英雄迟暮早点转身又淋尽了生活的风雨,这部分满打动人的,get到郑恺的帅了。但另外一个男主就没必要存在啊,啥意义啊?落魄运动员自己困境都不解决,就要鼓舞年轻运动员跑下去,这不就是强行正能量吗?删掉外重新设定一版30岁运动员的现实向故事更好。
怎么说呢,我感觉这是炽道选角现场,新人演段,郑凯演那个喜欢女主的短跑教练,绝配!
其实故事的完整性还是很强的,虽然看到郑凯主演还是让心咯噔了一下,电影也关注到了省队市队运动员的生存状态,也很不错的表达。
如果郝超越创业的时候能谨慎一点,创业成功的话,他这辈子还是够成功了。
我确实很吃郑恺的颜。。。
郑恺还是蛮拼的
7分。既然选择了孤注一掷的运动生涯,就应该头也不回的继续走下去,跑起来。
本该属于运动的高光、热血、苦楚和不堪,都在用蹩脚的方法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