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哭了好久,有很多感动。
男主麦克的多次原谅,用爱和包容,塑造了他们爱情的血肉,有灵魂的伴侣可以改变一切。
这样闪闪发光的男孩子一定是上帝预备好的。
太治愈了,包括女主的自我救赎,自我觉醒。
每个人都不完美,但是爱可以改变一切。
谁可以这样爱我,那个人除了上帝还有你的灵魂伴侣。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寻觅爱情,那恐怕真的要孤独终老了。
超级值得一看
现在估计很难有人能够理解男主的行为逻辑。
他认识女主的时候就知道她是妓女,还是一见钟情。
并表示要为他赎身,跟他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女主这样的人见多了并不感兴趣。
事实上关于女主一直的猜疑不信任,我觉得还蛮真实的。
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好。
而是身处这种环境确实没有办法相信什么真心。
据说是跟宗教有一些什么关联,大概男主的形象就是大爱包容的化身吧。
总之不管女主做了什么,男主都爱她包容她原谅她。
最后兜兜短短经历了很多。
前期先是各种不信任和猜疑,男主通通用真诚打动。
最后彼此相爱了,女主却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生育,而男主是一个很爱小朋友的人。
又决定放手让他去找更好的,顺便把害得自己现在下场的坏人给惩戒了。
过了很久很久,经过时间的考验,最后女主回去找男主了。
这个翻译非常的贴切,谁能这样爱我?
一本厚厚的小说浓缩成两个小时的电影,确实很难。
影片进行到五十分钟,男主才把女主解救出来,两个人在朝夕相处中的爱与救赎是原著的亮点,电影还是略肤浅了。
尤其是最后女主参与创办女校,帮助失足女性学会一技之长,能够不失尊严的在那个年代生存下去,非常有现实意义,遗憾的是电影没有太多展现。
整体剧情略微流水账,宗教色彩淡化了。
额外说一句,女主的颜值略平庸,原著里可是天仙女神级别,让所有男人过目不忘的那种。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读者质疑男主颜控。
电影这么选角也好🤔还有就是保罗的大胡子让他看上去比男主大两轮
在那段洋溢着“淘金热”的时代,无数人矢志不渝地探寻着黄金的踪迹。
当他们找到财富后,便会踏上通往一个名叫“天堂镇”的路,只为一睹那里的女主角——安吉尔。
曾几何时,她只是个平凡无奇的小女孩,因命运的捉弄而流落此地。
在这里,她见证了爱情的沧桑,世态的炎凉。
于是,她封闭了心扉,不再相信爱情,甚至不再信任任何人。
然而,命运之神并未舍弃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男主角麦克闯入了她的世界。
他与众不同,只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农夫。
但从第一眼见到安吉尔开始,他便深知自己此生的挚爱唯有她一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麦克用自己的真诚与执着,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安吉尔。
他不在乎她的身世,也不在意她曾历经风雨。
麦克始终如一地守护着安吉尔,这份毫无杂质的爱,终于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柔软。
安吉尔勇敢地与过去的伤痛告别,重新拥抱生活。
读到这里,我也不禁被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治愈。
原来,真的会有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温暖你的心灵,让你重拾信心,变得更好。
爱情本身并无高低贵贱,珍贵的是那些愿意为爱付出的人。
麦克和安吉尔,便是这最好的证明。
赤诚的人永远最吸引人。
原本抖音看电影,后来还是找来原片看了看,果然只有神的爱才可以感动我,像我这么纯粹,赤诚的人我一个都没碰到。
好的给你分享,坏的为你规避或者不让你做,遇到困难会帮你,大概这是好朋友,我能碰到一个就是有幸。
好了你是朋友,不好,你又是谁呢。
遇到对你好的是真对你好,还是带着其他利益?
何况又有多少真对你好的?
遇到对你坏的,是表现对你坏实际更坏还是表面对你坏实际对你好?
有这样的人吗?
我就是天呀,所以我不会为人!!!
你对别人好时,别人要么珍惜成好朋友,要么不珍惜没有下一次。
很好看,很不错,男主很帅!
身份地位财富都只是表现,上帝能看到你的灵魂!
只要你愿意,你就能体验到上帝眼中的你——“你就是最完整的人”!
萨拉的三次出走,代表了她成长的不同阶段,是很合理的。
她从无所谓/对自我没有认知/不想认知/无法认知,到自我的意识回归,经由迈克的执着/爱/纯净,她看到了自己,艰难的完成了这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迈克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自己,从第一次安吉尔出走,他迅速寻找,到第三次安吉尔的出走,迈克就只是等待,他也完成了自己走向完整的过程。
总之,导演把影片的表达很完整,演员的表演也很不错。
迈克是肉眼可见的帅气,安吉尔是越看越好看的那种类型(一开始我觉得她并不好看,一度不想看了🙈)
其实但从剧情来看的话,我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体裁的电影,并且我觉得为什么都是一个女生处在被拯救的情节中但看完之后有几点确实蛮让我深刻,因为剧情中有三次女主主动离开男主,有弹幕说是因为女主本身喜欢自己以前的那一份“工作”,设想,自己的亲人全部都离开、背叛自己,导致女主根本没有爱的能力,甚至可以说她连自己都讨厌,多次的离开与回来也是一个被救赎与紧紧抓住的故事,第二个点其实不管电影还是小说都是时代的产物,从时代里某个角色去映射一些东西,包括智慧书里何西阿书中好像女生就是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地位上,而男主起到一个“拯救”的角色,我仔细思考过后我觉得其实不要钻牛角尖,很多历史故事发生了但不代表是对的,只是很多社会因素聚集的作用,也并不代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必须与之相符,并且这是一部根据福音小说改编的电影,更多的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有限与不能,而TA却不会抛弃我们,相反会忘记我们的所做所行,重新爱我们以及让我们学会爱,最后一个点也是我最深刻的一个点,首先定睛在这个电影中,男主并非是生来学会饶恕与原谅,也并不是生来就如此温和,相反,他也经历了很多阴暗的事以及背叛与残暴,所以是在事情当中,在经历当中收获感受,并且认识了TA,并且他并不是游手好闲,而是辛勤劳作,吃自己手所做的,我不禁想起一些观点,有一些在感情中没有那么有安全感的女生会想要有一个人无条件爱自己,但我想说,下一切的前提是你自己要爱自己,要认识自己,感受真实的自己,才有能力爱其他人
纯爱淘金宗教救赎片。
男主对女主无私的爱,我只能理解为宗教的力量,付出与原谅,不求回报,我爱你,你怎样无所谓,我会一直等你,纯洁无私打动了我。
但是这样温暖的感觉是否真实,总觉有点不稳的感觉,有点不可信的恍惚。
最后女子通过对心中恶魔的控诉,并严惩了恶魔,完成了自我救赎,更将童年的梦魇彻底地消除。
女主是一个小镇的当红妓女,每天很多人光顾。
男主是个农场的农夫,是个基督徒。
他请求上帝可以给他一个妻子,相知相伴。
一天,男主去集市,看到了外出的散步的女主,被女主的美貌吸引,一见钟情,当场表示要将女主娶回家。
于是他开始买取大量的金粉去与女主见面。
但是见面他并不动女主,而是和女主谈心。
一开始女主以为他和其他男人一样,是为了玩弄女人而来的,但是渐渐的,女主发现男主是来真心与她交朋友,并希望她可以与他组织家庭,真正地去爱对方。
一开始女主觉得自己很自由,可以随时拿钱走路,后来问了老鸨才知道她的钱根本要不回来,于是女主赌气和男主一起回到乡下,开始了田园生活。
虽然噩梦每每袭来,她还是苦苦坚持,一直到曾经玩弄过她的男主妹夫出现,又一次勾起了女主的伤心往事。
她决定离开男主,跟着男主妹夫回到过去的院落,因为她的过去根本挥之不去,来到田园和男主在一起,也是一时之气,根本不适应这样的生活,一旦有人勾起她的过往,她立即就想要回到自己的生活。
但是原来的院落已经烧毁,她又来到隔壁的院落,重抄旧业。
男主得知后又一次将女主救回。
这一次女主似乎真心愿意陪伴男主了。
但是外地来的一家人,又一次打破了男女主的生活,这家人的大女儿还和男主交好,让女主觉得这个大女儿可以很好的照顾男主,关键她发现男主很喜欢小孩,但是自己没有办法生小孩。
为了成全他们,女主留下信离开了。
这一次她去一个酒馆当厨师,但是以前妓院的老板又一次抓住了她,逼迫她重抄旧业,一次老板让她上台表演,她揭露了老板的丑恶嘴脸,老板被愤怒的群众绞死,女主逃离了。
她继续到一个学校取做厨师,最后还是被男主的妹夫发现了。
妹夫告诉她,男主根本没有和这家人的大女儿在一起,而是还在苦苦等她。
她被男主的真诚打动,回到了男主身边,这一次她将自己全身心地交给了男主,愿意与他共度一生。
男主用他的真诚和宽恕,化解了女主心中的梦魇和压抑,让爱情之花盛放,让真爱长存。
女主金发碧眼,很美,身材也很是诱惑,美得不可方物。
可惜遭受童年的不幸和恶主的压迫,让她害怕爱情,觉得谁都不可以信赖,但是男主却用对她永不放弃的执着,对她毫无保留的关爱,不求回报的付出,从不放弃的宽容,让女主如沐春风,徜徉在爱的温暖里。
化开了内心的冰冷,接受了来自男主无私的爱。
不过影片有点传教的倾向,感觉男主的善良和大爱都是因为信了基督耶稣所致,并不是与生俱来,是上帝让他原谅并忘却了以往的不幸,愿意用真诚和善念对待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爱之人,当然更不会吝啬,很温暖,很感人。
不过这样不计回报,无私之爱,真的存在嘛,有点不自信。
在那段洋溢着“淘金热”的时代,无数人矢志不渝地探寻着黄金的踪迹。
当他们找到财富后,便会踏上通往一个名叫“天堂镇”的路,只为一睹那里的女主角——安吉尔。
曾几何时,她只是个平凡无奇的小女孩,因命运的捉弄而流落此地。
在这里,她见证了爱情的沧桑,世态的炎凉。
于是,她封闭了心扉,不再相信爱情,甚至不再信任任何人。
然而,命运之神并未舍弃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男主角麦克闯入了她的世界。
他与众不同,只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农夫。
但从第一眼见到安吉尔开始,他便深知自己此生的挚爱唯有她一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麦克用自己的真诚与执着,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安吉尔。
他不在乎她的身世,也不在意她曾历经风雨。
麦克始终如一地守护着安吉尔,这份毫无杂质的爱,终于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柔软。
安吉尔勇敢地与过去的伤痛告别,重新拥抱生活。
读到这里,我也不禁被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治愈。
原来,真的会有一个人,一次又一次地温暖你的心灵,让你重拾信心,变得更好。
爱情本身并无高低贵贱,珍贵的是那些愿意为爱付出的人。
麦克和安吉尔,便是这最好的证明。
在《圣经·旧约》的《何西阿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件事:古代的以色列分裂成南北两国,而北国的人们道德沉沦、荒淫无度、祭拜假神偶像,曾经圣洁蒙恩的选民背叛了上帝。
这时上帝初次对先知何西阿说: “你去娶淫妇为妻,也收那从淫乱所生的儿女;因为这地大行淫乱,离弃耶和华。
’”(何西阿书 1:2) 对于诫命苛刻的犹太人来说,犯奸淫是极其严重的罪,娶一个妓女是难以想象的,更不要说是一位代表圣洁的先知娶妓女为妻。
何西阿听从上帝的旨意,和歌蜜结婚后,尽管歌蜜不贞,继续与其他男人行淫、卖身,上帝却要何西阿一如既往地爱她,并将沦为奴隶的歌蜜买赎回来,试着用温柔的心挽回她。
“耶和华对我说:‘你再去爱一个淫妇,就是她情人所爱的;好像以色列人,虽然偏向别神,喜爱葡萄饼,耶和华还是爱他们。
’”(何西阿书 3:1 ) 事实上,歌蜜喻示着当时北国的淫乱和对上帝的不忠,上帝借着歌蜜警告所有违背上帝之约的以色列人;同时也借着他们的婚姻生活来表明上帝仍旧不愿意放弃祂的子民,无论他们沉沦得有多深,他总会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回转,正像何西阿不抛弃歌蜜一般。
一本畅销了15年之久,以30多种语言在不同国家出版的小说——《谁可以这样爱我》,就是在《何西阿书》的启发下,讲述了背景发生在“淘金热”时代的美国加州的爱情故事。
今年这部小说终于登上了大银幕,让我们可以再次审视书中那恒久忍耐、永不止息的爱。
电影海报 影片的背景“淘金热”是一个疯狂的时代,是美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现代文明狂飙突进的时代。
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加利福尼亚,寻求能让他们一夜暴富的黄金。
迅速涌入的人口和出产的黄金让城镇兴起,让加利福尼亚升格为州,更振兴了整个美国的经济。
然而疾病、饥饿、欺诈和对印第安原住民的屠杀也在上演。
狂热退潮之后,获得财富的仅仅是少数人,更多的淘金者只赚到了刚够维持生计的钱。
影片的开头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那一时代的图景,来自各地的淘金者们热火朝天地在河里搜寻着黄金。
一个人找到了黄金,激动地举高双手欢呼庆祝,不是高兴于终于可以替换掉褴褛衣衫或因此有更好的生活,而是可以在不远处的天堂镇,去得到邂逅一名妓女的机会。
淘金者们蜂拥在一座妓院前,只为着一人而来——女主角安吉尔(Angel)貌若天使,却也是天堂镇上最受欢迎、最昂贵的妓女。
这些淘金者为了能登上她的床榻,竟然需要拿着号码牌“抽奖”,即便如此,人们依然热情不减。
镜头一拉,安吉尔伫立在窗前,注视着楼下疯狂的人群,一言不发,快节奏的背景音乐也逐渐停止。
镜头继续后退,一个男人将裤子提上,然后把荷包里的金粉倒在桌上,便转身离去,然而安吉尔还要继续服务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男人。
此情此景,与先前营造的热闹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激情褪去,仅仅余下悲哀与罪恶。
接下来,影片讲述了安吉尔的身世。
安吉尔原名叫莎拉(Sarah),她和母亲被父亲抛弃,母亲卖身赚钱却染病而死。
孤身一人的安吉尔被卖给性情残暴的妓院主人“公爵”(Duke),安吉尔便是“公爵”为她起的名字。
长大后的安吉尔居然在妓院遇到了抛弃她的父亲,为了复仇,她与亲生父亲上床,使父亲在悔恨中自杀。
事情暴露后,安吉尔在另一个照顾她的妓女莎莉(Sally)的帮助下逃到加州,最终沦落到天堂镇的妓院。
值得注意的是,安吉尔身边的妓女们没有被笼统地描绘成一幅堕落、无望的模样。
无论是像母亲和老师般照顾少女时代的安吉尔、并掩护她逃跑的莎莉,还是天堂镇里安吉尔的好友梅玲(Mai Ling)和幸运(Lucky),她们也有自己的过去、情感与梦想,甚至也在追求自己的爱情。
反而是此时的安吉尔,当梅玲和幸运询问安吉尔对于未来的计划时,她的回答是:“不要回头,不要向前看。
”(Never look back, never look forward)说明安吉尔因为过去的创伤,不仅对世界绝望,而且主动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电影将她们的形象描绘得非常鲜活,而这种鲜活显得非常可贵,因为当这些人性中残留的微弱闪光也被蚕食消灭时,我们对罪的反思才会更加深刻。
与妓院的压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英里以外的田园农场,男主角是一位善良而敬虔的年轻农夫麦克·何西阿(Michael·Hosea),与《何西阿书》当中的先知同名。
他虔诚地向上帝祷告着预备他的爱人,不久后,当他在镇上第一眼看见安吉尔时,他心里便知道,这就是上帝为他预备的那一位。
于是,即便了解了安吉尔的身世、被嘲笑、被背叛,麦克依然义无反顾地爱着安吉尔,一如《何西阿书》中的情形。
麦克接纳她的一切,饶恕她的堕落。
安吉尔三次从家中逃走,麦克却始终敞开心门等待上帝引导安吉尔归回。
最后,安吉尔终于战胜了往日的伤痛,顺从自己的情感和上帝的引领回到了麦克身边。
麦克所做的不是一种摆出道德姿态的“劝妓从良”,而是以真诚和恒久忍耐的爱去改变一个人的生命。
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地下室手记》,其中描绘了一个“地下室人”。
他劝说在嫖娼时遇到的妓女丽莎,用自己的长篇大论征服了她,让丽莎离开妓院到他家来找他。
然而“地下室人”并非真的关心丽莎,而是仅仅为了证明自己聪明且高人一等,可以随意地摆弄一个年轻的心灵。
等到丽莎真的出现在自己的家里,“地下室人”却赶走了她,让丽莎落入到了更加悲惨的境地。
相反,像麦克这样去爱非常困难,因为它要人不求回报,甚至以德报怨,要承受所有可能的伤害;世人的爱却常常寻求对等和安全。
所以一定会有许多人去质疑麦克的形象不够真实,因为在他们看来麦克的付出完全没有得到回报,也就根本没有理由支撑着他继续去爱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实际上,导演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在电影里,保罗(Paul)和安吉尔都明白这个道理,保罗劝麦克甩掉安吉尔;安吉尔第三次离开麦克时把戒指留给了米里亚姆(Miriam)。
他们都十分理智,甚至高尚。
保罗感激麦克对自己的帮助和关心,所以才要把安吉尔赶走,因为他不愿一个好人受到欺骗和伤害;安吉尔则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让麦克可以与另一个纯洁、健康的妻子在一起。
如果一切按照“合理”的方式去发展,麦克或许可以忘记被背叛的伤害,与米里亚姆或是其他平常人家的女子结婚,过上平常而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安吉尔恐怕就再也无法敞开心扉去爱人与被爱,甚至重回“公爵”、“公爵夫人”的魔爪。
如果没有这救赎般的爱,谁来拯救那些被世界的罪恶深深伤害的人?
麦克无条件的爱拯救了安吉尔,而这种爱是源于对上帝的顺服,因为这段爱情的一个奇妙之处在于安吉尔最后一次离开麦克后,上帝竟让这次分别持续了三年。
正是在这三年间,安吉尔虽然又被当年的“公爵”抓住,但她因为麦克的爱,并且因着重拾了对上帝的信心,恢复了勇气和爱的能力,以勇敢和智慧战胜了“公爵”。
随后安吉尔去到了一所学校,帮助了更多命运悲惨的女孩子。
最后,安吉尔借着寻求上帝的指引,回到了麦克的身边。
这一次,安吉尔已经胜过了过去的阴影和罪恶,找寻到了自己的意义,并且彻底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因着被更新的生命,她带着喜乐和信心说到她再也不会离开她的丈夫、他们的家。
于麦克而言,纵使他百般想念她的妻子,但他选择尊重给安吉尔的自由意志,顺服上帝的安排,凭着信仰的信心,忍耐了三年没有去找安吉尔,只是每日每夜不住地为安吉尔祷告。
两人的顺服和忍耐是值得的,上帝让两人各自成长,将他们预备成最好的模样,最后真正地让“二人成为一体”,建立坚不可摧的爱。
或许世人已经习惯性认为爱应当是有条件的,于是发明出一套精致的“高情商”技巧,去获得更多被爱的条件:有人会告诉你,你要变得优秀去吸引别人;要保持一个好的身材,去防止感情变淡、消失;要多方面地发展,不断变成更好的自己,去匹配更好的ta...为了赢得他人的爱,总要拼命展现自己的好、自己的优点,即便获得了爱,还要害怕失去,越是被爱,越是惶恐。
其实变好本身并没有任何错,只是“变得更好”不应该成为被爱和爱人的标准,也不应该成为因为害怕失去爱才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爱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真爱是完完全全无条件的,不管你是否优秀,你富有或是贫穷,你有一个健美或是臃肿的身材,你都值得被爱,就像在婚礼誓言中说的,我爱所有的你。
当一切外表的光鲜、优势和智力都消失时,你还在被爱着。
这种爱也正是何西阿和麦克所预表的,是那本有荣耀,却取了奴仆的形象来到我们中间的,是那被侮辱、被杀害,却用自己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来自至高者的爱。
只有在那里,你得到爱不是因为你的好,不是因为你值得,甚至当你无可救药、满身罪污时,你依然被爱着。
在我们会爱之前,祂已经先爱了我们。
当你学着祂的模样去爱人的时候,真爱便有了。
Love covers all sins, love never fails.
我们都有过怀疑自己工具价值的时候,我们都有瑕疵,每一个夜神人静的时刻,渴望一个全然爱着我的人,谁能无条件地爱我。谢谢结局的美好,人生很苦,有梦很美。
打着爱情片幌子的真·宗教/传教片,看到最后我都被净化了。。。God, please tell me, can I trust you?知道为啥灵感来源是何西阿了,上帝会永远等待信徒的回心转意,并赦免背叛自己的信徒。。。除了男主是上帝的化身外,我想不出来第二个合理的解释。。。很有神性的一部片子。。。
古典复古,相信上帝指引找到真爱,完美男主与悲惨女主的救赎故事
真爱可以拯救一切,真爱可以创造奇迹。田园风光很治愈。
难看。真难看。劣质文学拍成了劣质电影。抄袭中国古文学《卖油郎独占花魁》
女主有点作,但演员很美,男主人设完美。有点像任泉演的卖油郎和花魁那部剧的感觉
回忆的穿插好残忍好残酷,但还好有荷西极致的爱恋,不管不顾的爱,看完才明白爱是放手,如果她还能回到你身边那她才是真的爱你,可是谁又能做到如此呢
不是我喜欢的故事
好莱坞的叙事方式。落入红尘的妓女被圣男感化从良的故事。男主帅而圣洁,一幅上帝的模样。
7分。可惜现实中没有上帝,女人的救赎也永远不是男人。虽然基督电影安排的巧合让人无法信任,但是一英里确实比二十英里更难走
好好看的纯爱!
我从未被人夺走的,就是你对我的爱,和天父上帝的爱
剧情一般,颜值还行。
感动还是蛮感动的,音影光人物都没有大问题,最后的反转虽然狗血,但是还是在几个人物关系之间构建了信念力与反转的力量,就是全凭上帝这个事情有些……
男女主颜值担当。玛丽苏剧情。纯虚拟的好人设。看这名字,肯定是个男导演,redeeming love.
美国版救风尘,样板戏一样,有个柳下惠一样的男主。看不下去。
虽然男帅女美很养眼 但是情节的缺漏之处也太多了点。。。能再合理一些就好了。。
老鸨达米克詹森
揭露了各种男的的劣根性,女主是因为男的才那么惨,带来祸患的是男性,苦却是她来受………无法理解那个妹妹的丈夫,那个男的恶心到极点后面居然还能在妹妹死后娶到新妻子和有了孩子………好恶心,该说不愧是男权社会吗。蛮讨厌说拯救你这种话的,多么讽刺,让女主那么惨的是男性,电影拍的让一个男性来拯救他,但明明后面能拯救她的只有她自己,她跨过了自己内心的伤痛,接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珍贵的,这些是只有她本人才能拯救她自己。
画面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