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好喜欢奶奶说的这一句话。
非常喜欢这部片子,很温馨,很生活化,尤其是生活在中国普通家庭的男孩子们,如果想要出柜,可能这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和最现实的处境。
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情/真实,没有那么多的隐喻玄机伏笔之类的。
看完了,只想祝福他们,祝福这一对情侣能够长长久久;希望妈妈能够身体健康,到美国一起合家团圆;希望奶奶能够快快乐乐,长命百岁。
当然,这一对情侣最需要的可能也是祝福。
不知为何,让人心底最心疼的永远是妈妈的角色。
然后想到了爱在暹罗里面独自承担一切伟大的Tong母亲;还有那个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里面,那个质朴无华,用最单纯的方式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还有这部片子里面的母亲,对孩子包容,理解,宽容,独自承担整个大家族的重任,却没有怨言,面对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只是说:不管发生什么,我希望你们能够幸福,我会永远陪着你们。
我爱我爱的人,以及他所爱的一切。
喜欢夏天,永远充满着热情。
难得是一部结局好的电影,为了父亲的移墓,定居美国长达九年的阿棕,睽违许久回到家乡。
他带了伊恩一起回来,但全家族并不知道伊恩正是阿棕的男友,而此趟阿棕也正打算与母亲出柜。
长久以来,母亲一直希望阿棕能够早点成家,让她可以抱孙子,就跟所有平凡的家庭一样。
阿棕一直找不到最适当的时机开口,就在此时,他意外得知母亲罹患重病的消息……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一张废纸(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93819/定居美国的阿棕趁着父亲迁墓,带男朋友阿文回越南,希望将妈妈带回美国定居。
阿棕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奶奶将阿文认成自己的孙子,周围人对海龟香饽饽的逼婚,表弟一家贪婪的欲望……乡村生活的安逸宁静下是鸡飞狗跳的人心博弈。
我很喜欢阿文趴在桌上,瓮声瓮气地跟「绝对安全」的奶奶说他和阿棕的故事,喜欢奶奶知道全部之后,告诉他“你没有错”。
一对彼此相爱的母女,却因为思想上的隔阂,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生争执,彼此折磨。
在痛苦和绝望中,女儿以死作为刺向母亲的一把匕首,企图以此给母亲留下永远的遗憾,最终酿成一出悲剧。
这样的故事古往今来一直不断地上演着,这样的人间悲剧循环往复着,这仿佛是人类难以解脱的宿命,感伤、无奈而又悲凉……[1
早在2019年刚看到这部电影的海报和宣传照时,就非常期待这部电影,一直到今天才有空找资源看完。
可能是因为我个人常看幽默轻松类型的出柜同影,所以相比之下《再见,妈妈》这部电影真的太戳中了我的泪点。
电影前半段主要以轻松的气氛为主并且暗示了男主家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整体节奏还是蛮快的,这点个人觉得真的很棒。
主线:男主们的出柜线电影后半段直接进入正题,男主意外出柜、家族矛盾激化、未来生活走向,所有问题一瞬间冒出来,但是剧情却并不乱。
母亲为独自生活做准备
机场分别一位辛苦操劳了半辈子的母亲舍弃一切独自生活只为等未来与儿子的重逢,电影片尾回顾男主母亲对伊恩说的那一番话“只要你们可以好好的在一起,我怎么样都没有关系”(大致意思),真的让我体会到一位母亲该要有多么的内心挣扎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记得在电影中期,男主发现自己母亲一直患有多种病,结合电影的名字,当时实属让我捏一把汗,几度以为会生离死别。
所以如果有想要和别人表白心意/爱意的,趁还不晚,行动起来,不要等迟了再后悔。
最后整部电影不得不提的亮点人物戏精奶奶与至理名言。
正如影片的名字,这是一段和母亲的重逢与离别。
母亲的隐忍、奉献、体认和坚强,战胜了生活的困难,世俗的歧视和宗族的压力,母爱是所有人的保护神。
重逢必然带着憧憬,这是对生活的本真式的向往和期冀,这是母亲的生命本能。
有些话母亲埋在心里,说不出来,导演便让其他角色言说,配合上母亲欲言又止的嘴唇,还有复杂、温柔、担忧又怜爱的眼神。
电影的成功不在于出柜的冲突,而在于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母亲自己的坚强。
所以,出柜是主线,但不是故事的主题。
当一对恋人踏上归途,当儿子在机场留下不舍的眼泪,母亲却微笑着,学会了开车,继续奔走在人生的旅途中。
这是母亲的样子,这是儿子心中母亲的样子,这是每一个经历了艰辛却愈加幸福的母亲的样子,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活成的样子。
影片:《再见,妈妈》(越南)导演:鄭霆黎明1.东方文化中特有的内敛、沉静、温和的情感表达与传递,所有的情绪都被一收再收,伴随着诗意乡村图景中的风吹树叶与舞曳的田野化为一种独特的意境与留白传递出来。
2.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碰撞,其实早在李安的电影《喜宴》中早被呈现出来,但与喜宴的动态对比,《再见,妈妈》则是异常静态,但是本质内核不变。
《再见,妈妈》中Van与lan的同性情感最后虽被母亲认可,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两人的逃离,可见在越南本土文化整体还是对同性恋的否定,这场旅途放在整个文化语境中来看还是悲剧性的。
3.男性长辈的缺席与失语,整个家族由女权所统治,父权的没落同时导致家族的分裂,因此传承与延续在一定意义上被搁置,母系家族意味着感性,爱为大,Van与lan的情感得以被默认。
4.故事发生场域为越南乡村,传统的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影响更加凸显对同性文化的排斥与疏离,但是恬静、悠然的乡村图景又给予两个少年纯真情感展现的纯美空间,印证的这段情感的生机与美好,乡村场域的排斥与情景绝佳的交融产生一种悖论。
两人暧昧空间的游移,从厕所→卧室→候机大厅,隐喻感情的黑暗肮脏→明亮、隐蔽→公开。
5.蛮喜欢最后一场母亲学车戏的设置,东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需要后辈孝顺、照顾长者,而影片中母亲对儿子的放手与学车是展现自己自立自强,由此母亲成为一个独立个体,也与东方文化中长辈对后辈的束缚背道而驰,影片因此没有走向因为发现母亲生病后滥情的基调,而是展现彼此味独立个体的正向积极结局。
6.科这个人物的设置很诡异,行为动机让人摸不着头脑,引导剧情走向有点刻意。
7.自认我对越南的固有印象太刻板了,可能因为不怎么看越南电影的原因,看见现代化的越南一时有点懵逼,原来越南电影也可以展现接吻的镜头,况且越南都可以上映同性题材影片了,为什么中国大陆还不行!
提起越南电影,很多国人的印象想必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
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和《三轮车夫》,托尼·裴的《恋恋三季》,在中国都算有知名度。
《青木瓜之味》拿过戛纳的金摄影机奖、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三轮车夫》勇夺威尼斯的金狮奖,男主是梁朝伟;《恋恋三季》入围柏林的主竞赛单元。
然后似乎就是漫长的真空期,越南只是作为西方战争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地而存在。
直到2019年9月,国内院线上映过一部越南电影《二凤》,但毫无水花,票房仅60多万人民币,在豆瓣只有5.7分。
但它在越南电影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是越南影史本土票房冠军,还成为了第一部登陆美国院线的越南电影。
而且烂番茄鲜度高达95%,爆米花指数也有86%。
IMDb数据显示,美国票房是约60万美元,全球票房是570多万美元。
我当时并没有去影院看,后来在腾讯视频上线了才看。
我可以理解,它为什么在中国遇冷。
一是国人都不熟悉越南电影,片名也很寡淡,没有吸引力;二是“孤胆母亲涉险救女、重返罪恶之城以暴制暴”的复仇故事,虽然是爽片题材,也顺应了女权的时代潮流,但制作上很复古甚至土气,如果不是选越南语的音源,像是在看二十多年前的老港片。
这份复古对美国人来说可能还有猎奇,但在国内,连香港动作片都式微了,更何况是仿港式动作片的越南片。
越南是我很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我第一次出国旅行就是去越南,去了河内、岘港和胡志明市,破败又有风情,越南菜也不错,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旅行记忆。
但越南话和泰国话的难听程度有得一拼,除非是特别出名的高分越南电影,一般也是很少关注越南电影。
最近资源网站在推一部越南电影《再见,妈妈》,乍一看名字容易和今年一部高分韩剧《你好再见,妈妈!
》搞混。
豆瓣上评价人数还不多,但评分高达8.2,吸引人一窥究竟。
2019年8月在本土上映,2020年3月在台湾上映,台湾译名《我,最亲爱的》。
《再见,妈妈》既是一部小清新同影,也是一部家庭伦理片。
为了给爸爸迁坟,已在美国待了数年的男主人公Van返回越南,同行的还有美籍越南裔男友Ian。
Van是家中长孙,老家是在越南一个比较乡间风情的地方,是亲戚群居的大家庭模式,Van的妈妈守寡多年、操持家族生意,奶奶患了老年痴呆症。
Ian初来乍到,Van的妈妈、奶奶都一度把他错认成Van,尤其是奶奶,把Ian当孙子黏着不撒手。
Van自然是瞒着家里他和Ian的真实关系,只说是好朋友。
一开始,Van和Ian体验着很小清新的乡村生活,有私下的甜蜜,也有当着别人一些暗戳戳的互动,恋爱中人的暧昧是再怎么小心包裹也会泄露气息的。
Ian很讨人喜欢,Van的亲人们也和Ian相处得很好,尤其Van的堂妹Kim还对Ian一见钟情。
奶奶持续把Ian当成Van,对他非常好,还硬要给他零用钱,但也催促他结婚、生重孙,还说要把财产都留给他。
处境尴尬的Ian,在一天晚上和奶奶谈心事,讲述了他和Van相识相爱的过程,奶奶很可爱,虽然也纠结于男人怎么生孩子,但更多是关爱孙子的态度,并讲出了金句:你把你的爱人介绍给你的家人,这怎么都不是错。
Ian是15岁就移民美国了,读的是护士专业,他的成长环境和处事观念自然和成长于越南传统家庭、大学才去美国的Van有着一定差异。
Ian其实算是很贴心懂事的情人了,但Van对出柜的犹犹豫豫、周边人给Van做媒,还是让Ian很郁闷,两人的感情也受到一定考验。
戏剧冲突的高潮是一场公开逼婚。
Van的爸爸迁坟完成后,家里举办宴席,出席的除了全家人还有些父老乡亲和家族生意伙伴。
家族生意伙伴Mr.Tam在台上公开对Van逼婚,一定要Van对家人表态何时结婚,Van搪塞说很快了,Mr.Tam就强行解读成是年底,他一心想把自己女儿Lien嫁给Van,Van的妈妈对Lien也很满意。
这时奶奶突然跳出来了,上台抢了麦克风,说台上这个男子(指Van)是要跟她的孙子(指Ian)结婚的,说他们在一起很久了,还说谁要阻止就要overmydeadbody。
家人借口奶奶喝醉了赶紧把她架离现场,而逼婚还没结束,Van的妈妈接着强逼Van要他当众说说自己的人生规划。
Van的说法是要定居美国,并带母亲过去。
宴席在尴尬中不欢而散。
亲人可以是温馨的守望相助关系,也可以是世间最难缠的人际关系。
每个大家庭都会有些糟心事。
Van和堂弟Khoi小时候亲密无间,但长大后命运走向不同导致关系疏远,Van出国深造还能继承家里土地,而Khoi留在老家混日子混成了酒鬼,还私吞家族公款。
Khoi的妈妈也非善类,做传销卖过期保健品坑了村里一些下线,还坑了自己的小姑子(Van的姑姑),村里人来家里索赔,Van的妈妈出面做了扛事人。
而在这时,Van偶然发现妈妈身患糖尿病,她也瞒着家人。
接下来在一个意外情况下,Van妈妈知道了Van和Ian是一对恋人。
母子连心,血浓于水,妈妈没有亲情绑架Van,而是自己努力做了调适,接受儿子的同志身份并出面保护。
Ian外出散心,路遇喝醉的Khoi和同伙,Khoi抢走Ian的手机,威胁他还殴打他,幸好被出来寻他的奶奶救下。
Van为给Ian报仇,和Khoi大打出手,Khoi的妈妈一番搅和,还逼着分家产,牵出更多狗血往事。
Van的妈妈一气之下决定和其他人做切割,搬离老宅,不再管家族的事。
编剧和导演比较善良,结局还算温情,亲人间虽然撕破脸但温情犹存。
Van和Ian启程回美国,Van的妈妈也开始学着自己开车了。
两年办好手续后,Van的妈妈应该会去美国和他俩团聚。
出柜的困难没有预想得大,家族的纠纷没有太残酷,这使得剧情为更多受众接受和感到温暖。
也许相比一些现实情况,电影有美化的嫌疑,但总归是给了人以希望。
Van的妈妈和奶奶,确实希望Van结婚生子,可最深层的希望还是Van能有人作伴、获得幸福,而这个伴,是不是女人,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越南2015年就新修订了婚姻家庭法,废除“禁止同性婚姻”法规,可以举行同性婚礼,不过政府不予承认或针对纠纷案件提供法律保护。
近几年则似乎没见到进一步的报道。
但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已经可以全国上映同志题材的电影,这一点比起我国还是开明得多——据查资料,2011年的《迷失天堂》是越南第一部在影院公开上映的同性题材影片。
如果说《二凤》像港片,那么《再见,妈妈》则像台湾电影,尤其是李安早期的父亲三部曲。
影片开头是Van的妈妈在做菜,等儿子回家,有点像《饮食男女》开篇。
隐瞒同志身份这一个主要戏剧矛盾则像是《喜宴》。
代际之间的观念差异可以想到《推手》。
另外Van和Ian的骑车出游和湖边倚靠,也有点《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影子,而奶奶对国外回来孙辈的呵护则有点《别告诉她》的感觉。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皮”的勾连,说《再见,妈妈》像台湾电影更多是说“内里”。
比如带情绪的细节场景、细腻的情感描摹,传达的家庭情感也是华语观众很能共鸣的。
另外,《再见,妈妈》之所以好看还在于人物。
作为同影,Van和Ian颜值俱高,虽然都是电影新人,但好在演得真诚,对手戏有火花。
作为家庭片,妈妈一角演技在线,而奶奶一角更是全片最讨喜抢尽风头。
“有奶奶护着你,谁也别想欺负你。
”谁不想要这样一个奶奶呢。
两个男人相爱就好啦,为什么一定要分攻受,现实里好多人聊天首先确认的都是对方的属性,真的太蠢了!
而且有的人就一定要攻有的人就一定要受,感情基础都没有的两人,攻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更何况,这不是限制了两个人的发展吗,就像是进一家餐厅,服务员上来就跟你说,这个菜不能点,那个菜不能点,你肯定会不爽啊。
最后,点评下影片,两个男主相遇到相爱真的很平淡,但却让人觉得很踏实不是吗,自然而然然后顺其自然才是最幸福的!
最最后,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两个帅哥相爱更美丽的故事了呢!
流量党慎入,有大量截图,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就随手截下来了,以作纪念。
目录:一、三次开车🚔和洗澡🚿「伊恩x咕诺」二、关于可爱奶奶👵🏻「奶奶x伊恩」一、三次开车🚔和洗澡🚿1.关于床板“软硬”🛏️
2.关于“棕色”
3.关于床垫“软硬”2.0
4.关于“滚床单”
5.关于“洗澡🚿”
6.关于“跳舞”💃🏻
7.关于“插花”🌸
8.关于“摸摸”
二、关于可爱奶奶1.关于拍照📸
2.关于“对错”✅❎
3.关于“选择”
果然是近几年比较好看的同志电影,特别是最后半小时高潮迭起,将母子出柜,恐同霸凌,青春和解,家族纷争以及同性伴侣之间的爱意,集中呈现得精准又微妙。这样的故事放在我国东南沿海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成立的,性取向成为家国世界与个体亲密之间最大的冲突,同时利用奶奶这个角色,进行巧妙的错位,让一切矛盾化解到温情之中。最终,母亲毅然选择自己重新上路,是最大的惊喜
“跟那个男的不成又怎么啦,大海里全是鱼”。好喜欢奶奶,我想起了我的外婆。很可很欲的诺,为母则刚的妈妈,人物刻画大多是有棱有角的,可能是一开始的期待没有很大,但却意外地击中了心底的柔软。最后,那些尖酸的指责吵闹,那些摊牌后的释然和平,提醒着我们生活还在继续,有些话想说就说吧,有些事想做就做吧,特别是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啊...get不到...吃点好的吧....
清新的越南田园风,故事还挺温馨的。
😏
全劇最喜歡媽媽~演技好棒!!
虽然有非常粗糙的一部分,但整体还是温柔的,不用代入思考的甜品。
后半段垮了。很显然相比一对恋人境遇更难的是这位母亲,隐忍,奉献,劳碌一生,到最后都不愿自私一把,片名也着重提点其重要性,戏份侧重点却给太少。
亚洲同志困境的小缩影。避不开结婚、生子的永咒。家宴被动出柜,一大家子人手足无措,心怀各异的那段很真实,村人最让人害怕的,就是喜欢细细咀嚼别家所谓的丑闻陋事。万幸还有很可爱的奶奶和可以逃离那里的留学生身份。另外,片子的音乐很动人。
好看啊,本土而扎实,很东方的细腻表达,家庭的羁绊几乎成了东亚同性电影的文化现象,要么激烈反抗要么默默认同,而所谓的圆满结局也大多伴随着某种程度的牺牲,像儿子总是回避、犹豫、遮掩,但爱情继续纯真水到渠成,妈妈总是沉默,面对性向和寄生虫般的家人,不言语但优雅、得体,脆弱、无奈不显见,直到最后她说“我要自己学开车了”,既是“再见”也是“谢谢”。男二有次猛然回头,小鹿般的眼睛秒穿《蓝宇》的刘烨,惹人心动。
电影整个节奏很怪,两个男主的颜值倒还都可以,感觉越南语和泰语一样吵且不好听。
出柜故事确实老套,但你们作为会因此题材违法而不得上映的某国不存在的同性恋,完全没资格嫌弃其它亚洲国家拍Gay片的主题嘛233
好的地方在于提供了一个极具意义的环境与议题,但仅仅也只限于提供而已了。
带男友回家,想要和家人出柜的故事。剧情俗套,没一点新意,甚至连情感细腻都算不上。想走写实文艺,却只让观众感觉悬浮,有一种电视剧支线情节里对于homo的展现。疯狂快进都抵不住,最好看的就是封面了吧
虽然已经是豆瓣热评电影,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整体看下来平淡但却没有宁静安好的感觉,副线的家族矛盾情节有点太儿戏。对这类小清新同志电影的最好印象还停留在暹罗之恋。电影中奶奶的一句台词很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人介绍给家人怎么会错呢??最后,感谢同志亦凡人,这些年带来了这么多部电影的译制。
把爱的人介绍给爱的人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东亚母亲
各方面都差点意思。俩男主没演出多年情侣的默契,在一块的时候倒像刚邂逅不久;妈妈轻易就接受了两人的恋情;家庭内部的冲突矛盾又莫名其妙。唯一打动人的就是奶奶了,最糊涂,却也最清醒。越南风情很迷人,处处有着中国的影子,又有那股东南亚的清新之气。
害,我们该拍才是啊。
前半部分的还行后半部分乱七八糟说是东方气韵 但拍法和故事不新鲜也不地道 除了狗血还有点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