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我们都一把年纪了,现在都是靠着过去的美好回忆来活着 工部:我们该怎么办?
太白:不要忘记呼吸!
工部:今天您虽然失去了四个儿子,却收获了一个女儿。
义父,请受女儿一拜! 太白:你想要什么?
工部:什么也不要,我只想回家!
太白: very well 那太好了 工部:bye 太白:你出去后,随便转几个圈,捡了那个没用的阿斗就回来吧 工部:你释放了我,现在该释放你自己了 太白:大胃国万岁 工部:大鼠国万岁 ...
李连结和成龙联手,这是多么令功夫片影迷激动和期待的盛事,所以,当得知他们真的要为我们奉献一部影片,而且片子还一点不谦虚的叫《功夫之王》时,我有些期待,也为他们捏把汗,毕竟两人黄金岁月已去。
而当看了本片的剧情梗概,发现导演还是当年以动画闻名的美国导演,就知道本片在国内口碑估计不祥,如此好莱坞的架构恐怕很难让很多对本片有至高期待的观众满意。
或许对于本片,我们起初有了太多过于“严肃”的期待,指望它整出什么中华武学精髓,表现什么“侠之大者”之类的东西。
但是,显然如果李连杰和其他投资人们不愿冒这样的风险,毕竟,中华武学的东东要想在一部电影里说明白,基本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指不定拍不好被骂的天昏地暗,票房又一塌糊涂。
假使撞上鬼了,真的一部电影拍的中国武学精髓尽显,怕结果也是赢了中国,输了世界;赢了口碑,输了票房。
毕竟,你片子拍的再让中国人看了叫好,也不会有太多人走进影院奉献票房,倒是更能照顾街边盗版碟商的生意,另一边可能欧美观众看的一头雾水,普遍意义上看,拍爆米花电影风险更小。
本片拍的很娱乐,你得放下身段,不要摆出这电影是“拍给美国人看的”,咱中国人要不屑才够酷的劲儿,好不容易,李连杰和成龙终于一部电影里面有机会操练,让我们还是放松心情看他们扯淡。
在我看来,本片还是具备一系列讨巧的娱乐元素,首先,虽然李成二人在世界范围都具备知名度,但是毕竟如果一部电影全中国人热闹,毕竟很难打开全球市场。
所以,导演很明智,故事的缘起于美国,讲述的是一个美国孩子的成长,这是美国电影最为俗套却长盛不衰的路数,这样一下子就让众多西方观众有了代入感,OK,全球人民共参与,本片已经为促进全球和谐做出了些许贡献。
梦境与魔幻向来是吸引青少年的故事设定,本片比较有趣,以西方魔幻片的风格来讲述中国传说,比如鲁讲述玉疆战神的故事,燕子讲述玉疆喋血村庄的故事,都显的很指环王。
既然是功夫片,本片自然要尽可能塞进功夫片的元素,啥大醉侠、少林、白发魔女,加上西游记都往电影里面塞,导演其实可以考虑模仿《X战警》拍下去,直到把功夫片明星都遍历一遍。
当然,本片的令人眼前一亮的高潮还是在鲁和默僧相遇一幕,我们终于看到了期待依旧的成李对决,导演显然明白观众的最大关注点,所以这里留够了时间让两个中年汉子热热闹闹的打一场。
虽然,套路没有太过新鲜之处,但是,我们总算可以奔走相告,“打起来了,李连杰和成龙打起来了!
”,他们交手就够了,圆个梦,怀把旧,这足够娱乐了,还是别惦记“侠之大者”之类的期待吧。
片子的英语对白让不少人看着很是不舒服,玉皇大帝都一口洋文,这显的太黑色幽默了。
其实,看过了一水儿中国人喷洋文的《末代皇帝》,看过了一溜儿日本人秀英文的《艺妓回忆录》,我对于这个语言问题还算习惯。
这个你就当新东方早开了几千年吧,当李洋也更早的穿越时空让古代人民也疯狂英语了一把吧,何况本来就是小孩子的魔幻奇遇,还有什么比玉皇大帝、美猴王超一口英语更魔幻的。
我倒觉得片子有些别扭的是英文中又夹杂中文,开始男孩到了古代还遇见一帮标准汉语的村民,转眼间鲁突然冒句英文,此后就大家突然间全变英文高手了,不如干脆就整全英文得了,这样就让我们看一身古装的人士猛喷英文,也是颇为娱乐的事情。
导演毕竟是美国人,所以拍出来的中国神话效果,显的很暗,没有中国人拍的那么山清水秀般的明亮,难道一部《指环王》把美国导演都整的那么阴暗不成,当我看到白发魔女的一帮喽啰冲出时,总感觉像是半兽人要冲锋,也算相当娱乐了。
几位演员表现都算不错,焦点的两位功夫巨星操练这点儿功夫小菜一碟,我感觉成龙倒还更出彩些,毕竟他那插科打诨,吊儿郎当的劲儿很是适合娱乐的节奏。
李连杰在片中常常显的严肃,特别进了好莱坞后,演了很多要扮酷的反派,似乎面部表情已经模式化,当然,本片沙漠撒尿逗鲁那段算是一次自我解构,跟上了娱乐的节拍。
两位女演员,李冰冰的白发魔女更加出彩,惊艳感还是做足了。
刘亦菲的角色还是一副清纯样儿,不过显的有些花瓶,就是往那一站,眼神朦胧,然后抬起稚气的面庞就基本啥事儿不用干了。
当然,还有那美国男孩,演的颇为放松,气质上很有《变形金刚》中拉博夫的气质,很青春,很热情,看履历表上还演过几集《24小时反恐》,不过我现在对此没啥印象了,或许他需要的是保持稳定的进步,然后等着《变形金刚》、《蜘蛛侠》这类大制作砸中他发达起来。
这是一部看后恐怕很难印象深刻的电影,毕竟是一个功夫梦的故事,虽然不是那么圆满,不是那么符合我们的高期待。
但是,还是感谢两位岁数不小的大叔,感谢他们曾经以那么漂亮的功夫电影伴随我们成长,二十多年来他们打的也挺辛苦,就让我们放松的看着两位同行,一起娱乐吧。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9dd672ec9a11b8d42e2e21b0.html
故事:3/10特技:4/10武打:7/10综合评价:C刚看完期待已久的《功夫之王》;我自然对连成龙自己都说是"stupid"的电影是有备而去的,可仍然被震撼得不轻,只能慨叹文化差距完全是不能解决的事。
就好象你很难和一个美国南方的农民争论"sesame chicken"完全没有可能是最棒的中国菜一样。
成龙和李连杰的打斗很不错,李冰冰的九阴白骨爪也很不错,刘亦菲的双刀也很不错,白人小鬼耍的那几下棍看起来也不错。
但是居然都远没有《The Matrix》里Keanu Reeves耍的那几下让人印象深刻。
袁指导辛苦了,可是说实话不够棒啊。
影片的故事完全是不着调,拼拼凑凑,逻辑全无自不必说,连剪辑都是一塌糊涂。
当然格调纯粹是以热闹和娱乐为主,效果基本是达到了。
小白人的主线放在一堆中国人里实在很怪,不过为了美国观众没有办法而为之;老李和大哥两人居然还搞了一个和全片格格不入的无厘头笑话(和吁吁有关),大笑之余,还是摸不着头脑。
不过,作为老李和成大哥第一次合作的作品,这样的东西真是显得有些寒酸。
这部电影齐聚了N多传统中国神话、武侠、功夫故事的元素,揉成的作品活脱脱就是唐人街里的杂货铺 - 中国人基本不买账、老美们看着好奇的地方。
这个杂货铺里都有哪些东西?
我分列了五大项和多个小项,我们来看看吧:Item #1:美猴王/The Monkey King/孙悟空地球人都知道这里的美猴王是老李扮演的。
效果如何?
我当时嘴里如果含着水,早喷了。
照理说美猴王脑门上要有雉鸡翎,可偏偏梳了个金黄的马尾。
那哪里是美猴王,明明是猴儿化的黄老邪。
更让人窝火的是,老李的猴棍气短、不飘逸、没有丝毫的灵气,不知是袁和平从来就没玩过猴棍,还是老李实在过了耍猴棍的年纪了。
袁指导和老李都不是万能的 - 实在应该让六小龄童来做下艺术指导。
让人生气的是美猴王居然飞不好,不知道那帮吊钢丝的是干什么吃的。
拜托,人家一个跟头可是十万八千里耶!
老美们自然不知道“The Monkey King"只是外号,人家也是有名有姓的。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不让老美们摸不着头脑,英文的对白里一概都是"The Monkey King";而片中占大约15%的中文对白中,坏蛋头子邹兆龙算是提到了"孙悟空”这三个字。
斗战胜佛他老人家如果天上有灵,也应该长舒一口气了。
Accessories #1-1: 猴毛老孙曾几何时叱咤风云何等牛B的七十二变在这里只剩下了猴毛克隆的功夫 - the Monkey King唯一的"magic"。
Accessories #1-2: 金箍棒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除了金光闪闪的外表和浮雕,和普通铁棍没什么两样。
不可大不可小,不能放进耳朵,只能拿破布包着。
Item #2: 白发魔女哇塞!
从来都没觉得李冰冰漂亮,总觉得她不够大气。
可是这强悍、年轻、低胸、会功夫、说着相当纯正的美国英语和中国普通话的白发魔女几次出场都镇住银幕,堪称双J 之外的最大亮点 - 或者干脆就是《功夫之王》的最大亮点。
虽然预告片、MV都看了多遍,这李姓白发魔女的出场仍然带给我当年林姓东方不败的惊艳。
怎一个“哇塞”了得!!
Item #3: 拳招充斥着无数老式香港武打片和李小龙电影的海报的片头分明要向这些功夫电影先驱们致敬。
“拳”是功夫电影里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因此,各种花样的拳招在《The Forbidden Kingdom》里层出不穷。
Accessories #3-1: 醉拳极度怀念《醉拳II》里成龙大战卢惠光的同学们,你们没有多少福了。
这里的醉拳大多数只是摆了摆姿势,真正的两段实用 - 一处对军兵,一处对老李 - 都快得让人还没缓过劲就结束了。
当然,成龙招牌的幽默打斗这里也有,也是草草了事就是了。
Accessories #3-2: 五行拳李连杰的螳螂拳大战成龙的虎拳是双J唯一一场的数分钟大战里最重头的一部分,虽然肯定不算马虎从事,但是也绝算不上后无来者。
大约我也是对袁和平/双J期望过高了吧。
另外,蛇拳和鹤拳都各被演练一回,算是平衡各种动物吧。
Item #4: 西游记当然严格来说老孙应该属于西游记的"accessories";但是由于其角色的重要性,我提出去单列,不要吹毛求疵。
废话少说。
这部电影依据的最重要的故事背景其实就是《西游记》。
只不过除了美猴王和以下单列的物品被留下和“美化”("Americanized"),其余的诸如取经吃唐僧肉什么的太过繁琐儒家不够与时俱进于是被一齐删了去。
Accessories #4-1: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兵天将这里的玉帝既是一代不死的武林高手,又是“天地间”最大最牛B的统治者。
王母娘娘是玉帝的老婆,不知道为啥(大概是练上层功力?
)随着老头子一起去闭关 500年,就是这个时候,“颇受玉帝夫妇喜爱”的孙猴子被暗算。
另外,天兵天将其实都没用的很,没有法力,和一般的军兵没啥两样。
大将军邹坏蛋的法力也不咋地,除了能把孙猴子变成石头、把周围的兵器都(用内力)举起来之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最ft的是邹坏蛋和好几个军官/兵都不但没事总画着眉线,还抹着浓浓的眼影,呕一万次啊一万次。
Accessories #4-2:蟠桃会/大闹天宫/琼浆玉液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比随便拉出个公司的酒会规模还小,孙猴子不知道为啥在桌子上窜来窜去扭着屁股,虽然大闹天宫却“颇受喜爱”,最后被坏蛋头子天国大将邹兆龙所嫉妒和迫害。
蟠桃会上的琼浆玉液自然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后来还能再用上一次。
Accessories #4-3:五指山孙猴子当然不是被压在五指山下。
只是被邹坏蛋变成石头囚禁在山上。
Accessories #4-4:南天门/下凡/投胎我们说南天门有下凡/投胎的功能,老美们认为这是星际之门,时空隧道的入口。
反正效果一样。
Item #5: 方丈和棍僧为了和《少林寺》接轨,片子里居然还折腾出一个方丈和一批老少棍僧,以基本不露脸为代价,作为下手支持四大主角以寡敌众的战斗。
Stupid, stupid, and stupid。
再多罗嗦几句。
主要演员里,成龙和李连杰的英文大家听过不少了,也就那样了。
不过刘亦菲的英文很棒,自然和她在美国读书的经历有关。
她的表演比《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时代一味的装纯情要自然很多,不错。
不过李冰冰更加成熟的惊艳大概能为她抢先签下好莱坞的电影合约。
我坚持到演职员表的最后,都没有看到《Heroes》/张靓颖/三角cool的名字,看来那只是中文版的主题歌吧。
再说一句。
实在忍不住要把这部电影比成是美国乡村的中国餐馆里的食物 - 仍然是中国食物,但是已经完全美国化了(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
好吧,我安心了,我讲完了。
【来自我的博客《和老豆腐一起看片子》】http://oldtofu.blogspot.com/2008/04/forbidden-kingdom.html
美国人拍中国功夫被证明是非常失败的。
剧情乱七八糟,极差的特效、古板的表演加上俗套的情节,连生离死别居然令人不能产生任何感动。
被媒体爆炒的成龙和李连杰的对打以及李冰冰老师甩动白发的场景现在看来不过如此。
尤其是李、成二人衰老不堪的面容不经修饰地出现在镜头里实在让人不忍心仔细看。
刘亦菲也灰头土脸毫无光彩可言。
个人观点,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片,去影院看完全没有必要,在家一边做家务一边看看还勉强可以接受。
昨天,在午夜场看了这部电影,接近末尾时大概睡着了几次。
既然这部片子主要是想给外国观众看,情节上的庸俗也就可以原谅。
从片头到片尾,贯穿其中的就是“打”,螳螂拳、伏虎拳、鹤拳、蛇拳、醉拳……喜欢Chinese Kongfu的外国影迷们相信会满意而归。
如今的电影,加了太多的电脑特效,配合上稠密的鼓点声,感觉打戏就是打戏而已,少了成龙早期电影里从武打动作中而来的幽默感。
这部片子纯属蒙老外!
剧情中的中国神话驴唇不对马嘴;打斗场面上成龙和李连杰的首次对打也不精彩。
更可笑的是整部电影中英文混杂,连玉皇大帝都讲英文了!
哎,太失望了!!!
好吧,让我先感叹一下吧,李JJ真好,请我看电影,厦门金逸影院的音响效果颇震撼,电影票颇贵,华谊兄弟真有钱,啧啧,成龙大叔和李连杰大叔联手拍戏,不多见吧?
就这两个名字俨然构成一百个看电影的理由了,所以我压根不想知道那枚据李JJ说很像bush的小男主角是谁,也不想知道这剧情大抵会有怎样的惊心动魄,情感又该怎样的纠结缠绵,我只要看这两枚大叔的武打场面就好。
可是这部电影的雷,实在也超乎我的想象。
编剧都想些什么呢?
就是为了能让两枚大叔对打,而生编出来的所谓剧情吗?
玉帝仁慈而不善觉察,战神权利过大却善妒,猴王武功高强却顽逆,有美国男孩懦弱却喜欢中国功夫,在那间一个老人开得影碟店里发现了一个棍子,于是故事得以拉开帷幕,呵,多么意识形态的这些元素啊。
我开始怀疑编剧就是一个许舜英迷,哈哈,兴许还和我们一般,迷恋过凯罗尔曼菲士呢,要不干嘛就来个华丽丽的穿越?
我的孤单的少年时光,不知道看了多少部这两枚大叔分别主演的电影,尤其喜欢看二人分别和对手近身搏斗的场面,只是没有想到这个编剧或者导演实在太有想象力了,居然让成大叔打起了醉拳,让李大叔变成了颇调皮的猴王。
成龙同学变身老顽童倒还挺像样的,李大叔这把年纪再来抓腮挠耳这些动作,加上他的招牌式笑脸,已经很具备让人笑场的气场。
啊,我这是什么该死的表达方式啊?
可是鬼知道我有多么的喜欢,他们二人打斗的场面。
貌似脚法拳法都很熟悉呢,最为好看的应该是两个人居然用了一摸一样的招式,呃,编剧想说明什么呢?
二人势均力敌是以连某些招式都一样?
原谅我描述不出来那些具体的功夫名字,这一段就当是电影的亮点吧,或者卖点吧,好吧,这个就可以征服消费者了,当成龙遇上李连杰,就是最有力的广告了吧?
对于华谊兄弟来说,有钱果然好办事,至于影片的情节过于简单,故事过于单调,缺乏具体思想以及线索,台词特别搞笑,对话有点白痴,整部影片真的很雷,......一切都可以原谅,只要两枚大叔在,就好。
话说刘亦菲真的很漂亮,不过编剧真的很纯洁,就让那远道而来的老美天行者牵了下手,还是在特别无意的情况下,啊,突然觉得编剧实在太值得膜拜了,穿越有了,这个从尼罗河的女儿开始就流行的现代不小心哗啦啦掉到古代的桥段,至今流行;中美交流也有了,那时候的国民真的很开化啊,看到一金发碧眼娃就能称呼其孩子,而不是围观之类;跨越民族,种族,国籍,语言的感情也有了,不,甚至跨越了时光,虽然两名小同学一直处于纯情阶段,不过编剧的意识已经很可贵了呢,太值得学习了。
谁说这部电影不好看的?
流行元素多了去了。
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李冰冰同学扮演了蛇鞭白发魔女,啊,我亲爱的练女侠,居然就成为被战神利用的无知女磨头了,空有一身好武艺,却只能死于非命;还有那一脸贱兮兮的战神,实在是装腔作势到了极点,这样算是一种成功吧?
总之就是酱紫乱七八糟莫名其妙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片子,就这样雷着雷着就习惯了。
要不是有两枚大叔的武功撑场,我会毫不犹豫送给该片烂片二字,唉,看在精彩的打斗场面上,算了吧,有看到心仪的场面就好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好吧,我第一次不是剧透了,因为实在无剧可透,看这样的看过之后就要忘记的电影,就像吃了一种不太好吃仅为充饥的食物,吃过之后依旧索然无味,胃俨然饱了,味蕾依旧饿得慌。
啊,我不喜欢这样的电影,我是个自虐狂,让那些装B的大闷片把我折磨死算了。
谢谢二位大叔,分别以年过知天命之身及近花甲之年,奉献了这么精彩的武打。
哈哈,看到知天命花甲了吧,大叔们都老了,以后想看酱紫的武打片,要指望谁呢?
突然有点点难过。
很明显,《功夫之王》讲述了一个远东版本的《指环王》故事。
孱弱而苍白的主人公起初活在不现实的梦想之中,借以逃避现实。
然而,现实最终却找上门来,把无限凶险和微茫的希望同时带到。
主人公不得不完成一个概率学上成功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的任务,而这件事最荒谬的地方在于---主人公身边的任何一个同道在能力上都让他望尘莫及,但是他们却拒绝担任执行任务的主要负责人,甚至根本没有动过这种念头。
我们可以把这部电影看成是佛多在几年的寂寞生涯之后重返中途,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为了魔戒,而是为了一根魔棍。
影片的名字是“功夫之王”,也的确展示了不少激烈的格斗,但是本片的背景设置和功夫却没有多少关系。
和传统的香港功夫电影相比,《功夫之王》更像是一部神魔武侠片。
也就是说它更接近于还珠楼主写的那种神魔武侠小说,而不是金庸笔下的经典武侠小说。
故事借用了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背景,认为存在一种叫“仙人”的不死之身,这种仙人很接近于神,但是又没有完全摆脱人类的性格,因此更像是奥林匹亚山上的希腊诸神。
仙人的世界在天上,其君主是玉皇大帝(像玉石一样的帝王)。
他的名字代表了中国人的神秘玉石文化,他们认为玉石代表了不朽和美德,因此把仙人世界的君主如此命名。
同样的,他们相信玉石是构成不死之药的重要成分,可以让人获得不死之身。
在这个天上的王国之外,还有一个大地上的世界,类似于人类的现实世界。
仙人的活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因此两个世界并非截然分来,仙人们经常潜伏在人类的世界里,为了某项任务或者仅仅是为了有趣。
人类和仙人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最强大的武器是功夫,如果功夫达到某种程度,那么就有可能获得不死之药,从而成为仙人。
功夫在狭义的理解中等同于格斗的技巧,但是在影片中功夫变成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更类似于中国古典哲学家老子所说的“道”。
功夫的习得一方面需要艰苦的肉体锻炼,但是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精神上的领悟。
仙人也会武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们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是因为功夫出众而获得不死之药,最终成为仙人。
但是,他们还具备凡人所不具有的一种能力---气功。
气功可以理解为一种元素魔法,在电影中,一位名叫玉疆战神的仙人就多次展示了这种能力。
他可以控制空气、水或者火这些基本自然元素,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控制的方法是借助于一种叫“气”的神秘物质,它勉强能够用“以太”来比拟其物理性状。
无色、透明,在富集状态下可能出现光折射现象。
常人很难用肉眼发现它的存在,事实上,它几乎是浸润了一切自然界的物体,而在某些物质中它的含量可能异乎寻常地高(在金庸的小说中,可能是一条蛇或者一只巨大的青蛙)。
凡人可以直接从中吸取,以快速积累体内的“气”。
故事是典型的中国式故事,其特点是故事里没有一个坏人,而所有的问题仅只是因为仙人的性格缺陷而造成的。
如果看过中国传统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话,对此应该有深刻印象。
一个起先是道士,后来成为入门级僧人的石属性猴子孙悟空,陪伴着凡人师父唐僧去印度学习佛教经典。
他们一路上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的袭击,多次处于生命极度危险的边缘。
但是,当冲突结束之后,往往发现敌对的那一方是某个神仙或者高级菩萨的宠物、仆人甚至是私人物品。
所以,每一段故事往往以发现大家都是自己人而结束。
这种故事的结构,反应了中国人的处世原则---亲疏程度的重要性高于原则和法律。
在《功夫之王》里,这一次冲突是因为孙悟空而起。
这似乎可以追溯到《西游记》的一开始,当时孙悟空扰乱了玉皇大帝的蟠桃宴,偷吃了不死之药。
而在电影里,玉皇大帝变成了一个宽容和昏聩的老人。
他完全赦免了孙悟空的罪行,就像布什总统一样报以一通白痴般的傻笑。
而他手下的将军玉疆战神却对此深表不满,认为孙悟空轻浮的行为损害了玉皇大帝的尊严。
当玉皇大帝进行500年一期的闭关修行时,玉疆战神对孙悟空提出了挑战。
在战斗中,他以欺骗的手段让孙悟空失去了一根具有魔力的棍子---如意金箍棒。
有不少学者认为,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长可短,可粗可细,是中国男性性力崇拜的一种比喻,金箍棒就是男性生殖器官。
因此在这里,失去了如意金箍棒也就等于失去了男性气概,会让人变得虚弱。
在孙悟空身上发生了类似的现象,当他失去他的棍子之后,玉疆战神使用了类似冰封术和石化术那样的气功,把他变成一尊无生命的雕像。
唯一的解救之道是找到一位凡人中的“天行者”,他能找到如意金箍棒,并用它把孙悟空从雕像中解放出来。
一位身在波士顿的美国男孩在无意中成为了天行者,成龙、李连杰、刘亦菲三人扮演了一群护送魔棍前往雕像所在地骑士的角色。
成和李都是凡人中的功夫大师,在艰难的路途中,他们试图教会天行者一些必要的功夫。
训练过程异常枯燥、艰难和残忍,类似于关塔纳摩监狱中的虐囚事件。
天行者虽然是一名未成年人,但是他遭受了掌摑、拳击、棍打和各种静力学体罚,其中包括用一根棍子除草,甚至是长时间保持半蹲的状态。
幸运的是,在这一段悲惨的时光中,刘亦菲扮演的“金燕子”是他最大的安慰。
在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少男少女之间的暧昧情感,但是他们始终处于高度的性压抑状态之下,全片没有拥抱和接吻的镜头。
经过了这些残酷的虐待和性压抑,天行者终于掌握了一些功夫,并且最终把棍子送还给了孙悟空。
影片中把大量时间让给了成龙和李连杰,让他们展示格斗的精彩。
武术指导袁和平为他们设计了许多新的武打动作,但是没有超越任何一部他过去担任指导的影片。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成龙和李连杰都已经上了年岁,他们的动作现在越来越慢。
所以,袁和平在动作设计时没有办法再次体现成龙在《醉拳》中的那种力量感,和李连杰在《黄飞鸿》里的那种飘逸。
为了掩盖这一点,袁和平让两位武打天王穿着很大很厚的衣服,试图表现出功夫中的“劲”,而不是干脆利索的对攻动作。
严格地说,这种武术动作设计让他们看起来更像是舞蹈,而非武术。
袁和平大量的精力被用于处理小细节,如两人抢夺棍子一类的小动作。
而电影本身也把大量时间和金钱化在特技效果的制作上,以至于背景中的景色甚至比故事本身精彩得多。
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处理上完全脱离了过去武林与朝廷的对立关系,而是直接抹去了人间的王朝和帝王,使之成为仙人和凡人之间的对抗。
而仙人的皇帝是个好人,他的将军也是一个好心办了坏事的好人。
没有一个坏人的设置,让人对故事本身觉得索然无味。
同时,脱离了传统武侠的逻辑和行为方式,使得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神话,和功夫的关系并不大。
本片的纪念意义可能远大于观赏意义,因为成龙和李连杰很可能即将退休。
这是他们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合作,远非完美,聊胜于无。
人这一生有多少梦,而难得有几次美梦成真。
成龙PK李连杰,这样的卡司对有功夫片情结的影迷而言无疑是最奢侈的梦想。
而今这两位大佬居然真的互殴,就好比看到克鲁伊夫给马拉多纳传球,而且不是在玩《足球经理》。
——《功夫之王》啊,这么嚣张的片名也就双J顶得下来,换了别人会折寿的。
理智一些的影迷当然不会指望李连杰还是那个佛山黄飞鸿、成龙还是那位皇家警察陈家驹,甚至我们都不能指望袁八爷还是那位创意无穷的八爷。
所以纵然打斗场面不爽不尽兴,却也中规中矩,没有低于期望值。
只是看到monkey king耍金箍棒耍到那么有气无力,难免想到当年的黄飞鸿是如何和纳兰元术将两条长棍使成两条龙;看到鲁彦练醉拳练得那么平平无奇,难免想到当年另一个黄飞鸿是如何痛饮一罐酒精后奇招迭出。
——时光不再,时光不再,如果这样的合作出现在十五年前……不提也罢。
总之,打斗只要中规中矩就说得过去了。
至于情节,who cares,我倒希望没有情节,让双J打满90分钟才好。
但这部片囧就囧在:我明明都放弃关注情节了,它的情节却还是时不时跳出来冷我一下。
孙悟空、侠客侠女、白发魔女、白种小子……揣摩导演的意图,大概还不至于不加整理的把这盘大杂烩一锅乱炖了。
但在中国观众看来,却仍然会觉得不伦不类,不尴不尬。
这也难怪,外国人学中文尚且洋腔怪调,何况是拍一部中国文化背景的功夫片呢。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神与人之间界限分明,神绝对不会掺杂世俗意味。
而且,神和仙还有区别,凡人通过修道或许可以成仙,但几无通过自身努力成神的先例。
但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烟火气就重了很多,乃至可以和人通婚,搞出许多半神半人的英雄来。
——这种区别从东西方神的寓所就能看出来:宙斯住在奥林匹斯山,山再高也是立在地面上。
而玉皇大帝住的是灵霄宝殿,一座远离地面的空中楼阁。
美国导演民可夫显然对其中区别不甚了了。
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情节:鲁彦年轻时有机会“参加一个考试”,只要合格就能“位列仙班”;战神的宫殿居然建在山上,凡夫俗子骑着马就能杀进去……诸如此类,诸如此类。
让侠客与神仙纠葛不清,在中国人看来很是别扭。
近年来,魔幻片大行其道。
一个不懂得中国文化背景的美国导演,当然顺理成章的按照魔幻片的路数来拍这部《功夫之王》。
如果在看片时不断提醒自己“这是中国版《魔戒》、这是中国版《魔戒》……”,理解起来就会顺畅很多,看玉疆战神(邹兆龙)浓重的眼影妆时也更好接受一些:这是外国魔幻故事里的坏蛋fashion嘛。
至于玉皇大帝,那分明就是黄种甘道夫。
只是,《魔戒》究竟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本片的别扭还不止于此。
李连杰版孙悟空,单是马尾辫造型就已经很雷了,那张坑坑洼洼的老脸费力的挤眉弄眼,委实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顺便无比怀念六小龄童的“正版”美猴王。
杰老板,拜托,换成您还是方世玉那会儿,没准还有点扮伶俐滑稽的资本。
可您两年前就已经是霍元甲了啊!
痴迷功夫片的白种小孩回到古代中国,还一个劲儿向两位师父絮叨:“你会教我如来神掌吗?
会教我无影腿吗?
……我在电影里看过李小龙!
”——默僧和鲁彦显然被冷到了,而我,作为一个观众,也着实被冷到了。
这台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笑点在哪里呢?
这……这不会真的就是个冷笑话吧?
好冷,好冷。
以及,李冰冰的白发魔女造型称得上惊艳。
但在我的印象里,白发魔女的长发从来只用于杀人,而今番李冰冰揪住自己的头发往上爬,倒还真是一种开创性的应用。
那一刻我想到一个老笑话:“我掉进泥坑,后来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拔出来了……”总而言之,对文化背景的无知几乎贯穿于影片的每一个细节。
咱也别挑了,这样挑下去会没完的。
功夫片来自中国,更具体一点说,来自香港。
成龙+李连杰的卡司,大概也只有用于港片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所在。
——哪怕让王晶来导演呢。
在影片的开头,白种小孩从梦中醒来,电视里显然是在播放某中国西游题材的电视剧。
乍看到那个镜头很惊喜,还以为是央视版《西游记》。
可仔细一看里面的孙悟空,却显然不是六小龄童。
这个细节倒颇能折射出全片的尴尬所在。
观影时间:2008年6月7日观影介质:Macbook很早以前(大概是五六年前吧),在猫扑网曾有个很热闹的贴子,讨论如果李连杰和成龙同演一部电影的话,谁的功夫会高一些。
在当时这样的讨论当然只能是过过嘴瘾了,而当几年后,李连杰和成龙真正出现在一部片子里时,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想到这是一场惨不忍睹的相会。
客观地说,《功夫之王》仍是部很不错的片子,前提是观众不能是中国人。
李、成两位师傅英文讲得比打斗精彩多了;控制住不要受国内绯闻的影响的话,两位女主角的卖相也不错;反一号倪星的烟熏妆也应该很受我的某几位比较时尚的朋友的欣赏;好莱坞最拿手的特效这次也算发挥了一些作用,至少很多场景的Matte Painting技术都不赖(嗯,好久没弄CG特效的分析了,手又开始痒了)。
其实只要你捧一大桶爆米花,不停提示着肚子和大脑这是部给欧美青春期男生看的Popcorn Movie的话,也就可以淡然接受整部电影了。
唯一让人想要拍案而起想要退票走人的,是每一次腆着个肚子的孙悟空的出现。
中国人千把年的精神偶像美猴王,居然成了那样一个猴不猴,人不人的死样子。
我们的美猴王啊,既不美,又不像猴,更没有王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这四个人花了一个多小时就是去解救这样一号人物?
所以说我们这次就是起哄,本来这部片子就是拍给除了中国人的所有其他人看的,至少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中国功夫故事”。
就像当年迪斯尼的《花木兰》,大家都看得极其恶心,但至少票房不错。
任何由其他文化背景诠释的故事,都会对原文化有着误差和偏颇,而且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事。
好莱坞拍的任何一部有关伊斯兰文化背景的片子,都会被伊朗等国家强烈抗议。
远的不说,我工作的公司曾经搞过一次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的排演,如果是有热爱莎翁的欧美人士看到的话,估计会被气晕过去 :)。
所以有什么可以气,有什么可以闹的呢?
大片是商业行为,别人要怎么拍要拍成什么样是已经界定好的了,只要在世界范围内符合最初的市场定位,能赚钱,能盈利,有点反对的声音没关系,可能还有助于票房。
骂的声音就像当年《狮子王》上映时,我们听到的,美国的非裔住民抗议,片中的反面角色土狼采用了非籍演员配音,这是一种不尊重。
台面下的意思就是,我们已经是弱势群体了,你们这样是对我们的不尊重,是看不起我们。
所以不应该气,应该感叹啊:我们十几亿人的大市场,在这部片子的票房定位上,竟然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字。
08.09.04
本来给2星的,最后还是给了5星。我的笑点太低了这部喜剧片的确很好看
无视剧情等等。
指环王加西游记 垃圾
作为中国的国际化产品,是个升级版标杆。J&J就是成龙和李连杰,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国际巨星。有突破。值得鼓励!加油中国电影!
李连杰一尿成名
成龙果然是烂片的保证,加上李连杰也白搭。
其实我还蛮喜欢这个。。。。。
打得也不容易,就推荐下吧。
中英文版都看一次,孙悟空的造型实在是...无语
超级喜欢李冰冰的造型~~!整个电影还是蛮搞笑的~~5星是最好的话,这个应该有4.5了~o yeah
还不错。刘亦菲不错,进步了;李冰冰演的够到位的;想看成龙&李连杰打的就失望了。@Home CCTV6
我睡着了。。虽说是拍给老外看的,但幼稚到这种程度,应该是拍给小老外看的吧
囧到极致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囧。英文版才是王道啊
推荐理由:一步一雷
就凭着双J的面子也要给推荐的评价
十年之后再看竟看出一丝经典的味道。这样的关于西游剧情的改造和延伸相当出彩,不知道比现在的中国电影高到哪里去了。
在影院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闹得MM说上次看电影你也睡着了。
一想到是捕蝇纸的导演我心都要碎了啊。。。
算了,我是来看JJ对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