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为了Keira Knightley & Sienna Miller,甚至在看剧情简介时忽略了托马斯的诗人这条线,不禁想起另一部,关于两个女人的戏,只不过换成娜塔丽波特曼和斯嘉丽约翰逊,关于皇室的故事.喜欢那妞的古典气质,都口音都是,一直演此类,脸颊和身形一样,太过瘦削,像我,照样有人爱.初恋和现实,永远是两码事,对爱情太过理想化,这是某人曾对我说的.于是,有一天,觉醒,原来,我曾怀念的是那个16岁的男孩,会踢球,会羞涩笑容,而非现在站在我面前,说一句,你好的男人.V也一样,她终明了,她要的生活是什么,做了决定;K即便沉沦,却依旧心里从未离开过他.唏嘘的是彼此间的心疼,虽然嫉妒过,虽然仇恨过,却最终,友情一笑之,世事皆烟云.留一句,请不要孤单.眼神里看不见车内的托马斯,也看不见门口的威廉,却看得见彼此的选择,未来的路.两个自命不凡的女子,互相欣赏,却也感慨,再清高再个性再了不起却还是爱上了个十足的混蛋,一句我是诗人,便可以解释混乱的性生活,酗酒,骗钱.年轻时,也想当个文艺小女青年,这会,还是现实些好.房间的隔断想起前些日子在宜家看到的半透的款,朦胧是个有意思的事,诗人就爱玩这个.
吴克群有一首歌叫“为你写诗”,似乎全世界的女人都会为诗歌所打动。
只要写一些“你是我的星星”之类的话,然后对女人说“这是我为你写的”,然后女人立马会晕倒在你怀里。
而似乎全世界的诗人都不甘于只属于一个女人,酒和性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不幸的是,本片里的两个大美女,都爱上了这么一位自以为是的诗人。
一朵红玫瑰,一朵白玫瑰,诗人想两朵都要。
女人们却不这么想,她可以容忍你除了写诗一无是处,可以容忍你跟别的女人鬼混,但不能容忍你跟别的女人说我爱你。
玫瑰们逐渐看清了诗人的本质,不过是个只会说甜言蜜语的混蛋而已。
于是,红玫瑰和白玫瑰反而关系微妙,从情敌变成了朋友,爱上这么一个男人,她们能明白彼此心中的痛苦。
影片的最后,红玫瑰跟诗人走了,白玫瑰则留下来相夫教子,她们彼此互道:“Don’t be lonely”。
——好好过你的小日子吧,忘了他吧。
——你这辈子要受苦了,别亏了自己。
结局也是一首歌,“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威尔士海岸线风光无限。
看完之后心里很难受....我失语了,好窒息当了真情实感的观众。
起初是在dy上看到这个电影剪辑片段——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歌唱的舞女,冷调的大尉,缠绵忧伤的音乐配上烟雾缭绕的烟还有一饮而尽的伏加特,我的心被这个片段拨动了。
但是却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美,女主童年的诗人像个苍蝇一样在女主身边飞来飞去的,两个可怜的女人带着孩子,女主带着大尉的孩子很孤独,另一个女人是诗人的妻子这个傻女人深爱着空有浪漫的诗人,心里充满对这个可怜女人的怜爱,这个女人原本可以过的非常好。
女主和诗人妻子像一对非常要好的闺中密友,实际上可能也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只不过这段友情是围绕着诗人...多么可恨,多么悲哀。
男主很爱女主,他被为壮士唱歌鼓气的女主深深吸引了,我仍然记得昏暗的灯光下他那一双温柔凝视着歌者的眼神,像个黑洞那么的深沉。
蹩脚的搭讪,跟着女主去酒吧,邀请女主去跳舞,飞速的求婚,甜蜜被定格在男主去希腊的那一天。
男主随着飞机飞远了,飞到遥远的他国,留给女主的只有一个还在孕育中的生命还有补助金。
女主跟着诗人和诗人妻子去到海边的房子生活。
一望无际的大海真是太清新了,海风狂妄的打着人们的头发和衣袖,想必非常的自由且快活。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疑惑,为什么女主还要继续跟着她们胡闹,但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想要生存下去确实很困难,所以当男主回来后看到女主和诗人夫妇在一起,同时谣言四起都在传他的孩子是诗人的孩子,这种暴怒的心情让他失去控制。
作为看客,能理解他们每一个人,但是没有上帝视角的男主感到悲哀、羞耻,还听到养尊处优的阔太太高谈阔论,言说战争,他很愤怒,午夜梦回的英国少年的残肢,迸发的红色血液,无数的枪声,飞速的子弹,轰鸣的地雷,每个午夜都有可能闯进他的美梦。
他有个可爱的孩子,可是他不确定这是不是他的孩子;他有个美丽的妻子,可是他的妻子把他上战场的吃血肉的补助金给混蛋诗人买食物。
他刚从残酷的战场上走回来,身上有伤口,心上却早已是千疮百孔了,却无人知晓无人能体谅。
他是个当之无愧战功累累的大英雄,可是他保护的群众却挖苦他讥讽他,于是被酒精麻痹了的大尉拿起手榴弹和枪支往那些混蛋的家里走去,他的妻子被打晕了,他的妻子该有多难过,长得如此美丽却爱上了一个军人,还在交往的时候某天激情冷却后大尉对女主说tell you love me,大尉仍然觉得她的爱太虚无,感受不到,其实她已经用这段等待大尉的时间证明了她对他的爱是多么的深情,大尉的怀疑才是最讽刺的,嘲讽了她的一片真心,大尉不愿意听她的解释听她的真心话,甚至连他们的孩子都不想多看一眼,她昏过去的那一刻该有多么的害怕。
法庭上大尉的表情看得我很难过,他的辩解也是,一个军人受到这样的耻辱,我为他感到不平,还好最后无罪释放了,他终于释怀了紧紧抱住他的妻子犹如抱住珍宝一般。
在被送去法庭之前他终于愿意看孩子了,还夸孩子的睫毛像羽毛那样纤长,像她,灰蒙蒙的眼睛重新绽开了笑意,笑的很英俊。
结尾是诗人夫妇要去新的地方了,很圆满的结局,但是我又很难过,看完这个电影心里好痛苦,牵扯着我情绪是什么呢?
四位年轻演员确实表现都非常不错,凯拉·奈特利 Keira Knightley虽然有误入此类角色之嫌,不过还算驾轻就熟,拍得很美;西耶娜·米勒 Sienna Miller除了口音一切也都很投入,渐入佳境的优秀女演员;马修·瑞斯 Matthew Rhys外形、气质、表演感觉就是艾丹·奎因和詹姆斯·麦卡沃伊的综合体,只是没有后者的幸运罢了;希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虽然戏份最少,但据说是最受托马斯的女儿肯定的角色。
无关传记,一场多角纠缠。
影片的艺术指导不错,只要不过分苛责,看看也还成。
2008-10-16
昨天晚上看的是<爱的边缘>.快一年了,终于把它给看了,这感觉,好像迷恋健身的肌肉男第一次要吞下传闻中恶心至极的蛋白粉...长不长肌肉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生猛也需要内服外调,并且,竟然觉得狠美味...我尝试罗列当初拒绝看这部片的理由:不喜欢奈特莉的脸型看上去太过商业的海报无数杂志对"服装+演员"时尚参考度的褒扬之音,真的狠吵..那么接受的理由呢:我得承认,是西耶那米勒..以及."必须做点什么."就规定自己一天看进去一部片.在无休止的变化令人猝不及防的年份里,混乱总好过崩溃,我这样以为.混乱大有暴乱之嫌,错乱之趋势..妙就妙在"the edge of..."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不就是这意思.身为中国人,挺庆幸不是通过杂交了解这个道理的.
迪伦.汤玛斯(Dylan.Thoams),1914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1953年的11月,他在一口气喝掉18杯威士忌后暴毙于纽约一家小酒馆里,年仅39岁。
乔布斯的传记里曾说过,他生前非常喜欢的一位英国诗人,就是迪伦汤玛斯。
鲍勃.迪伦原名叫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后改名为迪伦(Dylan)也是因为迪伦.汤马斯。
北岛的《时间的玫瑰》里,提到在某女演员的回忆录里,有关迪伦的的一个故事。
女明星问迪伦,你为什么来好莱坞。
迪伦说,一来他想摸摸金发小明星的乳头,再来他想见一见卓别林。
女演员当场掀开上衣满足了他第一个愿望,然后晚上带他与卓别林和玛丽莲梦露共进晚餐。
但是迪伦在晚饭前就喝得不省人事,卓别林非常生气,把迪伦给赶走了。
最后迪伦在卓别林家门口的大树前撒了泡尿。
迪伦.汤玛斯被称为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诗坛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受到现代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传统的双重影响,技巧圆熟,感情强烈,用词新奇,语言变异,充满魔幻色彩。
由于他的作品大胆和独特,他掀开了英国诗歌史上崭新的一页。
然而诗人的私生活却糜烂而混乱。
电影《爱的边缘》就是围绕迪伦的感情生活为蓝本拍摄的。
电影里的迪伦,恣意妄为,酗酒滥交,幼稚任性,伸手花女人的钱,骄傲狂妄,是这样不成器又让人失望。
但是他却是如此般才华横溢,他蓬勃的创造力,他超现实的想象力,他铿锵有力一气呵成的语言能力,都像是在十字路口和魔鬼做了场交易。
他过度的才华,他盲目的自恋,让他对周围的世界不屑一顾,他用他强大的蛊惑力,用他天真的理所当然的残酷,去伤害身边的人。
伤害爱他的妻子,伤害他的红颜知己。
他让所有现实中的感情都寸步难行,把所有人都推到边缘地带。
薇拉是诗人的初恋,在15岁的时候和诗人在沙滩上度过一夜后,这年少的爱情就一直没有熄灭,像冷风又吹燃的烟蒂,明明灭灭的火光,一地烟灰,闪躲着的不死心。
遇见的时候,诗人已经结婚了。
诗人的妻子,诗人的红颜,两个女人的暗涌,两个女人无声的对峙。
两个女人一个男人同处一室,薇拉深夜里看见狄兰和妻子在做爱。
早上她们两个簇拥着一个男人大笑着躺在一起。
看起来真美好啊,好朋友,好妻子,好危险的关系。
薇拉深爱迪伦,却不能再继续等他了,她嫁给了深爱她的军人,可嫉妒让军人发疯。
战争结束归来的军人,在深夜里,向迪伦的房子猛开枪。
在峭壁边缘行走的人,爱恨交织,脚下呼啸黑暗的深渊,耳边回旋恐怖的冷风,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得尸骨全无。
迪伦这样一个男人,为什么能让人爱。
是他创造梦境的能力和描绘美好的巫术在蛊惑人心吗?
迪伦拉着薇拉手,说,薇拉,让我们回去好不好,回到过去,回到威尔士,像我们曾经那样,好不好。
人们都喜欢回头看,人们不愿意衰老,人们都不想忍着疼往前走。
迪兰泡在浴缸里,薇拉坐在浴缸边上,薇拉说,迪伦,你就是想让所有人都爱你。
迪伦说,嗯,都爱我。
我也会回报我的爱的。
15岁身陷沼泽的少女,薇拉压抑的爱情和呼之欲出的愤怒和妒忌。
薇拉说,好,我爱你,那你爱我,你爱我。
回应薇拉的,还是迪伦还是那一脸不负责任玩世不恭的坏笑,他一把拉住薇拉,把她拉进了浴缸里。
15岁的沙滩,长大后的浴缸。
这禁忌的爱恋,在边缘行走的游戏。
诗人的妻子深爱诗人,甘愿去做一个趴在地上擦洗地板的主妇,为他生儿育女,为他牺牲青春。
可诗人冷漠一如往常,他听见孩子哭喊,看见妻子崩溃,都无动于衷。
他随意和别的女人上床,酗酒成性。
妻子为了报复丈夫,像一个妓女一样,随便和路人上床,她的报复行为却更加让自己痛苦和煎熬,她不停抽烟,她用手用力撕扯着额头的伤疤。
她走进冰冷的海水里,和薇拉说,薇拉我怀孕了,你有没有钱,孩子不是迪伦的。
西耶那.米勒扮演的妻子,演的太好了。
那种陷入畸恋里,呼吸困难的痛苦,溺水般的挣扎,像把自己摧毁一样。
在电影最后,薇拉面对深爱这么多年的迪伦说,迪伦你看我,你看着我,我们都已经成人了,你眼里的我,是十五岁的我对不对,你从来都没有仔细看过现实中的我对不对,迪伦你醒一醒,你的生活里难道除了那些诗句除了写作,看不见其它了的吗。
威尔士深灰苍茫的海面,让故事越发压抑和凄凉,薇拉艳丽的妆容和妻子从不熄灭光亮的眼睛,是电影的灵魂。
两个女人,几种爱情。
活着的那些,是多么寂寞啊。
在分别的时候,凯特琳对薇拉说,答应我,永远都不要让自己寂寞。
两个女人,最后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们的友谊,她们真实而有力的爱情,让她们变成了故事的主角。
你说,迪伦的一生,真正爱过人吗,他用诗句讴歌着爱,他体验着他笔下的爱和痛苦。
一切都是你想象中的世界,一切都与你看到的无关。
太美的电影画面,冲淡了电影本身的沉闷,所有的惊心动魄和暗潮汹涌都在山水之间变成晨间的雾霭,太阳出来,就消散了吧。
<爱的边缘>/
给两星不是觉得差,而是觉得把原本可以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题材和故事拍得平庸了。
不是没有闪光点,本是冲着两个有才气女演员的合作去的,却也的确有撞出火花——最后一幕告别尤甚。
然而闪光点若干,绝不足以将一部平庸电影提升至优秀甚至只是尚可的位置。
四人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的状况,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改变性质,所以并非走的扑朔迷离路线。
又或者这种无法改变,才是最为纠结。
表演并没有失去水准。
编剧也并未因为是明星戏,就把观众全当青春期小孩来对待。
强壮的艺术指导Raggett先生让影片在视觉上显得很好看。
而且直到最后都可以令人因回想着史上曾存在这一段——一堆或真或假的时髦关系而发呆。
这一切这一切,都不足以弥补犯了原本可避免的平庸的过错。
看完电影,相信很多人心里面都憋着一句国骂没有骂出口:薇拉要有多傻 X,才能容忍渣男初恋带着妻子住进自己的闺房,深夜还要听着近在咫尺的喘息。
但是这人世间有多少人戒不了烟、戒不了酒、戒不了毒、戒不了网,就有多少人断不了情思,斩不断孽缘。
你可以骂她傻,骂她痴,骂他渣,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性,同样的剧情可能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正在上演。
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缉毒警为了帮助爱人戒毒,不惜铤而走险,故意染上毒瘾,再与其一起戒毒,结果当然不会是童话故事。
人可能做出的最蠢的行为就是挑战人性!
看得出来编剧和导演都很讨厌Dylan Thomas了。
在得知这是他的传记电影前,我一直都将其视为制造矛盾与悲剧的搅屎棍工具人。
全片竟无一个镜头能让我get到这位浪荡诗人的魅力。
Dylan唯二讨喜的时刻,可能就是连人带椅摔在地上和被枪击吓得快撅过去的片段吧。
道德困境下的角色想要得人喜爱要么靠颜值气质,要么靠才华智慧。
Dylan一无所有(旁白串几首诗真的无从体现其才),还要让观众理解两个美女对他一往情深并做出一系列害人害己之事,实在是太为难我胖虎了。
把Murphy和Rhys的角色互换说不定会好很多。
背景放在二战,战争场景也占有不少篇幅,但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战火与诗,生与死…多么丰富的要素,电影本来可以借题讨论一些更深刻的东西。
但看到最后战争的意义似乎也只局限于Williams冲Dylan家开的那几枪,以及衬托Dylan的卑劣。
结尾来一句for the lovers, their arms round the griefs of the ages,笑死,有片中Dylan这种人的存在,不管在哪个ages都会是悲剧的吧。
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KNIGHTEY真的很漂亮
很英国那种温吞式的战后故事,但美人确实多。
我只是觉得凯拉奈特利好丑,西耶娜米勒好美丽~~OVER
When we were young, we got love and everything. When we were older, we got life... and everything.
恶心的诗人
星星都给Cillian Murphy,诗人什么的最不靠谱了,你爱的死去活来也不过是为他们添点创作的作料,末了末了他灵感枯竭了还要怪你的爱不给力。理工男最好。
友情 爱情 嫉恨 战争年代 寂寞男女的无谓挣扎
不谈剧情,也不谈让我很尴尬的凯拉奈特莉。整个电影的场景持续英式乡村梦幻。很多时候,我一直就觉得,丫基本上就一个LOMO电影啊。色彩太好看了~
你的爱 丰富 精彩 热烈 洒脱 真诚 让我 无限渴望 分到我这儿总希望能多那么一点点儿 就多那么一点点儿 我就赢了
我是来看西耶那米勒的
诗人和湿人是同一个人
墨菲美人。两位女主角丑死了。
看得很痛苦
完全是为了Cillian Murphy和闷骚的复古风情,没想到Sienna演的不错,KK还是那么僵
感觉Keira Knightley很多角色都是一副天真无邪,不管我事的模样伤害着所有人,自己却浑然不觉,然后继续天真无邪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你”,这种女人太恐怖了
两个大美女,一个伪善诗人
20081219
要不是看在墨菲的份儿上。。。
真心不喜欢这种晦涩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