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目的感觉是不是很熟?
我也觉得。
这片子真的个人英雄主义太严重了好伐,而且十分够血腥,两个有记忆的镜头。
1.当坏人被惩罚者丢到破瓶机里的时候,搅阿搅阿搅,活生生的人就被玻璃碎片搅的稀里哗啦的时候。
(心想这个编剧真的有够变态的,最变态的是居然没死!
)2.当惩罚者进门的时候看见,他朋友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妈脑袋被“轰”的只剩下掉半个的时候(虽然其他直接爆头的镜头也挺让我惊叹的)。
玻璃瓶搅坏人脸的时候,我想可能是会有人来报仇什么的。
真的真的没想到居然血肉模糊的小朋友脸上贴点人造革就直接上场了。
脸都这样了说话表情还超丰富,挤眉弄眼的也不怕疼,多勇敢的小朋友阿打斗也不能算精彩吧 因为基本没怎么打,除了厕所里,都是枪扫来扫去,脑浆血喷来喷去然后虽然有些细节也算是硬套给套上了,但还是有些地方不清不楚的就蒙混过去了。
为什么小姑娘莫名其妙的就对他有好感呢?
因为他老爸觉得他是好人?
我不觉得这么点儿小的小姑娘能第一眼就不讨厌三大五粗的大胡子。
变态两兄弟砸镜子的宾馆不是惩罚者残杀黑社会一家的房子么?
怎么变态两兄弟就能大摇大摆的占为己有呢?
变态哥哥和惩罚者打的好好的,一直是变态哥哥占上风,怎么突然惩罚者的小宇宙就爆发了呢?
为什么那个文职小警官这么欣赏惩罚者还要查一屋子他的资料?
查了才欣赏的?
坏人已经把卖枪的老妈的脑袋打掉半个了,他还要出卖惩罚者?
如果还活着然后威胁他还说的通为什么在经历这么精彩的枪林弹雨之后小姑娘还能如此镇定的扭头看着冷血男,难道不应该吓傻或者哭天喊地吗?
不过最后一个镜头还是比较逗的。
其实carol,真的不是很喜欢看纯粹血腥的枪战片,看在没睡着和小姑娘还挺可爱的份上打★★★。
晚上看了《惩罚者2》,一个字:爽;二个字:过瘾;三个字:真NB;以此类推…… 弗兰克曾经是个FBI探员,代表着官僚体制的正义。
但当妻儿皆死于非命之后,他却变成了游离于传统制裁体系之外的地下法官,一个从复仇进化为惩罚的正义使者。
用毫不留情的手段,去打击一切非法的势力,没有了法律和身份的束缚,这活儿被他做的是风生水起,得心应手。
片子里的血腥场面多了去了,及其残忍。
一阵枪林弹雨过后,每个坏人几乎都不是完全的,少了脑袋的,少了胳膊少了腿的,没了眼睛等等。
不同于吴宇森的暴力美学,这部片子里,充斥的只有暴力,至于美,还是留给那些白皙粉嫩的帅气小生吧。
看过了这部电影,我首先就有了一个念头。
像弗兰克这样的人,他的存在到底是有着怎么样的一种意义。
其实在影片里,就能多少看出,一个官僚体制式的正义,有多么的无奈和无能。
当FBI探员将迈克尔的情报交到比利手上时,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啊。
因为他们如果不和比利做这笔交易,就会有更多的人处在危险之中,这也迫使他们不得不释放了比利和他的变态弟弟,即便是在他们杀害了两名警察之后。
我们不能评价说官僚式的正义,就不是正义,但正是因为它的官方属性,使得它又脱离了纯粹正义的范畴,变成了一种很病态的正义。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决战之前,弗兰克能成功说服一直在追捕他的布迪安斯基的原因。
因为他也明白,只是依靠那些警察和FBI的话,是远远不能够彻底的根除犯罪的。
因为对于那些没有道德的罪犯来说,最好的根除办法,就是让他们彻底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我想了四个字:以暴制暴。
暴力,一直是被人们所不齿的一种行为。
它被认为是人性最原始,最没有控制的行为。
尤其是我们东方人,更是从古代就开始强调要“以德服人”,认为暴力永远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现在这个社会的现实是,那些做尽了坏事之人,他们是没有道德可以讲的。
如果他们心中哪怕是真的有那么一丁点所谓的道德的话,还会做出那些违法之事么?
就像最近一直在讨论的热点话题:个人信息安全。
那些唯利是图的商家和个人,随意将别人的信息贩卖散步,最后造成了很多的损失。
我想,在那些人的字典里,应该是找不到道德这个词的。
还有那些被曝光的不良商家,又有几个,能用道德这条线,来约束他们呢?
没有!
这些游离于法律的空隙,又没有道德可言的人,做了坏事又由谁或是什么来给他们以惩罚呢?
也许我们这个社会,真的很需要想弗兰克这样的人。
无情,坚毅,嫉恶如仇,用最雷霆的手段,去对付那些不义之人,用暴力来维护正义。
我们都想身边的人能是位谦谦君子,但我想,路不拾遗的时代,已经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此时此刻,我倒真是希望,能有一名惩罚者,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血腥的,惩罚着罪恶!
这片儿不错,比《蝙蝠侠暗2》强多了。
做侠客就要有个标准,要么做个十足,要么就别干。
蝙蝠侠纠结得简直可以说窝囊了,这就让小丑可以随意把他拍扁捏圆,当橡皮泥玩儿。
所有评论看了一圈,发现影迷提了好多不着边儿的问题,好像是要质问人物性格,比如小女孩儿为什么喜欢惩罚者之类的,这些问题属于不需要回答的,没道理的。
估计蝙蝠侠的内心纠结更适合这类观众。
我没看明白的一点是,无间道把黑帮的钱藏哪儿去了?
影片说了,上交了好多粉,都让FBI拍档吸了。
但是钱没说,毕竟如果无间道不想轻易暴露的话,不应该把钱过早转移的。
开保险柜后,好像里面也没钱。
有看明白的没给说说?
第一次看这个系列的片子,并没有看出哪里和战争相关,但这部电影本身就是非常直白的一部血腥的暴力的无比血腥无比暴力的动作片。
电影从头至尾充斥着大量重口味情节,椅腿戳进眼睛、小刀直贯天仓、脖子穿孔、斧劈双臂、开肠破肚生吃肝脏。
除了血腥还是血腥,除了杀戮还是杀戮。
以暴制暴是否合理合法,难有定论。
但对于那些白道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所谓的正义如果是用违法的方式来伸张甚至维护,何尝又不是另一种讽刺。
个人英雄主义的背后似乎总有一段不堪的往事,谁也不是天生就灭绝人性般视恶如仇。
如果想给自己一个痛快,这部电影可以看看。
友情提醒,不要像我一样在吃饭的时候看。
当屏幕里出现吃内脏的镜头,那种感觉我至今不愿多回想。
呵呵。
1\遗憾的是,那个骷髅标志被很多人拿来盗用了,包括某知名厂商...2\这是一部很忠于漫画原著的电影,所以个人还是蛮喜欢的。
补标,11.19 凌晨02:16这部动作场面完全升级,色调和滤镜有点类似扎克·施耐德的风格,让电影增添了几分漫画感,男主角也颇有硬汉气质👍缺点主要是反派的设置上,刀疤脸的造型也是突出电影的漫画感,这是好的,但是性格太张狂,完全没有黑帮老大的样子,反倒像个社会混混,他的弟弟吉姆也是,设定上是个变态杀手,但是演员的演技不行,疯狂和变态没演出来,反而演得像个滑稽的丑角,两个人站一块,感觉像是旧4部《蝙蝠侠》的反派穿越来的,人设太落伍太90年代了,而且这俩兄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也完全撑不起反派的逼格。
另外,这部显然不能算04版《惩罚者》的续集,除了演员换了外,弗兰克变成惩罚者的原因也改了,所以标题里的“2”完全是多余的PS:这部片是三部《惩罚者》电影里最刺激最暴力也是最好的了,没想到这么残暴的动作片居然是出自女导演之手,近几年流行起女性动作片,有好的项目完全可以找她啊
这一部的确比上一部要好,但是感觉太多角色没有交代了。
我就没弄懂,那个"Micro"是怎么就被大家熟知了?
那感觉就像Batman里面的Alfred,是个完全不用介绍的人物。
还有那个被当柴劈了的那个,我也没弄清楚是谁。
这一切的疑问完全是在促使我去看漫画。
OK,整部电影里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被榴弹炮炸成花的跟斗小子。
他们刚一出来我还觉得应该挺厉害的,谁知道是三个脓包,唉
原文:http://ourvoicebox.sg/posts/punisher2_war_zone没有华丽炫目的电影海报,没有帅哥美女的助阵;电影被列为的类型: 动作 / 惊悚 / 犯罪 / 剧情。
这样的电影可能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可能就只是一部血腥片而显得不够起眼,但是看过之后绝对让你对高潮迭起的剧情兴奋不已!
这部电影的开场就已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力,开场的电脑效果充满炫酷的感觉!
但是整部电影故事情节却落入俗套,精彩有余创意不足。
电影里的主角 “惩罚者”因为之前妻儿被黑帮不幸谋杀后,便开始了他残酷无情的屠杀,使用超级暴力和残酷的方式,杀死了无数的犯罪分子。
很难想象一个内心深处有爱心的人竟然会杀死这么多人,而且使用的方法竟然如此残酷,如果胆小的观众的话,担心你的心脏会吃不消哦!
《惩罚者2》相比同等的好莱坞英雄主义制作来说,也具有了相当高精彩度和娱乐性,让你没有片刻的乏闷。
加上特效等电影艺术,已经背景音乐运用恰当,使紧张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而暴力血腥的画面无可厚非更是加强了整部电影的视觉刺激。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不是一直摆酷和杀戮,还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片段。
例如:电影里的两个大坏蛋是一对兄弟,而这对疯狂野蛮兄弟也是电影的亮点所在。
少了他们,少了那些好玩好笑的情节,这部电影可能就没那么成功了。
要评价这部电影就不得不说说《惩罚者1》。
《惩1》是大学时看的,片子较闷,没什么爆点,但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好莱坞的漫画改编电影在那时起就已经有了向更深处的人性阴暗面进发的苗头,更注重表现主角矛盾复杂的心理。
当然,这种不低估观众电影智商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暗夜骑士》的票房井喷。
然而很明显,那时的《惩1》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成熟,所以导致了前半部分对“惩罚者”弗兰克的心理刻画戏份过重,片子也就显得沉闷了。
《惩2》在这方面倒是简单直接,按导演的话说,“对主角心理转变的过程,用一两分钟的镜头剪切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着重把笔墨放在展现‘复仇手段’上了”(大意)。
说到这里,不看影片简介还真不知道,原来此片的导演还是个女性,真是有那么一点点出乎我的意料。
导演对暴力场面的呈现挺爽快,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四个坏蛋闯入被惩罚者错杀的探员妻子家里那场戏,惩罚者和黑人FBI赶来解围,当那个黑人FBI琢磨着怎么处理那个被绑在椅子上的秃头时,惩罚者一枪把秃头脑袋崩烂了,感觉特干脆。
还有之前杀那三个乱蹦的、到百老汇旅店大开杀戒等等,反正他就没饶过一个坏蛋,杀的时候都挺脆,倒是紧扣自己“惩罚”的行动主题。
说到这里该着重谈谈片子的缺点了,就先从这个“惩罚”主题说起吧。
看这片子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想到《暗夜骑士》,虽然明知道这两个片子不是同一级别的。
蝙蝠侠和惩罚者任务一样,都是惩罚坏人,但两个人的手法正好相反:一个从不杀生,一个是必须杀生。
惩罚者杀得仿佛很潇洒、很决绝,可是往长远看,立意就没有蝙蝠侠高明了。
蝙蝠侠又要惩治坏人,又要不杀坏人,还要阻止自己的对手杀人,哪怕对手要杀的也是坏人,这种纠结情绪最容易使主角产生矛盾心理,从而烘托出悲剧气氛。
所以这才能引来档次高的对手——小丑——和自己对决,甚至连小丑都不肯杀他,怕再没有这么好的对手和自己玩。
可是再看看这部《惩2》里给弗兰克安排的这两个反派,差距就太大了,可以引用对《守望者》里人物的翻译:这哥们俩真配得上叫“丑角”了。
两个不仅都是外形丑,行为举止也丑,丑得没创意,丑得愚蠢。
那个电锯脸乍一看还真挺唬人,不过整部戏里给这张脸的正面特写太多了,让人看着都嫌烦,导演用这张丑脸重复刺激观众的小伎俩让人看不起。
反过来看《暗夜》里的双面人,刻画得就恰到好处。
人家也是第一次吓唬观众的时候给个正面超过两秒的大特写,可是后来见好就收了,对外形只是一带而过,着重通过行动来表现双面人的冷酷(杀两个警察内鬼和黑帮老大马尔科内)。
那个疯子詹姆斯就更愁人了。
这人物一看就知道是按小丑那个类型来刻画的,也是个无法无天的疯子,可是怎么看都觉得他做作,不仅不像正常人,甚至不像个正常的疯子。
死得也挺憋屈。
我是说,这个角色死是肯定得死,但他死得也太……怎么说,太迅速了,一闪而过,然后就完了,再没他的戏了。
我还以为最后他还要和惩罚者来个正式点的单挑呢。
不过话说回来,片子最后那个高潮处理得挺有创意,就是弗兰克对那个肥仔说了声“一路走好”,然后把詹姆斯爆头,接着替母女俩挡了一枪,挺新颖,不符合逻辑但符合情理,或者说符合的是惩罚者特有的逻辑。
这处挺不错。
在这一刻惩罚者所作出的选择,一下就把他和其他的漫画英雄在道义上的“贪大求全”区别开了。
只是可惜导演把这里拍的行色匆匆,在惩罚者作出这个“极具创意”的选择的时候,就舍不得再给个几秒钟的特写、给点儿小配乐,再给个弗兰克几秒钟在思想上稍微犹豫犹豫,然后再放弃肥仔不迟(虽然我也一直讨厌总在电影里出现碍事的胖子)。
反正总的来说,《惩2》到最后就这么点有价值的创意,还被导演——再说一遍——行色匆匆地白瞎了。
惩罚者2在蝙蝠侠2:黑暗骑士面前暗淡无光,一切都象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幼稚。
不是惩罚者无能,只是小丑太强大,怪只怪所生非时。
内容上好歹是讨论了一下以暴制暴,动作戏比1强了很多,视觉冲击也强了很多,但是和守法公民差的还是很远
这才是马克思佩恩啊,怪脸大叔说我打算开一个乐队,我建议名字叫圣裁。
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杀!!!
这部人设个性一些,动作场面也提升不少,人物内心刻画不太单薄
唉,
血腥地恰到好处
都不记得看过1没
比第一集差
太刺激了,比第一部还好看,我很少给5星!
血腥暴力爱好者会喜欢
越来越残了。。
竟然比前作好看
根本不震撼,这片唯一的优点,他很短
有个男配很像厄齐尔!!!!!!!!!!!!!!!!!!!!!!
Jigsaw!不要怂就是干!
。。。。。。。
老套了不能再老套的剧情 热血沸腾
廉价感十足。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
现在的电影怎么都是r级的啊。太血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