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有生之年

有生之年,Living

主演:吴慷仁,张榕容,郑元畅,林哲熹,喜翔,杨贵媚,孙可芳,方志友,谢展荣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23

《有生之年》剧照

有生之年 剧照 NO.1有生之年 剧照 NO.2有生之年 剧照 NO.3有生之年 剧照 NO.4有生之年 剧照 NO.5有生之年 剧照 NO.6有生之年 剧照 NO.13有生之年 剧照 NO.14有生之年 剧照 NO.15有生之年 剧照 NO.16有生之年 剧照 NO.17有生之年 剧照 NO.18有生之年 剧照 NO.19有生之年 剧照 NO.20

《有生之年》长篇影评

 1 ) 最接地气的家庭剧

第一集和第二集看完了第一集作为铺垫主演们演技都非常好,很真实接地气自然,最喜欢男主和小孙子。

二弟三弟颜值都很高第二集爷爷问孙子上几年级;和初恋女友吃路边摊,与侄子网友见面,偶遇前女友;送爸爸去医院;爸爸精神出轨,老妈和爸拌嘴。

哇为什么平凡人的家庭琐事可以拍的那么真实那么好看。

第五集侄子在学校成果展示第六集大哥和初恋告白,初恋的现任竟然是弟弟家凯;家凯在家里过敏太真实了,我也在家里过敏🤧剧情看到这里有一点乏味感了。

看下面的发展

 2 )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亲情

✅首先说一个,这个样子的家才像家好嘛?

乱七八糟,东堆西放的。

我承认很多人能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大部分人的家里,总归会有乱七八糟的状态的吧?

住在各种样板房里,怎么可能拉得近观众的距离。

✅作为家庭剧,主要就是讲了独自在外生活的大哥生意倒了,被人绿了,萌生死意,在自杀前回家想看看大家,结果发现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堆鸡毛蒜皮的问题,没有谁真正活的无忧无虑,在和大家相处的过程中,大哥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这部剧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亲情?

有高嘉岳这样的随性派,有高嘉扬这样的奉献派,有高嘉凯这样的无自我派,有洪诗诗这样热情奔放的人,也有许雅欣这样的内敛谨慎的人。

故事以高嘉岳为主视角,让他作为一个突然出现的人,跟所有人都产生关联,看似是他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但也因为他很多绕不开的问题被直面并解决了。

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因为高嘉岳有多厉害,这一点他远不如高嘉扬。

他做的只是把大家不肯说出来的东西拿到了桌面上。

各有不同,有一定的边界感却又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大概就是高嘉岳眼中的亲情,他本以为这样是最潇洒的,但是让大家活的自我,不正式亲人最该做的事情嘛?

 3 ) 人生有潮起就有潮落啊

41岁,中年失意,事业失败,爱情失败。

从要自杀回家告别,到最后看开“人生有潮起就有潮落啊!

”吴慷仁又演活了一个角色。

东亚多孩长大的家庭,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问题,而且特殊时代的父母,也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沟通,以至于最后高妈妈念着高嘉岳《有生之年》的遗书,都没有发现这是一封遗书,可在吐槽中的每一句,都展现了她对儿子的爱。

看完这十二集,剧情上来说,就是平平常常的接地气的生活。

矛盾冲突也都不是很激烈,就是非常平平淡淡。

可在这些平平淡淡里,看到了一些自己成长经历中类似的共鸣。

1、总觉得父母偏心高嘉岳成绩没二弟好,没三弟听话,所以永远是被父母教训的那一个。

和我小时候感觉很像,姐姐成绩好,又听话,而我总是被父亲严格教育,打压式的成长,以至于我总觉得父母偏心。

上初中的时候,还有过自杀的念头,也写了一封遗书。

可到现在30岁了,前段时间和姐姐一起出去旅行,在晚上喝酒聊天时才知道,她一直羡慕我,而且认为父母是偏心我的。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她很小(小学三年级)就出去求学了,而我一直待在父母身边到小学六年级。

原来我们都互相羡慕着,以为父母更偏爱对方。

2、沟通永远很少长这么大,一直缺少和父母的沟通。

每年过年回家也是匆匆忙忙,过年的时候,就是家里生意最忙的时候,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都会很忙,根本没时间聊天谈心。

我们虽然都互相彼此深爱着,却从来没有表达过,连拥抱也没有。

我记不清上一次和爸妈拥抱是什么时候了,我们好像都羞耻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每年生日,父亲都是祝福工作顺利之类的,而母亲的祝福总是让我要开心,要健康快乐。

可能是因为前几天喝多了和母亲视频聊了很多,以至于这次她的生日祝福,写的格外的多,还说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其实在我心里,她已经是最完美的了。

3、虽然问题很多,但这些问题才承载着爱啊剧里面,各种互相嫌弃,互相埋怨,可最后却发现,都离不开彼此啊!

我时常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缘分,你就诞生在了你这个家庭,然后叫一个男人爸爸,一个女人妈妈,而他们却心甘情愿的付出一切,养育你,培养你,却没奢求过什么。

可能只能用“因缘际会”来解释了。

最后,想说,这部剧,可能看起来是不够“精彩”的,可是,总有一些影视作品,得传达记录一些平平淡淡的东西啊。

所以,我给五星。

 4 ) 生活就是放眼当下

最近几年喜欢看台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台词不是台词,就是日常对话,说人话,而不是什么电影语言。

你会觉得这些演员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他们不是演员。

最喜欢妈妈跟嘉岳的那段单独的对话,就是最日常的妈妈跟儿子间的说话方式,埋怨和嗔怒中的每个字都被爱穿着线,反反复复,唠唠叨叨。

我们的主角嘉岳,他带着一身的疲惫,贴着一身失败的标签回家,以为自己就是最惨的,最值得死的那一个,却发现身边人都各有各的烦恼和无奈,但都努力的在为自己爱的人活着。

倒不是说他没有死的权利,而是生命可能不仅仅关乎他自己,弟弟突然的死让他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他从来都没有放下过对父母的怨,可是长到四十多,发现其实自己也得到了很多的爱,只是自己看不见。

看了这个会让人觉得安心,生活就是放眼当下,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活到明天。

 5 ) 演技挺好,也很真实,只是我不是很喜欢

其实我还挺喜欢看台剧,虽然有时候吵吵闹闹的,但是感觉在国语台词中穿插进闽南语真的觉得很温馨,和日剧韩剧的那种闹腾不同,就很温馨。

这部和《俗女养成记》有点像,就是小时候和现在穿插着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而且主人公都是稍微有些神神叨叨的类型。

这部剧里面的角色好像都有些怪怪的,好像高嘉扬是唯一的正常人,但是他又太正常了,孝顺、爱老婆、和小孩做朋友,在家里当润滑剂,调节爸妈和哥哥弟弟的关系,所以他的离去让大家都接受不了,而且这里真的太突然了,一转头就看到了灵堂,都没交代他是怎么离开的。

高嘉岳作为长子,从小就没被夸过,在青春期一直和弟弟一起过生日真的会不平衡,而且还知道弟弟不是亲生的,在那个年纪真的没办法理解,嘉扬离开后妈妈才说,为什么所有密码都是嘉扬的生日,为什么总是特别给他庆祝生日“因为你和嘉凯是我生的,所以我会一直记得,但嘉扬不是我生的,万一我失智忘记怎么办,我没办法对他的妈妈交代”,其实好像很多家长把青春期的孩子没有当成平等的人,把自己的内心都藏起来,所以和孩子造成了误会。

也就难怪他一直觉得自己在家里爹不疼、娘不爱,在事业无成、女友还和他分手后,想要“离开”,因为有一个优秀的弟弟做参照,他作为长子却很失败,而嘉岳终于在嘉扬离开后释怀。

看到短评里面有人说“自己的人生遇到特别挫折特别想逃避的时刻,这个时候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听着爸妈琐碎的日常声,这种“吵吵闹闹”会让人安心到想哭。

”这里我是完全相反的想法,电视剧里面的画面是高嘉岳倚在客厅的沙发上听着爸妈又在吵架,对于我来说,如果是我我真的会更加烦躁,本来就烦,还要听吵闹声,没完没了的吵闹真的会不开心,就像我上大学住外面以后才知道为什么我高中的时候一直早上起来就心情不好,因为我爸每天早上起来都在“唉声叹气”,我真的听了就烦,再加上那个时候是叛逆期,真的人总是烦躁的状态。

在看到那个镜头的时候我自我代入了一下,也更能理解高嘉岳为什么想要去死,真的好烦好烦。

他虽然想要离开,却还顾着家里的很多事情,想要让吵了半辈子的爸妈离婚、想要把脚踏车卖掉,也一直有事情拖着他离开的脚步,所以他离开的时间越拖越长。

看到嘉扬突然离开后,嘉岳看到留下的亲人的那种伤心,他放弃了自己想要“离开”的想法。

前几年,我们公司有位同事离开了,现在想来还真是决绝,留下的人真的太痛苦了,他的爱人也在我们公司,真的很长时间都没有走出来。

一开场,高承佑的好朋友就跳楼离开了,他在无意中看到大伯的信以后他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大伯,他也随时关注着他,每次听到大伯说要离开他就更担心,还问他是不是真的要离开,在刚经历了好朋友离开的他如果大伯再离开我感觉他可能真的承受不了。

可是,他那么努力的想留住大伯,爸爸却突然离开了,我觉得真的好残忍,我有点接受不了,但是,可能,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充满着未知吧?????

真的太残忍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好累,还有很多人物没有点评到,好吧,就写到这里吧,可能混乱和疲惫也是我看这部剧的感觉吧

 6 ) 有生之年,能長這麼大很不容易了!

你們都以為我長大了,但其實我還只是個需要大人的孩子。

長大後出了社會,大家好像只會詢問,你的工作如何?

薪水多少錢?

甚麼時候要結婚?

會不會買房子呢?

但,好像沒人在意你快不快樂?

今天還開心嗎?

有時只是需要有人能理解我們的痛苦而已!

知道我們已經很努力了。

我們以為的失去,往往只是一段去蕪存菁的過程。

總有一天要面對失敗的自己,高嘉岳告訴了我,失敗沒關係,被笑又如何!

社會框架要我們做個成功的人,努力工作勤奮養家,這些都沒有錯。

只是真的很努力了呢?

還是沒有達到理想目標,那麼放棄何嘗不是一個選擇呢!

喜歡的東西,並不一定要握在手裡啊!

遠遠看也是很美。

高家父母離婚,說明為了尋找更好的自己,讓自己更開心有什麼不好呢?

從來不覺得離婚是什麼丟臉的事情,人生苦短,如果兩個人已經沒有愛了,離開也是一個很棒的決定!

有生之年,拍出台灣日常,對話是平常的生活,沒有細心觀察,是無法呈現這樣的質感!

台灣戲劇已經跳脫已往的框架,細膩的影像就像你我的生活!

最後,當魯蛇也沒關係阿,誰說每個人都一定要成功呢!

 7 ) 人生过半,我们还是可以过得不咸不淡

我们常常被教育,三十而立,大众似乎认定30岁就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三十了,你应该有家庭,有事业,有房,有车,有社会认为你应该有的一切。

如果,没有呢?

如果到了四十,还是没有以上应该有的人生搭配呢?

是不是,就要去“死一死”呢?

这个人生困惑,横越在很多人面前,包括今天这位来之《有生之年》的主人公——高嘉岳。

高嘉岳,四十一岁,离乡在外开店,可惜,创业失败,店被顶掉了,交往十二年的女友向他提出分手。

最令人恶心的是顶下他店面的人正是女友的新男友,趾高气扬的男人直斥高嘉岳:“我把你整间店都顶下来,我连你的人生我都顶了,什么感觉?

如果你连生气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不去死一死?

”瞬时间,高嘉岳一无所有。

他真的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各种方法试过之后,他决定潜入水底,丢弃潜水装备,坐在海底等死。

可是,他又一次失败。

漂浮在海面上,他突然想回家看一眼家人,好好地告别,再回来继续人生结束计划。

醉醺醺的高嘉岳突然出现在家中,打乱了家人平静的生活。

高家经营着一个早餐店,高家爸妈每天起早贪黑,将三个儿子拉扯大。

大儿子高嘉岳,就是前文提到的这位年过四十,一事无成的男人。

年少时,他读书一般般,闯祸第一名,几十年后教导主任仍然记得这个曾经的闯祸大王。

长大后,他突然辞职,离乡创业,一走就是多年,家人似乎已习惯了永远缺席的大哥。

二儿子高嘉扬,小时候成绩好,长大后工作也不错。

因为是家里的养子,他似乎得到父母更多的偏爱。

小时候三个孩子失手把家给烧了,被骂的是大哥;高嘉扬读书的时候就令女友未婚先孕,父母也未给予过多责备。

高嘉扬从未辜负父母的爱护。

大哥离家之后,高嘉扬默默承担起家庭责任;成家之后,积极筹划未来,给妻儿一点都不少的爱。

小儿子高嘉凯,平平常常,是一个听话的乖乖仔,读完书之后就在家里早餐店打工,每天和父母一起出摊,收工。

唯一让母亲挂念的就是小儿子什么时候能带个女朋友回家。

离家多年的儿子高嘉岳回家,就像是“观众”突然闯入这个平凡的家庭,窥见他们的日常。

多年未见的家人,彼此之间似乎已经存在不可融洽相处的隔阂,但正是高嘉扬这个“闯入者”揭开家里早已存在的伤疤。

高家父母多年的感情,因为高父的精神出轨,早已出现裂痕。

因为觉得年纪大离婚丢人,两人一直勉强住在同一屋檐下,勉强共事在同一店铺。

高嘉岳的归来,给母亲报名社区旅游,鼓励母亲参加社区兴趣班,不断提醒母亲要为自己而活,于是,高妈妈终于鼓起勇气,她要做回自己,做那个关心自己的陈小姐!

小儿子高嘉凯一直有个偷偷相处的女友,他不敢向家里吐露真相,为什么?

直到高嘉岳撞见嘉凯和女友见面,才发现原来弟弟的女友竟然是自己的初恋许雅欣。

雅欣是个好女人,但是她比嘉凯大几岁,她离异,她还是大哥的前女友,这么多前缀的存在,让两人迟迟不敢向家人公开。

高嘉岳的归来,一次次有意无意的提醒或协助,再次成为弟弟两人感情的助攻。

侄子高丞佑,正值青春叛逆期。

一起组乐队的同学被霸凌自杀,他们试图用音乐反抗;他用假冒的身份在网络上和奶茶店老板洪诗诗谈起了恋爱,却让大伯高嘉岳冒充他面对网友奔现。

高嘉岳就像一个局外人,重新走进高家的世界,他以他的方式提醒高家每一个人面对自己,选择自己想要有的人生;他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和高家每一个人好好告别。

《有生之年》目前在某瓣的评分为8.8,很多人的评价就是:真实!

因为我们在剧里看到每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缩影。

普通人的生活就是固定的节奏,每天上班、下班,偶尔全家聚一聚,谈谈生活日常,近期改变。

谁能想到这个剧可以把普通人的生活如此写实地铺陈在我们面前。

高家人对彼此的关心从来不挂在嘴边,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高家儿子一个豆浆过敏,一个牛奶过敏,于是早餐店不断转型,最后变成西式早餐店,售卖汉堡、红茶、铁板炒面。

三个儿子闯祸把家给烧了,高爸爸暴怒,高妈妈庆幸孩子们都没受伤。

高嘉岳提出离家创业,高妈妈默默拿出自己多年积蓄,以投资的名义给予儿子最大的支持;当儿子失败归来,她也只是提了一嘴,再也没有追究一百万投资是否还能回来。

是不是很像我们的父母,偶尔碎碎念,但都是尽力把最好的给孩子们?

高嘉岳回来的时候,家人几乎都带着一脸嫌弃。

但是二哥高嘉扬转身就给订了床垫,想让哥哥睡得舒服点;高嘉岳联系前女友,想知道她过得如何,弟弟为了不刺激大哥,只能偷偷和雅欣恋爱;侄子高丞佑发现大伯的遗书,没有告诉家人,而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办法劝解高嘉岳。

这不就是东亚家庭的常见模式吗?

我不说爱你,但是我认为你懂的。

高家三子都是过着普通的生活,中年双失的大哥准备寻死,中年失业的二哥突发事故,还未成家的弟弟对自己未来犹豫未决。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吧。

不是那么优秀,也并不太差。

每天在自己的位置,做着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平凡的我们,有人遇到过霸凌,有人正在面对失恋,有人正被裁员。

在某一个重压的瞬间,或许也产生了和高嘉岳一样的想法。

高嘉岳,是幸运的,在濒死的边缘,还有一群可爱的家人努力治愈他。

高家人从未把爱说出口,却总是以行动默默对彼此给予关心。

这样的家人,拥有彼此,就是最大的幸运。

希望每一个平凡的我们也能拥有属于我们的幸运。

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不需要生活得太过用力,尽情做自己,努力珍惜和可爱的亲友相处的瞬间,把握每一份温暖,足够抵御偶然发生的人生“寒潮”。

公众号:紫式说

 8 ) 这年头,看点能入戏的也不容易

看完前四集,总体还是挺舒服的。

受了隔壁西出玉门的气,难得有部新剧可以缓解下心情。

建议还是看完整版的。

话说我是先看的第二集再看的第一集竟然也不影响我整体的体验,也是一次奇妙的观看经历。

台剧近些年的生活剧有种贴近生活气息的独有气质。

像是往年港片里黑帮大佬在大排档你争我夺的剧情安排。

我也不知道真不真实,但总归是有自己的味道。

比起大陆自己各种高阁竖起的富人版穷人剧,感官上是要入戏不少。

贴点地气。

我想这是正确的方向。

虽然偶尔在喜剧安排上有些出格的地方,比如殡仪馆的约会,和男主及其女友再约来其情人在店铺里狗血,再有预告里第六集男主弟弟约会对象揭露的情节,不过也不是完全突兀或者破坏整体故事的设定,也是可以接受的。

喜剧嘛,冲突嘛。

有些小清新的味道,也很温情吧。

希望后续的剧集也能有个正常的走向。

其实故事想表达什么都是可以的,你就是去看西游记也不会有人说这个妖魔的都是假的就没人看了。

希望西出玉门的剧组能来看下,学习下这些基本的东西。

都什么劳什子,把一个故事讲清楚,讲出节奏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么。

真是醉了。

也都是台湾的导演,怎么水平差这么多。

哎。

 9 ) 大哥二哥的人物塑造感觉怪怪的

1.感觉二哥的死让整个故事变得很俗套。

如果换成最后是大哥死呢?

人能活的时间是有限的,短暂的时间里做过的事就标志着你的一生,是咸是淡都是一生,最后的时间里你还打算用来干什么,才会决定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感觉二哥一死,冲淡了大哥的人物塑造,而且二哥形象烘托得好伟大,衬得大哥的离家动机和做事风格都很儿戏。

感觉最后几集出来显得二哥才是真主角,大哥的闪光点没有被挖掘出来,一直在碎碎念自己不如二哥,其实他本身有很多可以发挥的优点,感觉被一些琐事束缚了观念视角,在他心里,其实很想得到家里人的承认,但是束缚他四十多年外加十二集感觉大可不必,人物的成长没有塑造起来,尤其是用二哥的死让大哥实现现实和精神的成长转变,显得比较偷懒(手法简陋,效果一般),如果换成大哥一开始决定死,后来发现活着更好,开始一点点改变生活中的小事,发现自己的优点,大家转变对他的态度,不也很好吗。

不过台剧的细节很多,实在让人很动容,掩盖了人物塑造上的缺陷。

2.大哥这个人,天真到离谱,没有一点实际的概念,店给情敌顶了老婆出轨了还想着要通过最后一炮挽回,甚至在快脱裤子的时候冲到便利店买安全套完全没想过这可能就是结束的暗示。

人也没什么责任感,理所应当地啃老,基本是我行我素惯了。

不过偏偏个性很直率,大家都不敢说的话他说得很直接,比起勉强维系的家庭,他更希望爸妈按自己的心意过日子,相比之下,二哥会更注重家庭的完整和自己的责任感,哪怕这对他来说已经渐渐压倒他自己了。

大哥和二哥是一个对照组,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人,自己为别人牺牲的人,本来自己活自己就好了,偏偏要彼此羡慕,弄得心理很难过,真是大可不必,爱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不去希冀那些得不到的东西,不是才更快乐吗?

或许适当吸取别人长处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平衡的节奏会更幸福吧。

大哥那种我行我素的气势其实是很招人喜欢的,大家有时候反而会愿意把力量借给这样的人,或许很多人都有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于是才会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人身上,所以大哥会得到妈妈一百万的支持。

家庭里有妈妈二弟顾好一切,三弟在早餐店帮工,大家都为了一份责任感而限制自己的选择,大哥反而成了全家人羡慕的对象。

大哥回家之后,把这种离心力传导给家人,所以妈妈最后遵从自己的心意离婚了。

(本以为二弟三弟会改变或者调整自己的选择,更看到自己一点,不过剧里的人似乎都很适应自己的生活,也过得幸福美满,反而衬得大哥最落寞,感觉导演在注重责任和自我之间在做平衡,但更倾向于责任和家庭完整性这边,所以最后三弟说大哥“我们一直都在一起,不在的是大哥你”,大哥一下子显得很孤独,这里感觉不像是“有生之年我算生长得不错了”,反而是“有生之年我错过的太多了”,大哥的角色变成了反面典型,二哥成了故事的主题核心人物)所以剧情后半段和前半段有一种割裂的感觉,感觉货不对板,我本来想看的是“自我觉醒在道德包抄下的逆向翻盘”,结果你演的是“回归家庭与责任才能获得人生幸福”。

我不讨厌家庭剧,只是不喜欢道德说教和道德绑架以及从头到尾的自我贬低和忏悔。

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对错,对错是人制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错,用对错去衡量事物与人,本身就会忽略另一批人的视角和立场,变成主观表达,而当表达者立场太过讨巧的时候,就容易流于俗套,也就是说,为了服务自己的主题,忽略现实逻辑性,

 10 ) 鼓励活出自己,惩罚负责任认真生活的人?

首先,讨厌大伯。

如果去掉吴慷仁的滤镜,这个人物无论放在哪个文化下,都是家庭最头疼的存在吧?

叛逆,逃离好多年没有音讯,回来就是啃老呆着。

还自认为超然的指导他人的人生。

编剧还偏爱到要安排一个年轻漂亮独立的女性倒追,因为爱他的善良和细心?!

其次,老二做错了什么呢?

读书的时候好好用功,结婚以后努力养活老婆孩子,并且承担养老的责任,对老婆讨厌的父母也很隐忍配合,甚至对于抛弃他的亲生母亲都打算原谅叫到家里吃饭。

他放弃的是自己的个性:组乐队的梦想,自由的人生(人家可是年纪轻轻未婚先孕,比起装帅拉个女朋友回家气爸妈高级多了)。

只是为了完成他应该的责任感。

然后编剧给个交通事故?

就像是为了给每个无法解决自身困境的人赶紧来个解决方案:一切跟生死比都是小事,大家就好好缅怀好好生活吧。

世界真的就是这么扯淡的吗?

给活着太累的人解脱,用他的解脱换来周围人的重生。

倒霉的老二妻子和儿子,全局最正常的家庭也没了。

《有生之年》短评

故事不算太精彩,嘉岳放荡,但又不够自我,嘉扬为家庭的无私奉献和操劳也不够,有些地方蛮违和的,剪辑也稍显混乱

7分钟前
  • 小明
  • 还行

非要死一个人才能大团圆的话不能让老高死吗?

9分钟前
  • 吃瓜达人
  • 还行

灯光美,气氛佳,哈哈哈

10分钟前
  • syhhydk
  • 推荐

這麼口水話的劇是怎麼混到最佳劇集裡的??跟其他幾部劇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11分钟前
  • miracle
  • 很差

台剧最棒的地方在于允许有人失败,允许有人大龄一事无成,允许伙伴为被霸凌的朋友出头……

15分钟前
  • bruciore
  • 推荐

如果精简一下会是一支不错的MV。每个人都很空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更空了,更像一个有设定没人物的一个故事大纲。连台词都不好好写或者没有能力写。|表现年龄跨度的装造全靠换假头套,这点真受不了。

18分钟前
  • 盐粒
  • 较差

“能回家真好”

22分钟前
  • 锅锅
  • 力荐

有出彩的地方,像日常生活中家庭飯局和路邊取景都很讚讚讚。但狗血的地方也很多,弟的戀愛對象是自己的初戀等等......

27分钟前
  • 不舒服斯基
  • 还行

非常好看!这种调调有点类似于俗女养成记、我的解放日志,以及我的事说来也话长喜欢这种平凡普通的调调它是来抚慰凡人心的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你的人生。好。ps:真的好喜欢吴慷仁!!!

30分钟前
  • 怀嗔
  • 力荐

一开头就很像多兰的《我杀了我妈妈》,不知道导演有没有看过那部电影,家人之间尴尬的feel讲的很到位。虽然作为女性loser,还是更喜欢《俗女养成记》,但看《有生之年》的时候也还是止不住眼泪。太戳了。

34分钟前
  • 标本师库特
  • 力荐

说实话,没觉得好看,为啥分那么高

39分钟前
  • 乐然
  • 较差

一集弃

43分钟前
  • figo
  • 较差

分高到有些过誉,7-8分更合适。故事是好的,人设也有趣,在当代华语家庭生活剧集里属上品,但前提实在是靠同辈衬托。这更适合作为一个电影故事,嘉岳是核心人物,承佑是视点人物,自杀前的告别到重获新生是主线,各个支线无需讲的太满。最好的是2-8集,9-11讲偏了,一是靠回忆杀煽情,二是人物开始强做嘉扬,三是把太多戏做实,反而没有脑补的空间。全剧最佳的是演员,尤其吴慷仁与两位老演员,家庭场景的微妙关系与情境处理得生动且细腻,主场景的家虽然主戏份都集中在餐厅这个子空间,但可看性极强。弱的是剧作提供的设定与桥段,承佑同学的自杀纯粹沦为设定,秀绫与诗诗则仿若一人,最尴尬的是倘若结尾嘉扬未死,嘉岳是否还会有重燃希望的转变?嘉扬意外离世成为全片最不用脑的情节设定,好似二十年前的韩剧悲伤的“神助”,观感瞬间跌落至底。

47分钟前
  • call of abyss
  • 推荐

豆瓣第2000部标记留给《有生之年》,虽然很多人说不如这部那部,但在我心目中它好过《请回答1988》

52分钟前
  • Xaviera
  • 力荐

“有生之年,活到这么大,算不错了……”

54分钟前
  • 木兮
  • 力荐

一開始以為高嘉岳是生病會死掉 原來是想自殺😂 沒看懂 劇情有點零碎 偶爾有點尬 高嘉揚死的好突然 那麼好的人… 爸媽各自精神出軌 然后離婚 喜歡這個結果 對他們都好 然后 高承佑居然是徐磊的兒子 又帥又可愛欸😍

57分钟前
  • 霹靂卡霹靂拉拉
  • 较差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先有立意才有这悬浮的台词和剧情,谁不需要一点点的治愈,但不是此法。

58分钟前
  • モモカ
  • 还行

跟俗女不好比啊,男主本人几乎没什么故事线,都给他弟弟了,还把他弟弟故意写死,然后花了整整四集来煽情……

1小时前
  • 似水流年周慕云
  • 还行

与男性无法共情,别拉着俗女尬吹了。

1小时前
  • 穗尔Sybil
  • 还行

开头就不是很好看,略看不下去,不要迷信台剧。也不是太喜欢这主题。

1小时前
  • 姜曼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