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真的好牛啊!
才看了两个单元,第一篇章带给我的是震撼,原来唐宫夜宴背后还有那么非凡又平凡的故事。
第二个篇章“热爱”带给我的是感动。
感动在炙热感情上,感动在民族团结上,更感动在家国同构上。
首先不论是教练的人物、足球、对孩子的感情成长弧光的变化上,从排斥到接纳再到融合,还是新疆孩子淳朴热烈单纯天真的善良,都让我感到了世界的和谐和生命真正的亮色。
其次,隐喻和象征的手法,陈缰和新疆孩子的友谊、教练和新疆孩子的心灵牵系,以及书记对村民们的关爱用心,都是以极其富有暖意的手法刻画了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牵连融合,更是体现了民族团结的深刻意义。
最后,书记是个很重要并且内涵深厚的人物,他勾勒了家国同构的粗粝漫长画卷,一面是大义,一面是小家,突出的不但是肩上沉重的使命,更是伟大爸爸身份的抉择。
再往深层次讲,作为汉族人的他不难看出是教练的投射,教练也会成为这样一个自我的责任以及民族的枢纽。
短短四集,包含的元素丰富,人物的关系深厚,情感的价值浓烈,让观众看到的是辽阔的新疆大地上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现实图景的艺术化极致表达。
打开这部剧之前我并未想到我会这么上头,看得又哭又笑,到处给人安利。
短短四集有很多的亮点,我今天想说说张雷老师。
张雷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甚至有很多缺点,比如好高骛远。
剧的一开始就是他去找工作,“良禽择木而栖,事业编很重要。
”再到去应聘足球岗位:“你在场上踢什么位置?
”——“我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再到去冰球应聘:“你是什么专业?
”——“足球。
”从趾高气扬到求职失败沮丧,短短一两分钟,白宇帆生动地表演出了几个层次,也告诉我们一些信息:这个大学生学得并不扎实,工作的专业是否对口对他来说也不重要,只要能有事业编就可以了。
再结合剧里其他的细节,比如他给电话给爸爸抱怨生活的艰难,盖住头就盖不住脚的被子到高级的羽绒被,还有要爸爸给他想办法调动工作等等,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他的家境应该还不错,家庭关系也挺好,应该就是平平无奇没有人生方向更谈不上因为热爱什么会去追求的人。
所以,张雷去新疆,并不是因为抱负,也不是因为热诚,更谈不上奉献,仅仅是因为“没有试用期的事业编”。
带着这份私心的他并不清楚自己要去工作的加尕斯台镇中学究竟在哪里,更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什么。
带着这份陌生他意气风发地来到新疆,有意思的是,这也是全剧张雷唯一穿亮色衣服的场景。
鲜艳的橙色,开启了这段由“事业编”带来的故事。
到了加尕斯台镇的张雷,开启了自己的“冒险之旅”。
他以为来接他的车会是小轿车,结果是一辆载着学生载着大鹅看起来非常农民工的面包车。
美好生活并没有开启,而是给了他一记耳光。
坐的车上的张雷一定五味杂陈,估计此刻才开始思考自己这个决定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小就吃不惯羊肉的他接下迎接宴上不得不吞下“献给尊贵的客人”的羊眼,更像是吞下了自己种的苦果。
蚊子多、昼夜温差大、没有外卖、买东西要到很远地方、晚上出去买东西的害怕(狗、灯光)……一点一点累积,终于在深夜压垮了他,毅然决定去辞职。
可是没想到,在他之前,一个呆了三年的语文老师正在辞职,失去勇气的张雷决定当一个不辞而别的逃兵。
没想到陈书记带着孩子们追来了,张雷不仅没当成逃兵,反而被拉着去看足球赛,让陈书记又给他画了一个大饼:带足球队踢出成绩,可以跳槽,甚至是回到东部发达地区。
张雷好像又看到了希望。
足球理论知识扎实的张雷教练组建了第一支校足球队,带着孩子们开始训练。
枯燥的训练让孩子们产生了质疑,于是组织了一场对抗赛。
意料之中,输得一败涂地。
孩子们沮丧了,张雷也自我怀疑了。
此时,他终于想起了求助师父。
读书时不肯好好学习的张雷,因为不想耽误队里确实有天赋的小孩,这次终于有了学习的动力,开始看视频做笔记认真学习。
张雷开始改变了。
两兄弟的深夜来访,开始打开张雷的心扉。
孩子们一句“教练,你会踢球吗”,让他开始练习颠球。
他甚至开始手动去改造那个土操场,让它看起来像一个足球场。
更重要的是,他在孩子们面前认错,承认是自己的错,承认自己不会踢球。
老师相信孩子们有天赋,孩子们也相信老师。
爱,开始双向流动。
张雷学会了颠球,给孩子们送球衣,学生给老师送羊肉,一起取队名……这些细节都在告诉我们,张老师和他的队员们心越来越近了。
第一场比赛,虽然赢了,但是张雷并没有发现陈疆和队友的矛盾。
第二场比赛,更衣室里发生矛盾。
面对一群孩子,他本能地以为是人多欺负人少,本能地以为是陈疆受伤了。
被陈疆误伤的木江终于忍不住自己的委屈,问他:“你迟早都是要走的。
我们知道你是南京人,你毕业于淮城师范你不爱吃羊肉,记得你的电话号码,你记得我们的名字吗?
”还在为自己辩解“我怎么不在意你们”的张雷被最后一问击倒,这是他无法回答的问题。
更衣室里孩子们的哭泣让张雷陷入了思考。
陈书记找张雷商量如何解决孩子们的矛盾,同样不得其法的张雷发现陈书记认识霍城十小的亚力·买买提教练,就拉着他一起去找求助。
亚力教练的一番话让张雷再次反思自己:“有些时候,过分彼此尊重也是一种生分,你想想,你对什么人最客气,陌生人。
场下大家是朋友,场上才有默契。
足球场上,没有他们,只有我们。
首先,你要成为大家的朋友。
”张雷终于开始学习维语,开始去记队员们的名字。
他甚至给孩子们说:“在我没记住你们的名字之前,我不配当你们的教练。
”这句话是说给孩子们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张雷的心里,孩子们的分量越来越重了。
被邀请参加的一个队员姐姐的婚礼上,张雷又吃了一个羊眼,这次他欣然接受。
前后的对照让我们看到慢慢接受甚至已经开始爱上新疆的张雷。
努力记队员名字的张教练也终于在队车上喊出了所有队友的名字,听到教练喊出自己的名字,孩子们脸上笑开了花。
随着比赛的进程,张雷也逐渐进入教练的状态,甚至发明了他们的暗号:本意“烤包子”的沙木萨代表协防,本意为哈密瓜的可洪代表边后卫前插,伴随着“可洪可洪”和欢呼声一起在球赛响起时,张雷带着孩子们闯入了半决赛。
随着半决赛而来的是另一个难题,一直以来孩子们都是背着家长来参加足球训练的。
半决赛是在周末,要去参加就不能帮家里做农活。
面对固执的家长们,大家只能选择撒谎,说是去参加诗词大赛。
然而,比赛有直播,被家长们看到了。
觉得踢球浪费时间的家长们跑到学校去找校长,其中又以队长阿迪力的父亲最为固执,就算其他家长已经开始松动的时候,他说“你们是在偷换概念!
”就在他们争执的时候,阿迪力走进来:“你不是都要走了吗?
你还管我们干什么?
”原来他听到了张雷和父亲的电话,知道张雷在他们比赛结束后即将回南京。
一时之间,张雷不知道说什么,他去踢球,收拾东西,满满都是回忆。
陈书记来找张雷,带他去看山。
陈书记说:“这山真漂亮,可我恨不得把他们都铲平了。
这山啊,把这儿变成了世外桃源,同时也把我们变成了井底之蛙。
山外面的人,不愿意走进来;山里面的人,也不愿意走出去。
可是车轮滚滚,日新月异,一不留神就会落伍。
我现在迫切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来,带我们走出去,从思想上带我们走出去。
”陈书记的这番话沉甸甸,压在张雷的心坎上。
张雷准备离开的那天下起了大雨,他满眼眷恋,可还是毅然地走了。
最终让他决定留下来的是那个守护的老人,他迎来送往,希望有一天能送孩子们走出去,去外面看看。
让他留下来的更是孩子们,牧羊人的眼睛让他想起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想起孩子们的“热爱”。
孩子们的热爱点染了他的热爱,他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为什么而奋斗。
伊特巴赫梦之队取得决赛胜利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呼唤,只有张雷哭了。
这一路走得并不平坦,几度想要放弃,几度差点放弃,这个冠军,不仅仅是足球比赛的冠军,而是张雷找到的灯塔。
短短四集,《热爱》里的每个人物都生动鲜活,张雷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
他并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正是他的平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为祖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人。
最后,还是忍不住想夸一夸演员白宇帆,他真的演什么就是什么。
不止好看,还接地气。
《唐宫夜宴》又火了,这回是白百何新剧《我们这十年》第一单元推动的。
舞蹈编导陈冉,天天在河南博物馆里,守着千年前的唐俑不说话。
保安受不了,一口河南话,来赶人了。
这就是白百何饰演的陈冉最平常的生活状态。
一个舞蹈编导,天天去博物馆,她美其名曰,是在和千年前的舞蹈同行对话。
那些唐俑都是唐朝的舞者,一个个活泼灵动,身姿绰约。
难道,她创作出来的《唐宫夜宴》灵感就来自于此?
还真是!
河南是一个充满着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原大省,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故事。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爆款舞蹈,最初的灵感就来自河南省博物馆里的唐俑复活!
1 唐俑复活,和千年后同行对话当初赶陈冉走的保安没想到,这个影响他下班的女人,竟让河南博物馆迎来排队看唐俑的年轻人。
因为出圈的唐宫夜宴舞蹈,吸引了太多年轻人。
他们都来看博物馆看复活的唐俑本尊。
陈冉创作的舞蹈,最初名叫“唐俑复活”。
不过,唐俑复活的版本是传统的优雅美女版。
我们听过博物馆奇妙夜,也知道很多博物馆复活的人物。
可让唐俑复活,成为一支吸引人的舞蹈,并不容易。
正如陈冉初创作品获得的评价,“脑洞很大,但美得不突出,如果和北上广的舞蹈比美,不一定能赢。
既然不能赢在美上,那只能比出奇”陈冉又去看望唐俑同行了,想从她们的故事再找灵感。
有位唐舞蹈女俑的故事,像杜甫的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这位唐朝女舞者,曾是官员的宝贝女儿,却因家中生变,远离家人,流落世间。
她在宫中跳舞,只为见到亲爱的母亲和姐妹。
陈冉的《唐俑复活》想说是舞者的孤独漂泊和美丽。
可是,这种悲剧美在古典舞中,很常见。
唐俑复活,有灵魂有美感,却还需要突破。
2胖乎乎的唐宫舞女,干脆表达有趣的灵魂吧既然第一次的灵感来自唐俑,那么第二次也可以。
陈冉已经找到了这支舞的魂,讲述千年前唐朝舞者故事。
再找一些新的亮点,也可以。
果然,那个唐朝舞者告诉陈冉自己最开心时刻。
竟然不是在皇帝面前跳舞,获得最大赏赐此留在宫中。
唐舞者说,她最快乐的,其实是和姐妹们一起第一次进宫表演,一路上开心又雀跃,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她期待可以因舞蹈,重见家人,让家人过上安宁的生活。
来自唐朝的舞者同行,不再是干巴巴的陶俑,而是一个个活着的人。
她们有喜怒哀乐,有活泼的表情调皮的动作,还有憧憬未来。
“不如重编一个舞蹈,讲一个个胖乎乎有趣的唐宫舞女故事”陈冉,又一次从唐俑身上获得了灵感。
她和千年前的唐俑,真是好同行好朋友。
3 传统文化想接地气,舞者就要有人味有了灵魂,又有升华。
接下来,就要考虑舞蹈的形式了。
这唐宫夜宴的舞蹈,要想不按部就班,就要接地气。
习惯了传统古典舞的舞者们真能做到?
《我们这十年》剧中的舞者,她们不容易。
首席舞者小艳聪颖又勤奋,为了热爱的舞蹈,没空生孩子,和丈夫吵架了。
林蓓蓓有天分却总想离开舞团,做全职太太。
只因舞蹈太苦,父母生活不易没有天分,却很想为家人争气的王宝元,怎么练也够不上唯美的主角。
理想美好,现实骨感。
舞台上的绝美身姿,是舞者日复一日练习磨出来的。
他们的日子,和唐朝舞蹈同行的命运,有共通之处。
一个个鲜活的人,可以从舞蹈中找到自己,瞧,傲娇的林蓓蓓,爱美的易文艳,活泼的王宝元还有不肯照镜子,宁可泼水的女孩。
这些现代舞者的生活,就是唐宫夜宴的魂,是唐朝宫女来到现代。
真实有人味的舞蹈,才能出圈。
《唐宫夜宴》不完美,她没有获得荷花奖,只是得到提名。
因为荷花奖是业内顶尖专业奖,从评委的角度,这支舞蹈强在创意,弱在技术。
技术难度高度还不够获奖。
这支舞也没有特别深奥的审美,似乎只有简单的喜悦和快乐。
可是,这支舞蹈的独特创意和接地气,赢得了河南卫视的肯定。
经过河南卫视春晚制作团队的再创作,这支传承传统文化的创意舞蹈,成功破圈,成了备受现代年轻人喜爱的舞蹈。
因为这些舞者活泼灵动又可爱,像极了身边的少女。
这样的唐朝舞者赢得了年轻人的心。
写在最后小人物大时代,小切口大主题。
真实接地气的小人物故事特别打动人。
白百何饰演的舞蹈编导陈冉,痴迷舞蹈编创工作,虽然身材走样,却依然热爱舞蹈事业,更有成为顶级编导的潜质。
“用一点点光和爱,照亮更多人”正是她带动着一众舞者们,寻找舞蹈的意义,从现代人视角传播传统文化,让远在唐朝的舞者来到当下。
表现一种由内而外的美。
河南卫视曾因《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等作品,频频出圈,成为特殊的文化现象。
有人说河南卫视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破圈的流量密码,是因河南原本文化底蕴深厚。
可是,如果只有传统,却没有时代解读,是很难真正破圈的。
每一座城,都有他独特的精神内涵,值得我们去珍惜挖掘,传承和发扬。
《我们这十年》似乎还有更多城市的故事,比如新疆、深圳等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追剧感受城市的独特气息吧。
怡儿想问,你能感受自己所在城市的独特气息么?
比如上海的时尚,深圳的速度,河南的文化等。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作者王小怡儿,16年城市媒体人,《怡儿话书影》主笔。
@怡儿话书影,这些人这座城,探索故事生命力。
看了我们这十年《一日三餐》,这部短剧实际上是展示了传统美食文化的美好,同时也展现了对自己民族大文化的自信。
导演手法平实,画面舒展大气,色调温文尔雅。
观众就如看街头项尾正在发生的故事,没有说教、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因此更使人耐看!
尤其是这几位资深演员的表演为此剧增色很多!
导演那种朴实的感情也渗透到剧情里。
一日三餐来源于生活有滋有味,真是吸人眼球。
中午干饭看了《热爱》这一单元,结果就停不下来了,真是又笑又哭:)最开始,是张雷老师因为“没有试用期的事业编”才去新疆任教。
到后来,被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所感染。
“往往难的事情,才更值得去做!
”孩子们成功了,因为他们永远热爱篮球眼里有光芒,自己梦想就实现了。
因为热爱,所以才能看到更多希望,热爱永远不会停止。
在生活中平凡的故事也有着平凡的触动,这种题材的剧既吸引人而且也很有意义。
还有为雷老师照亮黑暗的爷爷的那一幕,我看那段的时候也哭了,真的好感人,他为了大山的老师们照亮,让他们照亮孩子们,转头看到老人的笑脸,这一刻,彻底前不住了,没什么话语,就能感受到汹涌澎湃的热情和善意,他说他是流水,自己是石头,流水不断更替,石头会永远在这里,可是流水也可以带着石头,去到更远的远方看到外面的世界,流水也可以带着其他的石头来到这里,诉说着他们故乡的故事..将来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到这里,而我们会走出去看见外面的世界。
书记用自己的努力在带领着这里的进步,时间精力都付出了,而自己的家庭却总是缺席,到后面儿子的理解,自己也更好的融入其中,路上的困难很多,但是我们都在努力,努力让这一切更好。
因为热爱,我们才会不遗余力,达到自己的梦想,不努力怎么知道结果呢。
这个故事把每一位人物都描写了出来。
回想起上半年支教的我,真是无病呻吟;当初的我也只不过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被迫前去支教,如果我也能保持一份热爱,或许我那时的快乐会多很多。
“你若不抽出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面对不想过的生活,现在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努力充实自己,不要焦虑时光。
” 现在加油干!
上不了岸就去冲特岗教师(又在给自己画饼了。
《唐宫夜宴》出圈的时候,我也点开视频看了这支舞蹈,作品很俏皮,很有感染力。
然而还没等舞蹈结束,就已经点了退出。
愿意了解一切当下热点,又有点本能地排斥,以至于我对于火爆的事物总带着一些个人偏见:在营销吧?
看《我们这十年》,第一次了解《唐宫夜宴》的创作背景和经过,数次为一群成年累月不计投入产出的舞蹈演员而落泪,再看这支舞,它成了小王子眼里无可取代的玫瑰。
这部单元剧首先提出了一个年轻人常常困扰的问题:热爱和现实,哪个更重要。
已是剧院的首席的小艳,在家庭和舞蹈之间分裂:一方面她热爱舞蹈,付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另一方面,三十多岁的她必须要面对养育后代的责任。
剧团里最有天赋的蓓蓓,想让家人和自己都过上好日子,比起跳舞嫁给富二代似乎更能帮她靠近理想。
团里的吊车尾宝圆,对于舞蹈有着最坚定的热情,但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尽如人意…这一切现实问题,都在拷问她们:为了跳舞,值得么?
没人能给出答案。
大家心里都明白跳舞就是一件没有性价比的事情,是青春饭。
她们都有各自的困惑,唯有一点是相通的,即便如此,她们还是不能轻易做出放弃的决定。
小艳在逃走后归来,给自己划定了半年的期限;蓓蓓决定继续跳下去,她想起小时候自己单纯的热爱;只有宝圆是被动选择的,她的坚持感动了陈冉。
原来要回答这个问题,最需要的就是真诚和勇气: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有勇气承担这份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陈冉一直知道这一点。
现实和理想的困扰不是没纠缠过她,但她有她的坚持:做一支雅俗共赏的舞蹈。
陈冉很现实,自知在美学上无法超越北京上海的舞团,就另辟蹊径。
舍弃一定的技术难度,做更好的情感表达,大胆突破。
陈冉也很理想,不肯为了钱削弱演员的表演捧流量,放弃了在大平台表演的机会,坚持作品的艺术性和完整性。
《唐宫夜宴》不符合荷花奖的评选标准而落榜,她不是不失落;拒绝平台的改编要求而放弃演出机会,她不是不内疚。
无论是屈就现实还是坚持理想,她都没放弃过自己的初心,奉行自己的创作原则。
最后,《唐宫夜宴》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登上河南春晚舞台,成功出圈,火爆全国。
在被故事打动的同时,回到最初的那个议题:热爱和现实,哪个更重要。
即使依靠真诚和勇气做出了抉择,还需要坚持。
而能让人坚持下去,最主要的力量是信念:对自己选择的热忱和信心,它会让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有耐受性。
毕竟,坚持这种东西需要一点迷信。
创业类的电视剧确实太容易悬浮了,特别是技术细节方面,如果专业术语太多,过于复杂,观众会因为听不懂而不愿意看;如果不够专业,则又会容易悬浮,让人觉得主角们的成功都是靠金手指。
《前海》看到第3集,里面主角展示创新技术的亮点真的有点拉垮,老实说,不太看得出它脱颖而出的理由。
他前期展示的心率监测和血压监控能力从当前看属于普通功能,而实时监控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问题,没有看到这些问题被提出并给出解决方案。
当他给出半年内达成量产目标的时候,并没有给出阶段性小目标,以及半年的计划,感觉半年的目标给的太随意了。
中间的风险和问题也没有在初期的报告中提出,也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尤其是他拉拢第一个员工的时候,根本没有提自己产品的亮点,也没有给出半年的具体计划,凭着合伙人这一点,应该还不足以让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合伙加入吧。
讲个细节上的问题,主角妈妈第一次来看他的时候,他说自己熬了好几个通宵了,镜头切到住处的桌子上摆着果盘,上面摆的是葡萄和苹果,特别新鲜,葡萄特别容易坏,一般经常加班的人会把水果放冰箱里,等想起来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吃,免得想起来发现已经坏了。
几个主角的口型有时候对不上,看得好不爽……主角的形象一直特别光鲜靓丽,确实不太像熬夜加班的样子,有点像压榨员工的光鲜老板( ̄O ̄;)还在看,继续看完再来评论,希望后面越来越好。
《我们这十年》于2022年10月10日首播,主要展现了2010~2020这十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国防等方面的发展,一经播出便引发热议。
而作为这部电视剧的第一个单元《唐宫夜宴》,更是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有一段时间感觉到处都可以刷到相关视频或文章,不过因为前段时间比较忙,一直没有机会欣赏。
本来以为《唐宫夜宴》内容挺多的,点开后才发现居然只有短短的四集,而在这四集中,人物形象塑造得特别好,她们不再是电视剧中的演员,而变成了特别真实的人物,像极了我们身边的那些普通人。
易文艳,她刻苦努力,却花费了很多年才从群演跳上领舞,又从领舞跳上了首席。
本来正是发展的好机会,却又开始遭遇公婆催生,一边是孩子,一边是事业,她就这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好在最后丈夫还是站在了她这一边,一路守护,终于成功完成了《唐宫夜宴》的所有拍摄。
林蓓蓓,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舞蹈演员,轻轻松松就跳上了领舞,但她却并不是很珍惜,常常迟到早退,甚至打算辞职嫁给富二代,这样就没有那么辛苦了,也可以早点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不过一次和男朋友参加聚会,男朋友在朋友的起哄下让她上台给大家露一手,让林蓓蓓意识到了,如果她真的辞职了,以后就变成了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再也没有自由了。
所以她果断和男友分手,开始认真跳舞。
王宝圆,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积极向上,愿意吃苦,为了参加排练坚持减肥,但却没什么舞蹈天赋,尽管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成了拖后腿的那个。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奶奶在电视上看到自己表演,可惜一直没能实现。
参加排练是她求来的机会,甚至一度失去,好在陈冉改变了思路,重新将舞蹈进行编排,最大程度地展现了每一个舞者的特点,宝圆也终于上了电视。
除了她们之外,还有很多舞蹈演员的故事并没有被写出来,但也能感受到,每个月领着三四千的工资,训练起来却是没日没夜的,他们都有自己无法言说的苦。
在这种情况下,陈冉多次参观河南博物馆,通过一次又一次与唐俑对话,最终获得灵感,从《唐俑复活》到《唐宫夜宴》,作品越来越完善、灵动,虽然没能在荷花奖上进入前三名,但却被河南卫视看中,顺利参加其举办的春晚,十四位唐宫小姐姐也在元宵晚会中成为了串场人物。
因为时间有限,其实电视剧一直没有呈现出完整的舞蹈,但每次看片段的时候都会有忍不住想要落泪的冲动,为陈冉的认真,为小姐姐们的努力。
而且也真的能够感受到,这个节目真的很棒!
我其实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就是觉得它们很好,但我自己却不是很感兴趣,博物馆什么的也从来不是我所向往的地方。
但看完《唐宫夜宴》之后,确实有一种想要去了解这些历史的冲动,尤其是陈冉和唐舞者的隔空对话,真的太有感觉了。
也希望这样的作品可以再多一点吧,我们是中国人,如果一直沉浸在快餐文化之中,而让那些美好的文化都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实在是太可惜了。
1、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以文化自信开篇,唐宫夜宴以通过出圈的电视节目开头,以画面和题材吸引年轻人的目的很明显。
2、白百何从小妞走向少妇味,他和娄艺潇扮演的院长都显得年轻,我熟悉的省级歌舞团都是中年以上的人在当家,不知是郑州歌舞剧院领导也比较年轻,还是剧情追求受众的选择。
3、感觉张慧雯和苗苗比较撞脸,当年两部电影出道的谋女郎和冯女郎,或许张冯有些同样的审美爱好。
4、张慧雯应该是戏路不太宽的谋女郎,小巧玲珑眼睛有光,说十八岁都信。
5、上歌领导推荐了舞剧《朱鹮》的成功之路,我在成都看过两次,美尔精彩,但即便是这样头部的市场化案例也不是商业化的优选,而是政府购买成分比较大。
6、不管是小艳还是林蓓蓓这样的省级歌舞剧院首席,如果没有欣赏艺术的土豪,她们的感情波折比较多。
7、会所的歌舞表演比剧场演员赚得多,当然有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大剧主演除外。
8、水月洛神和唐宫夜宴通过电视和短视频出圈,但这并不是剧院最理想的收益。
《我们这十年》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单元《西乡明月》,这个单元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切入点,体现扫黑除恶的深度、广度,反映法治中国建设成就。
一开播,大家是不是就被穿着花衬衫的杨烁吸引了眼球?
没想到这一次,他不演霸道总裁了,演起了“村霸”,还是那种嚣张得让人牙痒痒的村霸。
1、杨烁的“油腻之路”杨烁能进入演艺圈,是因为他的一张脸,戴娆曾评价他“有一张在月光下都挡不住的比月亮还忧郁的脸”,正是因为这个气质,戴娆帮助他走进演艺圈。
但是真正让观众所熟知的,却是“硬汉角色”。
2008年,杨烁出演了孔笙导演的电视剧《生死线》,因为这部剧,他成为很多观众心中的“硬汉”代言人。
之后,他又出演了《成长》、《我是特种兵》、《黄金大劫案》、《刀客家族的女人》等电视剧。
他的口碑一点点积攒起来。
让他爆火的,应该是《欢乐颂》里的小包总,剧中,他油腻中不失稳重,闷骚又不失淡然,成为演艺圈中最为特殊的一种表演方式。
之后,他又出演了正午阳光的《大江大河》,在剧中,他饰演致富带头人雷东宝。
第一季的时候,他的深情让人感动。
可不知为什么,从第二季开始,大家对他的风评慢慢转变了,开始觉得他“油腻”。
尤其是他开始演“霸道总裁”之后,“油腻”这个标签,他怎么也撕不下来。
在与刘涛合作的《我们都要好好的》,与唐嫣合作的《时间都知道》,还有与古力娜扎合作的《归还世界给你》中,他的表现已经令人无法直视了……
也正因为如此,大家一提到他,就会想到“油腻大叔”。
于是,杨烁由大家喜爱的“小包总”变成令人讨厌的“油腻男”。
2、令人讨厌的周大齐《我们这十年》的《西乡明月》中,周大齐倒是不油腻,可却让人看了十分讨厌。
水务稽查来村子里执行公务,他却指挥手下人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派出所来人了,手下人却没有一个人敢指责他,都说是自己打的。
张所长把他带走了,可是他却十分嚣张,表面上配合,实则在“挑衅”。
他在里面没关多久,张所长就拿到了伤情鉴定书和和解书,于是就把他放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上面有人”呢。
周大齐出去时,还故意挑衅了自己的同学程光辉。
然后就是选举,他指使手下人去威胁并教训董学明,让他退出,然后自己成功当选。
于是就更加肆无忌惮。
违规运送渣土,打残修车队的儿子,甚至还跟公务人员起了冲突。
程光辉和张所长来调查,本以为拿到了关键性证据,就能扳倒他。
没想到只是让他住了一段时间的监狱,出来后的他更加变本加厉。
为了把持周家湾,周大齐甚至给张梅下药,就是让她屈从并嫁给自己。
这剧情真是越看越令人气愤。
杨烁饰演的这个角色,不是“渣”,而是令人恨得牙痒痒。
3、杨烁的演技可圈可点观众们都说,一个角色越是让人讨厌,就越说明他很成功。
杨烁饰演的周大齐也是如此。
你看,同样是穿着花衬衫,杨烁演小包总的时候,浑身都是闷骚的气质,而他饰演的周大齐,却是一股痞气。
他演霸道总裁的时候,一抬眼,就是“油腻”,而演周大齐,一抬眼,就是“挑衅”。
这充分说明,杨烁还是十分有演技的,他知道如何把握一个角色的特质。
比如,他当了村主任之后,表面上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可你还是能够从一些细节中看出他的“地痞气”。
还有,他威胁程光辉的时候,硬气中带着那么一丝“猥琐”,不得不说,杨烁还是挺适合这个角色的。
按照剧情推进,杨烁饰演的周大齐必然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知道剧情会不会有他洗头革面的那个镜头,挺想看到他会如何演绎的。
虽然杨烁这一次又演了一个令观众讨厌的角色,但对于他来说却是演技的另一个体现。
希望他今后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路线,别掉到了“油腻”的陷阱里出不来,多加尝试,才能让他的口碑越来越好。
没想到献礼剧会这么好看!看完了前两个故事,真的会跟着故事一起笑一起哭,拍的真好,演员都很棒,看的让人热血沸腾!
看了唐宫夜宴、热爱、心之所向、沙漠之光、未来已来和坚持。我心中的排序是热爱>唐宫夜宴,其他的单元感觉从剧本和呈现方式上都达不到我心中的标准。因为肠粉那个太长了没看完,我感觉如果看完了也是很不错的一个单元。
热爱篇很好看 白宇帆演技不错啊
《唐宫夜宴》郑州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幕后努力拼搏的故事很感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个人喜欢《热爱》《沙漠之光》《一日三餐》
就看了新疆足球的四集,虽然还是传统的套路,但是所有人的演技都一流,孩子们特别自然,特别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看得我更想去新疆了。弹幕实在太好笑了,镇长的农药无人机飞不起来,下一个镜头就是孩子们踢球的航拍:“我看摄影师这个无人机飞得挺好,就抓去喷农药吧”;白宇帆脱了衣服跳河:“精小排下水”;阿迪力家的农药喷不完:“是时候请出超级飞侠了”😂😂😂😂😂😂
喜欢这种一部剧好多个故事单元的剧,单纯讲故事多好。
不喜欢这种拼故事的电视剧 感觉太刻意了 但是唐宫夜宴这个题材特别好 就应该多拍一点这类的题材
10年倏忽而过,好的坏的平凡的高尚的,想说的是,大家都不容易,希望未来的我们都能得偿所愿。
我们河南如此努力,不过是为了让你看看我们!我的家乡,她是最美最温暖的地方。
这是我近期看过的最有代入感的剧,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同时也能感受到导演和编剧还有演员们的用心,她们真正就是活在现实的人。
唐宫夜宴,拍得不错
很惊喜 是讲河南唐宫夜宴创排的故事 细节和侧面很现实也很有趣 还看出了一丝感动 会失败 但好的作品永远打动人心
前两个故事多好,结果从第四个开始就觉得略悬浮,第五个更是急转直下只觉得假,甚至恶心,别说女性了,男性看到也会不太舒服啊,这不就是PUA自家心软的女儿吗?你要是不沉下心去了解那些真正有理想有思路发展新农村人的想法,就别来写这个单元,明明骨子里也看不起不去了解,就整些亲情绑架,然后再生硬转折下,这会是好故事吗?明显选新桅视角更好。你别告诉我就前面后面好看,中间的单元全是凑数的。看完了,四星给前两个故事,后面普遍一般
真想夸夸白百合。
拍的非常好,真实感动的生活。我们没有钱,但是我们有爱。
有两个单元确实不错。但好些地方台词就想念新闻联播稿似的。扫黑部分能再敷衍点吗!
太喜欢白百合这个单元了
作为一个因为工作去过5次新疆的梅西球迷,看到能拍出《热爱》这样的故事,真的很感动,泪目,有点想念在伊犁的日子了。真诚是影视创作最重要的,热血青春永远动人
五星给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