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这几年的春节档里,有一位低调但是华丽的选手,一直默默的发着大财。
它就是“熊出没”系列。
这个看似低幼的动画系列,我想没有人会不知道吧?
说它是国产主流动画里的隐形扛把子,应该也没人有意见吧?
如果有意见,留言区告诉我扛把子备选是谁吧。
2012年1月,《熊出没》系列动画开始在电视台播放。
它的主要故事,围绕着三个角色展开。
熊大、熊二两只狗熊,外加一个长得很像赵本山老师的光头强。
这三个角色,开创了一个动辄破百亿播放量的国民动画时代。
这么大的播放量,不出剧场版,太可惜了。
于是2014年,《熊出没》的第一部剧场版《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登场。
在这部剧场版上映前,很多人并不看好它。
虽然《熊出没》有名,但动画剧集在豆瓣刚过及格线。
而且和它体量差不多的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人家09年就出剧场版了。
逆风之下,《熊出没之夺宝熊兵》选择了一条“故事不再低龄化”的路子。
第一部剧场版,就讲了一个“富商亲儿子绑架富商养女夺遗产”的虐心故事。
这部蹭了《夺宝奇兵》名字的剧场版,上映首周就破了内地动画的票房记录。
在它之前,很多国产动画基本受众年龄是3岁,家长进了影院,全程玩手机。
这一次,成人总算可以抬头,和孩子一起走进故事了。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这招“全年龄段制霸”,孩子说好看,大人也觉得还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故事成人化,本质上就是剧情也合理化了,有了更跌宕的起承转合。
甚至有人觉得比《大圣归来》还好看这种创作路数下,《熊出没》系列剧场版直接战翻了《喜羊羊与灰太狼》。
2016年,《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上映,单日票房就轻松赶超《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2017年,《熊出没之奇幻空间》票房迈向5亿人民币。
一年后,《熊出没之变形记》再破国产动画首映票房纪录。
2019年春节档,熊出没系列的第六部《熊出没之原始时代》,紧咬《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了当时国产动画票房榜的第二名。
还真是差点超越《大圣归来》。
当然,这一切都被那年夏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颠覆了。
哪吒:不服?
2020年的春节档,熊出没又来了,这次出战的是《熊出没之狂野大陆》。
突然席卷全球的疫情,让这部可能再创奇迹的剧场版沉寂了。
和那年所有的贺岁片一样,它静静等待着再临大银幕。
2021年,春节档总算是重启了。
我也终于看到了《熊出没之狂野大陆》。
客观的说,我想推荐它。
理由很简单:它依旧全年龄段皆可,质量也不拉跨。
我先给还没看这动画的小伙伴们聊聊故事。
这次,光头强和熊大、熊二,来到了一个叫“狂野大陆”的地方。
狂野大陆算是一个主题公园,里面的人只要缴费,就可以通过一种设备变成动物。
变成动物后,你可以释放天性在原野上奔跑,也可以化身为老鹰,翱翔于天际。
狂野大陆还会定期举办大奖赛,奖金100万。
光头强等人来此的目的,就是争夺那100万。
大奖赛的赛制,是现场组团,比赛的项目都很简单,就是大家在各种比赛地图里夺宝。
光头强在狂野大陆里,化身为一头狮子,和他一起组团的另一个选手是个科学家,化身为某种猫科动物(抱歉我实在看不出来,知道的请留言区告诉我,谢谢了)。
队伍里的第三位成员,是调皮的熊二(别问熊大去哪了,熊大在打野)。
他们仨层层过关,终于来到了决赛。
最后的决赛,狂野大陆官方给选手们试用了新的装备,它可以让选手拥有各种动物的混合特征。
这样一来,什么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都可以集于一身了。
决赛的对决方式,是几队人马抢代表不同分数的球。
像不像《哈利·波特》里的魁地奇比赛?
决赛时,因为这个混合变身太给力了,选手们都十分激动。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混合变身还处于试验阶段,它会让人类真的变成野兽。
狂野大陆的人工智能AI隐瞒了这一消息,它有着让人类全部回归狂野的阴谋。
这里的剧情,又有点《2001太空漫游》的感觉了。
后面的故事,大家基本也能猜到,光头强和小伙伴们,将与这个AI展开大战。
动画里还提及了一个细节:很多人来到狂野大陆,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
他们在这里像动物一样撒欢,解放自己身上作为人类的束缚。
说白了,成年人来这儿都是为了解压。
动画里狂野大陆这个概念的设计初衷,却并非如此。
开发者为了给残疾的女儿打造一个飞翔梦,才动了研究人类和动物结合的念头。
但这个科学成果,却被合伙人拿走,变成了赚钱的工具。
当纯洁的梦想染上铜臭,它的结局必然是失败的。
这种寓意,大人看懂很容易,孩子就不一定能理解。
在电影院时,我身边坐着一个小朋友,我一直偷偷看他,总觉得他不会看懂故事背后的深意。
动画的后半段,他确实有点无聊,咔嚓咔嚓吃起爆米花。
《熊出没之狂野大陆》这次可能在立意上走的有些远了。
比如那个奖金100万的大奖赛,一开始就带有隐藏的双关性。
本来人们到狂野大陆是想做动物解压,100万却让他们又恢复了贪财的人性,重新背负起压力和欲望的枷锁。
也正是人类这些表里不一的表现,让狂野大陆的AI产生了要“改进人类”的念头。
这些元素,小朋友们可看不懂。
不过《熊出没之狂野大陆》的视觉效果,绝对会让孩子们大呼“哇呀”。
3D特效、云雾山川、光影氤氲,都让人称赞。
在冒险环节上,片方进行了一部分的剧情强度调整,估计也是为了中和立意太深刻的天平。
这种中和,主要表现在角色闯关打怪的一路畅通,有点爽文的既视感。
这一路冒险下来,紧张感对孩子来说足够了,对大人来说就显得平淡。
尤其是最后的正邪大对决。
我在影院里的体会,基本是孩子们都攥起了小手,大人们却开始走神了。
看来这个全年龄段的平衡木,还真是不好走。
动画里一些配角倒是比主角更有立体感,大概主角服务孩子,配角服务大人 《熊出没之狂野大陆》,是该系列的第七部剧场版。
这个系列剧场版的方法论,已经被市场证明是有效的,所以片方也一以贯之。
可要想让它成为真正可以称得上“经典”的系列动画,《熊出没》光有方法论,显然还不够。
我特意查了一下,目前《熊出没》系列剧场版,豆瓣评分其实都不算惊艳,一般都是6分上下。
但我注意到,2013年在央视播出的贺岁大动画《熊出没之过年》异军突起。
好家伙,直接8.2分。
这个大动画我以前和大家聊过,但估计你们都忘了,我再简单说说。
或许因为这部动画并不上院线,没有用“剧场版方法论”,所以剧情和TV版动画衔接的很紧密。
前半部分是光头强为了回家过年,要去砍树,熊大、熊二和森林里的动物们对他进行阻挠。
后半部分则开始了公路片模式,动物们看光头强可怜,决定送他回老家。
如果你看过这部大动画,会发现这里面三位主角的性格塑造,比剧场版要夯实。
尤其是光头强。
他一开始就因为父母催他回家过年的电话,表现了一把出门外在的辛酸。
“我在外面都挺好的” 然后又因为没钱买回去的火车票,光头强将电话打给了老板。
老板欠了他好多工钱,结果要账时,又让光头强再砍20棵树给他,再来结钱。
真·卑微的打工人了。
本着回家过年的迫切之心,光头强挺身犯险,知法犯法。
当然在熊大等动物们的捣乱下,他最终并未成功砍树。
可也因此,光头强没办法回家了。
作为欢喜冤家的熊大等小动物,看不过去,决定帮光头强回家。
这一路上,先是光头强以为熊大它们要害他;然后又是开车时违反交通规则,被交警追;接下来熊大、熊二被坏人捉走,光头强又去救他俩……
剧情环环相扣,惊险一波接一波。
追火车的戏,甚至有种《007》的赶脚。
动画的结尾,一人俩熊坐在火车货仓里看烟花。
《熊出没》TV版里的很多场景一一闪过。
一瞬间,我居然有一种“虽然平时打打闹闹,但最终自然和人类实现了大和谐”的圣洁感。
这部动画能拿到8.2分,我想,多半是因为它延续了《熊出没》自身的价值观。
它没有后来剧场版为了扩大市场而增加各种元素搞平衡,单纯只在“一起回家过年”的故事核心上发力。
简单+直接+纯粹,或许就等于真诚吧。
当然,咱也不能说《熊出没》的剧场版不真诚。
这就像是算法打造的面面俱到,与手工捏制的浑然天成之间的区别吧。
希望明年,能看到《熊出没》更走心一点的故事。
让这个国产动画的传奇,能飞越下一座山峰。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这么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亢蒙
去年的文章,更新了2.0,再发一遍流水的春节档,铁打的“熊出没”。
轮空一年之后的春节档终于来了,且作为每年春节档家庭观影的唯一保留项目,《熊出没·狂野大陆》如约而至。
如果没记错的话,《熊出没·狂野大陆》应该是这个系列第7部大电影作品了。
保持着每年一部新作的系列作品,时至今日,“熊出没”已经成了春节档合家欢动画的每年必看的首选作品,每年都有一些小创新,画面剧情也逐年升级,这次更是号称七年之最。
IP价值的延续从2014年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开始,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华语动画的IP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延续到现在,更不会想到,当年这部被不少观众嗤之以鼻、被认为低幼的动画片,能在春节档这个兵强马壮的市场,占得不少的市场份额。
比如上一部《熊出没·原始时代》,票房超越了7亿,比同期星爷的《新喜剧之王》都高,俗话说,成气候了。
不同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这样的动画电影,“熊出没”系列电影坚守着合家欢本位的底线——以老少咸宜的认知与接受能力为考量,恰到好处的内容,不过分哲学的深度,同时发挥作品应有的水平,传递基本的寓教于乐理念,大人小孩看了都有所收获。
就这样,来到了第7部,每年一次升级,娱乐了观众,逼秃了导演。
成绩不用我多说,有目共睹。
为什么这样说,票房逐年上升,上一部《原始时代》更是拥有系列最高的票房,已经很好的解释。
可以肯定的说,以合家欢市场为基础的作品,“熊出没”近几年一直很成功。
可贵的是,他们没有原地踏步,每年都在逐步寻求市场“增量”,那就是对成年观众的重视,今年更是为此推出了一部真人短片。
话题扯远了,说回这部《熊出没·狂野大陆》(如下简称《狂野大陆》),今年整体都进行了升级。
让我这个去年对《熊出没·原始时代》吹毛求疵的“黑子”无处下口。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作为电影版,这个故事依然延续了该系列一贯的风格,简单易懂的叙事和奇妙想象的世界观。
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该片对故事主题进行了一个升级,或者不能叫做“升级”,而是一个“变招”。
可以参考《哆啦A梦》的剧场版,基本都是小伙伴们走出自家街道,穿越古今畅游宇宙的大戏,“熊出没”也是如此,自从《夺宝熊兵》开启电影版之后,主角们围绕着狗熊岭进行拓展,让我仿佛看到一个“熊出没”宇宙正在逐渐成形。
不断的寻求变革和突破无疑是危险的,在这个世界似乎就是有许多这样的“傻子”,始终坚持“老套”的“工匠精神”,而市场也恰如其分的予以正向的回馈。
今年《熊出没·狂野大陆》脱离了前两年的奇幻色彩,通过一个后现代科幻故事,来为影片内核增强了思辨的色彩。
在狂野大陆的主题公园里,人变动物的设定,最终失控,就是科幻片中的基因论调,主题就是技术失控,而且结局还指向了智能叛变,这在全系列里是独一无二的。
简言之,电影中的设定,将人类融合动物基因,是“异化主体”类科幻电影定位典型特征,是由“非己”或“他人”的异化现象构成的二元行为统一体(区别于克隆人)。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阿凡达》,人类披上了潘多拉星球的外衣,以及科幻剧集《西部世界》中的世界观,它们更多是在描述异化后的现象,对“异化主体”身份的思考,但技术并不是电影探讨的核心,主要还是描述技术手段之下,对行为主体和世界的影响。
《狂野大陆》正是如此,因为本身电影就是拟人化的,主角光头强与熊大熊二这样让人类与动物处于同一体系下的世界观,而“狂野大陆”主题公园的设定,让二者出现了相互转化的可能。
使得人与动物之间的对立关系,变得更加模糊。
让没有一根毛的光头强也变成毛发浓密的狮子是怎样的体验?
整个世界都是动物,不穿衣服的熊大熊二却被当成了异类。
而且每个人不单单可以变成动物,更能通过基因手段,变成“怪兽”,比如会跑的鲨鱼,会飞的老虎等等。
终究而言,卡通电影可以让技术基础并非依照科学规律,而展现天马行空的脑洞大开,最终更能突出主题:人类为什么要变成动物,就是为了增强身体机能,也正因为如此,狂野大陆的人们最终走向失控。
随着身体机能的逐步提升,就代表着人性的逐步缺失,就是一个兽性替代人性的过程。
您要说《狂野大陆》是动画版的《侏罗纪公园》、《生化危机》,也没问题。
而如《侏罗纪公园》、《生化危机》这样展示技术失控的电影里,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技术至上”的破坏性,人类处在拥有一个生产力极为先进的社会,但这一成就的代价就是人性的缺失。
化繁为简的快乐本源不要以为本片的主题很繁琐,毕竟本片以合家欢为主的核心受众是不变的。
所以《狂野大陆》进行了一个化繁为简的转化,技术运用的目的,是追求“快乐是什么”。
终日繁忙、被生活所累的成年人,变成了“无忧无虑”的动物,这就是“快乐的源泉”,这样一来,主题就非常通俗易懂了,大人看的懂,小孩也明白,建立在此之上冒险故事也有了海阔天空的一面,这是本片的新意。
此外,以往在科幻电影中的技术问题,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克隆人,最终的命题还是落回人性方面。
让温暖的人性取代冷冰冰的技术,乃是这类作品一大原则,而本片这一点也与主题贴合的非常好,唤醒人性的,是亲情。
前文说了,“熊出没”电影版在系列片老角色带动下,拓展了新世界和新角色,本片的新角色,就是设计这个技术手段的科学家乐天。
电影后半段,从前期的欢乐冒险,变成了后期的正邪大战,这里就不剧透了。
而在热闹的背后,幕后真正BOSS浮出水面,同样也有着同类型科幻电影的主题色彩,人在技术社会中没有主体性,只是庞大社会机器中的零件,可以随意替换。
而造成这种形势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人类自己,在这部电影里,也是“快乐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出口。
可见电影已经不再是熊孩子的专属,多了来自成人世界的驳杂,友情的写照,亲情的羁绊,用通俗的语言来说,人类的理智和情感造就了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但这也是“快乐的本源”啊。
乐天父女情的刻画升华了主题,给出了答案:我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这个世界美好,因为有着身边的伙伴和亲人,因为家庭的温馨等等,而不是变成无拘无束的野兽!
深邃的主题由浅入深,化繁为简,一部动画片的故事,尽管无法达到传统科幻片的深度,但足以呈现出少见的思辨性,也是该片适合家庭合家欢的特色之一。
有变招就是进步《狂野大陆》通过此段奇妙之旅阐释了何谓“快乐”,通过一个个不同的视角转换,使得一个崭新的奇幻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这趟奇幻旅程中,有悲伤,有遗憾,也有感人之处,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温暖有趣之外更积极励志。
当然这个故事,在不否定之前作品的基础上,本片也更加适合全年龄级观影,不要一听到“熊出没”三个字就退避三舍,“熊出没”系列是以儿童受众为核心不假,但这部《狂野大陆》则找准了家庭受众的核心——父母对孩子守护,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暖心家庭氛围的情感刻画,更有“快乐是什么”的本源诉求。
所以这部电影,再次证明国产动漫电影要想冲开一条出路,除了固有的撒娇卖萌外,“熊出没”除了一年一度的“不见不散”外,也要符合观众基本审美需求,我们可能不强求每年有多么的推陈出新,只希望不要原地踏步,不要吃老本。
什么?
画面没提?
因为没有必要,华语动画事到如今,画面早已不是掣肘,故事才是。
我觉得《狂野大陆》这个“变招”,是在不变中的变化,值得肯定。
总之,确实当得起七年之最。
《熊出没·狂野大陆》定档大年初一,是该系列第七部大电影,1月11日、1月12日超前点映!元旦快带孩子一起跟熊大熊二提前嗨翻新年吧! 即将上映的 《熊出没·狂野大陆》备受期待,作为很多孩子记忆里的动漫,一开始就深受孩子们的关注和期许! 据称在该片里,你将体会到在令人震撼的不同场景里遨游嬉戏,穿梭于原始丛林、苍茫大漠、皑皑雪原是什么样的感受。
在狂野大陆中既有振翅翱翔的雄鹰,又有翩翩起舞的火烈鸟群,还有舞台中耀眼夺目的摇滚狮子……据主创团队介绍,影片大量使用国际领先的Xgen毛发系统,并自主研发方特角色绑定系统,逼真细腻的角色渲染创下“熊出没系列之最”。
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世界观,还有着让人忍俊不禁的密集笑点:光头强剃去标志性的胡子,仿佛突然变成美颜帅哥?人们变成动物后纷纷放飞自我,为赢得百万大奖争夺赛使尽浑身解数,笑料百出!熊出没合家欢盛宴还有更多高能看点,都在精彩纷呈的电影之中。
《熊出没》IP一直秉持着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已经连续7年输出新的电影作品,每一部大电影都带来充满惊喜的新体验。
《熊出没·狂野大陆》力求突破,让观众们不仅可以见证极具未来感的科技大陆,更能同时观览数百个生动有趣、各有特色的动画角色。
剧情层面,熊大、熊二、光头强从最初的“熊强对抗”升华为如今家喻户晓的“熊强组合”,在联手解决惊人危机的过程中共同收获、共同成长,温暖众人。
作为中国原创第一合家欢动画IP,《熊出没》系列电影总票房已累计近27亿,稳居国产动漫合家欢电影票房榜首,更成为中国亲子家庭春节欢聚的新年年俗。
作为国漫头部IP之一,作品更是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院上映,为世界家庭带来欢声笑语。
凭借幽默搞笑,老少咸宜的作品魅力,让《熊出没》影响力不断出圈,受众已经横跨各个年龄层、性别和职业类型。
这次的快乐冒险之旅,一定可以让大家在银幕上一起体会欢笑与感动,在新年期间收获一次难忘的惊喜之旅。
带着全家人,陪着孩子父母,一起去大屏幕,寻找最初的快
12年的熊出没刚出时,每天就在等着晚上9点钟CCTV14少儿频道播出熊出没第一部。
那个时候的熊出没有的不一样的味道,看一遍两遍十遍二十遍都还是那么多耐人寻味,让不经哈哈大笑哈哈。
那个时候的童真到现在都让人回味很久。
那个时候我清晰的记得狗熊岭里东北伐木工砍树,被熊追打的光头强形象,聪明伶俐,保护森林,爱护家园的熊大,和贪吃嗜睡,力大无穷,可爱圆胖的熊二,蹦蹦跳跳,爱吃松果的小松鼠和其他动物…… 都是我们的童年过这么多年我一直都还有关注熊出没电影每一部动漫,我发现最近这两年的电影,动漫越来越偏离童年的味道 ,没有之前的童贞没有了之前的幽默,电影也没有之前的那么好感触那么深了。
其实每一个童年都是美好的,我谢谢很多人都行回去自己的童年时光,和回味自己的童年.我有的时候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的童年是熊出没…… 我希望熊出没导演之后可以把熊出没做回之前的味道之前的童贞,我希望还是之前那个东北大汉有胡子的光头强,还是那个聪明伶俐的兄弟,还是那个贪吃爱玩的熊二……
这的动画特效比上一部原始时代好多了。
光头强也一下子变帅了很多。
而且还没胡子了。
新出来的女主角。
性格也很活泼开朗。
长的也很好看。
但是这。
你熊大的戏分真的很少。
感觉是个打酱油的。
光头强和熊二才是主角。
这次光头强变身了好多动物,个人感觉。
跟熊出没雪岭雄风比可能还有点差距。
但是我觉得和奇幻空间是有的一拼了。
新出来的反派也很有意思。
乐天这个科学家也特别的有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乐天做的基因手环。
全部都是为了她女儿的病。
这是本片的泪点之一。
看到那里的时候我都飙泪了。
我相信从这部电影开始,熊出没开始越来越好。
我给他打五星。
我觉得。
我看到了他我要感受到了童真与快乐。
这本片的主题是。
快乐是什么?
我觉得这部片子特别的好看。
是可以和奇幻空间一比的熊出没电影。
这不是和 头号玩家 电影剧情差不多么,过年时还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去看了,孩子还念念不忘的那句光头强的台词,以为是原创,今天看了头号玩家,才知道!
孩子看的挺喜欢!
孩子喜欢熊大熊二!
这不是和 头号玩家 电影剧情差不多么,过年时还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去看了,孩子还念念不忘的那句光头强的台词,以为是原创,今天看了头号玩家,才知道!
孩子看的挺喜欢!
孩子喜欢熊大熊二!
真就一般😓,可能是影院放映原因,3D版有点糊,特别是那种物品飞出来的特写(这种物品飞出来延时的镜头明显就是凸显电影的3D技术让观众惊艳一把。
去年原始时代真的这种特写3D搞得特别好石头飞出来的瞬间,真的感觉马上就砸脸上了)但今年的这种炫技镜头直接让人怀疑是不是没有带3D眼镜,刚刚开场的时候差点连字幕都看不清,后来才好一点。
言归正传,今年的这部剧场版,我真的觉得不是很好,正片我完全没笑……就只有彩蛋能让我有点点想笑的感觉,不光是我,我们那个厅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全场也就笑了一两次。
感觉高潮好乏力,热血的桥段我也没有热血的起来,剧情也就是传统套路,还好讲的还算流畅,但只有个流畅而已……高潮部分个人感觉欠点力度,前面的笑点很多都没get到。
去年的原始时代确实把我惊艳了,视觉效果和剧情是真不错,今年的就……人物塑造嗯……相较于去年原始时代的多样化,今年的剧场版人物塑造就大多偏扁平了,熊大完全就是硬塞的……熊二都有点那个,首先之前熊出没剧场版主角选择都有个规律:每部都配个光头强,然后今年是熊大担当主线冒险剧情的话,明年就变成熊二担当主剧情,今年感觉就是熊大熊二都变配角,主要突出的是光头强,结果光头强,个人感觉表现也没有很惊艳……而且今年这部剧场版的娱乐性也不如上一部《原始时代》上一部原始时代可以看出,为了娱乐性添加了很多搞笑的角色和剧情结果狂野大陆,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添加的新角色塑造扁平就不说了完全没有承担住笑点包袱啊!
光头强没有笑点熊大熊二也没有笑点新角色更没有笑点!
你看去年的剧场版就拿那个豪猪来说,是不是就能逗笑一批人?
结果今年的剧场版或许是想好好讲一个故事所以说我感觉也没有往剧情加笑点,一小部分存在在对话中的笑点都给你一种很敷衍的感觉,把狂野大陆当成硬核科幻剧情片来看又不合适(对不起,对不起如果喜欢的话,当我在瞎说)我看我那场很多带娃家长来看一进场就直接在玩手机,我相信大部分家长应该也不是那种一直坚持看到底的吧?
小朋友不就图熊大熊二和光头强搞笑冒险把他们逗乐吗?
去年原始时代可以看出制作组是真的用心了剧情中加入了很多笑点比如光头强用手机跳广场舞等等……今年的剧场版编剧就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很普通的流畅的故事而已,什么笑点啊,新角色塑造啊,感觉都与他无瓜。
明年又回到熊二担当主线的外太空剧情了看预告还是为熊出没捏一把汉,熊出没稳住啊!
不要让一个经营这么多年,口碑还不错的IP,就这么倒了啊!
最后真的让我说一个感到震惊的点:今年电影的编剧这么多吗?
看着片头那密密麻麻的编剧表真的感觉熊出没这种90多分钟的动画冒险电影真的需要这么多编剧吗?
这么多编剧真的只出来这种效果,多多少少有点让人失望……首先去年就全国大规模点映过了,而且相信大家都知道,当时就已经有枪版流出了,全国大规模点映的时候有很多人去看过了,举一个例子前几天我在这部电影的讨论区里面发现了一个贴我看(某票务平台)上前排的差评都是说老片当新片上映所以说在抢板已经传播一年,唐探3,李焕英神仙打架,宣发不顶尖,的情况下拿到五亿已经很好了吧?
不要动不动就说什么IP衰退嘛,至少也要考虑之前的枪版传播等因素啊!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总而言之,还是希望熊出没继续稳下去啊!
它讲的是有两个很厉害的人创造了一个叫狂野大陆的游乐城,去玩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像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熊、水里游的鱼等等。
参加狂野大陆竞赛的人还有机会获得超级变身胶囊。
可是主控制系统有了自己的思想,对创造者隐瞒了使用超级变身,变得狂暴的危险。
光头强、熊大、熊二和其中一位创造者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历尽艰难地毁掉机器,救了大家。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或者危险时,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会渡过难关。
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信任。
还告戒我们科技也是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危险的。
狂野大陆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
鲜艳的配色,有趣的故事,有可爱的动物和各种理想主义!
由快乐而来的故事,被机器支配的恐惧 和科技滥用带来的后果,或许人真的该醒悟!
我们们的地球 我们的家还能坚持多久!
快乐很重要,理性也很重要!
到底做人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作为动物就会快乐?
总体还有人以自己的角度以为这样是好的,其实人家也许觉得不好呢?
一家四口去看,都能找到自己的点,太惊艳了!
影片画面精美,色彩明快,节奏紧凑,高潮迭起,又轻松明快,全程无尿点。
想要传达的内容虽多但都很自然,没有顾此失彼或生搬硬套,笑点与泪点并存。
科学家一边回首自己女儿的幻想,一边又要去亲手打破它,太虐了,哭的稀里哗啦!
唉,泪点低从来不看动情的片,什么亲爱的,你好李焕英之类都避着走,奈何躲不过熊出没啊!
年年追,年年哭😭😭但还是爱啊!
期待下一部!
一家四口讨论自己想要变身成哪种动物,理由是什么。
老大回答,奥特曼,一下就能拿到球。
老二幼龄跟风,我也是奥特曼。
爱人,熊二,别看总是出丑,其实是最快乐的。
我,我要当一只鹰,自由自在,翱翔天际。
陪小孩看的,就这样。光头强没了胡子还挺可爱的。人工智能有了自己的思想,危害不小。
就很好看,剧情也好,没有平常动画片里的无厘头剧情
大年初一,陪孩子去看熊大熊二,光头强好像变帅了,双熊依旧可爱,孩子看的挺乐呵,但是对大人来讲实在不行,矫情,最后强行煽情让人蛋疼,竞赛过程太敷衍让人感觉100万跟闹着玩一样,动物技能也没发挥,如果把竞赛拍的更激动人心,更精彩炫酷一些,那个所谓的阴谋也就可以略去了!最后要吐槽一下套飘飘,头一次线上票价超过了前台,而且一超就是14元,三口人多花了近50!我旁边的大姐2人19.9还赠了爆米花,气的牙痒痒,某票票真的可以拉黑了!!!!
哈哈哈我觉得很好看耶
熊出没绝对是最好赚的系列电影,每个大人,不管愿不愿意,都会每年跑过来贡献票房。但是如果中国动画是这样的尴尬抄袭,是中国动漫的悲哀。
相当讨厌
熊出没里最差的一部了,但是孩子看哭了!
春节档最强!其他都一星,熊出没至少两星!
2.5
电话手表,润物无形的广告植入,厉害。一线城市的孩子几乎人手一个电话手表。
打发时间看的,设定融合抄了一堆电影,我就不举例了,这个剧情缺乏逻辑问题,而且实验室为什么要造在水下,角色也还是那一老套的亲情故事,这么好的特效技术非要做这种烂片,本来想看着能解决睡不着觉的问题看完还没睡着。
设定可追溯到《西部世界》,甚至最早的《侏罗纪公园》,人自己养的/发明的东西突破了设定反而戕害人类自身。有点敷衍,强行主角滤镜,比如赢得比赛得奖那一段。
谁能想到居然比隔壁唐探三好看,评分还是低了点。
真合家欢。儿童看了会觉得有趣(人变动物),成年人看了会反思(快乐与技术的辩证探讨)。对互联网时代,微信(沟通没了难度,感情反倒降一度。微信都在线,现实全掉线),抖音,网红直播,程序猿,极客,社畜等的展现也非常接地气。
刮了胡子的光头强还是个光头小鲜肉呢。三九感冒灵的植入真是超长待机的陪伴啊。
以小朋友的角度看挺不错的,从大人的角度看也还行,不烂,故事完整,想象力有,大概有一些侏罗纪公园+我机器人+疯狂动物城的影子,甚至在感情部分还有点同档期另类李焕英即视感。缺点就是梗有的比较俗气,立意简单敷衍,科学家的父女感情完全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以前有的动画是说教气息浓厚,这个刚好相反,是懒得说教到过于敷衍。还有一个问题也算是普通动画片的通病:人物表演过于套路化,比如为别人难过就是转身皱眉低头等等,导演可能觉得这样用也没毛病,但是多来几个这种套路表演,就会让动画匠气起来。
姑姑带蜜桃在私人影院看的。虽然画面比例无法调整到最佳,导致人物有点拉长变形,但是蜜桃看得很认真。这部的剧情设计真的脑洞巨大,一个高科技变形手环就可以让人变成想要变成的动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无所不能。但是物极必反,发展到极致的反噬就是超级变形是各种动物融合,带来了使人失去人性无法控制、无法恢复人身的后果。而人工智能被创造出来,本来是为了人类服务,但是智慧超出预期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服从人类的指令,甚至想要保全自己控制人类。或许蜜桃没有完全看懂这部的剧情,只是看了个热闹,但是这部真的很能引发成人的深思。黑豹科学家在回忆的幻境中对女儿依依不舍那段真的很催泪,有了小孩的老母亲非常感同身受。
这个光头强太丑了,变身器控制人思想
2020春节档看的可就定档2021了,还先后为这片子做了两期节目,并从他们公司那儿拿了得有二十多个熊熊的玩偶……不过这片子也就给小孩儿看的,尽管做了针对大观众做了成人化的处理,成年人看的时候多少还是会有些难受,尤其是煽情段落以在场的孩子哭为目的,大人可能会尴尬。技术其实在国产动画尤其是子供向动画里算不错的了,确实没法儿跟《哪吒》《姜子牙》比但能感觉到毛发渲染上的用心,普通话版本之外还做了河南话、四川话和广东话的地方专供版,导演和制片人在方特都属于位份比较高的人但都很实干。春节档确实需要一部真真正正适合家长带小孩儿看的,虽然《熊出没》作为唯一的选择显得非常寒颤且令人叹惋,但至少能看得到进步。既然市场都已经这样子了,也不指望一口能吃个胖子吧?
陪外甥看的。中间有几个3D特效还是很惊艳的,影院里好多小朋友伸出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