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该从哪吐槽,明明两个小时就能讲完的东西硬是扯出十三集。
没看过原著,本剧可以说是非常难看的那种,几乎全程三部速艰难看完。
剧情拍的像MV,十三集的故事至少一半都在注水。
秦昊饰演的杜管教作为一个狱警所谓的追凶二十年没有任何意义,怎么就一眼看出两人是好人的?
就凭二人修了机器?
姚斌彬的死能造成杜二十年的执念也十分牵强,首先案子不是他侦办的,其次,我个人觉得,无论是不是受他人唆使,但的的确确是杀了人,因为刘科长说过,即便他不去补刀也会死,而且我认为姚的主观就是奔着杀李超去的。
徐跑路也是没道理... 后面就是杜湘东和刘芬芳的爱情故事,各种疯狂注水。
到后面找到徐文国衔接十分生硬,怎么获得的身份?
郑三闯又是怎么知道徐在那的?
最后就是唐氏父子被捕的故事,草草收尾。
作为悬疑剧,各种突兀的音乐夹杂其中。
各种疯狂注水,人物的立场也站不住。
总之无比难看,但仍然有人大量的刷四五星。
真是呵呵
杜湘东的对这个案件的执念执着导致 20 年走不出来我觉得这点根本立不住,第一他不是公安这边的主办警官,仅仅是个狱警,公理上他完全无责,也就是说他没有职务责任的压力。
第二私情上,也是最重要的,从剧情的每个节点上看,他都做到了尽力而为:狱中平等对待两兄弟,私下了解案情并提出疑问,车祸时拼命追回老二,尤其是那个保卫科长落网后,按说他对彬彬的死就不该内疚了,解脱了,因为此时他完全不知道科长是受唐公子指使。
反而从后面剧情上看,他此时应该是陷入因追捕逃犯导致妻子怀孕大出血而死的深深自责的心理状态。
甚至在得知妻子死后有厌烦这个案件的心理才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剧情没交代这点或是为了最后结尾说出芬芳的死而玩儿的篡儿(非常拙劣)。
甚至于男主情绪崩溃掀桌子那场戏也是奔溃于彬彬死的冤枉,丝毫没有他对妻子过世的内疚。
这不是简单的后面说案件另有隐情,他协助办案,成功了就解脱了。
完全是编剧疯狂加戏,强上价值,煽情的产物(说难听点,就是骗集数骗钱)。
艺术上最后一集关于主人公最后解脱那段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我的感受就是主人公的心理动机没说清楚,剧情混乱,摆范儿装逼,事儿没讲清楚,艺术上装样子。
看了这么多年的悬疑剧,从来没看过这么烂的,实在不吐不快了。
看的时候就一直很纳闷,主角作为一个看守所民警,他前期到底为什么就非要掺和这档子事儿呢?
直接把他写成刑警不行吗?
他到底觉得这个案子哪里不对劲,他也不说,他视角应该完全不足才对,但是就非要闷头查。
他到底有什么动机去一直查这个事情呢?
整部剧他除了把弟弟抓回来枪毙以外,他对这个案子有啥推进作用呢?
关键证据也都不是他找的呀。
他不是全程在第一线充当看客吗?
主角的篇幅这么大,竟然塑造的如此单薄。
连秦昊的演技都救不了这个角色。
然后是跟钟楚曦的感情线,有什么作用?
非常破坏悬疑氛围。
我以为我在看什么年代爱情剧呢。
徐永红是最搞笑的,你说她痴情吗?
男友出事,她转头就嫁给厂长儿子,你说她图钱吗?
厂长儿子对她这么好,给她财富自由,她最后又把人家卖了。
她之前还要死要活的想自杀?
到底是出于什么心理呢?
弟弟也是搞笑,应该知道自己犯的是死罪吧?
自己不跑让哥哥跑。
他哥才多大点事,非要让他背个越狱的罪吗?
哥哥就更别提了,18年后回归就是商战,气的厂长儿子办公室发飙,(下一幕又成顾家好男人教钢琴了)结果几分钟时间,哥哥商战就输了。
他整整隐忍了20年啊,查了20年啊,得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啊,结果仇人贴脸放了个大,就自杀了?。。
不是。。。
你哪怕拿把刀去同归于尽呢?
你弟弟最大的心愿应该是让你好好替他活着吧?
结果你直接自杀?
要让已经承受丧子之痛的母亲再体会一次?
直接把我看懵逼了啊。
还是说你想要用命去感化徐永红吗?
关键你怎么知道徐永红能掌握的了证据呢?
你也没有这个视角啊?
最后两人哽咽的实名举报视频也是把我看尴尬了,这么多年了,到底在激动什么啊?
这部剧漏洞太多太过离谱,真是烂啊,一下言情,一下悬疑,一下警匪,一下反腐的。。。
导演还是陆川,到底是怎么能拍出这种烂东西的?
剪辑也是烂啊,8集能讲完的事情,非要剪成13集,大段大段无关主线的剧情,搬上来硬剪,关键剧情,又不懂得控制节奏。
全靠bgm烘托情绪。
一部讲命案的悬疑剧,这么沉重的事情,结果把我整笑了,太离谱了。
看完《借命而生》大结局真的是很唏嘘,那些说感情戏多余的人你们真的看懂了吗?
刘芬芳前期作为剧里唯一的温情线,很好的调节了整个剧的节奏,每次她出来画面就是温暖的,带着光的,她的浪漫唯美,其实都是杜湘东眼中的她。
中间刘芬芳断崖式下岗,对于那个年代这么要强把工作当底气的人来说无疑是天塌了一样的打击(看这块的时候特别像当初看《小巷人家》黄玲下岗那里,很揪心)后来杜湘东答应她这次再追不着徐文国就去找一个踏实稳定的工作,俩人好好过日子。
到这刘芬芳以为一切都好起来了,结果今天一看大结局,原来公园这段已经是刘芬芳的“回光返照”了。
原来不是刘芬芳不告诉杜湘东自己怀孕,是杜湘东一心想要奋力一搏不顾上眼前满是心事的妻子。
也没有杜湘东深夜拉着满身是血的刘芬芳去医院,她早就一个人孤寂的死在这个没什么人气儿的家里。
更没有杜湘东在录视频前抱着刘芬芳说要好好过日子,有的只有刘芬芳的灵堂和遗照。
其实从大结局杜湘东出现幻觉这个事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他这20年为了追凶牺牲了非常多,他的前途、生活、家庭,但他自己身在其中并不觉得,只有刘芬芳的死,才狠狠把他扎醒了。
如果你觉得刘芬芳不重要,那杜湘东这二十年的牺牲又算什么?
杜湘东和刘芬芳的命运是相辅相成,刘芬芳就是杜湘东这二十年追凶牺牲的具象化想做英雄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做孤勇者的背后的人注定是悲惨的。
不得不说这是秦昊少有的选本翻船。
题材很好,但是导演叙事有太大问题。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高启强的弟干的好事,这人出现没好事,可你也不能因为我知道结局就这么欺负观众吧!
乱剪就算了,整个和剧情没关系的刘芬芳最后整那段惊悚戏有啥意义!
想说警察牺牲大也不用这么大比例篇幅。
而且要没有朝阳这种警察不负责任,也不会有冤死了,那个年代死刑不复核,判了马上杀吗?
红姐的操作更是离谱。
嫁给仇家就算了,算她孬没骨气,那爱人回来了骂他,不让他报仇,然后旧爱被逼得去自杀,又回来把现老公举报了,这又是什么操作。
很明显看得出来他俩夫妻也关系不好,这种复杂羁绊纯属多余。
唐这么敏感,红姐都去把证据挖出来了,这么长一截都没被他们家截胡,这合理吗?
证据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第一反应不是去挑战和阻拦,以他们的性格居然是束手就擒,最不合理的是最后这大boss没伏法让他自杀了。
最离谱的是一个考北大的高材生人家才和你打完架,你能同意你弟留下一台车,而且拆出来发现都是二手零件都没引起警觉,有可能会是一个局。
没爹没妈的孩子这么单纯,这符合人物特征吗?
不过这个题材倒是让我很有共鸣。
和人有矛盾一定不能曝露,否则就容易被人利用。
比起刘广才这种刽子手,我倒觉着那里面每一个冷眼旁观的普通人,和处心积虑的唐氏父子更可恨。
我就当过徐文国这种角色,心里真的太委屈,但是不能说,因为一个个冷眼的普通人都注定成为被利用的利刃反着刺向自己。
只能等待时机。
但是徐文国也不冤,成长的代价。
好处是以后更容易识别唐氏父子这样的鬼,举刀一定要头落,否则别让人知道你有刀。
好好的一个故事剪成这样,希望将来能重拍。
一是刘科长怎么确定姚会拿着假枪去威胁李超,并开枪?
尤其是在已经恐吓过厂长儿子并失败,他哥警告他不要再动枪的前提下?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怎么确定姚会开枪?
如果以上都无法确定,那他大概率不会把时间精力浪费在做一把完全一模一样的假枪上。
他只需要激起两者矛盾即可,不需要身涉险境,反正姚会去找李超对峙,他们大概率会有肢体冲突,然后刘再补刀就行。
二是姚拿假枪找李超对峙的行事逻辑。
如果他是莽撞的毛头小子,想着杀了老东西了事,那他应该寻找一把致命武器,比如钢管,比如木棒,比如刀。
如果他只是想恐吓李超让他不要把妈妈哥哥划到下岗名单里,他不应该开枪。
假枪的唯一威慑力就在没有开枪的时候。
一旦开枪,李超会更肆无忌惮地嘲笑他、欺压他们,甚至会报警抓姚。
不要说姚还是个青年,脑子不好使,遇事冲动。
请注意:他并不是随身携枪,所以不存在大脑空白冲动开枪。
他在接到消息之后,先回家找枪,然后再去河滩和李超对峙。
这个过程中他是有思考的。
狂怒的人不会只带着玩具枪和十恶不赦的恶霸对峙!
编剧为了让复杂的陷害计谋成立,忽略了基本的人物行为逻辑,导致先射箭后画靶的可笑错误。
这个陷害故事本来可以与枪无关、与撞针无关,只是一个坐山观虎斗的故事,但是编剧既要又要,既要陷害成立,又要姚是清白大男孩,剧本就变得漏洞百出。
还有张向阳,他不应该是黑警么?
哪有那么巧的巧合?
杜湘东一查就查到逃犯在哪个煤矿?
煤矿老板认识手下所有工人?
杜湘东去的当天,煤矿就恰好塌方,也恰好选在那天灭口?
这些都像是预定好了,要在杜湘东面前演一出“嫌犯死亡,追查没有意义”的大戏。
后面张向阳的一些镜头也在暗示他不仅被厂长收买,也在试图收买杜湘东。
这部剧全员演技在线,男女主角都很有特点。
只能说导演非常会挑人。
像韩庚这种跳舞的人,他的身体语言在这部片子里特别出彩,他就是滚下山坡的姿势都非常好看。
2025年以来 我觉得这部剧最好看。
到底是拍电影出来的导演,每一个镜头 画面 包括配乐 道服化 滤镜都很喜欢 。
再说隔壁沙尘暴那部剧 虽说名字叫沙尘暴,也不能让观众看一个模糊的画质吧 这种是不是也太低级了 残酷青春 年代沉重的历史阶段被拍出来了残酷美。
我记得王小帅也爱拍这个地域的故事,但王小帅的电影太过于悲惨,画面过于不美好 感官受到煎熬,接受起来有点难 。
这部剧各方面都很合适。
喜欢💓
4.5星。
今年的一大惊喜。
陆川导演虽然电影制作质量不太稳定,但是拍的网剧却非常不错,有着很强的电影感,画面、摄影、调度都很让人享受,故事节奏也很快。
借命而生 (2025)6.6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犯罪 / 陆川 / 秦昊 韩庚
秦昊的演技依然高水准,演什么像什么,韩庚、史彭元这次的角色都很有突破。
在悠扬的经典老歌的带领下,把人们带入到那个年代的环境和氛围里。
从后往前回想,有时很简单的一个行为、事件,都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小人物如何“破局”,也正是最近这种年代剧的核心主题。
这部剧深入挖掘人的动机和心理,来观照社会变革和年代背景下不同人的人生选择,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到第四集和第五集就能明白《借命而生》这个片名的寓意了,不仅是徐文国,杜湘东也是。
他们将近半辈子,都在想要一个正义,也是一直到结尾,终于让这份正义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杜湘东和《漫长的季节》里面范伟演的王响很像,对真相的执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自己想要升职/更好的工作而努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感悟、失望、犯错,人生半载,扑在了一个身不由己的事情里。
但这部剧拍出了自己的风格和感觉,首先就是狱警这个主角,就很少有影视剧涉及,杜湘东在学校时学的也是刑侦,只是无法进入刑侦支队,在看守所里却也尽职尽责,遇到了姚斌彬和徐文国两人后,激发了他的查案得动力。
其次就是案件不复杂,都能够当观众想到或猜到真正的主谋,但却一直有着扣子在连锁着情节推进,很有吸引力,所以也很强,剧本很扎实。
漫长的季节 (2023)9.4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犯罪 / 辛爽 / 范伟 秦昊
《漫长的季节》火了之后,就有很多类似的很有年代感的、大社会变革背景下的电视剧出现,以这种悬疑犯罪剧居多,在时代浪潮背景下,关注小人物的心理与思考,他们的无奈、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今年的《棋士》、《借命而生》、《沙尘暴》都是,期待能够有更多优质的此类类型剧出现。
已知:一、弟弟死刑回忆知道李超把母亲哥哥下岗。
二、保卫科刻意告知弟弟 李超在河边钓鱼让斌彬去服软。
三、弟弟知道后 冲动愤怒,拿枪冲至河边,并被邻居目睹跟踪至河边并目击开枪。
求解,弟弟拿枪时是否知道枪里有撞针?
逻辑分析:1.如果没有撞针,弟弟拿个假枪的唯一目的只能是虚张声势,但这个操作在实施过程,实施结果上都不会成立。
一是此枪一公开是假枪,李超也知道,无法达成bluff目的。
二是即使李不知道,后续也会知道,对母亲和哥哥下岗会招来更多报复,bluff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弟弟愤怒状态下,不会有这么多思考量去思考bluff和后续操作,而是更直接的打击报复。
以上,弟弟知道没有撞针却拿着假枪去还不如拿个木棒更实际。
2.如果知道有撞针,弟弟目的就是去杀人,何来冤枉之说。
从意愿到实施是完整的。
同时,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有杀人意愿,台球厅已经威胁杀人。
所以,不懂到底在冤枉什么啊?!
秦昊,从一个名字化为具象的一个人,是因为当初看了【无证之罪】。
然后从一个具象的人化为一个印象深刻的演员,是因为看了【隐秘的角落】。
接着看了【漫长的季节】,从此悬疑剧里的秦昊变成了一个代表。
至少在我心中是如此。
以前,演文艺电影的时候,空有一个名字的名气而对不上人。
后来,娶了伊能静被调侃吃软饭靠老婆。
直到遇见了爱奇艺的迷雾剧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这也离不开他对演戏的执着和对演技的不断磨练。
所以,我甚至认为,迷雾剧场于他来说,至少事业上来说,算得上是一次重大的转折,一次惊人地突破。
如今,再次回到熟悉的赛道,他依然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先说演技。
第一集结尾,当他从张向阳口中得知徐文国和姚斌彬涉嫌杀人的时候。
那种眼神的转变,看的令人“头皮发麻”。
从平静到惊讶,从惊讶转到不信,从不敢相信变为愤怒,从愤怒化为自嘲,从自嘲回归淡漠,短短三十秒,仅凭这段眼神戏,再加上激昂的背景音乐,直接奠定了这部剧的质感。
第二幕是在同学会上遇见刘芬芳(见过一面的相亲对象),后面因为误会,从最初的惊喜,直接转为尴尬的冷漠和躲避,然后埋头吃面,两句话就离开。
接着是第三集的时候路灯下的相见,氛围感直接拉满,虽然误会仍未解开,但那禁不住的悸动无法掩饰,开心里又来带着一丝失落,最后误会解开,眼神干净得像被雨水洗过的天空。
这两场眼神戏,一是对案件,二是对爱情,呈现出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一个矛盾而又复杂的形象很快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再结合他的出身背景,记得第一集有一幕背叛无期犯人想要自杀,被救回来之后,杜湘东感叹了一句,无期很长吗,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当时的心境,很显然也想到了自己困于大山之中派出所的窘境。
而这一出不得志,让秦昊诠释的杜湘东显得更加生动和饱满。
至此,我也有理由相信【借命而生】将会成为秦昊的又一部悬疑代表作。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剧情和导演的支持。
先说电影拍到让人产生应激反应的导演,陆川,电影烂归烂,人品不行归不行,但对于镜头基本的审美还是在的。
但是,似乎所有的电影导演都有一个通病,当他们转战到电视剧的时候,都不会情不自禁的会有一种想要通过镜头表达自己的想法。
先不管多不多余,但必须要美,也不管适不适合,但一定得特写,然后是环境,某个具象的物件,好像一切都似有所指,但又一切都没发生,这样就会给人一种故弄玄虚的假象。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不自禁”的卖弄,在【借命而生】里不算严重。
但这也得益于各位演员的精彩表现。
例如,我一直觉得像刘昊然风格的史彭元(姚斌彬)。
例如,演技被很多人忽视的初代韩团队长韩庚(徐文国)。
例如,从不让人失望的秦昊(杜湘东)。
哪怕是电影的镜头面前,依然能够做到稳定而又精准地输出。
…一部剧的成功除了演员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剧情的支持。
就节奏来说,看起来不快,但情节密度尚可,虽然有些冗余的镜头,但至少是美的,可以看成氛围的堆砌。
故事地展开有种徐徐的感受,显得张弛有度,但悬疑处的每一处隙口又紧密相连,会有一种迫切地想要知道真相的感觉。
作为悬疑剧来说,这很重要。
至于具体的案情就不展开分析了,就前三集的观感而言,足以给到一个推荐!
……看到第五集之后,心中感叹要完!
……终于结束了,果然不出所料,彻底完蛋!
为什么对于陆川这种货色还会抱有期待感!
我呸!
白瞎了演技!
本来就一般的故事被陆川拍的更加难看 怎么好意思还每集片头片尾还特意加个《导演/编剧 陆川》的….
多一分,给秦昊和一些演员的辛苦分,剧情稀碎,想多线叙述?也没觉得有啥联系。悬疑紧张?没咋感受到,有些剧情突兀倒是真的。挺空想的…就那样吧…电影拍不好,拍电视剧也不行啊。
演技不错,逻辑差点意思,爱情戏更是画蛇添足
姚斌彬维护自己母亲的那一段看得我鼻子酸酸的,兄弟俩的人设还是很复杂而立体的。
最后三集不太好,年代跨度太大,主演在后三集的表演有点乏力,明显不如范伟的表演有层次
陆川导演实在是降维拿捏这个剧,完全是电影的技术和质感,转场、运镜都非常考究有味道,这种品质的剧追起来可太过瘾了。
后半部分不值得
十三集的电视剧也能这么灌水,虎头蛇尾
很多情节都没交代,如果觉得好看,音乐加分了,钟和秦加分了,导演漏油了。
陆川是真的菜菜也别练了
1.钟楚曦真好看。2.最后三集可以不用看。3.陆川是真的不会讲故事
犯人逃跑了,对象家没人盯着,弟弟火化也没人蹲守,只能靠降智才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剧中的情感线都很细腻,徐文国对母亲的思念,杜湘东追凶 20 年的偏执,刘芬芳的敢爱敢恨,都刻画得很好,各个角色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看到结局才是我认识的陆川
拍得挺好的,但少玩点蒙太奇吧,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蒙太奇国产很难玩明白
这个什么川导演,能不能退休啊,别出来拍戏了,之前看到别人说枪毙这个导演,我觉得太偏激了,我现在觉得言之有理。这部剧他运用了乱七八糟的拍摄手法,他估计以为他在炫技,但是整部剧看下来,我觉得他是一个傻杯!!!大傻杯!
陆导,再这么拍我又要问寻枪是不是代笔了
画面质感很绝,打开就感觉一股浓浓的潮湿气,秦昊饰演的杜湘东因为一直想要调走而努力着,徐文国姚斌彬案子的发生却成为一个转折点,搜了一下故事背景是跨越二十年的追凶,感觉后面的剧情会越来越有意思。
钟楚曦在这剧里演的好好啊,很细腻,很多地方处理的也好棒!有搞笑,有煽情,还蛮不错的。
拍的什么乱七八糟玩意,要不陆川你去拍鬼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