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沙漠之旅
Ingeborg Bachmann – Reise in die Wüste,女诗人情忘沙漠(港),英格博格·巴赫曼:沙漠之旅,巴赫曼的沙漠之旅,Bachmann & Frisch,Ingeborg Bachmann – Journey into the Desert
导演: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主演:薇姬·克里普斯,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巴兹尔·伊登贝茨,卢娜·韦德勒,雷纳托·卡朋特理,马克·林帕赫,托拜厄斯·雷施,凯瑟琳娜`施马伦贝格,尼克尔·博森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卢森堡,瑞士,德国语言:德语,意大利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奥地利诗人英格褒·巴赫曼与瑞士文豪马克斯·弗里施坠入爱河而又分手,为情所伤的她开启了前往沙漠的避世之旅。本片通过对巴赫曼与弗里施、德国作曲家汉斯·亨策、奥地利剧作家阿道夫·欧佩尔之间故事的交叉叙述,刻画了这位诗人从“为情所伤”到“追求意志独立”的女性自我觉醒过程。曾以《德国姐妹》拿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导演玛加蕾..详细 >
2023上影节
“婚姻制度不适合有工作、有思想、有主见的女性”,此句一出,现场响起点点掌声。将过去与当下用平行蒙太奇交织在一起,沙漠之旅
#Berlinale 73rd Wettbewerb #Zoo Palast5浪漫的巴黎,沉郁的苏黎世(柏林),阳光明媚的罗马,寂寥奔放的黄色沙漠,城市或地域(以及对应的内部空间)的视觉印象温柔地从了Ingeborg的意愿,引导着知音、情人与爱人(Max Frisch作为最重要的那个,尽管在女性主义维度是绝对糟糕的,我仍然认为是Ingeborg那个唯一的爱人)在不同时空轮流现身,用不同的语境、服装和艺术形式赋予人物新的情绪状态和矛盾,再由生发的张力反哺空间流转的动力。(简单来说,只是喜欢一切黑苏黎世的电影
挺失望的,就……什么时候可以多拍女诗人写作,少拍女诗人私生活,尤其像这种通篇爱情纠葛仿佛除了爱情就没别的了,实在是没法看……或者是我对这位女诗人有什么误解?
各个方面都很平庸,浪费了演技颇佳的女演员,也浪费了传主生平的好故事。
#BJIFF2023 第14场 @资料馆 storm of roses
一位有思想、优雅的女作家与一位平庸的、肥硕的男作家的故事。谈恋爱但不进入婚姻,巴赫曼说“有工作、有思想的女性不适合进入婚姻制度”。同居的一些窒息时刻就足以令她逃走了。男权男吼出“你不应该买花,而应该做饭洗碗……”还因为嫉妒她的才华而恼羞成怒挖苦她。
镜头语言什么的很不错 但可能对于恋爱小白的我来说 实在是没有太多办法可以做到很强的共情感
不要太过真实
#SIFF-15 双线叙事不错,但根本就是伪女性主义。通过性魅力这种方式来彰显女性的价值真的大可不必,充满着男权的表达。一个长的美丽、思想成熟、工作能力高超的女性周围全都是仰慕她的男性,她所谓的个人意识的觉醒是跟三个年轻男孩一起4P以达到对小资产阶级男性的“报复”。OMG,如果全世界女性正在追求的女性主义是这种,那真的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完全低于标准,行尸走肉般的情节推进
没看的朋友有福了。
#SIFF第一雷,这场只有翻译比上一场好/ 仿佛是反面教材在敲黑板:你确定这样的方式是真正的觉醒和复仇么?
siff25th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一定要远离下头男。我的妈呀好离谱啊
有工作的女性,特别是作家这样一个身份的一些觉醒与挣扎,双线叙事的沙漠之旅是一种释放
有PUA的影片应该打上trigger warning
唯一的亮点是沙漠旅行的城市风貌异域元素和女主美丽的styling。没别的了,别归在什么女性之声里,谁也get不到这个声音。
2023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第二部《女诗人情忘沙漠》 多线叙事中让我感觉到最舒服的一部,爱是得有的,但那是令人窒息且毁灭自己的。希望有生之年也可以去一样沙漠(无人区的沙漠去过了,我要去埃及!)
5.0。用過時的語調和老舊的故事重複講述著「女人想要寫小說,她就必須有錢,還得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