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杨超
主演:耿乐,常洁萍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4
简介:故事发生在1993年的夏天,陈思绪(耿乐 饰)因为高考第四次落榜而对考试已经心灰意冷,带着女友郭萍(常洁萍 饰),两人决定离家出走,去寻找传说中的灵芝培育术,将全部的期望都寄托在这上面。最终,从郑大姐那里,他们花高价买走了提取类固醇的技术项目,可回去后才发现郑大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骗子。愤怒的两人又折返回去找郑大姐..详细 >
言多必失
文本有点单薄,影像与调度出色。青年人看不到希望和出路,导演将这种迷茫和对自由的渴望具象在了几次出走的旅程中。青年人的希望正如在路途中养不活的毛鸡,出走由兴奋变为后来的妥协。结尾的镜头有些含混。导演对恋爱中男女的心理描绘很准备,女人往往脆弱而又坚韧。行脚僧是徐皓峰演的啊。
杨超拍电影,总是有意模仿贾樟柯。电影不停学着余力为的摄像风格,长镜头和缓慢摇,叙事平静。可惜呀,你只是学了贾导的皮毛。电影没有深意,剧情实在无聊,对话还不如没有,因为几乎没有什么用。这部电影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是我看过的电影里面,讲故事最差的电影。
残酷的现实和理想的软弱无力。
徐皓峰和杨超是同学吗?
考上了你们就不是苦逼了么,没什么意思,表演也互不来电,故作深沉比较装的典型学院派,导演还是做别的会更有前途。戛纳最佳处女作还特别荣誉奖,就摄影的构图运镜还算挺有特点吧,开头结尾的长江,各种交通工具的拍摄,还有徐浩峰客串的僧人。
个人觉得,比长江图好
无论《长江图》还是《旅程》,杨导都践行一件事:男性开个头或是描摹个大概,但女性是会真的一头扎进去做的。喜欢《旅程》,符合导演当时的心力,几个构图运镜非常喜欢。小萍看到毛毛鸡那段,太戳心了。当你已经习惯影片的节奏和调调,还以为车子会再驶一段路,结果突然就为两筐叽喳小东西迷得停下脚步,对女孩描摹的真实,让人触动。
成长的旅程,从开始的一昧得听从,行走中女主慢慢认识到现实和谎言,选择离开,修行僧的行走是最有意思的琢磨点
很舒服的独立电影。导演很聪明。
迷茫的一代年轻人 宛如纪录片一样的画风 优秀的作品
有点意思。站在青春终点的十字路口,两个人做了完全不同的抉择。一面是现实,一面是理想。
剧情闷且困,但是一切都在服务于空间调度。杨超是当代最注重电影物质空间复原本体的导演,也是在这一块走的最远的。匠气十足,精彩的空间场面调度教科书。
只为看眼徐浩峰,结果一个背身没看出来~~
杨超真的对长江有执念,耿乐从黎明的候车室醒来穿越隧道看到码头的镜头犹有余味,那时候的杨超对镜头调度的追求还没有那么精准刻意,“高三学生的逃避高考之旅”,谁都有过厌学的时候,但总缺乏这份天真与勇气。(主人公第一站武汉在武大落脚,和去年三月我去看樱花的武大十几年间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但这个档口念及武汉满心惋惜慨叹,惟愿疫情早日消散!
只有青春才会迷茫,不,整个人生都是,只是后来你已认命。
杨超的处女长片作,长,空镜头堆积情绪,千禧年初知青在社会洪流下的挣扎与无奈。
三星半吧,还能看,喜欢那个结局
文本弱,空间描写还可以。
每个人的旅程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言多必失
文本有点单薄,影像与调度出色。青年人看不到希望和出路,导演将这种迷茫和对自由的渴望具象在了几次出走的旅程中。青年人的希望正如在路途中养不活的毛鸡,出走由兴奋变为后来的妥协。结尾的镜头有些含混。导演对恋爱中男女的心理描绘很准备,女人往往脆弱而又坚韧。行脚僧是徐皓峰演的啊。
杨超拍电影,总是有意模仿贾樟柯。电影不停学着余力为的摄像风格,长镜头和缓慢摇,叙事平静。可惜呀,你只是学了贾导的皮毛。电影没有深意,剧情实在无聊,对话还不如没有,因为几乎没有什么用。这部电影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是我看过的电影里面,讲故事最差的电影。
残酷的现实和理想的软弱无力。
徐皓峰和杨超是同学吗?
考上了你们就不是苦逼了么,没什么意思,表演也互不来电,故作深沉比较装的典型学院派,导演还是做别的会更有前途。戛纳最佳处女作还特别荣誉奖,就摄影的构图运镜还算挺有特点吧,开头结尾的长江,各种交通工具的拍摄,还有徐浩峰客串的僧人。
个人觉得,比长江图好
无论《长江图》还是《旅程》,杨导都践行一件事:男性开个头或是描摹个大概,但女性是会真的一头扎进去做的。喜欢《旅程》,符合导演当时的心力,几个构图运镜非常喜欢。小萍看到毛毛鸡那段,太戳心了。当你已经习惯影片的节奏和调调,还以为车子会再驶一段路,结果突然就为两筐叽喳小东西迷得停下脚步,对女孩描摹的真实,让人触动。
成长的旅程,从开始的一昧得听从,行走中女主慢慢认识到现实和谎言,选择离开,修行僧的行走是最有意思的琢磨点
很舒服的独立电影。导演很聪明。
迷茫的一代年轻人 宛如纪录片一样的画风 优秀的作品
有点意思。站在青春终点的十字路口,两个人做了完全不同的抉择。一面是现实,一面是理想。
剧情闷且困,但是一切都在服务于空间调度。杨超是当代最注重电影物质空间复原本体的导演,也是在这一块走的最远的。匠气十足,精彩的空间场面调度教科书。
只为看眼徐浩峰,结果一个背身没看出来~~
杨超真的对长江有执念,耿乐从黎明的候车室醒来穿越隧道看到码头的镜头犹有余味,那时候的杨超对镜头调度的追求还没有那么精准刻意,“高三学生的逃避高考之旅”,谁都有过厌学的时候,但总缺乏这份天真与勇气。(主人公第一站武汉在武大落脚,和去年三月我去看樱花的武大十几年间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但这个档口念及武汉满心惋惜慨叹,惟愿疫情早日消散!
只有青春才会迷茫,不,整个人生都是,只是后来你已认命。
杨超的处女长片作,长,空镜头堆积情绪,千禧年初知青在社会洪流下的挣扎与无奈。
三星半吧,还能看,喜欢那个结局
文本弱,空间描写还可以。
每个人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