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谈谈为什么它会有机会成为神片?
一、立题我观影这么多年来,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一个片名,《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
我就是给它的片名给吸引住的,看到片名的时候,我在想他们在旺角开往大埔的路上究竟遇到了什么?
还配上了悬疑和惊悚的标签,这让我更有追片的冲动。
二、设置的悬疑开到大埔,一车人发现,街上的人全都不见了,打电话都是接通,没人听,连999都是。
回忆起,在塞拉利昂隧道眨了下眼睛,一辆货车就不见了,其实在这时候所有车辆都不见了。
这时候有人大胆假设,不是外面的人消失了,而是他们自己消失了。
Wow,难道是香港百慕大?
原本上了车但又下了车的一男一女在外面被车撞死,阴魂索命,难道这是一个鬼片?
最后各人决定留下联系方式,各自归家。
原本提前下车的四名中大学生,一人开始发病,最后变成尸骨。
男主阿池送yuki回家,惊遇面具人。
又变成科幻片呢?
男主挂念女朋友,踩单车出九龙,路遇从宿舍惊吓过度跑出来求救的剩下的三位大学生,结果……竟然石化了一地。
这仿佛了变成了大型传染病现场,一不小心,身体碎一地。
后面的事,宛如走错片场,闯入了死神来了的世界,不断有原本从车上下来的人死亡。
烧死的
强X死的
石化时,身体不受控制,掉进鱼缸淹死的。
被活下来的人审判,一刀一地刀刺死的。
一部神片总是可以很好地设置悬疑,让人有种恨不得看到结局的冲动,显然这部片做到了。
只剩下这一车的人,究竟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事?
车上的人接二连三地死亡,究竟最后谁会活下来?
三、幽默加讽刺
帮人起名
玩简短词,不过这个内涵词,可能广东人才会懂什么意思。
对韩国人的嘲讽
对香港行政长官选举的嘲讽幽默穿插着嘲讽,让人不至于在紧张的气氛中迷失,气氛跌宕,不局限于一种风格,这显然也是成为一部神片的特质之一。
四、对人性的思考全世界都只剩下你们几个人,你会做什么?
看到前来求救的三个中大学生,男主骑着单车帅气地避开他们,然后留下他们自生自灭
因为没有人看管,红灯如同虚设,随便冲
彼此之间相互怀疑
丧失人性,残害自己的女性同伴
自己成为法官,任意处置犯错的同伴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很优秀的地方,就是它贴近生活,原来在香港发生过一次核泄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香港没人,是因为他们都撤离了,而由于不知名原因,只剩下了这一车人留在了大埔。
如果我们地区也发生了核泄漏,我们会是怎么样?
如果这个世界只剩下我们,我们又会做出什么事?
让人产生共鸣,进而对自身乃至社会进行思考。
又是一个神片的特质。
既然这部影片有这么多能成为神片的地方,为什么它最后只有5.9分的评价呢?
因为它不填坑,不填坑,不填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犹如一部小说太监了,一般难受。
因为很多跟我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前期铺垫了很多东西,但直到最后都没有解释原因,让人看到最后,十分怀疑自己是不是看了删减版。
我一一列举里面所谓的铺垫,而到最后都没有解释的谜团。
疑团一:究竟所谓的尸斑,是不是具有传染性?
而且为什么每个人的死的动因和死法都不一样?
第一个发病的是中大的一个大学生,他突然发病,抽搐,最后化为一副尸骸,跟他接触过的三名大学生却是化为碎石而死的。
欧阳伟没触碰过病人,为什么会突然自焚而死?
LV女是被飞机星强X突然发病死的,但飞机星在一开始却没有发病,而是在被大家一人一刀插死之后,又复活了,才有了病症。
BOBBY是接触过LV女,然后发病逐渐石化,不小心掉入浴缸淹死的。
但白胶浆摸过飞机星,为什么他到最后都没有发病?
疑团二:究竟阿池在街上陪着的Yuki究竟是谁?
而且为什么总是看到恐怖Yuki?
阿池与Yuki与阿信分开后,发觉和她是同路,所以决定一起走一段路,还知道了她和她男朋友的住处,在见完蒙面人之后,转头就看到了恐怖Yuki。
在过了一天之后,阿池和Yuki和大伙应约去到餐厅集合,再次问起,却发现Yuki说根本没和自己走过,但阿池说出当时假Yuki和他说的男朋友的住处和真Yuki的男朋友的住处又是一样的。
疑团三:被除下面具的日本人究竟是谁?
在众人看到自己着火了的欧阳伟冲了出去,也跟着走了出去查看情况,这时看到了一个蒙面人,于是阿池和Bobby还有发哥出去追赶,并捉住了他。
拿下面罩,一听是个日本人,经过翻译软件,他竟然说是阿池的同学,和他还很熟,但是阿池一开始并不记得他,到后面他翻回毕业照,才想起了好像有那么一回事。
疑团四:为什么阿池可以和女朋友通话?
此时是回忆起阿池当时去到女朋友家里睡到第二天,突然收到了女朋友的电话,并得知他已经失踪了六年。
并且得知那时他的失踪是因为一场核泄漏事故的。
疑团六:最后的血雨是什么?
插这么大的刀还能拦路叫车
最后众人搭上红VAN想由大埔去九龙,再去大雾山联系其他不知所踪的香港人,但这时天突然下起了红色的雨。
如果这部电影能把这些疑团都解释清楚,无一它会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一部神片。
最后,我将自己的见解融入这部电影为大家讲这一段故事的前因后果。
那夜凌晨,一群因不同原因而上了这辆红VAN的乘客连同司机17个人在塞拉利昂隧道突然消失不见。
香港政府多次进行搜索,在六年间都一无所获,期间发生了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引发香港不知名的传染病,于是香港政府决定撤离香港,香港成为了一座空城。
日本接手香港,对此处进行研究,从此香港多了一批穿了防辐射服的蒙面人。
在这批日本人中混有了一个以前从香港到日本读书,现在只会说日语的原香港人,暂且叫他胎记男,他得知自己的一个好朋友是塞拉昂隧道消失者中的一个,他决心要找回他,就这样,世界过了六年。
其实塞拉昂隧道消失者们不小心进入了时空隧道,在他们的时间概念里,世界只是过了一秒,但其实已经过了六年了,当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香港就只剩下他们和那一批留守在香港的蒙面日本人。
由于现在香港仍然是处于核辐射,所以当塞拉昂隧道消失者们出来的时候已经受到了感染。
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而且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死亡的诱因也会不一样,所以发生一连串的诡异事件。
比如:死于石化的有中大四名学生和BOYBY。
发病而死的LV女和欧阳伟。
死后复生,呈现僵尸化的飞机星和盲辉。
男主角阿池由于发生过交通意外,丧失了童年的一部分记忆,所以对捉到的胎记男是他的好朋友毫无印象,而且这还伴随着后遗症,诱发幻想症,比如他总是可以看到恐怖Yuki和幻想着她曾经和自己走过一段路。
可以说出和Yuki男朋友相同的住处,只是因为他听了Yuki说话后,心理暗示自己也曾经听过这番话。
阿池等人在大埔打电话没人接听,是因为大埔作为重症区,已经处于没人服务状态,而他出到九龙,可以与女友通电话是因为九龙作为日本人的根据地,有微弱的信号,于是打了一会就挂断了。
最后,众人乘坐红VAN出大埔下起的红色的雨,是因为核辐射与雨水产生的化学反应。
如果这部影片能出续集,把前面的坑都填了,我相信这部片和续集都可以成为神作。
假如有一天你成为了塞拉昂隧道消失者,你所处的地区就剩下你这几个人,你会怎么做?
电影的前半段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有种非常想往下接着看的冲动,但你会发现越看越难看,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然后直到电影最后,之前所有的悬疑都没有给个交代就结束了。
为什么所有人会消失,面具人到底是干什么的,死掉的那些人到底是为什么会死,女主为什么总变成头发飞舞的女鬼?
山顶说不去就不去了?
简直是强行结束收尾,浪费我2个小时的时间。
之前就很想看这个片子,一看豆瓣评分只有5点几,抱着防烂片于未然的心就一直没看。
昨天随便看了一下开头,就被吸引住了,迫不及待的看完觉得很爽,本来想给四星,但是看到评分这么低,就打了个五星拉拉平均值。
看了豆瓣的评论以及在这个页面的撕逼,大概明白低分的原因可能是这些。
1、虽然气氛不错,但是没有给我一个答案啊?!
究竟怎么回事?
感觉像没拍完一样。
槽点:导演确实没拍完。
而且从我个人而言,觉得这种在充满希望的歌声中戛然而止,也是不错的处理。
2、导演没钱拍下部就别拍上部。
槽点:你爸不是王健林,所以就不应该生你。
3、影片乱七八糟,突然在茶餐厅里唱歌,杀了人之后又讲笑话,白粉男插了把刀又活过来了。
槽点:这些难道不是电影的精彩之处?
3、因为电影里影射了zg,所以这就是自大香港人的烂片!!
槽点:太让人震惊了,排名前几个的影评下面都在吵。
无非就是香港人自以为是,我堂堂天朝上国不接受你们这种弹丸之地的揶揄。
看了三水提供的原著背景,小说中确实把这些归为ZF的阴谋和过失。
但是我个人认为电影的ZZ立场还是很中立的。
借司机之口说了普选,但也讥讽民选特首也是烂脸。
发叔还根据内地的习惯创造了“春代”一词,听着亲切。
我知道网友的民族自尊心非常敏感,尤其是这两年对待香港问题上。
只是不知道豆瓣也沦落至此了╮(╯_╰)╭
電影改編自同名的網絡小說,可以說是一部科幻性質的劇情片,導演拍成一部驚悚片,還是惡搞風,也是蠻強的。
我還以為是劉鎮偉監製。
喜歡毒捻在茶餐廳裏演David Bowie「Space Oddity」節奏放慢的一段,忍俊不禁之際,也埋下惡搞的節奏。
三位中大少年在馬路上追逐並向阿池求救的時候,我也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狂奔,神同步的節奏,忍不住笑出聲,無名學生死前一句「見死不救」我竟沒有任何恻隐之心,導演君,你這處理方式太讓我懷疑自己的良心。
雖然不是每部片子都必須傳遞「真善美」的概念,但這種質疑自己的感覺實在讓人太難過。
與小說相同的草草結尾,電影最後每個人回憶起自己人生中的遺憾,以一種情懷的方式,結束了這個爛攤子,美其名曰有續集。
不由得想起「Space Oddity」裡副歌部份,「Though I'm past one hundred thousand miles, I'm feeling very still, And I think my spaceship knows which way to go. Tell my wife I love her very much she knows.」即便拋開原著,這部電影也沒能給我留下什麼好印象。
不知是迫於題材或器材的關係,或者是想像的角度不同,總之大失所望。
豆瓣影評裡有人說,沖著導演可以拍出那麼空無一人的香港就要給多少多少星。
不由自主想起那句老掉牙的勵志話語,記者採訪科比,問其如何達到籃球之神的位置,反問之「你見過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嗎」。
是的,我見過凌晨四點鐘的香港。
這部電影也只拍出了凌晨,和未來一點關係也沒有。
吹嘘到如何如何········可谓荒谬,可谓荒诞···把政治色彩混入电影,口口声声还我香港,跟那些净系识埋怨政府、埋怨社会的人有什么分别,小说背景很庞大,但电影呢,完全感受不到戏剧张力,情节松散,代入感极差,根本就撑不起整部作品。
想为香港发声,却只拍出这样的质量, 问心,这样的作品可以过你们这个那关了吗,不要当观众傻的好吗,电影产业不进则退,不管你陈果大导演你以前的作品有多牛,你的团体有多先进,摄制技术多高,我只是如实说出我的观影感受,如果只能拿出这样的作品质量,叫人地点样支持香港电影,香港电影人,我很喜欢香港电影,也很都持香港独立去做自己的电影,尽管现在整个市场都很难,最起码给出诚意吧!!!
看过原著小说本身,很明显的敌视内地情绪,想必内地不被封杀也难,撇开小说做电影就不能好好在细节上、技术处理上去提升吗?
一定要特别渲染敏感的政治题材吗?
是不是要把每个香港电影人到洗脑有被“内地”害妄想症,一直很期待那晨红van这电影,但拍出来的质量太令我失望了···
看到视频推送,觉得有点意思特地找来看的,但是看完比较失望。
其实影片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离奇的环境,穿过隧道所有人都不见了,很能吊起胃口,然而车里那段对于自己处境的猜测演员表现一般,有些冗长,然后分散回家,男主送女主回家碰到面具人,女主异常的样子,到此为止我以为是个灵异片,可是马上大学生的死又让这个片子变成了惊悚末日片,死法离奇。
我以为戏肉来了,开始走剧情拆解真相玩恐怖了,又突然弱掉,茶餐厅那段也是很长。
从找真相突然又变成了内斗,然后面具人再次出现突然开始的斗争,然后车开在路上,本片结束…???
我脑袋里全是问号,excuse me?
我仿佛看了个寂寞。
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要讲的太多,但是哪个都没讲好,我作为普通观众,对于电影要求并不苛刻,作为悬疑或者叙事电影,我在意故事线跟结构以及逻辑。
作为惊悚片恐怖片,我在意恐怖镜头是不是吓人,氛围是不是渲染到位。
作为爱情片,文艺片,那么感情是不是到位是我比较关注的。
作为搞笑片,那么能不能让我发笑也是我的标准。
但是这部影片很难定义成其中一种,它掺杂了幽默的内涵,对zz的批判,对人性的揭露,又有夸张的表现手法,它目前最接近的是悬疑和恐怖。
但是故事没有讲清楚,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最后怎么样了,通通没有。
完全对不起这个题材。
最后我靠看完搜索才知道是书的改编电影,看了书的介绍才知道到底什么事,原来是核电爆炸之后的实验计划。
喜欢书的人可能觉得一看就懂了,拍的真好,可是作为普通观众,在我这就是不合格的作品,更何况它并没有把书里的事情讲清楚,甚至没讲完。
我看到有人说就喜欢导演这样的拍摄方式,觉得打地低分的人是因为不懂欣赏,zz倾向太敏感,故事为什么要讲清楚等等,这让我感到疑惑,你可以不讲清楚故事,那么就要求电影的氛围与拍摄画面能让我忽略剧情,注重氛围的表达,可它没有做到。
那么观众体验自然也就不好了。
你不能要求你的观众看之前都看一遍书,他们大部分不会事后搜索了解电影到底讲的是什么。
当然电影也不是没有闪光点,几处冷幽默以及反讽让人会心一笑,对于失去秩序的人性也是嘲讽的刚好。
然而这些零散的亮点没能撑起这部电影。
可惜了这个故事素材了。
2014年我大三,没看过原著,看到这个片名又长又奇怪,带着好奇心看完这部戏,其中的情节现在已经忘得七七八八。
2017年恋爱,与男友去香港玩,夜幕星光,坐上双层巴士,穿过隧道前,我无厘头地说了一:啊!
好惊啊!
要穿过隧道啦!
当时男友接了岔,回说:穿过我们就要变成丧尸了!
然后我们两个相视一笑,哈哈哈原来你也看过这部戏啊!?
然后原著党的他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小说情节! 最后,这个男友成了过去式,但是和他一些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我是在看完整片之后才明白这是一部科幻惊悚片的。
之前在新闻或者微博一类上面见到这部片的介绍,都把它和去年香港诚意十足的《僵尸》相提并论,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它是一部鬼片,而且还天真的以为是一部诚意的鬼片,结果证明我想多了。
通片的剧情铺垫和暗示不足或者有些不当,一开始两个吵架的情侣杯撞死以及男主时不时看到女鬼都让人觉得本片由鬼片的基因,这点跟科幻的故事设定显然有些出入。
而有限情景设定也局限了几个演员的表演,他们并没有体现出足够的张力以支撑起如此狭小空间中发生的整个故事,而最为可惜的是,在末日降临之际,导演对人性冲突的着墨过轻,没有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点。
最后作为科幻片,六年后的场景和物体都没有体现足够的时间感,显然和逻辑相悖;而从惊悚的角度而言,显然还不足以把观众吓得闭上眼。
两星也是因为我们见惯了烂片,手松了。
凌晨,一辆从旺角开往大埔的小巴,经过隧道的一瞬间,世界发生了变化。
人全部消失了,小巴上的17人成了幸存者,在找寻真相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死去,最后在经过一系列的荒诞故事后,剩余的9个人终于逃脱,带着对大埔的恐惧、感伤以及痛苦,去往九龙。
该片的导演陈果,是香港导演中一个异类,一个怪才,他的作品多通过边缘草根的宿命来描绘当下时代种种群像。
敢于调侃政治,他的电影是那么的荒诞以至于那么的写实。
他足够的独立,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作品中不经意流露的诗意像是信手拈来,有一种带有醉意的轻巧,使得影片大放异彩。
他是类型片中的王家卫。
当尔冬升、杜琪峰、彭浩翔也北上发展之后,纯正港片值得期待或许只剩下陈果了。
故事的大概背景是福岛核电爆炸,病毒波及香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弄的人心惶惶。
整个社会失序,犹如世界末日。
导演只是以小见大,缩小到一个小巴里的人,审视在这样一场瘟疫发生的时候,人性的原形毕露和残存的光辉及温暖,是在彻底无序的社会形态下,对人性的一场演练,在社会法律、道德伦理都不存在时,对人性的荒诞和混沌一次写实。
这是一部惊悚而荒诞的剧情片,而于普通的此类电影相比,此片中不经意流露出的诗意和故事本身对人性的拷问与演练都使得该片尤其出众。
我想这大概就是有情怀的导演与没有情怀的导演之间的区别。
影片中欧阳伟演唱大卫•鲍威的歌曲,不管从拍摄还是演员的演绎角度都令人叫绝,恍若一场幻觉。
发哥去要債,却被人拖出来,一万块,对方送了橙一袋,他无奈。
坐车去大埔,看女儿。
路上朝窗外吐了一粒橙子,隧道里的车都消失不见了。
电影里时不时出现阿池的潜意识里Yuki飘扬的长发和诡异的笑容,盲辉肩膀上的大刀、红色的雨水、小巴上飘扬的小旗子、每个人最后说的一句话。
都为本片增添了不少诗意的色彩。
当世界末日来临,社会法律、道德伦理都已不存在,人们可以为所欲为,年轻的小伙子飞机昱在大街上强奸丑女,丑女核变致死。
飞机昱发现她的龅牙和假发背后是个美女,就又抬起双腿奸尸。
染上病毒也全然不顾。
当他们的小团体知道这件事情后,一时对于如何处置这个男孩犯了难,女人们一致认为应该刺死他,最后当大家决定一人一刀杀害这个生命时,又都开始互相推让,开始刺的时候又谁都不刺中要害,不想负主要责任。
对人性的描绘淋漓尽致。
这又是一部展现群像的作品,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可名状的情感。
每个人的境遇都极具宿命感,盲辉是到处骗粉的穷鬼,小巴司机是无人关心的小人物,发哥家庭破碎,一事无成,卖保险的神婆想念大埔的妈妈,被老板骚扰的yuki寻求男友的安慰,阿池则是约见自己的女友。
影片还对大陆进行了调侃,发哥说大陆喜欢用简称,春节晚会,简称春晚,神州七号,简称神七,所以他们将片中的青春时代的年轻人简称为春代。
影片最后由春代阿池代替小巴司机开往九龙,在我看来,这是一代香港老戏骨,在带香港年轻的演员,对他们寄予期望。
就像发哥在香港金像奖颁奖礼上给谢霆锋颁发影帝时所说的那样:霆锋,我挺你,香港电影靠你们了。
“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曾经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陈果这个忧伤的胖子,最后还是不忘感伤的点题,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发展,港片已死。
毕竟电影没有那么神圣,不过是商品罢了,拥抱大市场寻求更好的发展无可厚非。
这也使得陈果的坚守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他用一部部充满诚意的作品呐喊:还我港片!
如果没有续集地话这部电影也就太不地道了,因为直到影片结束我对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还一无所知,连他们自己也对自己身上发生地事情一无所知,所有地想法也都是推论罢了,到底是他们如神婆所说地他们进入了第四次元,还是根据阿池所知推论出来地他们因为核电站爆炸被抛弃了呢?
至于那些面具人又是干什么地呢?
一无所知......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道导演想要表达什么。
不过抛开剧情来说,一群人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周围的十多个人,而且还陆续身边还有人离奇的死亡,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他们大概会和电影中的角色一样有的想去寻找答案,有的想去放纵,有的会去查看自己的亲人和所爱的人。
所以剧情在这个时候来说重要吗?
答案还重要吗?
这可能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剧情杂乱不堪,所以所谓的剧情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各种挖坑、伏笔所以干脆这个也不管了,抛开一切只关注角色本身的行为和表现的不放弃坚持努力且乐观的精神,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的本质。
这是香港的狮子山下的精神吗?
虽然都这么说了,但是我其实还是挺想看续集的,我这个人有点强迫症,不完美的东西看着就会特别的难受,如果早知道这部电影是这么个结果,我可能也就不会再看了,虽然表现得意喻很不错,但是我讨厌烂尾和太监。
如果有续集能够把这个故事讲完整得话.....不过应该不现实了。
我很喜欢香港的电影但是已经太久没有看到过不错的香港电影了,希望香港电影不要就此沉没....
里面的某些喜剧时刻让我觉得……如果拍成Edgar Wright的调调就好了
可能原来看还会有点第三人称的抽离感,但今天看居然裂变出了惊人的与现实对称的惊悚感。完全可以看成是昨天那辆VAN的里线:车上的人的经历。或许我们都上了这辆“红”VAN,这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走上那条山路,穿过狮子山隧道。到此才发现之前看“回归三部曲”是多么有优越感的事情,如今看这部已经懒得再去找隐喻哪怕是明喻。
之前读过三流网络小说般的原著,一开始觉得这次改编倒是很尊重原著,结果很快就碍于时间,很多的悬念都不了了之了,留下了很多谜团。这个可以拍好几季美剧了,根本就不适合拍成电影,小说本就烂尾了,结果电影连故事都没讲明白,最后用所谓的情怀来收尾,就说类型片吧,最后40分钟也很失败。★
着实不错。彭浩翔那部同样企图浮世香港众生相的《人间小团圆》就是一坨屎。期待续集。
Fruit Chen 玩转科幻、惊悚。有末日摇滚的回光反照,以及当下时政的无奈调侃。对于福岛的隐喻,也未必就不是真实HK的末日境况。主场气氛大赞,可供期待的HK系列电影地图。
不喜欢一部片子拍成上下部的做法,更不喜欢自以为聪明的政治隐喻
今夕何夕,忘却昨日辉煌?香港本应顺应时代潮流再筑辉煌,而不是整日顾影自怜、怨天尤人。
??????
妈的故弄玄虚,室友都不在家吓死姐了!
即便不考虑陈果的高概念和大胆的预言,单看情节编排我也觉得不错,绝大多数埋下的伏笔都没明确解释,这就不再是写作瑕疵,而是贯穿首尾的统一风格。
好几个场景都离我住的地方走路几分钟远好嘛。。。再回来是不是有点魔幻现实主义的赶脚~
正港心态,落脚情怀 🎵David Bowie - Space Oddity
好无聊,好在角色多可以随便拍拍
说实话我觉得很一般,但是结合时事就。。。
政治预言【这么有意思的电影分数这么低,豆瓣还有没有点人性!】
陈果的电影一般不会太差,这部却带给我惊喜,Cult味怪诞科幻咖缺点变笑点,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好玩有趣的华语小片
香港曾经最写实的导演,如今也开始玩虚的了。创意甚佳,气氛不错,有几次被惊到,但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最终烂尾收场。不过据说香港票房超过两千万港币,期待续集。
背景是福島核電爆炸,病毒波及香港,社會失序,猶如世界末日。導演衹是以小見大,縮小到一個小巴里的人,審視在這樣一場瘟疫發生的時候,人性的原形畢露和殘存的光輝及温暖,是在徹底無序的社會形態下,對人性的一場演練,在社會法律、道德倫理都不存在時,對人性的荒誕和混沌一次寫實。
癫狂又戏谑,日漫范十足,玩票的陈果也是面带嘲讽心有叹息。
2014—4—10 the one &h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