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若是一生相随,但愿能作战到底。
淡淡的哀愁,在我的面前掠过。
《枪林恋曲》至少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我是这样认为。
据说它的票房并不好,但我觉得,如果投资的老板有完整的看过这部片,我希望,他也能被感动。
我发现一部比较好的电影,如果没有宣传,也是无人问津。
被感动过后的人好像都不会跟别人说,我是为什么被感动的。
也许,由此,才导致这部电影默默无闻吧。
或者我可以剖析一番。
《枪林恋曲》,粤语片名《爱,作战》,这部电影在我还没看过前可以说是知道的,在作宣传期间,我在网上看到的,知道是陈奕迅和王志文在一起拍了部戏,但是这些报道没说什么和电影相关的内容,我倒是知道了,王志文和陈奕迅两人对双方的彼此一些看法,但这些对要吸引看电影的人有什么帮助,我还暂时没想到。
从一名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想要看电影的动机是什么,有时还真是很难说的明白。
但通常都是在无聊的时候,想要消遣些时间。
如果说在这样的时候,我选择要看的电影,通常都是选一些想要适合自己的东西。
我不得不说,有些电影,你看到电影名或者简介就会忽略了,但是如果让你直接就看这部电影,你反而会被他吸引住,而被他抓进剧情里。
爱若是一生相随,但愿能作战到底。
这句话,你在没看过故事前,单看这句话,被冲击的力道是很小的。
但是,在看过整个故事后,相信,你自会有你的感触。
我在上高三时,偶然的一天中午在电视上看到了这部影片。
那时我正着迷于陈奕迅的专辑“七”,于是好奇的开始看他主演的这部影片。
对于情节,我觉得是很不错的。
两个人处于分手的边缘,然而突发的事件却让两人的心从新聚到一起。
他们一直是相爱的,只是因为时间消磨了激情。
当他们意识到彼此的重要时,却分隔在了生死两边。
当我看到结局时,他拖着中弹的双腿爬到水边,嘶声力竭的喊着她,然后跳下水,寻找她,救出她......最后的他被卡在水下,吐出最后一口搀着血的水,而她依然反复于水面吸气、水下救他,不愿相信他的死亡,我真的是哭的稀里哗啦的。
无辜卷入了一场战争,他是个懦弱怕事的人,从害怕到无畏死亡,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对她的爱。
感情线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当然还包括王志文与秦海璐的感情线。
其实,说推荐某部片子,并不一定要他获过什么样的奖,也不一定要创意多么出人意料,甚至不需要导演演员有上佳表现,真正会打动你的片子,可能只因为那一时,那一刻,你觉得那片子里的人好像你。
知道陈奕逊是因为《十年》,还算好听的歌子,从这里知道了他是个不错的歌者。
看这部《枪林恋曲》(比较喜欢这个名字,一个是因为爱.作战太直白的翻译了,虽然点题,但是缺少一些味道,但更是因为这片子的确像是一首歌,一首恋曲,不现实,很艺术,有忧伤,但美丽)也是很偶然的机会,很少看港片的我,随性的看了这样一部,大陆香港,二流演员,一般导演,只有监制还算有些名气的片子。
不过看了就被吸引住了,相对来说,真的没想到陈奕逊能够演出来这样的味道,普通平凡人,深深爱着却不会表达,老实憨厚被朋友欺负,左右维护却又难以两全,但一点点被命运逼入角落,有时候真的好像冥冥中有一双大手,把你玩弄在股掌之间。
无论你怎样拼尽全力去抗争与挣扎,却还是会在时间与空间的种种巧合面前节节败退。
但,我们终有一个办法,即便我们无法改变命运,我们也可以拼死抗争,即便终会失败,我们也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虽然人有时候要懂得放弃,有时候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任何人都有一个底线,都会有决不退让的一件事情。
是因为爱,所以作战。
也希望能够有值得自己去作战的爱。
用片子里的结束语来结束:爱若要一生相随,但愿能作战到底。
爱,若是一生相随。
但愿能,作战到底。
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
我是在久违的网吧感受着这部电影的温度,边上小哥抽着小烟聊着视频,而我热泪盈眶。
是不是世上的每对情侣都是如此,热恋,争吵,分别,想念,直至另一个人填补空缺。
然后,周而复返,继续着上一段循环?
等到过马路,习惯伸出的右手边,只剩空荡荡一片,恰似深秋的寒风,钻入心头的寒意冷的发抖,只得裹紧双臂抱紧自己,眼眶不自觉凋落昨日的繁华,形影孤单……家锐和阿靖相识在水边,时值盛夏,涟漪层层荡漾,开出美妙的花朵。
蝉鸣乡野,白杨树排成的林荫间,情愫悄然绽放……毕竟每段爱情的保鲜期就那么长。
我不小心瞥到边上小哥正因获悉网友的生日手舞足蹈,兴奋之情洋溢于表。
看吧,这就是怦动,当一个全新的世界向你敞开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所以才会有人用“如胶似漆”来形容热恋中的男女,当然,现在也可以是男男( 《断背山》 ),或是女女( 《花吃了那女孩儿》 )。
哲学老师告诉我们,这其实就是人类的窥视性在作祟。
哎哟老师,爱情多么美好圣洁,您别整这么理性成不?
我怎么才是爱你呢?
我迁就你不是么?
你要我煮饭我就煮饭,你要我去潜水,我就去潜水,尽管我根本不会游泳,你要旅行,我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陪你去……可,为何你还是不满足?
家锐有些无奈,有些烦躁,到底在爱情里面,怎样才是对的。
他问阿靖。
我只是不想你敷衍我,你陪我潜水,你开心么?
煮饭,心甘情愿的么?
只是不想你敷衍我。
男人所谓的敷衍,哪怕他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也承受着做完,只为了看到女人那张甜蜜满足的笑脸,他认为,这就是爱,为了爱而勉强自己,值得。
你要他在面对单位领导的无理要求,依旧笑脸相迎?
他完全可以拂袖而去,工作有的是,而你,却只有这么一个。
我对着你真的好辛苦!
女人们呐,这句话多么让男人心碎……在2002年的夏天,情歌王子王力宏用他那磁性的嗓子,给万千痴男怨女们带来谆谆教诲。
于是,大街小巷里,充斥着这么一句歌词: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热恋的人紧紧拥着对方,发着一生一世的誓言。
手边微凉的孤单人儿,触景伤情抹着眼泪,将之前的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总会在某个时刻,想起曾经的温存,那时的天空是湛蓝的,身体轻盈的可以飞舞起来。
回去吧,回到那个人的身边,这样就不会一个人面对到来的寒冬了。
可世事总是与愿相违的,不是么?
我们都期待家锐和阿靖能够圆满结局,哪怕仅仅是相拥在一起,这样的结局我们也爱。
但那个叫郑保瑞的“鬼片导演”,为他们安排了一场生死别离。
突如其来的一群悍匪,恰如相聚路上的泥石流,冲垮了圆满的田园,乌云遮天,电闪雷鸣。
有一个很傻冒的男人必答题,当有一天,女朋友和妈妈同时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
任何一个答案,都会被认为是自私,不孝。
有人问过没有,这个男人会水么?
阿靖连车带人困在水底,家锐拖着中弹的胳膊腿脚,决然跃入水中……我以为,爱情,是一种秘密。
来不及说爱你,自己也忘记。
只因为懦弱,才让我犯错,等一切谢幕,还有谁原谅我,没时间再看你最后一眼,还没发现,没有永远,相聚和你不过只隔了一条线……电影里,阿靖的这首歌,我一共听了50遍……爱,若是一生相随。
但愿能,作战到底。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喜欢Eason.第一个小高潮发生在清晨,两人出发旅行前一起吃早餐时.等待泡面的那短短三分钟.四目相望,甜蜜而温馨.无须只言片语.此情此景足以.之后的一切动人心魄.虽然最后舍命潜水一幕很是感人但刻在我脑海中的始终只有那一话.最后的清晨的早餐.....
在生活的细碎烦恼中,爱情,绝不是支撑着我们的那一个。
然而,在生活谢幕的时候,我们能够因为和记得的,往往却只有爱情。
看看上映日期,04年。
这部名不见经传的港片,我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看看阵容,郑保瑞,《怪物》《狗咬狗》《神探》的导演。
王志文,陈奕迅,这样的搭档让我颇有兴趣。
近年来,王志文总是在扮演这样一群人,骨子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他不能称之为坏人,却也注定做不了好人。
他只走在自己的谱子里,临开枪之前,说了一句“你们都活得太容易了,不懂得珍惜生命。
”耐人寻味。
他可以去死,但只有逼到穷途末路之时。
而阿锐和阿靖的爱情呢?
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一种。
心动的相识,甜蜜的相恋,日子久了,有了争吵,矛盾,和不可调和的冲突。
渐渐的,彼此厌倦了,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曾经爱过。
爱情脆弱的抵不过生活中随机出现的种种小意外。
而当看到靖看到锐之后不顾一切的冲进枪火中,那个在生活中脆弱不堪的爱情呢?
是不是一下子又被唤醒了?
它藏在哪里?
那么隐蔽,连我们自己都蒙在鼓里。
片子的结尾,很棒的扣题。
靖一次次深呼吸扎进水里,用尽最后一口气拼命的救已经体力不支的阿锐,一次,两次,三次,很多次。。。。。
直到看到阿锐一口血吐出来,染红了海水,才肯最终离去。
秦海璐也说“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放弃。
”爱,若是一生相随。
但愿能,作战到底!
爱,决定一生相随。
一定要,作战到底!
PS1:王志文手缠围巾打保安的动作颇有点甄子丹风范。
PS2:秦海璐决定去医院取血时当即剪掉头发的狠劲儿,彪悍!
我想打三星半,没有选项。
很多人说感动哭了,我是真的没接收到。
觉得这部枪战+爱情的组合有点不伦不类。
并不是这种组合不好,但是它的比例不应该是这么分配的,几乎五五分成了,让你看完之后说不清到底看了哪种类型的片子。
就比如一副画,它应该是有个主色调的,看了才会让人舒服,试想一下如果一幅画一半全是蓝色,一半全是黄色,而大色块上面点缀的有红有绿有紫,就是没有这两种主色,结果会是什么样?
是不是感觉视觉很忙,审美有点混乱?
感觉编剧塞了太多的东西分别演绎“枪战”和“爱情”这两件事,但是最后反而哪一个都没有交代清楚。
就枪战而言,最起码它应该是严谨和刺激的,但是这里面的细节简直不忍推敲,或者说用不着花多少心思细想,到处都是bug。
首先绑匪偷了陈奕迅的车,又把它开走了,那为什么还要停在不远处,还躲在后备箱里呢?
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说是为了等陈奕迅和警车的到来,前者是为了铺垫后文,后者大概就是体现绑匪的残暴吧。
然后疗伤可以在车上,偏要去陈奕迅的家里,他明明说了家里有人的嘛!
好吧,就当是回去拿药棉神马的吧。
在陈奕迅家里做饭那场戏真是莫名其妙的温馨啊。
王志文打电话交易白粉的镜头显得那么的经验老道,结果到了交易地点才知道原来是乡下来的土鳖,以为只是单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可以搞定呢,一点后备手段都没有,硬拼啊?
抢白粉那帮人也是绝,连个枪都不带,就敢放狠话,以为80年代古惑仔街头火拼呢,喂,那可是白粉啊!
这场戏演的简直是太简单粗暴了!
秦海璐的出场让我瞬间想到了《西游记》里妖怪们的把戏,瞬间跳戏啊有没有?
陈奕迅他不是和尚,你确定你这点小把戏真能骗他上当?
那可是生死存亡的时刻,要多伟大的人格才能在那个时刻还去关心一个不相干的人的死活?
既然是有意为之,就不应该存在假设的巧合啊!
在高速公路上那场戏倒是惊心动魄,陈奕迅演技大爆发,可是嫉恶如仇的劫匪居然只是用“你看你闯了多大祸”的眼神看了陈奕迅一眼,就这么算了。
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对于绑匪的人格刻画有点自相矛盾,对警察对巡警都残暴至极,对陈奕迅一对小情侣却格外宽容,去陈奕迅家里的时候干嘛要鬼鬼祟祟的,一枪打死周丽淇不才应该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吗?
秦海璐在押运车外面赶走周丽淇,其实是想救她吧,拿了血袋回去的路上还推心置腹了一番,最后居然为了杀她不惜犯险跳车,那你之前还说什么“希望你们能一生一世”的屁话啊?!
再来说说感情线,整部电影的感情线简直比“作战”部分处理的还要粗糙。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安排男女主角在乡下认识,这对于后面的剧情既没有铺垫作用,也没有推动作用,纯粹为了不平凡在抖机灵,无法理解。
电影前十五分钟,摘录了男女主角在都市生活的几个片段,跟朋友们在简陋却热闹的小店吃饭,点餐的细节,短短几分钟既交代了男女主角正被平凡的琐碎搞得心浮气躁,又生动的刻画了身边人的不同性格,在回去的路上因为等不等红灯而发生争吵,因为有了第三个发泄对象而彼此伪装起对对方的愤怒。
这些小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微妙。
看到这里我以为会看到一个如《十二夜》一般精彩麻辣的爱情文艺故事。
到了旅游当天,吃面关窗的镜头就显得有点过于拖沓,不过为了后面精彩故事的期待,我忍了。
停车场分手是这段感情戏的高潮,建议看粤语版本的,国语版陈奕迅的配音太吵了。
接下来是陈奕迅在出租车上看到两人的情侣通讯手表,开始后悔了,要司机掉头回去。
然后,狗血的劫匪就出场了。
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两个人各种惦念,各种维护,各种奋不顾身,各种自我牺牲。
这本身就有点矛盾了。
如果你欲意是想歌颂爱情,你前面就不要铺垫那么多的争吵,甚至还分了手。
如果你是想表达爱虽然会争吵,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愿意为对方死,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爱情观,看看,大纲都不对。
所以它表现出来的观点,既前后矛盾,又站不住脚。
因为你仔细想前面那些争吵的根源,已经不仅仅是在“琐碎”这个范畴里了,根本只差一步就点到要害,这两个人从兴趣爱好到生活习惯,再到理想追求都是大不相同的!
旅游出发前甚至感受到了强颜欢笑的影子。
陈奕迅为了跟女朋友去旅游哄她开心,还跟朋友翻了脸,感觉就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在挽回。
这十五分钟的细节是很精彩的,但放到整个电影里来看,它却是失败的。
入手点就不对。
根据前面的剧情,接下来应该是陈奕迅回去找周丽淇,俩人和好了,然后陈奕迅说我们去旅行吧,车子回来再找。
然后在旅行的时候又出现一些小矛盾。
终于在欧洲两个人不欢而散。
回来之后经过一番波折,发现原来各自以前都有不对的地方,女的任性,男的敷衍,最后要么安排一个机缘,俩人破镜重圆,要么虽然最后懂了,却也永远的错过了。
这就是纯粹的一部爱情片了。
如果要表达后面的意图,前面就不要安排那么多争吵,至少甜蜜应该多于矛盾的,才够有说服力吧。
一对处在分手边缘的恋人,用什么立场来证明爱情的伟大?
谁的生活每天都那么惊心动魄呢?
爱情终究要归于平淡,一个不能陪你平淡的人,再轰轰烈烈又有什么用?
爱情可以超越年龄,距离,性别,疾病,生死,却往往输给平凡的琐碎。
说白了,能为你死这一点靠肾上腺素就能解释了。
尤其是刚分手的恋人,其相爱程度可达平时的十倍不止。
所以直到最后,这部电影也没有感动到我。
有点为了煽情而煽情,全然不理逻辑性。
真的很可惜,如果能够再多花些时间去精雕细琢,会是个不错的电影,可惜空有一副花架子,没有深究的价值。
1、吵架两个人也许就是因为一些小事情,在生活中,就这样吵起来。
然后,将这些小事情都说出来,就会让气氛更加不好。
最后,气头上,“分手”就成了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办法。
虽然,也是最不可取的。
看到片头的吵架,就像看到生活中的自己。
一模一样。
2、缘分就像一个电话,仅仅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电话,也许就改变了两个人一辈子。
缘分就是这样,错过了一时,也许,就错过了一世。
3、方案B很早以前看“学徒”的时候 ,常常讲到,需要准备一个Plan B,来应对各种情况。
现在发现,这种方式真的很重要。
比如,被别人出卖后,船上也都是别人的人了,这时候就发现没有备用方案,只有紧急找办法。
司机也是,就那么一个会开车的,出事儿了连个能开车的人都没有。
这样缺乏计划和考虑,当贼也当不成什么大贼啊
看鄭保瑞(PTU內飾演喫藥卧底『貓仔』),是阿武推介的。
鄭保瑞的director's signature,是那一團火。
香港人不會陌生的火。
那葉偉信的火同鄭保瑞的火又有啥分別?
我分不到。
反而,劇團「禾地山」的創作馬達王良堅樂此不疲的在台詞中用「切柒煲湯派街坊」作為signature(「單身會」、「八月櫻花」),圍內人看得高興,圍外人會拿這signature跟鄭保瑞的比較。
「八月櫻花」有齊可在戲劇匯演得獎的元素(王良堅擅長的award-winning「爆笑位、感人位、仿懷舊體俗語化喜鬧劇」、形體),但炒理一碟,十足地道茶餐廳「你嗡得出了廚房都整到」仲二十小時營業什少清潔。
可能是題材觸及「日軍侵華」,「道德律的壓制」叫觀眾認為那些笑位「政治不正確」,從而令自己感覺良好,所以未能一笑置之,盡興而返。
「八月櫻花」是我們今年唯一一齊看的匯演話劇。
今天看了鄭保瑞的「愛‧作戰」。
這片子做特區政府的宣傳片入型入格:「愛‧作戰」忠告市民,出面風大雨大,和諧共處,方為上策。
「愛‧作戰」首十五分鐘,果然堅料,放入戲劇匯演,三甲有望。
那些情侶間小眉小眼的磨擦,入心入肺,那讓人感動的,是特區人類在規限下表演的創作力及扮野佬觀眾「為感動而感動」的自我啓動。
千禧年初,随着中国大陆与香港签订首项自由贸易协议(CEPA),香港不少本地导演开始一举北上与内地电影界合作拍片,为打开广阔的电影市场。
作为首批参与这项政策的香港导演,郑保瑞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一连三部作品都是在坚守个人风格趣味上的类型实验之作,《古宅心慌慌》是惊悚恐怖结合青春偶像喜剧,《怪物》同样是惊悚类型与现实题材融合。
而糅合爱情与枪战动作类型的《爱·作战》可谓一次大胆的挑战,将港式爱情浪漫剧衔接上“省港旗兵”式的火拼情节,最终又回到对爱情的憧憬之中。
其初衷也许是想迎合两种类型的观众口味,吸引更多的捧场客,结果却是一言难尽。
在早期几部一举成名的恐怖片里,郑保瑞已流露出贯穿其创作的母题:人性中的执念与残忍的兽性,而这部《爱·作战》更将感情中的偏执色彩刻画得触目惊心:人与人之间免不了要互相伤害、斗争对抗才能领悟出爱情的真谛。
开头十来分钟甚为精彩,从大陆乡村迅速切换到香港都市场景,再以碎片化的生活细节堆砌出一对年轻恋人的交往,将热恋中最美好动人的时刻提取出来,也埋下两人相处中的不满情绪。
随着彼此过分迁就、付出得不到回应,感情危机一触即发。
两人在停车场一幕的争吵戏,彻底撕破此前的幸福表象,暴露出两人的矛盾裂痕。
这一段堪称港产爱情片中对感情危机最细致而深刻的展示。
之后,导演大胆将“省港旗兵”式的警匪枪战情节移植到这个摇摇欲坠的爱情故事里,以一种突发的外力冲击作为两人感情的考验,使其上升至“为爱而战到底”的主题。
这种突兀的类型嵌入,首先不排除有商业上的考量,喜爱港产动作枪战片的大陆观众向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这部作品可谓顺应了当年合拍片的潮流趋势,既由香港偶像红星担纲主演,也让大陆演员有份参演(尽管大多数情况下饰演的是反派角色)。
王志文和秦海璐饰演的大盗夫妻与陈奕迅、周丽淇饰演的恋人互为映照:大贼为了怀孕的妻子与即将出生的小孩过上好日子不惜抢劫银行,而这对小情侣则是在经历一连串绑架枪战后,懂得彼此仍深爱对方。
此外,这也不应排除是郑保瑞在类型实验文本里安插的隐喻,关于身份政治的表达往往与香港/大陆演员的角色密切相关,这一点在他之后的《车手》里则更加明显。
除了“旗兵杀手”隐喻着香港人对大陆的恐惧之外,这部片中的类型突变也不难解读为大陆 CEPA 政策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冲击,当年北上的香港导演为了迎合大陆审查制度与观众口味,港产片逐渐失去了往日生猛尖锐的特色。
而最终凸显“为爱而战”的主题又暗中反映出,来自大陆的狠角色令香港人解除了危机,在看清了现实之际,彼此之间的感情更亲密深厚。
然而,这场类型实验难让人满意。
这个欠缺考究的剧本将两种类型情节生硬地拉拢,比例过于平均,侧重点不够突出。
其次,剧本采用太夸张的巧合事件强行推进情节,导致不少的逻辑漏洞频繁出现,简直不忍直视,整体而言颇有 TVB 剧集浓缩版的味道。
而最后水底高潮戏更凭空出现字幕,强行点题的手法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也许这种偷懒的方式能博得观众一秒感动,但是前后氛围的断裂脱节让观感大打折扣。
呃,觉得唬烂
很久没看过这么烂,这么没有逻辑的电影了,完全是个灾难
大路数没特别,有几场还不错
看完最后几个镜头,嚎啕大哭。。。
这让人无语的剧情和台词。
演技:6剧情:4综合:4.8
爱,若是一生相随。但愿能,作战到底。
呜呜可怜的eason
在10多年前的日记上看到的 今天过来看了简介都记不得电影讲了什么。。。
当时硬是被这部片子在cctv6感动嘀一塌糊涂。。。曾经很久它都是我最爱电影里写的那一部。不过我有很久没有看过了。。。只是感觉他们放弃家人不顾生命有点不妥。。。于是这就是爱吗?王志文和秦海璐演的也非常棒
结构完整,演员全部都扎实。
悍匪出场之前还不错,情感关系被放置到庞大社会关系的丛林中,消磨出心力透支的两难和疲惫,非常自然。很可惜之后的主线没有沿此调性发展下去,张力都变成外在的并且穿凿附会,结局用这等廉价煽情真是辱银河映像了。
如果单纯作为一部类型片来看是没什么意思。影片刚开始就感觉是隐喻中港关系、回归前途,映后谈嘉宾也说到了这一点。97-04年间,香港电影的结局大多都是悲剧收场,显示了当时港人对香港前途的悲观。王志文是很典型的北方佬形象,而陈奕迅就是香港男人的形象,两个女人虽然立场不同,但都能体会对方的苦衷,所以一开始都没有伤害对方。处处都是对zz的隐喻。还有各种台词“这里是香港,不是马来!”、“不管你事啊!”都印证了实际上郑保瑞导演拍的不是一部简单的类型片。97前后香港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于拍的可能是爱情片,但背后却隐藏着各种对于中港未来关系的迷茫。嗯,很期待之后去看《悲情城市》,之前是拍的台湾,放在现在看,或许这里也是悲情的一座城市了。
水底的戏真是很催泪
这是不是医生演过最惨的一部电影,简直不敢看第二遍。TT
因为Kenny意外发现的老电影,看海报和开头以为是港式爱情轻喜剧,谁知道吵个架丢个车一虐到底……也太惨了,王志文真TM的帅,但和秦海璐两个人的内敛板正的内地黑帮画风跟偶尔搞怪一下的港风真的不太和谐,人物行为逻辑有太多不勘琢磨之处,人命好像很值钱又好像很不值钱,若细细打磨细节情绪应该能再上几个level。男主第一次真正“害死人”,是丢出白粉包手下跳车去追结果包袱撞出漫天粉尘迷了眼被活活碾死在白粉中的桥段一气呵成给的感官刺激太强了。。。
从一半看起,在酒店的电视里。因为没有看上半场,所以觉得很惊险。最后的结局悲得很唯美。
我喜欢王志文,我喜欢秦海璐,陈奕迅也不错,还有一个女的叫啥?大家的角色也都刻画得不错。编剧也不错,镜头也不错,结局也不错,不错不错不错,就可以力荐了
2004夏/另一港產佳品。睇到目定口呆。
2010.7.14 虎跃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