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很少吐槽烂片,但是这一部实在是让我不禁要吐一番,因为实在太烂了。
首先开场辩论会,泥马那叫个神马玩意,导演就算没参加过辩论会也看过吧?
你家辩论会是一开场就自由辩论的?
而且男女主角讲的话完全是初中水平,尤其是男主,泥马完全是在演讲啊,演讲和辩论是两码事啊两码事!
之后我也不知道女主和男主是怎么爱上的,没有任何镜头和剧情能给我他们相互喜欢的感觉。
男主开头完全像给人一种道明寺的感觉,非常装逼,但是却缺少那种气质,最后泥马才知道是个穷逼。
完全不符合逻辑和情理。
女主就更不用说,30多岁上的成人大学吧?
那气质就只有在酒吧唱歌那段觉得比较符合周遭环境,在校园里那些戏份和她本身给人的感觉反差太大。
个人认为男二和女二反更适合校园环境,虽然他们演技也很一般,但是气质上至少还符合一点。
都说音乐是这部片子的唯一亮点。
说实话,音乐还不错,但是整个曲风太成人化,不符合校园爱情的主题。
还有豪华游轮,服饰搭配,背景选取,都充分的显示出导演"乡村气息"和"市井情节"。
虽然可以看出导演想法表现一些东西,但是由于自身的阅历和成本压缩导致拍出来的效果跟初衷大相径庭。
本人还是奉劝各位导演们对于校园题材的电影不要轻易下手,并不是随便排几个片断搬几个爱情故事就能做成<那些年>的。
一句话,总会有那么几个字眼让你心乱。
一首诗,总会有那么一行让你难忘。
一场电影,总有那么几个画面,会让你追忆往事,黯然落泪。
经历万千变化的我们,还会有多少人,多少事,会让你记忆犹新,甚至一想起来,还会隐隐作痛?
但愿,往事进行至今,仍是一片花开的美感,而没有秋叶凋零的哀伤。
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陈旧的桌椅,来个特写,曾经刻上去的字句还隐约可见。
宿舍的那张空床,总是与记忆中的画面,有些对比鲜明。
如今识得的,熟悉的,有过恩怨的同班同学,各奔东西,过着各自的生活。
那个曾经暗恋的男生,也悄然在心里扎根发芽,时而落叶,时而开花。
有着青春记忆的我们,始终想让心万古长青,可是那些残留的遗憾,却是不能承受的轻。
喜欢的男生,总是不敢直面接近。
虽然,拿着挡箭牌,靠着障眼法,换来看似朋友的头衔,却依旧难以平复心中的渴望……只可惜,最后那男生喜欢的是自己同寝室的好姐妹,本是两情相悦,从一开始便是输,而后只能自己消散心中的痛楚。
小仙女就是这样认为,亲手把心爱的男孩儿送给了姐妹艾拉,可是她仍然欣慰,他们可以幸福。
奈何再坚贞不渝的爱情,摆在现实面前,还是显得苍白无比。
艾拉的家境,时常让康林喘不过气,最终康林等着艾拉说分手,艾拉泪雨滂沱的说出了口,两人这也算是完了……四年,会改变很多人和很多事,但是有些感情,只会被尘封起来。
追小仙女的男生,依旧像个小跟班一样,跟在她的身后。
而康林最终回到了那个小渔村,教孩子读书画画,也会在海边弹起自己心爱的音乐,或许也会时而想念曾经和那个美丽的女孩儿,来过这里,和海浪一起奔跑,还有她画纸上的猪。
而艾拉,因为和康林感情的决裂,去了国外留学。
四年后,同学们再次相聚。
尽管和小仙女求婚了不下两百多次,那个四年多来一直追随小仙女的男生依旧没有放弃。
也或许是时间太久,小仙女已经习惯了这个男人的示好与关切,便最终在一场噩梦来袭后,和这个男生走在了一起。
而艾拉踏上了去小渔村的船只。
当康林在教孩子们画画的时候,他看着在夕阳下,穿着一袭长裙,在石壁上行走的婀娜身姿,他感觉到最美好的,莫过于希望就在前方。
电影开始于一场辩论会我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因为辩论会本身就是个很傻的东西 紧接着就有俩东北口音的同学磕头如捣蒜求人帮他们去辩论 我基本就了解这片子的调调了 后面就是用看毛片的节奏跳着看了看 果不其然是一坨名字清新的shi 说演技 每个有过特写的演员脑门上都有四个字‘我在演戏’ 再说剧情 这尼玛完全不清新好不 完全是另一种重口味好不 完全不贴近现实好不 你们校长天天没事校园里到处晃还在楼梯边扫落叶?
这是校长还是方丈 你见过辩论题目是‘农民工该不该讨薪’的辩论会?
我估计觉着这片子勾起了往日回忆的同学们要不就是因为记忆错乱了 要不就是看了片子的最后部分 就是滚演员表时候边上的采访画面 那一段算是这片子唯一能看的地方了另外 女主角牙口真好
男一号选的不咋地,但看上去还像学生;女一号成熟了点,记得我大学毕业时还跟小孩儿似的。
让我回忆起15年前大学毕业时的场景,现在毕业的小孩儿们都没那么单纯了吧,都拼爹吃软饭当小三儿了,哪有我们当初那种想成为国家栋梁的理想(这种理想毕业没几个月就被现实击得粉碎)。
老了,只剩下回忆了。
女三号看着怎么那么像80后那个电影的一个演员啊?
再有,那个钢琴是谁搬到山上去的?
(原谅我是学工科的,喜欢琢磨);还有,去法国就不能学画画了吗?
法国可是全世界画家梦想的地方啊?
男的学音乐,女的学画画,多诗情画意啊?
这剧情编的真狗血;大学生辩论赛只有一个回合吗?
6个人唱k就花了3800?
我在深圳都没那么贵,天上人间啊!
2007年女生就用大屏幕手机了吗?
男猪脚穷得天天穿同一件T恤?
还是买了几十件天天换着穿?
穷成那样了还去学音乐?
有谁见过寒门之子去学音乐的?
不都奔着师范类、金融类、或者工科类去了吗?
学音乐能当饭吃吗?
不过,瑕不掩瑜,这个片子能让我在凌晨1点钟还能看下去,说明还有可看之处的,起码让我回忆起大学时代的美好,虽然不像类似让爱情进行到底、80后以及这部电影那么浪漫......
全篇很文艺,唯美的画面与人物,以及若干搞笑的配套。
似乎看起来还可以,但相关的微电影看多了,故事情节与内容也就毫无新意了。
片子出去唯美与文艺,就没有买点了。
这是一部挺不错的电影!
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有一点失望,但慢慢看下来又给人一种难以释怀的感受。
当主角两人分开之后,艾拉在操场上伤怀的画面,应人,应时,应景,一首(舍不得他)把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校园爱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现在已经很少能够看到这种比较(纯洁,干净)的青春校园题材类型电影了,值得一看......
我不是很懂的电影,也不懂什么才是人人所谓的完美之作,关于这一类的电影,说模仿也好,说烂片也罢,感受的角度不同,在心里的份量也就完全不一样。
这类题材的电影之所以有的人叫骂,有的人落泪,仅仅只是因为有些回忆只属于走过的自己。。
看完这部电影,我几乎没记住男女主角的名字,也不知道情节是什么,甚至到后来连演员的样子都没任何印象(国类的这些片的水平实在没法多说),花了几十块只是奔着里面的拍摄地点去的,那个曾经生活过三年多的地方,那些曾经埋葬过我们最美年华的校园。
脑子里满满的都是电影里的那些地方,以及那些从十八九岁的青涩走到二十几岁成长。
晚上去的电影院,人很少,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校友,有十几年前毕业的,也有在校的学生,刚开始的几个两院的的镜头,有人呼喊,有人嬉笑,说这当年自己曾经在那些地方的故事,这种氛围更像是一场久别的校友会,播到后来,安静了很多,很少有人再出声的说。
不知道思想跑到了哪里,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大部分都沉浸在回忆里,点点滴滴,每一个关于两院的镜头仿佛都能讲好几天的故事,回忆太长了,不知不觉得眼泪就冒了出来,走出电影院院的那一刻,大家都很沉默,几乎很默契的都没人议论故事的情节以及演员什么的,只是聊起了很多曾经在那里的故事,每一片风景,每一条小路,每一张凳子,每一块路砖,当年的图书馆,那片人工湖,那个情人岛,那条植物园的小路,那个住了那么久的寝室楼,还有当年纯真的我们。
电影结束了,回忆却被勾起了,仿佛看到的都是当年的自己,一遍遍的在那里找着曾经的记忆。
一部电影,有他的商业价值,也有他的创作价值,我们不是导演,不是演员,也不是制作商,没必要去了解那么多的幕后利益,票房好与坏,赚还是赔,钱又装不到你的口袋,费那神的干嘛,国产烂片要是真能被口水淹死,早都不知道淹了几座城了。
对于一部电影,仅仅作个观众,谈不上需要有多么多么的喜爱,只是有那么一刻或被一个镜头深深的触动,这种触动久久的被感动。
其实有的电影我们都只是在其中的故事里找寻着各自曾经的回忆罢了,又何必在乎那么多其他的呢!
那一年,那些年,一切跟青春挂钩的都很美,,哪怕四年之后梦想残了,也会让人笑着落泪。。
谨以此纪怀念下那个美丽的两院。
毕业那年是一部让人可以看得到大海美丽,听得到海浪声音,感受得到海风轻抚的作品。
电影画面优美,人物灵动。
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清新剧
豆瓣里的第一篇影评,献给了这么一部电影。
看吸引自己的原因还是在于恰逢我毕业的这一年最后一个学期开始。
对于电影的评价嘛,百度里说《毕业那年》是一部让你可以看得到大海的美丽,听得到海浪的声音,感受得到海风轻抚你肌肤的校园音乐电影。
呵呵。
就是有大海的那一段,老妈走过我面前幽幽的来了句“这电影怎么跟画儿似的。
”我咯咯的笑了半天,发现老人家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跟画儿似的电影。
首先啊,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剧中没有找到丝毫自己大学时代的影子。
有辩论赛,却不似我在大学接触到的那种针锋相对互相切磋的影子,有毕业晚会,应该是成本不高,所以一切从简。
有校长的出现,但是我还真没在学校里看到过我们校长,只能是什么什么大会远远的看到主席台上的影子。
看电影简介时说,从另类的角度谈论大学生毕业所要面临的问题,但也都是草草而过。
还有大学时代的爱情,有青涩有吵闹,但是总是缺了一丝丝真实的味道。
可谓“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真实,但要高于生活还要看得到生活的影子才是最好的艺术吧。
有说这部电影堪比台湾的那些年,或许是导演准备的清新纯粹的文艺部商业的感觉。
演员和在故事中的角色啊,还有一句句的台词,还是显得稚嫩脆弱了一些。
蓝的太蓝,在整天都是雾霾的天气里看到那么蓝的天那么蓝的海,难怪我们家的老人家会说这电影像画儿了。
由于无聊一天这是今天看的第五部电影,我还是坚持看完了。
说句体谅人的话呢,我们应该珍惜导演编剧演员工作人员的各种努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啊。
哈哈哈
四年后,同学们再聚首。
路人丁不改初衷还在追求着吴婷婷。
吴婷婷在梦中顿悟要珍惜眼前人,于是决定接受路人丁。
学成归来的艾拉,难以割舍当初的爱恋,决定为爱,去找寻还在沙滩上渔网小学支教的康林。
康林与艾拉的爱恋,不管能否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他们都将难以忘记。
难以忘记毕业那年那些人那些甜蜜到忧伤的故事
虽然是无聊的狗血剧,但素,,没准让我明白了些东西!
一无是处
好像总能从故事里找到些,能让人感动和感怀的因素呢。。四年后还能始终如一。。。//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不可以不快乐。。
插曲都非常好听
在自家门口拍的!好激动!完全在看风景!!哦啦啦啦
不论是所谓的好片或烂片,能引发自己过去的回忆或者未来怅惘的就是好片!
。骚情的不行了、、、、
装逼个大芝麻
做作
草尼玛的 最少让我感动了 看看那些评语 真是满嘴喷屎
在那个不懂香臭的年纪看过,依稀记得女二很美,还有插曲不错。
虽然拍的不好,很微电影,台词剧情也烂,但是有感动
不知道这部片会遭到这么多的人喷!也是醉了
一部让你可以看得到大海的美丽,听得到海浪的声音,感受得到海风轻抚你肌肤的校园音乐电影
以为是有深度的青春片,不过尔尔,有点假啊。一个大四女学生一晚上几千几千的扔钱这要多有钱啊!
去你妈的!
画面,景色都不错。情节就是:矛盾-解决矛盾-恋爱。。。没有毕业那年的感觉。其中的插曲不错,挺喜欢。
如果我也有这么一群活宝该多好。
除了海报还有点感觉!
你大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