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各位,看完《李茂扮太子》之后的我,简直想给《温暖的抱抱》赔礼道歉:你终于不是难看第一名了亲!
观影过程中的我心理活动如下:
陈佩斯说过,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是很多人不具备这个认识,他们随便看了几部香港的无厘头喜剧,就非常自信地认为,喜剧就是闹剧。
就连赵家班和德云社这些以逗乐观众为职业的团体成员们,跨界到影视剧时,几乎都在表演闹剧。
除了小岳岳的“燕咂!
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燕咂!
”
这就是高级喜剧和低级喜剧的区别,小岳岳这个剧中人的悲剧,成功地娱乐到了观众。
但是很不幸,《李茂扮太子》的主创们就把喜剧演绎成了瞎胡闹。
他们真的是全程都在很认真地咯吱观众了,但是,这种不高明也不精巧的努力,显得整个片子更加不好笑了。
说实话,当时看预告片就感觉不妙,都知道预告片剪的是全片的精华,但是《李茂扮太子》的预告片我看了个七七八八,就真的预告片里的片段都是非常不好笑的陈年老梗。
结果正片完全坐实了我的判断,元旦假期坐在电影院的我,仿佛提前观赏了春晚小品,还是当年冯巩把全年热词烂梗串联在一起的那种小品。
剧本很崩,逻辑没有,人物行为动机难自恰,如果好笑的话我还可以勉强原谅它,可是最灾难的是,作为一个喜剧片,它真的不好笑。
在那一刻,我甚至想抽自己两个耳光,都说观众用脚投票,我用两张58块钱的票支持了这部片子,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可能还会有这种质量的片子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我非常同意下面这位家人的评价,当你我买票的时候,我们就成了制造烂片的同谋者。
但是可能会有小可爱问了,你整的跟大明白似的,还说看预告片就觉得不行,那你干嘛还去看?
答:因为「开心麻花」这四个字啊!
从当年的小剧场到后来的大银幕,开心麻花这四个字一度在我心中,是喜剧质量的保证。
虽然从《夏洛特烦恼》开始,我就隐隐约约地对开心麻花主创团队的直男癌味儿有点反感,但这也不能影响我口嫌体正直地在电影院里从座椅上笑到几乎要滑到椅子下面去。
而且后来开心麻花推出的《驴得水》和《半个喜剧》,又很难得地从女性视角去展开表现女性生活中的困境,就,真挺拉好感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被《温暖的抱抱》重伤之后,还能鼓起勇气在含腾量为0的情况下,买票去支持《李茂扮太子》。
注:含腾量意为一部片中沈腾出场的时长占比。
毕竟,我是马丽的半个家人粉,特别希望她能在不绑定沈腾的情况下接到好资源,证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
你看《羞羞的铁拳》不就很好吗!
可惜,马丽在《李茂扮太子》里的角色,几乎没有可以施展的空间,就是一个死心塌地爱男主、为男主奉献牺牲的古装版马冬梅。
再好的饭,热一百遍也该馊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在朋友圈吐槽了我对这部片的种种恨铁不成钢,结果有圈内的小伙伴跟我说:“宝子,你误会开心麻花了,这部片不是开心麻花的。
”W——————hat?
马丽常远艾伦黄才伦等等等等不都是开心麻花的演员?
《李茂扮太子》这种谐音梗难道不是《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乌龙山伯爵》沾亲带故的兄弟?
这海报一眼扫过去就给人开心麻花开年会的感觉,结果你告诉我它跟开心麻花嘛关系没有?
朋友们,没想到2022年刚开始,我就遭遇到了涉案金额上亿的诈骗案啊!
了解到内情之后不得不感叹,内娱这帮子人不好好琢磨怎么拍好戏,搞擦边球碰瓷,却是一流的。
当你请了一大票开心麻花的演员,为片子起了一个开心麻花式的片名,再打出搞笑喜剧的名号,你就成功骗到了80%以上的观众。
毕竟,普通观众,认脸不认出品方。
而这也不是其他出品方第一次打着开心麻花的旗号蹭开心麻花的热度制造烂片让开心麻花背锅了。
我细细划拉一下,就有《温暖的抱抱》、《日不落酒店》、《一念天堂》、《人间喜剧》、《阳光劫匪》、《测谎人》、《跳舞吧大象》、《捞世界》、《无疯也起浪》……这么多,全是李鬼。
这些蹭开心麻花热度的片子,几乎没有一部及格的。
而《温暖的抱抱》和《日不落酒店》更是以捆绑沈腾营销宣传这样的行为欺诈观众,让观众误以为沈腾是主演,结果正片中的含腾量低得惊人。
△数一数,这张海报上有几个开心麻花的演员?
《日不落酒店》更是突破下限地让沈腾以人形立牌的方式出演,还堂而皇之地将沈腾的名字放在男女主之后的第三顺位。
最后,这场闹剧以《日不落酒店》导演之一的刘峻萌发布微博公开向观众道歉告终。
他称《日不落酒店》和开心麻花没有任何关系,开心麻花也不是影片出品方,“《日不落酒店》的最终效果,完全不能代表开心麻花系列喜剧电影的品质。
”
他总算在道歉信里说了句实话,说:“虽然影片中有开心麻花的签约艺人,但与他们与《日不落酒店》的合作仅限于影视经纪层面,演员们在影片中的表现完全听从于《日不落酒店》导演的指导,与开心麻花的喜剧风格和水准没有任何关系。
”也就是说,这些年开心麻花有好些骂,是白挨了,这些黑锅,也算是无妄之灾。
事实上真正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并没有那么多,从2015年到2021年,根正苗红的开心麻花作品只有6部。
(因为工作量不饱和,所以麻花的演员就会出外戏。
)开心麻花对喜剧电影的质量还是很有追求的,《李茶的姑妈》确实遭遇了滑铁卢,但是之后的《半个喜剧》又再次推出了高分喜剧,就连《我和我的家乡》里的命题作文,沈腾和马丽完成的都相当不错。
但是你说《李茂扮太子》这档子事开心麻花有没有责任呢?
其实也有,虽然这些电影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但这些都是开心麻花艺人接的戏,最后片子不好,恶名开心麻花背,造成口碑的恶性循环,导致观众对开心麻花也失去了信任。
所以,还是希望未来开心麻花能对旗下的艺人们的外戏品质要求高一些,不要败坏了开心麻花的名声。
最后,我给和我一样喜欢开心麻花电影的宝子们提个醒,2022年目前只有两部开心麻花的电影等待上映,分别是《超能一家人》和《独行月球》。
《超能一家人》里沈腾将首次挑战反派角色,出演市长乞乞科夫,预告片里他的扮相和俄语口音一亮相,就已经非常好笑。
而《独行月球》里沈马组合再度合体,据说全片将呈现许多震撼场面,全片90%以上镜头涉及特效制作并由国内顶级特效团队完成,倾力打造沈腾这场硬核爆笑的“月球漂流记”。
真是一把子期待了!
最后的最后,看在马丽的份上,给这片三星,希望女喜剧人未来的路越走越宽,因为,她们的演技值得。
互换身份的题材大多,我记得儿时在电影频道看过的就有
王子与贫儿 (2001)7.62001 / 英国 / 家庭 / 贾尔斯·福斯特 / Jonathan Timmins Robert Timmins不同的,这部外国电影描写下的贫民窟凄惨样,黑黢黢的背景刻画,互换身份后的如履薄冰,对《王子与贫儿》的电影印象并不太好。
要说看过最近一部的就是电视剧《潜龙戏凤》
丐世英豪 (2010)7.12010 / 中国台湾 / 喜剧 爱情 古装 / 郑少峰 / 邱心志 蔡君茹主打的同样是反差,题材喜剧更为相似。
由于剧情属于一猜就中,便只看抖包袱和笑点了。
通篇下来,观感还不错。
笑一笑的电影也别追究太多,赶着骂烂片的,毕竟成本就那么点。
也不是什么大制作或好几亿的特效电影。
几位主演并非大红大紫,演技比起同样院线的《大红包》认可度高得多。
穿插一些国人特有的教育问题,子嗣问题,笑点中很接地气。
只是可惜花钱进院线看的观众,图一乐吧。
整部电影有很多笑点,马丽、常远等人都贡献了不少。
本片的剧情方面比较一般,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人,一个是被皇上禁足的大太子,一个是想要升官的小捕快。
除了长相两人基本上没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渴望对方的生活,然而真正互换身份后才发现对方的生活,也就是自己一直向往的生活,并不能够让自己非常满足,也渐渐出现了各种不适应。
至于杀太子的情节,感觉跟影片剧情的关系一点不密切,此外部分剧情还是蛮尬的。
元旦上映的《李茂扮太子》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可是演员都是麻花的演员,看完影片大家也都默认这是一部开心麻花式的电影。
何为“开心麻花式电影”?
简单来说就是屌丝获得超能力的故事。
《夏洛特烦恼》里的穿越,《羞羞的铁拳》里的男女互换,《李茶的姑妈》里的身份错位,《西虹市首富》里的一夜暴富都是这种超能力,这曾是开心麻花的制胜法宝。
沈腾是开心麻花的台柱子,2015年《夏洛特烦恼》大获成功,开心麻花的估值也从3亿暴涨到了50亿,这时麻花做了错误的估计,他们觉得电影的成功和沈腾的关系不大,完全是剧本的功劳,而开心麻花深耕话剧界多年,攒了一堆好本子,随便拿一个拍出来就是爆款。
沈腾没有拿到开心麻花的股份,之后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双方也渐行渐远,而麻花也开始扶持下一个沈腾。
《羞羞的铁拳》里是艾伦,《李茶的姑妈》里是黄才伦,《温暖的抱抱》《李茂扮太子》是常远,《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魏翔。
然而一次次的实验后大家才发现,沈腾把开心麻花带到了不该有的高度,只有他能接得住剧本里浮夸的设定,没了他这朵红花,其他黄金绿叶瞬间就失去了生命力。
《李茂扮太子》的拉胯也是在意料之中,这部电影票房虽然突破了2.3亿,但是口碑稀烂,豆瓣评分只有4.8分,堪称灾难了。
这部电影上映前就不被看好。
首先,本片原名叫《李茂换太子》,就是典型的谐音梗,《脱口秀大会》已经和我们科普过无数次了,谐音梗是最烂的一种喜剧创作方式,是创作者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开心麻花最擅长的就是用谐音梗编喜剧,这套玩法过去还成,现在已经骗不了观众了,于是上映前片方灰溜溜的把片名改成了《李茂扮太子》,这是一种露怯的表现。
接着,本片虽然是古装喜剧,其实故事内核还是套用开心麻花最常用的模板:屌丝生活不如意,偶然的机会获得了超能力,影片中的超能力就是和当朝太子互换身份。
按照这个模板,我们可以一下午编出一麻袋的喜剧故事,观众都快看吐了。
再看演员。
开心麻花里其实有很多黄金绿叶,他们和沈腾最大的差距在于,他们的表演只能放,收不回来,作为配角很出彩,但是演主角收放不自如,演不出角色弧光,人物看着就很虚假浮夸。
而沈腾是可以收的回来的,我们看第一季《欢乐喜剧人》就能看得出来,他的喜剧表演最打动人的,不是夸张的表演,而是不经意间收的那一下,一下子能抓住观众的心,高级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如《大地惊雷》《小偷在哪儿》。
在电影里,《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的本子其实都很浮夸,但沈腾能用表演将角色沉淀下来,故事虽然是假的,但是角色却很有真实感,观众是信服的。
《李茂扮太子》里,常远一人分饰两个浮夸的角色:捕快和太子,因为没有内敛的表演衬底,所以这两个人物都像纸片人一样虚假,观众根本不相信角色,进入不了故事。
这种不信服体现在:常远和马丽根本就没有CP感,夫妻之间那种真挚的东西看不到,最后的升华看着就很尴尬。
再有常远饰演的捕快是个底层蝼蚁,常远的表演还是配角式的单一演法,没有激发观众的共情,而沈腾在《夏洛特烦恼》中参加同学聚会被鄙视的表演,在《西虹市首富》中应聘守门员遭遇潜规则的表演,都是喜剧遮着的悲剧,有强大的共情力,这就是差距。
常远饰演的太子也是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形象,和捕快没啥明显的区别,观影时只能通过发型打扮来进行区分,两个角色的反差感没有演出来。
包括马丽在内的其他配角都可以单一的表演喜剧,但是主角不行,他必须有泰山压顶的实力,显然常远目前的表演根本镇不住这个场子。
最后影片细节也很粗糙。
艾伦沾上胡子饰演老丈人,张子栋演笨贼,宋小宝演包工头,克拉拉演女巫。
这些配角都是即插即用式的,和主线没啥关系,还能看出很多梗是现想出来的,缺少打磨。
有些梗还反复使用(如敲诈钱财的梗)缺少诚意。
总的来看,《李茂扮太子》就是:故事老套,主演撑不住场子,配角削足适履,细节粗糙。
两个字概括就是一出闹剧。
这样的片子能在元旦档拿下2.3亿票房一个原因是同期上映的其他片子也不给力,一个原因是中国观众对垃圾喜剧还是太过宽容,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1.笑点low虽然有一堆很熟悉的谐星加盟,但可能真的如他们自己所说,这片子是玩出来的。
可能他们觉得自己整挺好吧,但我看来真觉得就是闹着玩,也就小剧场水平的硬堆笑点吧。
包袱之low,放在几分钟的短视频里或许不明显,放在舞台剧里或许也可以原谅,但放在一部电影里就十分之说不过去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这么觉得的人本身笑点都太高了。
2.剧情呆说白了,就是讲了一个十分尴尬的故事。
具体就不剧透了,喜剧如果讲不好故事或者故事本身没有吸引力简直就是灾难。
更别提你片方还坚持要玩谐音梗了。
看到猫眼有个短评这样说:“资本的过渡介入和文化下移所引起的大众审美浅俗化导致现在的商业喜剧电影只注重商业化,却忘记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和喜剧元素的深刻性。
”这话说得也不太对,大众审美在电影这块儿,俗不俗的先不说,至少没那么浅。
故事讲不好啥都白扯好吧。
3.内涵浅这么说都太委婉了,基本就没内涵。
看到的一切都在催着我抠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房,手里的爆米花一点都吃不下去,又何谈哪一点能让我多思考思考多解读解读?
难道是想让大家多生孩子?
就算是想整个无厘头出来,也不是随便的堆叠就可以了,好的无厘头喜剧哪个不是可以容人深思的?
当然,可能有人说看这片子不就图一乐想那么多干嘛,那请参考上面提到的第1条。
4.人设蠢就说马丽常远吧,让我看出了点《大内密探零零发》的影子,但实在没法往上靠。
一切都是那么生硬,身份互换这个被玩到烂的主题在他们手里真玩不出什么花花了。
还有强调生孩子这点,可以让我认为这片子是特意要奖励给大龄产妇们看的吗?
演员没有突破,也就没有惊喜。
守着老账本混日子,看看能捱多久吧。
有欢笑有感动有启发,元旦这天看,觉得看得值了!
没看之前认为是个普通的故事。
冲着马丽、常远去的。
电影刚放映脑子里瞬间充满问号,为什么李茂扮太子英文名翻译成Another me?看到某个瞬间突然懂了,(李茂骗妻子自己生病,演了个双重人格精神分裂)李茂和太子不是单纯的长相相似。
他其实是一体两面,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两种人生态度。
一种是平凡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卑躬屈膝,处处不得志。
一个是功成名就有权有钱人生巅峰。
当我们处在低处时向往追求成功,忽略了平凡生活的美好,当我们坐上高位取得成功后,你会发现烦恼依然存在。
我们总是不满足现在,总是觉得别人的生活更好。
可是当李茂和太子互换后,才发现不管你处于人生什么阶段都会有烦恼。
平民有平民的一地鸡毛,太子有太子的身不由己。
就像电影里说的,不是有钱有权就能幸福的。
幸福是你对自己了解,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能够抵制诱惑拒绝不想要的。
人生不易,不要总是看你没有的,而是能够珍惜你目前所拥有的,无论是天赋、能力、家人、爱人、工作等等,学会享受现在,活在当下。
不沉迷过去,不辜负现在,不恐惧未来!
希望所有人都能在新的一年好运来!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是基于尊重的角度给出的说辞,你不能随便否定别人,因为如果你不喜欢对方,但是对方又不花你钱电影不一样,电影要花钱看,一部低俗,强行搞笑降智的烂片,你可以觉得不错,甚至喜欢,也可以花钱去看,但是你不能说他是喜剧,那是对喜剧的侮辱开心麻花一部比一部差不是因为做不好,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好电影,只是现在的市场钱太好挣了,付出小回报大的事情谁不做谁才傻,想挣钱不寒碜只是如果我们想要一部逻辑正常,轻松搞笑的电影就必须得坚决的客观看待这片就是烂,觉得好看的,不得不说你的生活太太太喜乐了
一直以为开心麻花的口碑都很不错,自然上映了来支持一下。
结果败坏了演员的好感,辣鸡演技,辣鸡剧情,全程尴尬的令人抠脚的台词和演技。
甚至全篇都没有笑点,小品不像小品,电影不像电影的。
真是狗看了都摇头啊。
元旦第一天就看这样的烂片,真的太晦气了。
我甚至可以说是我有史以来看的最垃圾的电影,没有之一。
上海堡垒都比它强了
电影中小捕快李茂虽然与妻子相爱,但是却得不到岳父岳母的认可。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努力地想要做一些出人头地的事情,恰巧与当朝的太子长相相似,而太子又一直想追求自由,摆脱自己的太子身份。
二人一拍即合达成一致意见,互换了身份。
两人的命运也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殊不知,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
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系列搞笑诙谐的事情。
当上太子的李茂趁机给自己封官的那段真的可笑又可怜。
一个普通人一夜之间成为一人之上的太子,感受到无所不能的快乐,如何能够接受这一切终有一天会结束呢?
但他又实在无知,做出那样愚蠢的决定。
之前一直不喜欢看开心麻花的系列电影,觉得搞笑有点勉强了,强行讲段子,让整个剧很尴尬,而且之前看过的如西虹市shou富给人的感觉就是整部片子很浮夸,带给人的整体的寓意很肤浅,很没内涵。
但这部李茂扮太子,一改我对开心麻花的刻板印象。
最开始是在抖音上刷到的,一直想去电影院看,但是吧一直没时间也没来得及约上小伙伴。
看完之后觉得有笑点也戳泪点。
马丽的演技也是杠杠的。
男主的话就还是有那么点点帅的。
其中太子说的,你不管到了什么官位其实都是蝼蚁,大概类似的句子挺有深意的,折射到现实的生活中,引人深思。
新航飞机上看的。故事一般,一人分饰两角不够鲜明,故事一般,但可以让人开心一下
能做到克制的喜剧都是合格的喜剧。它做到了。
作为贺岁片,大家在一起看看闹闹很开心
结尾真是烂俗到家,但当个小品快进看不错
虽然一人分饰两角,但没演出两个角色的区别性。
2022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充满迎新气氛的贺岁档喜剧。挺喜欢这种过家家式的古装设定,皇帝、太子、尚书、县令、捕快、客栈/戏楼,想想就感觉会很有趣。漫画式开场白,让人一秒入戏,轻松欢乐。“身份互换”一向是容易出梗的喜剧题材,之前开心麻花《夏洛特烦恼》玩过身份穿越,《羞羞的铁拳》玩过身体互换,《西虹市首富》玩过阶层穿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茂扮太子》在“身份互换”给足笑料之余,将主题回归至“平凡真幸福”,这也是此类题材最常用的价值观。克拉拉扮演的女巫出场短短一分钟,魅惑力瞬间拉满,这哪是来解蛊的,分明是来下蛊的。联想起她在《情圣》中扮演的模特yoyo,就是让男主中邪发春的根本原因,可以称得上是资深蛊后了。
算及格的搞笑片,虽然和很多经典都有借鉴
我笑到了最重要 我给好评 哼!
这个太子的原型是正德皇帝朱厚照吧?改编的可以,就是觉得演员选的有些违和。
再删减半小时可能勉强还能让人坚持下。
麻花终于不出烂片了,虽然没有啥剧情,但是麻花就是麻花吗,搞笑就好了啊。真的笑了,包袱很密。
这算是纯喜剧,很多人说是小品式喜剧我并不认同。现如今小品都是喜头悲尾,这样从头到尾都引人发笑的电影真的太难得了!而且这部喜剧依旧有对当今社会的讽刺:送礼做官,势利眼丈母娘岳父,狗命比人命值钱……这每个细节不正是当今社会的陋习吗?只是大部分人只关注剧情而已,至于很多人吐槽的结局BUG,本来就是喜剧,反而合理了好吗。
这种电影,看片名看阵容就知道也不用去影院花钱看,等个1年哪儿都能看。今天就在吃午饭的时候在cctv6看了。在这屎一般的没什么欢乐和期待的如常日子里,它是近段时间唯一逗笑我的片子,这也是这类作品存在的意义所在吧。感谢马丽常远魏翔宋小宝,看见你们就开心😁。
不懂评分为啥这么低,我觉得比什么爱情神话那种装b的片子好看一万倍
咱就是说,一些喜剧创作者(如果能称呼为“创作者”的话),能不能把观众们,当,个,人?当个人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把观众当智障,不要喂屎,不要学狗叫,不要装疯卖傻,不要矮化女性,这样很难吗?啊?很难吗?
这越到最后越是什么玩意儿……
开年轻松一笑,不要管逻辑道具细节,开心就好
不,要,看,浪,费,钱。
大概看了一下,马丽一会儿像,一会儿不像,爱说大话,又没什么本事的小捕快,受不得岳父,岳母的同意,和太子长相一样然后俩人换身份就因为一个父皇缓解,有些有点意思
就是个精装小品(服化道方面),搞笑和煽情都不讲逻辑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