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跟朋友出去玩,中转路上无聊找剧杀时间,刚好刷到《柳舟记》上线,三个人边玩边看,回家那天追平了更新。
现在地图从灵泉镇切换到了栖州,崔行舟披甲上阵,柳眠棠千里追夫。
估计是泡温泉能活血化淤,外加熟悉景物刺激,女主记忆有完全恢复的迹象。
崔行舟的马甲即将掉落啊。
以柳眠棠“不服输,很要强,吃不了一点亏”的性格,知道真相后肯定果断走人。
我都担心她走之前,会不会照着王爷的胸口捅上一刀。
想想就是修罗场。
其实前面十几集里,“崔九”(崔行舟小号)和柳眠棠的生活日常是相当甜的。
他俩是典型的神交已久,日久生情。
为什么说神交已久?
得从崔行舟没抓到男二子瑜说起。
简单捋下剧情,就是崔行舟以为子瑜是仰山陆文,为了抓人以身入局,提前布下天罗地网,没想到对方提前招安。
他怅然若失,怀疑人生。
柳眠棠以为夫君是因输棋难过,柔声安慰。
崔行舟顺水推舟,借对弈吐露自己对宿敌的复杂感受。
早在三年前,他就跟“陆文”交过手,还吃了人生中第一场败仗。
但他不觉愁苦,反而有种棋逢对手的畅快。
之后数次对局,输赢参半,两人的关系,也从可敬的对手,变成了势均力敌的挚友。
只是立场不同,总要分个胜负。
崔行舟说的“那一次”,应该就是山寨出事,柳眠棠被挑断手筋那晚。
盲猜崔行舟和“陆文”达成了某种默契,可能要用比较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没想到子瑜那边出了状况,所有事情偏离了方向。
如果“陆文”被顺利招安,他俩很可能成为真正的好友。
当然现在也挺好,柳眠棠成了持家有方的崔夫人,两人日久生情,同舟共济。
个人非常喜欢柳眠棠这个角色,她身上有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聪明又能干,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从来不会被困难限制。
就算没有男主帮助、协助,她照样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就比如,失忆之前她是谋略不输男主的仰山寨主,失忆之后是机敏灵动的玉烧瓷坊老板。
自始至终,都强大而自信。
崔行舟这个角色也挺有意思的。
他是带着目的接近靠近女主,希望以她为鱼饵,钓出背后的大鱼。
所以,刚开始带着防备、试探,期间编故事、找人买女主设计的瓷器等,都还是执棋人对棋子的心态。
可能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随着相处他开始怜惜女主,欣赏女主,后面还爱上了女主,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作为观众,主要是从他跟好友赵泉的几次交谈中看出端倪。
嘴上说什么杀了、送走、找个值得托付的夫君,实际上早就爱上了“白天当王爷,晚上做人夫”的双面生活,经常醋王发作,纯纯古装乐子人。
反正灵泉镇部分整体比较甜,去栖州前后更是男女主感情升温的关键点。
这时的柳眠棠,已经对崔九动了真心,不再是出于报恩的感激,而是基于相处建立起的信任和爱慕。
不过崔行舟马上要去战场,很可能九死一生,他不敢明确回应这份爱意。
这段处理得很高级,有种淡淡的愁绪,淡淡的悲伤。
崔行舟看向柳眠棠的时候,眼里盛满了快要溢出屏幕的不舍,听到对方说,“我们小门小户,虽然不能富贵登天,但能和爱的人长厢厮守,这就够了。
”心中震动,却只能含蓄回应,“夫人,今日夜色很美。
”
一个憧憬着未来的幸福,一个决定好分别,一边撒糖一边虐,这是什么新发明的酷刑吗?
真正把情绪推到高点的是婚书变放妻书,“奈今兵戈四起,山河有恙,某身为八尺男儿,当哀民生之艰,理担大家之苦,不以籍出商户而畏事,不以人微望轻而避责,无他志略,犹当效万千真州子弟,以身报国,百死莫辞。
”这应当是以淮阳王的心态写的吧,之后的田屋、财产都给妻子,“任从改嫁,永无争执”,则出自崔九内心。
听张晚意念这段话,有被感动到,也就不难理解,柳眠棠选择千里追夫了。
她追夫,追的是爱,是共担风雨。
柳眠棠从来不是柔弱的菟丝花,到了栖州也能发挥才智帮到对方。
这一点始终如一。
编剧没有因为主角感情升温就加重恋爱脑,反而更戳我,所以看到现在还挺上头的。
接下来就等着被拆穿身份的男主厚脸皮追妻了。
我有预感,现在柳眠棠千里追夫有多荡气回肠,后面崔行舟掉马甲追妻就有多火葬场。
不过,醋王你就知足吧,好歹是真的棋逢对手,假戏成真。
吃点苦头,就当填前面作的孽吧(李妈妈的口头禅,点题了)。
真乐子人下饭剧,比较轻松,但不无脑。
最近剧慌缺下饭剧的,可以加入追更列表了。
《柳舟记》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称他为今年最佳。
你是我的神!!!
感谢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儿带领我们一起入梦,关于爱情、亲情、友情,女子从不依附谁,也可以独挡一面安身立命,男子也能权衡事业与爱情,从而双赢。
最戳我泪点的地方,其实是崔行舟那句:“蟹黄拌饭,给我做的?
”
柳眠棠回答的重点在“蟹黄拌饭”,但崔行舟问的其实是“给我做的?
”
崔行舟虽然一直追妻,但并没有想当然地觉得对方会原谅自己。
他知道眠棠爱自己,但并没有想当然地觉得眠棠会接纳自己、对自己好。
蟹黄拌饭,曾是为心上人精心准备的,也承载着无数过往的记忆。
这碗饭,他已经很久没有再尝过了。
如今,这碗饭不仅意味着旧日的情怀,更象征着柳眠棠对他的心逐渐软化,开始不自觉地关心起他。
他没有多说什么,但当这一刻所有情绪翻涌而来时,他低头默默吃着,等再抬头时,眼眶已经泛红。
眠棠看出来了他的情绪不对,还以为是因为没有蟹黄拌饭,急急忙忙又充满宠溺地解释,加速了崔行舟情绪的决堤,最后这句“你实在想吃,我明日去给你买些螃蟹就是了”直接戳中崔行舟……他抬起头问“你还给我做”的时候,一双委屈的狗狗眼里全是泪……
“你还给我做”,意思是你原谅我了吗?
我们会有未来吗?
行舟最让我感动的是,吃饭的时候低声哭了,他怕再也吃不到眠棠为他做的饭,这个哭是真的,不是装的,他太珍惜每天跟眠棠一起吃饭的傍晚……太珍惜那个只为心上人做的蟹黄拌饭了……傻小子眠棠口是心非你又不是不知道
再次感叹一下!!
崔行舟抬起头小声地小心翼翼地不敢确信地问完“你还给我做”,嘴里包着饭咬着嘴唇,狗狗眼里面噙着泪的样子……谁能来懂一下我此刻的心情 谁能来懂一下这段表演,从一开始盯着那碗饭视若珍宝,然后小口小口慢慢吃,到情绪崩溃以后加速扒饭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到最后嘴里包着饭含泪看向自己爱的人……
最爱的一场戏没有之一,我会永远记得灵泉镇那些鲜活的人儿以及蟹黄拌饭…
柳眠棠是个内心极具力量的人,因为她豁得出去。
1、做事投入女主在剧中可谓做什么都很成功,无论是做土匪(不是)、做瓷器生意、行镖做买卖,还是复仇,干啥啥成。
抛开智商能力这些不说,关键在于认真和投入。
她失忆后醒来,莫名其妙成了瓷器商人的老婆,瓷器这个行当对她来说是个陌生领域。
但她既来之则安之,要干就一门心思地干,无论是搞研发还是开拓市场,都全心投入。
剧中对此只展示了一部分,没有展示的是她首先得学习、得付出。
崔行舟一开始没把她做的这些当回事,以为不过是女人家的小打小闹。
但事实证明人对事情的态度是会受到影响的,柳眠棠的认真和投入很快感染了李妈妈,感染了崔行舟,贺珍也受到了她的影响。
这就是一个能量强的人,可以把周围的人也调动起来,形成凝聚力和前进的动力。
2、感情投入淮阳王为朝廷背锅出征,柳眠棠千里追夫,无惧生死。
如果说之前崔行舟还能留着一丝“理智”去和别人结婚,到此就完全沦陷了。
柳眠棠为了情义可以豁得出去,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廉氏母女,为自身安危的考量她们失去了抓住崔行舟最后的机会。
其实廉氏母女在王爷出征前悔婚的这波操作不能说是坏,充其量就是为了自保吃相不够好看。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她们更像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做事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处处给自己留后路,不敢赌上太多。
只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彼此对应的,她们不敢付出,也就得不到对方同样的回应。
柳眠棠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都是关系中的高位者——敢投入敢付出,豁得出去;再加上智商高,做事有章法,无论到哪里都可以过得好。
命运这东西——她失忆后恰巧被淮阳王救了又阴差阳错做了假夫妻,这是命,非人力所能掌控;但因着她的人格特质,最后才真正和淮阳王成为灵魂伴侣知心爱人,这是运,是她与“命”互动的结果。
换一个人,即便有了以上机缘,怕也当不了王妃。
我本来不想到豆瓣来评分的,关键是张晚意买粉激粉各种不让人说真实感受,气到我了。
你张晚意一后辈,演的差不能虚心接受吗?
各种吹演技,上次那部剧你一顿狂吹就已经忍你了!
没有本事又只搞营销就只会反噬你自己!
张晚意的演技有多差,别的不说,我这只说两个细节:一是,他要进那个山里打仗了,王楚然追随着去,他回来,王楚然给了他一巴掌怪他和王爷一样休妻……就这个情节,我滴妈呀,多丰富的感情,好几层感情线可以演出来。
这个地方应该是柳舟记的前期一个小高潮。
王楚然那一刻的表现居然让我留下了眼泪,演得不错,那一巴掌果断,后面又梨花泪雨。
可张晚意傻呆在那儿了,就这么呆住了,没有反应。
这个情节给他演真的是糟蹋啊!
换任何小男生没名气的可能都比他演的好!
二是,他妈妈第一次被姨娘告知他在外面养了个外室,童蕾演的妈妈角色是平时受人欺负,苦难的,而且他妈妈这第一次也是在姨娘面前很温和的反问的。
乖乖,张晚意就跟见着仇人一样,声色俱厉,一字一句,他好像完全忘记那是他相依为命的妈妈……我都怀疑他到底有没有研读人物,搞清楚情节?
我暂时就列这两个情节,其他还有很多,实在看不下去了,可惜了美丽的女主(下次再支持)和剧本。
他这动不动就嘶吼(他和杨紫的嘶吼我不认为是演技好,看得我一哆嗦,以为动物世界)的毛病真的不适合演古偶男主,适合演刑侦剧里变态杀手之类的。
希望以后有这种角色(需要激烈情节宣泄的)的导演想着他,其他就算了吧,除非你导演有耐心,他这种可塑性不高(不是说他人不好,应该是踏实勤奋型,但演戏还是要有点天赋的),别把其他人白搭进去了。
另,王楚然是一个意外,我一直之前以为她是个花瓶,没想到这部剧她演得很好!
真的是很大的进步!
看来综艺里老师们和她说的,让她做个有演技的花瓶,她是记在心里了!
这部剧看到了她的用心和努力,加油,大美女,你一定会更好的!
这部剧的配角每一个也都非常不错。
那个演皇后的女孩子,长得很福气,国泰民安脸,喜欢。
其他都很好!
剧本也不错,既然别的演员演得都挺好,导演也不会差。
全剧毁在男主,一只男呆头鹅毁了美丽女主和一部剧!
完毕!
剧荒又秋老虎肆虐的季节,开始追鹅厂新上线的《柳舟记》,多么应景的古装乐子人下饭剧啊!
就像在无处躲藏的大日头底下,突然发现一个卖老冰棍的,能在大热天解暑,带来快乐、刺激以及巨大的满足感,就够了。
崔行舟和柳眠棠的爱情故事源于误打误撞。
柳眠棠失忆在出嫁去仰山之前,误把刚睁眼看到的崔行舟当成丈夫崔九,而这一切都源于好基友一时兴起的胡诌:“你是不是姓崔,行九,我不喊你崔九,还叫张三吗?
”而这“误打误撞”又让崔行舟借机做了一个局。
传闻柳眠棠是寨主陆文的爱妾,一心剿匪的淮阳王崔行舟只得将错就错,认下这个从天而降的“夫人”,希望能借柳眠棠引出陆文。
熟悉古装爱情剧的观众应该不难猜测出之后的故事,戏假,但耐不住情真。
剧中有个桥段挺符合当下的爱情观,两个人书房练字,一个想写“夫妻和鸣”的“妻”,一个想写“秉公无私”的“秉”,两个不在同一频道上的人贡献了不少笑点。
崔行舟就是事业第一位,至于感情吧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命里有时终须有,绝不主动强求。
哪怕对方是貌美的柳眠棠,崔行舟也毫无非分之想;
而失忆的柳眠棠则接受自己的新身份,帮着另一半一起搞事业(非面汤争斗,而是商业造瓷)。
一个只想赶紧抓到陆文了正事;一个却当真想把小日子过好。
两个完全不同频的人天天在一起,就莫名有了乐子人的走向,我每次看到崔行舟被一个又一个自己编的大瞎话逼得哑巴吃黄连的囧样,就觉得比捏爆十包干脆面都解压,不敢细想自己多久没有深吻过某人,体会过遇见crush的惊喜、无措或者说傻乐。
一心剿匪的崔行舟,为了打消柳眠棠的疑心,让她安心住下来,以便引出隐身的陆文,非常敬业地以身入局,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当。
但假的毕竟不是真的,两人日常也是各种大写的社死名场面:拥抱像宕机的人机,一切都是想象中的恩爱(尴尬)互动;亲吻根本不敢来真的,羞红的耳朵根儿早就出卖咱们的菜鸟王爷;同床共枕更是如临大敌,甚至不惜牺牲男子尊严,编一个“羞于启齿”的理由;因为cosplay只是副业,大部分时间都要回去乖乖做淮阳王,为了制造常常不着家的理由,生生把年轻有为的淮阳王逼成“没用的纨绔”……
柳眠棠视角下,她则按照一个妻子的身份去行事,尽一个妻子的责任:让棋弈老师教授崔行舟棋技,培养他口中的爱好;长舌妇们编排自己几句话,崔行舟大摆“拜乡宴”,柳即使路途遭遇翻车,还是尽礼数;她从未嫌弃抱怨,宁愿抛头露面去一点点租铺面、学制瓷、去同行家偷师、寻找隐居的高手画师、费心费力要加入商会,一心想做好生意,撑起这个家,尽到一个妻的责任。
而本来一心剿匪的那个腹黑王爷——崔行舟,哪怕最初是非常清醒地以身入局,满脑袋都是剿匪KPL,根本不在谈情说爱这条线上,但架不住日久生情。
虽然她失忆了,但展现出来的能力和人品却是真实又触手可及的各种美好。
就跟好基友的吐槽,一直生活在豺狼环伺的环境里,周围不是依靠他的就是算计他的,作为淮阳王的他其实并不轻松。
有这么一个真心待己的人出现,不但无条件信任他,还事事为他着想,让他只随心所欲钻研棋艺开心就好,真的是铁打的心都能戳个洞出来。
于是,全身上下只有嘴巴最硬的淮阳王就慢慢地破防了,他开始不由自主的吃醋,开始对她心软,尽管自己是最瞧不上“妇人之仁”的钢铁直男,是铁面无私的淮阳王。
这就是《柳舟记》的开局,虽然预告片里还是熟悉的追妻火葬场走向,但可太期待崔行舟掉马甲的一天了。
想想看,失忆前的柳眠棠对她的好夫君有多甜吧,等到谎言戳破,她得有多生气?
就跟全程目击者李妈妈的官方吐槽一样,作孽啊!
而且哪怕是失忆的柳眠棠,也是非常聪明、能力又强的存在,两个人算得上棋逢对手的存在,当一心只记挂着剿匪的腹黑王爷不知不觉入戏,慢慢爱上女主,而女主却发现两个人之前的关系都建立在虚无上,她得多生气吧,当她后面开始将计就计、反杀演戏,艾玛,想想就越来越刺激呢!
我一直觉得当下的我们,对爱情是个口嫌体正的态度,现实生活暂且不谈,哪怕追个小甜剧也阈值过高,口味越来越刁钻。
或许只有《柳舟记》才能刺激到某根麻木的神经,想起某个遥远的为爱痴狂的自己。
如同剧中的崔行舟,他本来心里只装着剿匪的正事,只想着秉公无私,以为自己并不会耽于儿女情长,可以在爱情里面进退自如,殊不知即使世界癫狂到已经不仅仅是同床异梦,而是猫鼠同床,甚至后来发展成猫鼠相恋,但这恰恰是爱情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
爱从来就不一切准备就绪,爱上那个所谓最匹配正确的人,而是他(她)猝不及防地出现了,哪怕遇见的时机完全不对,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但架不住瞒得过所有人,却还得遵循自己的真心与性情。
就像剧中的两人。
crush的出现从来没有既定脚本,它来了,你才会明白,无论如何自己都逃不掉的。
这个字体不是当年红楼梦剧终的字体吗?
好多年没看见过这个字体了呀 还有那个红章!
被双重文本硬控,莫名勾起对经典拼出的八九十年代的感怀。
最后一集太精彩了!
雌雄大盗重出江湖般的打戏,好像90年代的港片武侠重生,崔眠夫妇把旷野搬到了朝野,真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天成的爱才能让人快意恩仇黄泉也共赴。
但万万没想到全剧唯一哭点给了绥王,利欲熏心却最终没有戕害母亲,编剧贯穿剧情始终的悲悯,便是愿意给所有角色一个人性的出口。
绥王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母亲“每次都偏帮别人”,难道不是他的求不得?
内在匮乏存在一日,坐拥再多权贵也不足。
一个母亲又该怎样教育大逆不道的儿子呢?
听到他“我我我我”哭着说不出下一句话,她的沉默和转身既是绝决也是深情。
绥王可怜,他让自己成为王权游戏的仆从,让自己变成了失去母亲的可怜人。
而绥王就像崔行舟的暗黑镜像,小儿子,嫡子,被母亲疼爱,从小目睹朝野凶残变得冷漠无情。
但崔行舟幸运,他因一次恻隐救了日后拯救他于权谋水火的柳眠棠,是与眠棠的爱唤醒了他,救赎了他,让他堪破,让他被充满。
行舟与眠棠,是伉俪,是彼此的底气,是选择了就全然相信,是不厌不悔不负此生。
《柳舟记》好像我找了好多年的故事一样,完成度之高太惊人了!
情感与权谋融合之紧恰,既真切感人又时时有震慑灵魂的道理。
现代思想与南北朝故事能穿越千年却浑然相合,呈现最还原的礼俗是它的敬,表达最真诚的观点是它的义,处处是呼应、回回有惊喜是它的爱。
看完一部剧好像交了一个挚友、获得一份尊敬,说来这种感受奇妙而珍贵。
我嗑到了我先说。
这俩就是我想看的那种能力上势均力敌,关系上女本位的cp,别看只是个开头,但我就是暗戳戳品到了这对儿cp!
崔行舟跟柳眠棠的相遇确实是阴差阳错,但谁又能说这不是缘分天定?!
崔行舟是在讨伐宿敌陆文的路上偶遇了受重伤的柳眠棠,出于“这是个好鱼饵”的事业脑心态救了柳眠棠。
可巧就巧在,他跟柳眠棠的未婚夫婿一样姓崔,家排第九,好兄弟一声“崔九”直接给崔行舟送上“替身文学”宝座。
当崔行舟还在设计剧情:借用马甲身份崔九,即一位普普通通但爱老婆(柳眠棠)的瓷商,依靠自己散尽家财为其治病的“深情”,从柳眠棠身上抽丝剥茧出关于宿敌的消息之际,属于崔行舟跟柳眠棠的缘分齿轮已经悄悄开始转动。
百炼钢敌不过绕指柔,弯弯绕扛不住打直球。
虽说身份是假的,但柳眠棠确实是认真且负责地对待这段关系。
不管是给崔行舟绣衣服表达爱意,还是盘店铺,经营家里的生意,哪怕她发现崔行舟的话里漏洞百出,她也会直接去问,说出自己起疑心的地方,一直是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地对待崔行舟。
对待崔行舟这种心眼子好像蜂窝煤的主,直接、简单、真诚就是必杀技!
所以这俩cp的红线已经开始慢慢缠绕,因果已生。
崔眠夫妇另一个让我上头的点是男主聪明反被聪明误,写剧本的人其实暗戳戳先动了心。
崔行舟在演崔九的时候,为了更自然贴合崔九的身份,就需要他以一个更放松、更生活的状态,无形中也卸下了心防(这波属于事业脑反被太敬业坑了),情绪更加外露,也更容易让人窥探到他内心真实的情感变化。
嘴上口口声声说着对柳眠棠只有利用,别无其他,但看见柳眠棠吃饭贼香也会忍不住嘴角上扬,听到柳眠棠全心全意想着家里偷偷暗爽,听到对方一声娇软的“夫君”后短暂失神,甚至还会在意自己关于“淮阳王”真实身份在柳眠棠心里的印象,好为日后马甲被揭穿时做好万全准备。
所以啊,感情是最不讲道理的东西,就算崔行舟写好了剧本,架不住柳眠棠明事理、有个性、懂拿捏逐步卸下崔行舟的防线。
错位夫妻但无意中掺杂着真心,从最初不掺杂任何私人感情的单线剧本,到相处过程中不自觉暴露出来的本性,让结局偏离了崔行舟原来写好的剧本。
更不用说这后面还有一层崔行舟意料之外的马甲,哎呀,我已经做好准备期待后续的故事了!!!
《柳舟记》的创作者(特别是编剧)显然是想做一些尝试,拿起一些传统套路(失忆、先婚后爱、假面夫妻等等)进行重写,优雅地注入一些新的观念,呼应这个时代的道德诉求。
英美影视剧已有不少类似的例子,譬如丹尼尔·克雷格版的007,不再是一个有厌女症和冷血症的womanizer,而是一个性感但不滥情的男性。
迪士尼近年来一系列对经典童话的翻拍重写,也是类似的尝试,公主们不再被动等待王子的拯救,也不会把“真爱”当作人生的唯一目的。
HBO近两年拍的《镀金时代》是更类似的例子,因为从类型上来说是古装chick-flick,接近我们的古偶,美术和妆造水平特别突出,主打女性受众,围绕女主角成长和婚恋讲故事,此外还有轻喜剧的轻松节奏。
《镀金时代》里捡了许多《唐顿庄园》、《楼上,楼下》的惯用套路,拆解了一番……不得已寄人篱下的年轻女子,居然没有被姨妈们欺负;乱嚼舌根的女仆,居然没能成功破坏女主人对黑人女秘书的信任;一个魅力十足富可敌国的中年男人,竟然拒绝了美艳女仆的色诱,声称自己唯爱老婆……《镀金时代》秉承新时代的道德观价值观,重写了十九世纪末的纽约名利场故事。
套路之所以是套路,因为它们好用,既符合部分现实,又能一下子给剧情增加矛盾冲突,增添戏剧性。
但拿起套路,却不顺着套路写,而是反套路地进行拆解,是需要作点创新和突破的,这也是创作轻喜剧/喜剧的方法(“预期违背”)。
《柳舟记》拿起了国产通俗剧里常用的套路,进行了一番反套路的改写。
《长相思》里苍玹认不出化为男子的小夭,因此而生的误会矛盾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剧情。
《柳舟记》里崔行舟默认自己的对手为男性,直到剧集过半才认识到他/她竟是身边的美娇娘。
两部剧里都是女主比男主先一步认识到了误会。
但前者循着套路写了女主默不作声,绝不主动解释、解开误会,更是默默开启自我牺牲的套路。
而后者,则让女主主动地点醒男主,她秘密规划复仇、逃离的路径,把控点醒男主的时机……柳眠棠可不吃哑巴亏。
《柳舟记》对中老年女性角色的也作了反套路的安排。
男主安插在女主身边的李妈妈,不再是一个常见的一心为主,只会处处为难女主人公的刁蛮狠毒的“容嬷嬷”,而是一个有自己善恶观的老实打工人——对比李妈妈的扮演者徐美玲在《星汉灿烂》里的角色,你会明白这个差别有多么明显。
而世界难题婆媳问题,《柳舟记》里也有,但崔行舟的妈妈,比起《乔家的儿女》里三丽的婆婆、《长相思》里涂山璟的奶奶、简直是天壤之别,故事的矛盾冲突不再是由恶(蠢)婆婆来推动。
言情剧常常安排几个配角去插足,给女主、男主使使绊子,多制造点误会冲突。
《长相思》深谙此套路——辰荣馨悦,不仅要皇后的位置,还想要男主的感情,以至于后来得不到爱,因妒生恨而杀人——这个套路里最深的一层,埋着常规言情剧里最陈旧的性别观,即得到男人的爱,才是对一个女人最大的肯定,她才是最后的赢家,因此女性角色都要争男人的爱,要他的心。
而《柳舟记》改了这个套路——廉苪兰想做王妃,她从头到尾只想要这个头衔,根本不在乎淮阳王崔行舟爱不爱她,甚至很可能她压根没喜欢过崔行舟,到最后崔行舟也只是拒绝了一个从来没喜欢过他的女人而已。
从廉苪兰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女性配角的主体性,她不要男人的爱,她所关心的是母亲的期望和自己的前途。
《长相思》里苍玹手下的女间谍金萱,发现自己爱上了苍玹后,主动要求离开,说是只有离开了才能不迷失自我,追求自己的广阔天地。
可问题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女间谍,会爱上自己的雇主吗?
必须要多这么一个爱上男主而不得的女配,给男主对女主的独爱,再添一圈光环?
写她爱而不得才去“找回自我”,是一种伪独立,伪主体性。
不如根本就不写这样的人物。
就像《柳舟记》里,说起来没有几个女配是爱男主的,贺珍刚开始对崔行舟的爱,有人评论说是“吊桥效应”,因为她于危难中被他所救,这并非真爱……果其不然,她后来的真爱另有其人。
而廉苪兰,前面也说了,她根本没爱过王爷。
皇太后想要许配给崔行舟的公主,更是对他没有一点意思……这么一算,爱男主的也就只有女主,没人跟她争。
《柳舟记》的编剧就没有盲目利用女配,以增添男主的魅力,衬托女主的独特。
《柳舟记》里最值得称道的是,女主终于是个不必断情绝爱也能独立自主的真正的强者了,做生意不用男主帮衬,解决府内宅斗也不用男主操心,还能运筹帷幄教他用计打胜仗,一次又一次地不在男主的帮助下把事做成。
柳眠棠恢复记忆后,写下人名再一一烧毁的情节,让我不由地想起《权力的游戏》里背诵仇人姓名的二丫。
与之对比,同样是古装言情加宅斗和朝堂之争的《知否》,女主无数次地被男主拯救……甚至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后,在家里和长辈理论,以审判害死自己母亲的人,却也没能赢,还得等丈夫和兄长赶过来给她撑腰。
《知否》里头永远要等一个男的来代表正义,主持公道,作最终判决。
《知否》女主盛明兰秉持的首要戒训是不可冒尖出头,必须藏拙隐身以求生存。
《柳舟记》的柳眠棠则像是明兰的对立面,我行我素、敢为人先,依循的是现代女性价值观。
《柳舟记》披着古偶言情轻喜剧这么一个类型的外壳,仔细描绘了哪怕是在现代社会也非常理想化的爱情的模样。
柳眠棠身上流露出一种非常健康的安全依恋状态,有着一种既不回避也不焦虑的情感模式,会爱也敢爱,不会因为爱而迷失自我。
而崔行舟遵守男德,不仅不忌惮异性的强大,反而认为棋逢对手如逢知己,在感情中会主动思考、调整自己的行为,懂得如何支持并配合伴侣,给予爱的人尊重与自由。
男女主人公的形象都趋近完美,像一个新的童话,告诉人们,平等的、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爱情关系,可以是什么模样,往观众心里播种一个美好的可能性的种子……希望大家多看、多写些新童话吧。
(可以说,《冰雪奇缘》前的为旧童话,之后的为新童话;从白雪公主醒来以后展开的童话是新童话。
)看到一些评论说《柳舟记》很有生活气,有落地感……我不得不感叹,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现实”的理解,差异巨大。
在我看来,创作者把对完美伴侣的美好想象都放在了崔行舟身上,就像《我的阿勒泰》的导演将好几个人物揉合为巴太这一个角色——更极端的例子是《墨雨云间》的网友二创:公主喜欢沈状元是因他写了一首赞美和同情她诗,她觉得沈状元是世上唯一懂自己的男人,却不知那首诗其实是沈状元妻子所写——美好的男性更有可能是由女性虚构出来抚慰女性的。
正是因此,崔行舟追妻时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才会这么妥帖,受到一众女观众的激赞,当作男性标杆。
当然,《柳舟记》最出色的还是编剧。
论功行赏的话,第一功臣是编剧,第二是美术。
不论故事立意、观念深浅,编剧完成了最重要的工作是讲好故事。
《柳舟记》的故事在悬念设置,情节推进,细节的铺垫,人物的心理动力和行为逻辑上都完成得很到位,经得起反复推敲。
台词则写得也富有古韵,风格统一,不像有的剧明显就是好几个语言风格不同的编剧拼凑出来的。
在这个基础上,编剧带上了反套路、反厌女文化的思路,将观念和故事有机地编织、结合在一起。
崔行舟的好友李光才开解崔时曾说柳眠棠凭自己就能闯出一番天地无需依附他人,这女子似水,只有人需要水,而水并不需要人(就像鱼不需要自行车),崔行舟才脱口而出“我需要她”(“行舟”肯定是需要水嘛)。
《柳舟记》类似这样的段落很多,性别平等的观念自然而然地彰显,而不是像喊口号似的。
一部剧是否是反厌女的,至少有这么几个标准:第一,女主不在男主的帮助下,靠自己的力量能成事(不需要男人力挽狂澜,做终极救赎);第二,女性角色没有“圣女”(正室)与“娼妓”(外室、妾室)的分别对待、双重标准,没有模式化套路化的雌竞;第三,男性角色不会将对事业的追求、同性的友情,放在高于两性之爱的位置,将两性情爱视为次等追求。
《柳舟记》在主线故事里都做到了。
(而《知否》是都没做到的。
)流行文化的类型作品,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们总能反映出时代变迁下思想观念的变化。
创作者并非只能一味地顺应类型,用现成的套路去迎合大众的嗨点,而是可以尝试突破旧的范式,去塑造新东西的。
除了人物、故事、台词,我还很喜欢《柳舟记》里头的各种文书——婚书、放妻书、退婚书、日记、家书……特别是崔行舟记录梦境的几行日记,让一个虚构人物突然地显现出现实的影子,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感……在这样的细节里,崔行舟不再是一个“人设”,而是一个鲜活的人物了。
p.s. 《柳舟记》里有好些反套路的桥段,譬如赵泉轻轻松松地把塞在嘴里的布条给吐出来了,柳眠棠男装打扮时没人以为她是男的等等,处处透露出创作者的幽默狡黠,处处在提醒观众,这个剧它尊重观众的智商。
另外,老实讲《柳舟记》的视觉语言里仍然有“女凝”“男凝”,毕竟整个剧集的开篇,在片头曲之前,就奉上了张晚意滚动的喉结……片头曲过后,王楚然的出场亮相则是从脚打量到脸,脸上自带朦胧光晕。
这样的镜头语言,可以说是古偶类型的标准语法。
没啥不好的,这个剧里的“女凝”“男凝”是中性词,观众们不觉得冒犯,观众们喜欢。
崔行舟的梦境日记比情书动人
崔行舟的梦境日记比情书动人
《柳舟记》的置景和画面非常讲究,美术水准和非古偶类型的古装悬疑剧《繁城之下》《显微镜下的大明》以及《风起陇西》不相上下。
总体上是好看的,轻快活泼,不降智,让人耳目一新!
先点评人物。
女主柳娘子(就目前来看)真的很聪明,很快就能通过蛛丝马迹,意识到不合理的事情,而且不憋着直接打脸别人!!
最重要的是没有金手指,没有恋爱脑,没有小白花,没有狗血苦情,古偶女主的一股清流!!
再说男主,在落地古偶赛道,好久没看过这么清新自然生活化的不装的古偶男主了!
起码是个有基本七情六欲的人,流水线的古偶男主要么冰山脸,全程一个表情,要么装装的邪魅狂狷,要么端着,表情不敢多做。
历史迷表示很满意张晚意的表演,毕竟高贵爱装如章总也是有生活化的一面的啊!
晚意还只是演个王爷,没必要一直端架子淡淡的吧…我还是最喜欢张弛饰演的赵泉!!
看小说时觉得好油腻一损友,剧里面真的笑点包袱节奏恰到好处,像说书先生娓娓道来,一本正经,说得词却全是吐槽搞笑,这个反差真的好萌!
总之为数不多能看进去的古偶了!
因为自己从事规划设计类工作,有时候评价一篇报告或文章的好坏,讲究的是一个中心几个基本点,中心思想要精炼拔高,基本点要细致严谨地为中心服务。
在工作中养成不断推敲的习惯,会不自觉带到生活里,柳舟记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主旨明确深远,细节生动接地气,又处处与主旨遥相呼应。
剧中哪怕是巷口的妇女评论员、隔壁成日拌嘴的小夫妻,都有细致地刻画,而这些小人物的一言一行,尽管朴实甚至有点粗野,表达的却是夫妻之间应当相互忠诚、关爱和扶持的真挚内涵。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柳舟记尽管不完美,但已经有很高的完成度。
在这一个月观剧的过程中,我既为剧中角色魅力钦慕折服,也想向创作团队致敬,在人心浮躁的当下,能坚持初心专注打磨一部好作品实属不易。
剧内剧外于我都多有启发和助益,而与各位朋友的互动交流也给我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乐趣,写这一系列的文字,以纪念这一段共度的欢乐时光。
三刷第一集:我是个什么样的人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0679073/?_i=5364554s901WCb三刷2-5:小夫妻第一次吵架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0719239/?_i=5364652s901WCb三刷6-7:崔九和淮阳王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0725373/?_i=5364680s901WCb三刷8-12:再见,崔九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0754296/?_i=5364711s901WCb三刷13-17:陆文回来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0847964/?_i=5670698rNBJAGH三刷18-23:势均力敌的爱情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1009159/?_i=6302578rNBJAGH三刷不分集:生而为女,我很抱歉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1061309/?_i=6302655rNBJAGH三刷不分集:家事国事天下事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1306160/?_i=6303919rNBJAGH
这都能8分???????凭啥啊?就凭粉丝????
好看好看24年最爱最好看的古装剧没有之一
到底 是谁 在捧 张晚意…要不你就在正剧赛道当老戏骨,别来霍霍我的房子了好吗?好的👌🏻不笑呆头鹅,一笑微笑唇,真的很出戏,这和原著腹黑王爷有什么关系啊啊啊啊崩溃了一想到还有房子被你拍我真的
布景、情节、角色人设都特别好,柳舟记就像一杯新式茶饮,入口既有轻盈回甘的茶香,又有一些不同于传统茶饮的甜味。
求你别看了 我已经踩雷 冲着张晚意去的 实在是太难看了 剧情节奏慢 像是很多桥段拼凑起来 不吸引人 然后 张晚意演得也不行……苍玹明明演得很好啊 看到第五集 里面开始搞女性主义那一套 女的开始做生意 想进商会 被刁难……桥段熟悉么 赵盼儿开酒坊 也是想进商会 也是被刁难……什么时候能不消费女性主义,就简单地讲好一个确实很古代的故事
好无聊的剧
不管什么饭圈粉丝,不管什么明星私事,这是我这一年多来第一个古偶剧看着觉得有意思的,能逗人笑的,想往后追的,比前段时间大火的那个剧好看,女主至少不是嘴上说说的大女主了
是我见过三观最正的偶像剧!没有大女主,也没有霸总和娇妻,旗鼓相当、互相尊重的爱情。期待有技术流可以做男女镜头比例和不同性别的台词文本情感分析😂
怎么说 感觉张晚意演技退步了 然后这里面的权谋戏(皇宫里的戏)挺幼稚的
居然看完了,男主演技劣势在这部剧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时常表现得像一个盲人,这是我没想到的…开分8.0也着实意外…
男主其实挺难演的,要演出苏感又要演的幽默,但是男主真的演的不咋滴,女主感觉前期失忆期颜值演技都比后面要好。最惊喜的角色是胖皇后,太可爱啦
敌对双方意外成为假夫妻,而后日久生情,“窝囊废人夫”和男配的戏写得都挺有喜感,女主人设也很讨喜,独立自主能力强,有现代女性意识,只是节奏有点太慢了。
前半段你骗我,后半段我骗你。古偶剧本除了三生三世、宫斗宅斗外的另一种模式。
演技真的不太行
挺甜的,不过剧情有点简单
谍影重重+史密斯夫妇,挺有看点的故事,怎么拍得这么无聊。第七集弃了,节奏慢,演技烂,CP难嗑,置景很假,滤镜廉价
大团圆完结撒花🎉演技剧情布景场面都很用心,看得带劲!…跟弹幕学到了很多:“张晚意签了保咪协议,所以捂这么严实”“这么可爱的小东西抱过来我亲死”“崔行舟演艺公司、柳眠棠演艺公司”“两眼一睁开始演戏”…追妻剧情太好笑了,配角也都那么精彩,“色胆包天的大情种”哈哈…王爷情话大赏“入梦无你,夙夜无趣;入梦有你,彻夜难眠”“躬身复请,诚以归妻。此后寝食同顾,笙磬同音”
没有CP感
男主每部戏都是抿嘴的一副苦瓜脸,难评
什么时候国产剧能控制在20集以内,观感都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