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题材和高桥来看的,第一集勉勉强强,第二集稍微有点感动。
第一是高桥羽打理院子花花草草时候的反问女主角:为啥必须组成家庭必须生了孩子才被父母认为是独当一面的大人 这到底是有什么根据吗?
在女主角父母家那段,高桥灵魂发问:为什么大家听到无性恋 无浪漫情节的人,听到就听到了啊,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啊 ,话题这样就终结了难道不好吗?
回家之后,气氛尴尬。
高桥羽和女主角说明,因为她的存在,才让自己早上能够有兴趣做自己爱吃的乌冬面而不是一个人提不起兴趣。
并且道谢。
女主角看到了自己在这个家存在的价值。
高桥羽说看到女主角在她父母家维护自己的样子,很感谢,因为自己快要忘记被别人守护的感觉了。
就是说编剧的台词和高桥的表演让一段的呈现真的很温暖。
也间接说明了两个虽然是无性恋,但还是人啊,是人就会期待被守护,就会期待温暖不是吗?
哪怕它不是从恋人的角度给予和得到的。
ep2差不多就是这种队友关系吧。
但我记得很多情侣也会称呼自己的恋人为队友,好像其他异性恋婚恋对象之间不是队友关系一样,莫不如说剧集里面的队友关系更加纯粹呢。
ep3第三集基本上是女主角的“身世自叙” (吐个槽:比我还要丰富的经历啊。
ps:即便是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居然也不会读空气,这点让我很吃惊。
就像上课一样虽然很多的知识点我不能理解但是关键时刻,死记硬背也是可以应付考试的。
女主角,好像是住在玻璃瓶子里面一样。
)稍微有点奇怪。
在女主角自叙的时候,高桥羽的表情和反应真的是让人感动啊,为什么他会有那么自然的“我明白 我明白”的表情啊。
谁懂?
隔着屏幕我已经被他散发出来的那种“我理解”的气场感染到了。
比起“我爱你、我喜欢你、你很可爱”,这种“我懂你的心情”更加让人喜欢啊。
就好像,磁场终于对了。
看到第三集唯一想大吐特吐槽的地方是:职场。
上司也好后辈也好同事也好,好像完全没有边界感。
第三集同事男的另外身份揭晓了,但是只会让人更加厌恶他。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讨厌的生物啊,救命!
pps:家庭到底是什么呢?
没有爱情的俩人不能结婚组成家庭吗?
可是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啊,虽然他们并非是无性恋可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也并不是因为爱情结婚的啊。
只不过像完成任务一样结婚,生小孩。
彼此之间也没有相互支持。
与其这样,还不如因为是“队友”组成家庭呢。
彼此陪伴的家庭难道不是家庭吗?
期待后续,期待高桥桑!
后续真的是神展开,和女主角约定一起居住的闺蜜失约了。
没想到后续来了,因为闺蜜爱上了女主角,但是明白无性恋的女主不会回应她的这份情感,于是她逃走了!
是的,无法得到回应的感情,也无法说出来的感情,闺蜜直接逃走了。
困扰了女主角很久的闺蜜事件,终于解开了谜底。
女主角的前男友对高桥羽和女主角纠缠不休,争执中,高桥羽摔伤了腿。
为了照顾高桥羽,前男友搬来和他们一起住,三个人愉快的生活,展开了。
囧 高桥的前尘往事是什么呢?
白菜气质美女到底是谁?
谜底也解开了。
而催促着姐姐结婚的妹妹,看似步入了正常的女性生活轨道,却遭遇了矮冬瓜丈夫的背叛。
虽然看起来很抓马,但是我想说这种剧情一点都不少见。
妹妹最终没有选择原谅,大概是女性意识也终于开始觉醒了吧。
因为拥有一个丈夫、拥有孩子,然后相夫教子不是每个女性生活的重心和终点。
明明,也是有自己的家庭的啊。
明明有自己的爸妈,有自己的姐姐,还有了自己的宝贝,即便是没有丈夫,没有小家庭,也是可以顺利活下去的不是吗?
剧集的后半段的每一场戏都在说明,女主角和高桥确实无性恋。
不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不是同性恋,都不是。
剧集在认真解释世界的多样性。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恋爱这种感情有需要。
是的,作为一个人,我们渴望遇到自己的朋友,渴望另外一个人陪伴我们一起走过人生。
然而,这种情感总是被自然理解为——那不就是想结婚吗?
在不知道无性恋这个词之前,这是理所当然的理解方式。
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啊无性恋啊,要不就是没有性行为,不知道这是一件多快乐的事情。
或者有的人认为,不就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吗?
还有的或许会想,大概是同性恋?
都不是,无性恋就是无性恋。
罗素说幸福才参差百态。
我们总是被“社会时间”和理所当然的轨道所约束:二十岁读大学,然后毕业工作,接着婚嫁,生孩子,养育孩子,老死。
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幸福。
才会获得别人的肯定:多么幸福的一生啊,不枉此生。
农业社会要求社会结构必须如此,人和人之间必须连接,并相互支持,然后生育,获得更多的劳动力。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想我们应该拥有更多的生活可能。
不管是什么样的性取向,都是个人的私事不是吗?
大自然让异性恋出现,让同性恋出现,也让无性恋出现,完全不用担心无性恋是否会影响人口出生率。
所谓文明社会,就是对差异化的包容。
就是让ta以ta原本的样子,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说好了要是结尾这两人结婚了,我就怒打一颗星,好吧,没有耶。
话说,高桥羽这个角色是给高桥一生量身定做的吧。
高桥+奶奶这个设定,完全就是高桥君本人嘛。
而且高桥日渐枯老的面容看起来真的很无性恋。
高桥本人不会是天天在家吃大白菜吧
(含剧透)《无法相恋的两人》剧情一般也一点不降低我对高桥这个角色的喜欢,太喜欢了。
先不说完美的室友,这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尝试了很多早餐最后觉得早餐吃乌冬面最舒服于是每天早上起床做手工乌冬,开心的时候踩乌冬都更有劲了;喜欢吃螃蟹,为了吃到美味螃蟹装作对方的男朋友,忍受对方家人的各种侵犯隐私的问题,结果最后还是和螃蟹失之交臂;喜欢集点卡,在生活的城市有自己最喜欢的小店,喜欢集满点卡以后选自己喜欢的一天去遍所有店,我会把这样完美的一天叫做白嫖日;在一所专科学校学习农业最后毕业去超市的蔬菜区和圆白菜做最好的同事,好羡慕日本这样的学习专业和职业的对应的关系,总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感觉;有着健全的价值观和亲密关系的边界线,摔倒受伤在家也要认真看书;因为生活方式固定有着自己的固执己见,比如只吃传统口味的披萨,但是被别人打破生活状态也不会有过多抱怨,反而有点享受这种被打破的惊喜。
天啊!
怎么会有这么完美的人啊!
过年期间看这部剧应该很合适,在各种被催婚的状态下,去重新思考"恋爱"和"家人"之类的意义,不过其实最终我也不太明白咲子和高桥的感情其实是铺垫得很少的,以至于最后,我都无法理解她俩的感情基础,于我而言,他俩和高桥×小遥的区别并不大,只不过当初想让奶奶安心而想着和小遥接近的高桥,在奶奶去世后的如今变得更加理性了而已插一句,菊池亚希子饰演的小遥居然客串了20分钟,希望未来能看到她更多的影视跟咲子相似,我觉得"没有情啊爱啊的真的太好了",不太一样的是,我更喜欢一个人生活,如果是二十来岁时,很喜欢和好友合租,现在想法已经完全不同,如今更像是《完美的日子》里的平山大叔,会因为中午看着被阳光投射的树叶而感到开心,陪伴则来自于久不联系的家人,比如外甥女本剧有点像《不愿恋爱的雀斑小姐》,只不过不愿恋爱的是两个人,不至于那么寂寞,与人相处久了,还是会在意对方的想法,我觉得这是日常共同生活的微妙之处就像《木暮庄》里的并木,被虹子收容,学会了"爱与责任",不过他的牵挂也不是恋爱,虹子是这样的人,"身姿格外宁静,那种氛围就像是生了青苔的树木",她不擅表达,也很反叛,但看着她和并木的生活状态,我却很喜欢她异性好朋友很多,可以帮对方扮演男女朋友,可以跟对方一起旅行,可是不管是并木和虹子还是高桥和咲子,他们之间的特别之处是室友,是某种四面墙围起来的可以成为"归宿"一样的地方"如果只是一个人,就不想吃顿像样的早饭了",两个人共同居住,会有很多奇妙的变化发生,即使是更热衷独处的我,也觉得契合的两个人成为一起住的家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过单身的我还是更喜欢四人组,所以更喜欢更喜欢《四重奏》和《最喜欢的花》,而高桥一生看起来还是《四重奏》里的样子窃以为咲子、高桥、小一、小遥,还是能成为很要好的四人组的与人连接的意义不是谁改变了谁的生活,而在于彼此成为对方生活的新的一部分,"我不希望你忍耐和放弃",这也是为什么故事的最后,即使高桥和咲子分开居住,也并不觉得两个人疏远了一样不过始终觉得他俩更像陪伴,而不是家人,对于现阶段依然热衷独处的我,没有太多的共鸣
即使一个人的生活算不上自律精致有节奏,甚至可以形容为正反面的混乱颓废无规律,我也没有打从心底里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即使非常清楚多一个人在生活里,就会自然而然地藏起消极的态度,配合或者迁就着对方的步调,也看不出这么做的意义所在。
因为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改变,去过一种世间认为的幸福生活。
只是多了一个不用去思考自己该怎么生活的理由,顺着对方现成的生活方式去调节自己,不失为一条捷径。
但肯定无法从一而终地享受,还是想要全然不顾对方存在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由自己去安排生活。
这才是一个人生活的真谛。
为此,付出大量浪费时间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但是喜欢上一个人之后,一切变得有些不一样。
早上想在对方的怀里醒来,一起吃热气腾腾的早餐,在好天气里亲吻、牵手,探索新鲜事物。
原本一片灰暗把我堵在房间里的世界忽然阳光灿烂,门户大开,每一条路都生机盎然,每一位路人都在友好微笑。
这才反应过来,我并不是一个根本的虚无主义者,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恋爱至上主义者。
只有与那个人一起分享,生活才有意义。
只要是面对那个人,就会有说不完的话。
否则,我就是一个不知如何享受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沉默寡言,离群索居,存在感稀薄的家伙。
一直强调自己是那种很难与人建立连接的人,属性凉薄,不会刻意维持关系。
但其实,这更多是意愿的问题。
没有觉得很需要别人,所以从不主动询问、邀请。
没有一定要说的话,所以更多是倾听和回答。
或者说,许多对话常常是在脑海里与自己进行,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但是喜欢上一个人,就会时时刻刻想着对方,脑海中的对话对象也会变成那个人。
这样的结果是,如果是双相奔赴,自然是无上欢喜,聊天一整夜都没问题。
可是但凡对方感情降温,就会患得患失,每隔五分钟就要看看有没有对方的消息,变成了非常可悲和不安的笨蛋。
这种过于极端的感情非常不利于生活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探索更多可能的机会。
所以我想,如果我也不知恋爱为何物,不会对某个人产生恋爱感情的话,应该是比现在更为成功,至少是比现在更适应社会的人。
可以对人类全体保持均等的兴趣,不执著于等待命运的对象,即使一个人,也乐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我应该会更容易快乐,更正面,更积极。
像剧中的女主一样,很多事都能一笑了之,就算烦恼,也能很快找到出路。
但无论如何,自己的出场设定就是那样,无法改变,也无从羡慕。
剧中两个人的同居生活也很有爱,以一起吃饭为动力做乌冬面,一起兑换商店礼品,一起分担家事,保持距离和尊重,非常理想的队友模式。
作为有浪漫倾向的有性恋,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人就是应该和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生活在一起,或者说,人只能和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生活在一起。
为了生活在一起,就必需找出双方最大的共同点与最大的不同点一决胜负。
这也是前男友虽然与女主那么合拍,却只能做朋友的原因。
分手之后还能做朋友,理论上可行,但在我的人生中却从未发生。
对我来说,感情一旦结束,赋予那个人的特殊性就随即消失,他不会成为一位特殊的朋友,时过境迁加上分手时的不愉快,疏远和断联成为基本操作。
也有喜欢上朋友的经历。
和漫画里犹犹豫豫磨磨蹭蹭的主角不同,发现能进一步,我就不愿意待在朋友区。
最后确实不欢而散,也没有过多地后悔和可惜。
如果彼此都有感觉,只做朋友不是很浪费吗?
果然我是十足的恋爱脑。
本来交朋友对我来说就挺难了,要不是因为喜欢,干嘛去关注关心异性,明明同性之间更好说话嘛。
所以,我对排除了恋爱感情的男女关系,还挺好奇的。
那意味着不去计较谁喜欢谁多一点,不会猜忌、不安、难过、伤心、愤懑、不满,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相应的期待。
大家只是在一起齐心协力地把日子过安稳,与恋爱相关的不安定因素一切排除,情绪能一直维持在恒定值,就也谈不上伤害。
简直可以说是理想关系。
只是难的是,找到这个人。
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者可以凭借这一身份特质确定彼此,那恋爱至上主义者呢?
想和对方生活在一起但又不会产生恋爱感情,对我来说,这样的人应该不存在的吧。
所以不恋爱的话,就找不到想一起生活的人,就愿意一个人待着。
恋爱的话,就要面临随之而来的各种麻烦,还有必然走向终点的结局,变成还是想一个人待着的结果。
做一个恋爱至上主义者,可真难啊。
女主探索自己内心比较少了解比较少,而男主是比较清楚自己内心和想要什么的更坚定的那一个。
看起来像是女主跟男主在一起不仅是陪伴、开心,更为了探索自己内心世界。
对我来说看这部剧很感动,会好好的珍惜的看完的。
第四话 男二小哥好好玩啊笑死我了,高桥好适合这种角色,忍不住想照顾他啊哈哈哈滨正悟好可爱啊第八话对于两个人决定分别做想做的事吧,我觉得两个人的关系是阶段式的。
还没有熟悉到厌烦的程度时,就是再一起好过于分开,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为了互相取暖相互依赖的吧,这个阶段就是需要在一起增进了解啊。
下一个阶段就是完全磨合过以后,就算分开也像在一起,使对方成为自己一部分,这时候就可以保持距离,不再依赖。
适当的距离会让关系更稳定长久。
说实话剧里的两人让我找不到他们非要在一起的理由,这算什么呢?
就是硬要凑一对的感觉。
明明只是一起吃了几顿饭,只是不长时间的室友,真的没明白。
希望结尾能解开我的疑惑。
看完结局,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方式就蛮好的。
特别喜欢日剧里总有很多的生活细节,而不是我以前看的剧,家里总像是样板间。
第一集:提出了无浪漫倾向无性恋者这个身份认同,女主和男主都认同这个身份,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但并不能够被主流群体(认为每个人都会恋爱结婚)接受。
第二集:男主难以忍受跟其他人肢体接触,这个可能跟无性恋身份无关,但是我非常能够感同身受,我个人也是非常不喜欢跟别人有肢体接触的。
男主对于父母的理念我也非常认同,父母并不能以他们的意志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所谓的为你好其实不是爱而是绑架,但是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与父母的平衡。
女主在家庭聚餐上当场出柜,让我觉得确实是不太妥当,而且可能效果并不好,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过确实够爽够勇敢。
男主认为队友最适合描述两人的关系,感觉非常赞同,就像是一起面对生活的伙伴,但是又没有那么复杂的关系。
突然非常期待,如果未来我真的遇到一个灵魂伴侣,队友这种相处模式真的是最理想的相处模式了,两个人对对方的生活没有太多干涉,不是相互依赖,有很大的自由空间,但住在一起又可以有依靠,困难时候有帮助,也可以说是非常投机的室友。
想一想就觉得很美好。
第三集:这一集开始讲了很多关于无性恋自我认同方面的事情。
女主谈了两次恋爱,第一次因为不理解而很糊涂地就跟对方在一起了,在接吻的时候感到不适而躲开,因而分手;第二次因为家里的压力、双方相处的愉快、对方的态度而在一起,却在发生性关系后感受不到任何乐趣,最后两人也因为种种原因分开。
这完全就是无性恋啊,太真实了!
关于无浪漫倾向,女主提到自己一直无法理解恋爱,无法产生喜欢的感觉,大家都对她说,你总有一天会明白的,而她等啊等啊,却一直无法明白,这也太真实了!
总之,这一集通过女主和男主的对话,把无浪漫倾向无性恋的感觉和认同讲得非常清楚,完全贴合现实!
女主提到自己追星,可能也会有人没法理解,你那么喜欢明星,为什么就不会喜欢一个人呢?
我想说这没有关联啊,这种喜欢也是不一样的啊!
我个人就有很多喜欢的明星,但现实里就是不会喜欢什么人。
女主和男主一起去兑换集点数的礼物,真的好有趣!
这部剧真的越看越向往能够有一个不基于爱情关系建立的家庭,是一种自由的温暖。
男主一句话:你可以理解没有爱情的性爱,为什么不能理解没有性爱的爱情。
真的说得太棒了,我也很疑惑为什么很多人不能理解。
接下来就期待女主的前男友怎么一点一点理解这种不基于爱情的家庭关系了。
最后想说,女主是越看越可爱的类型,有一种温暖阳光的感觉,让人看到她就想要笑。
第四集:高桥先生受伤进医院,女主前男友住进高桥先生家里照顾,不断发生碰撞。
好在前男友即使是个恋爱至上主义者,也能够放下自己的思想,努力去理解无浪漫倾向无性恋,最后跟女主和高桥先生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不过像女主和前男友这样兴趣爱好口味什么的都很合得来的也真的很少见……只是结尾和预告突然感觉又要狗血了,前男友说要和女主做这样的家人,还承诺说不碰女主。
希望编剧狗血一下就回归高桥先生吧,无浪漫倾向无性恋和恋爱至上主义者在一起真的会走向崩溃的,不要听前男友的承诺……第五集:好久才等到第五集的更新啊……感觉这一集的主线就是女主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自己在面对恋爱、爱情时的无力和不理解,然后处理好了自己的生活。
首先是女主的朋友,有点猜到朋友是因为喜欢女主而离开她了,也能够从理性上理解朋友的痛苦,面对不知恋爱为何的女主,朋友热烈的爱情无处表达,还需要压抑和遮掩,一定非常难过,所以选择离开。
爱情没有错,我们也没法指责,这些事情都需要双方的互相理解罢了。
女主知道了朋友的痛苦后,果断拒绝了前男友,认为自己无法满足他,让他得到内心的幸福,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人应该和拥有相同想法和欲望的人在一起,这样彼此满足是最好的,如果两个人的情感和欲望有差别,一方必然要做出让步,虽然可以说是自愿的,但毕竟无法达到最大程度的幸福。
最后女主自己回到了高桥先生的家里,高桥先生买了很大的螃蟹,给女主剥好了很多螃蟹肉,女主在端起来吃的时候哭了,感觉这里太合理了!
就有一种终于尘埃落定,有对过去存进记忆的一种追念,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最后,感觉这部剧里的人都挺美好的,无论是女主和高桥先生,还是女主的前男友,还是女主的朋友。
第六集:高桥先生和女主正式同居在一起了,感觉同居生活好棒啊,是我向往的感觉了!
这一集经典出现,女主妹妹的丈夫出轨,妹妹带着孩子来女主家,在犹豫要不要和丈夫离婚。
其实现实中很多时候女性都会为了孩子而不想离婚,剧中的妹妹也说自己想要有人陪伴,不想孤独生活,这我也能够理解,毕竟女性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女性再婚实在是太难了。
其实我们不能说女性太懦弱,也不能去谴责女性对于婚姻作出的决定,这些难处是不在其中的人很难想到的,也不是女性本身就想要的,是社会加给她们的压力。
很喜欢女主的态度:无论妹妹作出怎样的决定,都会支持她。
女主去了无性恋支持小组,感觉很棒啊,也希望我们的生活里也有这样的团体,虽然我很社恐估计不会去。
最后女主和高桥先生在考虑生孩子的事情,其实我个人很反感生孩子这件事情本身以及后续的一系列事情,但我的观念里,这件事情是一种选择,所以我会尊重任何人想要或不想要生孩子的想法。
第七集:又等了好久好久才等来更新。
“狗血”剧情还是发生了,高桥先生的“前女友”现身,高桥先生慌乱,女主莫名成为了联系起两人的中介。
从回忆过去的情节中,我确实能感受到前女友对于高桥先生的爱,两人的想法和爱好都很相似,而高桥先生也很喜欢这样的“友情”,可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因为太爱奶奶而有压力。
我个人感觉高桥一直都是知道自己的想法的,只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告诉前女友,可能他本来也想顺从奶奶的意思去结婚,可最后在要给前女友戴上戒指的时候,还是退缩了,颤抖着说对不起,他还是做不到,因为他清楚自己究竟是怎样的。
能够理解高桥的苦衷,最后的结局也没有结婚,还好。
前女友劝高桥活得更自由,不要再为奶奶活了,不知道高桥会不会因为没有结婚而对奶奶有愧疚之情,高桥拒绝了前女友的说法。
我想我们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对他人的生活方式作出评价,有人喜欢自由,有人喜欢守旧,有人喜欢一成不变,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
第八集:(完结了!
)继续上集女主和高桥关于高桥是否应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争论。
高桥多次拒绝谈起这个话题,女主其实也有些害怕失去高桥。
女主的烦恼被家人看见,妈妈也终于理解了女主,重归于好。
女主再一次选择和高桥敞开心扉地交流,她认为,即使两人不住在一起,也可以维持家人的关系,只要两个人能够一起商量、解决问题,就可以一直是家人,直到有一天可能两个人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那时中断家人的关系也不迟。
“家人的关系不应该成为我们之间的束缚”,对我来说,很多时候我不想要婚姻、爱情,就是不喜欢这种在关系中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涉我选择的自由,而如果这种没有爱情的家人关系也会给我带来这样的束缚,可能我也不敢于选择和谁成为家人,但女主的话还是让我重拾信心,或许我们总能找到给彼此最大自由的家人,很令人向往的关系。
女主和高桥都表示了对和彼此一起生活的喜欢,对我来说,有一个可以一起分担生活琐事、随时交流想法、但又给彼此很大的自由空间的人在一起生活,肯定也比孤单生活要好的。
两人后来分开,高桥去了蔬菜农场做自己最喜欢的农夫,而女主留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朋友和亲人,也是很好的生活。
虽然不在一起,但家人依旧是家人,两个人还是能够分享生活、温暖彼此。
最后高桥的一段话也很打动我,他说,以前自己只是想着没有必要让别人理解自己,也没有必要与不理解的人相处,但现在他觉得和别人在一起也很快乐。
我想,我不会对这两种生活方式做价值判断,也没有喜恶之分,一种是孤独避世,一种是接纳并拥抱世界,只能说不同的态度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阶段。
看了这部剧最大的收获就是,以前真的就想着自己过一生了,而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没有爱情的家人关系,对我来说,也可以是伙伴或者室友关系,与朋友不同的是,我们会对彼此作出信任的、一对一的承诺,会比朋友更进一步。
真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一个人,又觉得好像很难,要求还是太高,最起码得是和朋友一样能交流、能信任,更要求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和需求,无论如何,过十年从学校中出来再说吧。
——the end
非常不错的剧!
虽然分享的是抗拒亲密关系的两个人结为互相支持的伴侣的关系,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对亲密关系的思考——成为男女朋友,就要建立共生关系吗?
无论是做饭女方来、接受自己并不享受的亲密举动…抑或洗衣服、分享还没准备好分享的心情…任何一种彼此生活过度交融,让人慢慢丧失主体性和独立性,这真的是恋爱必须带来的吗?
与其如此,不如建立好两个人先是独立的个体,要首先承担好自己生活的立场和用心,然后再看能走到哪步呀家人、恋爱、相爱,并不是破坏的特权,而是首先意味着守护的责任,和充分尊重、理解、包容,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助推作用。
女主对自己的感觉本来并不敏感,但却在其他人伤害高桥时无法容忍,也逐渐尊重起了自己的感受-“我以前脾气很好的,别人说了让我不舒服的话都不会生气”-“那样才不正常吧”她也知道高桥追求事业理想的愿望,在高桥退缩时,能充分理解和分析,推了他一把,成为后备军,真正的家人…这比太多恋爱、婚姻和奇形怪状的亲密关系,都完美太多了吧从B站看的,弹幕里有小伙伴说他俩最后一集在一起了,小伙伴说这样感觉影响了这部剧对多类型情感关系的立意但我不这么认为哦~看到最后,首先并没有明确男女朋友的关系,也没有黏腻的拉扯。
我认为其实哪怕真在一起建立家庭,也是合理的因为过程性的东西,就是易变的,可能本来就是成长的一部分,这种“不恋爱的状态”究竟是过程态还是究极态,不好说呀高桥用蔬菜日记分享了“不恋爱”人群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跟咲子建立起“不恋爱但是家人”的关系,但同时也自我剖析出自己消极对抗的心理为让奶奶高兴而恋爱、被亲生父母抛弃、离开唯一的亲人,他的内心有很厚重的堡垒守护吧还好迎来的是咲子这个充满爱与能量的人~不教条,也木有摆烂更不夸大“浪漫关系”不以“牺牲”作为衡量关系分量的砝码甚至“牺牲”本身就应该尽可能规避能走得长远的相处不该是以任何一方或几方的牺牲作为代价的社会时钟给人很多枷锁和负担,但也要跳脱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需求和抉择,很不错的~果然,能把我从一部日剧揪出来的,还得是另一部日剧啊🍃
高桥的声音就像一座几百年无人踏入过的深林里 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的清脆干净的响声。
他们两个说 人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需要妥协。
关说:那希望我们的关系达到最好 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去实现它 就像新年的乌冬面然后高桥就开始浇花水流缓缓从壶里留到花盆中红色的果实丽丽璀璨温馨我的心里顿时有种暖流流过是他们的对话是那个安静稳定的场景是缓缓被倒出来的水是红红的相思豆的花以后我也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这个花缓缓的在阳光下浇灌它那种暖流是一种看到了世界上的温暖的东西的感动他也发生在我的生活里。
发生在姥姥的家里发生在我每次做饭的时候
剧里的男女主都是无浪漫情节无性恋者。
女主一开始给我的感觉挺在意周围人(特别是家人)的看法,后来慢慢能够坚信自己的选择了。
全剧共八集,写一下第二遍看完对每集印象深刻的金句以及个人感想(用【】标注)吧。
第一集:1.剧里首先科普了一下“无性恋”和“无浪漫情节”的概念:“无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不会对他人抱有性冲动。
”“无浪漫情节是一种恋爱方面的取向,指不会对他人抱有恋爱方面的情感。
”【非常简洁易懂的解释。
】2.第一集的最后,女主问男主:“你要跟我成为与情爱无关的家人吗?
”【很稀奇的说法,可以说这部剧的核心和精华就是这句话。
主动争取幸福的女主很勇敢呀!
】第二集:1.女主对男主说:“你的话让我恍然大悟。
一想到必须去迎合其他人,我就会内心特别烦闷,但是多亏了你,这股感觉也在渐渐散去。
通过与你相识这件事,我感觉自己仿佛遇见了奇迹,因为这是第一次,我能够用自己最真实的面貌示人,内心也没有丝毫烦闷。
想到原来还有人能让我这么自在,我就特别开心。
”【这番话感觉也可以用于遇见一个让自己非常珍惜的朋友/恋人/知己。
】2.女主对男主说:“那至少让我多分担一点家务吧,我会努力的!
”男主疑惑:“努力是什么意思呢?
要努力生活在一起吗?
我觉得这个想法不太对吧。
”【这个观点也很有意思,而且我也深深认同。
“努力”违背了顺其自然,而且还给人一种不情不愿的感觉。
顺应内心的选择去做事,那就会很轻松,也更容易事半功倍。
】3.女主被家人催婚觉得很烦恼时,男主是这么跟她说的:“要不就不管了吧,你自己要做的事情也不需要父母批准啊,既然觉得烦,那就拉开距离或者试试无视他们的信息,总之就是去寻找不需要让你压抑自我的办法。
”女主:“可是,我也不想让他们担心啊。
”男主:“我倒是不会有这种想法,他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呗。
我不太明白,这种要有家庭有孩子才能算是独当一面的想法,到底有什么依据呢?
无法离开孩子、一直束缚着孩子的就叫父母吗?
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人的就叫亲人吗?
太荒唐了吧!
”【中国的有些父母催婚起来也很可怕,男主的这些话很通透,也可以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4.第二集的最后,两人把彼此的关系定义为:同伴。
【喜欢这种说法,希望我以后也可以用上。
】5.男主让女主填写一份关于无性恋者的调查问卷,目的是为了避免踩到彼此的雷区。
【这个做法很赞!
对于想要同居但还不太熟的两个人,问卷这个方法可以借鉴。
】第三集:1.男主发博客说“今天是本年度第二糟糕的一天”,看着很烦恼的样子。
女主是这样关心男主的:“你要是不嫌弃,可以跟我讲讲。
”【这么说即使被对方拒绝感觉也不会很尴尬。
】2.我发现男女主可以友好相处下去的原因是,双方都经常问对方:“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
”3.女主的前男友跟踪她和男主,男主对前男友说:“请不要以为喜欢上对方后,任何不正常的举动都能获得原谅。
”【要是恋爱中的人们能认真体会这句话,和渣男渣女交往的概率会下降吧。
】第四集:1.男主对女主的前男友说:“把家务推给对方就叫家人吗?
”【认真思考完这句话,我决定再多做一些家务...】2.男主对女主前男友说:“想去了解与没礼貌地提问是两回事。
”【这句话要是我早点看到就好了,以后也能用起来!
】第六集:男主:“就算你整天烦恼各种问题,人生也不会如你所愿。
”【所以,还是尽量不要让自己过于烦恼啦。
也就是,请勿庸人自扰吧!
】第八集:女主安慰男主:“其实不用去下定论的啊,我们的未来也好,家人关系也好,全都可以是临时的啊。
一旦说定了,那就会被束缚住,即便是不想被其他人心目中的正常关系束缚住的我们也一样。
无论是珍视的东西,抑或是一个人的想法,这些总是在不停地改变,我们只需要在当下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行。
假如彼此所追求的完全是反向而行,在多次商量过后仍然找不到解决办法的话,那就没必要勉强彼此继续当家人。
”【大结局女主的这番话很出彩啊!
我的理解是,当下是自由又舒服的关系,那就足够了。
这种不被束缚住的关系,现实里能理解的人不多吧,但是不要紧,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谁说不可能发生呢?
】
这部剧真的会让人有幸福感啊,仿佛被它注入能量了一样。
三个人围坐吃饭的场面,高桥一生和滨正悟都是又可爱又帅气的类型,哈哈哈简直是做梦会梦见的场面。
这两位不管是和哪一个相处都会感到开心吧,一个是感到信赖的指明灯一样的人,一个是在一起不管干什么都很开心的人。
看这部剧会觉得,人果然有理由要认真的生活!
总是停播
高桥还是讨喜的,整个剧题材很新颖,但是剧情实在缺乏说服力,尤其是女主的表现实在一点不像无性恋,这片从头到尾都透着牵强,所以故事莫名其妙,强行无性恋?只能说编剧实在是连自己都骗不过去了吧
四星半,非常温暖的剧。不是谈恋爱,而是通过“恋爱”“性”的话题来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如何去接受自己,再到自己如何去面对他人。和人的差异一样,家人也是各种各样的,最后的分开是真正“家人”的表现。但——把男主劝出家门自己住大house这样好嘛哈哈哈哈哈哈哈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我是冲着高桥一生和剧情去看的,三分里面,高桥和剧情各占一半。剧情有点过度不自然,高桥的演技有点过于刻意,感觉高桥饰演的男主太狡猾了,现实生活中若是有这样的人,感觉有点渣,虽然我能理解不想束缚于言语的本意,但是,人生中无可避免地做出选择,然后自己总是优柔寡断,刻意不做出选择,但其实心中已经有选择,选择都是自私的,所以希望是别人来承认自己的选择。为了追求自己梦想生活,扔下女主一个人,虽然女主也是有一点傻白甜,身边有一个为了她而愿意放弃某些事情的男配(?这我也是难以理解的,难道爱情真的必须那么卑微吗)感觉这部剧真的为了刻意追求或迎合某种观念,而变得不伦不类。
女主的人设会让人烦躁呢
内容其实是可以发人深思的,不过整部剧感觉还是一般
弃
评价为aro爽文,女主人民币属性,温室花朵的环境,想一出来一出的剧情
想说岸井雪乃是不是在之前的电影追成田凌追伤了所以这次无性恋了啊哈哈哈哈爱情是个鸟。过于理想化了,刚巧无性恋碰到无性恋组建家庭的尝试,还住那么棒的一户建古民家,这种概率比谈一段好恋爱更稀有。第二集俩人一齐骂家人好像也在替观众骂,但是干嘛不先把螃蟹吃完啊来都来了。
没有亲密关系的爱
后半部分基本已经跟无性恋没有任何关系了,又拍成了精神鸦片,不过日式精神鸦片谁不喜欢呢?我们都觉得能过忠于自我的生活,但现实中却无能为力。
女主演员看得我难受至极,和这部剧没有缘分。
女主家盛产没边界感没分寸感的人,她自己也是。女主爸爸的爱才是真的爱。
好有新意的家庭探讨!第二集里面妈妈提出如果不是因为爱情那有什么理由组成家庭?然后男女主就提出了“队友”这个称呼,但因为羞耻感没有这样互称。这个社会总把家庭看得过于神圣,有多少男女是因为将就捆绑在一起组成了家庭,为什么不能尝试更多种可能?还有妹妹妹夫好可爱!只要这剧最后不要谈恋爱就不烂尾!
虽然还没播完但是看这个走向又是把好好一个人生活的男主赶入婚姻生活的故事,差评预订
两星半吧,就真的是益生菌粉也不能瞎吹。其实题材还是挺新颖,但往后看还是缺乏趣味性,我非常勉强才能看完。剧情实在太迷了。
除了aro ace以外并无看点,女主演居然是惠子凝视的主演,感觉演技在两部作品中差距太大……想表现aa如何寻求专偶制关系以外的关系和支持的命题,但是编剧给出的回答也太参照异性婚姻模式了(最后两人分居算比较好吧但其实根本完全没必要是两个人啊)我的理想是所有人一起睡大炕
一集弃,弄个无性恋的噱头,编剧太弱,女主演技太差。
治愈,同在屋檐下,没有恋爱,却是家人一般,很多人说是无性恋,我不觉得。
就算不是无性恋者,也可能将会面临孤独的老去的结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