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介绍说有女观众从电影院中逃出,我想即使这样,她也算值回票价了,因为算得上恐怖的地方已经接近片子的尾声了,等她尖叫着跑出去在电影院门口把气喘匀了,电影也就散场了,她还是看了一部比较完整的无聊的澳大利亚风光片。
我觉得这片子也能叫惊悚恐怖片么?
一多半都是讲三个年轻人如何准备出发,出发前的狂欢,一路上打打闹闹,朦胧的爱情还有国家公园的大陨石坑,总算把变态杀手盼来了,我一看距离结束没有多长时间了,果然,这变态有如神助,被枪崩了脖子,就昏迷了大概五分多钟;女a回来偷车,又是在死人坑里尖叫,又是参观变态的储藏室,又是看DV,变态杀手也一直没出现,他在哪呢?
别急,女a终于发现停车库,这都是以往受害者的车,她赶紧跑到一辆车那钻进去,慌乱的找钥匙,哈哈,咱们的变态先生在这呢,就在后座上,毫不犹豫的把刀刺进女a的身体里,变态先生有第六感,就等着送上门来,那么多车,他就知道女a肯定的上这辆车,然后他就出去找女b,也不费什么劲,女b刚跑到公路上,他就赶到了,心有灵犀呀,然后咱们的男主人公才醒来,睡的时间长点也有好处,虽然样子很狼狈,好在四肢还齐全,导演和变态先生故意留活口,男主人公一路无惊无险的就逃出来了,在荒地上昏迷了一夜也没冻死,咱们的变态先生也没用第六感找他,还被好心夫妇搭救了,然后就这样了,the end。
我觉得就像一个絮叨的人跟你讲怎么焖米饭,一定要花五十分钟从如何选稻秧开始讲起,中间还要插叙农民们辛苦劳动的事迹和劳动间隙的趣事,终于讲到大米被买回来了,他也觉得累了,于是用三十秒讲把米洗了,放到锅里,添水,插电,熟了就能吃了,最后你还是不知道怎么淘米,水放多少,但是这个讲述者已经讲得口干舌燥了,就像我一样,我也要去喝口水了…………
看完《狼溪》,觉得该片有着和很多西方恐怖片差不多的逻辑。
讲述的是两女一男结伴驾车去旅游,去狼溪风景区看陨石坑。
停车而上,返回时发现车已经坏了,无奈只有蜷缩在车内过夜。
半天来了一个当地面似和善的男子,主动提出带他们去一处地方取修车所需的材料。
车莫名地开了几个小时然后停在一个不知是哪的废弃矿场。
他们与那个热心男子交谈以及饮后,第二天醒来后都被绑着……于是噩梦从此开始。
该片里明显有《德州链锯杀人狂》、《恐怖蜡像馆》等恐怖片的影子,也许也是因为西方恐怖片惯有的思路所致。
还是走血腥路线,但说实话,血腥镜头相对那些影片来说少一些,但断指等场面还是难免。
这样的恐怖片里的主角总是由几个男子和女子一起组成。
这里的成员算是比较少,关系也较简单。
该片是根据澳大利亚真实的背包族遇害事件改编,导演利用这个背景拿来做噱头,并且在影片一开头就告诉大家此事为真,并且说“据报道,每年澳洲都有将近3万人失踪,其中90%的失踪者在1个月内会被发现踪迹,但有些失踪者就此永远消失于尘世”。
查了查,确是以澳大利亚犯下7宗谋杀背包旅游者的连环杀手伊凡•米拉特等几起杀人事件为素材。
看完该片,我更加深刻地吸取恐怖片里的一些教训,如下: 一:开车出去旅游一定得注意车子如果在陌生的地方莫名难以发动或者损坏,千万当心这是有人蓄意破坏。
二:如果在恰巧车子无法发动或者损坏的情况下,有不知底细的陌生人要带你去他那取零件什么的,千万不要盲目跟从,当心后面有阴谋。
当然,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也不要随便品尝他们给的水、饮料或者食品。
三:汽车钥匙一定不要和一大堆钥匙系在一起,否则逃命时光发动汽车就得一把一把试钥匙,耽误逃生时间。
四:拿枪对着坏蛋时候不要跟他唠叨废话,赶紧一枪毙了为好,然后一定要记得补上几枪,否则十之八九那坏蛋死不了。
当然,事先就了解枪支的使用办法尤为重要。
五:逃命时候千万不要瞻前顾后,另外不要沿着主路跑,否则被追上只有死的份。
以往的西方恐怖片大多有一男一女搭档相互配合逃出,这里的男主角居然在影片最后二十分钟也就是两个女主角都遇难后才苏醒逃出,并且不知道怎么走是走就幸运地被路人遇见搭救走。
感觉这里是一些情节突兀的地方,也许导演有自己的考虑。
最后,杀人狂终究没有落网。
影片前一段的沿途风光很漂亮,只是后面愈加杀机重重。
我在想,现实中那个真正的陨石坑是否还有人敢去那周围露营?
女主角之一在房间里翻看到很多已经受骗遇难游客的遗物,从DV中看到一些家庭和游人自己录制的游玩幸福镜头,无形中衬托出他们后来结局的悲惨,这个手法比较新颖,也让人震撼。
总之,这是一部以谋害自助游背包族为主题的变态杀人影片,看来以后去偏僻的地方旅游,安全还是得注意HOHO
1.导演本想拍旅游题材电影,拍到一半发现自己没啥天赋,就改走公路杀戮片路线。
2.女一手持 瑞士军刀 大战 boss,翘掉,女二 一直在拖后腿,还害死搭车老爷爷,必须翘掉。
3. 世上最烂男一号,睡了一觉醒来发现不对,全然不顾两位女主角,自己跑路,被警察认定为神经病。
3. 最终 boss 幽默潇洒,枪法精准,片尾特别给了威武的背景特写,有种西部牛仔满怀绝技深藏功与名的调调。
导演你想表达啥,真实故事改编好歹请个好点的编剧啊。
很少看完電影這麼憤怒。
本來﹐今年我心目中的經典劣片是 Gus Van Sant 的 Last Days﹐由頭到尾一片混沌。
不過我還可以原諒這種手法是想表達一位濫藥搖滾樂手自殺前幾天的情況。
當然﹐電影是絕對不好看了﹐個多小時都是主角 Michael Pitt 隨屋隨山跑﹐自言自語﹐有幾次衝動想離場﹐但最後還是想知道他如何自殺而留低。
看完 Wolf Creek﹐我覺得這是本年我看過的最差電影﹐導演似乎在侮辱觀眾的智慧﹐前半部沉悶﹑後半部手法幼稚﹐而情節實在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
故事主角是三個背囊客﹐包括一個澳洲男子和兩個英國女孩﹐駕車想由澳洲的西南穿越澳洲大陸到達東北部 Cairns﹐不幸途中在 Wolf Creek 這地方被變態殺人狂看中﹐經過逃亡和追逐﹐兩個女子都遇害﹐男子最後則獲救。
※ ※ 警告﹕以下內容包括電影情節描寫 ※ ※ (不過﹐此片不看也罷﹐請繼續看文章)電影首四十五分鐘﹐是背囊客的普通旅程﹐悶得差不多想睡。
沿途風光沒有甚麼特別﹐他們要看的 Wolfe Creek Crater 有點瞄頭﹐但都在風光紀錄片看過了。
之後他們汽車開不動﹐有貌似好心人的鄉巴佬請纓幫他們修車﹐誰知卻是變態殺手。
當然作為驚慄片﹐暴力﹑追逐﹑逃命﹑血腥沒有缺少﹐但導演的手法卻不敢恭維。
被分別囚禁的三個背囊客的遭遇只是一個接一個呈現﹐似乎不懂得將同時發生的故事交錯剪接。
兩個女子被虐殺的過程歷時幾天﹐但被綁的男主角卻像不存在般沒有出鏡﹔等了兩三天﹐導演有空拍攝他﹐他才始嘗試掙脫繩子和鐵釘。
其中一個女角本來已經能夠脫困﹐暫時引開了狂魔想找車匙逃生﹐但卻花了不少時間非常鎮定地把玩男主角的攝錄機﹐下一個鏡頭﹐她突然變得焦急萬分﹐把多條車匙亂插嘗試開車﹐最後發覺狂魔竟然就坐在後座﹐一刀就向她刺過去。
他明明已經被引開﹐又不是鬼魂能夠分身﹐如何能夠不知不覺地回來﹖那兒有多輛汽車任她選﹐為甚麼狂魔會知道她會選哪輛﹐預先坐進去﹖還有其他常識性的錯誤也非常礙眼﹐他們遇到狂魔那晚一片漆黑﹐突然卻插進了一輪滿月的影像﹐有滿月的夜晚﹐應該會看得見路而不會一片漆黑。
兩三天之後﹐另一女角逃命時﹐竟然插進了一個日全蝕鏡頭﹐要知道日全蝕只能發生在新月 ﹐距離滿月要兩個星期﹗不知導演和編劇真的無知還是當觀眾是無知的呢﹖最令我討厭的是影片不斷強調是真事改編﹐宣傳字句說﹕Based on true events。
如果要說一個謊言﹐至少要說得徹底一點。
想要我相信是真事的話﹐就應該以唯一的生還者﹐男主角的觀點去寫故事。
兩位女子人已死﹐遇害過程男主角又不在場﹐而狂魔仍逍遙法外﹐那些所謂 true events 是如何得知呢﹖真是睜著眼說謊。
本來﹐吸引我入場的是此片獲得「澳洲電影學會」今年的多項大獎提名。
如果明晚揭曉﹐ Wolf Creek 獲選為本年度澳洲的最佳導演或劇本的話﹐我大可以不用再看澳洲片了。
Stannum 業餘評分﹕棧棧棧(十個棧滿分) 原文來自個人網誌﹐各位如有回應﹐請到原文留言﹐謝謝﹗ http://blog.cosine-inn.com/2005/11/224/
发觉欧美有很多很多这种类型的电影。
怎么会有那么多变态的人呢。
杀人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影片的最后说,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释放了男主角。
我想欧美之所以有那么多这样的故事,会不会和他们的法律有关的。
无论多么重大的罪犯,证据不足,根本不能定罪。
所以很多人杀完人以后,毁尸灭迹,然后编出这样的故事来。
呵呵乱想的。
不过看完了这部电影到给了我一个启示。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下自己的。
如果他们车坏了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里等着就不会有悲剧发生。
启示深更半夜的,车坏了就很蹊跷,这时候有一个人突然冒出来那么巧就可以帮助自己。
一个正常人都会有防备的,他们当时之所以那么急着要走,是心里害怕鬼,可是鬼根本不存在。
他们因为虚无的东西把自己推向了现实魔鬼的嘴里。
另外,坚决不吃陌生人递过来的食物,坚决不喝已经打开过或者陌生人递给的酒水也是每个人谨记的。
并且要从很小的时候就教育自己的孩子。
妈妈就是从小这么教育我。
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求片源
本来天就是阴沉沉的,下午又看了《狼溪/Wolf Creek》。
这部被称为澳洲《德州链锯杀人狂》的电影让心里面更加灰暗。
对与恐怖片,日本的我坚决避而远之,不敢看。
日式恐怖是让你看完之后连续几天都心有余悸:看了《午夜凶铃》不敢接电话看电视,看了《咒怨》不敢一个人留在房间,看了《鬼水凶灵》不敢去卫生间……我宁愿选择好莱坞式的恐怖片,看的时候吓几跳,看完就忘了,权当锻炼了肾上腺素的分泌。
好莱坞恐怖片纯粹是为了满足现代人追求一时刺激的需求而产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
《恐怖蜡像馆》是最近这类影片的代表。
但如果故事的结尾像《狼溪》和《德州链锯杀人狂》这样,最终不是坏人恶有恶报,会使人在观看之后“心里堵得厉害”,情绪十分低落。
更有甚者像《千尸屋》和《the Descent》,剧中的主人公最后没有一个能够逃脱,这让人看完之后有一种十分绝望的感觉。
而相对于这种杀人狂式的恐怖片,我更喜欢像《死神来了》、《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这样的惊悚片,尤其是青春惊悚片,因为在享受紧张的情节之余还有美女看。
这种片子的好处就在于最后总有一个帅哥或一个美女或一对帅哥美女活下来,以此来安慰观众,让大家觉得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作为恐怖片(注意,鬼片除外)爱好者,我对这部被大家捧上天的破片子抱有幻想,虽然没想过会达到什么高度。
但至少感官满足和心理安慰是应该得到的。
但是这部片让我感慨万千。
且不说导演缓慢的叙事节奏和彻底空白的情节以及模仿纪录片又不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那大力宣传的恐怖虐杀场面其实也就只有3次。
比起看惯的美式恐怖片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也应该在个人感情上感谢这部片子。
最近因为一些工作和学习的事情忙得昏天黑地,加上心情不佳,没有女朋友照顾,没有异性安慰而每天又极暗入睡,所以身心疲惫。
本来躺在床上吹着空调看这部片是想要让自己打起精神面对人生。
困意却如海啸般袭来。
睡醒之后已经现工作人员名单。
本以为错过了大好内容,但是返回去看的时候发现除了重复的澳洲沙漠景色之外基本没错过东西。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片头部分出现的emu creek酒吧里面的老流氓们对主角一行说后会有期。
这是什么意思?
设置悬念?
为何后面老流氓们又再也没有现过身?
还是刻画男主角不敢和他们对打的懦弱性格?
又或者是因为片中人类太少而安置几个角色说明这不是风光片?
失望得很,虽然催眠效果极佳。
我个人认为恐怖片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来说话的人都是挑刺来的,为什么呢,他们已经太多对看过片子了,也许认为这个不恐怖。
实际上,认为恐怖的人早就不会在回顾它了,因为太恐怖不敢想了么,呵呵。
但是我认为,本片逻辑上面到是没问题,真实故事么,信了吧,各位。
也说些不好的:1.铺垫太多了,真的有些做作了。
2.有点玩票,这个不多说了,大家体会吧。
:)
先说最受不了的“你不死谁死”的情节。
变态出现后,发现自己被捆,就开始哭。
环绕四周抓抓看看之后,竟然又歇息到黄昏。
好吧,算你是要被下药之后脑子不清醒体力也没有。
之后解开捆绑好像变得机敏伶俐了些,竟然会声东击西。
不过马上我就又被你气死。
你朋友马上要被变态一枪打死,既然得着机会开枪,那你直接开啊...跟变态谈什么条件,明明已经看见旁边的残尸和不成人样的朋友。
莫非你还想好聚好散是怎么?
好吧,我知道你吓的都不能自已了,那你害怕的根据是什么?
还很明显是眼前这个虐待杀人狂么。
既然开抢了,那就确保他躺下就不能起来好吗?
如果他都起不来了,那你还急什么,说不定把小哥一块救了,就不用他挂在那当腊肉当那么久。
然后回去着急之下又看衣服又看录像,然后就又重演试车钥匙的。
这时候命硬不硬就可以看出来了,命硬的绝对前三遍就找到正确的钥匙。
这拖拖拉拉的,该着急时候不着急,还不是没走成。
好的部分是这种奇妙的分段式叙述和总是无法逃出生天的压迫感。
前半段好像在看悬疑版的“在路上”。
年轻的生命用来浪迹和放纵。
但是观众都在被吊胃口,草木皆兵,危险好像就在身边,却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
直到车停了,我们和剧中人物都发现了原来厄运就在路边埋下陷阱,等待猎物入瓮。
表演上细腻真实,配合DV摄影的质感,好像纪录片一样。
遭遇变态后,两个不幸的姑娘基本上都是处于惊吓过度不能自理的状态。
我恐怖片看的少,但是能感受到感受到危险一步步逼近,却无处可逃的绝望和崩塌。
总之,应要写死一个角色,也不用非得让他们智商下线,本可以更有说服力。
独特的高清拍摄……看的很爽。剧情很简单的说。
还是第二部好看,每件事都做对了,还是被虐杀才吓人。这一部的女主角太蠢了,记住,杀坏人要确定死透。
2018329 一星平庸
脑残
第55分钟才开始正题,而后后40分钟基本是由纯嚎叫和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组成的。烂
蛮喜欢此片的风格的 与以往的杀人狂片子节奏不一样 最后杀人狂漫步夕阳之下 有德州电锯杀人狂的影子 不过这片子平稳一些
如果是我开枪穿喉之后还会把那个人渣分尸!人若伤我,我一定会加倍奉还,一枪便宜那个渣子
惊悚氛围层层叠铺,节奏控制很好,在技法和部分桥段上对托比霍珀有着明显的模仿,摄影和演员都挺不错,而the final one不再如以往贯穿主线,这点较为大胆。
我喜欢这种公路恐怖片
好真实好刺激!
两星半 澳版德州电锯杀人狂 铺垫太长且不会讲故事 故显得沉闷
澳大利亚口音很萌
全片罗哩叭嗦,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铺垫剧情,描写公路旅行的过程,但是对剧情推进毫无贡献,搞出一幅大澳旅行宣传片的既视感,然后杀手终于上线,无奈所有人智商全部不在线,特别是俩女的,完美的诠释了作死。喂喂,导演,你不知道恐怖片的套路应该是有一个超机智的女主后半程火力开挂吗??
就那么回事吧,真实成分值得商榷,金发妹子动不动大笑真的费解,不清楚状况么???那个狼溪有啥可玩的???三个人不能说智商不在线但也没啥高智商表现,不如《德州电锯》。最后,补刀!补刀!补刀!补刀!
看的我要睡觉了,女主为毛不用枪托敲他脑袋,敲背有个毛的用。
`.
什么玩意儿
恐惧感十足。
跟人皮客栈,针孔旅社差远了。
104min。还是挺有风格的,只是情节过于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