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现在已经大结局了,先来谈谈我的感受吧!
首先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真的好甜啊,演员们呢?
演技都很在线,演的都很好,代入感很强,看这部剧简直是又哭又笑,演员们的颜值都很在线,我是一种从来不追剧的人,可是这部剧真的让我每天都追,一天不看都感觉浑身不自在,每天都早早的做完作业,等候在电视机前,现在这部剧大结局了,有点不习惯,有些舍不得,这部剧的结尾其实蛮可惜的,期待着高伟光跟蒋欣再次合作,希望他们还能够演绎出更好的爱情剧,这部剧我看完之后,心情是,有些愉快,又有一些可惜,无论怎么样这部剧我绝对是给五星好评,期待着他们再次合作
这么些年,这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把一部剧追完,每一集、每一个细节。
不得不说,这部剧真的非常暖心,直击内心深处。
这部剧,把一个人生命中三种最珍贵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都刻画的非常到位,也特别感人肺腑。
这部剧,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给人一种向上、向善、向阳的温暖感觉。
这部剧不似其他苦情戏,注重所谓的“虐恋”,没有为了表现深情而深情,没有为了表达感动而感动。
过去的医疗题材剧,上热搜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职场只是摆设,谈恋爱才是正事,甜上热搜。
二是职场脱离现实,悬浮而不接地气,悬浮上了热搜。
这部剧的医生不再只是简单治病救人的单向关系,而将医生设置为病人的身边人。
出于职业要求,医生面对病人和家属必须保持理性,但理性中他们也会带着对患者的关怀。
而这部剧中有很多值得大众探讨的问题会出现(如过度医疗、病人知情决定权、医患关系处理),一部优秀的作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因为它带给了大家拓展、思考和探讨问题的空间,由此推动公众理性认知能力,这就是文艺创作的价值。
而剧中由高伟光饰演的林知衡虽然不能像其他医疗题材剧一样有金手指,为生命开绿灯,但他依然用他的演技打动了观众——当命运相连,人与人之间那些朴素的关怀和守护,最有力量。
高伟光曾经演过仙风道骨的东华帝君、专一温润的鹧鸪哨和幽默风趣的罗秋恒,但他这一次选择跳出以前的舒适圈,开启现实主义人物的演绎,去饰演一个普通人——一个肿瘤科主任。
他用微表情——眼神演绎出一个简而不单、平而不凡的医生,他的眼神告诉观众:在这个世上有一束光是为熊顿而生的,而他就是那束光。
他用自己沉稳扎实、精湛成熟的演技和深邃柔情、悲悯温暖的眼神告诉大家:他愿意陪熊顿一路走下去,不论结局悲喜、不论生离死别,只为了一起向阳而生。
这部电视剧,自始至终是围绕“抗癌”展开的,由蒋欣饰演的熊顿是这部剧的主角,也是抗癌的主人公。
但是,她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活下来。
本来按照一般的抗癌剧套路,应该是主角在身患癌症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心理煎熬和心路历程最终坚强勇敢地战胜了癌症,重获健康,同时事业和爱情实现双丰收。
可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没有,没有给熊顿这样的主角光环,没有给她点金手指,而是依旧无情地带走了她的生命。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遗憾惋惜,想要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很希望这是一部喜剧,可是这部剧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视剧,给不了观众想要的结局,它最终还是以主角熊顿的离世收场。
诚然,这不是一部喜剧,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悲剧,可是悲剧比喜剧更能深入人心,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引起人们深入的思考,带给人们的也许比喜剧更多也更有意义。
蒋欣曾经饰演过敢爱敢恨的华妃,也演过让人心疼的“扶弟魔”樊胜美,但她这一次却演了一个阳光开朗、勇敢善良的非霍病人熊顿。
在这部剧中,她用自己的活泼向上和无惧无畏带给了身边人最好的正能量,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精彩。
这这部剧中,她的哭戏演的真的很好,那种无可奈何又不甘心却又顾及身边人的哭泣,让人很是动容。
熊顿用她的一言一行告诉观众:爱一个人,就是希望他余生幸福美满;只要怀着真诚善良,就一定能收获世间最珍贵的情感;心若向阳,无所畏惧;向阳而生,风吹不跑,雷劈不倒。
另外,这部剧是其他演员,如施京明饰演的熊父、陈瑾饰演的熊母,都用其无可挑剔的精湛演技把父母对子女的那份深沉的爱最好的演绎了出来(如第14集中熊母在得知熊顿患癌化疗在大街上放声痛哭、第37集和第38集熊顿一家三口的相处),每次看到熊父熊母都是直击泪点,特别让人心疼、特别让人想哭。
还有丹琳饰演的艾米、高旭阳饰演的老郑、米露饰演的夏梦、王磊饰演的尹东,他们和熊顿之间不求回报、无怨无悔的友情特别令人感动。
他们和熊顿之间,有欢声笑语,也有泪珠汗水,真的特别让人感动。
以及,肿瘤科病房里的每一个癌症病人的故事都非常引人深思,如病急乱投医的魏奶奶、信奉“吸引力法则”的小蘑菇、天台吉他女孩阿黛尔、金大元、李校长、悠悠、在睡梦中过世的祁奶奶、达婶等,人物形象塑造的很好,整体把控的也很好。
综上所述,这部剧内容好、导向好、演员好,是一部不同以往的好剧。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平安、快乐开心,收获到世间最珍贵美好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做到:不念过往,无惧将来,向阳而生,如花盛开!
❤️❤️❤️
熊父深沉的父爱
熊母无言的母爱
这一段是0.75倍速看的,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真的很让人感动,更让人泪目
林知衡和熊顿的对话,两个人坐在长椅上互相依偎、彼此安慰的画面
温暖深情、眼中含光的林知衡
夜晚的林知衡一个人在车子里忍痛含泪一口一口地吃麦豆饭这一段特别让人心疼
熊父和林知衡两个人坐在长椅上一起说话的这一段非常触动心弦
乐观勇敢、永不言弃的熊顿
熊顿和夏梦之间让人羡慕的友情
艾米和老郑对熊顿无怨无悔的友情付出
演员表里最美的一幕了
自己亲自记下来的每一句印象深刻的好台词
向阳而生 (2020)6.62020 / 中国大陆 / 剧情 传记 / 刘家成 / 蒋欣 高伟光
这是一部想给演员打五星,想给编剧打两星,令人无比纠结的剧;看着一众演技派演员撑起这部剧情虚幻的剧,部分细节的真实感挽救不了主线的奇葩与狗血。
全剧最真实的一段是熊顿第一次治疗时在医院的众生像,可是反映其它领域的就实在让人无法信服,特别是越到后面越离谱。
就说熊顿父母卖房子这个情节,在售状态的房子,熊爸是怎么拿到卖房钱还给夏梦的?
后来熊顿要买回老房子,先要卖了上海的房子,那么在房主不在场的情况下是如何完成二手房交易并拿到卖房款的?
查了一下,即使卖家可以公证委托朋友售房,但也需要本人携带房产证、身份证原件去跑一次公证处的。
然后,老房子在已出售、未挂牌状态下,熊顿是怎么说服现任房主回购房子的?
一切都是靠编剧的想象吗?
咚咚锵公司除了一开始的通宵赶设计忙碌无比还有点真实感外,后面的走向真的越来越无语了;尹总就因为自己生一场大病,就大发善心、全公司养生不加班了?
那么公司居然还能如常运营、甲方爸爸毫无意见?
还是说之前的加班全是毫无意义的加班?
在设计公司混了二十多年的人表示严重不信。
然后就因为尹总暗恋熊顿,就可以直接赠个副总的职位给才入公司不久、正常上班没几天的熊顿?
后面生日会赠送股份又是什么鬼?
大手笔30%送给熊顿,夏梦也有也罢了,连艾米、老郑都有,即使他们三个人每人5%,那合计45%送出去了,合伙人会没意见吗?
即使原本股权都是尹总并没有合伙人,那么元老级的王总监作何想?
王总监居然没有一口老血吐出来?
王总监是不是要即刻辞职走人?
还有什么医药公司认为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命质量的新药没有市场;林医生丢掉抗抑郁的药之类的,这些个已经被人吐槽过了。
再来说说剧里的人物,全剧最正常的是王医生和熊顿的父母,其它人都有各式各样的奇怪。
不是说要讲熊顿的阳光坚强么?
可是看到的为什么是一个不懂世情、不爱惜自己、喜欢越界干涉别人的这么一个人呢?
一开始和渣前男友的故事,沪漂与土著的梗也就罢了,是什么底气让她住在男方房子里而为了迎接自己爸妈,却把男友赶走?
这男方妈妈没意见才怪了。
这个年代了,大方承认同居不行?
自己出去租个房不行?
然后,一有什么事情就给艾米、老郑电话,别人没有自己的事情了?
夏梦二次手术,居然冒名她妈写信?
自以为是的“为你好”,来搅乱夏梦本来平和的心境?
她妈妈如果最后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来不了呢?
治疗间隙熬夜、喝酒、不忌口吃小龙虾,东跑西颠的,体虚满头大汗的还做瑜伽,医生说的清淡饮食、注意休息、不劳累,都当耳旁风了?
我妈一边看一边说这姑娘就是自己作死。
先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照顾好自己才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熊顿二十九/三十了,这点道理都不懂?
艾米,一个熊顿排第一,父母、工作、男友都往后排的奇怪人设,还总是掉着个脸给男友们。
最后剧情透露出来9年海外、8年沪漂,那么如果她年纪和熊顿差不多的话,应该初中或高中就留学,在海外这么久,又是在外企里工作的人,居然没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
前男友除了最后动手不好外,事事迁就她,而她却连误会都不愿意解释,她有考虑过男友的感受吗?
这么一个以自己意志为中心的人,对熊顿却是反过来,事事以熊顿为中心,只感觉艾米的爱人应该是熊顿,而不是杰森或老郑。
另外,艾米这种又要帮熊顿挂闲置衣服、又要经常跑医院送这送那的,自己的工作能搞好吗?
还是编剧认为,现在的外企工作是很轻松的?
林医生是演绎的很温暖,但是为啥要医患之间恋爱?
而且还是在同一个问题上栽两次跟头?
熊顿治愈林医生的内心了吗?
可是从大结局看林医生领奖场景是幻是真且不论,两个孩子一家四口的幻觉,种下向日葵与熊顿相拥的幻境,这是林医生抑郁症更严重了,根本走不出来的表现,这哪里是向阳而生,分明是走向深渊!
编剧真的理解什么是向阳而生、什么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吗?
不是说做一个剧一定要事事真实,但是你不能标榜着现实题材的剧而拍成虚幻的偶像剧吧?
传统戏曲里也有说今天来给大家讲个故事阐述个道理的演剧手法,但你每一集的开头却一再提示这是个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故事......之前是很少看电视剧的人,今年因为疫情关系看了不少,最后想说的,不要对现实题材剧自带滤镜,也不要对古偶剧带着成见;现在的问题是好编剧太少,大部分编剧严重低估了观众的审美和价值观的进步。
由芒果娱乐、万达影视、鼎力嘉诚影业、力比多文化传媒出品,刘家成执导,蒋欣、高伟光主演的电视剧《向阳而生》昨日已完美收官,这次好剧邦请到了总编剧柏彤老师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部剧。
去漫画风格,偏现实主义 《向阳而生》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已故漫画家熊顿的真实经历所改编。
2011年,30岁的熊顿被检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她通过画风诙谐的漫画记录自己抗癌之路,虽然熊顿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但她乐观向上、笑对人生的态度影响了很多人。
2015年上映的电影《滚蛋吧!
肿瘤君》也是改编自熊顿的故事,这部电影虽然取材于现实,但其表现手法却并非现实主义,和熊顿所创作的漫画一样,带有浓浓浪漫主义色彩。
编剧柏彤:“在创作剧本初期,我和制片人进行过多次的商议,最终决定以熊顿抗癌为主线,去掉电影中的漫画风格,做一个现实主义的,更加生活流的群戏,以亲情、爱情和友情为依托,全方位地去展现年轻人在就业、买房、疾病等生活压力和绝望面前,是如何直面生死的。
既然决定是走现实主义路线,既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悲剧,那就把生活中我们最隐晦的、最不愿意触及的东西拿出来,撕开了,认认真真地讨论。
”
除了整体风格外,电视剧在名字上也做了改动,对此编剧柏彤在采访中也说到:“熊顿的真实姓名是‘项瑶’,所以就给熊顿本人取了一个和‘项瑶’接近的名字‘向阳’,剧名也因此改成了《向阳而生》。
后来大家都很满意这个名字,跟本剧乐观抗癌,积极向上的主题也很贴切。
” 突破“医患恋爱”的禁忌 身患抑郁症的林医生初识熊顿源于熊顿的记者发布会,发布会上那个被众人挤兑的、耻笑的、卑微的、当众出丑后又奋起反抗、认真倔强的熊顿给林医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看到了她的与众不同,因此当这个姑娘得病的时候,林医生不自觉地关心催促,而大大咧咧的花痴熊却只注意到了帅到犯规的林医生。
他们认识的初期,熊顿住院主动追求,林医生因为抑郁,很难打开紧闭的心门。
期间,熊顿乐观、豁达、勇于面对一切的热情感染了林医生,最终也让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不喜欢的医院,回归安静的学校做研究。
此时的熊顿病情暂时安好,事业也走上了正轨,甚至因为善良打动了夏梦,两人相互帮衬走上事业新的高峰,还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买了房子,而林医生也打算敞开心扉接受这个独特的女孩。
眼看着一切正在慢慢变好,而此时病情再度卷土重来,林医生不顾一切回到医院重新治疗熊顿,但此时的熊顿却担心自己不能治愈,要忍痛远离林医生。
林医生也在熊顿病危之际给了熊顿一个婚礼。
林医生是熊顿的主治医师,熊顿也打开了林医生的心扉,完成了相互间的救赎。
熊顿和林医生之间既是医患关系,也是恋人关系。
在熊顿的漫画里,熊顿对于自己的主治医生梁医生仅仅是玩笑般地犯了些小花痴,并没有真正的情感线产生。
电影在情感上做了放大,但只是很有分寸地做到“点到即止”。
但作为40集长的电视剧,显然“点到为止”是不够的,没有情感线,故事会显得单薄。
单纯放在对抗疾病上也容易让调性更加抑郁。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电视剧在保留情感线同时,也做了适当的延长及加深。
编剧柏彤:“为了能突破‘医患恋爱’的禁忌,我让林医生选择了去医学院当老师,这样一来也可以更方便地展开他与熊顿的情感线。
他们两人情感进一步地深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当这个基础铺垫完成后,熊顿病情再次复发,此时已经默认为熊顿男朋友的林医生再次回到医院挽救熊顿,就会更容易接受。
”
“蒋欣在熊顿第一次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在电梯里给艾米打电话的表演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仅仅是因为哭戏美,还在于哭得太真实自然了,虽然是我写的台词,但我的眼泪跟着往下掉。
伟光把一个隐忍、寡言、责任心重的直男医生演绎的很深刻,丹琳从头到尾将一个铁闺蜜饰演的恰到好处。
我认为整部剧的演员都很整齐,不掉链子,就像导演说的,他争取让每一个角色出彩,导演说到了也做到了。
”编剧柏彤说到。
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向阳而生》这部剧泪点和笑点密集交织,以诙谐的方式让观众走进熊顿的世界,但又会在细节之处营造泪点。
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之所以采用诙谐的笔调,主要目的是为了冲淡悲剧核心。
编剧柏彤:“熊顿是真实存在过的,她的故事广为流传,对于一个人人皆知的悲剧结尾,怎样不知不觉的,看似轻松地接近故事核心,其实是一种特别难写的方式。
过度伤悲会压抑,过度轻松会减弱故事的真实性。
因此在节点之外,我都会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去中和观众的情绪。
当然,这部剧的悲喜节奏能把控得当,最大的功劳离不开导演和演员,尤其是导演对于音乐和情绪的把控起到了关键作用。
” 怎么宣传是种技巧,宣传什么则是种责任
编剧柏彤:“这部剧中的每一个病例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一段故事都有我们想表达的东西。
就像前面所说,既然做现实主义的剧,那我们要讨论最现实的是什么——明知治不好的病还要继续治疗吗?
晚期绝症患者应该有尊严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渡过剩下的日子,还是继续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延长一点点生命?
孩子不在身边的人怎么养老?
怎样貌似轻松地把‘死’字说出口?
现在癌症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
总而言之,我们想传达给观众的,是对于健康的关注,假如你正在经历一些不幸,希望熊顿乐观抗癌,勇敢豁达的精神能够给予你力量。
” “导演说过,通过这部剧我们想给人温暖,给人希望,任何悲伤的故事都不妨碍我们传递正能量。
虽然我们没有改变注定结局的能力,但我们至少能向社会传达积极的声音,这种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声音,正是制片方当初做这部剧的初心,也是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初心。
不管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我们都应该对人和事怀有敬畏之心,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怎么宣传是种技巧,宣传什么则是种责任。
”
目前《向阳而生》已完美收官,柏彤老师近期也开始投入到其他作品的创作之中,新作品的题材既有现实主义,也有科幻题材,期待柏彤老师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好看的作品!
从向阳而生开始粉上光哥的。
没有武功盖世惊天人设酷炫特效,光哥塑造的林知衡高冷却又善良、压抑却又善感、脆弱却又坚韧。
曾有负评说,因亡父死于癌症而身患抑郁症的知衡不可能爱上同样患癌的熊顿,然而请别忽略了,林医生可是曾努力顽抗过的。
从还任职医院时林医生就多次拒绝过熊顿的奇葩式示爱,前段有一集熊顿故意说要回老家了不回上海了,想让林医生紧张紧张,谁知林医生直接说要转院须提前告知,好方便他跟老家医院的医生交接说明。
熊顿只好后退说朋友也能来看望,求保住朋友身份,林医生却直接怼“没时间交朋友”,还说熊顿不是他的病人了,也没必要来医院看他,没啥好看...这样强悍的抵抗,如果熊顿是个普通人,恐怕早就鸣金收兵了。
偏偏熊顿够二,刚巧知衡离职去医学院教书,熊顿也好转出院,那整整13集的内容给了二人发展感情的机会。
直到熊顿晕倒入院证实复发,之前在相对较轻松的环境下渐渐发芽的小树苗已牢牢扎根,林知衡已被熊顿勇敢明媚的性格吸引,无力自拔。
林医生极度不善言辞,主要是性格沉闷认真,也有抑郁症的因素。
光哥在少言形象的局限下,用表情动作身姿等等很好地塑造出林知衡,满怀心事总是游离的眼神、为病人为熊顿担忧时轻皱眉头、被熊顿“二”到忍俊不禁的腼腆笑容、医生工作操练成小心稳当的动作举止、因沉重压力连身姿都不是腰背挺直的。
其实纯以演技来说,林知衡这个角色比旗袍里的罗秋恒更难。
罗探长虽耿直板正,却是个闷骚傲娇的,而林医生可是为病人天天与死神拔河的人。
要如何将一个高大稳健的大医生演得内里脆弱不堪重负?
还要表达林医生被熊顿乐观性格感染后又渐渐鼓起勇气、面对过去的自己,甚至成为熊顿的强大后盾、扶持熊顿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对演员来说,越是沉藏在底层的东西越难演绎出来,过轻则木无表情冷漠面瘫、过重则浮夸油腻张牙舞爪。
然而光哥塑造的林知衡,平日郁郁寡欢毫无趣味、工作冷静从容有条不紊、不自觉地被熊顿吸引后却是温暖贴心坚定扶持。
无论是最初严守医生身份的冷淡疏远,还是爱上熊顿后的不舍伤怀、情绪失控,这些情绪光哥都处理得很好。
起初冷静按计划治疗熊顿时,林医生公事公办像个训导主任,却又因内心对熊顿勇敢性格的欣赏而放心不下,超出医生对病人的关心;到熊顿复发再度住院,林知衡牵肠挂肚恨不得天天去医院陪著熊顿,顾此失彼最后还自愿降职重回医院。
他紧张熊顿气她擅自离院,那种责备并不强硬,反而带著无奈与疲惫;熊顿哭诉“接受死很难”,他难过不舍却也只是目含泪光、环抱住熊顿的双臂欲离难舍;他为熊顿病情向各方专家求助无门,情绪失控将资料扫落一地,抱头低吼后抬头起身,却并没有更夸张的流泪发泄,而是无奈的冷漠与静静收拾满地残局。
这样收放自如的演技,可知光哥在林知衡身上费了多少心思。
这部片子是我爸爸在电视上随便选的,刚开始看以为是普通傻白甜职场剧,后来熊顿去验血了检查出有肿瘤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抗癌暖心大剧。
随着剧情一点一点推进,医生的严谨和帅气,朋友的关怀,熊爸父亲的关切和熊顿的乐观,我逐渐发现,诶?
这剧有点意思。
慢慢的我和剧里的人物熟络起来,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抗癌过程呈现给我。
剧情暖心,对于病人生活的描写很真实(尤其在后面的部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后面熊顿病情复发后一次次的恶化,让我看得一次次揪起心,担心她,她也更像是我的朋友;熊爸熊妈对女儿的关怀总是让人忍不住哭;林医生对女朋友的救病心切却又无能为力让我对他同情又敬佩;艾米,郑重,夏梦和尹东那些朋友的热切关怀,那些真心让这个越来越缺乏人情的社会暖了起来……我只看过影版《滚蛋吧!
肿瘤君》的一小部分,到现在看剧版的时候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有人说,影版已经够好了,不用再翻拍剧版的,翻拍是多余之举。
可我觉得,电影在短短两个小时里,有时候是不能让人产生很深的共情的。
而一部剧,对生活细小琐碎的呈现,能更好地让人体会到剧内人物的情景,心境。
这是一部好剧,不配音,演技好,剧情也好。
有这些足以吊打那些靠脸接戏的演员和烂剧了。
向每一位顽强抗争的癌症患者致敬!加油!
《向阳而生》——令人“不知所措”的一部电视剧本人很少看电视剧,尤其是国产剧。
从没有歧视国产剧,作为一个从小就陪家人一起欣赏说书、历史电视剧的资深电视迷,对国产剧是有一定情结的,国产剧不乏优秀的作品。
但是在跟港剧、美剧、日剧、韩剧的竞争中,国产剧节奏慢、说教情节多等特点容易让人疲劳,尤其是这几年影视圈乱象丛生,好作品凤毛麟角,就不怎么看国产剧了。
今年因为喜欢高伟光老师而看了一下他参演的电视剧,客观的说他的表演我是比较喜欢的——“值得欣赏、耐人寻味”,是我的感觉。
但作为观众,当然是要欣赏整体作品。
《向阳而生》因为是现实题材,又以熊顿的故事作为背景,刘导又是实实在在搞作品的,我个人还是很期待内容的,今年疫情,又让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很多的敬意,就想着好好看看这个剧。
没想到,这个剧居然让我“百感交集”,不知所措,拖了好久才来写剧评。
首先说一下这个剧我认为比较好的方面:一、人间真实1.一些属于都市人的特有幽默。
比如剧一开始,一个叔叔接到卖房的电话,来了一句“给我来一百套”,让人忍俊。
2.肿瘤医院里一些真实的情节,相信神棍,被迫停止治疗、送红包、医患发生冲突等等。
这个剧在生活上的挖掘是值得肯定的。
3.情感的真实。
熊顿的父亲突然出现在医院,说“没事了没事了,老熊来了。
”熊顿委屈地像个小女孩哭的时候,我也被感动了,因为两位演员演得很好,就是生活里父女的感情交流。
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有很多,比如林医生对父亲说一定要治疗,那种带着赌气执拗的情感,王医生听说林医生推荐了自己时那种急切的询问,又在林医生不通世故时说气话等等,都跟真实,很有共鸣。
4.职业性的真实。
医院部分的技术操作、抢救、急诊、演员对药品、医疗手段的台词等等,感觉还是比较真实靠谱的。
二、真诚的团队1.一定的合理性。
从整个剧的风格和导演的采访,能感觉这个剧不愿意采取狗血的剧情,尽量想把剧情的铺垫做合理。
比如说林医生离开医院去当老师,在这个阶段爱上了熊顿。
应该说这个设置要比当医生就爱上熊顿要合理很多。
2.没有过度“消费”医疗话题。
从某个角度来说,没有强大的剧情支撑却强要用医护专业来说事的话,会引人反感。
这部剧没有这样做,还是值得敬意的。
3.作为高伟光老师的粉丝,我还是很为林医生感到高兴的,他把这个人很可爱、很温暖、很痛苦的方面都表现的很好,get到人物魅力,又不会太过。
林医生人设太过压抑,高老师用他的表演合理化了很多。
再来就说以下我个人认为不是那么好的方面:一、这真的是一个故事吗?
原型熊顿把她抗癌的故事画成漫画,感动了很多的人,这当然是基于她自己的故事和真情实感。
这个故事拍成电影是比较合适的,因为篇幅有限,我看过电影,具体内容不是很记得了,但是里面一群人一起剃光头的情景还是挺让我感动和印象深刻的。
无论观众喜不喜欢电影,但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但是电视剧,我真的认为它想表达的内容实在太多了,讲述熊顿的亲情、友情、爱情、事业还有她所看到的所有事情,包括摇滚歌手、病友们的经历等等。
虚构、扩展了很多的内容,我个人认为只要没有比较强大的故事基础或者跟主角有强相关的联系,扩展的内容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的感觉。
比如:摇滚歌手的出现,她确实很豪迈“江山留给你们吧”,但是她的出现很突然,她跟主角没有很强的联系,就像是硬加上的环节。
还有大量的篇幅讲艾米的感情,讲夏梦的经历(职场的、童年的),这跟熊顿的抗癌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吗?
到底谁是主角?
看着很累。
导演想把这个故事说好,让它传得开,留得住,但我个人认为它首先应该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众生相。
二、合理性庞大的故事体系会对编剧的合理性带来很大的挑战。
广告公司的老板因为身体原因,对员工们提出了尽量不要加班熬夜的要求。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真的会存在吗? 药物投资商拒绝投资晚期治疗的项目?
据一些网友的说法,晚期的药物也是很抢手的。
熊顿拍摄的纪录片在各大场所播放,很多人观看。
(这种剧情大量应用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夏梦做完手术没多久就投入工作、参加比赛。
还有熊顿大闹发布会,这些都让人对合理性打个问号?
我个人认为这个剧缺乏聚焦,更缺乏聚焦在观众想看的事情上。
当然观众想看什么,或者说应该引导观众的观赏点方面,编剧和导演显然应该没有做什么功课,更像是在想当然地安排一些看点。
我个人比较想看医生之间的互动,想看医患之间的交流。
比如:林医生这种木讷的性格,他和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怎么样的?
剧中提到了,但转瞬即逝。
肿瘤科医生护士之间的交流,遇事像战友一样的团结?
在有利益之争的时候是怎样的暗流涌动,也提到了,但也是点到为止。
王医生和林医生之间的交流值得欣赏,因为作为普通的病人,对医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有点好奇的。
还有医闹,明明拍了,为什么不播呢?
这些都源自于生活,都很真实,很有共鸣,结果也没有看到。
我认为至少比起夏梦和母亲的纠缠这种不重要的情节,医生的常态我更想看到。
三、演员这个故事是关于熊顿的,只要观众喜欢她,这个剧就成功了,反之,这个剧应该不能被列入受欢迎的电视剧名单中。
从我个人而言,我敬佩真实的熊顿,但我没有喜欢剧中的熊顿。
蒋欣老师的表演很厉害,情绪一下子就来了,但是我没法喜欢上“熊顿”。
她受了委屈,大闹夏梦的发布会,在我看来简直无理取闹。
还有她经常突然一惊一乍,让人觉得她神神叨叨的。
蒋老师演的熊顿有没有可爱的地方,当然有,比如说她和父亲到幼儿园再玩一天的时候,和林医生在喝茶时冒出的一点可爱,同情隔壁床小女孩的时候,都很好。
但是比较多的时候,都没法让人喜欢她,觉得她纯粹没事找事,发起火来不管不顾,尤其让人费解的是她先是大骂前男友,中间大闹发布会(夏梦并没有做错什么,就让她给毁了发布会),后面又埋怨艾米拆穿了渣男,而且经常突然就哭,我承认她哭戏很厉害,剧情也铺垫到那里了,但就是没法喜欢这个人。
四、播出的方式芒果台播一天停三天,我追的真的要吐血。
播放量刚上来,停播三天、四天甚至五天......没有连贯性,这个剧很难受到欢迎。
总而言之,这个剧追的我太痛苦,每一集都不断地跳跃,刚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就戛然而止,可圈可点吧。
总体应该还是有点遗憾的。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剧情很真实,把一个科室的真实情况描述的很形象,主人公在遭遇情感与职场双重挫折时,身处逆境,却勇敢与病魔抗争,坚持笑对人生,感染身边每一个人的故事。
有泪点,情节也很紧凑,和现实生活中的情节近似,人物的性格情感心里描述也都很贴进生活,很写实,这部剧还是值得推荐和观看的。
声明:本人是喜爱演员高伟光的观众,本文仅表达个人对剧的期待,后续剧播完会再写剧评并更新评分。
毕竟他已经在那些“仙气飘飘”的角色里徜徉得太久了。
熟悉高伟光的观众,应该对他过往作品和角色有一定的了解。
在这里,我很不严谨地把它们中的大多数概括为:恋爱剧。
即主要人物的行动皆围绕恋爱这一主题展开,次要人物往往都是工具人(帮着主角谈恋爱)。
《鬼吹灯》两部里的鹧鸪哨当然是个例外,他在我眼里是个侠士。
身怀绝技、肩负使命、有原则、讲道义。
虽然有感情线,却不喧宾夺主,而是让人物更加丰满,角色更加立体。
今天要说的,可能是高伟光从未演绎过的——现实主义作品中有着真实血肉的人物。
实话说我没看过《滚蛋吧!
肿瘤君》的电影和漫画,只是知道这个故事。
按照网上和看过此片的朋友描述,这部改编自漫画的电影虽然取材于现实,但其表现手法却并非现实主义,反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后来为看了电影,仍维持以上观点,即电影非现实主义作品)但我相信《向阳而生》会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一方面,是我认为电视剧的形式和体量,决定了这个作品必然以更加贴近现实的手法去表现。
另一方面,则是我看了该片导演刘家成的这篇采访“导演刘家成谈新作《向阳而生》:希望让大家敢于面对生死”。
采访内容清晰地传达了这部作品的特质——真实、现实主义。
这里仅截取文章中的两段话作为佐证:“我觉得电影处理的方法很对,因为它篇幅很短,又是一个压抑的故事,所以它必须带有喜剧色彩。
我们最大的不同是,不需要用这个搞笑去缓解,我偏重于生活。
”“现在我为什么在编剧上是最较真的?
因为现在很多编剧就是你说的那样天马行空,没有任何逻辑,这是伪现实主义,就不是现实主义。
”这里我不做更多展开,推荐大家阅读这篇采访,会对《向阳而生》的风格基调、创作意图有更清晰了解,相信也会更加期待这部作品。
(刚好看到吧里有这篇文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0213621/)那么这部作品中高伟光饰演的林医生会是怎样的角色呢?
我暂时只能从导演及演员采访的只言片语中窥探一二:“这个医生也是跟别的医生不一样,病人问他我还有多长时间,他就真告诉你还有八个月左右。
”(上述采访中刘导谈及林医生)“林医生会比较多关心人......是暖男式的感觉”“......林医生的故事线是有一些起伏和反转的,有一个成长和...心态的变化。
他遇到熊顿之前和遇到熊顿之后是有非常大的变化的。
他因为没有能治好父亲的病而感到深深的自责......” (开机仪式群访中高谈及角色)略作概括,这是一个真实、温暖、有成长的角色。
再次对比高伟光过去的角色,有类似“温暖、成长”特质的角色也是有的,但是“真实”呢?
恐怕没有。
非现实主义的作品,固然也可以塑造出情感真实,有血有肉的人物。
但他们终归多了些想象,少了点人间烟火气。
虚拟角色总是自带或多或少的角色光环,好比自带流量出道的选秀选手,不论表现如何,总有人会为你欢呼鼓掌。
而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优质角色,却要你褪去演员的层层光环,回归为最普通、平凡、真实的人。
这正是高伟光过往作品中没有的,也正是他急需的,毕竟他已经在那些个或冷酷或深情或霸道或偏执的角色中徜徉太久了。
加之从青年演员向中年演员过渡的现实,市场亦不允许他再照着过去的角色演下去,总要往对年龄颜值更宽容,同时也更考验提升演技的现实主义作品或者说正剧方向发展(从鹧鸪哨到罗探长再到林知衡,一步一个脚印)。
这既是演员的自我追求,也是残酷的市场现实。
因此,这部作品、这个角色对高伟光来说是非常优质的机会,当然也是一个挑战。
他能参演这部作品,本身也代表了导演和团队对他的一种认可。
《向阳而生》导演刘家成,是高伟光近年来合作的第一位以现实主义题材见长的著名导演。
代表作近几年有《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高粱红了》,更早期则有《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
过往合作的演员,也是清一色的演技派。
导演刘家成近年来部分作品和合作演员好的导演,既是作品整体品质的保障,也是演员表演路上的助力者、引路人——十里桃花中的林玉芬导演之于高伟光的东华就是最好的印证。
更不要说和大导演合作得好,能够带来更多优质的潜在机会。
(吃个瓜,之前有消息称光叔要演《温暖的,甜蜜的》,导演刘江也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导,很可惜此剧暂时搁置了)综上,我非常期待这次合作的成果,能够帮助高伟光在表演路上成长、进步;在表演事业上亦更上层楼。
固然影响作品最终效果、成绩的因素是多样的,在未看到成品之前,一切言之尚早。
然而我坚信《向阳而生》对他是一次有益的合作,也期待最终一切不必皆如我所愿,却能符合他所想。
最后附上高伟光今年采访((娱理|《高伟光:我的演员生涯,从西门庆开始》)中的一段话作结:未来三年,我会踏踏实实演好每一个戏,希望一直演着戏,不用每一部都特别火,只要能一直保持在大家的视线里就很满足。
只有这样的话,你才能有更多更长远的规划。
你要面对衰老,你不可能40岁的时候还去演20岁的青春偶像剧,你要接受这种现实,如果你能接受这种现实的话,你就会在这个行业里面长久地走下去。
希望40岁的时候,我能有一些有人生意义、或者反映某些行业状态、社会价值的作品,如果有这些机会找到我的话,我会很满足的。
END
开始是带着高伟光粉丝滤镜进来的,但被这个剧情走向,三观塑造,蒋欣老师演技给折服了。
一群实力派,演技最浮夸可能就是夏梦那个经纪人了,也可能是他的人设有点问题,其他全部都是自然细腻的演技派,尤其熊顿爸妈、爷爷、得病校长,甚至熊顿去当护工的那个残疾人,都是老戏骨,整个表演特别自然流畅,再说三观,搞笑乐观又转而曲折感人,煽情不滥情,涉及到社会、职场、家庭、父母子女、医患、友情、爱情很多地方,面面俱到又点到为止,展现给你又留给观众自己思考,导演真的功力深厚,娓娓道来又紊而不乱最显功夫。
最后说蒋欣,看着看着我真的觉得她就是熊顿本顿,她的乐观、善良、细腻、敏感、孝顺,当然她也有缺点,但她又那么真实,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但无论挫折,她永远那么积极乐观,如果我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我也一定好喜欢她。
一部好剧,可惜断断续续的播放方式,非常影响观感。
可能注定不会大爆,毕竟观众都喜欢俊男美女靓颜无脑恋爱爽剧,但这样在挫折中不断向阳而生的人生,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啊。
感谢蒋欣和高伟光和一众演员奉献了这部剧。
高伟光的医生和以前的高家明可谓天壤之别,为他感到高兴,虽然跟蒋欣比起来细节处还略有下风,但两人对手戏基本也都接住了,如果说吹毛求疵的话,林医生和爸爸的几场戏略平,不够出彩,可能也和接过的现实剧太少,生活中家庭关系的戏太少,处理起来就不够有经验不太和对剧中其他人的态度区别开来。
希望高伟光再接再厉,接下来给我们也看看大男主的戏吧,不然真的浪费这模特身板俊朗外形。
蒋欣怎么越演越假:装嫩卖萌油腻做作。高伟光的表演痕迹一如既往的明显。这一对官配成功让我弃剧!
蒋欣为了熊顿这个戏真是拼了 感觉在随着病情增肥减肥 / 林医生 太好了 太可怜了 /高伟光真的好帅啊
蒋欣真的骨架大 上镜感觉壮壮的
蒋欣以后少演些苦情戏,多拓展一下戏路,视后就触手可及了。
能看是能看,但是熊顿的精气神才是这部剧的精髓,感觉都改没了,哪怕精短一点,夸张一点,整蛊一点,都能接受,但改成这样,真没必要,没必要啊……
还是白百何演得好。其实配角阵容不差的
高伟光 丑
整部剧是一部很接地气的剧,对话台词都很生活化很有代入感,涉及医疗方面的也很写实;这部剧也是非常温暖的剧,无论是父母朋友爱人同事都温柔善良真心实意的对你好,有其如此我复何求,羡慕;这也是一部太赚人眼泪的剧了,在面对疾病生理心理压力下,熊顿还能做到如此乐观积极非常不容易非常优秀,值得学习。几位主角配角都演技到位,影片制作也成熟,剧组也很用心,结尾的实采彩蛋很惊喜。
演的都比较真实
装嫩卖萌有点尬,毕竟颜值年龄不允许
两位主角的演技都很有分寸感,恰到好处。做为陪护过癌症化疗九个疗程的家属,看这剧,很多医学术语都莫名的熟悉感。释迦牟尼在目睹生老病死之后,出家舍身。我也在目睹家人的生老病死之后屡次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一言难尽,众生皆苦。
白百合的熊顿是小妞,蒋欣的熊顿变成了大姐!
有些情节好没必要……但是很喜欢高伟光!
直接跳过去看结局。熊顿在现实中死了,还以为在电视剧里能活下来。唯一高兴的,她在电视剧里谈了场她想要的恋爱。
蒋欣的演技战胜了外在的不合适
天哪就这!这居然就是《滚蛋吧肿瘤君》的电视剧版??蒋欣演的一点也不像熊顿,熊顿就算是绝症患者,但是她在化疗之前也一直展示的是自己积极的一面吧,蒋欣这说话慢慢吞吞,还画全包眼线,既不灵动也没有生机!剧情我都懒得吐槽了!
高偉光演的非常入戲,蔣欣也非常好,導演非常用心,非常值得看,鼓勵人心
慢慢地告诉你生活值得我们期待及努力
我一直觉得癌症晚期患者都是很消瘦的,女主的体态让我无法相信这个故事。即便我对高伟光的剧很期待,但依旧看不进去这部剧。
心目中2020电视剧top3,从演员、剧本、后期、服化道都很在线。全程入戏,后半部分眼泪停不下来。故事的结尾,熊顿还是离开了,林医生也等不到那个能够治愈他的人了,艾米老郑和夏梦失去人人生中最宝贵的朋友,老熊老刘白发人送黑发人,大家都太苦了。结局很悲但却恰恰是现实,比起强硬的美好,我倒是更喜欢这样的结局,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奇迹,人生也没有主角光环,珍惜当下!最后,人生在世,不过就是等一句: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