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剧前我就能料到这个结局,其实我挺喜欢这种结局,但放在这部剧中,总感觉意犹未尽。
1 小男孩的邪恶表现的有点假,不同于孤儿怨,里面看似小女孩其实是成年人,有一定的杀伤力,本剧主角无论如何只是个小男孩,基本不是靠下药偷袭什么的,是没有任何威胁力的,但就这样也能过关斩将混到最后。
2 结局有点简单,老套路应该是费劲千辛万苦众人合力招魂驱魔终于以为赶走第二灵魂,结局过个一两年报纸出现主角父母意外身亡,小男孩被收养。
这样可看性强一点,也可以给六分。
3 剧中漏洞的确不少,心理催眠都会录像,光那小男孩威胁的一套是行不通的。
后面母亲的确深井冰发作想出这一出来结尾,也算是死得其所。
父亲被刀捅就不太真实,真的翻车小孩没事,有气囊的父亲昏迷不醒,而且小孩在后座在绑上安全带的前提下用他那小短手很难刺前座,特别是已经被发现的情况下父亲也不用手挡。
一开始逃脱女跑了出去砍手男一点没注意,警察来了到处是红外线探测器马上就被发现,断手女有全套红外线布置图吗?
反正本片可看性不强,跳看过就行,小演员不错但剧本也要过硬啊!
我承认被这部电影吓到了,电影的恐怖气氛浑然天成,看似人畜无害的小男孩随时变身致命杀人武器,简直防不胜防。
记得以前有人说过:小男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生物,因为他们有好奇心,有行动力,有破坏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这部电影再一次提醒大家:珍爱生命,远离小男孩!
开始剧透,没看过电影的可以绕过:**************************************故事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转世投胎,这应该是佛教的概念,对我们亚洲人来说非常熟悉,不会像电影里的美帝人民那么不可思议、大惊小怪。
前世的男子是个恋手癖的杀人魔, 是个匈牙利移民,喜欢绑架年轻貌美、手好看的女子之后,残忍地把她们的手砍下来,然后灭口,杀人无数(手好看还有罪了?!
好吧,我承认我罪该万死)。
就在最后一单的时候,受害者逃跑了,东窗事发,警察赶来将他击毙。
奇怪的是,男子知道自己被重重包围,却一丝不挂地从自己家里走出来,手上拿着刚刚砍下来的那只手,张开双臂任凭警察把自己打成马蜂窝,难道这是转世的SOP吗?
必须赤身裸体挂掉?
与此同时,一个白人女子刚好生产,男子顺势投胎,太有效率了。
生下来的男孩跟他的前世一样是阴阳眼(两个瞳孔颜色不一样),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超高的智商和诡异的举动,从此开始他开挂的新人生。
妈妈当然很爱这个儿子Miles并引以为傲,但是Miles爸爸对他就没那么宠爱了,甚至有点严苛。
转眼Miles8岁了,行为越来越暴力,妈妈无意间发现他晚上说梦话,说的是一些凶狠的神秘语言,这种语言后来被证实是匈牙利语,翻译过来是“我要把你的眼睛挖出来然后看着你死,你个荡妇”,机智的妈妈随手录了下来,还被突然醒来的Miles吓了一跳,说他只是做噩梦而已,然而Miles却说那不是噩梦,而是很愉悦的梦,没想到这句话最后竟成了他的破绽,心理医生据此发现了他的秘密。
Miles暴虐的前世人格越来越凸显,比如拿管钳暴打男同学,虐杀自己家的狗狗,最终让妈妈起疑,把爸爸惹毛。
妈妈本来不相信心里医生告诉他Miles是杀人狂转世的事实,直到爸爸差点被Miles搞死,奄奄一息剩下一口气。
妈妈想帮Miles的前世完成遗愿,天真地以为杀掉那位幸存者,Miles体内的恶灵就会自动离开,没想到MIles在她犹豫之际自己动手了。
妈妈发现Miles的身体已经完全被恶灵占据,无法感化,在追杀MIles的关键时刻,却反被一个见义勇为的老大爷杀掉。
从此,Miles被新的家庭收养,又盯上了一双好看的手。
**************************************整部电影,跳脱鬼上身的设定,简直就是熊孩子的真实写照:淘气任性,无法无天,惹事生非,最后坑爹坑妈,然而,没有人能管得了他,弱势的保护色让父母对他也束手无策。
到底谁能来管管这些熊孩子?
Miles的扮演者杰克逊·罗伯特·斯科特 Jackson Robert Scott是去年大热的《小丑回魂》里的弟弟,当时就觉得他是个有故事的小男孩,在这部电影里果然演技大爆发,特别是那些少儿不宜的台词和暴力的虐杀场面,不过这真的不会对他的心里造成阴影吗?
另外,Miles前世上身的时候,我脑子一直浮现《咒怨》里的俊雄,阴影挥之不去。
电影比较深的的记忆点就是小男孩的脸时不时的变成一个中年男人的脸,细思极恐。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是对于喜欢寻求刺激的恐怖片爱好者。
影评第364话《神童》——极度凶险的天才少年今天,教授为大家推荐一部非常好看的恐怖悬疑电影。
影片《神童》于2月8日在美首映。
影片的男一号是一位天才少年,但他的前世曾是一位高智商的变态连环杀手。
短短九十分钟的影片,紧张气氛自始至终。
本片恐怖为主,悬疑为辅。
在影院观影此片,有好几处情节会让观众感脖颈发凉。
美国是一个生产变态连环杀手的国家。
在美国,变态连环杀手多为高智商的白人男性。
变态杀手的杀人动机千奇百怪,但每一个变态连环杀手,都有自己固定的猎物对象。
本片所涉及的变态连环杀手,主要猎寻单身女性。
杀手将猎物囚禁在自家的地下室,并依次砍断猎物的双手,最终将猎物残忍地杀死。
影片始于连环杀手的死亡,整个影片讲述连环杀手的灵魂控制一个天才少年,直至完全吞噬这个天才少年的过程。
人生最大的凶险莫过于你的枕边人杀机重重。
影片以孩子父母的视角向观众展开,紧张的气氛随着孩子父母的紧张焦虑而逐渐加深,直至影片的高潮。
教授就不在此处过多剧透了。
向大家推荐这部短小精悍的恐怖悬疑电影。
祝大家周末愉快。
孟子曾说:人之初,性本善。
除了《三字经》,这样的观念早已贯彻到了我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要往迷信了说,如果咱们真的能投胎转世,也得经过阎王审判,再灌汤投胎。
所以才能保证投胎以后清清白白,心本向善。
但在欧美的恐怖片里,总是喜欢把恶灵投胎的魔爪伸向刚出生的孩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来凶恶的“小恶魔”。
看来,国外还是得学学咱们先进的灌汤投胎体系这不,就因为秒转世,这家的《神童》就出岔子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新婚夫妇约翰和莎拉终于如愿以偿,喜迎家庭新成员——迈尔斯。
虽然生产早于预产期,但所幸迈尔斯健康可爱。
更令他们惊喜的是,儿子打针从不哭,才几个月就能开口叫爸妈。
智力也远超其他同龄的孩子。
也就是,迈尔斯就是咱们平时说的神童。
啊,发达了!
发达了!
家有神童,爸妈不愁和所有的神童爸妈一样,约翰和莎拉带着迈儿子去测IQ,送他去神童学校。
憧憬着未来“儿子上台领奖,父母春风得意”的感人场景,生活前方一片光明
转眼间,迈尔斯已经八岁了。
虽然没有“泯然众人矣”,但当年的惊喜,却逐渐变成了惊吓。
虽说孩子七八岁的时候,皮一点可以理解,但是迈尔斯皮的程度,却达到了一种过分甚至惊悚的程度。
先是在楼梯放玻璃让保姆扎烂脚,
再是到学校拿着扳手教训同学。
约翰和莎拉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每当询问儿子的时候,迈尔斯总是摆出一张“我不是,不是我,我没有”的无辜表情。
正所谓,孩子犯皮不可怕,皮了还要装可怜,这才可怕莎拉带了孩子去看医生,医生质问是否存在家暴,莎拉首先怀疑丈夫,转头一问就被丈夫痛骂否认。
在一筹莫展之时,莎拉偶然听到了熟睡的儿子一直嘟哝着外语,她赶紧录了下来,拜托医生去调查。
在后来的日子里,迈尔斯更是变本加厉,竟然懂得自制摄像头监视爸妈,
才八岁就会监视父母,这得多让人细思极恐啊...好好的神童,就这样变成了让父母害怕的魔童。
之后,医生分析了迈尔斯的梦话,发现那是匈牙利的方言,意思是:“你这个肮脏的妓女,不准哭,不然我就挖了你的眼睛....”
原来,在儿子出生的那一刻,匈裔变态杀人狂爱德华被警方逮捕击毙,而爱德华的恶灵未散,便秒转到了刚出生的迈尔斯的身体里,只有完成未了结的心愿,爱德华才有可能作罢散去。
为了阻止爱德华将迈尔斯的躯体完全占去,夫妻两同爱德华展开了博弈,而爱德华也大大方方地说出了他的心愿:他要追杀那个当年从他手里幸存逃脱的女人...
在好莱坞,“恐怖儿童”的题材一直层出不穷。
既有涉及撒旦转世的《罗斯玛丽的婴儿》、《凶兆》,
也有单纯“人生本恶”的《坏种》、《孤儿怨》。
特别是今年大火的《坏种》,更是抛弃了转世和精分的猜想,直接提出犯罪基因论:人自出生之时就携带根植于心里的罪恶种子,如影随形。
有时,它深藏不露;有时,又若隐若现。
虽然《神童》评分不及《坏种》,也在片头早早就交代了魔童的由来,但是,依旧有独特到位的闪光点:整部片子一直把最大的悬疑放在迈尔斯的“真身”上,主角和观众越来越难以判断,眼前的小孩,到底是天真善良的迈尔斯,还是杀人狂爱德华。
是否天真善良的迈尔斯从未存在,一直以来都是爱德华故意伪装而成的呢?
在爱德华披露杀人心愿时,莎拉念子心切,竟然答应帮助追杀那个可怜的幸存者。???
I mean, 虽然母爱是伟大无私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情况,所谓的母爱就在一念之差下,演变成了罪恶的同伙。
看到这里,除了汗毛竖起,报姐不禁地想起了大家平时口诛笔伐的熊孩子和熊父母们:
熊孩子大吵大闹称大王,熊父母不但不加以制止,默认式地助纣为虐。
造成了对周边很多人的困扰。
令人心寒的是,这种熊孩子还算好的了,更令人可怕的,是那些少年犯罪。
如今多少“孩子”仗着未成年的身份,公然犯罪,小到偷鸡摸狗,大到强奸杀人。
被抓之后甚至毫无悔意。
最后,很多人因为年龄太小,并无人被判刑。
尽管如此,还会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在犯罪之后,还能说出那句最恐怖的“免死金句”:他们只是孩子..........
“他们只是孩子”他们作恶之时毫无感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恶”
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罪恶的种子埋下,浇灌以溺爱和纵容,种下一个熊孩子,收获一堆完犊子
虽然,报姐不相信“人之初性本恶”。
但报姐相信:人之初不懂恶,但是父母的纵容,有可能是罪恶的蔓延。
《神童》(The Prodigy)是一部立意不错,但执行普通的遗憾之作。
故事在线,逻辑顺畅,悬疑不俗,惊悚有料,可整体过于平铺直叙,鲜有亮点。
影片给人的感觉就是,始终在令人兴奋的高潮点上犹豫不决,难以突破技巧的天花板,给人鸡肋之感。
影片故事讲述年轻夫妻终于如愿以偿的生下了儿子Miles。
Miles在智力上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周边的人都把他当做神童。
母亲也为儿子的天赋感到骄傲。
可好景不长,Miles年岁越大,越发怪异。
不但饮食口味大变,连性格也变得暴躁起来,有时候判若两人,甚至做出虐杀动物的恐怖行径。
Miles的母亲在医生和神徒的提醒下,渐渐发现了Miles身上不可告人的秘密。
影片并没有打算在身份问题上深埋悬疑。
在影片第一幕就用交叉剪辑的方式暗示了Miles的诞生与被警察击毙的杀人凶徒Edward的死纠缠不清。
神徒暗示,Edward的魂附体在了Miles身上。
Miles八岁之后,可能无法在逆转,精神力更为强大的Edward可能完全占据Miles的躯体,把其灵魂永远驱逐在外。
西方影片少有的在故事中涉及东方轮回的思想,《神童》将西方灵魂和东方轮回融合,建构了自己的逻辑体系。
故事虽然和去年大热的恐怖片《厄运遗传》,以及之前的《坏种》、《孤儿怨》等“恐怖儿童”题材略有同题,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方。
《神童》的叙事四平八稳,最大的悬疑放在8岁男孩Miles的“真身”上。
随着故事的发展,神秘现象的不断发生,母亲越来越难以判断究竟眼前的儿子是Miles还是杀人犯Edward在控制。
最大恐怖点在于,很多时候,看似天真善良的小孩可能是成年的杀人犯故意伪装而成。
天使的面庞下,藏着一个邪恶的灵魂,实在是令人不寒而栗,细思极恐,焦虑难安。
因为“附体”的情节设置,让《神童》的主题不光讨论“人性本善”或善难抵恶的侵蚀,而是还有一个延展和拔高。
影片发展到第三幕,悬疑点揭露待毕。
母亲已经知晓了Edward对于儿子躯体的控制,但她坚信只要Edward完成了多年之前没有完成的杀戮后,就会满足的离开,把身体还给儿子Miles。
于是她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帮助Edward杀死多年之前逃走的女子。
这个决定引发了影迷的激烈讨论。
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杀人犯,选择报警还是纵容,甚至变成同伙。
母爱的底限,母爱与溺爱的一线之隔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走向。
《神童》也给出了一个非常低落,非常残忍的结尾,透露出主题上的悲观,还给出了一个令人惊悚的循环。
其实Edward的设置放在现实中不过是一个“成长”的隐喻。
《坏种》相信“人性本恶”;《孤儿怨》认为恶不分年龄和外貌,相反外貌可能有时候是恶的最好隐蔽;《厄运遗传》则把恶丢给了家族和血统上,认为上一代的恶会影响下一代的心灵成长,将悲剧延续到后代身上。
《神童》综合了以上部分观点,更加侧重挖掘父母在发现下一代恶意成长时的反应,是及时劝阻,大义灭亲,还是助纣为虐。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想花费多年时间培养一个杀人犯,但有时候溺爱种下的因,会结出暴虐果。
影片中,母亲做出的选择,就导致了自己和Miles无法挽回的悲剧。
《神童》略显遗憾的是,恐怖和惊悚场景都有,但不够突出,悬疑程度只能算普通,并不能让人有惊讶之感。
在主题上虽有递进,但影片很多不错的细节并没有加深,仅仅为了悬疑制造戛然而止。
Miles恶的成长其实并非恶灵附体那么简单。
作为高智商儿童的他,在情商上的缺陷被父母和大众所忽视,他的聪明掩盖了所有的缺点,而缺点不经过修正就会演变为恶习,怪癖,导致不可控的性格发展。
另外,Miles对于母亲的依赖表现出明显的恋母情节,这也导致他与父亲的决裂。
影片也表现了Miles从对立到弑父的心理病态场景,但这种对立却没有明确的来源,也没有展现这种变化,依然沦为渲染氛围的情节辅料。
这些模糊不清的地方依然是剧本打磨的问题。
《神童》有着不错的故事基底,只是在讲故事时策略老套,新意缺乏,稍显遗憾。
最后必须说下,影片中饰演小男孩Miles的少年演员杰克逊·罗伯特·斯科特。
他在大热的恐怖片《小丑回魂》中就有不俗的表现。
又在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肤色》中担任重要角色。
年仅10岁的斯科特表演层次丰富,远远超越同年龄阶段该有的成熟和多变,前途不可估量,是典型的天才型演员。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惊悚片,实际是一个寓言,说的是母亲溺爱的危害。
不但害了孩子的父亲,还有自己,而且祸及别人。
作为一个母亲,竟然溺爱到替孩子杀人,以为这样就可以找回自己真正的孩子,其实是越走越远。
母亲这这里没有了理性,当孩子说不论我做什么你都会永远爱我吗的时候,母亲说会,教育就没有了原则,理性就消失了。
母爱之上就有没有了善良是非正义。
影院好读版《鬼裔》大概是近期進電影院讓我覺得最可惜的一部片,因為在詭異氣氛的營造上本片做的很好,飾演邁爾斯的小演員演的非常棒,尤其懸疑的部分也做的很好,可惜的是本片的劇本師偏偏要去碰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一昧的希望解釋劇情,將晦暗不明的事情說的清楚,最後終於倒栽跟頭,不只逆轉力道貧弱,還毀了自己營造的氛圍。
拍鬼片的導演要比拍人的導演更了解人,因為鬼就是人性的一種表現,是人的我執過於強烈的隱喻,本片開頭一連串戲碼就讓人知道剁手狂中槍後倒地轉世到小男孩身上,因為在剁手狂倒地後身上的血痕與男嬰身上一樣的血跡分布已經告訴我們了這件事,而這正是本片敘事問題所在,既然這件事觀眾已經知道,那麼再來應該處理的事情是這樣一個事情會造成怎麼樣異於常人的情境,或者推翻影像給觀眾的暗示,使得觀眾發現原來男孩身上並無鬼魂作祟,而是男孩天性使然,然而本片卻一直執著在拍出「男孩身上有鬼魂作祟這件事」,影像已經告訴觀眾真相,裡頭的人物例如男孩的父母,卻還在糾結這是真的還是假的,於是這些多餘的段落壓縮到其他內容的空間。
於是觀眾就以一種過度清明的狀態在看整件事發展,使得影像上的懸疑與詭異被敘事上的清明與清晰給阻礙了,這樣並非無可救藥,如果本片對自己的核心概念呈現的好那也就罷了,那是關於一個男人住在男孩體內這件事,這個概念本身是有趣而且普遍的,因為每個男性都得面臨男孩與男人的抉擇,在生命中的某個瞬間之後,而父母也終將失去自己的「男孩」,那不只是身體的變化,更是觀點的變化,當然要走這部份的探討,「鬼魂作祟」就只能是一種「過於早熟」的隱喻,本片劇本負責人是有抓到這個部分的,天才兒童的智商與情商發展上巨大的差異,就是體內的兩個靈魂的鬥爭的隱喻,尤其導演其實有抓到在男人與男孩的兩個身分間,父親作為男人與兒子身體裡的男人的對立,所以當邁爾斯一如往常的握著母親的手要與母親玩瞪眼遊戲時,作為母親的女主卻感覺到強烈的不愉快感,邁爾斯不只是握而是摳著她的手,另外就是邁爾斯晚上到母親床上要與她共枕眠時,女主也並未回應他的要求,卻也拒絕不了,於是邁爾斯爬上去躺好後,再次的不安份的撫摸她的肩膀等等日常細節……這些細節恰好是本片拍的比較好的部份卻很快的被暴力橋段給取代了。
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比起暴力,性更容易被社會給禁止?
這體現在人類社會的各種審查制度上,比如我們最熟悉的電影分級制度,只要有一點點的性你的級數就會被提高,而暴力卻可以跨越各集,反過來說暴力是可以被「無害化」的,比如喜劇裡一個人拿棒子敲另一個人的頭,但「性」卻無法「無害化」,這甚至不見得涉及裸露問題,反倒是說裸露在其被視為「有害」時,都是因為其涉及了性。
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可笑的看法,對於那些裸體的雕像或繪畫,竟然得以能不能激起觀看者的性慾來進行分級了,之所以會如此,因為當我們從權力的角度來看,性與暴力作為對權力的侵犯,前者大於後者,人類文化裡作為禁忌的「亂倫」並非是以生物學為基礎來規範的,相反地在生物學前它就作為規範,與社會的穩定性相關相連,因為暴力不過是暫時性的取消權力秩序,性卻是改變權力關係,沒有以性為依歸的暴力終究會煙消雲散,而性本身卻可以使暴力更加綿延,性把暴力的結果給延長了,所以戰爭總伴隨著強姦,殺掉男人,姦淫女人,屍體會消失,子嗣會綿延。
毀滅伊底帕斯的並非他知道自己殺了父親,而是他知道自己幹了母親,父親的屍體早已煙消雲散,母親與他的子女卻活蹦亂跳的體現著罪,所以他用暴力瓦解了性的結果,他戳瞎自己的雙眼,並打算殺掉自己的母親與妻子。
而《鬼裔》也受著這樣的規則給統治,所以我們看到被鬼操作著男孩的身體做出各種暴行,這些暴行的目的都是掌控性對象,母親、學校、學校女同學、逃跑的生還者……這些暴行渴求的是對於對象的統治,而要統治對象,對象就必須存在,於是重點不在於殺害,而是擁有,殺害只是慾望滿足或失手的後果而已,殺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殺害對個人權力的侵害,關於生活的權力、關於生存的權力、關於選擇的權力,簡而言之「存在」的權力。
《鬼裔》的問題在於,太多的解釋,又總是話語上的,電影的功能之一在於一種對現實的再現以及可能現實的呈現,而如果是不現實的,也能從呈現「真實」著手,當電影本身已經有了很好及普遍的前提,關於男孩身上的戀母傾向與踰越,玄之又玄的宗教解釋在此就成了多餘且煩躁的情節,觀眾期待的是「現象」而非對於「現象的解釋」,當然解釋也不是不行,但在娛樂中解釋則必須如假面魔術師解釋魔術一樣有趣,電影後半段電影彷彿要轉向母親要與鬼鬥智,她還勝卷在握的似乎有更大的計畫與視野來贏回自己的孩子,並要老公協助實行自己的計畫,但到電影結束我們看見母親的計畫時該計畫卻一點都不令人有鬥智的興奮感,轉折粗糙且任意妄為,模糊的地方不夠模糊,清晰的地方不夠清晰,劇本智商不夠高的情況下又要鬥智導致結局在令人譁然的情況下到來,觀眾不是震撼,而是傻眼。
声音好软好可爱啊。
所谓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个很可能的解释是,天才比普通人体验得更多,以此获得快乐的阈值也越高,平凡的事物已经不能激发他的兴趣了,因此采取更极端的行为来获得生命的意义。
当然该片不是关于天才和疯子,反而是很荒谬的轮回,而且灵魂会侵占身体。
故事设定和发展都非常恶意,有执念的变态能够转世,而纯真的男孩被变态战胜,更过分变态被满足愿望后却不离开,还要继续祸害,看不出任何希望,也看出任何意义。
故事中不是没有抉择,也不是没有情感,但在这样的设定和叙事下,这些抉择和情感都丧失了真实感。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通灵性的小狗塔卢拉叫醒了约翰约翰起来发现妻子莎拉肚子痛,宝宝马上要出生了。
虽然比预产期早,但孩子健康可爱,取名叫:迈尔斯令父母惊讶的是儿子打针不哭,几个月就会开口叫妈妈,
医生说,通常会讲话的宝宝要一年左右,几个月就会叫妈妈,这个就叫小神童莎拉很开心,专门买了怎么培养神童的书。
憧憬美好的未来。
带儿子去测了IQ结果表明智力确实远超其他同龄的孩子。
父母也送他去上神童学校。
转眼间,迈尔斯8岁了。
但是逐渐表现出一些暴力行为来。
看了两集电视节目还想看,被保姆关掉了电视机,迈尔斯就借跟她躲猫猫的时候,在楼梯放了玻璃瓶碎渣,让保姆扎烂了脚。
在学校上手工课的时候,拿扳手教训了同学,出事后,妈妈每当询问儿子的时候,迈尔斯总是说:我没有,我不记得是怎么回事了。
莎拉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怀疑是家庭暴力。
莎拉回家首先质问丈夫有没有对迈尔斯有过暴力行为,虽然约翰有个会打儿子的混蛋父亲,但是约翰却重来没有打骂过自己的孩子。
夜里莎拉偶然听到熟睡的儿子一直在说梦话,但是 不知道说的什么,于是用录音机录下来了。
莎拉把录音给了医生,看看能不能治疗迈尔斯一天宠物狗塔卢拉跑丢了,约翰开车带迈尔斯去找它,在车上聊到了生与死的话题,迈尔斯对爸爸讲了不好听的话。
迈尔斯居然知道他爷爷是个打小孩的混蛋,约翰听了浑身直打哆嗦。
回家后怀疑妻子莎拉是不是跟儿子提过他的父亲,莎拉也矢口否认,结果发现了迈尔斯改装过的婴儿监视器,才8岁的孩子就会 懂得自制摄像头监视爸妈让人细思极恐啊。
就这样神童变成了让父母害怕的魔童。
医生熬夜分析了迈尔斯的梦话,医生告诉莎拉
迈尔斯晚上讲的梦话是匈牙利的方言,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你这个肮脏的妓女,不准哭,不然我就挖掉你的眼睛原来在儿子出生前的几分钟里,宾夕法尼亚州的邻省俄亥俄州一个匈牙利裔的变态杀人狂魔爱德华被警察击毙,灵魂转世到了刚出生的迈尔斯身体里。
生的意思是灵魂转世只有完成了未了的心愿,才有可能散去,孩子8岁了,再不采取行动的话,迈尔斯真实的灵魂就要被邪恶的灵魂吞没了。
眼前的天使般面容的小孩,到底是天真善良的迈尔斯还是杀人狂魔爱德华?
在地下室里翻找到宠物狗塔卢拉的尸体被迈尔斯残忍的砍掉了四肢,爸爸约翰含泪开车把迈尔斯送去医院的路上,被迈尔斯用剪刀剪开了安全带,剪刀插入了父亲的腰子。
汽车撞树。
约翰变成了植物人。
事后莎拉问他,他都是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得知杀人狂魔爱德华的杀人心愿后,莎拉为了拯救儿子的灵魂,竟然帮助恶魔追杀那个可怜的女幸存者。
母爱在一念之差下,莎拉变成了罪犯的同伙。
最后莎拉还是没有下得去手。
还是小男孩自己去用刀子解决了。
爱德华在完成了自己未了的心愿后,莎拉原本以为爱德华能把迈尔斯能还给自己,结果迈尔斯的灵魂早就被杀人狂爱德华的灵魂吞噬了。
莎拉举起了手枪想杀死这个占用自己儿子身体的人。
枪声一响,死的人居然是小男孩的妈妈。
小男孩靠天真的面孔和谎言骗了路过的猎人。
影片的最后,失去监护人的迈尔斯,在政府的帮助下寄养到另外一个家庭,一个杀人狂魔的灵魂的小男孩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这部片子靠暗淡的灯光和音效,还是能给人一种惊悚的要起鸡皮疙瘩的感觉的。
结尾有点让人意犹未尽。
喜欢我解说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
谢谢大家,咱们下期再见。
电影刚开始没多久,看到爸爸说:
我还脑洞大开,以为是《幽游白书》里的著名桥段——
隔代大遗传!
然而随着剧情的不断展开,当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画面出现在我的面前:
我才惊觉醒悟,人可以乔装打扮、可以改头换面、甚至可以转世投胎,但唯独“性癖”是绝对换不掉的!
你特么的连狗狗的手(爪子)都要砍掉,你不是吉良吉影还能是谁!
果然SM才是这世上的唯一真理!
(我是不是暴露了什么……)玩笑玩笑,不瞎逼逼了。
这部电影我看的还是非常开心的。
她的优点很突出。
全程保持着每5分钟一个冲击性剧情的节奏。
捉迷藏、扳手抡小朋友、鬼上身、杀狗等等吧,层出不穷,没有尿点。
同时情节的展开上也没有故弄玄虚。
开始30分钟人物背景交代清楚后,就直接破梗。
告诉大家这次就是鬼上身了,就是有鬼,就是折腾你,就是这么讨人厌。
其中最出彩的莫过于小男孩的唯一一次正式驱邪。
驱魔师完全被小男孩——呃,是上身的那个鬼——压制住了气势。
一口气说出了作为观众的我都想举手投降的大尺度台词:
怎么哄小演员说出来的?
比起经典恐怖片《驱魔人》里的软弱诅咒都要硬核不知道哪里去了╮(╯▽╰)╭
哼,pussy,骂人都不狠不过同样的,这部电影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比如大家都提到的妈妈这个角色,特么三观都歪到下水道里去了。
而这展现出来的问题,其实和爸爸以及其他配角都是完全一样的。
这些人物们没有做人物小传。
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过去,所以在面对问题时就很难展现出统一的,令人信服的原动力。
因此看起来,就好像是导演的提线木偶一样,只是为了剧情的推动,而机械的做出选择。
简而言之:假
再加上镜头语言也不太出色,除了极个别场景(只记得驱魔……别的真没留下多少印象了),大部分时候都好像是在看电视剧的感觉。
好在结构上保持了工整,2个情节点都简约直白。
总片长也克制在90分钟左右,没有拖时长。
所以最后评分在6分左右还是比较客观的。
没多棒,不过及格了。
(未来不会跌出5分吧,卧槽,那可打脸了)最后嘛,如果大家喜欢这类型的电影,除了都提到的《孤儿怨》。
我再推荐几个还不错的“熊孩子杀人系列”,与诸君共勉。
故事设定和发展都非常恶意,有执念的变态能够转世,而纯真的男孩被变态战胜,更过分变态被满足愿望后却不离开,还要继续祸害,看不出任何希望
冷饭炒剩下也比这个好吃吧?全程的衔接都不自然,所有的惊吓都靠音效。
無聊,狗血。。。
有种孤儿怨的感觉,小男孩演技不错,能演出凶手的凶狠样,剧情比较套路,开始不信邪,后来信了,又不找好办法解决,想帮凶手了却心愿,杀掉之前逃跑的女人,也不想下杀了以后,自己也逃脱不了法律?医生救治他爹时没发现腹部伤口很奇怪?最后凶手刺女人时,他妈在边上吃瓜??最后居然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打死他妈救了凶手.各种脑残没逻辑,总体挺差,4分吧
看了b站解说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这剧本白瞎了演员和氛围,远不及当初看凶兆、约书亚的惊悚。
朋友出了影院说,这个电影恐怖在于现在这个主角是个小男孩,等他长大一点,他就是个普通的连环杀人犯了。
应该叫恶童吧,不是驱魔的驱魔片?with Wii
电影最为毛骨悚然的地方在于,哪怕无视转世的设定,一旦你代入想象了一下这样危险反社会的小孩是自己的孩子……就很可怕了,不过,考虑到这个母亲居然想要加害本来就很倒霉的幸存者,最后导致幸存者死亡,就会深切感受到,也难怪这个变态会转世成她的小孩,不太喜欢变态获得重生的结局,真恶心。
小孩很俊美
变态杀人狂固然可恶,这妈妈也够缺德的。2020年5月13日
二星:小男孩演得不错,但故事梗实在是缺乏新意。
好水的R级啊…我记得预告片很血腥的啊,难道不是一部戏?
小电影公司出品,属于恶灵附身系列,还可以,但达不到佳片程度
比《再世追魂》差很多
故事其实没什么新颖,精彩程度远不及孤儿怨。倒是这位母亲的脑回路实在清奇,真傻妈毁全家。
通篇抄袭《约书亚》,抄的又非常糟糕。原片比这好看不知道多少倍。
好可怕...
2/10。比《魔童》还烂也是不容易,好歹它比较血腥。只抄到了《孤儿怨》的皮毛,也只剩下小正太的颜了(但我觉得演员没有邪气)。这种片最大的bug是父母的智商。
质量算豆瓣6分左右的那种片。女主这样的愚蠢和小男孩这种设定真的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