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题目的意思并不是你将遇上高大黝黑的陌生人,而是如果你遇上了黝黑的南亚裔美女,你的老婆就会遇上高大的西班牙帅哥;如果你离开了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的最熟悉的枕边人,你就会遇上年轻貌美的陌生人。
有因必有果,圆滑的世界就是你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伴随着背叛、抛弃、或者失去,而对方并非一无所有。
钦工说,每一个你朝思暮想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每天操她操到想吐的男人,反之亦然,且同理可证,也许你正在厌倦或者已经厌倦的那个人,正是他人朝思暮想苦苦爱慕着的。
爱一开始是锁状后来变成了链状,而克制的人生就是要维持锁状。
克制就是泡夜店不下舞池,就是在看A片不打飞机,就是在心爱的姑娘面前不说爱你,就有搞婚外情但不离婚,就是看子弹飞不打五星,就是high的时候保持淡定,就是与释放抗衡。
《遭遇陌生人》比起《午夜巴塞罗那》和《管用就行》,既不像西班牙式奔放的放任自流,爱咋咋地,也不像美国人一样结果论,讲求效率而不用遵循章法,更多的是英伦式的克制,不死守也不去到尽,就算是西班牙人,班德拉斯也并非如哈维尔巴登般风流无束,多的是君子风范。
但是克制往往会衍生阴暗面,君子可能与流氓只是一线之差,比如Roy。
高大黝黑的陌生人是一个具体的、直观的词组,却也是一种最抽象最片面的描述,《遭遇陌生人》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只要随便遇上一个什么人,命运都可能彻底改变,人生充满了不可知,但必然因果循环,每一种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都像化学药品一样,一旦遇到特别的催化剂,化学链就会断裂,引起反应,继而瓦解,可能会重组成新制剂,抑或分崩离析,这都有潜在的因果,但仍然像命运一样不可捉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高大黝黑的陌生人,你是要克制还是怎样?
伍迪艾伦应该算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能透视到最消极的部分,然后用马三立逗你玩那套去应付,要说太聪明的人不容易快乐,那一定是还不够聪明,上一部《Whatever Works》翻译过来也就是三个字:爱谁谁。
老头这回教了一句:做梦比吃药管用。
但是做梦这事儿也不是谁都玩得起,当你主动把人生卷进一个死循环里还得硬着头皮继续生活,他也就只能像上帝一样对着你一摊手了。
一年一度,这一次用捉弄满屏皮囊老化了的好莱坞大明星展开一副鸡零狗碎的伦敦卷轴。
五官虚焦的霍普金斯躲在厨房为自己重新焕发的青春偷偷嗑春药,金发美人娜奥米沃茨人到中年尴尬的抬头纹,当年明月班德拉斯遮住后移的发际线蓄起刘海,加上全片最大挫点乔什布洛林可歌可泣的挫人挫事,想到这些就够暗爽一会儿了。
莎士比亚说:“生活充满了喧嚣和骚动,可到头来,没有任何意义。
”这个判断句作为旁白放在了影片的开场。
其实想想最挫的事情,就是在任何时候提到莎翁,你都不得不承认他已经先于我们几个世纪把该说到的都交代明白了,这种捷足先登的智慧已经足够让人挠墙了。
秩序先是被霍普金斯打乱了,为了寻找生活的激情他休掉发妻盖玛琼斯娶了年轻的应召女郎,可怜的老妇人盖玛转而寄人生希望于占卜,作家女婿布洛林事业无成却觊觎着窗户对面的红衣女郎,女儿沃茨婚姻不顺对老板班德拉斯产生幻想。
似乎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新的支点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生活,而肆无忌惮的把原本基本平衡并且可以修补的关系打破,佯装是让爱做主,结局是一塌糊涂。
霍普金斯满足不了应召女郎的需要,于是她和年轻的健身教练搞到一块。
老头回过神来找前妻,她也有了自己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还需要占卜来最终决定。
以为老板对自己有意的沃茨,发现老板和自己闺蜜私情的同时丈夫又提出了离婚。
而布洛林如愿和红衣女郎搬到了一起,却望着对面窗户正在换衣服的妻子失神,最挫的是,被一再退稿几近崩溃之际,他得知了一个作家朋友的死讯后偷走他的手稿并受到出版社青睐,搂着小女朋友以为人生即将开幕,却得知这个被误传身亡的朋友也即将从昏迷中醒来。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摇摆于痛苦与无聊之间的钟摆。
莎士比亚说,生活就是毫无意义的喧嚣骚动。
这个小老头儿根本已经不屑于启发和传达给你任何积极或者负面的价值观,阐释给你他看到的真相,甚至不在智力上给你什么压迫感,他说,既然反正都这样了,做梦比吃药管用。
哪怕到结尾,靠占卜过人生的老妇人当真似地以为自己前世是圣女贞德又有什么关系。
但寻死路,莫问前程。
一弹指一刹那一辈子不翼而飞。
最后只好躺下来。
《假日100天》2011年1月7日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喧哗与躁动,却没有任何意义”莎士比亚《麦克白》以莎士比亚经典台词作为影片的始终,首尾呼应,为一个半小时候的影片定下一个冷酷的基调。
老伍迪再次开启创作者的上帝视角,俯视并操纵众生,如同木偶艺人操控手里的提线玩偶:在每一个遭遇陌生人的时刻,开启一段新生活的可能性,旋即情势急转直下,却又放佛只是意料之中。
看起来即将拥有新生活的人儿,陷入比原本生活更深的泥沼里。
愈挣扎,愈难堪。
这是老头儿在这部片里的残忍之处,不过生活大概原本便是这么一回事。
老头艾菲尔,某一天如同顿悟,开始健身并顺势离家出走,和过往四十年的家庭生活作别。
独自的生活终不敌寂寞和欲望缠绕,老头迅速和年轻的妓女结婚,并成功将自己的老年生活陷入一团糟。
女婿罗伊,放弃可能的医生职业,一门心思扑在写作上。
而除了稍微出彩的第一本外,罗伊能力平庸,不过一个毫无前途可言的中年人。
一次车祸意外让罗伊将好友的作品据为己有,坐等出版并收获年轻女郎的爱情,而这建立于谎言基础上的美好岌岌可危,因车祸暂时成为植物人的好友,随时都有恢复的可能性。
罗伊如同时刻守着一颗定时炸弹过活。
而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如婚姻失败、想要找母亲借钱开画廊无果的萨利,沉迷于占卜和前世来生的老太太海伦娜,取消婚约和冒牌作家混在一起的红衣女郎等等,可以说每一个人都身处各自生活的烂摊子里,自知而无法自拔。
于是欺骗和谎言、通灵和占卜各行其道,人人自有其逃遁或委身的方式所在。
从开始到结束,围绕几个人物一段生活的喧哗和躁动,老伍迪想要告诉世人的无非是遇见怎样的陌生人,也无法将你从生活的泥沼里拉扯出去。
人人都是在现实烂泥里摸爬滚打的猪,心生厌恶,想要摆脱,却又自得其乐。
无疑伍迪老头世事洞察的冷峻眼神,逡巡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后脑勺之上,冷飕飕寒意悲凉。
而与此同时,老伍迪的高明之处则在于,即便是如此悲观的基调,人物命运的安排随着剧情发展变化,可谓是跌宕起伏饶有趣味。
直至影片结束,事关各个角色命运的爆点应然潜伏在那里。
观影人如剧中人,爆点何时被点燃也只有天知道。
而我们唯一知道的,不过是生活继续,喧哗继续,躁动继续,无意义亦然继续。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03158088.htmlWoody Allen的新片。
这个老家伙从七十年代就开始自编自导,2010年还是有新片,创作力是相当旺盛。
他的电影故事一向都比较荒诞,而且都充满人生的巧合。
本片也是如此,各种各样的误会,各种各样的巧合,汇集在一家四口人身上。
老爸劈腿找了一个妓女,老妈劈腿找了一个刚死了老婆的神秘论者,老公劈腿找了一个年轻女人,自己劈腿想找自己的老板。
这个电影里的主要角色都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没有一个满足的。
中国有句俗话“老婆还是别人的好”,原来外国人也知道。
Woody Allen的故事总是充满转折,在影片前一个小时,看起来都很正常,然后情节急转,很多事情都发生转折,矛盾冲突加大,好看的地方来了。
Woody Allen就是把这些生活中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感受人间百态,并没有太深刻的主题。
本片则是要告诉我们,一切都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很有可能是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
原来劈腿,是要付出代价的。
Woody Allen的片子是具有轻喜剧风格的,本片也不例外。
有一句对白,可是乐死我了。
就是那段坏屁股与摔跤的关系,一个女人以为是摔跤摔坏了屁股,其实是屁股坏了,才导致的摔跤。
哈哈哈,搞笑。
Woody Allen的片子一样也少不了美女,本片也是如此。
他选择女演员的品味不错,都是大美女级别的,比如本片的Naomi Watts,去年的Evan Rachel Wood,以及前两年的Scarlett Johansson,都是绝色的金发美女。
他的品味和我相似,都好金发。
她不只会选择美女,他还会拍美女,他能把女人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
Naomi Watts在本片中都已经四十多岁,Woody Allen却把她拍的跟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没什么区别,看着很爽眼。
我怀疑这个老家伙,色心不死。
本片云集了很多脸熟的明星。
除了Naomi Watts外,还有Anthony Hopkins、Naomi Watts、Josh Brolin、Antonio Banderas。
Woody Allen的片子总是如此,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大牌明星来主演。
老头子很有号召力。
本片这种生活化的电影,对于演员们来说,其实没有难度,都很称职。
我认为表现最好的是扮演那个妓女的Lucy Punch,前几个月刚看完她主演的《冤家拍档》。
她在里面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在本片摇身一变又成为一个妓女,判若两人。
不错,演技很棒。
Woody Allen的电影轻松幽默,没有深刻的主题但可以给人一定的启发,有机会要把他的片子看全,何况还有美女看。
总而言之,一部放松心情的休闲之作。
序列:01692011-02-01You.Will.Meet.A.Tall.Dark.Stranger.2010.720p.BluRay.x264-Japhson
因为伍迪艾伦,我对于生活的态度变成了,成为一个作家或者艺术工作者,居住在纽约、巴塞罗那、paris…如果说在apartment里,那里会有很多书,大大的窗户,可以看见后窗的风景。
住在郊区的house,那必须充满植物,绿色环绕一切。
有一个画家朋友,作品必须有一面墙那么大。
相信一见钟情,以及一切被人嗤之以鼻的文艺青年生活方式!
电影中的荒谬曲折个人认为更胜昆汀。
It’s time to close the book on our little tale of sound and fury,signifying noting.And someone has to wonder,given all of life’s uncertainty and pain,how do we get through it?Well as Sally told Roy,sometimes the illusions work better than the medicine.生活充满了喧嚣和骚动,没有任何意义。
考虑到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痛苦,我们应当如何度过?
感觉每次看伍迪艾伦都会回到加缪的西西弗!
有哪位美国人比伍迪艾伦更懂得英国,更懂得英式幽默?
亨利詹姆斯吗?
这次,伍迪艾伦没有讲谋杀,只是扮上帝的样子把伦敦城中几个寻常人物的平静生活给搅和了一下,于是,四十年婚龄的老夫妻分手了,六年婚姻的小夫妻也行将崩溃。
然后,伍迪艾伦静静的立在画外,俯视这两男两女各自的欢喜忧伤,时而点评两句。
的确,生活就像莎翁说的那样:闹腾腾的乱忙一场,意义全无。
可是,最有意义的难道不就是看着如蝼蚁般的芸芸众生(也包括你自己)如何折腾来去吗?
为了对抗生命之“轻”,七十岁的老翁抛弃了四十年的婚姻,娶了位热辣的应召女郎,为了生个儿子;江浪才尽的作家窃取了因车祸而昏迷的朋友的处女作,即将名利双收之际,病床上的朋友却随时有可能醒来;暗恋上自己老板的女人,鼓起勇气离婚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将他拱手送给了别人;婚礼开场之前数小时为了另一个男人抛弃未婚夫的女人,如果最终发现这位她深爱的作家不过是偷窃别人手稿的卑鄙龌龊男,她会怎样?
如同电影里的那句台词:生活中处处皆反讽,这就是生活之美(Life is beutiful with ironies)。
只是懂得欣赏这美的人不多,绝大多数凡人还是怨天尤人的品种。
当小娇妻背着他偷情,老爷爷又回过头去找老奶奶,想重修旧好遭到拒绝的时候,你不禁哑然失笑:没有“下一个会更好”这种事,人也不一定会往高处走。
女人的抗压能力就是比男人强,所以离婚后活得精彩的女人往往比男人要多得多。
既然扮演上帝,伍迪艾伦也给我们这些迷途的羔羊指出了一条道,供各人参悟。
他在片尾说,人生之变幻莫测,痛苦迷茫,唯一的救赎大概就是幻觉,不多不少,一点就好。
至于你选择小说诗歌,还是酒精情色,或是事业金钱,还有那飘渺的宗教信仰,抑或是真假参半的星座血型,前世来生,都是你要去参透的禅机。
我们都会有对生活厌烦的时候 可能就是在这些时候 遇到了一些人 以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其实不过是一时 也许我们都垂涎得不到的 或者说 幻想中的 总是太美老头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老太太老了的事实 他不想变老 所以积极健身 离婚 买了跑车 搬进了单身公寓 听起来很潇洒 一开始也的确很新鲜 后来他开始觉得孤独 因为寂寞所以认识了一个女演员 因为经常上床有了感情 想要和她结婚 然后生个儿子 这是他的美好愿望 后来 女人花钱大手大脚 而且和教练乱搞 他想到了老太太 老太太和别人在一起了 生活很有趣不是么 是啊 生活就是这么出乎意料 也给过我们美好 伍迪艾伦的台词 女人对上司有好感 认为上司对自己也有好感 后来上司和她的闺蜜在一起了 她受挫 所以准备开艺术廊 这个蛮好的 能幻想的时候就幻想 不能的时候 就实际一点 生活就是这样 反正都要过下去 不太喜欢在得知上司和闺蜜在一起后 还要告诉上司她的感受 她很喜欢和他在一起 觉得没有意义 还是不够喜欢 才不会那么勇敢表达 或追 也许一起看歌剧的那个晚上 只是因为寂寞 或者其他 但还没有让荷尔蒙爆发到 想要和她表白 那还要多说什么呢 既然他已经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了 就好好辞职 过自己的新生活吧 可能女人总以为 男人没有行动 是因为有阻力 阻力解决了就好了 可是都忘记了 如果真的喜欢 没有什么可以是阻力的 男人的小说不得志 听说朋友出车祸死了 所以把他的小说当做自己的出版 那小说写的很好 重要的是 只有他自己看过 后来 又听人说 朋友只是昏迷 你看生活多巧妙 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往哪一个方向运转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 别做亏心事 不是你的 千万别拿 省的睡不着觉 他喜欢哪个红衣服姑娘 最后也如愿和她在一起了 可是看到窗户对面妻子脱衣服的样子 还是愣神了 然后默默的把窗帘拉上 你们 妻子成为了窗户里的女人 而感受 还是同样的 我们都认为 远一点的 更美好 当远一点成为近一点的时候 你怎么想 这个红衣服姑娘 认为和作家一起生活听起来很美好 实际上呢 她生活了就知道了 比较喜欢俩个老人的故事 这个老太太没有安全感 喜欢依靠神灵 给自己安全感 告诉自己 不孤独 她和那个书店老头 蛮有趣 都相信来生 认为自己不只有一生 书店老头还认为自己可以和死去的老伴联系 他们一起 有精神交流 也可以说 他们一起活在幻想里 这样不好么 蛮好的 如果你能一直待在幻想里 祝你幸福 如果不能 醒来后 看清事实 好好生活就好了 我们都需要做梦 伍迪艾伦在最后说 既然生活如此的飘忽不定 如此的痛苦不堪 我们如何才能熬过此生 有时候幻想比药物管用
怎么有那么多人都在快离婚和已离婚的状态游离。
说出来不要笑我,我曾经是非常认真地把结婚、结了婚不离婚这两项作为任务认真纳入过人生规划的人。
高中我就开始想结婚的事情了。
之后也谈过一些恋爱,就,也不少,但所有感情的共同特征就是,最后都没有结婚。
上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断电的夜晚躺在床上和室友讨论几岁结婚这种话题,精确到几岁,竞猜谁先结婚,想象婚礼的样子,甚至我记得室友说过,她要25岁把孩子生完,这样利于身材恢复。
大概那时我觉得喜欢一个人就是要“永永远远和他在一起”,这基本就等于结婚了。
但后来慢慢发现不是这样的,结婚是两个家庭的关系,不止是两个人。
当然,人应该是因为想一直在一起才在一起的,但那也并不等于结婚。
婚姻复杂,相处复杂,人复杂。
生活在一个父母婚姻幸福、大家和谐美满的家庭中,好像是容易对婚姻有过高期待。
但其实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根本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多少人已经离了,多少没离的根本就是凑合过的。
结婚不是易事,结了婚,万一到了非离不可的时候,也还是离了好。
人生短短几十年而已,很害怕时间不够我去碰上那个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我们超级适合能互相成就的人。
或者他等不了我,他先遇到别人;又或者因为我自己的局限,我们已经遇到了,但我错过了。
总之,拥有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我对此不再抱有巨大期待了。
我不是不想结婚,我就是没信心。
但也没所谓。
就目前,我觉得还行。
人生是目的,不是手段。
康德说的嘛。
慢慢的不喜欢伍迪艾伦的腔调为什么每次都看不到一个正常人有时候幻想比药物更有用是对的当你的人生活到最后就是一个错误的时候麻痹自己会比现实舒服很多当然还有一个途径是去见那个Tall Dark Stranger伍迪艾伦就是会说故事不过说的都是人生死磕的故事看到罗伊在病床边看到那个他盗用故事的人眨眼睛我都替他煎熬那个美丽的红衣少女也真是好骗最后竟然真的跟他一起了她估计也是生活太平淡了寻找怀春小说里的情节最终相对比较好的是他的妻子虽然也不清楚比如一厢情愿的喜欢上男上司后来发现人家说我们只是伙伴关系至少她有女性朋友至少她不吼人一直很温柔至少她想不明白也不死磕不逃避至少在最后她离了婚有了事业的念头至少她没有陷入第三者的妄想中整部电影就是在说人如何用自己的谎言骗自己的故事有小骗子和大骗子没有聪明人都是笨蛋。。。。。。。。。。
不用我自己承认别人大概也已经知道我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所以如果我知道什么电影是要歌颂关于什么希望和美好之类的主题,我多半就会直接没有兴趣看了,我想看的电影大多是关于那些“down side"或者“fact”的。
比如woody allen这部,它讲述的,不过就是人生的一些残酷事实:轻飘飘忘了自己是谁的时候,难免会做一些自己稍后就后悔不迭的蠢事——老头子天底下没有名,利,美女从天而降这样的好事,如果你才能仅限于搭讪技巧的话——作家女婿,顺便说,他的样子很象雷蒙德.卡佛长辈们都一致反对的事情,不去做是正确的,当然20出头的时候,人都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好歹——印度裔音乐博士,顺便说,我讨厌所有印度人,乐得看到他们吃亏最幸福的,或者说最无忧无虑的,永远是看不清真相也从不仔细思考,一辈子都天真无知的人——连她的自杀都显得天真无邪——老太太当然还有那个女儿,要用什么来归结她的事情呢,she've done nothing right,从嫁了个没上进心的老公又收编不了,到成家了还依靠爸妈付房租水电,明知是骗子还叫天真的老妈去算卦,还有工作场所爱上老板,知道老板和画家同学搞上了居然还去问老板是不是也喜欢过自己,只能说再有什么本事也敌不过情商低,情商低最牛逼,再惨也没人同情你。
当然,最后,不管怎么样,你都不得不要迎接那个tall dark stranger, 两腿一蹬,神马都是浮云,所以“生活充满了喧嚣和骚动,并且最终毫无意义。
”几百年前人家大师就定论了,后边的人一代又一代还是看不透。
每年看一部伍迪艾伦的,故事还是那个老故事,但也不排斥,有些桥段还很喜欢。
我真心没看出来有啥小情调,太土太折腾。
老爷子再次唠唠叨叨地站在宇宙中心对爱情排列组合了一通,真这么屡试不爽吗
不相信的话,life sucks;相信的话,life returns,and life sucks,over and over again.伍迪•艾伦,今年你最棒.
这个家伙好像从没想过拍出什么旷世大片,只是每次都按他自己的方式讲个90分钟小故事给大家听,而且一把年纪还保持着如此的高产,光冲着这一点也要追看下去。
光是看着AntonioBanderas和AnthonyHopkins苍老的面孔就足以让我哀叹了……本作里Freida Pinto非常漂亮~说回剧情的话艾伦老头还是在打瞌睡。。没有什么能够在更高的地方遇见的东西……这个年纪的艾伦已经极为内敛和淡漠了……
boring
看完两部烂片后再看大师作品觉得很舒服,但也仅此而已。在恢复状态贡献了几部经典之后,艾伦又回到了自己的传统路线,没有惊喜但也不烂,还算可以看,何况有Watts和印度美女。
平庸,俗套,无聊。与此前对两性关系的探讨相比,这个也太低级了,几乎没有人知道自己在做和将要做什么。重点是,片中出现的老年人难道意味着这是伍迪年长以后的新想法么?!那也太倒退了吧。
胶片不够用了吗?还是要拍续集
基本套路还是他的。是因为老了吗?连旁白都换了个年轻人在念。然后真的没有打动我吸引我。中年危机和运气被讲得这样半生熟。
前半段差点睡着了。。。。。。。。。
还是woody allen的典型风格。你遭遇陌生人抱怨现有,后悔了才发现别人也可以遭遇,然后忘记你。白日梦会醒的。熟脸很多,也算是抱团电影吧,小老头还是偏爱伦敦
选角和故事太糟心了
对法国的厌恶反而使我无比期待midnight in Paris,anyway,赶紧离开伦敦!
"Sound and fury,signifying nothing".Given all of life's uncertainty and pain,how do we get through it? Well, sometimes the illusions work better than the medicine
总觉得这故事没讲完。
我很难想象我的沉默羔羊的男神安东尼会接这么个神经病角色,一家子三口都精神不正常
双安东尼奥呀
身边的人是深渊,陌生人则是幻觉;衰老是个悲剧,回头找寻青春则是地狱;生活或许会变得更好,更大的可能是根本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