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
Out,阿爸的奇幻漂流(台),出
导演:戈尔吉·克里斯托弗
主演:山大·特赫斯,伊娃·班多尔,朱迪特·巴多斯,伊娃·诺维勒,古娜·扎丽娜,维克托·奈梅茨,伊娃·亚历山大洛娃·厄克隆,蒂伯·加斯帕尔,阿提拉·伯萨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斯洛伐克,法国,匈牙利,捷克语言: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拉脱维亚语年份:2017
简介:阿格斯顿年过五十,在工作了半辈子的能源工厂大裁员中,不幸失去了饭碗。怀着渺茫的希望,他悠闲的穿越东欧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并实现自己想要钓到大鱼的愿望。然而在波罗的海边,他发现:自己除了被裹挟着海盐的风吹透的寒冷之外,一无所有。在异国的旅程里,他深深陷入充斥着怪异事件的海洋。一路皆是萍水相逢:友好的人、钻营的人、诡异..详细 >
象征的东西多了,叙事又不连贯,就容易混乱
高度视觉极简化、象征性和概括性,一般人能理解就怪了…用公路片结构串联元素,没有耳朵的兔子(阉割的标本)与残缺无能的后极权主义社会、小鱼标与个人历史、整容成怪物的女人与消费和男权主义、骂骂咧咧的工头和整个东欧分裂的民族主义态势、兜住整个片子的大网和无法逃生的小鱼……这片子说的太多。
被海报中那只“松鼠”所吸引 然而看完发现那是一只兔子 而且电影讲了点啥也没看懂... 只是最近比较丧 对丧的电影也感同身受 全片所有角色都丧到不行也是少见 其实人人都想钓一条大鱼 只是最后发现 自己不过是那44吨小鱼中的一条 但当抛弃了那些大的 接受了小的 好像也还是蛮开心的
其实大部分人的人生就像海鸥去码头整点薯条那样简单,却被迫被社会和世俗推着前进,有了所谓的「理想」,比如去钓一条大鱼。等看到了大渔船和捕鱼网,才知道自己精心挑选鱼竿在海边垂钓等待梦想钓到大鱼的行为有多meaningless,就像小鱼在捕鱼网中挣扎一样无力。
(重看一次)这部电影关于那个国家的经济衰败,通过男主的失业和旅行来体现,剪辑方式是穿插进行的。挺好的 中年男人失业去寻找梦想的故事 淡淡的 安静
中年危机与生活无奈交织着在蔓延
捷克的电影没有看过,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太隐讳,以至于看不懂
不知所云的丧,路上的一切都跟诡异。想起了老人与海、海曼。
所谓远方,只是相对于我所处之地。对于远方之人,我处亦为远方。似乎,远方充满了各种美好,但真正到了,你才明白,亦是相同。论何为远方,不是地,是为心。心不变,地变亦是不变。
中年危机好可怕,勇敢笔直前行。
乏味
一个小老头的奇妙+丧气+总被骗的旅程
不把小鱼放回去以后就没鱼了,东欧真的这么萧条了嘛。。
开片的工厂让人想到《我们》…老头儿太惨了,自己的时代过去了,为了心中的一份责任出国打工却不停受挫,一离开家老婆就变卖自己喜欢的东西,女儿的生活发生变化无从得知、无话可说,生活只剩下自己和惨淡的人生了。看起来像海鸥,最后却其实是海里的鱼。
斯洛伐克老年人的诗与远方
漂流异乡,迷离流失,打电话给妻子和女儿好像她们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而“我”的存在与否与她们似乎毫不相干,沉闷的剧情,单线的生活,加重了男主迷惘的人生。
极简现实冷峻萧索,一个失业老男人的美丽哀愁,最后算是实现梦想,前后呼应。情绪够了事件却看不到价值,整体一般。遇到奇奇怪怪的人,没感觉到荒诞,就是莫名其妙;符号暗示应用整个叙事来凸显映照及表现,罗列出来一桩桩事件,升华了结尾,可整个叙事差,略不知所云,事件看不到大价值,符号也失去光彩,整体观感略差。和锡兰的《远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看完很伤感,担心自己老去后的未来。虽然一路上遇到几个人几个事,孤独却感包围了主角。我不愿意去面对这些现实。
兔兔
搜同名片子走错了来到这里,感觉是邪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