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春节了,整个人懒洋洋的,一边滑手机,一边看装修图,顺便打开这个电影。
瞬间,手机就不香了,我喜欢的电影很多评分都不高,显然这个电影也不会高,因为商业的地方拍的太流行了,出彩的地方又太隐晦了(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看的删减版),但是,我喜欢能完完整整讲故事的导演,显然这点上导演是智商正常的。
分割线,开始剧透……男主的女朋友,在结婚前几天突然消失了,正常人都会找吧,男主就开始各种寻找,才发现自己女朋友有小秘密,按照单线思维各种查完,才发现女朋友的名字并不是自己女朋友。
到这个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整容梗,来了,然后我已经给自己预设了双重反转,身份反转,结果并没有。
查来查去,发现女主挺可怜的,女主家庭欠债,一直逃避不开自己的命运,确切来说是家庭的命运。
然后女主想了一个解决办法,化茧成蝶,用别人的身份来活着。
其实,看完了,剧情不重要了,说几点自己的感触吧。
女主,真好看,胸小,好看。
哭的时候,好看。
最后拥抱的时候,嘴唇颤抖,好看。
死的,都好看。
太喜欢这种大长腿,胸小,眼睛有光的演员了。
韩国,警察真的差,但是又不够差,很多时候都希望,警察早点出现,在故事发生之前,在隐晦的暴力发生之前,在人行部被践踏之前出现。
很多时候,希望警察晚点出现,在女主上火车之后。
在男主告别之后。
特别讨厌一个状态,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坏人不作恶,并不代表他是个英雄,只能代表他暂时,对,暂时不作恶。
可是,好人要遵守太多规则,社会,道德,法律,规则,人情,其实这些东西往往并不保护弱者。
最近再看,人生十二原则,其中一个章节是让自己远离垃圾朋友。
很多失败者,并不是受害者,这句话深以为意。
有些人,不值得被拯救。
去救人的人,往往也只是享受那种和失败者站在一起的成就感,支配他人的那种荣誉感,与帮助无关 。
然后对女主来说,她最差的朋友,就是她的原生家庭。
作为一个从小感觉不太幸福的人来说。
不可逆,这个词挺可怕的。
小时候,没吃过的东西,现在再怎么补,也不香了。
小时候,受过的委屈,现在补偿再多,那种无助感,还是在的。
如果,自己,能,有机会,做个爸爸,至少希望她,平安,喜乐。
也希望,她能有个让她自豪的老爸。
火车,载着命运,载着罪恶,冲向地狱。
甚至,还会来回往复。
不可逆,真的太可怕了。
我不会说杀人换身份这个行为是对的。
但我说,是可以理解的行为,是绝大多数走投无路的人的都会有的心理改变。
世人心里都有一套道德标注,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谁都知道。
但道德只是人们心中的标杆,所有人都知道不能越界,但这个标杆无法实际化到生活中来,如果道德理念真的可以约束控制人的行为,那就不需要警察了。
偷窃,杀人,嫖娼,等等等等,人们都知道这不对,但还是有太多人做了。
道德它就在那里,它不会改变,但人是会改变的,环境的影响周围人的影响,你10岁和30岁看待世界的看法一致吗,还觉得世界有标准的好人和坏人吗。
当一个人经历过太多的不幸,还想像正常人一样去爱,去正常的看待一切,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会想保护自己,甚至变得极度利己,想让自己过得更好。
那些批判女主活该,该下地狱的,只能说网络圣人谁都能当,如果你经历过像女主这样的经历,你们还会怎么说。
当你周围环境压的你喘不上气的时候,没人愿意站在你这边的时候,你也会像女主心里的一样“我只想幸福的活下去”。
今晚和老婆一起看完的,都觉得《火车》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没有槽点,剧情紧凑,女主殿堂级的演技精彩绝伦,几乎找不出毛病,个人认为作为悬疑片完全达到了5星水准,好的悬疑片并不非得要不停的反转再反转,而是抽丝剥茧层层递进的挖掘真相,那种水落石出的氛围就很营造的非常成功,一定要找缺点的话,我认为故事的后半段有点平庸,如果让我来讲这个故事,最好是通过男主和他哥不断调查,发现静慧、胡桃妈妈都已经失踪了,然后再发现她们的名字都在护肤品公司促销活动登记名册上,最后结尾再发现女主在那家公司上过班,这样可能更有冲击力一些,本来想看下豆瓣上有没有人也有同感。
来豆瓣上一看,他妈的吓我一跳。
看到几篇“女人最大的幸福是遇到一个对的男人”,“人间地狱,生死何异”等非常诡异的思考,我甚至看到一个短评,说最后那个美丽的坠落,她终于解脱了,我TM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自认为是一个包容性较强的人,可以接受不同的声音,思想之间的碰撞,文明不过百衲衣嘛。
但是,有人去理解车琼善的暴行,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拜托,不管多大的创伤,多么惨痛的经历,难道非得去杀无辜的人吗,剥夺他人的生命来填补自己的疮口,这种邪恶至极的恐怖行为都能被理解了吗?
我和老婆看完这电影,只讨论了两个问题:1.如何从法治角度规范民间借贷,2.怎么解决独居女性的安全问题,我都不知道那些和车琼善共情的人是咋想的,就因为扮演车琼善的演员漂亮吗?
还是车琼善曾经憧憬美好,追求幸福的模样?
麻烦清醒一点,她追求幸福的方式,是毁灭另一个女孩啊,真正的姜善瑛,那个给母亲购买昂贵墓地的善良女孩,莫名其妙就被这女魔鬼分尸了,卧槽,咋还开始同情魔鬼了?
看到《人间即是地狱,生死何异》的作者写的那些娇柔造作的词组,真的头皮一阵发麻。
摘录一段“这就是人生,没有人天生愿意降生在一个高利贷成山的家庭,没有人天生愿意成为父亲债务的牺牲品,没有人天生愿意去靠贩卖身体还债,生下不知父亲姓名的孩子,没有人天生愿意孩子夭折,最后靠一路躲避来获得生存的资格,是的,没有人,但是,人生是无力的既定命题,女主角由最初的良善,到懦弱,到被欺凌,到无助的崩溃,到挣扎,到冷下心来杀人,到隐瞒所有过往试图幸福,折射的是这个社会的冷漠。
是的,冷漠。
若人间已经生满地狱之火,死和生,又有怎样的间隔?
”恕我冒昧,这作者八成和电影里那男主文浩差不多,一生都生活在温室里,顺风顺水,根本不知人间疾苦,看到个被高利贷逼良为娼的故事,就开始崩溃了,把世间形容成充满地狱之火了,至于吗?
毛都没长齐的娃娃,读了几年书,知道有个但丁,动不动就地狱了,炼狱了,你说他玻璃心吧,他又还能理解杀人碎尸,觉得这他妈的是赤脚走过冰冷,勇敢追求温暖和幸福?
说下我对高利贷的基本理解,我国的高利贷经过“互联网+”的发展和演变,衍生出了裸贷、抵押贷、医美贷等多种“套路贷”,近些年非法放贷,以及暴力或软暴力催收的案子不计其数,打掉这些高利贷团伙也是大快人心,但是案子看多了,也会发现一些问题,国家打击非法放贷,主要还是针对暴力催收债务而产生的社会危害性,但严打高利贷的重锤之下,民间借贷的债权人更难维权了,比如说高利贷不合法,多少利率算高利,国家标准就经历了好几次调整(比如像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利率和偏远山区利率在立法上能不能一刀切等问题),非法债务不受保护,合法债务能不能催收?
既不能用暴力、也不能用软暴力,债权人难道只能求着别人还钱?
司法程序举证相当复杂,而且特别耗时,如何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有点扯远了,可话又说回来,比起车琼善,我都觉得那些放高利贷的人都变得慈眉善目了,因为高利贷这个东西他再怎么凶,他有一个本源上的特质,就是他会盼着借贷人好,资本家永远盼着你身体健康,多劳多得,不停的给他付息,他巴不得一辈子能不停的从你身上榨取,我办过的案子中见到过太多了,他们就算组织妇女卖淫,都会严格要求安全措施,不然一旦怀孕了就不能继续给他们赚钱了,这些放高利贷的,最多算得上恶人,而这个车琼善,足以称得上魔鬼。
她殚精竭虑的杀一个无辜的人,她那个心思之缜密,那个计划之详实,是典型的一级谋杀,她既然有这么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执行力,她要摆脱高利贷对她的胁迫,我能数出不下十种更简单的方法来,但她偏偏选了最费时、最费力、最残忍、最恐怖、还他妈迫害无辜的一种,杀掉一个同样可怜(失去双亲,孤苦伶仃)的女孩,碎尸沉湖,用她的身份开始自己新的生活,这他妈什么人神共愤的魔鬼才想的出来的阴招啊?
你要说车琼善的人生悲惨,这没人能否认,但是谁告诉你因为自己过得惨,就拥有了去强取豪夺的理由?
这车琼善要是真被高利贷逼的走投无路了,发起狂了,直接手刃了那几个逼债的小混混,我要碰到这种嫌疑人,我都愿意出钱给她请律师,让这可怜之人少受几年牢狱之苦。
但很明显,她并不是个善茬,面对恶人的压榨她并没有奋起反抗,而是在经历了苦难折磨后,内心那股恐怖的邪恶力量发芽了,她为了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开始了歹毒的计划,伪造简历入职公司,物色受害人,后来(用被自己杀掉沉湖的女孩的名字)和张文浩谈了很长时间的恋爱,都快要结婚了,因为一通征信调查的电话担心自己身份暴露落荒而逃,然后继续筹备计划再杀一个任静慧,计划受阻后,重新物色目标胡桃妈妈,准备(以任静慧之名)再次下手,这个歹毒的恶魔,她这个时候已经用姜善瑛的身份生活了两年了,很久没有被高利贷黑帮骚扰过了,她纯粹是用别人的身份生活上瘾了,为了继续扮演别人,她开始筹备继续杀人…按理说,张文浩这个恋爱脑无微不至的呵护了她这么久,再寒冷的坚冰也有些许融化吧?
这魔鬼车琼善的心肠真是没有一丝变软啊,说到这我又忍不住吐槽一下这张文浩这脑残,典型的是非不分、脑子进水,无条件的袒护魔鬼,他知道自己女友是个杀人魔后,竟然要她做回自己,别被抓了,他妈的…“做回自己?
”,最后车琼善自杀了,他悲痛欲绝,大声喊着“善瑛!
”,我当时心想,傻逼你他妈别乱喊,你都已经知道了这是那个被你女朋友车琼善杀掉碎尸的可怜女孩的名字了,你怎么敢,你喊出这名字不怕遭天谴吗?
这张文浩要是养个儿子,必然能养出喊“我爸是李刚”的那种报应崽。
这车琼善不杀那些迫害她的恶人,反而做好详细的计划去杀无辜陌生女孩,这是什么心理?
我来告诉类似《人间地狱,生死何异》作者的那些细娃娃,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她嫉妒一切比自己过得好的女孩,心理极度扭曲变态,她认为自己这么痛苦,别人凭什么那么幸福,觉得全世界都亏欠她的,别人有的,她也一定要有,她不惜毁灭一切,杀一个,杀两个,杀三个,只要不被发现,鬼晓得她能杀多少人来弥补自己残缺的人生,这就是“车琼善”们的逻辑。
我再剖析一下那些同情、理解“车琼善”的人,那些认为车琼善本性不坏,变成魔鬼都是情有可原,都是被残酷的社会逼成这样的人,真的是自私到了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程度,因为看了电影里对车琼善惨淡人生,以及杀人时内心挣扎的刻画,就自以为是的讲出“否定车琼善的行为,是因为你们没有经历她那样的人生”这种屁话,这种人就是那种动辄拿着“你知道我曾经受过多少苦吗?
”来为自己的荒唐行径开脱,新闻报道里经常看到在公共场合品行不端被制止后还大放厥词“我爹妈都没这么骂过我”“我长这么大从来没受过这种委屈”的巨婴,因为过度强调自身感受,为了让自己“心里舒服”,整个社会对要对自己妥协的“公主病”。
算了,你和巨婴讲是非,巨婴和你讲情绪价值,讲个屁。
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以为是一部很普通的片子。
事实上在电影第一幕,行驶在高速公路雨中男女主赶路调笑时,一直猜测会不会因此出车祸。
因为男主的心思和眼神很显然一直焦灼在女主身上,分心级别五颗星。
不得不说韩国导演的镜头很细腻,从雨点打击在车上形成的声音,到男主发现女主失踪第一时间,车空的车厢、遗留的雨伞,到雨水浇灌在男主身上,买来的咖啡被雨水装满,把片场一场雨资源用的淋漓尽致。
观众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瞬间,男主被雨水淋湿面临娇妻失踪的身心旷冷。
氛围慢慢变得空洞又诡异,从甜蜜到未婚妻失踪氛围骤冷的转换自然利落,韩国导演很会抓住观众的心。
而开幕的镜头特写除了在二位的脸上,若有若无的游落在女主鬓角的蝴蝶发夹上,让人误以为这是这场突发的失踪案最重要的线索。
这个蝴蝶发夹从女主戴,丢失在高速服务区加油站厕所门口,到后来被女主圈定身份替换的小胡桃妈妈头发上,这个道具又是被用的淋漓尽致,成为一个暗线,女主是有多喜欢这个蝴蝶发夹,关于蝴蝶发夹——孔雀蝶暗线索导演想表达,又隐忍不表,让人猜测与唏嘘。
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一:女主杀人场景,只有昏暗的房屋,光滑的地板,女主从卫生间跑出来呕吐,一身都是红色的液体,杀人最惊悚的镜头也仅仅聚焦在女主脱下来的放在地板上沾满红色液体的黄手套上,呕吐加手套的镜头直指被害人已经被肢解,充满联想与暗示。
之所以说金敏喜长着一张艺妓脸,一部分原因来自她主演的小姐里那个读书妓造型,另一部分是因为她的演技真的已经出神入化,当她一身是血、眼神充满分裂感、空洞恐惧至极;当她肢解完被害人时,在地上战栗、爬行极力想摆脱,却一次又一次滑倒时;地上被红色的粘稠的血液沾染,女主想极力掩盖,却擦不干净的血液,那种战栗感,那种对身份的渴求的疯狂感,已性感入髓,金敏喜的演绎让观众对角色定位随着一次又一次滑倒中由憎恨倒向同情。
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二:男主终于在广场抓到女主,问她有没有爱过他,问的有点俗套,可是女主的惊慌与战栗的泪眼,在男主怀里回答没有时表现出的无奈。
当然对于这个可怜的女人,幸福生存比爱情重要,可是如果不爱,怎么会深夜电话给男主,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女主在矛盾与愧疚挣扎,渴望被爱的稳定,并没有错吧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之三:女主被男主请的刑警表哥追捕。
脱掉鞋子,光脚从商场里穿梭,逃窜的那么惊慌、疯狂而绝望,逃跑中女主猛然看到被肢解的身份替代者的笑脸,当然是幻象,但是这像是最后一根稻草,女主终于崩溃了,心底的愧疚一下子压跨了女主。
最后跑上了顶楼,光脚爬向危险之地,这一跳之前她想起些什么呢?那刚刚孵化出来的孔雀蝶?
男主放她走时候说的千万别被抓住?
被债主抓住凌虐的那一年?
在医院死掉的孩子?
被她杀掉的单身女子?
命运一步一步紧逼,如果男主没那么爱她,没有一步一步追查她,哪怕是最后男主没有想到她会去锁定小核桃的妈妈,没去车站追她,亦或是男主没对她说那句,千万别被抓住。
或许她都不会纵身一跃,凄美凋零。
只好说,她死于爱情。
圆满又遗憾。
刚看完这部电影,脑海里仿佛重复着男女猪脚初见的情景:羞涩的男主角在门外初次见到了孤身一人的女主角。
“给你”,“你认识我吗?
”“不,我只是想请你吃一个。
”“你好,我叫文浩,张文浩。
”两个人的故事就此展开一直读不懂的女主眼神里的孤寂,一抹孤独的身影背对着镜头,无言,仿佛无法与周围的世界相容。
随后,我逐渐了解到她的过往,一段悲惨的经历,一个渴望幸福的灵魂。
很难想像多少个夜晚,她独自一人,默默地祈祷幸福的来临。
可惜,谎言终将被戳穿,事实终将被呈现。
一个曾经即将成婚的幸福女人换身为一个戴着面具的杀人犯。
也许,她曾试图挽回,试图拯救脆弱的心。
然而,她的无助和恐惧一次次的将她推向更大的深渊··· 她曾幻想着像孔雀有美丽花纹的翅膀,用自己的翅膀抵御危险和恐惧,但是,一个向下沉沦的的灵魂却永远不会破蛹成蝶···
金基德导演一贯从小人物入手,从微观世界挖掘人性弱点。
女主原生家庭不好,为了生存只能四处躲在阴影里,在别人的影子里存活。
不敢站在阳光下呼吸。
女主沉浸在爱情里,因为一通电话,却惊扰打断了女主的梦,她只能仓皇逃跑。
剧情:即将结婚的妻子突然消失,男主和曾经做过警察的哥哥一起追查消失的妻子,发现她是冒名生活,她原本的家庭父亲欠高利贷,母亲被债主杀害,自己也当过妓女还怀过孕死过孩子,她杀了独身女性冒名顶替而生活。
认识男主也是因为蹲守新身份,正要陷入跟男主的热爱,被一个欠款电话提醒了身份,只能仓皇逃跑潜伏在新身份人面前,准备再次下手。
⭐ ◀ ▶ ⭐ ⭐ ⭐《觀無量壽經》:「人以惡應墮惡道,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俱至,必有火車來迎。
」將將攜手步入婚姻殿堂的情侶共同前往拜見父母,結果途中「未婚妻」離奇失蹤,僅於加油站公廁裡發現一個遺落的髮夾,其餘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因貪腐問題而遭警隊開除的有著敏銳偵查能力的「前警探兄長」介入「失蹤之謎」協助調查;一部具備「社會意識」的電影,以信用卡破產、貸款債務、身份盜竊 … 社會問題為背景,與之「韓影」的過度情緒化而言相較克製;這部電影最「膽寒」的點兒:我們自認為無比熟識的「親近之人」,其實是如此陌生而遙遠!
「她」是誰?
「火車」成為她逃離「債務地獄」的「渡口」與「浮橋」,如一隻血海中涅槃的「蝴蝶」,蹤跡飄忽難尋,越是深入調查越是撲朔迷離!
你是否害怕從這個世界蒸發而無人知曉?
電影隱沒、淡化了對【姜善瑛】「為父償債」的走投無路的心理描寫,沒有從她的角度來闡述敘事,她的大部分場景都是透過「倒敘」和各種「過去」與「現實」場景的時空置錯來構成的,匆匆帶過她生命中段段極度受創的時光,以更為輕描淡寫的表達她微不足道、無助的心境;鍥而不捨的「真愛」驅動著一切,「獸醫院長」若非無此深情,或許一切終將成謎 ~ 最終機場告別場面,【姜善瑛】因「愛」而撒謊,而她臉上微妙的哀傷和她滑落的眼淚則如鏡般誠實、淒切的背叛了她!
「做回真正自己」算是「獸醫院長」對【姜善瑛】傳達的最終勸誡,自我接納,自我尊愛,不乏帶有對「身份認同」的反思!
🍁 화차 🍁邊永柱 ★ 女 ★ 韓國 🔥 46 R 🔴 2012 🔵 韓國 🟣 2025 ▲ 1月 🟣 ➊ 🟣 25🟣 線上 觀影 🟢 55 inch🟣 Ⅱ ≈ 115分鐘【24幀】🟣 原聲音軌 ★ 中文字幕
《观无量寿经》云:“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有火车来迎。
“火车”指载着作恶亡灵前往地狱的冒火的车子。
李善均金敏喜主演,电影一开始就很抓人心,一路好奇女主是谁到结束。
一、就算穷死,也不能碰高利贷。
电影中女主正因为父亲借高利贷,所以全家受到牵连,自己也被折磨的人不是人,鬼不是鬼。
二、人是群居动物,要广交朋友,千万不要独居。
一个人,没有亲人朋友,在这个社会上突然消失了都没人知道,更给了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弱者更弱无法改变的事实令人唏嘘。
三、爱一个人不要太投入,否则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破灭。
正因为男主的执着,未婚妻留给他的所有记忆随着身份的揭穿而消失。
朴海俊也真是,清一色打手、混混、小人的角色,可惜了英俊的外表,大概从一出道角色定位就错了吧。
车琼善(片中曾以姜善瑛、任静慧为假名)是一个源头上悲剧的人,当然她在经历命运对其的不公后选择以逃避自身,残忍杀害她人为据,以她人名义过活的行径也是极端卑陋的。
但抛去法律与道德的衡量,其作为一个源头上悲剧的人,在她自己的心目中,或许以她人的名义活下去,已是对于生之最后妥协也。
其源头上的悲剧,从幼年家中因借高利贷而使得母亲惨死,其进入孤儿院开始,是从未停歇过的。
以高利贷对其的长期追责为形式,使得车琼善的内心安全感一步一步被打碎,甚而至于导致其前夫家庭的毁灭,以及自己孩子的过早死去,直至如失去情感灵魂的状态。
而由此,她便以她人的名义勉强过活在这个世上,哪怕遇上了从始至终对其倾心至尽的文浩,却也在心中毫无再去爱的能力。
当一个人失去了爱的能力,失去了自己能够倾尽情意的对象,乃至失去了自己的名分与灵魂,抛去道德与法律,能够再以她人名义过活,即使勉强,也已是一定意义上的最后妥协。
推荐这部电影《火车》给大家!
没有看过原著,完全是一不留神看到了主演是李善均,因之前看过他的多部电影电视都觉得很不错,遂决定一看。
初秋的深夜看罢感觉意犹未尽,女主角的身世令人唏嘘,她的手段虽然分外残忍,却无法让人单纯的恨她,就像李善均一样,一遍遍的宁愿自欺欺人告诉自己未婚妻不是这样令人发指的恶魔,想要努力相信她,维护她,站在她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她想。
其实女主出场不多,台词也不多,基本是靠李善均和老表警察对她的从旁调查才建立起她的形象。
却就是这样用旁观的角度来逐渐勾勒出这个女人的一切,才令人不断的随着对她更深入的了解而无限唏嘘感慨,既爱又恨。
她无疑是爱着李善均的,努力了这么多年都渴求不到的幸福就这样突如其来的降临,她不是不想做个幸福的小女人,只因习惯了宿命般的奔跑躲藏,于她而言,幸福感越浓反而越使她缺失安全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极大刺激到她无比脆弱的神经。
在被债主逼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终于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
她所追求的幸福,不是寻常人要的有个相爱的人陪伴一生,她所要的幸福,不过就是远远躲在世人看不见的角落,安静了度一生。
这幸福,从来就不曾出现在明媚的阳光下,永远都在那看不见的黑暗尽头。
她要追寻她的幸福,也便义无反顾的踏上奔往黑暗的不归路。
这本不是她的错,却害了另一个同样可怜的女孩。
最后她摇头表示不曾爱过李善均,那绝对是谎言。
真实的自己已彻底暴露在最心爱的男人面前,唯一能挽回一点自尊的也只有如此而已。
那时她内心的凄凉彷徨,想必已走到绝望尽头。
剧情节奏跌宕起伏,悬念迭起,故事随着对女主身世的逐步了解而层层推进,我觉得挺好看的,不知为何评分不高。
老表警察也演得很好,犯过错的落魄警察,即便在不得不寄人篱下的时候,眼里始终有着重当警察的渴望。
他对警察这份职业是真的热爱,查案办事效率干净利落,技术一流,且表情始终宠辱不惊,确实是非常称职的警察。
一直都挺喜欢李善均(发现自己还真是大叔控,喜欢的都是大叔级人物,汗……),喜欢他《咖啡王子一号店》里干净明亮的笑容,《Pasta》里的暴躁,《我们的社区》里的聪敏睿智,这次演的宠物店主,对突然失踪的未婚妻从万分担心到发现一切都是假的时的不可置信,到自欺欺人,最后不得不承认现状接受现实的痛苦,他把一个深爱着自己女人的普通男人的心理变化演绎得很到位,仍然发挥了自己的水平。
不过,山外青山楼外楼,李善均表现很棒,但这次感觉却是戏份不多的金敏喜超越了他。
长得不美,话语不多,却在不多的出场里,让我看到一个原本怯怯的弱不禁风的女孩如何经历了艰难痛苦的心理历程后逐渐蜕变成杀人恶魔。
杀人时她是害怕的,清理现场时更是难以自抑的呕吐,满身血污但仍然义无反顾。
自尽时分明看到眼里再也没了如小鹿般的仓皇无助,变得平静而满足。
那一瞬间,她也许真的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一个人安静的躲藏在世人看不见的角落。
真是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据说《火车》的原著小说写的更好,因这部电影我倒更有兴趣去看看小说。
只不知取名为火车是何意,是说借着火车载着你驶向遥远的黑暗尽头?
也许书中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导演功力不行
衰在男主角外形差演技差,讲话爱咆哮爱喷口水。
以前总是被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毒鸡汤洗脑。后来见惯了这荒诞离奇的人间世,才渐渐明白,大多数人都只是被命运捉弄的棋子,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根本无法也无力还击,随波逐流,顺势而下,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能已经是最安稳的世俗。最要命的是不甘心,想抗争、想垂死挣扎,最后越陷越深,乃至坠入深渊,万劫不复。归根结底,个人的力量着实过于渺小了,渺小到可以被随便一点什么无声无息地淹没。在这种命运面前,连爱的力量都很渺小,渺小到无法救赎一个被爱的人。
不要领陌生女人回家——前有孤儿怨后有火车,血淋淋的现实无数次证明了张无忌他妈的至理名言:女人越漂亮就越会骗人。// PS. 当然是为了嗑金敏喜的颜,真是一张为大银幕而生的脸;但电影也不错,其实格局蛮小,胜在缜密细致的抽丝剥茧,本质更像"高利贷毁一生"的普法片,夹杂不少人性思索——所谓"恶人"也是相对的,人性永远多面且复杂,善恶又何时泾渭分明呢,有些时候在上帝视角知悉恶之因,会对恶人的终局心怀同情,虽然作恶始终不可原谅。/ 李善均几场爆发戏很有看点。
女害女,只能寻求男人的庇护
毫无疑问,完爆日版
一个悲惨女人的悲惨人生。
气氛渲染的很好,一直都在猜结局期待是个大反转,结果事实就是那么的简单,不免失望。片名实在坑爹,都见着铁轨了都没见着火车!最后是女主,承认演的很好,但相貌实在不符合角色定位,被女配们各种秒杀。李善均大叔演电视剧很讨喜,这样的角色显得用力过猛简直是韩版咆哮马。
可怜的女人,痴情的男人。
男主演得太浮夸 女主太丑
女主角真不是盖的,太丑了哦!男猪你M也太不外貌协会了吧!身旁就有大美人,真是窝边草不袭啊!
因为金敏喜看的。男女主演技和演绎方式对比强烈。单纯电影故事做得不错。
还行。就还行吧。李善均怎么都帅
其实这个故事有点讲头,可是为啥导演讲的如此狗血,整部片子除了那位执着的刑警大哥的演技还有点看头,其它的地方实在让人昏昏欲睡。
和片名Helpless一样无可救药的渣片,看了一小半以后觉得之后就是走东野圭吾小说路线,果不其然。但是你学人家东野大叔能学到点精髓嘛?一切的罪恶和丑陋的背后都应该要有它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之所以酿成惨剧的详细缘由,为了犯罪而拍犯罪实在是让人厌恶。结局烂到令人汗颜,这样一部片子拍出来干什么?
非常不明白这部片子的评分。。
唯一的软肋还是在故事上面,逻辑错误和模糊的硬伤还是有很大遗憾。但气氛营造和叙事张力都高度统一,节奏也在类型片的高度之上。男主角表现很有代入感,女演员在外貌上首先就不够有说服力,为达到怜人效果。
“这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一次下坠,她终于自由了。。。”过普通的生活,这是最奢侈的愿望。
相比之下小说都有意思了
连看两部韩国悬疑片,盲证和这部,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这部悬疑部分不悬疑,苦情部分不苦情,看得人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