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再见吧!少年

再见吧!少年,Let Life Be Beautiful

主演:刘敏涛,荣梓杉,谭凯,顾语涵,斯外戈,徐可珑,陈楚生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再见吧!少年》剧照

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2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3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4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5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6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3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4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5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6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7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8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19再见吧!少年 剧照 NO.20

《再见吧!少年》长篇影评

 1 )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有些演员的红是必然的

千万流量的刘敏涛为什么能在中年时持续翻红?

《隐秘的角落》里荣梓杉扮演的朱朝阳,为什么小小年纪能一跃成为这部年度悬疑大戏中最耀眼的角色?

看过《再见吧!

少年》,我找到了答案。

《再见吧!

少年》深深震撼到了我。

震撼我的是扮演患病孩子王新阳的荣梓杉和扮演他母亲的刘敏涛那殿堂级别的演技。

即使在黑暗寂静的电影院里,炸裂般的表演也穿透了观众们的内心,它们成功建构了精彩的戏剧冲突,完美演绎了人与病魔互搏时的艰苦状态:哭泣、不甘、愤怒、倔强……淋漓尽致的表演震住了所有观众,直到电影结束,观众们依然静静坐在座位上,停留在观影状态中。

在命运巨大的挫折前,主演们昂起头颅,有着不甘不屈的硬骨和勇气——饰演母子的刘敏涛老师和荣梓杉,把自己生命和灵魂深处的珍贵东西、对生活深刻的感悟,毫无保留地奉献了出来,奉献给了观众。

当刘敏涛老师扮演的母亲周岚,得知孩子病情复发时,她怒吼道:“我们一直在配合你们医院的治疗,你们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我们就怕给孩子耽误了。

房子也卖了,工作我也辞了,你还让我们怎么样啊?

他怎么会复发?

我保护得这么好,为什么会复发?!

你救救他吧,你告诉我怎么做才能救他。

”说着说着,泪水渐渐从她的眼眶中迸出。

为母则刚,周岚并不是一个轻易甘心和认命的人,但面对孩子的病,她却是最脆弱无助最放不下的人。

她可以日夜不息地照看孩子,却并不宠溺,依然坚持天天监督他写作业。

她可以果断卖掉房子卖掉车子不惜一切代价,因为她实在承受不起那个结果。

因为害怕失去,她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

在这场悲剧中,其实最抽身难退的,是母亲。

有些演员的红是必然的,因为他们把对人性的观察和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和把握,都融入了表演中。

这使得他们有能力演绎每个角色充满能量感和真实感的瞬间、那些细微自然的表情和反应——逐渐流出的热泪、慢慢崩溃的内心和在绝望中缓慢崛起的意志和决心。

每一场戏,他们都在倾尽自己的生命和所有感觉,精准、充沛、富有层次感,令人动容,也令戏剧充满尊严。

荣梓杉扮演过今年的悬疑大剧《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

在《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谜团人物。

荣梓杉小小年纪,已经展现出了对人性、对生活惊人的理解力和细腻入微的表演力。

在《再见吧!

少年》里,他演绎出了少年王新阳在得病后微妙困苦的心理状态:刚进病房时,王新阳表面看起来无所谓,其实一直在艰难维持着内心的平衡。

直到他发现自己的病治愈率其实很低,直到他不得不接受化疗、被迫剃光头时,他崩溃了。

荣梓杉演出了少年的自尊心和脆弱:被母亲剃着头,他渐渐哭了出来,他感到恐惧和手足无措,面容因为痛苦也随之扭曲,直到泪水将他淹没……父母的眼泪也像掉珠子一样落下来。

一个本来美好的家庭,被命运不幸的螺旋痛苦缠绕,他们紧靠着抵抗命运的打击,他们努力着互相拥抱……即使痛苦像潮水涌来,王新阳也依然是坚强乐观的孩子,病魔从没有夺走他内心的温暖和善良。

他从容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爱自己爱别人到了最后一刻。

看过《再见吧!

少年》令人更觉生命和真情的宝贵。

生命并不永恒,活着时要多加珍重,方不辜负曾经活过。

在电影的结尾,弥留之际,王新阳和要好的女同学来到了海边。

他转过身,问道:“你还会记得我多久啊?

”风起云涌,海浪就在他的身后起伏,无数的瞬间组成了这个世界。

他站在瞬间里,依然问了一个关于永恒的问题。

电影把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都放在了这个无解无答的结尾,也令这些存于银幕上的瞬间,转化成了观众记忆里的永恒……“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花一样绚烂……”——朴树《生如夏花》

 2 ) 死亡来的太突然

白血病发病太凶猛了。

就像小男主说的,他没有战胜病魔。

这不是靠意志就能战胜的病魔。

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

死亡是多数病人的结局。

真实!

平凡的人,平凡的家,卖车卖房治病,差一点家破人亡。

孩子用自己的歌挽救了想自杀的母亲。

歌星用自己的行动,给了人们希望。

这就足够了,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可以做到这种地步吗?

爱情的萌芽,挺好的,刚刚好。

希望强大的祖国可以早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

 3 ) 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可能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当你觉得剧情落入俗套时,电影立马告诉你并没有那么简单。

最厉害的是,这是真实故事改编。

影片给人生生不息的感觉,由此,国产电影也让人感觉生生不息。

后劲很大,看完后必须要看完字幕才缓过劲来。

可是,回家后依然找来了影片中的音乐来听。

这部电影让我对爱奇艺有了巨大的改观。

 4 ) 我好想爱这个世界啊

2020-10-30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少年王新阳的生活因突患白血病而彻底改变,面对未知的明天,新阳依然乐观坚强,努力实现青春梦想的故事。

很高兴遇见你,王新阳,能够相互陪伴度过这两个小时的时光,来聆听我们的故事,感受这漫长岁月。

结尾的时候,你问,我们还会记得你多久?

我想,这下,你的愿望终于达成了吧,来到了舞台上,在聚光灯下,让你的偶像唱着你写的歌,我们都在镜头前,成了你的小迷弟呢,是的,这是你留下的痕迹,是你留给爸爸妈妈,留给我们的礼物。

真的,谢谢你。

生命就是这样,我们可以很开心的玩,可以大声的唱歌,也可以用力跳得很高,我们可以很努力的活着。

在剃掉头发之前,王新阳向妈妈吼,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是我要生病?

我还要那么多想要做的事情,我不想死啊。

在与妈妈和护士的头发保卫战中,新阳输了。

丢掉这场战役的结果就是自己变成了一个职业病人。

在医院里,再也不是之前那些不用做作业,还有零食陪伴的快乐时光,而是与怪兽殊死搏斗的艰难岁月。

可能,如果没有处在生命的边缘,我们便不会感觉到它的美好吧。

如我,如你。

每年大约会有四万个孩子因为白血病失去生命,而我,王新阳,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家人一起过完14岁生日之后,复发的王新阳就安安静静地走了。

没别分别的画面,甚至还没来得及准备,没有好好的告别,家里,就只剩下爸爸妈妈两个人了。

爸爸从外面买来了三个肉包子。

那是以前新阳上学的路上吃的早点,他在生病的时候想吃,却被妈妈骂了,他不能吃油腻的东西。

爸爸刚吃了一半,妈妈就端起盘子扔到了垃圾桶里。

“孩子没了,但是大人还在啊。

”爸爸离开家里,推着车子走了,那是信仰的自行车。

妈妈走进新阳的房间,新阳的校服还挂在衣架上。

“你怎么忍心啊。

”“你想妈妈吗”“妈妈想你啊”。

上半年,有一次在厨房里遇见阁姐,她说一个同学在日本,跟她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好好活着了。

那时候,我觉得,那些我们常常抱怨的,或者想要逃避的,平平无奇的日常生活真好。

可是,当我们又回到那些循规蹈矩行色匆匆的生活之中呢?

爸爸问王新阳,想要什么生日礼物。

王新阳回答,从今往后,他都不想再要生日礼物了。

他说,“我觉得,我能当你们的王新阳,我觉得很幸福。

”可能,我们能成为我们,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

我们遇见那么多人,父母,朋友,那些我们只见过一面,或者那些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人,他们陪伴我们成长,陪伴我们度过漫长岁月,陪伴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

只是,可能,这种美好一直围绕在我们周围,而我们,也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吧。

在最后,新阳想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

他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与大壮,朵朵,武寒一起组建了乐队,是的,too young too die乐队,他们一起排练节目,在医院的天台开演唱会,他们对着天空大喊他们会好好活下去。

但是,演唱会结束之后,大壮却走了。

那个爱吃零食,对着炸鸡流口水的大壮,在电击和肾上腺素的刺激之下都没有苏醒过来。

甚至来不及好好告别,病房里就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习惯,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它会提高我们感受生活的阈值吧。

我们不断习惯新的生活,不断把快乐很满足建立在新的坐标之上。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体验这个世界吧,让我们一起,爱这个世界啊。

是不是,很久没有拍下饭菜了,对,打开鲜活滤镜的那种。

是不是也很久没有去湖边拍照了,有晚霞或者晨光的那样。

对了,你不是说,哪天有空,要去南开的路上去看芦苇,那就,带上相机,找个天气好的时间就出发吧。

我们可以开心地玩,可以大声唱歌,可以跳得很高,我们可以,努力的开心的活着。

这是,王新阳教给我的道理。

 5 ) 随便写写

2020就这样过去啦。

今天晚上看了再见吧少年!

哭的我稀里哗啦。

早就听室友说这是一部催泪的电影,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完全进入剧情,而是整个人在剧情外面游走,挑剔画面与演技。

后来慢慢地被代入,不得不佩服刘敏君老师,荣梓杉弟弟的演技,在细节部分处理得很好,还有最后那个女生流落的一滴泪。

我纸巾都不够了。

看完电影,还是特别有感触的,我们总是习惯抱怨生活,觉得老天到处给我设坎,不让我好过。

总是不能十分如意。

可是我们应该懂得,生活已经对我们足够仁慈,2020马上就要过去,也许我们有很多的遗憾和不满,但至少我们还活着,不是吗?

相比于那些不幸感染新冠而去世的人,我们不是已经十分幸运了吗?

我们经常抱怨生活中的挫折,因而我们互忽略了一件幸运的事情—我们依然拥有健康,我们依然拥有活下去的权利,我们不必为了能否见到明天的太阳而发愁。

健康的人总是很难感受到病痛的折磨,因此我们总是少了一份对生命的敬畏。

少了一份拥有健康的感恩。

有时候会想,自己哪一天如果也不幸得了什么绝症,自己绝对不要拖累家人,就让我一个人悄悄地去完成自己一直很想做但没能做的事情,然后少些遗憾地离开。

更希望我的离开不要带给爱我的人太多伤害,不然我会非常不舍与难过。

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大最大地羁绊,是我勇敢坚强,热爱生活的最大动力。

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安喜乐。

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6 ) 再见吧!少年

该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在影片的开头,你会看到王阳(男主)在教室里偷偷弹吉他,被学习委员(女)发现了(该学校是不允许带学习以外的东西来学校的),男主祈求她不要告诉老师,能看出王阳是多喜欢音乐,却在后来查出了白血病,在医院里,认识了新的小伙伴,并尝试着组织乐队,想完成自己的梦想。

在住院期间,王阳还通过网络认识一名网友,陪他度过了孤独的时刻,其实,那个人,就是当时的学习委员晓若。

经过化疗当时是有好转,不过还是复发了,病魔还是夺走了那个少年的性命。

非要说该影片有什么能够打动人的话,第一是独白的声线很好(可能是对我这种有声控的人会…)很触动人心弦的是①影片开头的青春时,那女孩对喜欢的人的懵懂无知,会让我们想到曾经的校园生活,大概也是如此,不懂如何表达,也害怕没有结果大概就会默默的守在他身边吧!②在得知孩子生病时,父母的全身心的照顾,以及后来孩子已去世,父母的悲伤,到后来晓若带来王阳生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时,父母耗尽几个月的时间得以实现后,那种失去孩子的悲痛才有所缓解。

该影片真的挺好哭得,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本人泪点太低,开篇会有些治意,画面感也很赞,当然也骗了我很多眼泪有人忠于读书,有人忠于看电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爱,不过是怎么去对待它罢了。

时间很短,我们总要在这平淡无奇的生活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呀,除了读书,看电影之外,也可以是画画,摄影等等,只要你现在还感兴趣,还能去做的事,那就大胆的去做吧,千万不要在该可以试错的时候,白白浪费掉那些时间我会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和书籍,也希望你们可以推荐好看的电影或书单和综艺,摄影博主给我呀,我会好好学习的啦!喜欢很多奇奇怪怪的小东西,也会想其他的女生一样喜欢很多可爱少女心的东西,不过确实和本人的形象不太符当然了,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那种影评什么的,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7 ) 世界以痛吻你,你就给它大嘴巴子啊!

看完电影之后,我一度想起一位逝去的挚友:身患绝症,但一直微笑面对,在国外旅行时犯病辗转回国治疗;在医生告知关节严重受损,身体机能大不如前,应尽量避免不要继续写作时,依旧写着想要创作的故事。

当然,世上无奇迹,即便挚友满怀对生的渴望,与死做对抗,生命还是走到终点。

我的这位挚友,是世上的另外一个“王新阳”。

在患病的那几年,饱受痛苦,却与电影中的王新阳一样,他们乐观、积极,向上,心中有梦。

也因此,挚友的离开,令我觉得伤痛之余,更多的是徒生出了几分好好活下去的勇气。

要带着挚友那一份,跟这个世界讨要一点什么。

也因此,电影结束后,有这样一个问题一直盘旋在脑海中,不是你妈和女朋友同时掉水里,你先选择救谁。

而是另外一个:如果你的人生中所剩时日不多,你会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说不定是这样的——会崩溃,会绝望,会嘶吼,会质问: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偏偏是我?

我是个好人,但为什么这样的厄运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但质问无用,它就是发生了。

如此之后呢?

是坦然面对,规划好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又或者是留下遗书一封,比如刀命运下手早之前,先行了结自己的生命,可能也会有“以后风往哪儿吹,我就在哪儿“这样的话,作为生命的最后一句。

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在黑板的板书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世界以痛吻我,却要我回报以歌”。

在电影中,王新阳的确回报以歌,所以有了电影的开场和结尾的那一段,陈楚生与王新阳对唱,串联起了这段故事。

然而,王新阳的故事并非虚构,而是改编自真实故事。

16岁的少年王越阳,怀揣音乐梦想,得了白血病后,最终离世。

去世后,王越阳的父母历经辛苦,找到了六位歌手,将他创作的歌曲录制下来,并且被无数的人听到。

他在病情复发时,于自己的歌词文件夹中,留下过这样一段话:我愿意无偿捐献我的眼角膜和其他器官给需要的人;我生病后,很多人给我捐款,把剩下的钱给其他白血病孩子用吧。

现实生活中的王越阳也好,电影中的王新阳也罢,他们在生病之后,所做的每一个件事,都是对惨痛生活的对抗,无一不都力证了《脱口秀大会》中王勉声嘶力竭的那一句——”世界以痛吻你,那你就给它大嘴巴子啊”!

世界亏欠过他一个奇迹,但他用自己的方式,给了心碎的父母活下去的勇气,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呢?

《再见吧,少年》在国庆档中并不占优势,甚至可以说它是一部小成本制作,但是相信仍能吸引不少人走进电影院。

毕竟,饰演王新阳的荣梓杉在《隐秘的角落》里表现不俗,无数人觉得他未来可期。

诚然,在电影中,荣梓杉的表演极为不错。

但最打动我的,却是刘敏涛老师的表演。

看完电影之后,不断感慨,选择刘敏涛来饰演电影中的妈妈真的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为什么?

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生活以痛吻你,那你就给它大嘴巴子”的实行者。

“抹茶冰淇淋”这个梗可能大家都记得:2013年,刘敏涛跟丈夫去日本旅行,当她想吃一个抹茶冰淇淋时,丈夫去不愿意给她买。

刘敏涛后来自白,她说:彻夜难眠、不值得,也因此,她选择结束了这段婚姻。

离婚后的刘敏涛选择做自己,靠自己,放飞自己,成就自己。

她婚后独自带着女儿生活,更加努力,她说:生活让人失望,我偏要逆流而上。

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也正是因为有此人生遭历的刘敏涛,在诠释这个角色的时候,才会不费力气,轻而易举就懂得如何处理那些人生的爱与痛。

可能多数人看完电影之后,最大的感触是——太好哭了。

然而,私以为,在为剧情掬一捧热泪后,更多的是反思:即便生活给了自己一手烂牌,会质疑为什么只有自己在遭历苦痛,更多的是要学会,如何将生活中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同时,也要收起冷漠,趁着年轻利落,把握机会,因为我们终此一生的时间实在有限,不要等到变老时,想要重来已经毫无机会可言。

那么,现在再来问一下开头的问题:如果你的人生中所剩时日不多,你会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8 ) 王新阳:我的生命有点短,却很旺盛。

--生命以痛吻我, 生如夏花之绚烂,我却报之以歌。

死如秋叶之静美。

---一、我是你们最爱的DJ--王新阳“新阳,你又变帅了”“那是必须滴”刷着贴吧的个人主页,看着数字为0的粉丝数,他很在意地叹了一口气,距离他想成为的音乐贴吧大神还差99999个粉丝,这个戴着耳机咬着肉包的骑车少年叫王新阳。

校园广播站里,王新阳放了一首《西涌客栈》送给帮他藏住吉他的于晓诺,这也是新阳在学校艺术节上没能唱完的歌曲。

而这首歌曲出自陈楚生2013年发行的专辑“一次成长的蜕变,一段音乐的纪念”——《我知道你离我不远》,正如专辑名字一样,陪伴和鼓励是《再见吧!

少年》想要叙述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新阳给父母布置的最后任务要选陈楚生的原因。

电影平铺直叙的开篇,就让我见识到荣梓杉非同寻常的少年感,他将一位十三岁少年的真挚自然,接地气且不浮夸地表现了出来。

二、你好!

战友王新阳想从幕后走向台前的王新阳,最终倒在了冰冷的地砖上,十三岁的少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面临却已是生死的考验,年轻的他过早听到了命运的宣判,同房战友的突然离世,化疗剧烈的疼痛,枕巾上的掉发,布满针孔的双臂,带给他的是无尽的恐惧和痛苦,让他开始质问“为什么生病的是我”,开始嘶吼“我不想剃光头”。

作为新阳的后盾,坚强隐忍的父母是少年蜕变的催化剂,刘敏涛老师和谭凯老师饰演的父母是令人动容的,具有穿透荧幕的感染力,面对正值青春年纪的爱子突遭病祸,他们心如刀割却束手无策。

刘敏涛老师饰演的周岚是坚强且柔软的,她小心翼翼地向新阳隐瞒病情,放弃自己最爱的工作,变卖所剩无几的家产,一切原有的生活都在流失,她时刻都在担忧失去新阳这个孩子,特别在剃头问题上的争执,母子的情感双双爆发,十分催泪。

谭凯老师饰演的王业安似乎时刻以微笑示人,即便已经熬到要卖车卖房,他也要给新阳买一把他最爱的吉他,他生怕在妻儿面前漏出一丝疲态,时刻压抑着内心的悲痛。

虽然这一家人深陷病祸的泥潭,但他们向我们展现出的却是逆风而上的勇气,尤其是王新阳在剃头后迸发出的顽强张力,那种即便在命运夹缝中苦苦生存,也要向阳而生无畏生长的蓬勃力量。

面对无情的命运他痛斥过,面对未知的明天他痛苦过,但最终他选择勇敢追梦,与战友们组建了“Too Young To Die”乐队,并在天台唱响了那首反抗命运的赞歌--《当我长大》。

三、原本是痛苦的持续等候,却成了自我的拯救“痊愈”后的王新阳回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家,他知道父母已经为他倾尽所有,买更大的房子不过是安慰之词,坐在篮球场的他,知道变不回去的是自己,面对同学无知刻薄的嘲讽,原本自信的他选择了默默承受。

可惜一家人在绝望中守护起来的希望火苗,最终还是没能逃开命运的玩笑。

新阳病情的复发,周岚在诊室的崩溃,让观众的心又一次降至冰点。

周岚开始变得神经质,渐渐变得易怒敏感,绝望的母亲开始寻找所谓的“偏方”,逼着儿子喝花生衣的汤药,并最终对新阳说出了那句“你要是活不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义,干脆一家子找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一起跳下去”的话。

“能成为你们的王新阳,是你们给我最好的生日礼物,我感到很幸福。

”这一刻王新阳长大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浸在自己的命运中,他要帮父母走出泥潭,“逼迫”他们重新生活。

他向好友托付遗愿,为父母布置好任务,他希望这个任务能拖住父母一段时间,也希望自己的歌能陪伴父母好好活下去。

最终父母也圆了新阳的愿望,完成了自我拯救、和解,全心全力地为新阳实现了和偶像陈楚生合唱的愿望。

四、王新阳: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每年有4万个小孩子因为白血病离开这个世界,而我,王新阳,就是其中一个。

”一首《当我长大》扛起反抗命运的大旗,一首《翅膀》架起追梦少年的虹桥。

毫无疑问,整部影片的高潮就是王新阳和陈楚生合唱《翅膀》这段,已逝少年反抗命运勇敢逐梦的青春绝唱!

极具感染力的现场音乐,配合影院超棒的音效,让人沉浸其中,观影结束后也花了不少时间来平复心情。

写在最后,影片总体来说给予观众的仍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希望观众能从少年王新阳的经历中汲取力量和勇气的,新阳面对命运的寒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肩负热爱勇往直前,向阳而生追逐自己的梦想。

世间大多数传奇,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将心意化作了行动而已,生活可以普通,但人生不能平凡......

荣梓杉 饰 王新阳

 9 )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原本冲着弟弟还有本片冲入国庆档的底气,加上首播预告观感尚可,非常好奇成片会是什么样子,刷到30号有点映第一时间就买了票。

片头字幕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台湾的制作班底,而整个片子呈现出来的质感也是能让人感觉到电影是想往台系小清新绝症生离死别bittersweet那方面靠的,特别是几乎全片大光圈虚化逆光大头照加上医院天台的“床单阵”力图营造一种清新梦幻感,可惜就算是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拍摄,依然是一种国产都市剧的质感,或许真的需要一到两位台湾腔演员(把斯外戈那个角色换成台商后代就可以了呀)。

即使暖色调的调色依然是给人温暖但不温馨的感觉,特别是王新阳走了之后家中非常明显的冷色调对比更加反衬出前面氛围营造的失败。

复发后父母在医生办公室那段摄影的角度更是一种保险广告之类宣传片的既视感。

再来到剧情方面,先从爸妈到陈楚生演唱会开始留一个悬念,再以演唱会上全员到齐作为一个结尾形成一个闭环,可惜中间的故事确实流水账般展开,2个小时下来我并没有看到影片的内核或者主旨是什么,是少年对生命消逝的坦然还是亲子间的爱还是男孩女孩青春期的懵懵懂懂,以上内容都有但就是没一样是可以真正给你在柔软地方致命一击的,例如“我不想死”、剃头和复发后“不再要生日礼物”这三个很好的情绪爆发点却都有一种一拳打在枕头上的感觉,情绪的带动全靠文本和演员的表演。

节奏上也略显跳跃,最后“寻找陈楚生”段落与前面的节奏显得特别割裂,或许是想展现父母那种尽力达成孩子愿望的迫切感,可这中间也太一帆风顺了,好像就是为了讲完这个故事而匆匆带过。

虽有两小时的篇幅,但是男主健康活泼的戏份不多,没有与大部分病殃殃的戏份形成反差造成对比冲击。

影片本身的音乐元素占比也不算小,而且音乐元素的存在是很容易通过朗朗上口的音乐作品来提升好感度的。

但就论音乐这一块也是让人失望的,首先配乐上就让人感觉有点“满”,不是类似敦刻尔克或者信条那样的连绵不对,而是不需要的时候总有BGM在响,而且几乎没有主旋律,可以说毫无存在感且有点扰人。

再说片中歌曲部分,组乐队的情节实在无法不让人联想到Sing Street,可惜这个组乐队的桥段也仅仅作为联系角色的桥段,没有通过乐队贡献出足够抓人的音乐作品,也没有通过乐队的情节来加深成员间的连结和羁绊,只是让这几个“工具人”多点戏份,唯一的作用或许是通过个别角色的离去来骗多几滴眼泪。

表演方面:刘敏涛的演技这次没get到,影片尾声睹物思人那一段的情绪释放并没有触动到我,可能是刚好剧情安排糖糖来敲门。

根据弟弟微博的照片推测,《少年》应该是《隐秘》之后拍的,可能经过一个暑假的拍摄,荣梓杉有那么一两个镜头给人感觉就是朱朝阳的影子没走出来,虚弱驼背的背影,转身回眸都是朝阳哥哥,一弹吉他我第一反应就是要唱小白船了,特别是有个镜头吉他第一声出来还贼像小白船的第一个音。

这部能不能大卖我不好说,后排两个小姐姐是哭的蛮猛的,但觉得这一切可以大卖的元素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组合方式。

成片出来的样子并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

p. s. 因为片尾字幕出现了角色原型,于是搜索了相关信息,看完更生气了。

那么多好听的歌为什么不引用却要在最后靠朴叔叔让我看完片尾字幕!

好妹妹那首《我也可以是流浪诗人》做片尾曲多好啊!

--二刷分割线---我竟然在影院看了两次这部电影,第一次因为带着非常高的期待而产生了强烈的落差,后来豆瓣开分之后我甚至一度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的感受太过独特了。

特意请了三位观影经验比较丰富的朋友给我做鉴定,我也就顺便尝试一下不带预设立场不带滤镜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看看观感有没有改善。

在放松二刷之后,发现之前提到的配乐问题没有那么明显了,甚至还能听出一点点主题旋律的样子,但是依然不是特别清晰,给人感觉就是导演找的temp music。

此外,如果不动脑子的跟着电影的剧情走下来也没有什么不适,但是只需稍微细想一下都会发现整体还是流水账、没重点。

影片质感方面二刷和朋友总结下来就是缺乏电影感,整体更像一部国产剧,再加上摄影用了好几次的升格和滑轨镜头,妥妥的宣传片套路,所以才会给人一种保险广告的既视感。

这里又要cue一下《隐秘的角落》,虽然都是爱奇艺的出品,但是在影调影感的塑造上,隐秘更像是电影,而少年更像是网剧。

从导演的履历可以看到之前并没有太多在内地的工作经历,也许正是这样才会安排出演唱会内场是站票的场景(去过内地体育馆演唱会都知道内场都是坐着的,而且那个场地的大小绝对不是livehouse,电影开场时父母的背景也明显是体育馆)也正是因为这种与内地真实生活的脱节让影片显得架空了,观众会哭更多的是依赖于几位演员的发挥,从而引起的共情。

另外关于引用故事原型作词的歌曲问题,跟朋友聊天了解到相关书籍的风评貌似非常一般,而恰好那些歌曲又在同名专辑里面。

不知道是不是会涉及改编版权的原因或者是制片方有意与这本书做切割,所以故意不用这些歌曲,毕竟片尾字幕里面鸣谢都打上歌手们的名字了。

而且就成片的质感来看,确实民谣风格的歌曲也不是很搭。

好在最后压轴的《翅膀》还是不错的。

 10 ) 愿你来生归来依旧是美好少年

很熟悉的电影情节,一回想,我曾知道这位少年。

我在大冰的书中读到过他,我在百度搜索过他,我看过他所有在贴吧的帖子,我看过他的照片,我听过他作词的那首歌,我知道他短短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也知道他带给了这世界什么。

在电影里他叫王新阳,在真实世界里,他叫王越阳。

电影毕竟是根据事迹改编的,但是他那份对音乐的热忱不假, 那份乐观不假,那份善良不假,那份为父母担忧的心不假。

小小年纪谁遭遇未知的病都会害怕吧,尤其是不知何时会离开人世,这种生命迫在眉睫的感觉实在不好受。

大人都不一定能做到毫不恐惧,但是新阳却有做到。

也许是音乐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也许是因为音乐给予了他力量。

在面对自己热爱的时候,在自己勇敢追求梦想的时候,一切困难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吧!

新阳自我的调节让人感慨这个孩子的坚强。

另外他的同学也让人温暖。

冒充病友与之聊天,帮忙补课,为他打气。

陪他参与音乐会,对他的事情上心。

我相信现实生活中越阳的朋友也一定如此温暖。

这个女孩,也是广大善良网友的一个缩影。

在越阳发帖的过程中,太多的网友在鼓舞着他,让他坚信每一个美好的明天。

子女被病痛折磨的时候,除了当事人是真的痛苦,另外最痛苦的莫过于父母了。

眼看着孩子大了,有出息了,却要面对分离,面对十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

影片中的父母不惜卖房来维持孩子的治疗费用。

那精心布置的房间也没有挽留住新阳更多的留在人世的时间。

孩子是走了,更多的苦痛和不舍,受折磨的还是留下来的人。

在我近期的这段手术期间,我挺深有感触的,我爸妈没日没夜的照顾我,起得比我早,夜里睡得比我晚,我睡着还会不时的来看看我。

我爸本是个不好脾气的人,当然我也遗传了,我们经常会吵会闹,但是我术后疼痛不止,他看到了比谁都心疼。

他和我约定,以后能好好说话绝不凶我。

孩子在父母的心中是重千金的,纵使没有明面的表现出来那份不忍心,但心中一定痛苦万分。

也许真的生病了才会发现生命如此贵重,多想紧紧攥在手中不让他随时间流逝。

也许真的生病了才发现爱你的人是让你多么不舍,父母是你的天,给予你永远的怀抱。

也许真的生病了才发现世上唯有爱是永恒的。

新阳早有预料自己的死亡,害怕父母的跟随,害怕他们走不出思念的牢笼,他让父母去做困难的事——完成他的心愿。

一部分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在,一部分也是为了分散父母的注意力,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光。

一个有心的孩子的举动,更是让人泪目。

影片里新阳录了视频,找到了陈楚生,并在他的演唱会上演奏了他作词的歌。

现实里,越阳让父母找到了大冰,他最爱的作家,找人作曲录歌。

他的梦想实现了,他有留给世人一些念想,他也让父母走出了失去他的阴霾。

可爱善良乐观的少年是走了,也许很多人也忘了他,但他还是活在了一些人的心中,这就够了。

再见吧,少年!

愿你来生依旧是那个美好如初的大男孩!

《再见吧!少年》短评

节奏太慢了

5分钟前
  • Lee_刁
  • 还行

不愧是网络大电影

6分钟前
  • 失温火山
  • 较差

很老套很煽情工工整整无功无过,但还是会被戳到,就很鸡贼地朝着观众泪腺故意挑拨,台湾导演真是挺会这一挂的,喜欢最后结尾的处理……这种青涩懵懂的感情太美好了,cp刚磕起来就be了,哭泣……刘敏涛一人扛起所有爆发戏,演得是真好……

7分钟前
  • 20个小明≯
  • 还行

生命,在于对生的追求,对活的不舍

12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剧情虽然有些许突兀,整体观感也有些煎熬,但是演员的戏演的出色,不至于跳戏,除了故事情节有之外,其他都不错,深度不够,音乐管够,浮光掠影的讲述事情,应该有的情感烘托不到位,人物关系不明朗,重点的感情冲突显得有些突兀。总体来说,荣梓杉未来可期。

16分钟前
  • 科克托马斯
  • 还行

感觉剧情太多刻意的处理了,然后整体又比较平,不过刘敏涛的感染力在这部里有get到

21分钟前
  • 阿五
  • 还行

这部戏成功展示了朱朝阳阳光青春的一面,在感叹命运无常的同时也有教大家乐观积极应对一切。刘敏涛很会演,除此之外确实没什么优点了,剧感严重还拖沓,像是故意拖时长。

26分钟前
  • 亲切的昊子
  • 还行

2.6|恶心,充斥着成年人对于小孩,对于患者的美好幻想,打着真实事件改编的旗号满足自己的主观意志。小演员本来就不会演戏,也不安排更会演的人和他对话支撑支撑他的表演,最后的煽情也着实把我恶心到了,一副你不哭,我这段就继续放不停的架势。东拍一点,西讲一下,什么点都拍,来一锅大杂烩,最后莫名其妙的让演员哭,给她放音乐,让观众哭,钱躺着赚。什么是恶意消费,这就是。

27分钟前
  • 麦麦脆汁鸡
  • 很差

拍得太像电视剧了。真实故事改编也救不了编剧们,剧情俗套,再加上没有足够丰沛的细节支撑,说这是浪费时间系列不算过分吧。两星是鼓励分。

30分钟前
  • 尘飞扬
  • 较差

主题必然是感人的,不过整个电影都被虚假的氛围包围,以至于就像是几个主角在舞台上脱离现实地表演着。影片通过妈妈的迷信来表现她对儿子的爱和不舍,稍微有点不合适。如果没有最后一个镜头,晓若真是太悲催了,恐怕小男孩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一开始对网友说孤单的时候。。。总有些别扭。晓若简直是个完美的姑娘啊

34分钟前
  • HandsomeWang
  • 还行

全片只有刘敏涛和医生对峙时的哭戏、自己躲在儿子房间失声痛哭的哭戏和看到儿子给她手写的信的一瞬间三个地方打动我了……其他时间,我要么有想冲出影院、要么有想昏睡过去的冲动……

38分钟前
  • 杜小德
  • 较差

故事出自《阿弥陀佛,么么哒》,质感和书一样文艺油腻。

39分钟前
  • 黑.华兹华斯
  • 很差

刘敏涛nb 荣梓杉来日可期和妹妹好甜🐒

41分钟前
  • Lurker
  • 推荐

题材决定下限,才华决定上线

42分钟前
  • 大金牙呀!
  • 还行

很一般,总感觉绝症类电影拍的太直白太煽情不如拍的另类一些,如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或者触不可及

47分钟前
  • Mercury.
  • 较差

表演还可以,有的地方也过度刻意,剧情还可以,结尾也是刻意煽情了,整体还算好吧,最好看的就是少男少女之间那种朦胧美好的感情,很阳光很美好,很让人怀念。。

52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还行

为刘敏涛演技疯狂打call

55分钟前
  • Au Revoir
  • 力荐

和孙阔。很一般,主题和演员比编导好,还有好像口罩都戴反了(白面朝外),但扮演医护的都戴正了(蓝面朝外),很奇怪,然后王新阳回校在食堂吃饭时,口罩也是蓝面朝外

56分钟前
  • 孙智正
  • 还行

幸好我因为鼻炎多带了俩包纸,纸全哭完了。虽然在知道是白血病题材的时候有这个心理准备,还是在题材和演员的表演配合下,一次又一次的的哭蹦了……真实改编的那张大冰做的专辑,以前还常听中间赵雷和马頔的那几首歌,要是用到电影里就好了。

60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涛姐情绪控制好厉害啊。几个小孩演技有点青涩,但不算出戏,青少年懵懂的好感拍得挺美,不矫情,很难得。音乐不错,配得上涛姐的情绪释放。剧情嘛,熟悉的小岛清新风。同样是接二连三地送别朋友,本片就能拍得哀而不伤,隐隐还能体现出生命挣扎的张力,全程哭丧的《姜子牙》应该反省一下了。

1小时前
  • 人民万岁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