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当海滨的冰川消融时,冰瀑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同时脱离出巨大的冰山,宽达数百米。
各种各样的慢镜头,唯美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第2集在北极,一种毛毛虫在夏天觅食,在冬天冬眠,周围的冰凌像尖刀一样围着它,不断向其延伸,却没有将它刺伤。
等到春天时,它会再次苏醒,再次觅食,并且在冬天的时候再一次冬眠。
如此这般,14年之后,它才会变成飞蛾。
好长寿的毛毛虫啊!
另外,信天翁有长达50年左右的情侣生活,是所有动物中比较长的一种。
花絮:为了拍摄企鹅,一个拍摄组会在南极驻守四个月,忍受低温与狂风,还有企鹅的尖叫,而最后采用的镜头长度却只有几分钟。
此片极为震撼,这里给出推荐理由。
1、拍摄、制作极佳,画面精美、场面宏大,还有力求完美的配乐。
2、大卫·爱登堡亲自主持和解说,主持风格自然幽默,解说纯正,建议学英语的可以拿此片来磨耳朵,个人认为英国英语远胜美国英语。
3、每集的最后十几分钟是拍摄花絮。
4、整个片子的文稿写得相当出色,完全不是我朝那种纪录片的语言风格。
唯一可惜的是目前只下有720P的版本。
E1 海狮追逐企鹅,翻滚翻滚(¯﹃¯) 截取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xODMzODI0.html虎鲸捕猎时的合作精神花絮:水下工作室E2 某只企鹅在筑窝时去偷另外一只天然呆企鹅窝里的石头,对方完全没察觉 Σ(`д′*ノ)ノ 北极熊妈妈让小海豹跑掉了,站在冰窟窿前郁闷发呆 (;´д`)ゞ小北极熊在妈妈捕猎时总是发出声响被妈妈训斥 (>_<)一只毛毛虫需要经过春天爬出来猛吃-冬天被冻住-解冻-继续爬出来吃的14年循环才长成一只灰不溜秋的蛾子Σ( ° △ °|||)︴霓虹灯般的水母居然有水蜗牛存在,长了对翅膀在水里飘啊飘美丽的白狼和翻滚嬉戏的小狼群花絮:“企鹅高速公路”,摄影师吐槽企鹅使用不同的交通规则(英左美右)下水╮( ̄▽ ̄)╭抢镜头的白企鹅E3 夏天动物们的消暑方法,企鹅的SPA花絮:在破冰间的船上拍摄,主动出现在摄像机前的北极熊(;´д`)ゞE4 小鸟试飞,小企鹅学游泳花絮:挡住企鹅出水的工作人员,被企鹅压倒了(¯﹃¯)E5 灵巧的伶鼬(>_<)海底的死亡冰柱┌(。
Д。
)┐北极光\(^o^)/可怜的冻死的小企鹅(┬_┬)花絮:零下50度,风俗160公里/小时,直升机航拍 狼VS野牛 “你会为此悲伤,当你知道在这两个顽强的生命中,会有一个死去。
”E6 因纽特人 驯鹿皮制衣服 海象皮制船 采摘悬崖上的海鸟蛋格陵兰岛的丹麦巡逻队 爱斯基摩犬潜水机器人冰雪下的洞穴网南极科考站海豹脂肪可以用来燃烧取暖,也可用来修补船E7姜还是老的辣,成功预测冰河崩塌
1、寿命在自然状态下,企鹅的寿命一般为15年到20年,目前已知最长寿的企鹅是丹麦奥登塞动物园内的一只巴布亚企鹅,到2020年已经41岁,并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2、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南极到北极距离过于遥远,以企鹅的迁徙能力不足以从南极走到北极;南极与北极之间必经南温带、热带及北温带,企鹅无法承受这三个温度带的温度。
17世纪的北极曾经是有企鹅存在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存在过大海雀。
大海雀是一种非常像现在企鹅的一种动物,它们是现在企鹅的祖先,但是它们没能逃过灭绝的命运。
大海雀自身不会飞翔也不会游泳,而且走路还十分的慢。
人类发现这种动物肉质鲜美而且它的蛋也好吃,再加上它容易捕捉,很快大海雀就遭受大量的捕杀,最后走向灭绝。
3、夫妻制度绝大多数企鹅的婚姻都会非常牢固,只有其中一方死亡,或无法成功孵化雏鸟,才会解体。
曾有人用了10多年时间对近千只企鹅进行观察,发现82%的企鹅还始终维持原配。
帝企鹅属于严苛的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之所以保持一夫一妻制,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抚养后代。
这其实是因为帝企鹅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导致它们难以同时抚养多个后代,即使雌企鹅会产下两枚蛋,它们也会只选择其中一只蛋孵化,抛弃另外一只。
由于每次只能抚养一枚蛋,而且必须要夫妻双方共同参与才能养大,这就使得即使出轨也不会提升后代的数量,所以帝企鹅才不会出轨。
而且仅依靠企鹅妈妈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孵化幼崽,更无法养活幼崽。
以至于如果雄性不参与抚养后代,那么该种群就会走向灭绝。
该种群之所以没有灭绝,恰恰是因为在演化的过程中,雄性回归家庭,与雌性共同承担抚养后代的重任。
所以,帝企鹅对伴侣保持忠诚,其实是因为它们的交配目的是为了繁衍,如果环境不允许同时孕育多个后代,它们只能集中有限的力量,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虽然帝企鹅在繁殖期内会对伴侣保持忠诚,但当繁殖期结束之后,它们就会各奔东西,等到来年时,它们往往会更换配偶,然后继续繁衍下一代大多数帝企鹅的伴侣都和上一年不一样,只有极少数保持着固定的夫妻关系,这样做其实也符合动物的优生学,因为更换伴侣能够使得自己的后代基因更加多样化,后代的基因越多样化,存活下去的概率就越高,由此可见,帝企鹅的繁殖和婚姻政策,都是为了后代做准备。
如果帝企鹅在交配季节配偶不幸离世,对于还有机会更换配偶的帝企鹅,它们会尽快寻找伴侣,重新组成家庭。
但如果错过了产卵季,它们就会重返大海,独自觅食,等到来年交配期到来时在寻找伴侣。
其实不只是帝企鹅如此,许多一夫一妻制的动物都是如此,比如:狼,狼虽然对爱情比较忠诚,但如果阿尔法狼失去伴侣后,种群中的次级狼就会上位,成为阿尔法狼的配偶,而自身也成为了阿尔法狼。
但近来人们研究发现,企鹅中也有纸婚现象。
2006年,在重庆兴澳海底世界爆出了一则关于极地企鹅的绯闻。
舆论对此可谓是“一片哗然”。
据极地企鹅饲养员讲,名叫 “滨滨” 的雄企鹅在名叫“璐璐”的妻子的“生产”期间,竟与名叫 “清清”的雌企鹅发生了“婚外恋”。
具体情况是这一年的3月底,璐璐产下了两枚蛋,然后与夫君滨滨轮流开始孵蛋。
不料,4月中旬,滨滨开始三心二意,孵蛋时间从每次8小时减少到3小时。
到后来干脆24小时也不见踪影。
那么滨滨放弃父亲的责任,去忙什么了呢?饲养员发现,此时的滨滨已经开始与雌企鹅清清出双入对,并开始出现了相互“鞠躬”的亲密行为,因为正常的企鹅夫妻配对,首先从相互鞠躬开始,然后逐渐相恋,这显然是与清清发生了“婚外恋”。
更有力的证据是,此前一旦有其他企鹅靠近滨滨和璐璐的房间,滨滨就会非常凶狠地啄它,以此保护自己的家园。
但发生了“婚外恋”以后,清清就可以自由进出它们家了。
更有甚者,这对情人甚至公然当着璐璐的面亲热。
而此时的璐璐,为了下一代,不得不含悲忍泪,每天24小时孵宝宝,连续一周都无暇进食,让饲养员不得不采取其他救护措施。
滨滨的“婚外恋”和对下一代的弃养行为,无疑意味着它们婚姻的解体,而这个婚姻才持续了仅仅一年时间。
相对于人类来说,一年的婚姻算是纸婚,而这例企鹅纸婚的出现,很可能是史上人类发现的企鹅中最短暂的婚姻,这显然是对企鹅大家族美誉的一种亵渎。
但科学家认为,这只能算是企鹅婚姻的一个特例,很可能与重庆的气候及环境影响有关。
当然,其中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企鹅的纸婚究竟有多大代表性,这有待于考证,但大多数企鹅的婚姻都可以维持很长时间。
根据阿根廷国家研究委员会2012年的一项长达30年的企鹅研究,发现一对麦哲伦企鹅的婚姻已经维持了16年,这对于寿命最长有20年的它们来说,几乎是它们整个的繁殖年限。
16年的婚姻已经相当于人类的钻石婚了。
研究人员给生活在阿根廷南部塔哥尼亚海岸的5万只麦哲伦企鹅分别戴上了金属标识环,并使用卫星跟踪它们的行踪,研究它们的生活规律。
结果显示,麦哲伦企鹅通常是在阿根廷南部塔哥尼亚海岸度过夏季的繁殖季,然后它们集体迁徙到巴西海域。
这漫长的迁徙时间要长达6个月,它们在海上生活、睡觉、进食,在来年的春天再返回旧巢与同一个伴侣团聚,繁殖下一代。
迁徙往返一次各自要跋涉1.6万千米,其夫妻团聚一次,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
即便如此辛苦,其中有一对夫妻,婚姻竟然持续了16年。
它们每年春天,无论是夫妻一方谁先回到自己的老巢穴,都会在巢穴附近发出“爱的呼唤”,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唯一的另一半。
团聚后,又共同孕育新一窝雏鸟。
在16年中,它们夫妻双方单独经历的行程,已累计达到32万千米,其忠贞不渝的代价非常高,也因此非常感人。
到目前为止,这对大约有18岁的麦哲伦企鹅的钻石婚,应该算是迄今人们发现的企鹅家族婚姻持续最长的真实例子了。
研究它们的婚史,不但有助于揭秘它们的生理特性,还有助于了解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历史。
鉴于花了15个积分开通了腾讯视频一个月的vip,就快速把BBC的经典纪录片都看了一遍。
从各个角度讲这个地球上的动物,昆虫,鱼,哺乳动物;有的从社群的角度,有的从大陆的角度,有的从生态的角度。
有捕食的,有迁徙的,有共生的,有奔逃的。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概括和抽象,动物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几件事情:吃,逃命,交配,育儿。
有时候环境恶劣得无以复加。
比如在南极里,帝企鹅在风暴下带着幼崽迁徙;比如狮子身负重伤,但依然四处捕猎,只为了带给自己的孩子。
这种动物性一开始就刻在了我们的身体里,基因里,无法克服和逃避。
其实如果丁克,生活会惬意一点--不需要额外捕猎,不需要跋山涉水寻找额外食物,不需要带着幼崽冒险迁徙。
生活里自己吃和逃命就好了,也减少了很多无聊的重复。
但如果只有自己吃和逃命,那生存的概率会非常低--没有群体的协助捕食会更困难,逃命时没有群体的掩护,在生死关头--掠食者造访时,没有同类为自己当替死鬼和分母。
从这种意义上看来,付出就是为了收获,生育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吃,逃命,繁衍,都是为了能让自己活得更久一点。
于是,一个生命,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形成了,基因密码注定了它要在一个圆圈里不断重复着自己的宿命。
狼过得快乐吗?
鲸鱼过得快乐吗?
飞鸟看到的风景美吗?
它们不知道,它们只知道,要活下去。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造物主,是否看到人类,就像看着一只愚蠢的仓鼠,在笼子里不停转圈一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们自以为拥有无穷的智慧,却无法摆脱基因里刻下的神秘旨意,在自然规律的牵引下,像狗一样不停追逐着自己的尾巴。
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是在转圈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态度,让转圈的过程尽量比其他动物要更愉悦。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02极地之春1.生命雪原上重新长出植物,毛毛虫不知道从哪里来,成为除植物外的第一个生命。
生命的诞生、过渡期、成长,有时候可太恶心了,就是生理上的恶心,不带有情感倾向。
我第一次谈生命恶心是在那个艺术品《一千年》里,我说生命的繁衍生息令我恶心。
我想到,对于其他物种来讲,人类生命的繁衍也是恶心的,更何况这个物种还不断拓宽自己的空间,挤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
说回来其他物种繁殖这个事情,我还没有看到过人类婴儿诞生的场景,但是无数人把这个事情构建成一件幸福的美妙的事去期待。
我在想,我潜意识里觉得人类诞生是美好的,但是我亲眼看见其他物种诞生,为什么会恐惧和恶心呢,即便仅仅是一种生理反应,但为什么呢,我情绪上是不是也有呢,如果情绪上也有,是不是说明我在排斥其他物种,为他们的诞生感到厌恶,我是不是天然地在抗拒、争夺,我是不是潜意识里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为什么我对人类不会有这个反应,对其他物种却有。
是不是我作为一个人类的自我认同在起作用,那这个认同到底有什么用呢,这样看起来也太糟糕了。
但是在表达里,我深刻认同的却是相反的。
我每天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就会觉得人类没有继续存续的必要了,早点灭亡吧,但是我面对其他物种的死亡会难过,不希望他们死亡和消失。
在生和死的问题上,我对待人类和其他物种是如此不同。
2.自然最震撼的就是在纪录片亲眼看到万物恒常变化,冰原移动,生命消失,再重新出现。
我想人类也这样,无法对抗自然,我们和其他众多的物种没什么区别。
我们有无数的作品在反思,人类和自然,和其他物种,到底应该如何生存下去。
这必然有人类造成了无数物种灭亡而产生的反思。
当我们开始掌握技术,我们从渺小的那个自己变得膨胀起来,我们“征服自然”,然后在无数次自然灾害到来,人类无力抵抗,抑或是自然的眷顾和恩赐下,人类得以存活,我们才开始了“敬畏自然”、“热爱自然”。
03 极地之夏看完这一集再回头看看标题,才觉得这个标题如此贴切,第一集也是,真的在讲述《春》。
比起第一集,这一集的生命力更加地蓬勃。
最直观的就是阿醒提到的那个,人类早就应该将目光放在其他物种身上,看看它们如何运用独有的、超越人类的智慧去延续整个物种的生命。
我很少看到一个物种和族群残害彼此,即便是为了竞争,选出能够带领族群生存下去的肉食动物也很少无缘无故残害同类。
但是人类会,人类在伤害自己的同类,也伤害别的物种,以非常残忍的方式,战争、灾难都是人类造成的,因为愚蠢,也因为自私。
无论如何,我们怎么办?
追求更高的GDP吗,赚更多的钱吗?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生活下去。
只要这个世界、这个时空还在,人类的痛苦就永远存在。
另外一个非常纯粹的就是——我被这样的景观打动了,不管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是否和人类有关,我都被这些物种打动了。
有时候也不是那么讨厌人类,我们的一厢情愿有时候也非常动人,比如镜头背后的摄影师和导演,他们的内心波动绝不会比我们小,他们肯花时间去探索这些,和未知的世界对话,和自己对话,谁说得清呢。
也许只有这些庞大的自然奇观落在我们面前,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真正平等地去看待其他的物种,去热爱自然。
04 极地之秋幼鸟从150米高差的悬崖峭壁上学飞,一不小心失败就会落入狐狸口中。
北极熊凭借着超凡的嗅觉找到了死去的长须鲸的尸体。
其实看到这些弱肉强食的画面会有一点痛,这种应该是一种同理心,因为自己不想被如此对待,所以觉得对方也不想被如此对待。
如果非要说人类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大概是对死亡的畏惧,我们在面对其他物种的尸体的时同样会哀痛,会不忍。
我们和这些弱肉强食的动物没什么不同,我们也在以别的动物为食,但是我们发明了一些别的——杀生要超度、佛家吃素、小孩子因为有同理心会为动物的尸体伤心而把动物埋葬、知道刺身是被或者割下来的会拒绝再吃。
只有一只企鹅能被养活,我觉得这里也是。
但也许,正是这样,这个物种才得以更好地存续下去。
另外就是自然和物种的关系,自然恒常变化,万物只有去适应、生存。
05 极地之冬这一集最重要的是展现地球两端的动物们如何度过漫长寒冬,从中存活下来。
想要分享以下几点:北极熊刨开松软的冰雪开始冬眠,母熊在睡眼惺忪中产下小北极熊,然后照顾其长大,度过整个冬天。
这种繁衍、动物的母性时刻,在这个片子里展现了非常多。
其实我想到,这些是人类能理解动物的重要部分吧,因为这个部分,在人类这个族群里也有。
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过于把人类的道德法则加诸于动物身上,比如帝企鹅抢夺与母亲失散落单的小企鹅,我们难免会用人类的道德去猜测和评价。
白绒线鸭的生存赌博,这个让我极为震撼,它们抱着要么死要么活的决心,这个几率都只有50%,完全就是在赌博。
尽管在冰间湖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它们试图挣扎过,但是那种敢于和自然平静对抗的姿态也令我非常动容。
冰晶开始撕扯植物体内的细胞时,我的整个心都是颤抖的,自然的力量太强大了。
这个部分到后面,还有一个深海的镜头,冰柱落到海底,迅速将海底的生物冻结起来,然后浮冰把它们带走,困在海平面以下的冰层里,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天灾,是庞贝末日。
我想起来对话苏格拉底关于环境伦理的那部分,最后有一个哲学题是说,你认为自然有特殊的本质吗?
威胁或平庸?
当我看到冰晶,想到自然这样把它创造的生命就这样终结,我觉得非常伤心。
狼群在追逐牛群的时候,母狼的行为让我最为动容,公狼放弃了,可是绝望的母狼浑身是血也仍在战斗。
帝企鹅跃出水面的时候,像你知道冬天就结束了。
妈妈和企鹅爸爸换班照顾宝宝,这个画面非常的温情。
但是在争夺、绑架与父母失散的小企鹅时,又令我非常痛苦。
但实际上,人类也如此,只是我们用道德和羞耻感把这些隐藏。
「关于自然」格陵兰岛中央的冰层厚达2英里,当北极变暖时,岛中央会形成冻冰湖,几天后满溢的湖水会在冰面上雕凿出一条条水道,雪水润滑冰面和岩层的交界处,导致冰层移动滑向海洋。
雅各布港冰川每天可移动40多米,是地球上移动最快速的冰川,其巨大的冲击力,可以削平高山或夷平大地。
当冰川上出现巨大裂缝延伸到冰川深处,冰块失去岩石的支撑,将产生崩塌,冰瀑布是冰川内部即将崩裂的征兆,一旦崩裂,巨大的漂浮的冰川诞生了。
随着春天来临,冰封的水面逐渐消融,整个冰层开始移动,数百万吨的冰块冲击着岸边的巨石和树木,它们包含着地球上10%的淡水资源,汇入海洋后会加速冰层破碎。
涡流型的水流是冬季海水中暗藏的危险,它们由浓度很高的咸水构成,海面上不断形成的新冰层使海水中的盐分不断升高,比重大的盐水迅速下沉。
随着盐水的下降,周围的海水迅速结冰并形成冰梯,“死亡冰手指”逐渐向海底延伸,冰层上的寒冬通过这个特殊通道流向海底,当它在海底着陆时,所有被触碰的生物都会葬身其中。
尽管温度已经远低于冰点,深海中巨大的压力仍能使海水保持液态。
洋流带来冰冷的海水,将一切冻结成冰。
由于冰的密度比海水小,它会带着冻结在上面的一切物体浮向海面。
即使是那些移动速度很快的动物也不能逃脱。
冰块把海底的生物碎片带到了浮于水面上方的冰层下。
「关于动物」一角鲸为了抵达冰封海湾里的新渔场,必须穿越冰层中随时可能闭合的临时裂缝,道路窄得连单向通行都很费劲,这时候与对面过来的一角鲸狭路相逢,双方比划着锋利的长牙,最终一方让步,又一起游了回去。
依靠触手捕食的侧腕水母,通过挥舞纤毛把阳光变成闪耀的彩灯。
灯蛾毛虫被冰冻住后,会停止心跳呼吸,身体里的内脏血液都被冻结,而当几个月后冰雪消融,它们又会起死回生。
这个过程会重复几年,它们才能化作飞蛾。
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夏天,一年中海冰面积最小的时候,白鲸沿着既定路线,开始一年一度的旅行,成千上万只白鲸在退潮时游入河口浅滩,激烈地扑腾身体,让沙粒摩擦去除身上的死皮,让它们身体保持清洁舒服和流线型态。
「关于人类生活」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诺里尔斯克,地球上最冷的城市,气温通常在零下50℃以下,卡车油箱里的油冻住了,必须用火将他们烤化。
一年之中有九个月船舶都冻结在河里,必须将附在船身上的冰除掉,否则钢会被越来越厚的冰层破坏。
北极地区最冷的多尔甘人村落,在一年的六个月里取水的唯一办法,是将结冰的河水融化,孩子们会被缝在鹿皮里防止冻伤,多尔甘人会用鹿皮给他们的小屋做保温层,他们大约每周都要迁徙一次,为鹿群寻找新的觅食地,他们搬家是由鹿群拉着雪橇上的家整个迁走,整个多尔甘村落,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搬迁。
在俄罗斯东北角的楚科奇地区,居民驾驶小船穿梭在数百吨重的浮冰中,出海觅食,他们寻找着海象呼吸产生的蒸汽,发现猎物后将它赶往开阔海域,用拴着浮子的鱼叉刺进海象皮肤防止它下沉,再开枪射杀。
他们会花几个小时处理两吨重的海象肉,足够每个家庭吃上几个星期。
当夏天来临,浮冰和海象都离开后,他们会去到岛屿100米高的绝壁悬崖上取海鸠蛋,有无数人因此丧生。
在阿拉斯加,人们发射火箭来研究极光。
在100英里外的外太空边缘,火箭释放出一大团在地球上可以看见的烟雾,烟雾被极光产生的强风吹走。
绘制烟雾的移动路径,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极光如何影响大气。
「素材存档」
牛与狼牛群在广袤的荒芜平原上集结,即冰雪的衣角尚未完全褪去的草原上,那几分显扬的灵动莹白则是这个荒原的捕食者——雪狼,厚厚的白色毛皮在寒风里泠然抖动,清澈的眼珠毫不掩饰饥饿的本能,牛群众探出的小角让他们觉得终于有机可图了追逐,离间,捕获,两匹狼撕咬着小牛脖颈处厚厚的毛皮,剩下的牛群在十米外远观一头成年公牛猛然冲向了受困的小牛,犹豫者跟随距离已经逼近了三米,雪狼颓然松开到口的美食,夹着尾巴逃跑了,小牛重回牛群中间食草者有着庞大的身躯应对食肉者拥有的尖利爪牙,群居的习性应对迅捷的速度微妙的生与死在十米的距离里却能繁衍生息放债者距离欠债人一米不到,轻信的人落入糖衣炮弹的轰炸,有人拯救还是概率问题贼鸥与企鹅这个海滩在夏季有着最高的哺乳动物密度——多亏了这些成年企鹅和嗷嗷待哺的小家伙们,当然了,还有狡猾强壮的贼鸥敏捷的俯冲与谨慎的环视,一只无人监护的小企鹅就被带上了天,待到了安全区域,拆分和饕餮再次上演企鹅的片区里,企鹅夫妇们有了更多的精力来照料剩下的一个孩子,毕竟整个沙滩的这些小家伙在成年期里可得吃掉一百五十吨的磷虾有机可乘被席卷而去的价值,有时候给失去者带来了更好的选择——因为选择变少了逆戟鲸与海狮春季姗姗来迟,但是冰与雪的联盟已经不再紧密如凛冬,四散的浮冰在深蓝的海洋里飘荡,一只海狮趴在一块浮冰上享受着久违的升温,逆戟鲸小分队找到了新目标逆戟鲸通过一致的潜行和摆尾在琉璃样的水面激起了波浪,把握得当的距离和力度,海狮像是融化了的巧克力划入了泱泱海水海狮有着锋利的牙齿,或许那也是为什么逆戟鲸在这块可口的巧克力落入了水里之后依然谨慎,可是别忘了,还是有着脆弱的尾部一个耗不起我上两个,两个耗不起我上小分队,当然,一致而有效的战术也是一击毙命的关键PS:企鹅会偷盗、北极熊养育幼崽、雪鸮结尾伴侣……这些事情到底是本能还是学习的天性,或者它们的智商和XX岁的人类差不多?
要是能听懂每一种动物的语言,世界一定倍加有趣这个世界总是同时上演各种情节,感兴趣的人无暇顾及各个方面;戏剧与影片难道不就是消费现在的时间,欣赏某个时间某个空间、以编剧的意念为转移的可能与不可能的总和么纪录片是一倍浓缩咖啡,自然之景的纪录片让人觉得美景易达只是众人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环境污染的纪录片让人觉得垃圾无处不在而人类自己丝毫没有发现这一点,列国美食的纪录片有时候在当地人看来甚至也是美食无处不在让一隅的人看到最精彩的世界,是纪录片的初衷,但是这个初衷似乎忘记了时间Things are not so accessible在漫无目的的寻求之后发现的新奇才是人生啊,坐观时间的流失才是人生啊,感同身受的体验和真实才是人生啊PS: 啊,人生啊,妈蛋
南北极,神秘荒凉之地。
神秘,因为常人的脚步离这片土地总显得无限遥远,就像天堂与地狱之外另一个不属于人的所在。
荒凉,任何形容词于它都看似多余,同样的阳光照耀下仅只呈现一片雪白的冰原。
我们对于它们的认知也只不过是一个图景下单一的白色,透着深深的寒意,外加几个难以亲身感知其涵义的数字描述。
然而bbc总是给人以惊喜,关于如此荒凉而单调的景观,依然给出了超出常人想象的丰富的全景式展示,并阐述出相应的丰富内涵。
作为自然风光纪录片,bbc一直保持着它的优良品质,首先是画面的质感与美感,这是我们所能获得的美感的最根本的来源。
高清晰的画面对自然风光的最真实的展现,及拍摄者与制作者卓越的审美品位所带来的完美视角的呈现,给观影者带来了完美的视觉体验及精神愉悦。
这是bbc一直以来所保持的优越之处,一方面在于其精良的设备,一方面则是制作者对于其作品的责任所使,对于美这个词的原则性守护。
其另一独特之处在于,将这一宏观的展示与人类的生活与命运相融合,不是单单的说教,而是借观者对于美的真切体验而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成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美学成分而真实的存在。
那么荒凉是如何成为一种美,一种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美而存在呢?
当我离开人群,作为一个孤独的个体望着这个大地的时候,我感到了自身的独特性,一种无可比拟的存在,而荒凉恰恰衬托了这个存在,它的寂静就像是人世最遥远的回声,在这回声中我们听到了自身的本性的召唤,看到了人的存在的超越性及其永恒的孤独本质,在这宏大的自然之流中留下一圈圈涟漪。
而极地的冰冷,荒芜让我们平静,相对于人世的风雨无常,它显现出了永恒的某种品质,像永久的矗立在人世之外的观察者,生离死别只不过在瞬息之间,于它只是恒常的每日景观,蝼蚁之躯不过是对永恒之美的一种献祭,我们生生不息的从泥沼中走出又源源不断的将自身带到永恒的祭台前,周而复始的轮回带来的无限可能性与永恒的单纯之美相得益彰。
这种本质性的回溯让我们与自然相亲近,而那些在荒凉之地的生灵以它们的生存状态所展示的,更传递了一种万物一体的价值理念和美学体验。
自然展示着它的奇迹,就像四季之中变幻莫测的地理景观,而我们如同北极熊,企鹅一样,正是它的奇观之一,是它的组成部分,而并非自由意志力的横空出世。
由此,片子回到了人的独特视角,在人类所造成的种种危害之中,它又如何反噬人类自身的命运。
我们作为自然的成分分享着它的美,一旦背离了这种美,就背离了我们自身。
自然恰恰是我们的身体,冰冷的极地也是,它们是相对安静的一部分,一旦它们开始喧闹,我们就不再有平静。
影片这种整体性的视角让我们以有机体的方式来审视这一切,自然的成分成为可感知的机体成分,并携带者它的深沉的情感来到观者的内心中,成为观者美学体验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而长久的存在于他未来的生命中。
第一集:爷爷的BBC腔………………北极熊。
猫头鹰!!!
(原来猫头鹰的腿好粗的)世界上木有两片雪发是相同的哟。
天然呆海狮追天然呆企鹅的那段真是………………在南极用直升机翻越山脉再进入冰盖的那段真是…………十星第二集:闹起来的那对小北极熊………………北极罂粟,死而复生13次变成了蛾子还是丑丑的北极蛾子……捉鸭子的北极狼爸爸尼玛为什么会长得像韩少…………猫头鹰!!!!!
……当企鹅走路的时候表去打扰他!
他会摔倒!
然后脑袋撞个包………………白企鹅不是企鹅…………风向始终是正确的,有的信天鸥飞不起来是因为太笨………彩虹…………鲜艳的发光的变色的水母…………
想看些關於雪的片子,有無推薦呢
摆拍
这个片子看得我心潮澎湃,就很想跟着BBC的摄制组去走一趟,觉得那样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心都化了。
都是国营电视台,BBC既能拍JA名著,又能拍这样的纪录片。。。CCTV真是。。。。。。
又下到纪录片了,美则美矣,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接近梦想
最好看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Awesome!
BBC制造必属精品,没错哒!帝企鹅冲上冰面那颤动的圆滚滚的肚皮特写哟,萌翻天啦~
拍假纪录片的都去死
摄影实在是太完美了~
不好看
BBC的纪录片从来不会令人失望。P.S.那只偷同伴石子的企鹅猥琐得太太太可爱了!!!
寒假在家天天看
跟跳跳一起看的,看到了北极动物拼图里的5个动物。
想亲眼见证一下。
真是好看的不想再说什么。 从早晨8点开始看了一整天~ 别人耗时5年的制作我一天就看完了,总觉得不太好。 献给我们这么好看的纪录片的你们,谢谢了! 每集演完时片尾10分钟的拍摄花絮一定要认真地看!
10星,滿分推薦。看過無數BBC紀錄片,這一部是極品。其壮阔不能用语言尽述。而每一集最后10分钟的花絮,让我觉得,一辈子能参与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拍摄,死而无憾。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