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重金属囧途

Hevi reissu,重金属之旅,Heavy Trip,A Band Called Impaled Rektum

主演:托尔斯坦·比约克朗德,安蒂·希海基宁,维尔·希尔卡,约翰内斯·霍洛佩宁,萨穆利·贾斯基奥,明卡·库斯顿,凯·莱蒂宁,皮霍·朗卡,锡尼卡·莫克尔拉,麦克斯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挪威语言:芬兰语,英语,挪威语年份:2018

《重金属囧途》剧照

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1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2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3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4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5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6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13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14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15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16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17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18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19重金属囧途 剧照 NO.20

《重金属囧途》剧情介绍

重金属囧途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四个重金摇滚边缘人,主唱是疗养院清洁员,吉他手是驯鹿屠夫,贝斯手是图书馆管理员,听歌过耳不忘,曾死过两次的鼓手最有冲劲,一心想出国演出;他们在地下室练团12年,从没上台表演,镇上几乎每个人都鄙视他们,披头散发被人讥笑是「娘炮」,骑脚踏车还会莫名被临检,他们只好把所有怒 气都发泄在音乐上。 有天,城里来了一位国际出名的重金属音乐祭主办人,意外获得演出消息的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决定以团名「插爆直肠」出征上路,一路横冲直撞,偷车、盗墓、渡海、挟持精神病患样样来,甚至闯越两国边境与武装军人对抗,费尽千辛万苦,只为了一战成名的演出机会…...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寡居的一年卫宫家今天的饭彩虹色的粉笔与智力障碍人士同行的小镇工厂的奇迹欧洲攻略夜深沉理发师不请自来犯罪现场调查第十季哈斯木光影之战临阵脱逃小角色奔命秋之女丽芙和玛蒂第二季宫心计脱狱鲨鱼湖泊解放大西南机动战士高达GQuuuuuuX困兽熟悉的陌生人天使陨落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镖行天下前传之库丁之谜仇念女伯爵鬼精灵6:灵异入侵九个完美陌生人第二季赴汤蹈火

《重金属囧途》长篇影评

 1 ) Children Of The Sea

情怀:故事发生的地方在芬兰北方的乡村,在这里,他们反复练习了12年,重金属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粉丝们一时的热情而已。

正是重金属,让他们从周围静悄悄、土兮兮、乡下到不能再乡下的环境里逃脱出来。

致敬:1、电影中的死亡、呕吐是等情节是致敬了前辈《摇滚万万岁》。

当年U2乐队成员在看了《摇滚万万岁》之后哭了,因为通过那部电影他回想起了很多自己过去的岁月。

2、影片其中一段台词:在雾气朦胧的早晨 在时间的边界 我们消失在初生的太阳里 在学会飞翔前 我们就已飞跃天空 我们认为这日子永远没有尽头 我们失去了海的孩子。

来自于英国著名重金属摇滚乐队——黑色安息日的歌曲《Children Of The Sea》3、乐队最终参加的北诅咒音乐节(Northern Damnation)实际上好像来源于诅咒音乐节(Damnation Festival),这个音乐节每年在利兹大学举办,为期一天,音乐节的定位是极端金属、硬核朋克,可能是跟电影中乐队的风格比较贴近,所以选了这个名字。

(如果不对欢迎指正)对立:这部电影不仅仅描述了一群追逐梦想的人,还影射了一些人们对金属乐的看法。

1、保守的居民,总觉得衣着夸张一头长发的他们是瘾君子、流氓。

但实际上他们内心细腻敏感,热忱、无私、乐于分享。

就像影片中的帕西是个怪人,永远只有一副表情,但其实很无私,很有同情心,而且他是重金属的活字典。

片中他宣布自己要改名,把“Pasi”改成“Xytrax”。

这个梗,影射的是重金属走极端和喜欢起“雅名”的倾向——比方说“Impaled Rektum”这个组合的名称。

2、小镇上流行歌手被人警察和镇长尊敬,有自己的保姆车,镇上的漂亮女人他都唾手可得,这种小人得志的形象被乐队成员鄙视,也暗示了流行VS重金属的现实状况。

 2 ) 音乐是解药

我不是重金属迷,我甚至只听过俩场重金属现场,听重金属确实是得把所有乐种都听一听再来听,好像就能感受到真正的魅力。

但是我对于音乐的理解之一是,音乐是抒发人类情感的方式,是表达艺术,是能够迅速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艺术,更笼统更无约束而更自由了。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令人看完就想立马去领会一下金属狂潮,开展一段美好的追梦之旅。

艺术应该是相通的,不相通的不理解其他艺术的艺术一定不能算是艺术,电影也是一样,有歌剧电影,摇滚电影,流行乐电影,民谣电影,金属电影,电影里有无限发展的艺术元素,电影是一种伟大的载体,在原有的艺术形式上再进行改造与创造。

一组年轻的金属乐队,带着他们的处女作,爬山涉水不需要原因地来到另一个国家的音乐节,带着他们死去的鼓手棺材,抢出了在病房中有暴力倾向的新鼓手,躲过警察的追捕,跃入了大海,开始了他们分享艺术的时刻。

面对死亡,勇于谈论死亡,直面死亡,不畏惧死亡,放下死亡。

这是本片主人公的思维模式,而主题更像是一出极其幽默的态度来讲述追求理想的追求独特的意识形态的浪漫主义。

幽默是游戏的态度,浪漫是尝试的勇气,而他们坐着维京的战船来到目的地,来到表达勇气的站台,用独一无二的音乐,震撼世界。

我为人类有金属乐感到荣幸。

我为人类有电影感到满足。

 3 ) “金属”启蒙(影评,Hevi reissu)

不知道今天介绍的这部作品能够激起多少人的共鸣?

不知道在中国有多少人热衷于摇滚乐?

不知道在国内有多少人听过金属乐?

以三个疑问开场,为本篇影评定下来一个基调,那就是“此文仅献给那些读得懂摇滚乐/金属乐内在美的哥们/姐们!

”芬兰电影《重金属囧途》作品类型:音乐、喜剧主要演员:Johannes Holopainen...故事概述:讲述四个痴迷“重金属”的青年(后来鼓手挂了),为了理想(登台演出)不断努力、不断奋进的故事上映时间:2018年3月9日在芬兰上映

出品于“北欧重金盛产国度”芬兰的“音乐影片”,淋漓尽致呈现了金属乐的激情、魅力、气势,牛逼!

作为一部纯粹的斯堪的纳维亚音乐类喜剧作品,本片剧情简单、轻快、通俗,一目了然,简而言之,就是“金属猛男追梦之旅”。

基于此,笔者在接下来的点评中将不会涉及过多剧情方面的内容/解析,而是将精力放在影片所隐射的诸多思考点。

(特此告知)剧情简要四名金属党踏上以“登台为目标”的金属音乐之旅。

主唱:Turo(疗养院清洁员),暗恋Miia,特技“黑嗓”

吉他:Lotvonen(屠夫),特技“速弹”、演奏特色偏“重金属”,类似:美国的Metallica...

贝斯:Pasi(图书馆管理员),“黑金”痴迷者,影片下半段,致敬“Immortal”的装束,一看便知。

鼓手:Jynkky(职业不详),疯狂鼓手(有点X-Japan队长Yoshiki的味道)。

后来在开车途中为了避开麋鹿、撞车挂了。

其接替者是“病人”Oula。

思考浓缩进入影评的正题了。

思考...一,傲慢与偏见a,对于男人留长发的偏见留长发的男人,有问题!

这个观点在许多人心中根深蒂固。

至于这个论调对不对?

至少,在下不敢苟同。

仅凭一个人的外貌(头发长短)来判断此人的好坏、优劣,未免有失公允,难以服众。

更何况短发、长发,只是造型上的区别(当然不排除,有些人是为宣泄情绪),与人品关联起来,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b,对于传统观点的傲慢维护人们反对男性留长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传统思维的搅扰”,因为在传统理念中“女性留长发是荣耀;男人留长发则是羞辱。

”所以呢,长此以往,短发成了男性的标配与标志。

(这难道不是变相的性别歧视?

二,做自己这个时代,成为“自己”越来越难,许多人的日常都是在扮演“别人眼中的你”,你的和善、你的低调、你的从容、你的忍耐、你的所有表象,都在“演”,人人都是演技派,人人隐藏真实的自我,为的是什么?

能够从容的在这个物质世界(人际关系复杂的年代)生活下去。

但是,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不论哪个年代,总有那么一些人,不走寻常路,他们有个性、真自我,坚持做自己,就像剧中的那几个金属党,十年如一日,做自己想做的,轻蔑周边那些无聊的杂音。

这样的人生或许得不到赞誉,也难免受困于现实压力,但,这才是每一个人/不同的人所应该拥有的独立人生。

三,中东移民问题影片下半场有这么一段插曲,“边防受命拦下Turo一行,结果却误打误撞抓捕了一批中东模样的过境人员”,这个桥段安排在这里,有其搞笑的成分存在(一笑而过),但最根本的意图,是在讽刺“北欧国家对于中东难民所执行的一系列偏颇政策”(深思熟虑)。

四,摇滚精神什么是摇滚精神?

中国教父级摇滚歌手崔健诠释:摇滚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实际上,这个解释还是“云山雾罩”。

要理解“摇滚精神”,首先要理清“精神”两字的意义。

精神是什么?

举个通俗的例子:人饿了要吃饭,吃饱了就满足。

这个由“吃饱”导致的“满足”,就是一种“物质上的饱足”。

而“精神”呢?

说得抽象些,就是物质的“虚无化”。

说的具体些,同样以上面的“因果关系”为例,人饿了,没有吃的(物质上无法供给),然后呢,人只能借助“幻觉”(脑中臆想,吃了美味佳肴),好了,实际上吃饱了没有?

当然没有,但心理上有没有饱足?

有。

这就像进入梦境一般,在睡梦中,你吃香的喝辣的,不要太惬意,心里美滋滋,而实际状况却是“黄粱一梦”。

“精神”就是这样,让你“补脑”,却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帮助”。

搞懂了“精神”,再来看“摇滚精神”,对于老崔的这句话“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个人还是比较赞同,真正的摇滚乐,特真实、特感人、特生活,那真的是“有感而发”,不像流行乐,满口“之乎者也”,实则“空洞无聊”,这种“小清新”都是给人洗脑用的,而“摇滚”是让人看清现实,看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美丽还是丑陋!

总之,“摇滚精神”不是让人们安于现状,而是“居安思危”,“摇滚精神”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对于生命、对于现状的那一声不屈的呐喊。

终。

抱歉,写这篇影评时,笔者的身体略有小恙,如果措辞、文理有所欠缺,还请担待。

编剧★★★★☆(故事干练、台词精炼、设定老练)导演★★★★☆(芬兰人执导这类音乐作品,十拿九稳)演员★★★★★(完全看不出在演戏,太真实了)剧情★★★☆☆(故事单薄了些,笑料扎实、饱满)视效★★★★★(北欧风情,这景色令人流连忘返)音效★★★★★(死金、黑金、旋死,听者热血澎湃)推荐度★★★★★(金属党不容错过)

 4 ) 拉在自己身上总比便秘好

一、默写剧本一个金属萌羞涩大叔,整天骑个自行车带个耳机,三点一线的在琴房,家,工作的地方。

这基本上就是他的平凡的一天。

他的工作也很平凡,是个精神病院的护工。

你想吧,一个爱音乐的青年的精神状况,他基本上都有。

比如:拿着拖把摇摆,被欺负的时候,带上耳机放大音量。

起初的他,就是一枚羞涩的小直男。

同时呢,他还是个内敛害羞的主唱。

面对喜欢的女孩,被道格拉斯三流艺人欺负的时候,却屁都放不出来。

(这一点都不摇滚,更谈不上金属了。

)长发闷骚男,应该是很sheldon的,记得住所有音乐的作者、旋律、歌词等、而且是最操心、最理智的那一种,就是那种几位大哥有事情,我办好便是的那种感觉。

不与人争辩,聪明,文艺,更重要的是,话不多。

但是做出来的 事情,却容易是最出格的。

比如:超速拍专辑封面,唯一一个金属彩妆。

胖队长葬礼上的悼念词还是很感人的。

金发朋克男,有着金属的背景他是一个屠宰场割肉的。

平时割起肉的样子,可能是和芬兰的鬼天气有关,他像极了玩脏金属,死亡金属的家伙。

他带来了整个乐队原创歌曲的创意,尤其是在闷骚男这么严厉的审美评论的基础上,他通过一台绞肉机中带着刀子的肉,打开了自己乐队的原创大门。

胖队长,灵魂人物,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并且可以感染到其他三个人。

用台词的话说,对梦想执着到可怕的那种感觉。

甚至死过两次,为了梦想,也是进过警察局偷东西的家伙。

只不过,胖队长太疯狂,非要和测速仪较劲。

(这里有个矛盾的地方,一个玩死亡金属的家伙,最后却不敢撞鹿,说明这些人的内心还是非常善良的了。

)其实,整个片子的思路是根据一个简单的结构进行的。

乐队介绍(四个人基本概况)—音乐节邀约—原创歌曲的由来—获得点赞—专辑封面——后备鼓手找到—专辑名字以及logo的由来—去不了音乐节——胖队长之死——放弃音乐——希望点燃——(后面的话,就略显魔幻了)跨境(芬兰挪威)被捕——跳崖——音乐节着陆(警察跟着镇压)——演出成功。

冲突点:狂躁的精神病患者——成为鼓手(只有金属乐可以治愈这个精神病患者)害羞,沉浸在音乐世界——走出自己沉浸的世界,与世界对抗,获得主动性。

(不敢和女生说话,不敢反抗,一紧张害怕就会呕吐。

到后来,亲吻自己的敌人,亲吻自己喜欢的女生,呕吐完之后,大声歌唱。

中间经历了那位精神病患者的开导,你只需要面对自己的恐惧即可。

)演出的邀约,改变了大家对他们的态度——邀约取消,一落千丈(群众会因为你的知名度,由前呼后拥到群起而攻之)金属乐和流行乐的矛盾(尼古拉斯红衣就是个典型代表,浮夸,花心,功力,世俗。

)被打击之后,坠入谷底——重新站起来,燃烧起来金属之魂(看到了乐队的专辑封面,女友的提醒)如何乐队打击(胖子之死,辜负了所有人期望的恐惧,平时压抑的状况)顺从——反叛(跳崖,和警察抗争)二、印象深刻的镜头

人生就是你永远找不到女人的阴蒂

爱音乐就是要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萌大叔前期是一种唯唯诺诺的状态,不real

莫名萌

很棒的金属镜头

很狂野的名字,但是,哈哈哈

村民们的转变

笑点:莫名搞笑,轮到他的啤酒瓶被喝完了

刚到演出现场的时候,停好车,车牌自动掉下来(笑)

狂野1:拿测速仪来拍专辑封面,想拿到封面就要去警察局

K

感悟:有的时候你只需要去直面自己的恐惧

转折点1:得知不好的消息

男主因为紧张,狂吐不止。

(笑:叫人家小浣熊)

黑色安息日的主唱

转折,一张狂野的照片又一次点燃了他的金属梦

直面自己的敌人

带上棺材,去演出

无事可干的边境线炮娘

真的很好笑

阿拉伯人民怎么看

棺材入海,所以他们也这么干了

屁蛋超人

维京金属

官方摇滚精神的诠释

完美演出 呕吐之后

感悟

三、一些感触1. 后半段芬兰挪威边境线,那一段,彻底笑翻2. 高潮部分,呕吐完,然后死嗓开场那一段。

震撼到不行。

3. 电影本身,严格意义上讲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喜剧。

摇滚电影的套路,也存在。

(压迫,执着,梦想,反抗。

)对于,阅片量不多的观众或者金属狗而言,这将是一部能够引发高潮的作品。

可是,对于我而言,也就1.2特别出彩。

别的部分并没有给到我太多的惊喜。

4. 每个人人生中都有害怕的事情,比如约一位领导吃饭。

我还是很紧张的,有时候为了避开紧张,就延期吃饭这件事情。

说白了,还是不敢面对呗,如果饭店查好了,时间约上了,话题想好了。

约便是,哪有那么多废话啊。

5. 年轻的时候,一直都有这种态度。

有话就说,有话就写,而且要彻底,因为彻底之后才是美丽的空虚。

年轻的时候,一直很理解这件事情。

闹就闹大的。

我呕吐也好,我唱砸了也好,我义无反顾的触碰法律,去做一出格的事情也好。

只要后果不是很严重,承担的来,那就拿后果说话吧,至少要让生命绽放一次,到老了可以有niubi去吹。

6. 这一帮年轻人的出格之举并不是因为性格本身,而是因为梦想使然,摇滚精神在召唤。

所以,故事就出来了。

 5 ) 摇滚精神永存!

一开始是闷骚萌萌的金属乐手,其实很真实,现实中的摇滚乐手很可能是个社恐。

整个电影的节奏也是蔫蔫的……但是没想到这电影后劲十足!

最后的棺材跳水可太棒了!

鹿血,狼獾,超速记录仪,照片,死亡,边境枪战,呕吐,疯子,养老院……这些元素产生的化学反应太有趣了!

男主多洛很帅,乐队的整体感很强,爱情线很甜,这才是青春励志电影啊!

剧本充满惊喜又荒诞,但是放在金属乐上又很顺理成章。

那个一贯愤怒但插上耳机就瞬间回魂的“疯子”,不就是摇滚乐迷的夸张演绎嘛~还有米娅,爱给人希望和勇气!

“有时候先做后想,勇于搞砸,结果更赞哦~”

 6 ) 出发前他们练了十二年——重金属勇途

君不见轻描淡写的十二年,在屠宰场的地下室,一双子承父业的屠鹿手练成了方圆百里最快的吉他手,一个寡言的图书管理员能听riff识曲出口即诗身兼贝斯手设计造型师,鼓手一身机械肌噎死仍能打节奏,主唱狮子吼威慑四方驯鹿减产更能虎口夺食……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别以为北欧发达国家,生活便有多容易,人生不是电影,人生艰难多了。

生活是吉他手父亲摇滚手势上断了的两根指头,是帽子青年最远只去过铁岭的无奈,也是边防女上校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担忧和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的喜悦…… 可生活能打垮你吗?

谁说端屎盆子拖地的人就不能玩摇滚甩头发,谁又说绞肉机带不来音乐的灵感,艺术本就源自生活,谁说没枪头就捅不死人?

反倒是道貌岸然的流行伪君子,西装革履摩丝头,实际上是个会走路的生殖器…… 尽管不懂北欧重金属,但是听完插入直肠的演奏后,确有种菊花一紧喉头痒的感觉,仿佛重燃少年时代摇滚的激情。

电影通过嬉笑打闹的剧情传达的依旧是最简单淳朴的信念,这信念叫做——坚持信念。

他们练了十二年,换了小马哥得说四遍:我等了三年,就是为了等一个机会!摇滚不死,抬棺上路!

 7 ) 重新认识

#重金属囧途[电影]#一部颠覆认知的电影,因为不懂重金属,也有误解,这次才算是略知一二。

北欧芬兰的电影第一次看,但维京人的野蛮、淳朴着实让人觉得可爱。

如果说落后的原因,那也不对、这里不穷,或越是富有越是简单。

音乐表达达到自由的极限,那就是摇滚,只有北欧的土地才可生长,事实也是如此,北欧为摇滚圣地。

切割驯鹿肉卡住时,往复的节奏,即为原味摇滚音调,让我对于摇滚开始尊重和略有理解。

剧情前半段很自我,后半段很玄幻,跳崖那一段画面极美,看得出只有北欧这般极为富有的国家,才可如此想象,并且放飞自我,不摔死当然不可能,不过是剧情嘛。

音乐如是一种梦想,爱人如是一种梦想,那都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则为主旨,隐喻为狮子,必须去面对,主人公跳进浣熊栏一顿暴打,也算克服,但很无厘头。

末了,一班人戏剧般登台,俗套成功,抱得美人归,收尾,并无新意。

只是北欧电影的表达方式,太简单,太直接,还是出乎意料。

 8 ) 一场为金属党量身定制、却适合所有人观看的励志电影!

《重金属囧途》观影感!

为金属党量身定制却适合所有人观看的励志电影

刚刚看完《重金属囧途》回来,绝对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之一,没有辜负一名金属党对它的期望!

芬兰+挪威两个重金属国家联合打造的,还能差得了!

我到现在还在激动中!

影片的大致走向跟常规的“小人物的梦想之旅”没什么区别:主人公生活在乡下小镇,做着微不足道的工作,要么忍受着别人的非议,要命就默默无闻毫无存在感。

最终在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偶然契机下,凭借对梦想的热爱,从失落到复出,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感动众人。

这样的电影我们从小到达看了不止100部,但为何这部《重金属囧途》仍让我心潮澎湃,甚至在观影过程中被某些场景感动得热泪盈眶,源自于这真是一部懂重金属音乐的、为了重金属乐迷所量身定制的电影,里面的众多细节、搞笑的梗、乃至最后煽情的情节都非常符合金属党的心理。

为了照顾很多还没看过的朋友的感受,我就不过多剧透了,更多的说一些感受吧。

影片里的主人公所在的是芬兰一个小镇,我们的主人公在生活中的真实角色分别是:主唱是疗养院(兼顾养老院和精神病院的功能)的清洁工,吉他手是驯鹿屠夫(子承父业的家族式作坊,他爹是个“狠角色”,看完你就知道了),贝斯手是图书管理员(绝对理论派,并持续不懈地向所有来借书的萌妹子推荐极端金属唱片),鼓手职业不明(信念最为执着的一个,鼓打得真不赖!

)。

这个由从小到大的玩伴们组成的乐队,虽然成立了12年之久,但从未演过一场,所排练的曲目也都是翻弹,没有名字也没有自己的作品,因为主唱不管唱功多么牛逼,到了大家面前就会紧张地张不开口。

主唱虽然长发翩翩、颜值担当,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腼腆到不行的人,被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diss过(娘炮、基佬、长发拖把,瘾君子、怪胎……)见到自己心爱的姑娘也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就连镇上一个酒吧驻场歌手(当地人还视为大明星)当面羞辱自己也不敢回嘴,每天骑个快要散架的二八自行车,过着家、疗养院、屠宰场地下室的三点一线的生活。

其他几位也都如此,只有在地下室排练室,才会在音乐中完全释放自己的激情和能量。

这跟我自己和身边的金属党的现状简直太一致了。

很多人误以为金属党跟他们想象的“地下文化”一样外表张扬、性格狂放,纹身穿环、要么大光头要么披肩发,完全一副“负能量”的样子。

可只有我们自己才会清楚,真实的金属党是什么样子。

绝大部分的金属党是放到人群里压根看不出来的,简单而普通,腼腆而内向。

也只有在金属现场才会将自己的能量随着音乐爆发出来,音乐结束就变回温顺小绵羊了。

甚至前一秒钟冲着台上乐队大喊“牛逼”,下一秒演出结束乐手下台从身边经过,都不敢上前打招呼那种,更别提在场地里相互交流了,彼此偶然间的眼神交流,都急忙躲开。

回到电影中看着主唱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害羞和尴尬的表情,真的太感同身受了。

我觉得金属党才是一群有着严重社交恐惧症的群体,哈哈哈。

所以整部电影前半段,我是在又憋闷、又无奈的心情下看的。

前半段的情节也在平淡中进行。

情节的转折来自于一个金属音乐节主办的偶然造访(当然绝对不可能冲着他们来的),这给了乐队成员们一个美妙的幻想,认为自己可以跻身于邻国挪威的大型金属音乐节演出。

而故事从这个时候也开始有趣起来,成员们开始筹备自己的挪威之旅,在小镇中因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演出,所有人各种美妙的误会也在不断积累,并最终积攒到无法收场,让乐队直接面临解散的崩溃边缘。

后来又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重新点燃了成员们的激情,真正开启了他们激情四溢的挪威之行。

抱歉,为了不剧透,我只能写这么笼统了,因为后半段的情节真的太精彩了,我真的希望你们能自己去感受这里面的每一个笑点和梗,包括几场非常非常非常METAL的热血桥段,真的让我泪奔。

最后当然是圆满的大结局了!

至于里面的音乐,质量真的不错,肯定会出现一些著名乐队的著名片段。

尤其乐队自己原创的那首歌,相当猛啊!

不知道有没有原声带,也不知道这乐队是否真实存在,如果真的存在,绝对可以关注哈!

\m/太吊胃口了是吧,对不住,第一次写影评,真的不知道咋往下写了,剧透就不好玩了。

很多人都问这片子在哪儿上映,大规模上院线估计是没戏了,这是2018欧盟影展巡展带来的一部,北京只排了3场。

全国有七个城市。

济南,杭州,深圳,北京,上海,南京,成都。

场次大家自行搜索吧。

 9 ) 短评里,我没说完的话

四个长发披肩的小城重金属摇滚音乐边缘人,地下室苦练12载,备受小城其他人嘲讽,但是一个机缘巧合,他们居然把自己的录音带交到了国际知名重金属音乐节的主办人手里,去国际重金属音乐节的消息不胫而走,四个边缘人居然备受人崇拜尊敬,甚至还得到了一个在本市最好的吧里演唱机会,但是主唱一个史诗级呕吐不仅把自己吐懵了,而且也得知自己并没有获得去音乐会的机会。

于是大家又开始嘲讽这四个执念于重金属摇滚的音乐人了。

但是死过2次的好友意外离世还是让主唱斗志昂扬。

于是大家偷车、盗墓(重金属摇滚乐队就是要整整齐齐的,哪怕队友去世,也要以棺材形式出现)、带了一个精神病患者(需要一个鼓手,这哥们儿打鼓非常好)、战战兢兢过边境线(被一群cos阿拉伯人的傻娃们给救了,边防小哥萌萌哒还有担当,边防老大简直战争狂人)、坠崖跳崖漂到主办国(芬兰人和维京海盗cos们用英语对话,你们都好棒)。

最后主唱又一次史诗级呕吐,但是主唱吐完清醒了,非常好地完成了表演,也最后被抓起来了!

但是主唱觉得拉裤子总好过便秘。

笑点密集,很多小心思啊,就跟重金属摇滚音乐一样,喜欢的非常喜欢,不喜欢的觉得是噪音。

反正大家疯起来,都蛮可爱的。

 10 ) 重金属狂欢

影片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披着重金属外壳的励志片 通过恶趣味的形式增加了笑料 减弱了消极的情绪 受映群众老少皆宜 无论是否喜欢重金属 都可以看得捧腹大笑电影并没有将重点放在了音乐上 更多的是讲述金属乐对主角们对改变和他们对自己热爱的音乐作出的努力 影片有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乐团刚刚成立四人的乐团合影 在鼓手出现意外离开后 剩下的三人正是从这张照片上得到了力量坚持下了自己的梦想 第二段是主唱在每一次表演的时候都会呕吐🤮 第一次在酒吧 第二次是在音乐节 由于受众的群体不一样 得到的反馈也不一样 良好的气氛和狂热的观众是会带给表演人力量的总体而言 影片的可看性和有趣程度对观众相当友好 在节奏推进和反转上也不错 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电影

《重金属囧途》短评

说这片没受《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影响,我是不大相信的。但疯子的可爱,就可爱在他们对信念的执着和坚持。还有那一开口就吐的主唱。

9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虽然剧情多少有些套路,但这些金属党真是可爱。。。北欧人民对重金属也的确是真爱。维京海盗硬的。

10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最后龙头船跟棺材跳水戳心,乐手们长得略萌。好多梗。

13分钟前
  • dikseg
  • 还行

节奏慢笑点也挺平淡 个人觉得不是很好笑 演员选得挺合适 贝斯有点天然呆哈哈哈可爱

15分钟前
  • honhon
  • 较差

金属被黑/夸的最惨的一次,笑点从头到尾,主唱呆萌 死嗓开口跪,爱好黑长直bass 博学多闻:交响,后启示录,驯鹿磨具,反基督,极端战争异教分诺斯坎迪亚金属” 。

18分钟前
  • DioretsaZ
  • 推荐

看睡着了,很搞笑但是我真的太困了。with DV at home by 20190129

19分钟前
  • 柠檬薇子
  • 还行

就吃这套呀!哈哈笑中带泪地看完👏👏👏

22分钟前
  • 水罂粟 [兽女]
  • 力荐

在电影院笑到脸酸

25分钟前
  • 力荐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狮子”。哲学老爸高举的指头(“生活就像阴蒂”),绞肉机里的驯鹿,失禁比便秘强,超速拍宣传照,维京cos,棺材跳水,难得看到“冷”芬兰出这么精分的片子。虽然没有交代地点,前后改编自芬兰民谣的【Kuusamo】还有驯鹿,想必是库萨莫Kuusamo了,那里有很美的奥兰卡国家公园OULANKA NATIONAL PARK。配乐大部分出自Stratovarius的贝斯Lauri Porra棒棒哒。2019.5.25 8/10

26分钟前
  • WIKI魏
  • 推荐

什么鬼

31分钟前
  • Longnel
  • 较差

天,风景也太好了…真想去旅游…

35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推荐

看得我尴尬症犯了.

38分钟前
  • 羊腰子
  • 较差

“拉在自己身上,总好过便秘。”

40分钟前
  • 焦糖爆爆
  • 还行

为啥删我评论???

41分钟前
  • YU
  • 较差

两颗星。还不如缝纫机乐队。要是董大鹏拿这种屎尿屁当笑料早就被喷死了。介于评分虚高我给一颗星。

43分钟前
  • Herr Corax
  • 很差

哈哈哈哈好有爱

47分钟前
  • Molly Zheng
  • 推荐

有点失望 以为是公路片 除了音乐一无是处 那个涂脸的感觉像we bare bear里的白熊

50分钟前
  • timegoeson
  • 较差

“拉在自己身上总比便秘的好。”可是你为毛每次都要喷人一脸,恶心到便秘[允悲]

55分钟前
  • 我叫王美丽
  • 较差

看这个电影感觉不是存在代沟,是太平洋最深的海沟还不够深的隔沟,实在理解不了接受不了。

60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很差

杨克的死带来了全片高潮,结局棺材跳水真的让人热泪盈眶。

1小时前
  • Johnny Fu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