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是原著党,上一次入场看《一路向西》的时候,是看了《东莞的森林》以后的事情,这次入场看《西谎极落:太爆,太子,太空舱》之前,就已经看了《西谎极落》,完全没有留意演员表的我,纯粹是带着对原著的念想买票和进场的。
原著比电影要黑暗很多,也没有这么多刻意搞笑的场景,但字里行间充斥的,都是让人笑到喘气,又绝望得无法喘息的黑色幽默。
“有楼先有高潮”(有房才有性高潮)“要赢在射精前”近几年香港也是金句频出,偶尔觉得有道理的同时,又会觉得这道理来得特别残忍。
可这又是香港年轻人的现状,城市化的程度更高了,却囿于生活空间的狭小,不要说组织家庭生儿育女,有时候空间小得连性生活都是奢求。
很多人会把香港的现状与神州大地的情况分割来看,但今天的香港,又何尝不是现在的北上广深?
如果说,现在的北上广深还不至于那么惨,但其实,我们终究有天,或者终究有一代人,要经历现在香港年轻人正在经历的困窘。
太空舱这个情况,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听的是另一个词——
(图片来自豆瓣)笼屋。
(图片来自百度)大概在我成长的阶段(90年代),笼屋这个词逐渐从香港社会中淡出。
接着经历了几番楼价起跌。
也是近两三年,笼屋这个东西,才换了一个特别新颖的名称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而且跟童年里的记忆不同的而是,通常与笼屋合照的是老人,现在跟劏房(房中房)/太空舱(分租床位)扯上关系的是年轻人。
(图片来自豆瓣)现在的新房价格一万五(偏远地区)至三万多(市区)不等一呎,而每十呎不足一平方,老房子的管理费最低可以去到2块左右每呎,新房子可以3块以上每呎。
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水平大约一万多,假设房子是二百呎(大概是20平米不到),两万五每呎的房子,总价是500万左右,首期三成大约150万左右,管理费选个中等水平(2.8港币)每月也要五百六,还有差饷地租水电煤气费有线电视费乱七八糟加起来港币2000多一个月是跑不掉的,房子月供哪怕只是两三万都已经要命。
(图片来自豆瓣)更可怕的还不是这种看得到的负担,毕竟很多人以为找了银行借钱按月还款不就好了嘛,但偏偏银行是自有一套针对买房贷款(楼宇按揭)风险管理方法的,我们俗称那叫“call 窿”(也就是催款)。
某人的朋友林生也就曾经历过这种事情,买了房子按月还款,但是接到银行的电话,非常和气地问他最近是否方便清偿多少个百分比。
和气问候的背后,其实是提防某个负面的回复,提防某个负面的应对。
一旦收到这么写负面的回复和应对,就表明随时可以按部就班地,准备房子的拍卖程序。
知道这种事情以后,每每经过地产中介,看到有写着“银主盘”的房源,都会脑补一个非常悲惨的故事,而每一个悲惨的故事对面,都可能会有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因为捡到了便宜的好货而窃喜。
在香港炒房,是一件很过瘾,也可以一件很致命的事情。
一方面是有机构帮着你做大你的杠杆,以一百万做本钱1个亿的房价(可以是多套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同一个机构,出于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评估,要你短时间内清偿或补缴大部分的房款,所以炒房人可以短时间暴富,或者短时间内破产至无法东山再起。
这些新闻在我童年,都不是什么特别新奇的事情。
这是林生的原话——“我买楼,就算银行做好按揭,都要同时准备好佢随时会call 窿,随时要俾埋净返啲钱。
”(我买房,就算是银行贷款做好了,也要同时准备好应对银行的催款,随时要结清欠款。
)可是,数学不好的我,粗糙地算完这道数学题目以后,我陷入到了思考当中——20平米的房子,又是否适合作为婚房?
20平米的空间,又是否适合养育下一代?
20平米的空间,又是否适合让所谓的未来栖身?
(图片来自豆瓣)而住在太空舱里的年轻人,显然连这一个层级都无法达到,很多时候太空舱或者劏房,都并不能当做是可以跟未来挂钩的住房条件来衡量。
选择住进太空舱或者劏房,如果不是为了清偿债务,大概就是为了赶紧达到能够清偿债务的水平(也就是在存买房的首期款)。
如果你带着何不食肉糜的心态来看,大概会想为什么不住更偏远一点,或者住更为老旧的房子?
新界地区的租金大概要一万多一个月(一万以下的非常罕见),市区的话2万起,没有电梯的唐楼(低层老房子)6千至9千不等,一个月薪一万多至两萬的年轻人,扣掉租金还没算吃喝拉撒以及约会的常规和不常规开销,住郊区和唐楼都是勉强维持生存。
而那些已将生活搬进了太空舱的人,什么时候才能“上车”?
(图片来自豆瓣)原著的答案是绝望的。
但电影之所以能够定义为喜剧,是因为它告诉观众,当你意外捡到了一条狗,外加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追杀后,而你还没死,且获救的人还愿意遵守承诺,犹如天荒夜谈地每人分你两百万。
(图片来自豆瓣)
(图片来自豆瓣)
(图片来自豆瓣)那么,恭喜你,不用住太空舱,不用改装“货Van”(小型货车),终于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蜗居了。
看到电影的投资方,我知道,这电影能拍成这样,已经尽力了(电影里的那些政治隐喻就不一一解释了,既然电影当做是笑料,我也跟着电影笑了便作罢)。
礼拜天的时候夜里,顺便看了社会纪实的节目。
说的分别三个香港年轻人的现有生活,每个人都有搬离原生家庭的理由,也有继续挣扎在唐楼里的那一口气。
(图片来自豆瓣)印象特别深刻的莫过于一个街头音乐人说每次他要去表演,为了要把所有的器材扛到一楼,来回要走好多趟,后来他数了数,不知不觉竟然走了相当于72层的楼梯。
而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申请公屋(公营房屋/公租房),他说自己还有手有脚能够养活自己,应该把资源留给比自己更需要的人。
节目的最后,记者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
他听后是一个突如其来如同时间停止似的沉思,全靠屏幕下方的跑马灯,才能确认不是因为信号的中断。
冗长的停顿后,他回答说他也不知道。
因为第二天要早起上班的我,吃了褪黑素后昏昏欲睡地硬撑着看完这个节目,看完后我对着某人说——香港太对不起这些挣扎在生存和梦想之间的人了。
当一个社会只有所谓的金融才俊才能够维持体面的生活,而那些搞文艺和创作的人,甚或是那些手艺人,都被这个社会忽视,被经济的巨浪拍死在岸边。
可以预见到的未来,是这个社会将最终枯竭,繁荣说到底是依附于实体经济,而香港的未来,正正就是这些逐渐枯萎的蓓蕾。
电影还有一个地方让我特别深刻,那就是背景音乐,片尾曲我从看完电影一直单曲回放到现在。
有时候,在这种社会里,只能活到30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By新青年理发厅 (音频放不上来,自己去找吧)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我会每天博命喝汽水(我会每天拼命喝汽水)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话知你落雨行雷(管你打雷下雨)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仲边会读书读到二十几(还怎会念书念到二十多)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我爱你谁嫌说多一句(谁还会怕多说一句我爱你)仲点会挂住储钱(还怎么会想着存钱)想去边就去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仲边会先苦后甜(还怎会想着先苦后甜)想发癫就发癫(想发神经就发神经)成日话买楼好贵(整天说房价很贵)我话之你供到流鼻涕(我管你供房供到生病流涕)人地储钱搞婚礼(人家存钱办婚礼)我已经搞紧丧礼(我已经在办丧礼)如若你太攻心计(如果你太工于心计)我竖只手指比你睇(我会竖起中指给你看)横掂我就快0累低(反正我很快就要挂了)有咩留返拜山倾计(有什么事留着扫墓的时候说吧)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仲边有咁多废话任你吹(还怎么会有这么多用来吹牛的废话)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怕咩个身上有阵除(怕什么身上有怪味儿)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或者每天我会更进取(也许我每天会更加进取)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讲真话仲洗乜扮谦虚(说真话还管他什么谦虚不谦虚的)仲点会怕某天(还怎么会担心某天)某天风湿痛到癫(某天风湿痛得崩溃)如今我先至发现(现在我才发现)每日如是(每天都是如此)成日话买楼好贵(整天说房价很贵)我话之你供到流鼻涕(我管你供房供到生病流涕)人地储钱搞婚礼(别人存钱办婚礼)我已经搞紧丧礼(我已经在办丧礼)如若你太攻心计(如果你太工于心计)我竖只手指比你睇(我会竖起中指给你看)横掂我就快0累低(反正我很快就要挂了)有咩留返拜山倾计(有什么事留着扫墓的时候说吧)
(图片来自豆瓣)如果你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请记得,要好好活着和感恩。
向西村上春树一路向西后又一部小说改编,依旧是浓浓的纯正港味小品,依旧是诙谐幽默的自嘲讽刺,轻松一笑中透出的却是星爷电影中那份笑中带泪的无奈。
即使合拍片早已大行其道挣得钵满盆栽,可香港电影还是有一种“骨气”,一种执拧的对于原汁原味的传统的坚守和传承,并且,这么多年也并没让人失望,每一年总会有那么几部纯粹的港片让大家会心一笑,即使昔日辉煌不在,大酒店变路边小食,但口味依旧,小巧了,反而浅尝即止津津有味。
《一路向西》《老笠》《可爱的你》《打擂台》《一念无明》《树大招风》,当你看着王晶炒冷饭,许鞍华拍起了革命片,尔冬升监制起三少爷的剑并为其哀声载道时,却依然有那么一批小导演在每年为我们送上这么几道甜点,解馋,又吃不饱,不过反到有个念想,蛮好的。
时代变了,那些年港片的辉煌也已逝去,留给港人的是那份固守与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交织的尴尬。
“房子问题”对于内地香港来说又有何不同,底层的小人物又怎么会因为你是内地的还是香港的就不同对待呢?
别傻了,都和谐统一了嘛。
故事不能说多么精彩,但是清爽可口,唇齿留香,一些小段子将多部电影,生活,明星挨个黑了个遍,可是又不带着情绪,反而是看开过后的一种小调侃,特别是结尾打999一段,真是看一遍都不够乐的。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对吧”四星,7.5,口味因人而异,喜欢港片的推荐食用~
你能想像到,一两平左右的空间,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住所吗?
麻雀虽小,但不影响我睡觉啊!
甚至可以和女友嘿咻!
那种狭小空间动起来的压抑快感,你能想像的到吗?
你能想像到,五六个人各自占一个空间,厨房和厕所在一块,那种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你今生会这样的经验吗?
你能想像到,为了给女友营造出出国旅游的假象,我可以在屏幕面前就周游世界,那种窃喜是你们有钱人动不动就出国能体验出来的吗?
你能想像到,因为没钱被女朋友分手,因为没钱去抢劫,那种刺激是你们这一生可以领悟到的吗?
我再也编不下去了!
之前看过《一路向西》虽说好多人都是冲着情色去的,但我却看到了小黄片中关于男性“回归初心”的励志情节。
据说《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是《一路向西》的第二部,闲来无事昨天看了一下。
从故事出发,讲的是五个废柴男人蜗居在棺材式太空舱,后来捡了一只价值百万的柯基,引发了一场带有枪战、飞车、绑架等情节的无厘头闹剧。
故事本身趣味性一般,但是电影的人物塑造和细节可圈可点。
《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聚焦当下热门话题——房价。
近几年内地影视剧也频频锁定奋斗在北上广的年轻人,打着哪儿哪儿都不相信眼泪的标签,现在又多了一个香港。
影片将香港这个购物天堂的属性抹掉,反而聚焦到地少人多,房价惊人“五百万的房子没地方晾衣服”这个点。
普通人想在这样的地方白手起家闯出一片天地,并不像写小说一样容易,所以故事的立足点很贴近现实。
再者就是五个典型人物,生意失败后神神叨叨,偶尔冒出几句人生哲理的房东阿成,是经历过挫折的70后的典型;标榜着要伸张正义,却始终不信任任何人的抢劫犯阿成,是被社会摒弃了的一帮人的代表;研究生毕业却无能力支撑恋爱花费的年轻人子轩,贴合了所有初入社会的青年的气质——满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还有90后代表阿峰,想成为街头巷尾无人不知的古惑仔,可如今帮会却成了夕阳产业;想和女朋友追求巅峰爱情体验的货车司机阿明,有激情却没地方开房。
这些人虽然最终的志向不同,但眼前的目的都是想有钱。
所以,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几个人,一起挤进了太空舱。
故事就开始有点儿好玩了。
影片以港式喜剧独有的叙事风格,融入了“古惑仔”“周星驰派无厘头喜剧”等经典元素,将小人物的小事儿刻画的比较丰满。
例如,刚刚你出狱决定洗心革面、伸张正义的瑞昌,在怀疑、揭穿别人的同时自己不自觉的成为“惯犯”;古惑仔阿峰梦想着出人头地,而五年前带他入会的大哥嘴里说着“阿峰啊,名字很好记哦”,却在后面的业务中没有一次叫对他的名字等等,细节处理的还挺好。
就是这帮干啥啥不行的废柴,还在拼命地为生活和梦想打拼,当他们在天台上唱歌的时候,有被感动到,也算是蛮有情怀的。
《西谎极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舱》集结了香港老中青三代顶级人气、实力演员打造最真实的“众生态”太空舱生活圈,讲述了一群“来自太空舱的废青、废中、废佬”为着心中的理想生活,在一个又一个谎话之中挣扎求存的故事。
剧情荒诞升级融入更多现代元素,有对香港社会百态的戏谑和对现实的体察,充满幽默趣味不失港式喜剧的独特风味。
香港骨灰级搞笑大师林敏聪在电影中饰演神神叨叨的太空舱房东阿成,而他的租客则是由被网友供奉为“绝杀00后”的男神周柏豪,他在片中饰演一名对外号称“小王石”但实则负债累累的网络打手。
史上最重磅女神郑欣宜则是“放飞自我”,她将搭档全能演技担当张继聪爆笑饰演一对陷入热恋的小情侣。
三星半。
名字非常拗口,电影却难得好看。
近十几年来随着大陆经济地位的强势崛起,港人在内地客面前惯有的自傲自豪渐渐失去了物质的光泽,昔日嘲笑的外地人的用词“阿灿”也变成了自嘲“港灿”。
老人越来越长寿,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夹在中间的中青一代,因饱受经济和住宅压力而重度焦虑,开始自称“废柴”、“废青”。
就业困难,收入永远跟不上物价,供房压力巨大,没有“住房”就无法“洞房”,成为了他们日夜烦恼的事情。
于是公主病又拜金的“港女”,无为又颓废的“毒男”成了香港网络流行语,网上借此互相揶揄攻击的例子屡见不鲜。
“太空舱”是胶囊旅馆的谑称,两到三平方米的空间,空气闷热浑浊,和棺材比起来大不了多少。
里面有小风扇,小电视,电灯等电器,帘布一拉,就成了半封闭的空间。
记忆中这是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最辉煌时期的产物,初衷是为了让那些工作繁忙赶不上最后一班电车回家的白领,临时有一个歇脚休息的地方。
因为住酒店麻烦昂贵,这种胶囊旅店方便价廉,广受欢迎。
时过境迁,当年只是一夜之泊的胶囊酒店成了常住之地,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劣,买房已是天方夜谭,即使租房也渐觉囊中羞涩不堪负荷,干脆蜗居而入变成了家。
宇航员太空旅行,往往时日长久,所以港人习惯称那些整天鬼混或者不回家的老公为“太空人”,那这种长期居住,方寸局促之地,自然被戏称为“太空舱”。
搬入太空舱实属无奈,居住的人群也是鱼目混杂。
有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有一心想混黑帮出人头地的古惑仔,有买不起楼结不起婚的货车司机,有炒楼失败破产导致神经兮兮的前大亨,还有因为打劫而吓死对方,由抢劫变误杀,刚拿到假释出狱的中年汉。
背景不一样,标签都是穷人,不管学历如何职业高低,都只能在自己的行业里做一个挣扎求生的底层。
这部电影是喜剧,喜剧的内核则是悲剧。
一群人在把自己的烈烈伤痕,一些被现实生活活生生撕裂的痛楚无奈,用喜剧的形式包装在观众面前。
带着几分辛辣辛酸,带着几分黑色诙谐,几分豁达大度,在觉得荒诞不经的同时,能体会到实际内容的真实残酷。
电影的主角们都是港剧港影里的熟脸,周泊豪,张继聪,蔡瀚亿,林盛斌,还有“鬼才填词人”的林敏骢鼎力出演。
他作为全片最抢眼的角色“成哥”,一副道士的装束模样,时而清醒时而疯癫,嘴里一本正经的说着天花乱坠,好像痴人说梦又仿佛道破天机。
配角也有一票甘草演员助阵,诸多亮点。
片中大量的使用双关语,谐音,荤素有加。
许多向港剧港影的经典致敬和老梗段子,黑化映射针砭各路时事人物,熟悉香港文化的应该会忍不住哈哈大笑。
电影已在国内上映,普通话版本的多有删节。
出于尺度的关系,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字幕也让人觉得有隔靴搔痒的不满。
电影剧本由《一路向西》原作者“向西村上春树”的《来自太空舱的你》改编,电影名中《西谎直落》,亦是“西方极乐”的谐音。
导演干脆将黑色幽默进行到底。
电影末篇,随着一声巨响,太空废柴帮众人皆葬身于塌楼之中。
在彩蛋里,四人化身为西游取经师徒,升上天空驾云西去(其中一朵云叫“马云”)。
西天取经本应师徒五人,唯独少了货车司机的猪八戒。
因为他已经开始供房,虽然是如此狭小的“高老庄”,但因此有了“高翠兰”得以余生人间。
而身为买不起房,沦为终极屌丝的其余四人,只能被命运安排一命呜呼。
在“马云”身边,对着狮子山下的众生万物,指手画脚,长吁短叹。
2017.09.09 超級宇宙無敵好笑的!!!!!!!!!!!!!!不進電影院看,絕對後悔千萬千萬不要被這個奇怪的電影片名給晃點了!!這部香港片真的是我最近看過最好笑的電影沒有之一了,本來去看之前想說可能會是一部硬要讓人笑的爛電影,但我完全想錯了,這部真的 超 好 笑 !!有點讓我想到周星馳的電影【少林足球】就是那麼好笑甚至超越少林足球!裡面的角色每個人演的都很認真,但就是那股認真會讓你笑出來XDD劇情是說香港房價高得嚇人,要買房子都很辛苦(類似大家在台北天龍國人有些人一輩子也買不起房),但是住在香港更慘,就連租屋都要住在像是棺材的太空艙(也就是日本很紅的膠囊旅館),但比膠囊旅館環境更差,這些人照理來說應該很悲慘,他們住在那種超窄小骯髒的地方,生活品質極度低落。
網路上找了這張香港真實的租屋環境,真的很可怕..
在香港叫做"劏房","棺材房",無法站立的空間..但是導演和編劇實在太厲害,當你想要覺得他們很可憐的時候,劇情就開始跑偏了,套一句裡面的台詞"飛奔到天邊",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這些人會做出什麼事,真的很瘋狂,狂得很好笑!尤其裡面最好笑的角色叫做阿成,他是個瘋瘋癲癲的房東,這角色塑造的超成功,演技也好厲害喔剛才查了一下!!居然是香港骨灰級搞笑大師林敏驄實力出演,在電影中飾演神神叨叨的太空艙房東阿成。
真的不誇張,阿成一出場就會讓人笑到病棒叫XDDD簡單來說這就是一部看幾個神經病同台飆戲的超爽片! 非常值得一看。
可惜,此片上映的戲院不多..........不知道有沒有可能像是<台北物語>一樣有機會翻紅呢?
典型的港式幽默cult 片。
黑色幽默点非常到位。
很多次笑完了之后又突然想哭。
为什么大学毕业(香港大学学位比内地贵也值钱)努力奋斗但终究一无所有?
为什么一个强奸犯因为有家族留下来的房产可以迎接白富美?
为什么一个一心想伸张正义的人最后引火上身?
香港,社会变态才是常态?
我在香港深夜场结束后只想静静地看着入夜后的香港吹着湿热的风发呆。
Ps: 影片里有一堆香港社会对内地人的刻板印象。
永远可以打折的银联卡、满身电子产品拖着奶粉的水货客、大胸(港片内地女人的特色6666)好身材好脸蛋儿的内地女人…表示无语(摊手)
《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簡單來說,這部電影好壞參半,優點在於有著不少笑料,以及反映香港年輕人買不起房的現實情況,且演員卡司不弱,集結了不少香港新生代一線男星,《原諒他77次》的周柏豪,《29+1》、《救疆清道夫》和《拆彈專家》的蔡瀚億,《拆彈專家》、《今晚打喪屍》的張繼聰,陣容不差,但缺點則是支線人物太多太雜,想表達的主題不少,以致於焦點模糊,而且有些港式笑話一般人難理解。
本片主軸是在探討香港房市問題,年輕人買不起樓,藉由這個問題讓一群年輕人集結在「太空艙」居住,而這群人反映出各種問題,首先是周柏豪飾演的男主角子軒,大學畢業,不偷不搶不嫖不賭,正正當當的工作,沒有任何惡習,卻因房租太貴而積欠卡債,導致需要住在狹小的「太空艙」;其次,蔡瀚億飾演的古惑仔阿鋒,誤入歧途加入黑道,從事泊車跟賣色情光碟,但這些都成了夕陽工業,只能走私水貨到大陸,幹不了大事;周柏豪和蔡瀚億是對照組,無論是正當工作或是撈偏門,依舊被高房價壓得難以喘息,難以飛黃騰達。
另外,林盛斌這個角色,反映更生人出獄後難以融入社會,處處碰壁,而張繼聰的角色則是反映人渴望擁有自己的房子,不再當無殼蝸牛。
(男女主角的顏值都不錯) 《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的四組人馬雖然同居在一起,乍看之下有關連,但其實四組人馬是四個獨立故事,關係並不大,使得本片的結構顯得支離破碎,只是最後勉強再用一個事件讓四個人聚在一起,草草收尾;而過程安排的笑料不少,可惜有些要常看港片或港劇才懂,例如點打火機,是引用古惑仔陳浩南的橋段;學校宿舍在赤柱,是暗指住在監獄;官恩娜外號觀音娜,所以請她客串演觀音;幫狗取名,先用了敏驄、繼聰,都是本片演員的名字,最後取名阿叻,阿叻是香港資深藝人陳百祥的外號,這些對於台灣觀眾來說,不夠接地氣,稍嫌晦澀。
(本片反映底層人士的生活) 本片除了主要探討房價的問題,近年來香港電影偶而會影射大陸介入香港的事,像是《樹大招風》、《選老頂》、《點五步》和《今晚打喪屍》等,或多或少都有提到類似的議題,而《西謊極落:太爆.太子.太空艙》也不免俗,安排了一個橋段,表達香港對大陸不願屈服的意志,電影裡林敏驄被來自大陸的綁匪開槍擊中,忍著傷勢大喊說:「香港人是不會倒下的。
」這個充滿政治性的暗示實在太明顯。
老樣子,用一首十四行詩作結:西謊極落的演員陣容還算堅強,在香港新生代中名聲十分響亮,嚴肅的主題用幽默的方式來講,兔死狐悲看完後不免有點心涼,本片點出這時代年輕人的悲傷,每一天加班超時工作只是窮忙,房價被炒得太高誰能買得起房,只能租間小套房大約十幾平方,前途茫茫內心總難免有些徬徨,更何況老家還有雙親等著奉養,雖然這世界變化太快太過動蕩,也得收起悲觀打起精神別絕望,論語說任重道遠可別提早陣亡,只好借酒消愁我打算再喝十觴。
【同場加映】《今晚打喪屍》影評《29+1》影評《原諒他77次》影評九品中正制度評分:五品,中中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1、萧生的三级片壳股傍上爱奇艺差不多两年,终于搞出个作品,尺度把握尚可,难理解爱奇艺粤语只能在手机上看且不能投屏 2、向西作品一贯在HK自嘲流行,估计内地人还是看不惯 3、广州人听着粤语觉得挺爽,不少GAG换成国语(连台词都换了)就尴尬了 4、大爱最爱林敏聪,难得戏份如此多,毕生怪才,跪服,baby john演出也惊喜,比初出道好太多 5、剧情意料中无厘头,后段略显草率,至于政治社会隐喻就别太认真,存当一笑片看看就好
如果说《笼民》和《七十二家房客》是借时代背景来述说民生和温情的话,这部就单纯浮浅地讽刺香港地的楼价问题。这类现代荒诞港产喜剧有《一个字头的诞生》、《老笠》等珠玉在前,后来者怕是很难超越。
有点像老笠。2017.9.16
帅呆了!后香港电影,棺材屋五人组,落魄古惑仔,无人接纳的前科犯,攒钱买房的小白领,炒楼失败的神经房东,每个人物都是香港社会的典型,有血有肉,残酷又荒诞,网大拍成这样,大赞!
勉强两分。蔡瀚亿像任贤齐和黄义达合体啊。还是作者向西的破烂喜剧,导演环节是够业余了,但剧本总还能编出新的噱头来。五个棺材房合租客在经历了前半段那些年青人无病呻吟和蹩脚恋情戏以后,总算从老板被甩到车前(无间道笑死)开始,做出了烂喜剧又丧又扯的局面,过山车一样的后半小时怪好笑
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我们还会不会为了一套房而受罪?虽然片名很拗口很反人类,但电影本身非常现实讽刺意味浓厚,可惜看的是删减的国语版。原以为和去年的《老笠》一样情节全都在一栋房子里展开,没想到蜗居只是人物的背景,情节主要在外面而且很碎片化,连接的不自然,节奏也有问题,主题深刻却没拍好
唔知讲乜春。香港人就为左套楼,哎,有几个钱都系快点移民好过啦。
有港味的搞笑,虽然不是那种放声大笑,但轻松幽默,还有意思,不错
大陸愛奇藝投資的港片、難得、劇情也不錯。
爱奇艺投资港片,向西村上春树小说改编电影第二作,新世代笼民,无房成奴,港版低俗对白都几好笑,林敏骢那造型看着竟然跟真田广之有几分相似,古惑仔蔡瀚亿发挥也不错。期待有个好本子让林敏骢跟詹瑞文同台斗戏。
2.8 一直在努力一直保持一半中。
笑到肚痛
6.0/及格咯
自己会粤语太好了..笑到扑街
港产片日常,年轻稚嫩天马行空,随便随性一丧到底...除了过气o靓模露露肉,男星或丧或癫和猥琐,传达出楼价高企年轻人努力无望没将来的主题...看得废青们很爽,然后呢...看下岁月神偷...张继聪很专业,最后跟欣宜热吻...
正片和预告没啥关系,被预告骗进来了。。。
电影一星,雨乔可以加一星,没了
还好没有往低俗方向走
有立意,前半段黑色喜剧,后半段就更像一部闹剧了
又被公众号吹上天……配音版始终有隔核~。有机会看粤语版 再算~。主题是不错了,底层人民,自嘲什么的,但有点闹。
“如果一生只有30岁,我会每天搏命喝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