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次看恐怖片被吓得不行。
先说是纪录片,让人以为是真的,最后最后越看越害怕,吓得不行了,想快点看完,如同主人公想快点从医院里面出来一样,那种感觉真的是身临其境。
看完,我半信半疑的想这是不是真的啊,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回头再看电影文件的标题,发现里面有“伪”字,才知道它还是一部电影,心里不那么害怕了。
看之前本来对此片不抱太大希望,可当撞开正门又是走廊后,我暗想:“这片子有潜力”。
后面一步一步地推进,真是能唬住不少人。
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拍摄手法真是能把不安、恐惧和绝望无限放大。
反正我家的大小宝贝儿这辈子铁定不敢看就是了
看完了这部惊悚恐怖电影:《墓地邂逅》,还蛮不错的,伪纪录片式的以视觉和听觉取胜的恐怖电影,完美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真谛,主角演技还蛮不错的,游离穿梭于真真假假之间,引人入胜!
影片讲述了电视台制作人杰瑞•哈尔福德与信心满满的青年兰斯•普雷斯顿(辛恩·罗格斯 Sean Rogerson 饰)合作,制作了一档名为《墓地邂逅》的灵异纪实节目,他自称年少时曾遭遇超自然现象,所以长久以来一直致力于揭示灵魂的真面目。
此次,他和他的团队来到了一家始建于1893年的医院——科林伍德精神病院,该医院曾受纳上千名病患,1963年因闹鬼被迫关闭。
兰斯团队决定将自己反锁在医院8小时,通过摄像机以及其他高精仪器寻找鬼魂的蛛丝马迹。
为了制造恐怖氛围,兰斯不惜弄虚作假,可是他很快发现这座医院真的有什么东西存在,他们将面临最为恐怖与难熬的不眠之夜……
这又是一部打着真实DV旗号的纪录片电影,不过从开头制片人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还有为了填补故事完整性而添加的本不应该出现的镜头都出卖了电影的真实性。
开始的镜头不断的拉开拉近搞的人很头晕,就是想表现出这不是出自专业电影人之手的错觉,(镜头晃的最厉害切真实感最强的是《科洛弗档案》)不过相信哪个观众也不会真的相信这卷带子是真的,那么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就决定了电影的可看性。
这部电影可以分为两部分,和大多数dv电影一样,为了让大家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现场故事,电影总要花很长的时间和镜头来铺垫剧情前戏,就是为了让大家入戏。
这个铺垫做的比较好的是《死亡录像1》,这个阶段不仅是要将观众带入情景也是要做好伏笔铺垫为接下来的剧情做准备。
做的比较差的就是《鬼影实录》,电影将近百分之八十是在讲和剧情毫无关系的对话,观众看的已经昏昏欲睡,要不是这部电影风评很好,我是真的很难坚持看下去。
而这部《墓地邂逅》在这部分,我觉得做的还是不错的。
气氛的烘托和夜视镜头的运用(私以为夜视镜头比普通镜头更有恐怖感),偶尔的恐怖灵异片段都拿捏的恰当好处。
第二个部分就是电影的后半部,恐怖和特效镜头开始频繁的运用,之前光看截图时,我是很期待这部分的,可是看过之后,这部分完全没有前面偶尔的小灵异来的精彩。
特别清晰和炫目的特效已经让真实大打折扣。
剧情镜头上也出现了bug。
通灵师又没有摄像跟着,为啥会出现他的镜头,完全不合理。
在剧情上这部电影还是有突破的,不是一味的闹鬼,而是加入了时间和时空错乱的概念,这种能引起人们内心强烈恐惧的东西,真真是比恐怖的鬼扑过来更让人心里胆寒,那种末日的气氛让人紧张和绝望。
还有,在剧情上,如果将开篇的精神病院拿病人做活体实验的事放在最后让主角发现,会更有震撼,剧情会更完整。
对这个片的突然出现,很惊喜,不亚于当时仿记录片《灵异隧道实录》的突然出现。
对这类仿记录片的热爱,让我颇有眼睛一亮的感觉。
这个片子说的是:类似《鬼话连篇》这样的电视节目小组《墓地邂逅》,去一个被废弃几十年的恐怖精神病院做找鬼节目,在各个闹鬼的阴森地点设置摄像头,把摄制组一行5人关在黑漆漆的大楼里直到明天早上6点。
这样的情节在许多鬼屋片里都似曾相识,懂的人都知道,保证是他们不相信有鬼,然后真的遇上鬼了。
恩,没错,剧情就是这样套路化。
真正的剧情高潮是从摄影师失踪后,他们想逃出去,撞开了被锁的大门,发现外面竟然还是走廊。。。
开始的。
整个精神病跟迷宫一样,他们怎么走也找不到出口,到处是黑暗和怪声音,灵异现象开始越来越明显,甚至猖狂。
他们折腾了半天发现被困在迷宫里出不去了,然后时间也开始混乱,这时他们才发现他们似乎进入了另一个充满鬼魂的灵异空间。。。。。。
仿记录片的最大特点:主视觉。
所以这样可以很好的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DV模糊有颗粒的画面,所做的鬼怪特技效果不必太清晰,只要够恐怖就可了,可以很好的解决掉资金少的问题。
并且DV所拍出来的感觉比电影镜头里精致的画面更具恐怖感。
因为简单,所以真实,才更恐怖!
这个电影情节的各方面套路对看多了鬼屋片的人一定觉得了如指掌。
但是作为仿记录片的角度去拍摄的话,我觉得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最早的仿记录片《魂不附体》。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1992/很巧的是,在《魂不附体》,也是说一个恐怖节目摄制组去鬼屋拍鬼,因为是早期的片子,吓人桥段里有的比较幼稚,有的比较有趣。
相比起来,《墓地邂逅》更为成熟,抛出恐怖点也多,比如精神病人,变态医生,灵魂体,幽闭空间,时间混乱,甚至到最后还有貌似巫术的提示。
比较让人喜欢的还是某个“女病人”转头的一刹那。
虽然有点模仿“葡萄牙撞鬼视频”和“灵动:鬼影实录”的吓人镜头,但还是很有亲切感的。
在地下隧道的那段,我无法不想起《灵异隧道实录》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028313/《灵异隧道实录》为了显得真实,喜欢在拍摄中间插拨亲历人物访谈,这样虽然是真实了,更像电视节目了,但是也减弱了连贯的恐惧感。
而《墓地邂逅》这点还是比较流畅的。
但是觉得它里把幽灵给具像了,不如《灵异隧道实录》那样遮遮掩掩若隐若现更加吓人。
而且根据《墓地邂逅》的各种剧情设置,我觉得还可以拍得更加恐怖。
比如出现类似《寂静岭》那样造型的畸形病人和护士(可理解为他们是变态医生的实验品),加上灰色调处理,在夜视镜头里出现,我想会更为吓人。
很显然,韩国电影《昆池岩》是借鉴了这部片子,废弃的精神病院,节目组(自媒体:网上直播号),有人留守在设备现场其他人则去探险,就连一个检测“灵异物体”的仪器都一样原理。
这个片子的女性角色少了,帅哥美女原本是恐怖片的标配,不过血腥依然。
也不像国产可怕片靠卖肉洗澡来吸引眼球。
后面生吃老鼠这个有点恶心。
居然还拍了2。
伪记录片从《女巫布莱尔》看起,创新的艺术形式真实感较强,印象最深的还是从刚开始的嘻嘻哈哈,到在森林迷路,陷入无论怎么走都回到原点的怪圈的恐惧;本篇也是,入口变成出口,去天台的路被墙封死,地道也被封死,与此同时又陷入无尽的黑夜,身边队友的异常和消失,内心强烈的求生欲望与绝望环境强烈反差造成了心理震感,让观众和主角产生共鸣,体验到这种无限的无助与绝望,这个应该是影片的最大亮点扣1分是由于故事编排的节奏不紧凑,片中出现有型异灵,让恐怖感打了折扣,还是《女巫...》中无形异常来的效果更加厉害
看《墓地邂逅》完全是被《死亡录像》吸引来的,毕竟里面有些情节太过于相似,比如死亡2里警察在水里被拉下去,墓地里是黑人被拉下去,情节上来说还是比较惊悚的。
剧情方面,还是采用了DVD般的拍摄手法,可能一些人会看不惯,会头晕,但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噱头,开头强调的这不是电影。
先说一下人数,这里面第一个是主角,第二个是女的,第三个是黑人JC,第四个是假的通灵师,第五个是剪辑哥。
如一般恐怖片一样,电影开头一群作死的人到处是找鬼,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这点还是比较真实的,就女主头发飞起来,远处突然发出的声响,这些莫名其妙发生的事更能吸引观众,全片在中间开始高潮…… 一开始是后来疯了自杀了的忘了叫什么名字的龙套,好像是在一楼剪辑的,姑且叫他剪辑哥吧!
在单独一人去收摄像机的时候,这时候所有人都会猜到有事故发生了,不出所料,在收第三个的时候,剪辑哥发现楼上的窗子是开的,显然他被吓到了,用对讲机叫同伙,却发现对讲机用不了,这里有一个细节,对讲机用不了之前就有过,但之前电话是有信号的,所以说从对讲机用不了这里就出现异常了,作死的是,剪辑哥不马上收拾打包下去,而是听到外边有声响走了出去,这剧情简直了,正常人都不可能这么淡定的出去吧!
结果,剪辑哥不见了。
这是第一个情节,接下来主角们发现剪辑哥不见了,就都上去找,结果什么没有找到,就又回到了门前,这时候黑人JC想要回家,他们就去砸门,结果门开了却发现外面居然还是一条走廊,他们走不出去了,这里有个细节,主角说现在时间是上午7点多,然而外面却还是暗的,这时候外边和里边应该不是一个空间的,他们睡在中间的时候,灯突然就被推倒了,所有人都吓醒了,这时主角说还有带食物过来,结果食物已经腐烂生虫了,这里说明他们在这里已经呆了不止几个小时,而是最少能有一个星期了,时间上来说符合第二部主角活了9年的设定,不知道谁说了楼上有救生梯,他们就上到顶楼去,结果却发现顶楼是一堵墙。
接着他们下来找路,听到了声响,以为是剪辑哥,结果遇到了站在墙角的女人,女人转过来,眼睛和嘴巴变成了黑洞,所有人都吓得跑了,结果通灵师跑不见了,这里我要说一下,女人变鬼的一瞬间我有吓到,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就是太过于恐怖片,反而变得有些俗套,因为正常人都没见过鬼,根据电影的想像鬼就是面目狰狞的,从这里这部片就从惊悚变成了恐怖了,不在于内心,而在于表面看到的,内心的恐怖在于你每天睡觉都会想起那个女人,久久不能入眠,但事实是不会,恐怖片看多了,这鬼的形象根本引不起我的害怕,如果女人转过身变成突然就不见了,只剩下衣服掉了下来,然后墙角有黑色的挣扎影子,这点才恐怖。
接下来就是通灵师,因为没有灯光,所以他什么都看不见,在夜视下我们看见他前面的房间门开了一点出来,然后又关上了,接着通灵师在摸索的时候,突然就悬空起来,然后背后一闪,他就弹飞了出来,然后就不动了,应该是死了,这死得也太蹊跷了,一点震撼力都没有。
转到主角这边,三人,主角,女的,还有JC,他们害怕得躲在一个房间里,结果醒来的时候,发现各自手上贴着病人的标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是这精神病院的病人了,估计离死不远了。
他们出来找通灵师,结果却找到了剪辑哥,剪辑哥此时已经变成了神经病,手上有标识,而且还穿着病服,嘴里还说“我的病还没有好,医生会救我的”,记得应该是这样,看来是疯了。
他们害怕就躲在房间里,然而鬼魂哪里会那么容易放过他们,结果房子就出现了很多恐怖片都出现过的一幕,到处都生出了黑人的手,哈哈,黑人的手,他们就吓得跑了出来,然后就跑到了被标记死了个女的的浴室,主角发现浴室里的浴缸居然全是血,他们想要走,却发现剪辑哥站在那里,JC去拉他,结果被血里冲出来的怪物拉了下去,这一点很没新意,大致上都猜得出来浴缸里会出现什么,结果JC就被带走了。
主角他们很害怕,然后就跑去电梯,想要从下面去到隧道里,结果找工具的时候遇到了第三个鬼,一个咬掉舌头的光头,这段让我想起了港片《大头怪婴》的第二个结局,简直一模一样,也是低血,然后抬头往上看,结果主角被追,在抵挡这个鬼的时候,剪辑哥跳电梯死了。
简略一点,只剩下主角和女主,他们两人去隧道,却遇到了鬼打墙,而女主中途还吐血,本以为会异变的时候,却是被一阵雾给带走了,无语,然后主角就开始疯了,走不出去,饿了就吃老鼠,这里按时间来说,外边应该已经过去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了,包括之前找出口那段算起来的。
主角在找路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变态医生的实验室,这里挺惊悚的,没办法,本人对变态一类的都会感到害怕,结果主角居然发现了死去的变态医生在给人做手术,一眨眼的时间变态医生就到了他面前,张开了他的黑洞,然后就是一段打斗,按理说有实体的东西主角应该打得过才对,然后就黑屏了。
再开屏的时候就结尾了,主角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应该是没有逃出去,但也没有死,第二部的时候证实了主角没死。
时间有限,总的来说,这部片还是比较推荐的,想看另类的恐怖片这部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的奇怪的是这片居然没什么关注度,看来好片还是得慢慢发掘才知道……
鬼存在吗?
这个问题大家都很熟悉,因为我们经常这么问。
我拿圣经给我上初中的表妹看时,她读创世纪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上面说神存在,是不是就代表鬼存在?
我说是。
表妹读圣经的视角让我很感慨。
我们不经常思考神是否存在的问题,对于鬼存在的猜想与议论却时常有之。
唐崇荣牧师在讲述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时,有句对于恐怖片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说没有鬼,慢慢的,大家对于神的印象也消失了。
直到好莱坞后来拍了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鬼片,让全美国震惊了。
他总结到:魔鬼做工的伎俩之一就是让你觉察不到鬼的存在,继而淡忘神的存在了。
那么,鬼是存在的了?
我的回答是:鬼是存在的,天使是存在的,神更是存在的!
鬼很恐怖,他会控制人的意志,勾起人的私欲,支配人的行为。
他被称为这世界的王,没有人不在他的掌管或者攻击之下。
很抱歉,这番话语会大大的引起读者的不安与畏惧。
所以我需要立马跟你说:神是存在的,而且只有神是自存永存的,即神是创造物,其他一切都是受造物。
神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掌管全地的。
他有绝对的主权与能力掌管魔鬼。
此时,你的疑惑与恐惧会加增。
难道魔鬼是神造的吗?
神是不是魔鬼的统帅?
我打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出神与魔鬼的区别。
神如同家财万贯,能力非凡的父亲,魔鬼原是父亲的其中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想要父亲的地位与尊荣,让自己变成了魔鬼。
父亲给他判了死缓,他只能等待死刑的那一天。
不过因为他仍有一定的活动自由,他便不断的继续攻击父亲和其他的人。
而我们也就是处于这魔鬼死缓的过程当中。
当然,关于鬼的话题,加尔文教导我们不要过分好奇,要满足于圣经所记载下来的。
毕竟,灵界有很多事情,上帝不希望人明白。
若是我们强求明白,那就如同听从魔鬼的建议,渴望与神有同样的全知。
那样对于我们没有益处。
所以,接下来我会转入对于影片《墓地邂逅》的解读。
在电影领域,一直有着记录片以及故事片的区分。
纪录片以真实见长,故事片以剧情及想象为基础。
两者各有千秋,形成了电影文化的两大基础。
与此同时,又有很大一批电影走纪录片与故事片的中间路线,如《死亡录像》,《克洛弗档案》,《鬼影实录》等等。
这类影片用最真实的手法来讲述最科幻,最不可思议的故事,从而达到“奇特”的效果。
在影片《墓地邂逅》中,这种手法的运用极大的增加了影片的恐怖效果。
因为观众在“真实的镜头”之下观影比在戏院里看一出戏时,所投射的心理暗示以及情感状态会大很多很多。
在这个层面上,我比较欣赏用这种方式来讲述关于鬼的电影。
在这类电影的制作中,有两大难题。
一个是镜头的运用,一个是表演。
表演的难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整部影片如同一个超长的长镜头,在这一个长镜头里,演员需要全然的投入以及细微而急速的情感变化。
第二大难题是镜头。
如果说画家用铅笔作画比用各式的彩笔作画更考验功力。
这类影片也是一样。
主创需要充分挖掘摄像机的“潜能”。
从夜视模式,到摇晃的第一视角,到推拉摇移的随性运用,到闪光灯的照明以及气氛效果。。。
等等。
所以这类电影好坏的一大标准是否能够用一台简单的摄像机拍出真实而充满情绪的观众视角。
纵观本片,其未能在这点上发力,全片大多只是简单的“记录”,算是一大败笔。
譬如,全片很少运用到推拉镜头。
试问,摄像机作为摄像师的眼睛时,他在黑暗的走道行走时,不会如同眼睛经常定睛一般的“推”吗?
还有,声音是营造真实空间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在本片中,声音明显是加工过/的。
全片几乎听不到手持摄像机的摄像师恐惧而惊慌的呼吸声,岂不是一大遗憾!
为了弥补这一最大的创意没发挥好的不足,本片运用了很多好莱坞恐怖片常用的技巧。
这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恐怖效果,但从整体来看,弊大于利。
如“鬼现形”,虽然鬼现形确实能够带来一定的恐怖效果,但每次鬼现形之后,观众又会松一口气。
这样的心理状态大致可以描述为“我知道了危险的来源,便放松了恐惧,而积极想着如何应对”。
另外,本片在一些镜头的运用上是显露出自己的缺乏。
如安装在“超自然点”的监视镜头。
如果说监视镜头的安装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固定镜头的穿插就显得不伦不类。
所谓纪录片的真实关键在于时空的真实,如此“诡异”的平行蒙太奇实在太像故事片了。
本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不和谐”。
究其原因是在于,本片有着一颗堆砌式的叙事诉求,外面裹辖着伪记录的壳。
对于观众而言,观众在观影时间内获得了恐怖情绪的满足,事后会很不以为然的认为“连这么真实的鬼片其实也不过是一出戏”。
然后观众再也不会多提这部影片了。
ps:建议大家看《死亡录像》。
恐怖片的第一要义是吓人,其次才是从吓人当中汲取出来一点点的别的主旨核心。
如果一部恐怖片没有达到吓人,毫无疑问,那就是失败的作品。
不够很遗憾,随着近年来全球观众的观影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于恐怖片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了。
观众们日益增长的观影需求之下,创作者们却没有能够开辟出来新的创作路径或者是创作灵感。
互联网时代让观众们的观影量急剧上升。
这样的好处是很多优秀的电影都会被发掘,坏处则是很多创作者面临着“词穷”。
对于恐怖片而言,好的创意不可多得,然而好的创意更多的时候却不能轻易得到,比如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中的创意。
《墓地邂逅》是一部实打实的恐怖片,为什么说本片有点创意,原因在于本片采用的拍摄手法——伪记录片风格。
这个风格之下我们不做过多的解释,熟悉他的人自然知道这个风格的影片大都想要展现出来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而那些陌生的观众只需要把握住一点,伪记录是为了营造出来一种更加真实的环境,这一理念足矣。
《墓地邂逅》可想而知,也是从真实感出发,主打身临其境的一部恐怖片。
一个致力于灵异挖掘的节目,为了博得收视率,创作组不惜花钱找刺激。
花钱找刺激的原因很简单,但是过程却不尽如人意。
没有人知道他们面临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然而这群人却对于自己无比的自信,终于,在一个精神病院的旧址上,他们栽了,或者说他们失败了。
而本片恰恰是对于这个过程的全记录。
这里把握住三点,第一点就是精神病院。
精神病院一直以来都是恐怖片创作者最喜欢的一部分素材,这个素材可谓是宝库,就如同一个杂货铺一样,什么样的东西都能装进去。
对于恐怖片而言,尤其是对于这种与现实接壤的恐怖片来说,精神病院是一个连通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缓冲区。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可以想想看,精神病院住的是一群精神病人,而精神病人与正常人的区别在于精神。
怎么样?
有点意思了吧,之所以对于精神做了区分,原因是精神可以作为区分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标准,同时,精神还可以区分现实与虚拟。
那些相信灵异现象存在的人,恰巧是认为精神决定一切,精神或者说是某种怪力乱神的理念决定了一切,而精神病人此时此刻恰巧担当了这个角色。
因为精神状态异于常人,所以他们的思想或许是另一个世界的语言等等。
明白了这个点,那么对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一家废弃的精神病院,基本上就没有太多疑问了,精神病院已经让人惶恐,更何况是已经废弃了的,而废弃了的原因恰恰是他们所追求的闹鬼,这一点完美的契合了本片的主题。
故事也因此得以展开。
第二点源于他们所崇尚的理念,虽然主角小时候据说是经历过闹鬼的事件,然而就节目而言,这大多是一种噱头展现。
如果他不这么说,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没有起因了。
而做节目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什么?
很简单,我们看到了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为的就是让我们观众看到这群人的真实想法。
他们拍摄灵异现象为的不是找寻背后的真相,而是为了收视率,因此,造假从一种层面上来说是为了告诉提醒观众,这是假的,另一种层面来说,这也是一种边界的确立,看到了吧,这一切是可以造假的,是可以解释的,如果后来解释不了的话,那说明了什么呢?
再来看第三点,第三点说的是对于整个过程的全记录,这里的记录本片也都提到了一些特定的设备。
观众们可能会疑惑,这些设备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首先,这些设备说明,眼前的发生的一切是可以用科学来衡量的,因为这些设备本身都代表着科学度量,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客观与真实。
另一个原因也出来了,如果这些设备看到了什么,或者说记录了什么的话,那么本片的真实性也就大大增强。
设备营造出来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是不会骗人的,因此,接下来本片发生的一切,包括最后的结局都是具有可信度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本片作为一部伪记录风格的电影,它所带给观众的终极意义。
这到底是真,到底是假,我作为创作者不说,我用科学设备来说话。
以上,本片到底可怕与否,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心里都会有一杆秤。
伪记录风格,闹鬼精神病院探险以及灵异节目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如何把这些攒到一起,这就要考验创作者的能力,本片导演很明显做的不错,就这样一部作品而言,能做到又惊又喜,这确实是创作者的功劳。
虽然没有能够升华,但是作为恐怖片而言,吓人做到了,还要啥自行车呢?
……你好,再见
伪纪录片本身就不是我的菜,但这部片子看着不算太枯燥,还算不错,虽然没什么惊悚感一说,鬼怪的出现也不诡异,那老鼠做的也有够假,整个电影缺少该有的诡异灵异感,但总体来说还算凑活,起码没让我睡着.
伪得有点过了,妖精太多影响观影节奏。
很一般,没吓点
整的跟真的似的 先不说开夜视开灯能连续用好几天的电池 这录影的视频怎么流出的呢 况且论恐怖还抵不上逃生第一关吓人呢
我们寝室剩下四个人都在叫……整个楼道都在癫狂
6.5分,《昆池岩》基本就是照搬此片剧情结构来拍的吧,前半段伪记录的氛围格调拉满,但后半段实在太拉了,本以为是王者专业团队,没想到全是青铜,片尾男主吃老鼠那一段整得莫名其妙的。
虽然特效假了一点,但是……Silent Hill病院乱入!!迷失里世界的伪纪录片!!
伪记录片镜头晃得晕,10分钟弃。
看过好的也看过差的 未记录电影极容易吸引猎奇者的眼球又容易遭来各路谩骂。。。三俗式的恐惧虽然足够鸡皮但也就到46分钟为止 从影片47分钟开始大门一砸开我突然有一种欣慰 我甚至原谅了之后一些狰狞的面目特写和结尾的绵薄~伪记录电影这样单一的拍摄和描绘手法要如何走出或者进化?只是单纯推荐此片
7.2/10今年终于看到一部像样的恐怖片了
3.5分。伪纪录片里颇有创意的一部!
到底哪里恐怖,难道是我看太多所以免疫了么。= =
看到后半段开始吃外卖,结果高能毫无预兆的就来了,差点吐了。
我承认最后半小时是挺恐怖的,但吓人的手段是比较低劣的那种。
真的被部分镜头吓到了
伪纪实恐怖片看多了,难免会少新鲜感。吓人的手法还是比较俗,其实这片子真正的吓点是在于这个建筑无尽延展所带来的窒息感。
看得我胃直抽
虽然没有惊人的鲜料,但影片在恐怖的氛围渲染上非常成功,真的在靠灵异力量在让人不安,这点上剧本的完成度相当不错,风格上也非常统一。也许它吓不到你,一切看后让人觉得不新鲜,但它作为恐怖片很尽本份,绝不廉价,还有脑子,值得鼓励。★★★☆
太多其他电影的痕迹在里面,女巫布莱尔,猛鬼屋,鬼影实录,死亡录像。。。不想吐槽了
相当吓人 世界观人生观都被颠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