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生きてるだけで、愛。,我,为爱而活(台),活着,就是爱,生存便是爱,Love at Least

主演:趣里,菅田将晖,仲里依纱,田中哲司,西田尚美,松重丰,石桥静河,织田梨沙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8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剧照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1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2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3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4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5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6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13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14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15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16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17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18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19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剧照 NO.20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剧情介绍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津奈木(菅田将晖 饰)和宁子(趣里 饰)同居三年,在这三年里,宁子的精神状况每日愈下,如今,她被抑郁折磨的已经无法外出,也无法从事家务劳动,只能够每天躲在被窝里睡觉。津奈木一人担负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虽然他内心里怀揣着远大的文学梦想,却为了收入每天撰写着毫无价值的野鸡八 卦报道。 辛苦了一天的津奈木回到家里,等待着他的往往是宁子的无理取闹,虽然感到痛苦,但津奈木从来都没有跟宁子发过脾气。一天,津奈木的前女友安堂(仲里依纱 饰)前来拜访,表露出了想要和津奈木复合的意图。为了使宁子能够离开津奈木,独自一人也能活下来,安堂将玲子送到了咖啡店打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高高在上我仍然相信苏生龙王传说妙女郎第二季逆转管弦乐团黄蜂网络KingoftheAvenue糜骨之壤灵魂伴侣第一季风华鉴麻辣白玉堂之血黄金(下)步步深陷玩命追逐三个蠢贼切·格瓦拉传:游击队天亮就去见你被狮子吃掉了寻家历险记黑吃黑第一季大侦探皮卡丘闺女特烦恼夺命护士8块披萨半机械人芭芭雅嘎:林中恶魔他马克老板无名英雄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雷霆沙赞!银河系大排档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长篇影评

 1 ) 无法爱上自己,但仍为爱而活

崩溃—振作—崩溃—振作...那些表面上被情绪裹挟,所谓“想不开”、“抗压能力差”的人,真的不是矫情啊,每一天都要死死抓住“爱”这一线生机去和讨厌的自己做对抗。

所有人都可以离开我,唯独我摆脱不了自己,既讨厌自己,又要努力接纳自己的过程包含了太多的艰辛曲折。

无法靠自己的认知和普通意义的坚强来化解,因为,当你不受控制地讨厌自己,忘记了往常所有经验的时候,疯狂和平静往往就是扭结在一起的绳索,把理智套牢。

思想和情感像两股对冲的洪流,除了死死抓住周围人的关爱和理智,别无他法逃出生天。

这部电影,用很多生活细节和熟悉的经历诚恳地展示了抑郁和躁郁情绪下的生存实际。

类似的事情,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原来大家都一样,拼了命,为爱活下去。

 2 ) 你无法摆脱黑暗,但可以在黑暗里翩翩起舞

一些有点隐蔽的小细节:1. 闹钟:宁子的床边有很多不同款式的闹钟,这是她努力与抑郁带来的嗜睡症状缠斗的证明。

虽然斗争并没有成效。

她在电话里面对姐姐的无情指责回应的那一句“我有在努力了”,何其辛酸。

正常按点起床,于常人而言轻而易举,但对于宁子则不然。

正如活着这件事。

“我觉得活着本身,已经让人心力交瘁了”。

2.妈妈:宁子的妈妈也有抑郁症,且在宁子很小的时候就自杀了。

这一点没有明说,只有暗示。

从姐姐与宁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姐姐似乎承担起了妈妈般的角色,且姐姐只说“爸爸很担心你”,完全没有提及妈妈。

更重要的是,影片开头便讲到,在宁子模糊的印象里,小时候每次停电,都会有一个女人在家里跳舞,在姐姐告诉她那个人就是妈妈之前,宁子并不知道,可见妈妈应当是在宁子很小的时候便从她的世界里退场了。

宁子得知黑暗中跳舞的人是妈妈之后说“那这样一切就能说得通了”,这句话非常重要。

什么说得通了?

我想,宁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抑郁症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是妈妈给予她生命时植入的密码。

在影片结尾,她终于让隐秘的冲动释放(这种冲动应当是在每一次停电时都有的)像妈妈一样在黑暗中翩翩起舞,放弃抵抗,拥抱疾病,拥抱妈妈,拥抱宿命,拥抱死亡。

关于跳闸、黑暗、裸体与舞蹈:这是四个别有深意的符号。

跳闸,是宁子精神状态崩溃的外化,是情绪的“跳闸”。

黑暗,象征抑郁。

宁子非常害怕跳闸和黑暗,实际上害怕的是崩溃和抑郁。

然而跳闸却一次次地猝不及防地出现,特别是在她试图努力变好的时候出现(比如挑战做饭)。

宁子一直在光明和黑暗的交界处挣扎,咖啡吧的打工机会原本是光明世界伸出来的橄榄枝,宁子拼尽全力试图抓住,但仍然以失败告终。

于是在从咖啡吧回家的路上,她开始狂奔,并一件一件地剥下衣服,极度狂野、极度痛苦,但也极度畅快。

衣服,象征融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掩饰和伪装,是社会规范的枷锁。

宁子在试图融入社会失败后,奔跑到在天台上展示出自己完整的、本真的胴体。

那是疯狂的、不被人所接纳的。

可是,那就是她。

回到家中,再次跳闸,宁子遂在黑暗中一丝不挂地翩翩起舞。

此处的音乐和红色光影配上演员的表演,极具艺术冲击力。

裸体舞蹈,意味着她最终放弃抵抗,卸下伪装,全然拥抱黑暗和抑郁,全然拥抱自己。

抑郁就是她,她就是抑郁。

宁子在裸奔和裸舞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而给宁子起舞的力量的正是津奈木的爱。

咖啡吧里的同事对宁子友善、包容,但本质上仍然把她当作一个奇怪的他者。

那不是爱,因而最终无可避免地对宁子造成伤害。

而津奈木从宁子的狂野奔跑中感受到的是震撼人心的美,他发自内心地真诚渴望更加了解宁子的世界。

她爱宁子原原本本的、没有一丝遮蔽的模样。

这才是爱。

只有爱让人生存。

希望每一个宁子都能遇到津奈木。

 3 ) 关于了解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疾病的反面教材

写在前面声明的,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有程度不一的精神疾病或者心理疾病。

完全不拧巴、不纠结、不胆小、不讨好的阳光健康型人才实在是少的可怜。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多了解点心理学知识,更好的认识和接纳自己和他人,学会带病生存。

首先,这理应成为一部科普双向情感障碍并表达对病人的关怀的电影,因此需要观众先对这一疾病有些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女主。

但影片介绍没有多说,剧情里也没有点出来,是为第一缺陷。

在如今LGBT都只有双性恋和同性恋刚刚逐渐被接受,绝大多数人还对性别识别障碍缺乏了解和接受的社会大背景下,突然扔给他们一个双向情感障碍,能简单的当做抑郁症而宽容就已经很不错了。

简单不严谨的介绍下双向情感障碍,具体可阅读图书《双相情感障碍 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以及《躁郁之心》,都是美国人写的书。

这属于一比较普遍多发的带有遗传性质的先天神经缺陷造成的可能由社会环境或者刺激压力诱发的精神性疾病。

需要到正规医院精神科接受治疗,治疗需长期坚持服用药物,并定期进行自查或与医生进行谈话,检测自己的精神状态。

症状表现为大家比较了解的狂躁症和抑郁症,两种症状的周期性循环发作,间或一些比较平稳正常的精神状态。

根据发作特征周期不同又可分为一型和二型。

在躁狂期会表现出乐观、亢奋、积极、工作狂、不睡觉等特征,这也是这个病积极的一面。

毕竟,精神病人思路广,艺术家和精神病可能是同一个人。

而在抑郁期则是沮丧、消极、自我怀疑,没有自信,就和之前变成完全相反的人。

前面提到的《躁郁之心》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双相患者,同时也是位精神科医生,所以她对这个病的研究说服力比较高。

而在《双相情感障碍 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中,最重要的便是病人自己首先应该在自己精神正常的时候先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疾病,接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才可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精神状态,以及才可能比较清楚的向不了解自己的需要社会接触的其他人介绍和解释自己的病。

其次便是,作为病人的家人、爱人,只有了解了这一疾病的原理和症状表现,才可能在病人出现烦人的抽疯的病症时候忍耐他、包容他。

回到影片:女主整天嚷嚷我有病,我不正常,活着就很累了。

但是除了一次乱吃药,没看到她怎么去治疗。

这就是活该受罪了。

而这个影片中,男主自己也有病,前女友更是明显的偏执,反正是一帮病人。

前女友也许是为了表现社会上的人对双相病人的不理解和歧视,但这么讲故事就太粗暴简单了。

餐厅里的三个人也许是为了表现也有善良的友好的人愿意鼓励和接纳双相病人在社会中建立正常生活,但同时他们全是反面案例,并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掌握如何学习和尝试理解、接纳双相病人的。

所以这部剧,即使观众想从中学习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学习应该如何爱这样的病人,不仅啥都学不到,还可能学了一堆错误的知识。

所以,这电影就不如不看。

回到电影的翻译,私认为翻译为“只有爱能让我生存”是最恰当的。

这确实是应该靠周边人的爱和理解才能生存的精神疾病。

要不然,无论是出于责任还是义务,谁能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会不耐烦?

久病床前还无孝子呢。

要是老人得了老年痴呆整天在家折腾,没几个子女心里不是盼着老人早点儿死的。

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所以,回到影片,最大的交代不明就是到底为啥男主会喜欢女主并且和她同居生活了三年。

俩人只是在联谊中偶遇,女主还是在犯病的状态。

电影里给的解释是女主犯病时候的“放飞自我”状态恰好治愈了男主的心理疾病,有病的女主恰好是男主的药,这或许可以自洽为啥影片里男主从来都包容女主犯病并且不让她去寻求治疗。

但这处理也太理想化了,一个人爱的再盲目,也是首先爱自己。

因此,合乎情理的状态应该是男人和女人在正常精神状态时候认识,甚至是躁狂的状态认识,那个时候会被她的热情和闪闪发光而吸引。

之后才是一起度过抑郁期。

综上,对于真的了解这一精神疾病的观众来说,只会吐槽编剧不是很无知所以造成剧情全是BUG,就是很傲慢根本没想真正的了解和关怀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因为据美国的不完全统计,两种类型的病人数占总人口的2%左右,还不包括很难确诊的、症状不严重的和尚未诱发的。

所以,抑郁症如今已经被普遍接受,每个人都可能可以识别到自己陷入了“抑郁状态”(当然不包括矫情的状态)并掌握一些度过自己的抑郁状态的技能——还得感谢信息过载的各类公众号。

而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甚至是专业的医学研究都还非常非常少!

回到影片。

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下《我丈夫得了抑郁症》。

同样的日本电影,看看什么是一部关怀精神病患者影片应有的觉悟。

这部电影么,就当做反面教材来看看吧,也算是它的一点价值。

 4 ) 女主角是个能量黑洞但我被她打动了

我被打动了。

认识趣里是因为看过她演的《吉祥寺》、《我的家中空无一物》和《最终幻想少女》。

她每次出现都能抓住我的眼球,小小的身板似乎扛不住秋风,小小的脸蛋好像装不下五官,上吊的眼梢和突出的双唇有别样的稚气和灵气。

这次趣里独挑大梁,演一个在情绪崩溃和奄奄一息之间拉扯的女孩。

这女孩会在吃到冷掉的炸猪排生气地把筷子甩桌上然后去热饭,而不是每吃一口都煞有介事地感叹一句“好好吃”的那种在日本影视作品里的女孩——至少这个形象是真实的。

她为很小的挫折抓狂,对声音敏感到神经质的程度,她在他人面前时常感到无地自容(在电影中所说的“感觉自己被看穿了”),她病态嗜睡的时候起个床都像用尽了力气,她破罐破摔在午夜狂奔,额头冒血或一丝不挂也无妨,她在停电的家里赤裸着起舞。

我能与女主角共情,因为这个角色鲜活。

电影即将结束,她起舞的时候,她在旋转,镜头在摇晃,我也有些醉意。

她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能量黑洞,与她朝夕相处的话我大概会崩溃。

即便在她说她“重生了”的那个夜晚,面对一直默默陪伴的男朋友,她的主语,也仍是“我”,全然没有理会男朋友最近经历了什么挫折。

在面对外人时,她显得温顺恭敬;面对最为亲密的男朋友,她却可以随时嘲讽和发脾气。

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有没有这些症状。

陪伴抑郁症患的亲属们,真的辛苦了。

 5 ) 爱是发疯的时候觉得不止我一个人精神病可真好

冲着苏打看的结果被女主惊艳。

虽然整部电影剧情很碎(可以说没什么完整剧情)但我喜欢。

女主演技好好,也许同为东亚我特别可以和女主感同身受,得过且过,把自己生活过得一团糟,和人交往时很容易被打动,在人群欢腾中很微妙的抽离和迟滞感尴尬感,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因为外人的看法心情跌宕起伏一秒钟变换八百次。

想要努力做好一件事但是又好像总是用力过猛而搞砸。

砸马桶和裸奔的精神状态把我吓到了但是又觉得是自己幻想无数次的场景:指毫无顾忌地发疯。

喜欢最后的追赶戏,看得出来男主是真爱了。

女主和男主的感情线也很有趣,觉得两个人精神状态有点此消彼长(虽然女主一直不太好)但女主相对好一点的时候男主反而懒得理她,女主大崩溃无理取闹的时候男主又好稳定好可靠(也许这就是般配吧哈哈哈)我感觉像intj和infp……男女主可以来多一点敞开心扉的聊天,电影结尾那里就很好。

之前也在疑惑男主喜欢女主哪里,结果男主说喜欢女主奔跑起来裙子飞舞那里,啊啊啊一下子被戳到了。

代入一下就是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普普通通甚至是负担,在闪闪发光的前女友面前像个废物,但在爱的人眼里就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

剧情上本来是俗套的三角恋,但看到结尾发现女配才是真正的局外人,她的角度来看男主是被女主拖累的一方,和女主在一起难以理解(女主一度也这样以为),但结尾才发现男女主像互补相似且不能分割的两块拼图。

喜欢女主结尾的独白 感受到被爱的一瞬间,尽管很少而且转瞬即逝,但它得以让我存活。

最后,我真特么的爱死苏打的脸了……

 6 ) 躁郁,非抑郁 。—— 一点注解(更新片尾曲和导演访谈中字)

这不是篇影评,对影片本身不做评价,只是看到很多人误以为宁子是抑郁症,就想做个小小的注解纠正一下这种认识(非严谨科普向)。

抑郁症(MDD/单向情感障碍 )、躁郁症(BD/双向情感障碍),一字之差却完全不同 ,如果把宁子当成了抑郁症患者那就变成对抑郁症的误解了。

小说原作及电影中的宁子都是躁郁症患者。

这两种疾病在医学领域也仍未被攻克,只能基于现今已有的一些研究及临床诊断方式做如下简介,仅供初步认识。

躁郁症是抑郁和躁狂两种极端状态间歇交替反复发作的心境障碍。

躁郁症的抑郁期和抑郁症一样主要表现为情绪过度低落,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反复出现轻生的念头及行为;思维迟缓,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难以与他人交往,好独处,言语动作减少,丧失爱好及生活乐趣;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降低的症状(家里蹲的宁子)。

可能有很多人以为抑郁只是暂时情绪低落,但事实上抑郁会使人长久性地丧失体验快乐的能力,并不同程度上伴随各脏器躯体症状,如心率异常、恶心、呕吐、出汗、体温失调、非特异性疼痛、幻听等,甚至是不动、不语、不食的木僵状态。

躁狂期则与抑郁期判若两人,情绪过度高涨,愉悦,热情,乐观,积极向上,觉得世界无比美好,自己前途无量;思维敏捷,富创造力,天赋和才能被极大化;言语动作增多,常感觉必须得说话,会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与人分享;自我感觉良好 ,睡眠减少,却依然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某些情况下表现为易激惹。

间歇期接近正常人,处于一个比较平静稳定的状态。

其病因是复杂的,尚未有定论。

现有理论指出其可能受遗传、内分泌、其他疾病、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等多重因素影响作用造成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

而一般社会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如人际关系的刺激,或容易成为发病的导火索,使病人在两个极端间摇摆,难以捉摸,抑郁和躁狂这两种状态也会混合发作(这可能就会让不了解的观众觉得宁子的情绪变化莫名其妙,或者误以为抑郁症是这样的)。

这两种极端心境的迅速多变也造就了很多“天才”,ta们在躁狂发作时创造了很多惊世之作,梵高、拜伦、丘吉尔、贝多芬、舒曼、牛顿、尼采、歌德、费雯丽...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那些躁狂期的天才瞬间,很多病人才不希望自己被治愈吧。

有些幸运的人摸索出自己抑郁期和躁狂期的转换规律,把疾病转化成特有的才能。

试想一下一位在躁狂期高产的艺术家如果接受了治疗,那他面临的将会是创造力的丧失,这对于他而言就是一种死亡。

所以也出现了治疗后反而使自杀风险增加的问题。

这种感受确实很难让没有“天才”体验的正常人理解。

Touched with Fire (2015)抑郁也好躁郁也好都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好的病,被情绪支配的恐惧和绝望不是靠自己的意识就能战胜的,药物和物理治疗只能暂时控制,医学上并没有攻克这两种病,不然抑郁症也不会成为死亡率仅次于癌症的疾病了,而躁郁症的复发率和自杀率比抑郁症更高,且复发后更难治疗甚至是终身用药。

轻易说出“有病就该吃药”的人,或许该先过一下大脑,就像不是每个癌症患者都愿意或必须接受治疗。

这里仅做简单科普,想深入了解的可以自行查阅资料,如壹心理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08591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07018 ,知乎 https://www.zhihu.com/topic/19711309/intro ,也可以看看相关书籍,如《躁郁之心》,了解点相关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没准哪天就会需要。

Touched with Fire (2015)--电影中避免了刻意强调宁子是个躁郁症患者(虽然这点确实造成很多对疾病不了解的观众的误解及理解困难),更多的只是她本人口中所说的【抑郁】,只有尾声咖啡店三人背着宁子交谈中有提及【躁郁】(有的中字版本可能存在漏译此段的情况),但借由开头宁子母亲的往事和宁子剃毛的关联、及纵观全片宁子的表现证实宁子是个躁郁症患者(当然这种认识是基于对MDD和BD的了解)。

她不是嘴上说说的矫情,不是单纯的嗜睡,也不是抑郁症 (单纯的MDD是不会有情绪高涨和易激惹的表现的) ,而确实是躁郁症患者,严格说是躁郁Ⅱ型,重抑郁轻躁狂。

就如片头所展现的,她的躁郁症遗传自母亲(躁郁症具有遗传性且高达80%),高中时发病把全身毛发都剃了(这很有可能是她第一次明显的躁郁发作)。

咖啡店里,她对店长夫妇说自己的抑郁不是真抑郁而是像玩笑一样的假抑郁,这么说的理由我想有三点:一是她并没有找医生确诊;二是除了抑郁期的萎靡,还有躁狂期的情绪高昂自信心膨胀,很多病人躁狂的时候连自己都会认为自己没有抑郁,说不是真抑郁但事实上可能严重得多;三是她清楚世人对精神病患者的看法。

宁子自称有嗜睡症,其实是躁郁症抑郁期的症状(抑郁引起的睡眠障碍可以是失眠也可以是嗜睡)。

她不出门不工作、挑剔津奈木、脾气敏感暴躁、无力打扫、拧个瓶盖都费力、跳闸后在黑暗中失神、没法去需要和顾客接触交流的便利店打工以及努力想要给津奈木做顿饭却被接连的不顺心打击到失控崩溃哭泣,对于咖啡店主的接纳包容和期待她显得卑微及过分感激甚至心怀亏欠(自责,过分放大来自他人的一点善意)...这些或许并不是天性懒散或暂时“忧郁”,并不是那种光靠自己努力就可以改变的废柴日常,也不是可以独自消化的负能量,不是靠出门走走和朋友吃吃饭逛逛街谈谈心就能消解的寂寞,而是被疾病所支配的无力挣扎。

指责抑郁症/躁郁症患者不坚强,就和指责哑巴不说话一样无知冷漠,再坚强再努力的人也会被疾病击败。

两人初遇时宁子的流血狂奔是躁狂的肆意;确定要去咖啡店打工后回家用冷水冲澡及克制自己剃毛的冲动是与躁狂的斗争也是对正常生活的渴望;电影尾声宁子得到店主的包容认可以为自己可以融入正常人群,就突然有了自信开始滔滔不绝卫洗丽的可怕,原以为也能得到理解,但却没有...接着有暴力倾向般踹门砸马桶、被人看穿后的裸奔,是激惹后的躁狂......天台上,津奈木问宁子还抑郁吗,宁子回答抑郁结束了。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觉得:果然只是太作太矫情随便说说的假抑郁啊,不然怎么说好就好了呢?

是的,如果只是单纯的抑郁症是不可能这般轻易摆脱的。

然而躁郁症(BD)不同于抑郁症(MDD)的一点就在于此,上一秒绝望到死,下一秒可能就放飞自我了。

有时候觉得自己恢复正常了,但很可能是因为处于躁狂期而产生的假象,病久了自己也就有点自知之明了,躁狂之后往往会再度陷入抑郁的循环。

宁子说“一想到接下来还会抑郁,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可见她长期陷于这种情绪过山车中...津奈木显然也已习惯于此。

这时,宁子的情绪也迎来爆发,只有且必须在此时,宁子才能对着津奈木坦诚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许下一秒就又抑郁了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她必须抓住那一刻告诉津奈木自己有多累,有多么羡慕津奈木可以选择离开自己,又是多气津奈木面对自己时的冷静和逃避...(我在上面提过躁狂时话语增多,有时根本控制不住想说话想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欲望,即使有些话直白得伤人,但对于她来说这是一种坦诚,可惜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津奈木那样可以接受这种坦诚)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爱和坦诚或许是暂时的解药即使只是打工,宁子需要花比正常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去克服内心的障碍踏出第一步;同样是努力,宁子一用力过猛就容易躁狂。

她对咖啡店的同事甚至津奈木的前女友小心翼翼畏畏缩缩,卑微得像是连呼吸都怕给别人添麻烦,而只有在面对亲人(姐姐)和津奈木时才能毫无保留地释放自己,把对自己的厌恶变成刺扎伤身边的人,以此来伤害自己。

津奈木之于宁子就是黑暗里洒进的一小束光,即使微弱也足以成为她在这个世界停留的力量。

她在矛盾的夹缝中挣扎,渴望被理解被紧紧拥抱,却又把对自己的怒火化作对津奈木的“刻薄”,想要驱逐那束光好让自己坠入无尽的深渊......像宁子这样敏感的人,就如片尾她的自白,只要感受到理解,即使只是1/5000秒的瞬间,都能让她感觉到自己活着,缺爱的人就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爱,就足以维持生命了,只要那么一点点...黑暗中一丝不挂地舞蹈,是对于被理解的感激,和活着的喜悦吧...如片名。

-- “大部分令人讨厌的人 其实只是需要被爱 然后他们就会像花朵一样绽放。

”——《布达佩斯大饭店》-以上是基于我对情感障碍的了解和体验对宁子这个角色做的小小注解,可能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即使同是患者,每个人发病时的表现也并不一样,宁子只是一个虚构的个体,不代表所有患者。

另,此片并不是一部关于抑郁症/躁郁症患者的科普电影,请区分。

6/1补充:看了最新的采访,小说原作者说当时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只是怀着对“像宁子这样的女性眼中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的兴趣及想法去写的,而不是以描写那些难以存活的边缘人群为目的而创作,从未希望读者与小说人物产生共感,也不希望电影拍成是给“那些活不下去的人”看。

原作者在采访中也表示写小说时并未强调宁子的病人身份,小说中的宁子是自己嘴上说说抑郁,并没有去医院确诊,与其说这是关于病人的故事,更恰当的应该是关于那些自称“抑郁”的有“病识感”的人群。

电影拍摄前原作者也有提醒过导演注意不要拍出“因为宁子是病人所以她会做这些事”的刻意感。

原作者和导演创作的时候也并非想让观众通过小说和电影寻求“同感”(虽然结果上看大多数人的反应停留在“深有同感”或“无法理解”,电影上映后很多观众都说有共鸣,导演都有点担心了哈哈哈)。

其实是导演发现震后日本社会趋向“顺从化”,大家相互依偎维持着一种和谐的秩序携手共进,好像不这么做就无法生存下去。

而恰恰相反,导演意识到必须跳脱这种“常规”,去质疑,(社会/人)才能前进,所以他就把这种想法也融入到了电影中(宁子就是那种跳脱常规的象征吧)。

--6/8 附 活弁独家导演访谈中字https://weibo.com/tv/v/HxYV0Eyx2?fid=1034:4380986054792172

-6/18 片尾曲 世武裕子「1/5000」五千分之一源于葛饰北斋的画作“神奈川冲浪里”所描绘的1/5000秒的瞬间,也是片中两人相互理解的那一瞬

 7 )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就很有意义。

值得推荐。

“为什么只是活着,就已经让我心力交瘁了?

”“真羡慕你,如果不想和我在一起,可以离开。

但我一辈子都要和自己在一起。

”“讨厌你的情绪稳定,知道那不是你的真实感受,想让你和我有一样的情绪,想让你讨厌我,就像我讨厌我自己……”(大概意思吧)

当两人相拥,互相理解的时候,哪怕只有一个瞬间,也让人好像可以活下去了。

只有爱能够让我生存。

助人者自助啊。

有个疑问:病人是不是只能和病人产生共鸣,其他人是真的没有办法理解吗?

还是只是不愿走近他们?

宁子发疯的样子,确实挺美的。

 8 ) 但就是这一瞬间,让我得以存活。

宁子砸烂马桶自动装置导致跳闸灯黑后迅速逃离了咖啡店,她原本抓住了救命稻草也就是津奈木,可是手机不小心摔黑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沉入水底。

她只能自救。

出店后一路狂奔,无论是撞到行人还是街道两侧的摆件她全然不在乎(或者全然不知),就这样边跑边脱衣服,衣服一件一件减少的同时她脸色的笑意愈加明媚灿烂。

等到津奈木赶来的时候,只能在宁子身后紧紧追赶顺带捡起她丢下的一件件衣服。

最终在住处的公共平台津奈木气喘吁吁追上了宁子,而宁子全身赤裸背靠着护栏微仰着头尽情地呼吸着。

她全身舒展,这是她想要的自由,她别无他法。

津奈木一边问她是否还好得到宁子的答复告诉他她复活了一边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宁子身上并揽着她准备进屋,宁子拒绝说有话要跟他讲。

宁子:我有话想跟你说

津奈木:可以…但非要全裸着在这里说吗

宁子:抱歉

宁子:一定要全裸着在这里说为什么呢,很容易理解,她一路狂奔赤裸着身体是她这三年来又一次新的“复活”,她恢复了理智变得像一个“正常人”,她想问津奈木这个枕边人一些问题。

她在抑郁症里,并发的躁郁及嗜睡,但经历过的事情都还记得。

她想问津奈木,为什么一直用敷衍的态度对待她,为什么不认真思考认真说每一句话,跟她好好相处,她还问津奈木你到底喜欢我哪一点。

言下之意是为什么三年来带着我这个拖油瓶,你大可离开我。

津奈木仍然是那副毫无生气的模样,边解释说是工作太累。

可能是想起了之前宁子认真理智地跟他交谈时,他因为加班太晚无心应答一“嗯”三连的场景,似乎有一些内疚。

但作为上帝视角的我们也应该能想起来,过去三年宁子备受抑郁症困扰,无法正常工作社交,连简单家务都没办法做,嗜睡拒绝沟通,脾气暴躁,津奈木就这样默默承受一直在照顾着她。

在公司备受欺压,干着几人份的工作,但多晚下班仍然会给宁子带回来便当并让她先选自己爱吃的,在宁子脾气暴躁烟抽完了会转身去外面买烟跟可乐。

宁子尝试振作起来去咖啡店打工了两天后,坐在沙发上等到津奈木下班回来,津奈木像往常一样笑着让宁子先选想吃的便当,宁子这一次让津奈木先选,她也在努力让自己变的正常。

津奈木回答宁子喜欢她哪一点时,思绪回到三年前初识宁子的时候,宁子因为喝醉可能是情绪没控制好,提出先回家,同伴们有下半场但又得先送她回家陷入两难,津奈木站出来提出可以送宁子回家。

宁子同伴们如释重负般离场后,宁子晕乎乎并没有注意到旁边多了个男人,走到贩卖机前准备买水喝。

许是喝多了摸了半天口袋没摸到零钱,津奈木见状上前投了硬币。

喝完水后,跌跌撞撞脑门直接撞到贩卖机玻璃上,额头右侧立马淌出血来,但宁子不以为意问起了津奈木的身份,如此这般就算是认识了。

然后一路往前跑去,津奈木告诉宁子,你那时候说离席的原因是感觉自己被他们看穿了,只想逃走,我那个时候也有这种感觉,但是那晚你穿着蓝裙子额头淌血但一往无前地奔跑,我真的觉得你很厉害而且那晚美极了。

所以,三年前是宁子拯救了津奈木。

俩人回屋后,都在哆嗦着好冷,津奈木拿着空调遥控器打开空调,瞬间房间电路又跳闸了。

宁子坐在餐椅上侧头开着玩笑,你该不是故意弄跳闸的吧(言下之意是想冻死我们俩哈哈哈),津奈木此时一动不动一言不发,这样持续了几分钟,宁子也发觉出不对劲,正懵着,津奈木蹲在她面前,环手抱住了她。

跳闸瞬间两人侧头看向了门口的电闸门。

然后宁子开玩笑说津奈木故意,津奈木此时就开始一动不动看着宁子,我想他内心是汹涌着爱意的。

津奈木:其实

津奈木:我真的很想…

津奈木:更加理解你屋外的霓虹灯打正宁子脸上,她从一开始的呆滞变得泪流满面。

并缓慢的将头靠在了津奈木肩上。

这一刻,她才得以“复活”。

就是这一瞬间的相互理解可以支撑住彼此一直走下去,宁子认为津奈木拯救了她。

但片名一语双关,他们彼此拯救。

但对于彼此之间的救赎时机是完全错开的,这并不足以支撑对方坚定的走的更远,但彼此灵魂交汇的这一瞬间,什么都共通了。

趣里真的是太有趣了ps:有两则短评印象深刻,一个是说希望看电影的女孩子不要理解女主,因为这样是幸福的;一个说的是想不通为什么跟抑郁症女友同居三年而不分手。

我只想对后者说fk!

 9 ) 不要想去感同身受

七分。

光影很棒,一些镜头很喜欢。

看完之后个人感觉津奈木这个角色很难演绎,一方面他一直都处在情感被动方,对宁子是因为有所疲累而不愿去反驳,所以一直在顺从和因为顺从不好而道歉……直到宁子再一次奔跑,这里又是大段对白……不好演,要演出接受,又不能超出津奈木这个人物的性格,不能太激动,不能太夸张,也不能流泪。

唉。

总之津奈木这个角色比较复杂,但又在情绪上很平面,我不认为苏打的演绎太差,苏打本身是演出了津奈木的顺从和反抗的,对角色性格的把握也没有超出范围,否则追宁子时完全可以大喊,追到她后,两人完全可以一起抱头痛哭。

但那样不是津奈木这个角色了,他的性格都变了……所以说是这个角色确实难表现,因为需要用平稳的表情表现复杂的情感……与津奈木相对比的就是宁子,宁子是相对在表演上容易表现的一个人物,因为她是一个有着简单情感和复杂的行为的人,后半段也是她的大段情绪爆发,所以在表演上其实是相对容易表现的。

故事本身我想的是无需谈什么感同身受,宁子和津奈木在一起,却从来没想过彼此感同身受什么的,最终也只是得出要更用心表达自我而不是照顾对方的结论,所以看电影的我们也大可不必谈什么感同身受,只要知道他们还在努力活着,我们也必须活着就够了。

 10 ) 导演审美新颖

电影里出现了两次宁子奔跑的镜头,一次是初次跟男友相识的那个酒会后的奔跑,还有一次是宁子在咖啡酒吧砸坏马桶的奔跑,每次奔跑时电影的配乐都很有节奏,让人印象深刻,都有一种从世俗解脱、重生自由的感觉。

最后宁子全裸在家里跳舞的镜头,夜色里的灯光通过房间玻璃折射到她的脸庞和皮肤上,营造出一种迷幻暧昧缱绻的氛围。

最后的这个镜头感觉好妙。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短评

我觉得前女友和现女友搭建起来的治愈关系放在文学里甚至是漫画里是有趣的,放在写实的电影里就十分单薄了,整个电影被驾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是喜是悲叫人很难琢磨,既不关心病症,也不关心人物,好像只想把人物推向高潮幕,男女主角走到高潮幕都相当奇怪,且,这一场戏写得尤其差。女主角大段大段的自白,颠来倒去的信息量不知道在讲什么,如果说抒情对白又给得相当幼稚和俗气,男主角就更不用说傻傻得听了很久,完全没有表态,最后他们万里狂奔的这个天台,竟然还会被前女友随机的遇见。

4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抑郁症状不是这样子的,她更像是躁郁症……但是意外把恋人间”靠短暂的理解和温存,来给长期怠倦造成的冷漠感续命“这样的两性关系还原的很真实。

6分钟前
  • 小J²
  • 还行

没有留白 缺乏灵气 苏打隐藏光芒让趣里发光(偏近《二重生活》气质)

10分钟前
  • raiNysoul
  • 还行

就还好 苏打有几个眼神让我看了很久

14分钟前
  • arne
  • 还行

男主对女主也是真爱

18分钟前
  • Sunny
  • 很差

看不下去,这剧情发展是现代童话吗,现实当然是一个人在房间里烂掉或者振作起来看病吃药重归社会。不知道是趣里不太行还是剧本不够深入还是我太套入现实,全程只看出来过眠症还有一位大小姐在发疯,抑郁和狂躁没咋看出来。只有一段挺好的就强打精神去超市买菜结果鸡蛋被撞掉一地到家又跳闸,那段被逼疯感同身受了。总的来说又是只靠两三句所谓的名句支撑起的电影,有时间抖机灵那可不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调查了解真正的病情呢,对不起。还有可以不要再跑步和跳舞了吗(颤抖

23分钟前
  • ( ´・ᴗ・` )
  • 较差

不管怎样 男主能够陪着女主 女主你就偷笑吧

25分钟前
  • 不2金
  • 较差

就这种逻辑和这种精神问题,也就小日本能拍出来~

29分钟前
  • 丙十二耗叔
  • 较差

不太行。

31分钟前
  • Welp
  • 较差

3.5。1、歇斯底里的狂躁感和戏剧化的奔跑被极致化运用了,有点“讨巧”,不太行。2、有三个很喜欢的情节:第一个是宁子和店里大家说卫洗丽的恐怖时不被理解,躲入厕所时墙板外密密麻麻的议论声涌来,内心的惶然;第二个是最后天台拥抱时那句“你可以离开我,我自己却无法离开自己,好羡慕你。”自厌的倾诉。第三个是“跳闸”的频繁使用,光线无剩余,情绪就全部爆发。3、一直依靠着他人对自身的宽谅活着,以至于要求他人对自己的全部理解,本来就是不稳定的姿态了。用逃避来复活,以自怜来自足,病态的倾轧唤不起同情。4、趣里眼神很灵动,气质里有点神经质的东西在。苏打全程充当“陪衬”了,没有很出彩的地方。(粉丝泪目)5、片尾曲《1/5000》好评!油管可以听。

32分钟前
  • マイナー
  • 推荐

一开始真的觉得女主活该啊,好吃懒做,不工作,就知道乱发脾气,无理取闹,恃宠而骄,真他妈丢我们劳动人民的脸。男主的一副舔狗模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慢慢地,才知道女主患有躁郁症,她很想振作,却也无法。而让女主的人生发生转机的,竟然是女主前女友的嫉妒心。也许她看到了希望,但随之而来的,是众人嘲笑下更大的绝望。女主在天台上的自我批评和无助,真的让我大受震撼。她是知道的,只是她真的没有办法。男主看到了女主身上的美,他想要了解她。最后,二人在黑夜里相拥取暖,让人泪目。当然了,还有典型的日本镜头,冷静、客观、克制。只有到了最后,才让背景音乐的喧嚣来热烈地表达。

35分钟前
  • 贝尔摩哀
  • 推荐

第一次看了一部 苏打从头到尾 没有嘶吼的剧。隔壁坐了一对老夫妻 没有办法理解剧里角色的情绪 就好像饭店里的老板和伙计 说着 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你只是太寂寞了这样子的话 却永远都没办法懂你下一秒爆发的情绪🤷♀️ 没关系 这种时候 就很想狂奔一场呀

37分钟前
  • F
  • 推荐

3分。有点乱,也许是因为女一对抑郁症患者的演绎太过到位了,让人强烈不适。女一宁子(趣里饰)边缘废柴,极丧。某次和男一(菅田将晖饰)在同一个酒局,女一醉酒,其他人离开,女一发狂用头撞贩卖机流血狂奔,二人自此同住。男一在一个八卦情色杂事干活,各种压榨。女一啥都不行:不工作;不收拾;应聘睡过面试时间;躲在杂乱的居室里。好不容易在一个咖啡酒吧工作,上个厕所半小时,最后因为不自信、被别人议论(从工作来说,同事已经很友善了)而崩溃,裸奔回家。这绝对是个神经病吧!?不知道她存在有任何价值?能带给别人什么?自己有病,找个地方死去,非要祸害男一。男一图什么?啪?应该没啪吧?那图什么?真爱?被女一奔跑的姿势吸引?那为什么呢?没有逻辑啊!负面的片子不稀奇,但这个已经莫名其妙的病态了,为什么要拍这个?想说明什么?

39分钟前
  • 书与尘同在
  • 较差

病态和病态一起产生的美好

43分钟前
  • 通叔
  • 还行

结尾的长独白表明女主的演技还是可以的,但是整部片子的节奏氛围不好,太drama了

48分钟前
  • 青稞先生
  • 很差

果然我不适合看sjb的片子

51分钟前
  • jookiiiiii
  • 很差

片子本身素质平庸,但是趣里演得令人信服。

55分钟前
  • SleepyPino
  • 还行

论如何反驳(贱人、懒人、丑人还要矫情)?

58分钟前
  • 乱蚊
  • 很差

R,趣里;看一种生活态度。颓废堕落后至痛哭 破而后立;太多年轻人的心境 浮市仰望 夜幕蜷缩 你知我心意。

1小时前
  • 有过的L和KA
  • 推荐

抑郁症

1小时前
  • 大点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