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出到第十集,我认为是结束了。
开始的时候剧情有很多的发展方向,或是les或是BL或是什么其他的,起初我给的评价是“大型各种YY剧”,因为实在是能让人浮想联翩。
但随着剧情的跟进,越来越向往一个方向发展,就是用于认识和面对真正的自我。
作为人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很容易迷失在人云亦云的大潮之中,甚至是个别心怀不轨的煽动者。
于是大家盲目的看不起这个,又巴结那个。
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去区分谣言,学会有自己的见地,并尊重自己的真实看法,是很重要的。
从我的感受来说,期初看这个片子,纯粹只是好奇,抱着像开开眼界一样的想法去看,前1、2集也没有引起我什么很大的兴趣,生怕最后剧情的发展会走向一个很俗很无聊的内容。
但是当看到第十集的时候,我可以很欣慰的说,星野春和她的家人就像蝴蝶效应一样,终于感化了周围一群冷漠的冰山。
每一个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都在同与大众以及寻求不同的自我中徘徊,既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又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或者说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有多少次。
当我们的真实想法受到周围的人们嘲笑时,我们会真正义正言辞地为自己辩驳;有多少次我们沉默,但心中不弃;又有多少次我们选择妥协。
姑且不说这个剧拍的好坏,IS这个话题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人生,对理解,对宽容的思考。
“这个世界很冷漠,其他人并不关心你的真正想法,也不关心你的梦想,关心这些的只有你自己。
”这句话不是IS里的,听起来叫人悲伤,却让我们坚强。
那些恶言相向的人,我不知道你们心中作何感想,是觉得自己特别高大上,特别自我感觉良好吗?
人无完人,这世界本来就没有那么“好”的人。
而那些高喊一集弃的人们,我随便看了几个,哪个不是在一看里面打颗星,或者写点什么诸如俗不入流,故事极差的评价,就计入看过的数量里面。
我不经怀疑,其他那些堆砌出来的数字也是一集弃的产物,那么那样的数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是饱览电影的文艺小清新?
别傻了。
无论如何,没有完整的看完就随便给分和评价,是十分不负责任的。
开始是纯粹抱着猎奇心看的,也以为会走向YY剧情,然而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该片虽然有一些常见的狗血剧情,例如为表达某种内容,需要的人物总会在偌大的世界里“碰巧”出现,某些剧情发展的逻辑也略有牵强,然而,除去这点,其它方面很赞!
人性的刻画非常到位!
比较真实,没有脑残成分。
复杂的矛盾处理得很好,贴近每个角色的个性,很自然。
之所以没有很多人所期望的两IS主角百合的结局,那是因为该片的核心思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消除或减弱公众对IS群体的偏见!
如果两主角百合,那就真成三流片子了,也相当于在说:IS特质的人是没有未来的,永远不可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只能在IS人群中寻找伴侣。
而今,两主角皆找到了只看重她们自身优良品质,而不在乎世俗偏见的如意郎君,这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也是她们真正想要的。
IS,即雌雄同体的简称,这种病症不完全是心理上的性别紊乱,而是天生从生理开始就性别不明。
这情况有点像《钟无艳》里的狐狸精夏迎春,修炼到18岁之后再决定是要当男当女,只不过这次不是玄幻,是科学。
该片的主角就是一个IS患者,虽然他以男人的身份活了16年,但为了学习做蛋糕——这理由实在有点扯,不过who care,总之,他必须以女生的身份度过高中三年。
有趣的点在于一个性别不明的人,当他的身边同时出现喜欢的女生和喜欢的男生,他最后会怎样选择。
为什么这么一说,忽然让人觉得,其实雌雄同体也不是那么糟糕的事情。
一直以来都很尊敬日剧。
不是不反映社会现实,只是不鼓吹现实的负面意义。
记得前几天在微博上看见个小故事,小姑娘问牧师,为什么自己是好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奖励;而自己的弟弟非常顽皮却经常得到礼物。
她觉得非常不公平。
牧师告诉她,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小姑娘的奖励就是,上帝让她成了一个好孩子。
当我们受挫,吃亏的时候,总会有人告诉你,世界就是这样,社会就是不公平,说你的辛苦是白费,说你的坚持是白痴。
你同意了他,熄灭自己这盏灯,然后你再以同样的方式去熄灭其它人的灯。
你的周围就变得越来越灰暗,越来越绝望。
春是一盏双倍亮的灯,她选择了点亮自己,而且勇敢的去鼓励别人点亮他们自己。
终于,她的世界,是充满光的。
可以料想到很多人会来吐槽这里不同性别之间的感情,你们可以选择从娱乐的角度来看这部剧,无可厚非。
但希望你们也能被春感动,其实我们都是一盏灯,而你点亮自己的回报就是:你的世界是亮的。
喜欢宇佐美,星野春在播音室公开自身时她在玻璃窗外大声对老师喊“你很烦!
”;星野春近乎被孤立的独自走在学校走廊时她走上去与其并肩;星野春3个烹饪班朋友重新与春走在一起时,她回归自己,走廊上微笑与她们错身。
无论原作或编剧是否有LES意向,演员没有带来这种感觉我便不算其是。
莫说星野春与美和子相爱,就是美和子单方爱着春亦感觉不到。
TV拍得非常好吧。
算是2011年的日剧当中最好的几部之一。
2011年夏季,我大学时的网友推荐我看的。
我看的时候,好像刚出到第3集还是第4集。
整个夏天,我都在追这部剧 …… 看到秋季,看到大结局。
星野春,真敢直接告诉所有人自己是IS,而后承受被歧视,直到让大家都自愿重新接受他。
学长伊吹宪次,在星野春那么勇敢地说出真相之后,默默地支持他。
糕点课的男教师,原本觉得这一切实在是太奇怪了,但后来还是因看到星野春的确是一个勤奋专注且充满爱心的好学生<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出色的悉心为食客们考虑的敬业糕点师>而也转而支持他,并且驳斥了伪善的【一直装作同情星野春的伪善女教师】。
话说:剧中,早在2011年,就讽刺了那些伪善者们。
结局:大家,和好如初。
原本跟星野春是要好同学们的女生们,跟他一起上学。
这个故事,太棒了。
星野春与他的家庭的坚强,的确令人感动。
星野春的父母,都是善良淳朴的小民,待人友善诚恳。
生来是双性人。
母亲因不能接受而差点摔死星野春,幸好父亲及时拦下了。
很符合人类正常心理地,经过了反复的开导以及自己的反省,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孩子。
夫妇,准备,让孩子长大一点之后自行选择【自己究竟要当男孩还是当女孩】。
但是,由于星野春的精巢病变,而只能动手术切除了精巢。
于是,就只能以女性身份活下去。
然而,早在学龄前,星野春就自我性别认定为【男性】。
父母,在反复商量过很久之后,决定让星野春从上幼儿园开始就以男生身份长大。
有一次,星野春问自己的爸爸,自己怎么没有像爸爸那样的阴茎。
他爸爸,逐渐对他好好地解释了,并且使自己的儿子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三观。
星野春,在幼儿园时,帮助了戴眼镜的自己的很懦弱的小男孩<头发天生卷曲的>【斋藤礼音】,并且告诉了对方自己的秘密<直接把内裤脱下来给对方看,并且让对方保证不会说出去>。
就这样子,星野春以男生身份,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上了初中,并且跟戴眼镜的头发天生卷曲的男生一直都是死党。
星野春的梦想,是成为跟自己父亲一样的糕点师。
但是:他去的有教糕点专业的高校,却认定星野春是女性而强求他一定要以女生身份上学。
为了梦想,星野春只好勉为其难地当3年男生。
家人们<妈妈、爸爸、妹妹>,问他是否会很困难;星野春,只是继续吃饭,说3年就年吧。
有一天,星野春的死党【斋藤礼音】,与星野春偶遇。
斋藤礼音,当即就停了下来,像个二货地停好自己的自行车。
背着一个大吉他,再加上一头像是开叉的毛的天然的卷发与粗框眼镜,二货感更充溢了。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超级二货的家伙,还是一如既往地,跟星野春坦诚相待地在互相吐槽中传递着深厚的挚友感情。
他们,还一起练习足球。
传球、传球、传球!
就跟当初没有一点区别。
可惜:星野春,因骨质疏松,而再也无法踢足球了。
第一次发生骨质疏松的问题,是在接住【学长们踢出的球】。
学长伊吹宪次,看到星野春做出了非常漂亮的胸部停球动作,而后看到星野春因胸腔剧痛而摔倒了。
2人之间因足球萌生的感情,从此开始了。
另外:星野春,也成功地,改变了另一位IS朋友的人生。
……………………………………………………尤其是:星野春认为自己就是男人,星野春终于接受了【为了缓解雌激素不足引发的骨质疏松,而只能开始服用雌性激素】<为了可以继续踢足球】,但是却可以爽朗地以男性社会身份活下去了,学长伊吹宪次还是继续喜欢认为自己是男人的星野春。
伊吹宪次,受到星野春的影响,最终对自己的父亲喊道<完整意思,非原文>:父亲,当年为什么,要偏袒自己这个瞧不起自己姐姐是残疾人的白痴弟弟?
为什么不教训他这个居然瞧不起自己姐姐的混蛋弟弟?
他这么多年来内心一直都很懊悔。
假如,父亲当年教训了他;那么,他现在就不会如此懊悔了,他们的家庭也不会分离。
为什么,要为了这么一个混蛋儿子,居然要抛弃姐姐和妈妈?
星野春,在第8话,在学校广播中,坦白了关于自己的一切。
实在是,太令人感动了。
这部剧,就是,上一个时代的美好结晶之一。
将【第2话、第3话、第8话、第9话、最终话】,我上大学时,一直都放在手机里,时不时就拿出来再重温其中极为温馨的片段。
这种人就是传说中的可男可女可攻可受可坦可奶可dps……传说中,极其令某些人羡慕的后天可选性别……春哥著姐若得此身,此生不再遗憾……其中对性别伦理的思考,直追北条司的《非常家庭》。
尤其是对主角的人设,更是超过《非常家庭》。
《非常家庭》曾经因为吸引读者的目的,被编辑强改人设。
而IS显然在这方面更大胆。
但毕竟是人拍出来的,始终不如动画或者漫画细腻。
很多细节不如《非常家庭》。
而且因为是要播放,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不能太过深入。
但还是很值得一看……尤其男配一,对男(或女)主一以及男(或女)主二的感情纠葛,更是看点。
pp评分9.5+好奇心,跟了这部日剧。
不知道后面是个什么结局……两个对待IS完全不同的态度的家庭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两个不同性格的IS小孩。
一个阳光坦诚开朗,一个阴暗孤僻。
春的父母在决定让他她长大后自己决定性别,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的人权精神。
当幼小的春发现自己与大众的不同后,父母给予了他她无限地宽慰和理解,鼓励春坚强快乐地成长。
“你就是你”多么淳朴简单的话语,真是温暖人心,无论春是什么样子都是父母的孩子。
面对困难,只有当父母不大惊小怪,保持平常心,孩子才会淡然地接受这一切,相对心智健康地成长。
美和子的母亲非常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甚至说出了“报应”这种话,让本身就痛苦的美和子更加难受,甚至选择了自杀。
所以他她羡慕春的生活态度,喜欢春。
看到这里,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情了?!
不去为这种感情做一个界定,能看得出,美和子喜欢春是因为美和子想成为春那样坦然、阳光的IS,当然只有春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理解她的人,这也是原因吧。
美和子恨自己阴暗的性格也恨母亲的强权。
写到这里,想起来,美和子的母亲为了让她他做手术甚至说出可以帮她生孩子的话,这是多么惊愕的话语啊!
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到愿意为“女儿”付出到这步,极端到此的爱真是可怕啊!
此处日剧中常见的坚定的眼神又出现了。
两个截然不同态度的家庭,哪种教育方式好?
其实对于IS这种家庭来说,很难说。
正如春的父亲私自去“IS自助社”偶遇美和子的父亲时的对话那样,他被“你的教育方式好,那你还偷偷来这里干什么?
”这样的反问难倒了。
春的家庭很有爱,只是面对IS问题这种极端问题连这种有爱的教育都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控制,毕竟春是受家人小心翼翼地呵护成长起来的,在他她和其家人可以随意开玩笑的“男性化大口吃饭和开着腿睡觉”的调侃中,面对残酷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恐怕就是讥讽和嘲笑了。
美和子提醒得对,恐怕春会受到打击。
日剧确实善于把心理描写地深入细微,同时也会在各种题材中都会体现坚韧不拔顽强的精神:比如春的父母鼓励他她做出自己想公之于众的决定后春透露出来的坚定无比的眼神(再次出现),比如《十四岁的母亲》的女主角要生下孩子的笃定;比如山下智久的《第一百次求婚》,我看,这哪里是爱情剧啊?
简直就是宣扬为爱执着追求战胜自己我的拼搏精神。
扯远了。
周末在家,想趁机多写写剧评影评,尤其是几年前看过的,觉得当时就应该及时写的,看完有感触,想过就忘了,现在重温时间也不够。
而且追求评分数量没啥意义。
这剧一开始有点看不下去,渐入佳境。
貌似这是我第一次见钢牙出镜,觉得笑容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还不知道她背后运作能量的强大,之后的几年什么不合适的角色都让她来,演技平平越看越不想看。
福田妹子在我大学刚毕业前后还是很红的,现在反而没再担当主要角色。
剧情平淡感人,慢慢品味,能感受到两人内心的挣扎。
最后跟从自己的意愿做出性别选择并努力让身边的人理解,着实不易。
其实一直喜欢看日剧总能找到不同的题材IS,在看之前从来没了解过雌雄同体让我想到五月天的歌现在还没看完其实我想评论的不是剧情应该算是感悟吧,不改变的就去接受吧就好像他们的身份春的家人接受了,至少他们过得还算开心虽然每次看到他们的笑容后都有点苦楚吧。
美和子的妈妈以为一直在保护着她可是却不明白这样反而会伤害她但我感觉美和子背负的东西少些,或许是春相对于她来说是以男生身份出现因为本能的去依赖春我想春也在寻找这样一个人吧,即使家人是接受的,但有些事儿他们始终不能理解就想第五集春说的他就在寻找这么一个可以依赖的人吧有时候一个人撑不下去就找人靠靠吧所以不能改变去接受不能孤独的接受就找个人陪你一起接受吧
感觉IS是这个夏季那么多女变男中最靠谱的一部了 福田妹子演的很不错,声线压低了肢体动作什么的也很男孩子气。而且从原作看应该是挺温馨的走向,虽然第一话就有些改动但还是看好之后的情节发展。P.S.小时候的卷毛正太好可爱www
每集都淚崩....
HE有点让人恼火呢。平等待人,勿歧他人,面对自我,展示自我。PS:小钢牙一生的NC粉!!!
发自内心的相信自己并且肯定自己,这样整个世界才能相信你并接受你。每个人都会有人爱的,只要不放弃。。。
經過不停的快導和自行補腦還是可以看的...
长发妹子真吐艳
看的我好压抑~~
干!太难看了!忍够你了!
日本人就是喜欢怪题材
福田沙纪+刚力彩芽 都好喜欢。
四星是给题材的。对于下学期要开设intersex workshop的姐姐鄙人我来说,这个电视剧的出现好感人啊。但是其实我只看了一集就弃了…
很不错的题材,日本剧集的切入点一直比较特别的
虽然十集很难深入探讨这类复杂深刻的话题 但是尝试是好的 而且泪点颇多~ 结局光明开放式 有点为了治愈而治愈 略有遗憾 要是能再多几集就好了~
在这个处处都有GL和BL的世界,IS很正常吧~~~还是作男作女们更加きもい!
这个妈妈神神叨叨的…………喜欢不起来
勇气 偏见 坚强 做自己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IS的进展很慢么- -结局竟然是换回男装继续在这个学校orz
&#34;我不是你所期待的完美的人,可是,我会幸福.&#34;
#早年开心网影评搬家#人要相互认同彼此的差异~~
“这个世界很冷漠,其他人并不关心你的真正想法,也不关心你的梦想,关心这些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