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武林》是一部既典型、又非典型的武打片。
典型在于,从动作场面到尚武精神,于争锋的执念、对生杀的索解,都有迹可循。
非典型在于,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警察追缉的明线贯穿始终,既无帮派相争,又少江湖恩怨,唯有草莽间的成败得失。
可这得失,用封于修的话说,“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如果《城邦暴力团》里的近代武林还意在勾勒国仇家恨中的帮派传奇,《一个人的武林》剥离了更多背景,只留下个体之间的对决。
夏侯武和封于修皆是武痴。
封于修走的,是夏侯武曾经走过的道路:踢遍天下武馆,踏过盖世英雄。
差别在于,编剧,或者说命运,切断了封于修在尘世间唯一的羁绊,却在夏侯武的手上系了根绳子。
于是,顶着跛足的先天缺陷,封于修练就一身“以拳打拳,遇佛杀佛”的硬手功夫,堪与天下群雄争锋。
堂前燕的标识和《出五关》的磁带,构成了封于修身上最大的隐喻:此身拜入武林,重走的是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的武圣之路,又怎能接受“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平庸与凡俗。
这层张力背后,才能理解封于修这个化名的真意:唯修于化境,才有封山洗手的那一天。
可惜,武林之巅多险阻,封于修才有了“功夫是杀人技”的自觉。
《一个人的武林》,在这个层面,是封于修的修罗道。
但导演、编剧想表达的,远不止于此。
除了封于修,电影里所有的武林人物,都是退避的姿态,或投身艺术,或隐于市井。
即便最具锋芒的夏侯武,也因为失手杀人而入狱三年。
狱中三年,夏侯武是“模范囚徒”,直到战书不期而至,师妹置身险境。
通过这种人为的对立,封于修与夏侯武,一个要承载武痴凌驾于人伦之后决然的恶,另一个却在时间里领悟了仁恕之道。
最后的公路打斗,任谁都猜到了结局,夏侯武的拳头,仍旧难以挥下。
因为,仁恕是高于痴缠的武德,而武林,决不能止于生杀。
尴尬或许也在于此。
从头到尾都受尽摆布的陆玄心,突然在紧要关头扮演了平息高潮的角色。
两位徒手杀人、连武装警察也徒呼奈何的武林高手,强弱既定,又因为仁者无敌而不便杀人,最终只好借外力了却残局。
《一个人的武林》是一部向香港武打片致敬之作。
但它的长与短,某种程度上,正是传统困境的延续。
仁恕注定高于杀戮,道德注定高于技法,主角的觉醒注定高于极恶的对手,凡此种种,却不能靠“以牙还牙”解决。
为此,香港武打片不会有《杀死比尔》外家功夫做到极致的电影,最终都还要靠说教。
《一个人的武林》的片尾,借夏侯武的嘴说出:天下第一是一条孤独的路,要付出太多超乎常人承受的代价,才能攀上狭小的顶峰。
与其这样,宁愿牵着身边人的手。
而天下第一的念头,再也没有出现在夏侯武的心中。
作为致敬,这样的分量似已足够。
但视为接续,怕还远未打破既有的窠臼。
作为电影史上重要的类型片之一,香港武打片路在何方,仍旧疑云重重。
艺术家、刺青师傅、外卖摆摊、电影武行,再加上一个监狱服刑。
顶尖高手纷纷改行,武林早就不复存在。
所谓一个人的武林,或许就是,你的武林只属于你一个人罢了。
夏侯武这样的礼貌温驯,还会点推拿按摩的,有机会帮警队当当教练已经算是不错的差事了。
而封于修这样的天生残疾,又没啥智商的,多半没什么好下场。
所谓不疯魔不成活,或许是除了疯魔,没有出路。
封于修之所以习武成痴,或许也在于除此之外,他还能干什么。
每个人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存在的价值,不然就会陷入虚无主义的自我怀疑。
封于修要做武功天下第一,这是他唯一可能的存在方式。
虽然所有的高手都改行,基本上多年不习武了,和练武成痴的他其实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但他选择性忽略这点,自定义这是公平对决。
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最后即使败于夏侯武,他也并不会求饶,甚至希望他杀了自己。
这是死得其所,这是他要的结局。
相比与近几年甄子丹的片子,本片算是水准之作。
原因就是剧情很简单,本来就是以功夫为卖点,没必要在剧情上太费周折,当然如果费的好也行,但多数时候剧情都是漏洞百出。
而本片就是一个武痴杀人,高手对决的故事。
从开始就是一个杀,一个抓。
简单,就不容易出错。
甄子丹在武术设计方面还是不用担心,白冰用剑和王宝强过招的那段,剑的锋利感十足,划伤到时候让人隐约有痛感。
王宝强的演技还是有待雕琢,邪气还是不足,毕竟不是本色出演。
而甄子丹的角色不功不过,但每部片子都是如此,脸谱化的有些严重。
这部片把武痴的形象刻画得非常出彩,王宝强也不负众望,给观众奉上了无数场精彩绝妙的武打场面。
或许是王宝强本身是少林派出身,他的武打动作与传统港片中的武打动作相比有较大不同。
片尾的甄子丹与王宝强巅峰对决也是看得非常过瘾,有点类似好莱坞的动作大片。
相比武戏,文戏方面做得就没那么精彩了,整体连贯性很强,但是没有把握好叙事节奏,且有很多情节都是简单一笔带过,没能详细说明白。
除此之外警察在片中应有的作用没有特别好地发挥出来。
今天才看的一个人的武林。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是甄子丹这近几年拍的电影中最好的。
什么特殊身份、大闹天宫。。
就真的无语了。
关于电影的剧情就不多说了,这类型的电影看到开头一般都猜到结尾了,大体的剧情还是老生常谈。
影片中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枚堂前燕。
清朝考武状元失败之人被官府赐予一枚堂前燕,意思是说无论你武功多好,也只不过是朝廷屋檐下的意志燕子。
这令我想起旧时的一句话: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任你武功盖世,满腹经纶,还不是一样要向统治阶级低头?
封于修根本是个脱离了人群一心练武的痴人,而夏侯武这是属于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之类的人。
最后封于修死在了杨采妮的枪口之下,倒在了他自己造的堂前燕面前。
在枪械这一杀人利器面前,武术最后还是敌不过。
这是时代的进步,亦是练武之人的悲哀。
现在我们总说习武是用来强身健体不是用来好勇斗狠的。
强身健体,跑步爬山游泳一样可以做到,功夫是用来打架的。
任你武功再好,也是一只堂前燕。
(上大学以来很久没写东西了,电脑快要没电,仓促之间有些词不达意,见谅)
影片评分偏低,很大原因是俩主角之前接连拍烂片,credit短时间内消耗过大,然后观众就不买账咯。
先挑几处硬伤。
堂前燕这个说法很扯 ,有清一朝,已有武举人,武状元。
我家乡就出过一位武探花,所谓朝廷举办的比武就是瞎扯的。
当然,这个不重要,动作片嘛,故事大概过得去就好了。
这处,就是硬伤了。
五合一的说法,呵呵,从来没听说过。
先拳后脚次擒拿,兵器内功五合一。
哈哈哈哈,虽然知道有几门的祖师、大家文化程度不高,但这水准的口诀也太打油了。
而且还是错的。
先拳后脚。
大概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没有。
说它没有,是拳脚自是一体,现在流传的成熟拳种,别说是拳脚伤人,就是胸、肩、胯也有专门的打法。
说它有,是真有这么一句武林俗语,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
教会了拳,可以自卫绰绰有余,足对得起那份学费。
至于教不教步法(打法)嘛,也可能教的人自己就不会(大多数情况),也可能钱没给够(杨露禅前两次去陈家沟),也可能徒弟秉性乖张逞强(李振番的步法是自学的,师父没教过)。
至于擒拿嘛,就没什么意思了。
一般来说,擒拿并不太实用,有俗语说,巧拿不如拙打;又有一力降十会之说。
擒拿多是占绝对优势时实用,比如对方是个空有力气的外行,又比如人数打人少,公差拿贼时。
兵器内功五合一,这句就比较纯扯淡了。
武功虽然多是在拳脚上下力气,可真正的用出还在兵器上。
影片中宝强和樊少皇都是用剑,其实现在形制的中国剑并不是武器,而是教具,齐眉棍其实也是。
神奇的内功呢?其实多数门派是指内息,调节呼吸,在发力时如何,在受打时如何。
接着挑硬伤,就是杨采妮和主角第一次见面,主角所说的六合论。
其实是形意拳的拳决,太极、八卦两门也有类似的说法,就不提了。
可是两位主角,明明打的是外家,练的也是外家,这里弄个内家拳的拳决,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差不多该睡了,简单再说一处硬伤。
影片最后,约92分钟处,监狱里众人对主角行抱拳礼。
完全是莫名其妙啊。
首先这组人的手型全错了,抱拳礼是左掌包右拳,绝不能反过来。
其次,明明就是写杂鱼配角嘛,之前的打斗就是一帮流氓群殴,这会怎么就成了知礼行礼的呢?
片子还成,缺点新意。
先拳后腿次擒拿,兵器内家五合一,一句门派口口相传的口诀居然是一个杀人凶手犯案的顺序。
接二连三死去的武术家令香港警方倍感压力,为了破案,重案组陆玄心不得不与三年前因误杀入狱的原警队教官夏侯武合作,给他一次假释机会,协助自己破案,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真凶封于修死在了陆玄心的枪下,案件终结,夏侯武也得以如愿以偿,返回佛山与自己的师妹单英走到一起。
一部简简单单的香港动作片,却有着不一般的含义,因为这部电影是对那些为香港动作片在台前幕后奉献一生的人的一次致敬。
香港动作片自武侠剧开始,乃至后期的都市武打应该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多少少年因为一部《少林寺》萌生了学武的想法?
又有几多明星成名于动作电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火爆一时的动作片在香港越发难寻,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一如武侠一般,闪亮过后是无休止的沉寂。
在当今这样一个浮躁而喧哗的时代,小清新、悬疑剧、魔幻风大行其道,曾经的侠义好似被遗忘一般,直至《一个人的武林》的出现,才让人猛然醒悟,原来,香港动作片依然存在。
电影中的反派封于修天生残疾,双腿一长一短,本不可能成为一代强者,但是,十数年如一日的苦修代替了天分,港澳拳王麦荣恩、北腿王谭敬尧、擒拿第一人王哲、兵器王洪叶悉数死在他手中,对他人狠的人必然对自己更狠,海盐搓脸,吊打沙袋,用生命练功的封于修也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果。
每次出手前用老旧复读机播放的《出五关》好像象征着封于修和关公一般,过五关斩六将,终成正果。
夏侯武因一次错手杀人导致身陷囹圄,三年牢狱之灾让他渐渐成熟,曾经冲冠一怒的合一门掌门不再存在。
往日为了天下第一而相当激进,三年让他清醒,曾经十分同意封于修的“功夫是杀人技”,如今只愿安分生活。
功夫应该是用来匡扶济世的,不该是恃强凌弱,滥杀无辜。
这也是香港动作片一贯宣传的观点,行侠仗义,除恶扶善。
最后一把枪结束了封于修短暂而又精彩的一生,在多数人评价搞笑的同时,我更感觉到一丝深深的悲哀,再好的功夫也抵不过枪,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不得不承认的尴尬事实,也许,这就是武侠不再被人看好的一个原因吧,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改变了人们,一招一式的武打被猛烈刺激的枪战所取代,这是武侠的悲哀,也是动作片的悲哀。
一部《一个人的武林》唤醒的是国人对于曾经那个时代的留恋,不知不觉,曾经的动作明星一个个老去,但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武林不会永远只是一个人的武林。
自从杀破狼之后,甄子丹的每一部电影都会去看,因为他凌厉的动作,让我觉得只有甄子丹的打才是打,之后的导火线,叶问,每一部电影都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但是之后也出来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片子,比如冰封和大闹天宫,基本属于脑洞大开的级别,之前特殊身份也是,宣传片做的真是好,去电影院一看WTF,差劲的音效,配音,情节,以及软绵绵的打斗,丹哥在自己最适合的时装动作片里竟然发挥平平,不免让观众有些失望。
但是这一次,这一次,一个人的武林,精彩的不仅仅是预告片,电影一样非常出彩,凌厉的动作,凶悍的眼神,愤怒的表情,一个武林霸主隐隐欲现,他有爱的人,有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有英雄的弱点,内心深处对于武林第一的渴望,或者说是一种执着,一种固执,让甄子丹饰演的夏侯武在习武的过程中迷失了习武的目的,最终失手成为了一个杀人者,为了挽回自己的过错,为了制止封于修,为了不让封于修成为第二个自己,为了保护自己爱的人,夏侯武决定选择出手,与封于修即分高下,也决生死。
再说说王宝强饰演的封于修,王宝强在一个人的武林里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人真的拼了,他饰演的封于修是一个为爱执着的人,但更执着武,一个痴狂的角色,在影片中,封于修的个人情感和内心的刻画没有夏侯武那样丰富,更多的只是展现出痴狂的一面,但是动作戏份上完全是王宝强饰演的封于修在主导整部电影,封于修想做武林第一,挑战各种武术领域里的第一,先拳后脚再擒拿,封于修用同样的功夫,挑战别人最拿手的功夫,这种自信,这种狂傲,体现出要做武林第一必须具备的霸气和实力。
这次还请来了行宇,樊少皇,喻亢这些一流高手,和这些高手拍对打的戏,没点真本事绝对干不下来,甄子丹可以,但是甄子丹把机会留给了王宝强,王宝强没让甄子丹失望,也没让我们观众失望。
最后一场打戏,王宝强和比这些一流高手还上一个档次的顶级高手甄子丹的对打戏,拳,脚,擒拿,武器,一个不落,酣畅淋漓,绝对过瘾。
一个人的武林好看,不仅仅因为高手多,打戏多,更因为王宝强的努力,看完电影之后,我发现这部电影不仅是丹哥的电影,也是为王宝强量身定做的电影,甄宝组合用的确实是大胆,奇葩,and完美。
拍动作片不难,难的是将武学的内涵融入进动作片,会功夫,终究要涉及到武林,武林也是一个世界,那里有德高望重的大师,也有争勇好斗的匹夫,武术不仅仅是杀人技,武术中包含许多种精神,执着,坚韧,勇敢,包容等等等等,电影里时代虽然是现代,但武术的精神和武林的概念,和整部电影的情节融入的恰到好处的,毫无违和感,甄子丹终于将自己对于武学的理解,很好的融入到了自己的电影里,让观众感受到这一个人的武林(这句话双重理解喔)。
在武林的世界中,要成为高手,拳头要够硬,但是真正的大师,是能约束自己强悍的拳头,影片最后一场打戏,夏侯武越战越狂,终于,之前沉稳的表情在战斗中转变成好战,狂热的表情,夏侯武明显上头,一招一式全部变成杀招,招招夺人命,这就是与魔鬼搏斗者要小心自己再搏斗中变成魔鬼,但是最终,夏侯武想起了系在手上的绳子,爱人希望他约束自己的绳子,他收起了拳头,封于修嚷嚷着杀了我的时候,夏侯武大声说道:不!
影片中很多细节值得回味,不是特殊身份那种看完5分钟后就不记得的片子,影片的片头设计非常赞,绝对眼前一亮,整部电影台词不雷人,情节不弱智,镜头衔接流畅自然,人物感情收放得体不做作,就动作片而言绝对给五星。
最后我想说,我爱甄子丹,爱他的腾空后踢一字分踢时完美的一字马,爱他早年并不得意却始终坚持,爱他年过半百仍然做着高难度的动作,科技发达好友效率,如果有一天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全被电脑特效取代,那电影世界里就少了一种暴力的艺术表达方式,暴力亦是美学,武术更是精华,向武行致敬,向甄子丹致敬。
PS:豆瓣上银河护卫队8.2分,一个人的武林6.2分,呵呵
十一月一号,一个普通的日子,起的又有些晚了,像平常的周末一样,一觉醒来就已经十点多了,昨天说好了,倩姐要给我补课,可我还是食言了,在这里很是对不起倩姐。
昨夜里,我都在干了些什么,似乎也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看着某些事,恍惚间,时间就已经那样晚了。
早上的天还是那么的凉,风雨中,总有种冬天的感觉,但又少了些什么。
沿着熟悉的路,那条走过太多次的路,一样的戴着耳机,听着熟悉的音乐,不一样的心情。
也许是看淡了,所以总有种豁然的感觉,心情是放松的,好久没有那样的感觉了,至少前些天里,我还在苦苦地挣扎。
那熟悉的小餐馆,那熟悉的人,那熟悉的饭的味道,似乎我们之间已经结下了缘分,坐在同样的位置,想着以前的事,如此讽刺,我只能微笑。
路上,下起了雨,很小很小的,如果你不去注意,你可能都不会发现,可能还以为这只是空气里的小水滴,空气是湿冷的,每一次呼吸,你都能感到那直达心底的凉。
戴上帽子,裹着外套,走过,或是路过,或是经过。
只是为了那《一个人的武林》,或是重走那一个人的世界。
这部电影我期盼了很长的时间,当然,首先是因为陈德森,毕竟自己实在是太喜欢他的作品了,当年的各大颁奖典礼上,一部《十月围城》横扫各种奖项,那不是巧合,至少在我看完武林之前,我是那么认为的。
当年的十月把我看哭了,如今的武林把我看失望了,我不明白,两部作品,几年的时间,差距竟是那么的大,我甚至都怀疑这部武林是不是陈可辛导的,毕竟和当年那部《武侠》有太多的相似的地方。
剧情上真的没有太多可以吸引人的地方,甚至有很多的情节说不过去,不管怎样,这样的一个故事,能把他从头到位说的还算清楚,也算不错了。
如果,你是冲着陈德森来看这部电影,我劝你就免了吧,毕竟,从这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陈德森太多的影子。
说完剧情、导演,再说说演员吧,甄子丹就不说了,演技还是那个老样子,估计很多来看的也就是冲着他的打斗戏了,说实话,这次的动作设计真的是超过以往甄子丹所有的作品了,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次的动作戏,那就是“精彩”了。
但很遗憾的是甄子丹只有两处动作戏,刚开始监狱的打斗,最后和宝宝的决斗,这两处打斗都很精彩,但相比宝宝的打斗那就差点了,宝宝以前和甄子丹合作过,由于那部电影实在是太烂,我也就不点名了,所以我没有去看,所以不知道宝宝在那部电影里的动作戏怎样,但是,这部武林,让我重新认识了宝宝,重头打到尾,每一处都是那么的精彩。
那一身打扮也是很精彩的,胡子邋遢的,像极了现在的我,从这部电影里,我真的看到了很不一样的宝宝。
北腿、锁喉、兵器,还有和甄子丹公路上的决斗,真的是很精彩,我从来没有想象过宝宝竟是这样的能打,而且每一拳每一脚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看来,以后中国的动作片绝对会有宝宝的一片天地了。
但是,个人感觉,除了动作,在这部电影里,宝宝的表现就真的没有太多的吸引人的地方了,尤其是演技,可能是对他《泰囧》印象太深了吧,话语里,我总是想笑,尤其是宝宝抱着花的时候,那一笑,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宝宝抱着那盆仙人球的场景了。
其他人,那些打酱油的,从头苦着脸的,一见面就煽情的,我就不多说了,你们自己去看吧。
还有,一个人的武林,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我是冲着名字去的。
对于我,一个人的世界,这三年来,我写了很多,只为了angel这一个读者,一星期前,我经历了人生感情上的最大的挫折,那一度让我忘掉自己,好在,我慢慢地找回了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我想,总能从一个人的武林里找到更多曾经的自己。
一个人的世界,那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为了忘掉那些伤心事,我曾决定不再写《一个人的世界》,但我后来明白了,如果我就此停笔,那我就真的是没有看开,人生如此,生活还得继续,不能为了一个女生而就此堕落自己吧,所以,那天,我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我还要继续写下去,不管那些故事怎样,发生的或是没有发生的,那都无所谓了。
一个人的武林,谁的武林?
不是夏侯武的,也不是封于修的,更不是陈德森的,也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那是谁的,那不属于任何人。
武林本来就不存在,那存在的只是每个人心中的功夫梦或是武侠梦,一个人的武林,只是一个人的武林。
看到很多的人都给打了一颗星,我还是有点不太理解,我给打了四颗星,那有点高了,三颗星的话,我感觉又有点低了。
一颗给曾经的陈德森,一颗给那些台前幕后的功夫动作者,一颗给一个人的武林,一颗给自己那渐渐淡去的武林梦。
从电影院里出来,外面地上已经湿了,看来,刚才下过了一场雨,我没有遇上。
打斗实诚,剧情干脆利落,故事人设很简单,主打的是情怀,功夫是杀人技,但是这是不需要功夫的时代。
练武的人这么多,却是一个人的武林,这武林曾是夏侯武的,也是封于修的,最后被,彻底抛弃。
每个角色的设定都很有深意,练拳的争胜斗勇,去当卖白粉的马子,练腿的早早放弃做起了艺术家,练擒拿的三年前也放弃搞起纹身,练兵器的车祸撞断手骨拿不起刀剑,没人在武林,连一直坚守的夏侯武也锒铛入狱,开始怀疑自己的路,最后也放弃。
最终一场打斗特别妙,把地点设在马路上,还都是些大车,轻易就能把人撞碎,打斗中数次暂停携手也是为了躲避车辆,多好笑,两个凶神恶煞徒手杀人的武林高手面对车辆也只能惶惶而逃,我认为封于修天下第一的梦起源于夏侯,是夏侯三年前的挑战让他燃起热血,妻子的死让他心生死意,他的世界里只有武功和妻子,现在只剩武功了,不如去追梦,宣扬自己的理念,也算是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练武了。
只是他认不清现实,从他开始这条路,路上就只有他一个人。
夏侯有门派,有师妹,他的武从来不止是自己,所以他选择退一步,不杀封,而风最后冲向警官被开枪击毙,嘴里还说着天下第一,或许他觉得夏侯没能杀了他就是他的胜利,他夺得了天下第一的宝座,可是没人在乎,人们只会记得他是个杀人犯,所谓武也只是人民茶余饭后的谈笑罢了。
这个人物本身就是个小人物,我倒觉得王宝强很适合,一个莫名其妙的武痴,如果没有杀人谁会知道有这样一个小人物呢?
身份被谈起的时候,夏侯旧友被打败甚至没有告诉任何人,或许是丢脸,或许是不重要,总之他很早之前就开始了挑战,但依旧没他的名。
整部电影字里行间都在悼念武林的落寞。
这部《一个人的武林》完全比近年来的动作片都要出色,也是《叶问系列》之后最能打的一部,拳拳到肉是必须的,拳,腿,剑,棍,擒拿都有单独的表现,,以悬疑警匪+功夫武林争斗为剧本内容,但也实在太普通,唯一好处就是剪接得较紧凑,关于剧情方面漏洞也不少,逻辑有问题,看了自然都知道。
当中并非甄子丹的武打戏份最多,而是王宝强的,从小少林寺习武自然有一定的功底,自然不虚,但是与甄子丹一对比还是有不少差距,力度速度和精准度都能察觉,大部分打戏都是王宝强与高手PK,而甄子丹文戏较多些,与王宝强最后的公路终极对决是最有可看性的,但是显得杂乱了些,不像《叶问》的传统国术,《杀破狼》的MMA综合格斗,都有着明确的动作导向。
角色塑造方面王宝强是让这部片扣分的,始终还是驾驭不了这么内心复杂的角色,更何况还是冷血杀手,声线较尖缺少磁性,不少观众都笑场了,作为主角之一怎能不扣分呢?
其实拍的一点也不好,所有都糟透了,不论剧本演员还是所谓的致敬,都糟透了。但从孟海出来那一刻起,邹文怀袁祥仁黄志强………一路到结尾那一段致敬,还有片尾音乐,这心就像是泡在酸水里一样,余孽表示不得不吃下这份安利。
WT.....
傻逼与傻逼的对决,看到傻逼就恶心。
甄子丹依旧是宇宙最强,还从一个打十个升级成了一个打十七个。
文戏好尴尬哦!武打还挺好!
武功再高也顶不住子弹太快,打得再好也架不住情节太孬。
打得不错,不过宝强扮狠其实有点用力过猛,这跟这个角色癫不癫无关,而是他的表情在起飞……
除了最后一场打戏毫无可取之处,编剧用最无脑的方式讲了这个故事。苏照彬你真的该亲自写这个剧本,而不是当鸡毛剧本顾问,明显没给人办事啊。
故事过于单薄,好在节奏明快,不拖泥带水;台词不时脱线,好在打斗还算凌厉精彩。甄子丹的角色性格形象均有些模糊,但王宝强的变态杀人武痴塑造的相当不错,给人印象深刻,尽管丫全片翻来覆去其实就一句台词:功夫是杀人技,今天咱们既分高下,也决生死。PS:宝强说普通话有点露怯,还不如用方言带感。
老套 尴尬 宝宝转型失败 有些和车的镜头挺爽的
影片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痴迷于事业的男人,如果身边缺少了女人的温柔,就会变态。
片子一星,片尾致敬送1星,一共两星。突然感慨,功夫片已死。天下第一,手枪干死啊!
好看的大烂片。。。。看看动作场面就好了,对剧情什么的。。。。还有人设什么的。。。。还有逻辑什么的。。。。还有什么什么的。。。。就不抱太大希望了
虽然对国产电影没抱多大希望,但看完之后,我只想说,剧情有没有那么烂好么?而且动作戏也相当精彩,王宝强的表现很意外,格外加一星。打一星的我真想说你们看了么?没看过就在这儿瞎BB,对人不对电影,我特么的真是醉了。只是整成3D完全没必要,太坑钱了,成都这边电影院排片好少,一天就三四场!!!
每个人都在尬演,编剧也是该切腹,感觉警方不是在抓捕一个杀人魔,而是在严阵以待一个哥斯拉,把武林和现代制度以及警察联合一起,不伦不类,从影片名就看出来了,这是一个透着中二气息的故事
虽然王宝强有点让人出戏,不过动作戏还是很赞~ 这次最后的打斗武打设计不错~那些黑子直接不看片直接给1星的,自己删耳光吧~
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只是第一次见宝强演反派还是有出戏的感觉……
这么一个独步武林想要天下称雄的题材,咋拍成这个样子了呢?以武林为噱头,声称内外兼修,各种功夫皆能的电影,却没有将武术的美演绎出来。带来的却是对于功夫的另一种理解。从颠覆对武功看法的角度来看,立意还是比较新的。
很精彩,最后还有三元里绝技,空手对枪
两星半。其实很喜欢这种设定,当代背景的江湖与武林。不过剧情编排太平庸了,很多地方可以再商榷,起码现有的剧情吸引力不大,悬念也不足 。同时,王宝强不适合这个角色,因为他真的只适合一类角色,而这种太邪太恶的角色总觉得很搞笑,让人很难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