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人鱼小姐》关于李元济的一点猜想,原评论是在人鱼小姐吧的一个回复帖,觉得非常有道理,就分享过来。
我个人觉得马玛俊也许是李元济一个很好的缩影,李元济在原剧中并未出现过,对他的一切都只能是猜测。
马玛俊开始也是喜欢雅俐瑛喜欢到不行,后来得之雅俐瑛和朱旺结婚也伤心难过过。
可他后来为什么能放下雅俐瑛而喜欢上芮莹,是因为雅俐瑛根本就没给过他希望。
马玛俊纯粹是单相思。
试想一下如果雅俐瑛给过马玛俊某种希望,而却长达八年。
不管这八年里两人是否真的有那么频繁的接触(像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与李元济保持联系的雅俐瑛由于生活所迫要拼命挣钱维持生活,哪有那么多时间陪你啊。
李元济也得为家族事业努努力吧)。
既不疏远你,让你总能看到一丝希望,又不对你明确表达有结婚的意愿。
以剧中雅俐瑛的魅力,我想不管是马玛俊还是未成出现过的李元济都会对雅俐瑛抱有结婚的幻想吧。
如果雅俐瑛也给马玛俊那样的机会,我想马玛俊也可能不会再去爱一般的女人了,至少不会去喜欢像白秀林这样的女人。
雅俐瑛是一个何等的奇女子,那悲惨的身世注定她不会轻易的付出自己的真爱。
雅俐瑛这样自小与母亲及患有自闭症的弟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从没得到过父爱的女孩怎会轻易去相信男人。
马玛俊这种以腼腆内敛对爱情表达方式是无法打动雅俐瑛的。
而朱旺的温柔细心、体贴入微的爱正是雅俐瑛多年来想拥有却未成拥有过的如父、如兄的爱。
雅俐瑛为什么那么痛恨殷振燮,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爱情真的不能用时间来衡量的。
李元济也许真的就像马玛俊一样是个不错的人,甚至比马玛俊在各方面都比马玛俊强出很多,可像马玛俊一类人我觉得真的很难融化雅俐瑛那颗被长时间仇恨所冰封的心。
所以雅俐瑛对李元济有的只是当初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被她利用的愧疚感。
对李元济真的没有任何的爱恋。
[/cp]
断断续续的看了两遍,每次都没有看全,但是韩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使是落了几集也能推理出剧情。
这部长篇大论展现了一个复仇故事,从侧面也反映出人性的丑恶。
首先,沈秀珍和她丈夫的嘴脸我就看不下去,面对自己的自私造成的后果,一对狗男女完全没有悔意,心里想的只有自己的女儿芮莹。
尤其是殷振燮,两个都是女儿,有一个还是自己亏欠的,却没有一点爱护之情。
真难理解这样的爸爸。
在他打雅丽瑛的时候,我真想给他一巴掌,问问他,配教育别人么?
还有马马琳,当芮莹失恋的时候,看看她那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这算是朋友么?
真不明白她们这对发小是如何相处长大的。
那个秀娥也不是真正的好人,算计着一切,毫无真诚可言。
天天想着女儿嫁入豪门,但最后女儿偏偏看上了穷导演。
真是报应啊。
烂男人朱旺,这么容易见异思迁,面对芮莹的痛苦,他无动于衷。
这可是相处五年的恋人啊。
分手说的这么干脆。
雅丽瑛啊,为了报仇心真的太狠了。
这就是我的一点点感想
雅丽瑛那天晚上,抓住最后一丝对生的渴望找到男主家门口。
活下去的意义可以是喜欢的人,没什么不对的,确实是重心在别人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但也没什么好羞耻的。
爱情也好,憎恨也好,消费主义也好,从个人角度出发,既不是罪大恶极又能让人维持生活的热情,就没什么人有资格去审判。
我不懂为什么有人会说不要爱生命的意义要爱生命本身,这种事情实际上该怎么样做到,怎么爱生命本身,是要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感受体验派吗。
但是当你的生命体验到的只有劳累,又怎么爱生命本身呢?
这句话可能意思不是教你做事,而且让你别纠结这个无解的生命意义的问题了。
那个看了所有平行时空的可能性之后目空一切一心求死的女儿就是在纠结不出来生命意义的情况下一心求死;那个同样看过所有可能性的妈妈却没有做出同样的选择,原因是对于日常琐事mundane affair放不下,是对于丈夫的爱。
虽然在女权议题下提什么对丈夫的爱很羞耻,可是女权也不是让人都成为同性恋和不爱异性配偶。
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也知道自己激进:相对于日常人类情感而言,但是ta们自得其乐。
有些人注定无法成为激进的人,因为这些人看到革命流血的后果会比他人更痛苦、这些人失去一些对日常的感情的认同感后会找不到生的意义。
没有任何一种主义有资格剥夺人对自己的生活感觉良好的权利,尝试改变别人思想而不顾思想变化对其带来强烈痛苦的人是最坏的一群人:希望世界围着自己的理想转,自我中心又自以为是,高傲地指指点点。
近日重看《人鱼小姐》,不能自已。
2002年的剧,至今已经20年。
始终没明白人鱼小姐中的人鱼二字,就一直没细看。
这次看了韩语原版和央视版两个版本,有几点感触。
央视版是韩语原版的再创作。
两版本的台词和背景音乐有较大的差异,人物说话语气也不同。
对比着看会发现,两个版本中的许多角色在心中的印象完全不同,集数一多就导致对剧情的理解和领会完全不同。
三个例子,一是原版中的马琳、马俊的声音,女声清爽男声浑厚,看他们打打闹闹很自然,不失兄妹之情,一点儿也不需要快进,听了并不觉得讨厌。
二是原版中李朱旺的声音非常流畅快速,少了央视版中的一字一句中正的感觉,但是有富家子弟的那种自然、聪慧和自信,一点儿也不刻板和呆滞。
并且原版中男声声音洪亮,始终大于女主的声音,给人以男主为剧情主导的感觉。
三是女主的配音。
我个人认为这部剧之所以风靡,90%功劳要感谢央视女主的配音。
原版女主的声音偏柔偏细,几场发飙的戏,和央视配音版的艺术效果差距很大。
看人看声音,女主那么纤细轻柔的声音,根本就是一个小家碧玉的邻家小女孩儿,试问怎么能担负起那么艰巨的复仇任务。
但央视版的不同,女主声音浑厚而有磁性,给人以独立自主的感觉,明显是一个坚强成熟的女性。
央视版女主的配音,感染力很强,因此给人感觉全剧是以女主为主导的。
以三场酒吧戏为对比,原版的感觉是女主一个小女孩在进行一个危险的恶作剧,是抱着诱惑、哀求和试一试的心态进行的,不成功或许会作罢。
央视版的则是女主作为一个能担事儿的女人精密计划,尽施手段,一切尽在掌握中,绝不可能失败和罢手。
显然央视版的更符合剧情。
除了配音,必须承认,女主自《乞丐王子》后演技大幅提升。
个人认为,让女主的母亲遭遇意外亡故是全剧的一个败笔。
殷母是我全剧最欣赏的角色,没有之一。
表面上看,女主为了照顾母亲受尽艰难并为了她进行复仇,实际上,何尝不是殷母始终在为女儿提供着正直的精神支撑。
人一旦失去了正派的东西,离败亡就不远了。
这也为全剧的结局埋下伏笔。
关于男主,我认为剧情非常真实,现实中也遇到过这种人。
或许有人觉得抛弃五年的感情不道德,但我认为他做的很对,也非常道德,只是手法上缺些成熟。
关于芮莹,我同样认为剧情真实。
或许她出生在贫寒之家,整天挣扎在生存线上,精神就不会那么痛苦。
个人认为全剧的精华是前半部分。
是极少数的文艺作品中无法预测剧情的那种,下一分钟完全不知道编剧会让剧情如何发展,怎么猜都会猜错。
尤其是看央视版,有一种将军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挥斥方遒的感觉,恣肆而厚重。
剧情刚刚开始的时候,除去计划性和目的性,女主不择手段追求男主至少具备以下特征: 唯一性。
台词:知道吧,你对我是唯一的好人。
这不是说女主的生活圈子很小,恰恰相反,由于她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她平日见识过和打交道的人很多。
简单性。
女主要求男主修电脑,她看了一眼门口的导盲棍特意的并没有把它藏起来,让男主仔细看了自己的卧室与工作场所,临走还让男主看见自己的盲母。
这不是说女主浅薄,这是在女主铺垫了许多自己的才艺、综合素质与事业成就之后,如顶级的身材样貌、高收视率、知名编剧等,如写作、做饭、绘画、唱歌、跳舞等,这之后才展示出自己简单的生活。
就像一个Zippo打火机,它很简单,一眼就能看到底,但是是一种在相当精致和复杂制作之后的简单。
最妙的是你可以手拿把攥的掌握它。
赤裸性。
从送记事本开始,女主就不再避讳,动不动就瞪大眼睛含情脉脉的直视男主,还嘴角含笑,根本不说话也不带眨眼的。
我想干啥,你懂的,都在眼里了。
如果男主撇着头不看她她还要把那个头正过来,开玩笑不要让我的武器打不到你啊。
差异性。
门到户对,不能只看显在的。
从家世上,男主高于女主许多;从综合素质上讲,女主要高于男主。
首先女主一开始就被顶级财阀的公子追求,综合素质属于最顶级的美女那一小撮,属于韩国小姐级别的。
按着女主的精密计划,随着相处男主明白了这一点。
这是男主沦陷的根本原因,也是女主按计划和心情,想分手就分手想结婚就结婚的底气所在。
虽然男主也不差,说到底是只个未来报社的继承人,表面上比他帅气和身家好的有的是,段位明显低于女主。
因此即使女主怎么捉弄他他都觉得幸运,这就是捡到宝的心态。
现实女主的身家简单、简陋甚至破败,男主身家好,这就弥补了这种差异,骨子里是追求者和崇拜者,现实中是靠山和提供帮助者,既不会自卑也不烦腻,不会失去新鲜感还有一种骄傲和自豪。
互补性。
男主是“直方大,不学无不利”那种人,女主身怀大仇。
身为编剧,女主可以敏锐的观察到男主善良的地方,加以赞赏;平时不会和他闹别扭,还会刻意加以关怀。
男主胸襟开阔,数次知道真相后都可以不计前嫌,可以给女主治疗气胸闷。
现在假设一下,如果李朱旺取了殷芮莹,殷雅俐瑛嫁给马俊会怎样呢?
这一边,“我这个人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如果你不行的地方是别人想让你行的地方,你就不会快乐。
那一边,“我已经不能流泪了,也不能欢笑了,没有任何感情了。
”或许马俊可以给她爱,给她吃好喝好,给她任何东西,唯独不能给她的是泪水。
这一点或许只有李朱旺能给,这就是胸襟宽阔而又有真心的男人的好处,多做善良的好事,总有一下会戳到别人心中封尘的、柔软的、亟需抚慰的地方,这就是“随口说多了话,总有一句会戳到别人的逆鳞”的反面,是值得学习的。
或许,我们需要那种泪水。
人鱼小姐是我很喜欢的一部韩国长篇电视剧,编剧非常有功底,人性刻画的很真实,我能理解雅俐瑛的行为,面对软弱可怜的母亲,报复无情的父亲和后妈,但无辜的妹妹受到伤害时后悔收手,结婚之后慢慢治愈了原生家庭的伤痛,与父亲和解, 在我心里到这里就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但是后面的剧情我有点没看明白,也不是很喜欢,结局是开放式的吗?
演员们也演的很好,当年的张瑞希完全的长在我的审美上
现在看早期优秀的电视剧,边看边觉得编剧真是太了解人性了,赵迎春和女主角后妈沈秀贞本来是一对中年好闺蜜,说的很好听,几十年的朋友了,到了一把年纪还是在互相暗自较劲,每次两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一个总是说另一个嫉妒他嫁的好,当然也毫不掩饰地显摆自己过的好,自己的女儿也可以嫁入豪门,另一个的确是这么想的,想办法告密让另一个人的女儿嫁不了豪门从而自己的儿女可以借机捡漏。
多么塑料的友情,在我之前看来,既然作为朋友都明目张胆地不希望对方过得好,那算什么朋友?
还有什么交往的意义?
但是电视剧告诉我们,只有这样塑料花般的友谊才能长久,太过较真的友情反而最后会一无所有,因为发现除了父母子女和极个别的至亲以外,不会有人希望你过得比她太好,友情和血缘关系实在不能相提并论。
但是,这种塑料的友谊在一些关键的时刻竟然可以帮到自己,除了人性阴暗嫉妒的时刻之外,也许是为了排解寂寞,和自己一个时代有着相似经历的人说些好的坏的,炫耀的,嫉妒的,阴阳怪气的,夸大的,虚假的参杂着真实的,有的没的。
因为不能明里暗里和另外一个人斗来斗去,互相怼来怼去,人生就显得太没有劲了,没有竞争对手的人生我想一定是不能拼劲全力做事的人生,comparing make progress。
较真你就输了。
这是我唯一基本完整看过的长篇韩剧。
2005年时的央视版。
剧情长、节奏慢。
我那时每天看得很过瘾,都想看后面的剧情。
通过长篇剧情,这剧充分刻画出了每个角色复杂的一面。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事种表现出了不同的一面,刻画的很真实,这是我个人认为这剧最出色的地方。
有些人物的表现当时看的时候无法接受,比如朱旺一家的后面的表现,中前期怎么看都是最好的一家人,家里的人没有沈秀贞家的那些过往破事,没有赵秀娥那样的算计、两面三刀、暗中背刺,也没有雅俐瑛妈妈那样的软弱,但看到最后,却是让我最为失望的一家。
当时看时曾觉得是不是编剧在黑朱旺,就这么背叛了雅俐瑛,后来才发现,其实他就是那样的,没有那种危险预警嗅觉,也不会去规避可能伤害恋人妻子的行为,白秀林那段并不是意外,之前还是芮莹男朋友时被雅俐瑛吸引其实就已经表现出了这一点了。
同样朱旺父母奶奶后面的表现也让我非常失望。
只是个早已过去的宇宙集团的事就能让全家人都不再站在雅俐瑛那一边,我觉得如果换成沈秀贞赵秀娥,大概率不会像他们家那样的,人家有一个家庭共患难的意识,而朱旺家没有,碰到这种事就是想撇清,还付诸于冷暴力,还白莲的说一句“我们可没逼你走”,但其实如果看仔细看之前的剧情,他们一家其实一直是剧中最为势利的,当他们知道芮莹无法生孩子时,都一脸庆幸,芮莹要真当时嫁到他们家,他们肯定会冷暴力最后逼得芮莹离婚的。
所以和绝大多数看剧的人不同,剧中我最不喜欢的是朱旺一家,而不是沈秀贞和赵秀娥。
剧的另外1个出色的地方是雅俐瑛和朱旺结婚后,逐步让朱旺家的人对她改观的那段戏。
我个人觉得写得很好,而且这样的戏不多见。
也可能只有女性编剧才写得出。
剧中最大的缺点是编剧过于执着于所谓的“因果报应”。
而且很多所谓的报应给人感觉很强形,跟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就是编剧强行“制裁”,比如雅俐瑛妈妈的死、芮莹的无法生育、甚至是雅俐瑛最后的的车祸。
剧中有大量的因为强形的“因果报应”搞得观众看得不爽的剧情。
不是说不能搞因果报应,只是不能有这么多的强形。
总体我认为算是个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的剧吧。
另外陈红的配音是个很大的亮点。
最后说一句吧,这剧中有所有我看过的剧中对我杀伤力最大的告白。
雅俐瑛在母亲死了自己车祸后对朱旺说的“我想活下去,你救救我吧,有你在我身边,我会挺过去的”。
这部剧,是10多年前的一部剧,偶尔拿出来解个闷,有时候是打个痛快的鸡血。
我常常挑的段落,就是开头的几十集,那里蕴含着非常大的能量,是一种急促现世报的刺激作用。
那时候只是被雅丽莹多才多艺绽放的光彩惊艳到。
直到后来才明白,但对于复仇者来说,那就是一把把剑,在岁月里,用耐心和意志力换取的锋利。
直到最近,终于捡起了曾经意兴阑珊的最后10几集来看,竟然很难快进,一分钟一分钟的看过去,发现后劲太大。
这劲头来源于看见了时间的力量,来源于上天的自有安排,来源于一种恍然大悟。
我想原来年轻时候,真的是断章取义鼠目寸光了。
专门挑最开始的章节来看,为了找到一种胜利的快感和报复成功的喜悦。
尽管报复的过程中雅丽英失去母亲,瑞英发疯,我们的心情也是悲伤,也似乎偶尔会代入角色中,考虑选择是否错了,不然上天怎么会将报应给错了人。
人们遇到悲伤,只能这样浅显的解读它,只有将时间拉长,将生活再向前发展,终于才在无数的一点一点自省里,明白了那些失去,品尝到的痛苦和悲伤,仅仅是这一课最表面的一层滋味。
你学会和了然的,也只是人生该有的苦楚,需要经历。
直到时间愈久,这一课越温习,才明白痛苦里包裹着惩罚,一种上天给出了你越线的惩罚,你越过了为人的界限。
我曾试想过,如果雅丽英没有在生活遭受到挫折之后,能够理性看待弟弟的死和母亲的失明,而不是将这些事件都装进了要报复的情绪之中,人生又会是什么模样,还会如此艰辛么。
她会不会柔和一些,获得成就和名气,与母亲在每一个作品赶稿结束后,能够满足又平静的吃上一块蛋糕,品尝着上天给予的幸福就好。
可是并没有,她收拾了父母离婚的多米诺骨牌的全部,向拆散家庭的所有人,发起了复仇。
她动用的是上天的惩戒机制,却不懂得打乱时间的脚步,只能使自己的人生也缴在了命运的车轮中。
我永远记得,将美旺抱给她父亲时,大家心上的轻松感与温暖,也没忘记雅丽英抱着孩子来家里没有吃上一顿饭时,沈秀真自责时殷部长投来的目光。
还有赵迎春终于放手了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将她们自己喜欢就好的幸福权再次归还,那种人生终于不再拧着的和顺。
插在别人人生里的手,不仅该收回来,甚至要永远警醒着不要伸出去。
心,即敏感又迟钝,藏着的千千结,是需要很多的时间才能打开的。
不要用智力去催促,那并不是聪明的做法。
智力,应该服务于感情,应该是感情的好帮手,但从不该是帮凶。
紧守好为人本分,才不敢再妄自与上天争公平。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都是10点之后才开始播放,很多人看一两集就困的不行,只能睡觉了,但是有很多人特别迷这部超级长的剧集,甚至是陪着妈妈一步不落的都看完了。
除了这部剧之前记得看。
过把瘾也是每天11点左右才播放一集,那时候是真的追着剧看完的,真的是过把瘾。
这么长的电视剧,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教学片,很多人学的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婆媳之间的相处之道,甚至都是从这部剧集当中潜移默化学习的,因为剧集太多了,所以这种生活化的信息非常的徐穗珍的,充实当做一部教材。
绝对是可以胜任的,甚至是你看任何一本书里可能都没有的那种学习的资料,生活的经验。
这也是这部剧广受当年观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常的现实非常的生活化,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发生在每个人的家庭当中。
就如同澡堂老板家的男人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
韩剧中女主角有两大女神,本剧的殷雅俐瑛和家门的荣光中的河丹雅。
相对的,雅俐瑛这一角色更具戏剧张力,性格也更复杂,命运多舛。
央视版的和台版的悲叛爱情都看过,配音上我觉得台版的更好,央视频的陈红音色相对平了些,缺乏张力。
但不管怎么样,殷雅俐瑛是我观剧历史中第一次感到灵魂被震撼的角色,人鱼小姐这部剧也是韩剧中的经典了,一百多集的长剧居然看了那么多遍。
张瑞希的眼睛非常美,像一汪潭水一般,在这部剧中演技精彩绝伦,可惜后来想不开去整容了。
男主金成泽更是已经不在人世了,令人唏嘘。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白秀林出来以后这片子就开始无法直视了,朱旺这种男主算怎么回事啊!玛林实在太惹人厌了。韩国人都这么粗鲁吗?
当年这剧跟女主可红了。现在就是时代的眼泪
有年暑假晚上十点和我爸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看CCAV8播放这个超长的剧。
垃圾剧,谁编的,这么逗比,难看死了。
拖沓
cctv8,老妈好像除了跟我看了蓝色生死恋之后,就这部人鱼小姐每天跟着cctv中午1点追啊追
看到最后发现是一个恶臭的媚男连续剧。男的结婚前谈过5年恋爱不算事,女的婚前恋爱就叫“做过错事”,男主此刻已经婚内且孕期出轨1年了,居然还有脸指责女主婚前恋爱???就算古早也好歹是2002的剧作了,韩国演艺圈那么不堪编剧搁这装纯情给谁看呢,pua谁呢?没屁硬挤。 ——————————-重看发现这剧三观也太歪了吧,就因为女主说男的拿花没气概,男主就跟自己未婚妻拽上了,还搞得自己很有原则的样子,自己没有脑子吗?还有马俊这家做派都太讨厌了,一个赛一个的招人烦,尤其马俊,赖唧唧黏糊糊的感觉。
太!长!了!
06世界杯期间,两场球之间打发时间的产物,居然也就这么被我看完了。。。
这可能是我看过的一集都没落下的韩剧了
抄袭狗
拖拖拉拉的水了一集又一集,就看到韩国普通家庭吃很一般的饭菜和泡面挺高兴的,不喜欢看炫富的那些剧。
复杂的人性,最后无关于对错,节奏紧凑,情节好看,但是终觉缺少些味道,感觉导演对这样的人性和心里,不是客观也没什么立场
这么婆婆妈妈的连续剧却是早期非常有名的韩剧。。几句话就能说完的剧情要写247集我真是服了...女主小时候父母离婚,父亲再婚之后她就立志要报仇,把同父异母妹妹的未婚夫抢过来之后就心软了不报仇了。边看分集剧情介绍,挑重点,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120集。居然一集集的看完。节奏很慢很慢。张瑞希的表演还是不错的。
这是我看的最长的一部电视剧,160多集放在现在我肯定没心思看下去,但是当时也没觉得这部剧注水严重,非常喜欢演女主的张瑞希,可惜红过一阵以后再无作品
这片子叫人鱼小姐到底能注多少海水
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别人怎么说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样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我知道一切不容易,我的心一直温习说服自己,最怕你忽然说要放弃——朱旺该唱首勇气给雅丽莹。(85和朱旺妈和好。103给朱旺奶奶写信。106合家欢。
小时候妈妈爱看,因为我要学习所以小时候没怎么看。老妈特别吃雅丽瑛那一套,老让我看这部剧学学。秉承着听妈妈话的精神我看了这部剧,对夫妻生活以及跟长辈的生活是有点启示,但我还是不愿意那么做,感觉超肉麻的,跟自己处事风格一点不搭,还是顺其自然吧
不知所云,小时候一直不明白跟人鱼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