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天气竟就凉了。
暑热一退,便觉清爽。
而心中烦躁退去,却又觉空落。
总是念起了点什么。
杜甫想念李白,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他不说我念你了,他说,那天边的秋风又起了,远方的你在想什么呢?
周末就看了一部电影《大城小事》,剧情简单毫无悬念。
王菲很美,不是柔媚的,不是甜美的,而是有棱角的精致。
她的声音带着温婉决绝的穿透力。
黎明看上去就是时下很流行的暖男的样子。
镜头在上海兜兜转转我第一次发现我生活了近两年的城市尚有此般风情,如美人一回眸的温柔,令人流连痴醉。
爱太容易,分手也太容易,回头却不容易。
“我爱你”三个字好容易,难的是“对不起”。
爱是盲目的,爱也是会伤人的,仅仅有爱是不够的。
若在爱中多点理智和尊重,那么双方都会更舒服。
电影想说的却没那么多,只像一个古老又现代的童话,一段有情怀的MTV,一部有态度的纪录片。
你看青藤爬上灰色的墙,带着老花镜的白发老翁讲述年轻时流连过的惊鸿仙子。
你看王菲穿着套装走过新天地的石库门,若有若无的历史在她身上复活点染起沧桑和悠久。
Moon River的音乐不时响起,摄影迷离优雅,气氛始终营造得很好。
有点不和谐的是不仅片中主角讲粤语,就连街道大爷也讲粤语。
而黎明不仅给上海带来了粤语,还带来了珠三角的台风。
你可曾见过上海有刮破门的台风?
幸好沪语怎样都不能算动听,以粤语替换让电影多了几分美好。
叶嘉莹说过,为什么要文以载道?
只要有美感就好了。
她说有的词,你不用去寻找每一句之间的关联,只要是美好的意象,哪怕毫无关联结合在一起,也是美的,这样的词也是好的。
电影也是。
你何必刻意寻找深刻与震撼,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平淡并无波澜,而能在平淡中捕捉精致与美好,我想便已足够。
也许我还是不懂电影的艺术,我只是初初明白,有意义的生活应该是审美层面的。
rain姐说大城小事里面的上海很漂亮,于是我很想看。
但主演是黎明和王菲,于是我的念头变成了有点想看。
但不管程度怎样,我还是看了。
一对恋人由分手到复合。
他认为她永远只是顾着自己往前走,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才会关心的问到他是否口渴;她认为他们开始的太快发展的太快,他开始腻了但分手之后突然感觉又回来了。
然后就在那里扭打着到底要不要复合到底是不是爱对方,如此那般的咿咿呀呀也还是有本事发展成一部超过一小时的yuan全不需要演员有任何演技的电影。
我承认对黎明王菲带了一定的反感影响了我对电影的欣赏程度,我只觉得整部电影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镜头前繁华盛世(哦,这个ms不是形容词)的上海,惊呼哦卖高的,上海啥时候这么漂亮的了。
除此之外,我没找到其他得看点。
不过名字还是起得很贴切,分手就是件小事,除了你除了我,谁都无暇挪出一点时间来瞄你两眼,细声安慰几句。
爱就直接说出来,别为了一句对不起在那里扭扭捏捏不知所措,好像从嘴里说出来就会给众人耻笑似的。
不争取,就别奢望别人给机会。
一句话,别老把自己当回事儿,就tmd好好珍惜自己身边那个会微笑着听你说话,在过马路的时候紧紧牵着你手的人吧。
一不留神,观后感变成了粪青日记。
守着网络蚂蚁近3个小时,终于让这部片子安然无恙的到了E盘上,然后播放,一个半小时结束。
细细回味下,并不记得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情节发生。
整部片子都如同一杯茉莉花茶,什么都是淡淡的,嗅觉与味觉经历的一切都是不温不火,而喝了这杯茶后,得到的惟有淡淡的暖意,还有口齿间些微的余香。
故事情节很简单,不过是讲述在上海这所“大城”里的一对经历感情转折与考验的男女从分到合的故事,确实是小事而已。
因此编导在处理上似乎也有些故意要把情节作为小事来淡化,(黎明的编导处女作?
),舒缓而平和的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开篇的音乐,漆黑夜色下一切都若隐若现,而此时的音乐却是一个女生的吟唱,是舒缓但有些激烈的节奏,如同我们隐忍的感情。
我一直认为这段音乐是整部片子唯一的亮点。
接下来便是男女主人公在餐馆分手,相对而坐,讷讷无言,这时窗外有两辆轿车相撞,二人齐刷刷地回头,像从某个很深的梦里惊醒般,所有的惊心动魄和刻骨铭心不在主演的脸上,而分手的惨痛一如轰然相撞的汽车,赫然在目。
整部片子基调是宁静的,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气息,所有的情节发生的地点都是有些偏僻的场所:里弄,富商的别墅,夜晚的快餐店,还有高层建筑的一个角落,即使是有很多人存在的情况下也没有嘈杂的人声,本该人声鼎沸的上海,在片中静谧得宛如童话。
关于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角,两个天王天后级的人物,一度是宣传时的卖点。
就角色本身来说,和黎明王菲是相称的。
黎明的形象决定了他所能够扮演的角色,无论是最初的《玻璃之城》,《甜蜜蜜》,还是近期的《无间道3》与《双雄》,他一直是个相貌平和敦厚气质温柔,带着很浓书卷气的男子。
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亦舒笔下的家明:云云众生中的一员,日复一日的生活磨平了他的激情与向往,但内心里仍然有澎湃的感情,神情中有不经意的温柔。
也许并不让人印象深刻,却让人温暖塌实,值得信赖。
王菲的形象具有典型的都会女子特征:美丽,有些冷漠,所有事情藏在心里,即使已经肝肠寸断,也决不在人前掉泪。
个人觉得这部片子她的表现平平,她的角色本来是需要更到位的表现,是即使神色淡漠但眼神却可以泄露感情的女子。
她一贯漫不经心的神情用在这部片子里无疑是有些尴尬的。
她“无所谓”式的表演,只适合那种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却爱得很隐蔽的角色,如她在《重庆森林》中饰演的阿梅。
因为偷偷地爱,所以在不经意间的流露才让人怦然心动。
近年来编导似乎都喜欢采用烟火的场景来烘托气氛,最开始觉得浪漫温馨,看的太多太滥便已视觉麻木。
而安妮宝贝“爱如烟花只开一瞬”的理论对我印象很深,所以往往看到影片中出现类似场景便觉无限悲凉,总感觉这对一对相爱的人来说是不好的预兆。
因此看到黎明和王菲两个人站在饭店高层俯视外滩夜景,面对无数烟花缤纷散乱的时候并没有感动。
这里原本属于片子的高潮,却因有些泛滥的情节减轻了感染力。
不过总体来说,我还是满喜欢《大城小事》,因为个人偏好,我一直对于这种情节舒缓,有些“追忆似水年华”意味的片子都很情有独钟,比如《似水年华》。
而片子中洋溢的温情与宁静也对了我的胃口。
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这么大,神经无法承受太激烈的冲撞,这样温情脉脉的片子,刚好。
故事真的是个老套,黎明是个私人医生,不坐诊天天出去跑。
王菲是一家活动策划公司的负责人。
故事一开始就是两个人的分手场景。
是黎明提出的分手,然后两个人就分开。
黎明接了孟先生的私人医生的活,刚好,王菲也接了孟先生寿诞的活动策划。
为了避开,王菲重新租了房子。
黎明却在各自的生活中,重新回去找到了王菲,并且搬到了王菲租的房子的对面。
通过两个人的沟通,慢慢的开始了感情的复合。
为孟先生策划的烟火表演,让他们两个重新复合到了一起。
很老套的故事吧。
基本上就是一对男女分手后,经过努力复合的故事。
只能说一般般吧。
作为对王菲和黎明的早期的片子,就当还算不错的吧。
电影如茶,淡淡的不温不火,但瞰及烟花迷人,灯火灼江,唯那一刻的黎明和王菲光影真美,整部片子原声带的音画结合的太妥帖了王菲入大镜画时的可爱又迷人的淘气模样,一目了然的美丽与掩藏不住的孤高,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摩登与韶窕味道让人怦然心动,黎明忽抬头时,气质温柔,虽然日复一日的生活磨平了他的激情与向往,但并没有都市人惯有的冷漠或无谓,书卷气浓郁,只是神情里变了一刻又一刻的茫然,恍然,怅然,但那副内在里的温柔依然不变摩天轮过海上……紫薇星落湖川……so……moon river ……I just wander ask ……some day ……will you form where to where ……?
我对这个电影印象非常深刻。
大光明电影院正门右侧当时糊满了黎王二人的海报,我妈还领着我在隔壁吃了顿必胜客后来我把这个电影翻出来又看了遍。
恩,确实,把以前的上海拍得真好看,陆家嘴的天空线干脆利落,淮海路也没挤满了舶来品牌,还有徐家汇新天地,但反正...是不像个电影吧,故事可能还不如小学生值日班长的日记有意思,两个人的爱情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淡就淡吧,我还是觉得这部比之后的很多同类型电影要好的除开主角加持和主题曲加持,这个电影其实贡献了个金句:说三个字我想听的当时我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04年我四年级,我想以后我也要做一个这么高贵冷艳的女子 ,王菲这个场景里真的老酷炫了,这个场景下她对着的是黎明怎样一张脸呢?
就下面截图那个拘谨又期待的笑容,实在让当时小学生的我抓心挠肺地难受,我觉得我以后肯定不能找这样的人做男朋友和老公后来我就能把这种朦胧的难受表达出来了,周谦黏黏糊糊、犹犹豫豫,既不想前进给承诺又不肯后退一步海阔天空,看上去特别温柔体贴,其实又时刻试探对方逼着对方做决定,看着这样的男人谈恋爱我憋屈,更不用说去面对这样一个人了我究竟要有多大的心胸才能包容对方当断不断?
我究竟要用多少的爱意才能允许自己反受其乱?
做不到。
情人节档期上映的电影,应该总是一个完满的结局吧。
在看这部片子之前心里面这样想。
一直迷恋王菲的歌曲。
她的演技在重庆森林里第一次让人感觉惊艳。
所以这部电影在上海开拍的消息传出就开始期待。
虽然是商业片,可是大城小事,听这样的一个名字便是喜欢的。
开场是一段有节奏的空灵哼唱,也许是王菲的声音。
一辆满载着土豆的小型货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驶过郊外田野和平房,驶过暮色苍茫中江面上的大桥,在餐厅外的大街上撞上一辆出租车。
瞬时的响声。
辛小月(王菲)侧过脸望向窗外。
眼睛里是倔强的泪光闪烁。
周谦(黎明)坐在对面沉默。
黎明演的角色总是温温吞吞。
从《半生缘》到《甜蜜蜜》到《玻璃之城》,再是现在的《大城小事》。
白白净净,眼神里面都是犹豫不决,心里面很多话忍耐了很久说出来却依然不痛不痒,很有上海男人那种温懦的味道。
于是辛小月说你放屁。
她说既然你不说我替你说,我们分手。
坚决而果断。
故事的情节看得出来是费了心思的。
两个主人公在分手以后形同陌路。
他走到哪里都看到她的影子和他们曾经的快乐时光。
反差她倔强而刻意的冷漠。
他跟随她搬此迁彼,始终没有开口说明。
都市男女反反复复的分分合合。
但他们周遭人的爱情过程却是美好温馨。
辛小月为一对恋人安排的生日庆祝惊险浪漫。
周谦为老人重温旧梦费尽心思,老人终于在甜美回忆中合目离去。
这一段情节让我非常感动。
看的时候想起齐豫那首《Forever》的MV。
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精心梳妆后闭上眼睛,看到天堂里的老伴伸出双手来接她。
然后安详地辞世。
这对周谦是一个很大的触动。
他带着老人一偿夙愿。
他们回到过去那家馆子,吃和几十年前相同的小笼包,喝和几十年前相同的茶水。
风雨交加。
对面依稀就是曾经深爱的女子。
低眉浅笑,缱绻顾盼。
不知原因的错过。
几十年之后碧落黄泉,终于还是没有再相见。
于是他找到小月,说再给我一个机会。
“那就在今晚十二点前找到我。
”“可是上海那么大……”“想找总是找得到,不想就别来。
”以为他们还是错过了。
他独自站在金茂的顶窗里看外面的苍茫浦江和两岸霓虹。
手表上是十二点十分。
她还是折回来。
看着他。
等他说话。
所幸的是他没有说“我爱你”。
他说“对不起”。
对于男人来说,很多时候或许要说出后者比前者困难得多。
于是她欣然。
他们在漫天烟花的光芒里拥抱亲吻。
圆满的结局。
看完的时候想,结局真的美好。
可是如果不是情人节档期首映,结局会不会就是错过?
悲剧总是更具有震撼性。
如果他们是彼此错过,从此咫尺天涯、各不相干,过着平淡、波澜不惊的生活,觉得或许更符合《大城小事》这个题目。
可是还是因为这样温暖的结局而微笑起来。
人,还是要学会珍惜。
不需要多么炽烈而迅速。
上海这座诺大的空城,纵使霓虹闪烁、歌舞升平,纵使彼此话语简单可是可以平静安然,也是安心。
http://www.blogcn.com/user5/vivianisvivian/blog/1162543.html
看完后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
不太喜欢黎明演的那个角色,优柔寡断,而且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让人觉得奇怪。
整个电影当中让我有感觉的就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孟老对原来爱人的眷恋,那才是真挚的爱情,不会随着时间磨灭;一个是黎明最后说的 对不起 ,那个比 我爱你 要震撼的多。
圣诞前夕,翻出《大城小事》来看,因为同名的歌实在太有名,便觉得电影也该是很好看吧,再加上之前被《堕落天使》里的黎明crush到了,对这部着实期待很高。
但很可惜,王菲和黎明,两类颜值巅峰却互不搭边,即使分手后再相聚的戏码,也没擦出任何火花来。
94分钟,像是拉长版的音乐mv,画面唯美,面容模糊——如果真压缩成一部mv,倒是可能非常惊艳。
起初,我以为是黎明自导自演的片,在我的刻板印象里,演员初次做导演,往往因为自己的某种执念或情怀,导致成片风格化严重,要么惊艳,要么一塌糊涂,这部大概倾向后者多一些。
后来发现黎明不是导演,而是监制,不过参与度颇高,也算大致符合我的刻板印象。
我猜《大城小事》的戏核,应该不在王菲或者黎明身上,而是不久于人世的大富豪孟老先生,自知天命,在最后的生日前带黎明去小酒馆,回忆当年红极一时,夹给他小笼包,给他酒里倒一滴醋来治感冒的歌女。
这是黎明从一个朋友那里听来的真实故事,所以真挚,所以打动人,即便转念一想,还是杜十娘与负心汉的故事。
而分手后再相见,再走到一起的男女主,不过是为了把这个真实故事嵌套进去、让观众出乎意料的虚套子。
所以会觉得,即使王菲黎明如此姣好的面容,也还是模糊的,他们是曾经无法善终的情侣的叠影,望见了双重宇宙里另一种可能,于是不妨规避,不妨再相逢一试。
可是真的改变了什么,似乎也没有。
借用某某某在喜剧大赛里的名言——“没有人物弧光”,他们只是影子。
我觉得黎明很可惜的一点是,他请来了王菲,却拍了一个太泯然于男性印象中的女孩儿。
这个斜刘海长发的女孩,可以由任何一个人来扮演,分手了避之不及,有闺蜜帮忙出气,要复合会设计倒计时寻人的考验。
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完全就是直男的想象,普通到你从人群中真的拽一个普通女孩子出来,都比这里更鲜活。
要还是《玻璃之城》里的舒淇,或者杨千嬅,或者张曼玉,倒还更多些不折不挠的娇憨可爱。
另一方面,我觉得王菲也没好好演,甚至都懒得给这样的情节唱一首插曲。
是因为杨千嬅的歌而找来这电影看的。
主线剧情只是最普通的都市男女故事,会看完是因为被王菲吸引了。
王菲出演任何电影永远都在演她自己,所以我总难把她视作演员。
当然这无可厚非,她就应该是这样的。
黎明的角色依然是一副四平八稳糯糯绵绵的形象,不过由衷地说,卖相真是好,简单的白毛衣牛仔裤他能穿出儒雅味来,不是那些清秀的小鲜肉能比的。
可是与棱角分明的女人站在一起,怎么看还是有不可避免的违和感。
这么样两个人,本来不该在一起。
开始的情节是俩人闹分手,男人还在犹犹豫豫拿捏着措词表达,女人就抢着说分手,非常果断,声音带刺。
我于是猜想后面的情节应该是男人思来想去犹豫不决尝试复合不断被拒······最后不会有结果。
没想到我猜中了过程却没猜中结局。
最后那个还算圆满的结局真让人失望。
故事没什么好说的,太常见。
但是一些细节处理得很让我喜欢。
女人接了马先生的生意,替他为孟老先生筹划生日会,而男人正好是孟家的私家医生。
为确保孟老先生的身体状况能接受,在筹备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医生的参与。
于是所有的预演,都成了男女主角独处的浪漫场景,让他们之间的复合有了足够的铺垫,很顺畅也很巧妙。
只是浪漫得过于刻意了,一旦让人觉察到刻意,就不动人了。
女人住的房间里,色彩明丽,挂满风格迥异的书画,许多种风情在同一个空间里冲撞,很刺激。
王菲的角色也就是这种又作又美,又暖又刺的女人,戳死你还叫你爱不释手。
她坐在房间里的床上,背景是床头挂着的一幅很大的字,我仔细辨认了一下那几个扭曲抽象的墨团团似的字,竟是李煜的一句“花月正春风”。
瞬间觉得她坐在那真是相得益彰。
那房间就是一个空间狭小内容错乱而能量巨大的小宇宙。
马先生这个人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很有存在感。
陈建斌那时还不显得很老,还没有后来演皇帝时的猥琐感,是个挺有魅力的大叔。
在和女主角谈生意的过程中,他对她动了那么些似有若无的意思。
他在女人下车转身离开时叫住了她,说自己和她一起很开心,但犹豫了一下又并没有更进一步的示意,而是改口说你让我想起我的爱人,我该给她打个电话了。
这个角色让人喜欢的地方在于,他动了心思,但没有表明,而是及时克制并且马上扼杀了自己这点心思。
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郑重自持的男人。
有他的衬托,孟老先生在这方面则显然是个渣男。
老得快要死掉了,还念念不忘年轻时的情人。
在他的描述中,那个女人是勇敢而热诚的,是明知不可能还肯飞蛾扑火的。
老人在说起她时的语气就像一个情圣,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雷雨》里的周朴园,或者《情深深雨蒙蒙》里的陆振华······虽然他们渣的方式不太一样。
好男人都是相似的,渣男则各有各的渣。
片里的音乐可以给4星以上。
孟老先生在过去和情人常去的小店吃东西,对黎明说起自己和她的故事。
说那个唱歌的女人不顾情人感冒了会传染自己,还是扑过来亲吻他。
这时候居然响起《大城小事》高潮部分的曲子。
我瞬间条件反射地脑补了歌词。
“吻下来 豁出去 这吻别似覆水 再来也许要天上团聚”然后情绪一下子就被揪起来了。
这一句与孟老先生描述的故事情节太配,林夕的歌词也太能抓人心了,仅仅是出现了一点痕迹就能抓住人的情绪。
从老头放老唱片,对年轻人叙说自己的感情史,整部片就开始落入一个无趣至极的泥潭无法自拔,此后的部分变得索然无味。
而且到这里也能轻易猜到,这老头没命过完那个大家为他筹备的生日会了。
(分分钟联想起后来的《失恋33天》的桥段)至于最后,黎明再一次求复合,王菲在电话里说“今晚12点以前你要能找到我,咱们就面谈”。
男人迟疑(他永远在迟疑)着说上海这么大我去哪里找。
女人说,如果你想找就肯定能找到,不想就别来。
女人你还能更作更傲娇一点么?
结果她还真的能。
在俩人见面后女人站得离男人远远的,说,你说三个字我想听的,说不出来以后就不要再见了。
而那三个字居然是“对不起”······编剧是在玩弄大家感情吧。
我能理解你想避免“我爱你”的俗套,但是不理解为何给了个不仅更俗套而且不痛不痒的回答。
作为电影台词,不痛不痒显然比俗套更失败。
快说完了才发现好像遗忘了男主角。
算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另外,插曲《Moon River》真是好听到不适合出现在这部片里。
剪輯配樂都是轟空的 但美術真的好土哦 黎明和王菲完全冇cp感 配樂也是靠堆砌 小月就是moonriver 唉!
她梳着刘海的长发造型自然的出现,再合适她不过了。后来她说她所理解的“小事”是一段关系中的细节,而不是说爱情是小事。她笑着说爱情对她而言是大事。
在一个赠送的碟里看的,听了个故事,心上有点小起伏。
王菲“无所谓”式的表演,只适合那种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却爱得很隐蔽的角色,如她在《重庆森林》中饰演的阿梅。因为偷偷地爱,所以在不经意间的流露才让人怦然心动。
。。。我吐了。这什么?????拍了个什么???什么!难看得我眉头紧锁龇牙咧嘴,这是什么?没逻辑就没逻辑,tmd也没cp感啊,tmtmd怎么颜值都降档了。!?熬到片尾看见监制编剧都是黎明本人。兄弟姐妹们,我听见了我心碎的声音。本梦女对黎明的爱已经碎了二分之一,太难受了。太难受了。一部电影怎么能难看成这样。。。太难受了,顺便告诫女生们自己住一定换个结实的门,别tmd风一刮就倒了。无语了。。。
她对他说分手吧,那一瞬里黎明很忧伤,因为连分手她也比他说的快。
黎明和王菲的表情能不那么呆头呆脑吗?剧情也各种硬伤。。这个刘海绝对是王菲最难看的发型,没有之一。。
带着期待去观看 可是真的很失望 故事情节不怎么 对比《玻璃之城》更显得单薄 不深刻不感人也不动人
faye演得挺好的.主题曲很棒
黎明除了甜蜜蜜意外都让我反感
王菲在此片中依然延续一贯的呆头鹅拒人千里之外形象。黎明依然是空洞的无演技的呆帅。呆+呆+若干牵强附会不相干的出场人物+单薄的让人想哭的无聊剧情=这锅无聊大杂烩《大城小事》除了画面还能看。
真是美丽的城市呵 我现在才知道黎明的那首歌原来是这片的片尾曲……
黎明还真不适合演这种爱情电影,挺木的,一张脸始终给人感觉就是黑口黑面,连笑起来都是一种牵强的快乐...
Shanghai..
花痴的看过两三遍,最后才肯承认其实是个烂片,也就是个菲迷的超长MV吧。难以想象王菲在片中问:“你,不爱我了?”的心理活动。
叶伟信导演?完全没想到
好像除了主题歌和上海情怀。《两个人的烟火》真的很好听,上一次听还是在中学吧,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很久了。黎明简直是毒药,故事缓慢不明就里,完全就是靠阿菲撑完全场。
喝咖啡抿糖那段特别重口味,女的利用工作之便给男的放烟花,真的很跌份 音乐不错,里面还有一首黄色歌曲
读研时候看的,配乐相当亮,除了黎叔一开始唱左了点,后来慢慢也能听顺耳了。湿漉漉亮晶晶的上海夜景,印象中是最早的爱情小清新风之一,挺好。就是一直没看懂男女主角为什么分手为什么又在一起了。哈,讽刺。
小事发生在大城市里、就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