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模样
The Last Face,战地仁心(港),战地情(台)
导演:西恩·潘
主演:查理兹·塞隆,哈维尔·巴登,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让·雷诺,杰瑞德·哈里斯,布朗温·里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简介:在利比里亚这个饱受战火蹂躏的非洲国家,米格尔·莱昂博士,一位人道主义医生,和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女主管,雷恩·皮特森博士,彼此热烈地相爱了。然而因为各自身负任务,他们对解决这场狂乱的冲突的方法有了不小的冲突。如果不想爱情在眼泪中飘散,他们就得努力克服彼此的阶层差异和这场可能席卷整个国家的混乱。详细 >
剧情空洞,台词矫情。把本可以直抵人心的激昂表现成了只剩感官刺激的煽情,还得从几张黑人小朋友满含热泪的眼里看出。塞隆是美,除此以外没有其他。
音乐和画面很棒。剧情中国人难以理解,无暇顾及。在电影院看应该很不错。
好演员不等于好导演~
没有才华和悲天悯人结合在一起简直是一场灾难。
一味的血腥到底有什么意思。。
A powerful story about wars and terror in Africa as well as the way big love defines us. It is not a shame to find yourself through an inspiring partner and keep the lessons you learned from them in your heart even after they are gone.
三观非常正派的电影!在现在流行真小人的时代很难得!
最后的模样,一首西恩潘用镜头为无国界医生谱写的颂歌。这些人每天面对的不仅是舍家舍业舍身忘死,更是吞噬一切的绝望和无力感,什么都付出了还要时时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可能遭受自私者的指责,但一定有人,记住这些完人的模样,记住人性的结晶
不太喜欢 分挺低的
世界上存在并未被充分关注或迅速遗忘的黑暗与痛苦,政治层面的国际介入或个人意愿的舍身义举都是必须且珍贵的。妄谈大爱与小爱,俯视或抹黑,都在逃避主旨,也暴露无知。影片重唤对战乱地区的援助和干预,提醒履行人类社会进化的责任。致敬MSF
白人视角下的矫揉造作,战火血腥中令人作呕的狗血爱情,很难让人忍住不快进的电影~
过于煽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拍的什么啊怎么可以这么烂!有塞皇都分了两次才看完
I have seen this film, this is really sort od stream of conciousness. revealling the very bottom feeling of love, fear, hopeless... 也读影评了,大家为什么要喷那么多的脏?看完影片不能查阅一下关于当时利比里亚国家野蛮动乱的战况,有精力了解一点历史比喷脏好多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926/16/6748870_501659836.shtml
有点血腥,塞隆的美颜依旧!
在帐篷里刷牙,在别墅内拾笔,有些情感必须置于某处才会萌发。在西非的战火中,当满目疮痍心如死灰时,如何判别你还活着?借耳鬓厮磨确认不是行尸走肉,靠拥抱亲吻体味人间温情。曾帮孕妇生产、替母亲注射,也曾直面枪口、目睹横尸。看到肠子拉起警戒线,孩子瞄准自己,无力的她用医术救人,用爱救己。
辣鸡!今年戛纳最大黑幕。怎么混进主竞赛的?
单纯看着简介,看着演员表,我以为会是一部高主旨的电影,然而看完之后,无法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只觉得他在自怜自艾。
[视]R血,露点露鸟,130.6min,戛纳一提,汉斯·季默配乐。阿黛尔是客串,戏份排在让和杰瑞德之后。孔明灯,利比亚,童子军,肠挂枝,艾滋病,女叛军,穿插回忆,摄影朦胧感、纪实感,有纵向刀口的剖腹产,人道医护,老生常谈
烂到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