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是病态的,可以狠心杀死父亲,可以杀掉姐姐,可以装死~ Emily是时尚女魔头,衣服在她身上就是美; Emily爱她的儿子,虽然也想成为好妈妈,但为了帮家里还债不得不全马力工作,只能靠马丁尼解压。
Emily和姐姐本来约好要再见面的,但姐姐抛弃了她…但明明是为了姐妹复仇导致两姐妹要改名换姓~ 天使与恶魔同在,只是在Emily身上更极端一些。
她的狠毒和冷血都来自于家庭不幸,也蛮让人觉得可怜的,不是说她做的坏事就对了的意思,但就觉得这女孩的经历也太惨了吧相比之下,Stephany明明有完美的家庭,由单纯善良走向恶毒的路线真的无法让人爱上… 只让我觉得可恨可气~
现在的观众已经逐渐看腻了傻白甜、真善美、玛丽苏的电影,于是不少电影开始了对人性阴暗面的探索。
比如前不久的《瞒天过海:美人计》,讲述一群女盗贼顺手牵羊、发家致富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2014年,《消失的爱人》“婊子配狗,天长地久”的剧情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一个小忙》同样是婊气冲天,三观震碎,以至于不少网友将它和《消失的爱人》相提并论。
当然,无论是“婊气冲天”还是“三观震碎”都不是贬义词,如今人们渐渐对“三观正”的电影已经审美疲劳了,这种揭露人性的电影反而是不落俗套的体现。
事实证明,那些主角有缺陷的电影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而主角完美的电影则会让人觉得不接地气,有种“悬浮感”。
《一个小忙》也是如此,电影中三女一男一个比一个渣,他们勾心斗角,自相残杀,导演不像是在拍电影,更像是在养蛊。
该片导演保罗·费格曾执导大量优秀的美剧,比如《广告狂人》《我为喜剧狂》,同时他执导的《女间谍》《伴娘》《一夜大肚》也能让我们从中看出他讽刺、戏谑、反套路的一面。
《一个小忙》仍然延续了这样的风格,不走寻常路、不按套路出牌。
讲三观?
不存在的。
影片以网红史蒂芬娜(安娜·肯德里克 饰)的直播展开,她说她的好闺蜜艾米丽(布蕾克·莱弗利 饰)失踪了。
原来,史蒂芬娜和艾米丽的孩子在同一个幼儿园上学,她俩因此相识。
有一次,艾米丽让史蒂芬娜帮忙接儿子回家,随后便人间蒸发了。
没过多久又传来噩耗,警察在河里找到了艾米丽的尸体。
但事实远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首先是警察调查发现,艾米丽的丈夫肖恩在妻子遇难前给她买了价值400万美元的人生保险。
因此,人们初步猜测,肖恩有涉嫌谋杀艾米丽骗保的可能。
而另一方面,艾米丽遇难前声称去迈阿密出差了,而事实证明她并没有去迈阿密,而是在巴吉特租了一辆汽车。
而且她是用现金支付的租金,目的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
用现金租车自驾游并谎称去了迈阿密的行为又说明艾米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出轨。
案件扑朔迷离,于是史蒂芬娜扮演起了福尔摩斯,开始寻找事情的真相。
在和肖恩交流的过程中,史蒂芬娜发现她曾经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她和艾米丽是好闺蜜,实际上艾米丽深不可测,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比如艾米丽极其注意隐私,曾经有一次注销了肖恩的脸书,只因他在脸书上发了一张全家的合照。
还有一次史蒂芬娜给艾米丽拍照,对方也立即叫她删除。
艾米丽为什么从不拍照?
没有人知道原因。
再比如艾米丽曾经偷走了肖恩的母亲的戒指,还对外宣称是婆婆自愿送给她的。
甚至当肖恩叫艾米丽把戒指还回去的时候,艾米丽还要挟肖恩不要告诉母亲,否则她就告诉婆婆这枚戒指是她偷的,让肖恩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儿子娶了一个贼。
除此之外,另一个认识艾米丽的人也对史蒂芬娜说:我警告你,你要是去打探她的过去,你会发现一些很可怕的事。
当然,肖恩也并不是什么好人。
妻子遇难以后,肖恩立即勾搭上了史蒂芬娜——他妻子的好闺蜜。
甚至,当肖恩和史蒂芬娜在一起后,当史蒂芬娜都搬进肖恩的房子后,肖恩还和其它女生有染。
而艾米丽生前也曾悄悄透露给史蒂芬娜:肖恩、肖恩的女助理、艾米丽曾经玩过三人行。
当然,这件事被肖恩否定了。
于是电影就陷入了罗生门的怪圈。
到底是肖恩真的玩了三人行,还是艾米丽诬陷他?
到底是艾米丽是婊子,还是肖恩是渣男,又或者是兼而有之?
电影到此为止已经信息量巨大,但其黑暗程度显然还远远不止于此。
肖恩勾搭上了妻子的好闺蜜,反过来说,史蒂芬娜也勾搭上了好闺蜜的丈夫。
在艾米丽的葬礼当天晚上,他俩就卿卿我我,鱼水之欢,全然忘记白天刚刚送走了闺蜜(妻子)。
史蒂芬娜也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
当年在她父亲的葬礼之后,她也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克里斯睡觉了。
并且导致后来她的丈夫迈尔斯怀疑自己的儿子不是亲生的,以至于迈尔斯和克里斯发生了争执,并在争执中引发了车祸,双双遇难。
事实上,史蒂芬娜的儿子也的确很可能不是她丈夫的,而是她哥哥的。
父亲刚刚去世,就和哥哥勾搭上了,还间接导致了哥哥和丈夫的死亡;闺蜜刚刚去世,就又和闺蜜的丈夫勾搭上了。
两次都是在葬礼后立即忘记亲人或闺蜜的悲惨遭遇,投入到欲望和欢乐中,简直毁尽三观。
接下来电影揭晓真相,解答艾米丽死亡的真正原因,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勾当,更是让人瞠目结舌,细思恐极,不断刷新人们的三观。
电影中,包括史蒂芬娜、艾米丽、肖恩,以及另一位女性在内的三女一男都有着严重的道德污点,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对外展现出正人君子的面目。
正所谓“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四个人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权力的游戏》。
电影的拍摄手法很有特色。
比如当史蒂芬娜对艾米丽讲述她和哥哥的事情时,她说他俩只是接了吻,而电影画面则表示他俩进行了更深入的行为。
电影并不是只有这一次出现了“台词画面自相矛盾”的情况。
又比如A说B是自己发生意外死的,而画面则显示是A杀了B。
耳听为虚,一个人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可能迥然不同。
这种拍摄手法非常有趣,导演一方面保证电影中的角色没有泄露自己的小秘密,同时又能让观众知道真相。
更讽刺的事,史蒂芬娜和肖恩事后仍然活得好好的,前者成了百万粉丝的直播网红,继续贩卖她单亲妈妈、独立女性的人设,并且获得不少褒赞;
后者则是出版了最畅销小说,还升为伯克利大学的文化部部长。
他们的光环、名声、权力、荣誉的背后,隐藏着黑暗的人性和道德的缺陷。
如今他们功成名就,名利双收,可是他们的粉丝和读者却不知道他们真实的样子并不像他们展示出来的那么美好。
如同月亮,远看光鲜亮丽,近看全是坑。
《一个小忙》中的角色不再像以往影视作品中千篇一律的善良、正直、高尚、无私,而是机关算尽、落井下石、见利忘义、不择手段。
导演如同一把手术刀,将人性剖析得入木三分,将血淋淋的真相摆在观众眼前,充满着穿透力。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不仅仅是史蒂芬娜和艾米丽,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人性阴暗面,有着自己的小秘密,只不过不像他们那么夸张罢了。
正如《完美陌生人》中男主所说:我之所以不想玩这个游戏,不是我隐瞒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的关系是脆弱的,每个人都是,有的人更加脆弱。
又正如网友所说:不要去翻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的手机,因为没有人可以笑着从对方的手机中走出来。
不要试探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但反过来说,不管史蒂芬娜、艾米丽等人做过什么事情,早晚都会被别人知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2020年8月2日晚刚看完这部剧。
因为前两天刚写过《三十而已》的评论,里面有一些女权主义的评论。
看完《一个小忙》以后,就一个感觉:欧美的女权主义的电影都这么玩了么?
《三十而已》中的顾佳,一个好妈妈、好妻子,还是女强人,结果老公和绿茶婊好了,迎来全国一片骂声,最后成为了不婚主义者;另一位女性~曼妮,靓丽的外表和身材,不俗的工作能力,结果碰到了海王,最后高不成低不就,可能成为了独身主义者……当国内还在用博取观众委屈和遗憾方法来争取女权主义的时候,欧美的荧幕对女权表达已经走到了“女性在智商情商全面碾压男性”和“对男性无视”的阶段了。
如果这个内容的影片在目前国内上映,喜欢的或许是少数。
当然我更愿意把上述不同的反应视为差别,而不是差距,毕竟中西方文化、传统都大不相同。
但是从内心成熟度来看,显然国外女权主义者在艺术表达方面更加洒脱和自信。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这种类型的片子,都希望看到别人真的可以不劳而获 ~就像这部就希望s如愿以偿……这个结尾不喜欢,如果真有那两个人的happy ending那就更不爽了…… 本来s计划的好好的,就不应该突然搞出动静吓女2⃣️啊,节外生枝……一早透露一点给男主,打个配合多好……哪会有这么多事……
【影評撰寫於2018年10月8日】繼惡評如潮《新捉鬼敢死隊》後,保羅菲暫時放下擅長的喜劇路線,聯同《完美巨聲幫》女主角安娜姬妲妮、《花邊教主》女主角碧琪麗芙莉,爲觀眾獻上疑似《失蹤罪》格局的懸疑片。
電影講述好媽媽結識了閨密不到一個星期,閨密卻突然失蹤,好媽媽更情不自禁愛上閨密丈夫,但就在此時好媽媽不斷收到警告,究竟閨密下落如何?
-近年懸疑片寥寥可數,好的懸疑片更是一片難求,常見新鮮感欠奉、劇情無法自圓其說的現象出現。
《小心幫忙》史無前例大反懸疑片只顧認真查案方向,先是利用兩個女主角天然具備衝突的人物設置,成功於失蹤前塑造密級笑位,保守與開放、窮人與富家女、單親媽媽與職場女性,兩位格格不入的女主角的碰撞形成大量笑點,與其他懸疑片比較,也能找出其新意所在。
導演把擅長的喜劇笑料融合懸疑片中,喜感對白的加入精準奏效,使電影能脫胎於傳統懸疑片,誰說懸疑片一定要時時刻刻認真?
-兩個女主角,一個單身媽媽,一個霸道總裁,片初三十分鐘鋪墊二人的個性與相遇,看起來竟有一絲男女主角從相遇到相愛的過程。
女主角安娜姬妲妮終迎來第一套發揮演技的電影,碧琪麗芙莉飾演的霸道總裁予人高傲冷豔神祕感,出場一幕已震攝全場,攻氣十足,脫衣服一幕,更是不得了。
-作爲懸疑片,電影不斷拋出連串的謎團時刻引起觀眾注目,前段各種謎團在後半段也找到相對應的解答,但電影節奏中段開始緩慢,由於謎底幾乎拆穿,單看女主角查案沒有太多意思。
女主角對閨蜜的友誼,驅使女主角潛入辦公室的情節,未能說服觀眾,而且特工元素也與其他情節格格不入。
電影後段不斷的扭橋誠然提供觀眾刺激,但仔細一想部分扭橋牽強無力,例如最後說變就變的立場,很可惜,某具震撼性的鏡頭也有欺騙觀眾的嫌疑。
-《小心幫忙》加入喜劇元素,並沒有沖淡懸疑片應有的嚴肅和緊張感,喜劇只作爲點綴反映人物個性與放大兩位女主角的迥然不同,製造一種滑稽感,爲觀眾獻上嶄新的體驗,拍攝喜劇出身的導演保羅菲應記一功,兩位女主角演技大鬥法,各種謎團鋪排算是得宜,可惜結局扭橋走火入魔,否則電影應能再上一個層次。
从前期铺垫到中期的抽丝剥茧,全都很喜欢。
小白莲有黑历史,mean girl身上疑团重重。
一度怀疑Emily死亡是Sthefany一手策划的,类似《看不见的客人》最后在丈夫面前招供。
但是故事走向完全不同:白莲花就是白莲花,mean girl 就是mean girl😑。
人物设定从一而终。
甚至结局也是如此:好人有好报,坏人无善终。
很符合价值观但是,想要看一点不一样的。
很想看两个姐姐拿着钱逍遥法外。
毕竟她们为之争夺的男人确实脑袋空空;毕竟两个女生贴贴确实很养眼——她们都亲亲了,关系再近一步不是顺理成章?
搜到了有续集,希望能拍出来两个女生一起快乐探案。
2024年也快到了,祈祷🙏。
冲着Blake Lively看的,从绯闻女孩追到现在的女神,没想到越看越过瘾,简直刷新了我的三观,因为这是一部没有三观的电影。
故事主人公是两个女人,史蒂芬娜和艾米丽。
女人之间的戏码总是有很多变幻莫测的地方,不是相爱就是相杀,在这部电影里体现的应该是假相爱真相杀。
如果是普通的争风吃醋小三绯闻家长里短的八点档肥皂剧也就算了,这里还牵涉到了更高级的往事秘密、阴谋暗算和信任体系的崩塌。
揭露真相总是让人不堪,因为你无奈发现这才是内在本质,即:人性是丑陋的。
故事发生地是一个小镇,大家彼此互相认识。
史蒂芬娜是一位单身母亲,乍一看,她是白莲花般的存在。
学校搞活动,她不仅是忙前忙后的志愿者学生家长,还主动报名登记下次活动的志愿者,她热心到什么程度呢?
热心到老师叫她也要给其他家长机会;对待自己的儿子也是细心呵护,无微不至;艾米丽工作忙的时候,一通电话给她就马上答应负责放学后接她儿子到家休息,被别的家长在背后议论她傻,明明被当成免费的劳力,却还嘴硬说是帮她好朋友的忙。
艾米丽是尤物一般的存在,气场强大到让人屏住呼吸,举手投足都是不可接近的距离感。
她让男人神魂颠倒却始终靠不近,她浑身上下散发迷一样的气息,那么不接地气又那么令人着迷。
这样两个原本没有交集在各自时空平行生活的人,因为彼此的儿子,有了接触。
艾米丽邀请史蒂芬娜到家里去喝一杯,索性开始谈心。
但没过多久,有一天,艾米丽失踪了。
几天后警方找到了她的尸体,开始调查她的死因,发现她的丈夫前不久才投保了四百万,而更神奇的是,她的丈夫竟然在葬礼后,就和史蒂芬娜滚床单了。
乍一看不是天使与恶魔的两个女子吗?
怎么说变就变了?
不是说好的最爱我家老婆大人的吗?
不是信誓旦旦说艾米丽是自己的好朋友为她两肋插刀吗?
尸骨未寒,自己的老公和好友已经翻脸不认人搞上了,我觉得艾米丽应该要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质问了。
我们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我们这样对不起她吧。
半推半就中。。。
管她呢,人生苦短啊,先睡了再说吧。
关键是这两个人的确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一个是单亲妈妈,录制一些家庭主妇使用视频,教她们如何烧菜和生活小贴士,感觉就像是东方购物特约的妈妈桑,而另外一个是公关总监,浑身上下就是行走的时尚Icon,高贵冷艳气质优雅,一出场空气都凝结了,雨滴都停滞在半空了。
在前半段,小白兔还是被女王的高山仰止所压迫的,女王随便一问,她就全盘脱出自己睡了同父异母哥哥的往事,而女王一走开,不在一个段位上的女人,竟然开始同台争霸了。
尤其是那个老公肖恩真不是个东西,和史蒂芬娜花言巧语表衷情后就和自己的貌美助教勾搭。
再次证明了,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啊。
你以为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吗?
并没有,那个溺水身亡的人其实并不是艾米丽,而史蒂芬娜之所以成为寡妇也是因为她与自己丈夫的死有间接关联。
一个是brother fucker,另一个是sister killer,外加一个不争气的软男夹在当中,分明是女性力量的角逐好嘛,但比拼的却是谁比谁更婊。
Blake lively的身材分分钟让人惊叹,在自己的墓地上,她穿了一套奶油色条纹西装,搭配同色系短领带,里面是可以隐约看到的两边半个小球的真空状,就这样缓缓拿起马丁尼,对身旁的史蒂芬娜慵懒地说,“柠檬皮扭得不错嘛。
“那一刻,直的都被她掰弯了!
这部电影已经不再去塑造单方面的好与坏角色了,白莲花和绿茶婊是没有界限的。
哪有什么忠诚,只是看诱惑大不大而已。
所谓的道义只是人用来保护自己的屏保,实际上每个人都在为了生存不择手段。
你看我表面高冷,位高权重,其实我曾经纵火杀父,偷盗戒指,伪造死亡骗保费;你看我一连我小白兔清纯样,其实我只要一参加葬礼就情难自已,睡亲哥、睡朋友老公、间接害死了我自己的老公和亲哥;你看我唯唯诺诺爱妻魔,其实我很滥情,看到好看的女人就想上,老婆死了就迫不及待开始新生活。
永远不要挑战人性,因为它弱不禁风。
很过瘾的一部影片。
人气公众号“上海公交”主编。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这是一部有无限反转的电影,看完一遍甚至觉得“惊奇”,只能说佩服编剧的脑洞。
史蒂芬娜与艾米莉偶然相遇,并成为熟悉的朋友。
艾米莉失踪后,史蒂芬娜开始探寻艾米莉失踪的真相。
一系列调查够,艾米莉有双胞胎姐妹,艾米莉杀了自己的双胞胎姐妹并伪造自己死亡的场景,试图骗取保险金。
史蒂芬娜发现了真相。
艾米莉为了能将杀害罪名推出去,联合丈夫想栽赃史蒂芬娜,又联合史蒂芬娜栽赃丈夫,最后一系列反转后艾米莉被警方抓获并判刑。
前半段艾米莉失踪到尸体被发现过程中的反转很吸引人,猜测了丈夫杀人,闺蜜杀人等各种原因后,最终竟然是双胞胎姐妹死亡。
反转的视角比较清新突破大众认知,但是总感觉整个过程不够流畅前期铺垫略显缺乏(除了艾米莉不允许拍照外没有其他任何铺垫)。
而且艾米莉在等待保险金的过程中还不断主动挑衅史蒂芬娜不太合常理。
影片最后一段艾米莉未死亡情况被发现后的反转太多,铺垫过少,感觉节奏过于紧张。
如果能少一些反转把故事逻辑整理更通顺的话,也许电影会更好看。
剧情好看,故事情节吸引人。
还是更喜欢Emily,看着就是养眼;不喜欢斯蒂芬妮,长得矮挫不说,一口大龅牙,还一脸的阴险奸诈,事实上剧情中的人设她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也是个心机婊,还成天一副圣母婊的模样,干着brotherfucker的勾当,甚至孩子都是brother的。
确实让人喜欢不起来。
好讨厌结局又是这种圣母婊取胜了,老套!
失望!
艺术表达不需要总是永远政治正确吧!
能不能不要这种一眼能猜到的结局啊!
生活是多样的,并非只能非黑即白的,好不好?
看鬼修女的时候,看见这个电影的贴片预告,好像也是悬疑、惊悚路线,不知为何影院说13号上映,但今天就能看了,所以就看了看,观影过程还好,也不失望。
看前查了查,好像这个电影的原著小说挺受欢迎。
看完以后,感觉走的是那种有点神经质的路子,有不少挺现代的、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描摹和观察,人物都不算脸谱化,每个人都有些轻微或重度分裂,有了些黑色幽默的底色。
倒是能感受到电影可能会受到现代读者欢迎的某些原因。
一句话剧透:电影基本讲的就是神经质nerdy守寡家庭主妇和酷炫女强人因儿子而结识,结果女强人要神经质女帮忙照看孩子就消失,最后发现死亡,最后发现是伪造死亡为了骗保险金,死的是女强人的双胞胎姐姐,最后真相被神经质女揭发的深刻、积极、正能量的故事。
其实这个剧透有没有都无所谓,因为我们看到女强人死亡那一刻,就知道一切肯定是骗局。
接下来的结局,无非是她自己伪造,或者神经质女主妇看上了她老公杀了她(那样就变成了另一个挺俗套的主角分裂黑化的故事了)。
于是电影中段有十分冗长的神经质主妇追查女强人身世的线索,因为剧情太过套路,大家都能猜到死的那个肯定就是女强人的双胞胎姐妹,所以显得有点闷。
感觉电影想说的还是挺多的,比如神经质女主妇,这个角色,不是单一的那种伟光正角色,也有些分裂,因此可以和女强人反派抗衡斗智。
女强人老公也不是完美的那种人,很窝囊,是个大猪蹄子,倒和gone girl的老公有些类似。
而女强人反派,则塑造的很酷炫,看到最后穿着那条蓝花裙子拿枪射老公,使笔者有了一丝心动的感觉(?
)。
这个电影,可能会和gone girl有一些对照。
但遥记得,看完gone girl时,电影院里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噤声和呼冷气之感,仿佛大家在黑暗中面面相觑。
而这部电影,其实底色还是有些欢脱、套路的,大结局的处理也更像传统商业类型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派机关算尽还是被套路的感觉。
总之赶脚电影对人物有些有意思的刻画,大家都在发神经,剧情的处理依然显得套路,而女反派,有点酷。
7⃣️意外还比较好看,娱乐性很强,就是结尾有些反覆。两位女主也很match,girls power💅🏻Blake Lively真是衣服架子,套装都太美了。
婊里婊气的还挺好玩~
看到结尾stephanie自带吐槽我恍然大悟,这是部严肃恶搞片哈哈哈,中间的怪异感就全说得通了,包括暗搓搓讽刺sean其实连emily痣的位置都不记得,精彩
为什么不搞姬?????为什么不搞姬?
就问 这个电影拍出来是不是专门为了让blake lively秀衣服(ralph lauren)的?
大型时装秀,布蕾克·莱弗利太养眼了,靓丽皮囊下一股强大的冲天婊气。港真,虽然婊,但真切不厌恶,反而对她还有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之感。反而,相信观众普遍对成为最后大赢家的Stephanie更侧目,这角色比Emily更婊,纵观全局,是谁比谁更婊。画风不沉重,挺轻松地去讲故事,还时不时有那么点昆汀风影子。前大半段那首压轴BGM《Laisse Tomber Les Filles》选的真贴切,把一个婊字升华到极点。但故事讲的有点问题,节奏把握得不够整体性,结尾过于仓促。三星半★★★☆
裹脚布
The turnout is pretty predictable, third act problems, nothing’s surprising, tonal shift from mystery to comedy was brutal, but hey I enjoyed the Blake looks and vibes #stop hurting lit professors on screen pls
人物表演不错的。两个女人的戏。能不断引人关心,到底哪个是真坏人,所以其实算引人入胜的情节。但看到最后稍有不满。涉及剧透不便多说。
BL那么骚那么帅那么香,anna你到底为什么!!!!!不搞姬搞到底!!!不开心!!!
意外的悬念感,安娜太可爱了,布蕾克攻得没救
中后程那谁又重新出现的时候就没意思了,十足畅销小说感,而且一部在纽约拍的电影居然可以拍的如此毫无“纽约”感。Blake Lively太太太攻了!有种明知道她烂到出水还是心甘情愿让她骗的美感…
其实光看BL的性感西装就足够了吧!还有主妇探案除了没有助手其他都非常ok wwwww其实这片子俩妹子相遇和之后的发展我本来以为会姬佬结局的啊???这么crash的相遇和奇妙的张力!!!!不过我又想说双胞胎这个东西违反侦探小说十诫了啊(。
亚裔演员出息了 都能给两个二线小花配戏当男主了
全员至贱,呀呀
前半部分敲好看,但是Emily再出现开始就没劲了起来。走到最后甚至有点搞笑了起来。不过S的选片眼光跟挑老公的眼光一样好。又找回了电影的趣味。
巧合, 我的評分正好也是 7.4, 那些事業線.半球.秀髪絕對值這分....
消失的爱人低劣版
Blake Lively在现代戏里特别适合这种婊气十足、时尚先锋的女公关,她是真正的人穿衣,而不是衣穿人,人们一般管这叫“气场强大”,我认为是不管穿什么,她都赋予衣服以表现力,也就是穿着表现力十足,让人们因为穿着而爱这个人也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能够成为流量能够带货。Anna Kendrick适合这种不自信到有点猥琐、聪明到婊的角色。brother fucker & sister killer,真是一场好戏
Gone girl的故事,Mean girls的气质。Blake Lively太美,我都要爱上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