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舆论环境和审核制度越发严苛的今天,电影最终的呈现比以往更像是各种势力的平衡和妥协。
这是一部没有感动和期待的迪士尼电影。
看似花团锦簇的包装下,故事的核心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常常困惑,为何情感都发生得“无缘无故”,大部分都靠主角自己说,导致观众情绪上也不会跟着跌宕起伏。
小焰说着自己爸爸对家庭的付出,但是完全没看出来除了开店谋生外还有什么地方对家人有过照料和关心。
当初爸爸离家理由也没看懂,暴风吹翻了房顶后就要背井离乡?
(审核原因?
)再说小焰本身,原先遇到男主妈妈之前也没觉得她是不想继承家业的,然后突然就非常不想继承小店了, 至于有什么梦想电影里原先也没有交待.男主感觉也是有家庭故事的人,但是也没说看到他和他爸爸之间的故事。
所有主角的印象就是非常脸谱,无法和主角共情。
网上搜索了下被删减了10分钟,不知道那10分钟究竟讲了什么,有几个场景不知道是不是最终妥协的结果。
譬如火族的下一辈远游用的是非常亚洲的磕头礼,但长辈也需要相同回应这么大的礼,看的时候十分尴尬。
中国除了信仰外,目前不太看到有人行那么大的礼,感觉这部电影是很亚洲的,但是呢电影又让长辈回了个大礼,感觉是西方提倡的亲子关系的平等?
另外就是火族夫妇刚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入关时由于对方无法念清楚他们的名字,就被工作人员重新起名了,以及小焰小时候被爸爸带去看时光花的时候,被禁止入园,这些感觉都是可以讲讲,但也一笔带过。
亮点还是有的,张新成的配音完全听不出是本人,非常符合动画形象中胖胖高高憨憨的形象。
画面中的水和玻璃的质感也很逼真。
之前答应过自己每次去影院看电影都写个影评记录点什么的。
突然发现中间漏了很多,从后面一篇一篇的缝缝补补。
小红和小蓝的故事是我一个人骑电动车深夜去看的,幸好那个时候的心情还在记忆中。
坐在办公室的时候,突然觉得好久没看电影,最近上映的片子真的都好有意思,去看!
预告片觉得很有意思,展开情节其实除了世界观的元素设定,剧情台词本身没什么花火。
谈谈邂逅谈谈感情,搞搞笑搞搞情绪,秀秀技能秀恩爱。
就这样了。
不过因为是夜间场,买的前排,加上我全影院只有三个人。
幸好还有人一起看…20230628感谢一起看电影
包场的感觉
天宝国际影城
影城所在大厦
《速度与激情10》9.79亿的总票房排在第三,但是并没有媒体提及它,主流媒体都在提及《变形金刚》、《疯狂元素城》和《闪电侠》的疲软,它们对于《速度与激情10》的票房、对于第一第二名的中国电影《消失的她》、《人生路不熟》确实疲软,但并不代表好莱坞大片在我国观众之间没地位了,一但50块钱可以看生活中根本碰不到的香车、美女、海量欧美明星,同档期的我国影片未必能赢。
所以档期排片还是有学问的,票房也是一种金融数据,远远不是作品内容或者主题独挡一面的问题,不过电影这种艺术商品比房子、车子更可怜的地方就在于电影工业很新、普罗大众太过陌生,票房这一项金融方面的问题不好了就会去找明面上的作品内容问题,但其实暗涌的经济规律谁在乎呢?
话说回来,来看内容,拿《疯狂元素城》来说(因为我只去电影院看了这部),迪士尼的角色设计、剧本圆熟度、视效想法仍然是业界顶尖,找亚裔创作者来丰富内容、打开市场、包容创作依然是政治正确下的财务正确选择,包容已经成为美国各行各业创新的动力,等市场够好、份额足够多的时候,性别啊少数民族啊外国人啊这些政治上管它正不正确的主题都会被中国电影工业拿来使用的,因为谁会跟钱过不去呢,美国人不会,我们中国人也不会。
《疯狂元素城》好的地方电影从业者肯定会去学习,政治上不正确的地方肯定也要去批判。
娱乐业就是这样——都坐到头一把交椅的流量了谁不会被捧被骂?
它们赚的就是这个红黑钱。
可是普通观众呢?
捧或者骂可能都是转移了自己生活的重心。
男主从砖块中出来前,我没想过打四星。
这种大俗套电影谁都知道男主会复生,只是不知道怎么复生。
就感觉被一个十分钟前不在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打了一拳,大写的戏剧性。
困在海绵里是他一生的阴影,可困在砖块里救了他的命;一个男的如此敏感脆弱让他的出场非常不讨喜,可他的敏感救了他的命。
敏感就是敏锐,是对自己和他人超强的感知力,是对生命和爱的珍惜,是他浪漫的原因。
因为敏感,他与家人和爱人都有极强的情感连接。
这是他的软肋,也是他的力量。
如果恐惧救了他是命运的玩笑,那么敏感救了他就是他敏感的回报。
而女主记得他讲给她的这些关于生命和爱的挽歌。
她虽然没有哭,可她记在了心里,她在乎这些故事。
敏感可以被压抑,但不会消失。
敏感是需要条件的。
在刚解决温饱的世界里,敏感是不被允许的;敏感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我们刚解决温饱。
不被允许的就是错的吗?
在物质需要得到极大满足的世界,敏感是张扬的。
此处也凸显出本片一个很大的优点: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彰显平权意识。
女生载男生,女生驾驶热气球载男生,女生堵住缺口。
女生坚强、男生柔弱。
可女生再坚强碰上喜欢的人表白也会流泪,男生再柔弱在情感上也无比坚定,能为爱生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正是因为他们势均力敌,水和火才能共生共存。
片中还有一种纯粹的力量。
它不出自任何一种本能,它就是本能。
那就是挣脱命运的力量。
挣脱父辈、挣脱属性、挣脱别人告诉你的命运。
男主女主的烟缠绕在一起,仿佛心心相印可以感动主宰命运的上天。
听起来如此精妙,可因为俗套看起来如此乏味。
男主、女主、女主爸爸对于爸爸都有心结,只是男主和女主爸爸的心结都是为了烘托女主的心结。
女主的心理太亚裔了。
她把父母的期待内化为自己的需要。
开始她一直表现得很想继承小店,直到面对真的梦想(可她的水壶做得太一般了,美术的精力都放在画城市了吗)。
父母和孩子纠缠到骨子里。
女主爸爸也因为背井离乡一直得不到他父亲的原谅,而他终究是踏上了征程。
但女儿这一辈,父母学会了放手,踏上征程前依然有犹豫有留恋,可得到了父亲的祝福。
作为一个大团圆,男主不仅助力了女主的梦想、融入了女主家,还挽救了女主家图腾一般的蓝火。
完美到想吐槽一句:干什么啊这是。
女主实现了两次阶层跃迁。
从火山乡到镇,从镇到市。
最近看一篇文章把这类人称为“阶层旅行者”,比如我们说的凤凰男与孔雀女。
文章的大致内容是:“金凤凰有三层羞耻,在城市为自己的小镇身份羞耻,为自己父母的行为羞耻,为自己为父母羞耻而羞耻。
凤凰会格外看重对父母的回报,因为父母为他付出了一切。
”可也因为只表达了阶层差异,显得与《疯狂动物城》的差距越发巨大。
男女主的指涉太过明确具体,也让本片格局变小。
《疯狂动物城》对政治正确的表达如此丰富精确才让它作为一部新片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本片的男主或女主一家完全没有介意或放下介意对方家庭,让人觉得它在回避这些问题。
对本片的失望是因为大家抱着《疯狂动物城》的期待去的,结果看到了勉强的叙事和浅层的社会观察。
它甚至还直白地模仿《疯狂动物城》,热气球、公务人员、城市规划等,每一次模仿都彰显了自己的拙劣。
它美术甚至更华丽了,有这功夫好好写剧本不行么,更生气了。
什么时候好莱坞那套政治正确的西风也刮到国内了,就简单温馨的动画片,非要分析出什么白左,精英,男凝,不累吗?
观众太难讨好了。
故事非常工整,完全遵守剧本法则,关于元素拟人后形成的创意也都在点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说实话完成度很高了,每个笑点和哭点都精准安排,整个世界观又设计非常有趣,一个四种元素共同生活的城市,漂亮精致浪漫,充满童趣,两个性格迥异的恋人,吸引误会争吵,坚持拥抱。
反正我是很满足,作为周五晚上的娱乐主菜绝对够放松够娱乐,咯咯笑,嗷嗷哭,放心入,放下分析的脑子,放松一点,随着剧情去感受就好。
以及,爱,比今晚月色更美好。
水沁下,润微茫,我如晚露独自凉。
火炎上,莫可当,卿作朝暾艳澄塘。
金风玉露千古事,衣袂燎天何煌煌。
何惶惶,卿过澈虹妆,卿槃如凤凰。
如凤凰,沙融琉璃璧沉光,江河淼淼濯万疆。
感卿一回顾,横波久久香。
何敢舍卿去,宝鼎驻鸳鸯。
注:宝鼎驻鸳鸯的说法,其实有一些宫体诗的意味在里面,其实很想换一种,但是不太拿得准。
第一次写古体诗,模仿了王勃《秋夜长》的体式,还是十分惭愧的。
还是很想说说 good dinosaur, onward, elemental 皮克斯这三部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影片居然有着一脉相承的点都有着很有意思的设定:如果恐龙没有灭绝、如果人人会魔法、如果元素们共同生活在一座城都是父子/父女情深,就算爹不在了也不妨碍妈仍然是模糊的背景板,偶尔出现说一句:你爹是个好恐龙/好人/好元素角色都不立体,这里面onward还好一些,另外两部从头到尾没有把主角立起来,失之单薄三部电影宏大的设定下其实出场角色都不多,都是讲了相对简单的故事,但即便如此还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淡。
恐龙和元素都像炫技之作,特效真是决战CG动画之巅,画面精致得让人几乎屏息,也更惋惜填充的内容没能把这精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留在影史之中这几部电影连起来想,让人觉得有些仓促,都好像是想到了一个很妙的设定,但还没有打磨细致就赶快动工了。
点子有了、技术有了,具体内容呢?
干脆就爸爸和孩子的矛盾吧!
就像这样,多少显得没啥灵魂的影片们就出现了,好玩的设定没展开,角色的性格也没展开,角色们的关系着力也不够。
和以前的作品们比起来,不会让人一直难忘,也不会让人看一次哭一次,不会让人边擤鼻涕边感叹:还得是皮克斯其实如果是别家的作品,大概也不会这样觉得了,只是因为它们是多年来堪称引领着动画电影的皮克斯出品的,才会有很高的期望,才会觉得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这样对仍然每年兢兢业业产出作品的皮克斯也许也有些苛刻吧,不过我作为观众,尤其是动画电影的忠实观众,还是不会停止对皮克斯的关注,会一直积极地等待和观看新作,不会因为某部作品的略显疲态而停止,同时也期待有再被它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一天其实这么说来我作为观众的要求也挺低的啦,有你陪着我就行了
作为本届戛纳的闭幕片,我很是期待,但又根据外媒和影评人的评分评价,说几近是皮克斯历史最差,又不敢抱有很多期待了。
看完成片,我的评分:8.7!
「爱情浓度好高!
」,这是我在观影时感叹的。
虽然皮克斯的动画没有全部看过,但还是看了很多经典的,回顾了一下,这确实是皮克斯第一次做爱情浓度这么高的电影,罕见。
“父母未完成的梦想传承给了子女”,这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影片中是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以继续完成这份事业,相似的话题,虽说主题不算新颖,但确实还没有动画电影讨论过这个,还算是挺有看点的。
火、水、风、土四大元素的碰撞,有趣且好笑,带来了很多欢乐。
要我说影片还可以提升的点,爱情的萌发感觉有点太快和顺利了,毕竟传统观念的桎梏还是很深的应该,打破上有点缺少描摹了;同时结尾感觉有点普通,比不上前面;另就是相对于其他几部经典的,深度上还可以再挖一下。
这部肯定不算皮克斯中最优秀的那批,但绝不差,皮克斯讲爱情,发现我是喜欢的。
可能是对《心灵奇旅》印象不是很深刻了吧,我甚至觉得影院出来后的感受比前者更好。
没有让我失望,皮克斯!
《Elements》动画以换皮为本《Zootopia》与之相比,同为虚构社会,动物乌托邦内雪地沙漠雨林设定完备,各类都市奇观均有展示机会,而非走马观花沦为衬陪,城轨列车来回穿梭,溅起水幕反复特写,远处的摩天大楼背景仿佛贴图起到造型上的作用;同为拟人形象,动物种族间共事共存共荣脉络健全,各类角色“特技”得到量身定制,而非蜻蜓点水毫无惊喜,焰色反应变色生硬,人造彩虹制作简易,担心的相互贴近只是蒸发水汽没有更意外的危机。
爱情故事的彩色包装,不知道内里每颗煤球的味道,是贫民和中产的阶级矛盾,是女性和男性的性别对立,是外族和本族的身份隔阂,是移民和土著的政治冲突。
反正爱情和自由是我所追求,为了爱情变得情绪难以控制,前一秒十指相扣,后一秒翻脸不认,为了自由愿意放下原有一切,爸爸的理想不属于我,丈母娘帮找的实习却属于我。
说好的钢化玻璃坚不可摧,可堤坝决溃和情绪爆发同步发生,提到的基础设施对火人不友好,可事故解决和尴尬原貌仍然并存,挖坑不填属实是不知道这编剧是想干什么?
有了爱做催化,水火也相容,大脑也退化。
无比认同《疯狂元素城》没有被打造成一部为展示元素城的一砖一瓦,而迷人耳目的群像电影。
从未在动画片中见识过这样耀眼夺目且灵动出框的“火”,盯着不那么明丽清晰的荧幕,我只想跟随Ember沉浸式体验这里的生活。
在一百来分钟的观影过程中,不断的被元素间的奇妙“碰撞”和极其富有质感和表现力的镜头所打动,《Elemental》希望做到的,绝不是像《Zootopia》一样,给观众一个看罢便无法自拔的乌托邦;它要做的是把乌托邦的绚丽的色彩想象与现实生活中最尖锐的声音相杂揉,把城里无边的未知用POV而非Panorama的方式予以保留。
元素城可能不是一个你来了就想留下的城,却一定是一座令你想不断去寻觅更多的地方。
令我敬畏的是,元素城没有刻意的去照搬动物城的展开:全片毫不含糊对四种元素的戏份进行取舍,一定程度上得罪了那些希望将元素城风光一网打尽的人群,却也换来了更饱满的角色塑造和更生动更真情实感脚踏实地的故事情节。
严格的说《疯狂元素城》的故事内核/创作启发是来自于对少数族裔(中东裔)移民与美国社会对待少数族裔包容度问题的探讨。
但放下这既深刻又乏味的“梦核”,这部电影带给我或者说普罗大众更多的价值应当在于它对每个人的personal voice的支持。
无论是Ember的火光成为了照亮被水淹没的中央车站里一朵朵遇光绽放的永生花的shining glow,还是片首Ember吹玻璃“糖果”的麦格芬,都是在对个人意志与天分的致敬。
如果把用来封堵河道裂口的玻璃比作Ember个人意志之化身,那在她欲将个人意志为现实阻力让路之际,在玻璃崩裂之时,命运的汪洋终于泛滥。
这是她的转折期,也是每一个“移二代”所要面临的关键抉择。
你爱的人不是你的模样,至少不是你父母喜欢的模样,那你爱吗?
你所从事的事情不是你希望从事的事情,但却是你的父辈们从事的事情,那你干吗?
究竟什么才是最值得留下的?
无论是人还是事,在一场洗礼后,一切自有了答案。
那场大水看似摧毁了家园实则重建了家庭。
它冲走了遮蔽在一家人心中恪守的烙印与偏见,也带来了走向新生活必要的胆识与对彼此的接纳。
"So if it's real then darling let me know,I wouldn't mind if you steal the show."I don't know what love is, but I know when I’m with you, I’m real.I don’t know what my life is, but I know I‘m gonna live to be real.
本来我很想对皮克斯的高技术力宽容一回的,但是出影院后真是越想越气,已经好久没有被一部片的主题思想给恶心到这种程度:为了迎合时下最时髦的多元族群融合的政治正确思潮,于是某些少数族裔又双叒叕变成了保守闭塞的反例典型(某族群就是老保不愿意拥抱现代文明啦,活该在新大陆混了百余年还是低人一等),这作为一种刻板印象本身就傲慢至极。不过让我又气又笑的是这里还专门刻画这个族群抛弃故土不被家乡原谅,以及背井离乡一通又只能在大城市边缘开小卖店艰辛度日的场景,这到底是不是反过来阴阳怪气现实里的润人啊?至于其他什么“family”情节、小镇青年融入大都市的人生抉择、子女不能成为父母附庸的成长母题,诸如此类都是最近好莱坞都拍烂的玩意,实在毫无新意。当然最高级黑的是水坝崩溃造成灾难后居然没人被处理?基建问题糊弄过去了?
我为啥就是不信这个邪呢,这种片子就像中学生写作文一样,每字每句都在用力,生怕你没看出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名人名言,然后呢,作文是要有流畅性,电影是要有故事性的,你搁这讲啥呢?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土味狗血八点档心,大哥你从移民家庭走出来追求艺术,这就是你的自传啊我的天,把女主角写成这样?? 而且居然把三跪九叩当你的亚裔身份认同和家庭的连接,WOW AMAZING,看得我浑身难受,我的天啊2023年的白人救世主叙事我要疯了,今年最痛苦的观影体验非你莫属^_^
欲盖弥彰虚伪至极 为什么新城区的建筑都用玻璃制作而天生擅长做玻璃的火族人却没人参与?为什么火族人集中住在炉火镇不住元素城里?为什么炉小焰几进元素城路上都没见到几个火族人?炉小焰一开始没说错,阿波确实不能懂她
隐性价值观的输出 | 主旋律 | 当下社会矛盾
其实是一个关于种族和性别的黑暗童话,二代移民女与本地有钱白男的爱情故事,白男越是真挚,这份情感的悲剧感就越强烈。女主为什么感到痛苦?因为,她没有方法去对抗自己身为第二公民和第二性的宿命,水与火象征女与男,是根本不可调和的关系,哪怕这不是阿波的错。元素城看似是种族大熔炉,其实是一座水的城市,其他种族不过是借住在这里。如果结局是阿波真的牺牲了就更好了,象征白男需要为自己的原罪买单。可惜现在整体这个不伦不类的样子,小孩子看不懂,大人显老套。
有着动画片做大众化选择的固有缺陷:报菜名、奇观展示,以及可能是皮克斯历史上最猛烈的一次说教(至少不亚于《青春变形记》),对节奏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是,如果刨去以上内容,会剩下一部五星的小鸡电影。几度看哭。
呼吁全世界批皮爱情片编剧停止刻画这种爱男怕爹、自觉牺牲、等待完美男性(颜色不限)来解放自己的东亚女刻板形象
好看但缺了一点感动,元素城的设计并没有想象力爆棚的世界观,反而处处映射现实。移民二代的原生家庭与跨种族爱情大概就是把《青春变形记》和《瞬息全宇宙》翻拍了一遍,其中水男的爱让我满头问号,咋就非火女不可了,难以理解。
不是很喜欢,白瞎期待。“元素”只成为说教以及服务于传播大而无当的空洞讯息的幌子,它所构建的世界同样聒噪混乱;并且角色的设计常常情绪失控,像列车脱轨之后再也救不回来。尽管在充满分歧与撕裂的现时,这个故事理应得到讲述。最想不到的还有原版配音的两位演员也如此差劲,更从配角里也找不来什么亮点 [等一个Serrini的粤配+补次短片] 。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信了喇嘛教的丑娃娃结局和谐版
做第一个看过的人!在戛纳电影节闭幕式看啦,经典Pixar动画,和疯狂动物城蛮像的,其中有蛮多忍俊不禁的笑点很可爱。法国人太好笑了,戛纳电影节标志出来鼓掌,迪士尼标志出来鼓掌,Pixar 标志出来鼓掌,elemental 标题出来再鼓掌。最后主配音演员哭倒在导演肩上大家鼓掌10分钟。特别好,下次还来
移民的文化适应、跨种族亲密关系,其实象征意义选取得都很好, 不过有点太像教科书了。
3.5 不要试图去思考含义 这只是一部在呼唤爱和寻找自我的作品 /角色有点单薄了 缺少一些更加深刻更加代表性的东西
不得不说,实在是大失所望的皮克斯动画,我太喜欢机器人总动员,导致滤镜太高,不过看了导演是韩裔,一下子就懂了这种拧巴感,导演即使到了美国还是无法挣脱财阀制度的根深蒂固,又融合了白左思想,土洋结合的割裂感,老掉牙的灰姑娘王子情节,毫无创意的剧情裁缝工,矛盾设置的莫名其妙,最后居然也没有勇气使水火两族阶级的颠覆,起码是平等?以女主放弃家族产业给上流人士打工为结局,实在是“保守,死板,样板戏”
相比于一开始就明确了悬疑片作为主类型的《疯狂动物城》,本片却是一开始就往爱情片方向去打造的,于是用上了爱情片的常见套路-铺垫双方的背景差异、阶级差异,最后爱情突破万难顺理成章,稀里糊涂就大团圆,种族矛盾消弭于无形。然而,爱情是否具备这样的功用,或者说两个个体之间的结合能否带来种族之间的弥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莎翁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才是此类故事永恒的结局,成熟的观众无法相信这样的故事。相比起来,《动物城》就要聪明的多,尽管也涉及到了不同种族之间的爱情,但这实际上只是主类型“探案”的调节剂,电影最后的高潮点是揭露“羊副市长”的阴谋,主角之间只是顺带谈个恋爱,观众根本没有闲暇思考两者之间的差距,就轻而易举地接受了兔朱迪和狐尼克这对CP,自然也就不会不相信了。
莉娅·刘易斯1997年出生于中国,六个月时被美国父母从上海的孤儿院领养,在佛罗里达州长大。她自小学开始对表演产生兴趣,出演了一些话剧和短片。2020年,担任青春喜剧爱情片《真心半解》的主演。谢谢你皮克斯,讲好亚裔故事。
似乎从琼瑶开始就告诉女性摆脱家庭要靠爱情,但是它没告诉为啥不能发脾气,为啥世界要漏水,他告诉你爱情让你知道梦想是啥,这不扯呢。虽然微观世界具象的皮克斯哲学设定很皮克斯,但是故事却越走越俗,浪费了。从inside out断崖式滑坡到今天,可能是这个世界的缘故吧。
通篇概念先行加政治正确的基调,以至于世界构架粗糙堆砌,故事老套刻板,剧情逻辑生硬。亚裔导演居然拍得如此白人至上西方中心,且更直白。再震惊的视效,也掩盖不住无趣的剧本和糟透了的审美。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