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只谈恋爱不结婚,有多少人同意?
同意的人群中是男人多还是女人多?
我想这个问题不必回答,很多人心中是有数的。
影片的潜台词,无非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老婆对你有多好!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老婆有多迷人!
”最终男主的幡然醒悟,是因为真的发现了老婆的好,还是被撩妻大叔激起的战斗和占有的欲望?
我们不得而知。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有多少人的妻子是敬亭山?
这座山一年看不厌,五年看不厌,十年仍然看不厌?
如果有,真的是有福了,我的哥。
感情不是气体,虚无飘缈;感情不是固体,一成不变;感情是液体,可碰可触,但又多变多姿。
她在失恋时,会抱怨:他说过他会爱我一辈子!
她在被出轨时,会抱怨:他说过他永远爱我一个人。
是的,亲爱的,我们都相信他当时讲这句话一定是真的!
但现在,他感情的波动也是真的。
感情就是一条河,在地球自转和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变换河道,改变流向。
婚姻是什么?
限制河流的堤坝。
从结婚那天起,你情感的河流就必须在河道内规规矩矩的流淌。
精神出轨,会让河流干涸,肉体出轨,会让洪水泛滥!
所以,很多结婚多年的人总说,哪有什么爱情,不过是亲情,孩子这么大了,凑活过吧,不折腾了。
是的,因为婚后的人特别知道,重修堤坝的代价。
以前,和兄弟们,做过这样一个猜想,如果让一个取向正常、生理正常、心理正常的男人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家庭、事业、名誉等),出轨一个美女,概率有多大?
答案如此的一致:百分之百。
为什么?
因为男人是雄性!
从自然规律看,他该是一个多配偶的动物!
也许是深知男人的这种动物性,婚后的女人就变得过度敏感,就变得患得患失,就变得唠唠叨叨,仿佛只有把这种动物性给灭了,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
甚至现在,很多未婚的女子,也早早的步入了这种确认安全感的行列。
在她们那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是婚恋准则!
一切行为,都是奔着那个代表安全感的本子去,其他的都不再重要。
“你有没有想过娶我?
”“你跟你父母说了么?
”“我们什么时候订婚?
”“你是不是在游戏感情”。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把那个男人拿下,不要着急,后面还会有道德绑架。
汪国真曾经如此写到“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爱情”。
时至今日,有多人嫁给了爱情?
即便是当初嫁给了爱情,婚后的生活中还保存多少爱情?
说真的,在漫漫地人生长路中,很多男人,不需要那样一个亲人,他们内心对于美女的悸动和荷尔蒙会跟着他们直到死去。
但是,想起每天烹调的一日三餐,想起晚归时她给你留的一盏灯,想起出差时她给你备的行李,想起十月怀胎给你生的儿子,想起你们曾经也有过的爱情,也就作罢了。
有悲观打底的婚姻,未尝不是一种慈悲!
有些人在婚姻中变得透彻,有些人在旁观别人的婚姻悲剧中变得透彻,但不管怎样这种透彻会让你在婚姻中特别清醒的感受痛苦和无奈。
感情是条河,婚姻是堤坝,干涸也好,泛滥也罢,最终都会流向大海。
我还是想,在我们还年轻时能够有资格谈一场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步入婚姻围城时,就会多一些无悔和决绝。
请相信,好的婚姻和爱情无关,不过是我丑你瞎。
当小骑士推荐我看这部电影时,只说这是部讲述夫妻沟通的电影。
沟通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在两性关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伴侣确实是本人肚子里的蛔虫,他也有消化不良的时候。
即使《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行销不知道多少万册,沟通还是每对情侣/夫妻必须面对却又试图逃避的问题。
想想也很正常,人心隔肚皮,沟通意味着你必须要掏心掏肺的和对方交实底儿,对方还不一定能够理解,然后沟通就变成了扭曲的争吵,本来期许的改善变成了更加恶化的冷箭。
《六人行》里的莫妮卡和钱德勒吵架,菲比出主意说她妈妈告诉她当对婚姻有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和自己的男人说。
她的母亲最后自杀了。
*其实《我妻子的一切》中林秀晶和李善均有沟通吗?
我也并不这么认为,至少在前半段没有,后半段的沟通也只限于林秀晶饰演的延贞仁单方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这个老公倒是一直被自己制定的白痴计划牵着鼻子走,差点丢掉了一个好老婆。
女人往往有一个迷思,就是如果你懂我,就不用我说。
虽然所有的心理读物情感专家都说绝对不要这么想,女人就是要勇往直前的试一下自己与另一半的默契。
《我妻子的一切》中那个花花公子的一句话说的很对,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两种女人,相信浪漫的和假装不相信的。
所以女人会为了这个浪漫会对自己的心事三缄其口,她心里的不安和委屈也被隐藏起来。
延贞仁对老公说遍了全世界,内心的不安和试图沟通的决心却从来没有说出口。
延贞仁在最一开始就是个碎碎念的女人,从她碎碎念的很多细节你可以看出这个人是有自我想法的,当然这种想法在平淡的生活中并没起到促进作用。
我也有一点这样的毛病,有人说这是缺乏安全感的标志,会用很多话去填补时间的空白,而另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标志就是不容易卸下自己的伪装。
电影的后段,当延贞仁在地震中看着自己的丈夫,泪流满面的质问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你会发现这个女人隐藏的不安终于在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时完全爆发了。
而剧中那个花花公子的设计基本上就是帮延贞仁找了一个心理医生,叫她学会如何去享受生活,从而发现美好的自己。
如何抓住自己内心的柔软而不是把自己包裹起来。
基本上花花公子都是这个套路,他们泡妞的常规手段就是让女人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是闪闪发亮的——而这事实上这也是保持爱情新鲜感的不二法宝,只不过大多数男人不想或者说没心做这个罢了。
当然在《我妻子的一切》中使两个人的感情出现转折点的地方,是丈夫的转变。
丈夫有真正懂得妻子的脆弱吗?
我看也未必。
这是此类电影的一个套路,影响女人去琢磨要变得更好,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思想才会一直找回男人的爱——我一直觉得这对于女性在情感中的过度自省有着微妙的影响,有时候真的不是你的错,那个男人太渣,你又何苦一往情深。
如果林秀晶依然是当初那个满腹牢骚的女人,然后泪流满面的抱着老公的大腿说其实我这样是因为我孤独,我需要和你沟通,我不想沉默的眼看着两个人的感情就此流逝。
这个老公真的会幡然醒悟老婆的痛苦然后改邪归正吗?
我不敢保证。
《我妻子的一切》中我的确看到了一个女性的成长,而关于这个男人的变化以及他们夫妻心中真正的沟通,我想倒是应该从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才开始的吧。
无论如何,女人因为改变而开始发亮这件事依旧充满了正面的能量。
无论因为谁。
看到林秀晶变得越来越好的模样都会很感动,看到她说坚持沟通,说不要让自己的世界被沉默侵蚀,回想起刚开始她的唠叨,都会为这个女人叫好。
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勇气和机会迈出改变的那一步,所以任由这种微妙的痛苦侵蚀着我们的人生。
除非发生巨大变化,否则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生。
所以我很敬佩这样的女人,就算看一千遍老掉牙的剧情还是敬佩,3星全给延贞仁还是敬佩,因为她没有被生活的牢笼困住。
她抓住了这个动机不纯的救命稻草逃到属于自己的岛屿上,真的很棒。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至少一次抓住机会,不管是劫是缘吧。
在两个人的关系里,可能都不需要一种失去自我的牺牲。
其实不管哪种模样,都是真实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最爱的人,最爱我们的人,却不愿意看到方方面面的我们呢?
为什么不理解一下表面背后的我们呢?
人人要都能学会换位思考就好了。
影片开始的贞仁和道贤无疑是爱情的最佳典范,异国偶遇、浪漫表白、甜蜜相处、带着彼此的爱意披上婚纱……镜头一转马上到了七年后,所谓七年之痒开始刺痛道贤的神经。
贞仁从那个温柔浪漫的女人变成了一个絮絮叨叨、对任何事情都有看法、对世界的解读总是不吝于从最坏的角度进行的神经质大婶。
看着道贤坐在马桶上喝下她递过来的两杯果汁,我也觉得那就跟毒药一般,难以下咽。
可是贞仁是爱着道贤的,即使她邋里邋遢、絮絮叨叨,贞仁没有少给道贤做一顿饭,甚至永远那么丰盛的料理。
明明讨厌公司聚会的场合,贞仁也会在腿伤之后去给道贤撑面子,不过这场聚会也不出意外的成了一场人间餐具。
其实影片里一直存疑的是道贤对贞仁的爱,他活在一种叫做贞仁的压力下,几乎神经衰弱。
可是仍旧不能够说出那句离婚,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借口,我一直相信能让一个男人留在女人身边的肯定是感情。
终于,压抑到了极限找到了突破口——情圣先生。
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个形状,3个人的互动可以把感情带回平稳。
情圣动了心,道贤后了悔,似乎最大的赢家就是贞仁,可是贞仁却在知道了俩人背后的“交易”后,选择了离开,离开情圣、也离开道贤。
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情圣帮着道贤找回对贞仁的爱,道贤对贞仁有爱吗?
这是肯定的。
不然一个男人怎么可能记住妻子的一切,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无疑不熟。
只是这份爱被时间、生活琐事慢慢掩埋,变得越来越寡言少语。
而贞仁的爱却一直没少,她敏感地感觉到丈夫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啰哩啰嗦,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电影最后俩人还是找到了最初的那份情感,没有出现在离婚事务所(是叫这名字吧)。
不可否认俩人的改变,可是还得说一句,爱情终究是两个人的事儿,不然所有的爱都会成为负担。
物欲纷杂的社会,使人异化,进而丧失原有的本质。
有的时候,真实的自我是需要勇气。
这一点上,女人比男人更真实。
情感只是一张很薄的纸,建立和摧毁都是一样的。
你,是真实的吗?
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好久没有遇见让人看过以后仍然记忆犹新的电影了。
我不知道这个电影会记多久。
有的时候不是因为电影本身不好,而是我们是否在合适的时间,恰好看了合适那时的自己的电影。
因为和现在的老公开始恋爱的时候,就是异地。
说实话刚开始真的觉得不那么确定能在一起走下去。
所以就半信半疑,迷迷糊糊的这么过着。
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相聚。
可是因为一直盼着,想象着相聚以后一起快乐的场景,自己完全不能够享受地生活在自己那时身处的环境当中。
偶尔的短暂相聚也不能够愉快度过,因为又会开始发愁聚少离多的日子什么时候是头。
完全迷失了自己。
自顾自的把自己的烦恼一股脑的在电话里抛出,撒娇,绝强,发脾气,到眼泪。
完全不知道那时在异国的他怎么想,怎么过。
就像那书说的一样,《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就像这场电影,明明相爱的两个人,却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了,彼此不了解,更别提感同身受。
热恋很甜蜜,也很短暂。
女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之后,那个人便变成了她的全部。
就像电影里,料理和收拾屋子,围着老公团团转变成了一天要做的全部内容。
甚至无趣到要和送报纸的争吵。
电影的主题虽然陈旧,但是并不乏味,男主人并没有因厌倦婚姻而出去灯红酒绿,女主人也没有因主妇7年而变黄脸身材走样。
这是不是让我们看到是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向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可救药。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便会沟通,只要我们了解,我们便会理解。
所以说,正处在婚姻之中的年轻人,希望我们停止误解我们爱的人。
我只要求我们彼此相爱,其他一无所求。
看了《爱,不爱》,忽然对林姑娘来了兴趣,顺着她的作品目录,把2012年5月上映的电影《我妻子的一切》看了。
这部电影基本可以看作是《爱,不爱》的扩写版,整个故事架构是一样的,林姑娘在日本学厨艺恰逢地震,遇上学建筑的李善均,两人一见钟情,一年后结婚,七年后进入倦怠期,所谓的“七年之痒”。
与《爱,不爱》里英新的敏感忧郁不同,这里林姑娘变成了一个絮絮叨叨的邻居大婶,李善均被烦得头痛不已,居然想出个点子,请邻居花花公子柳承龙去勾引老婆移情别恋,好让她主动提出离婚。
最后仍然是在林姑娘走还是留的问题上纠结。
林秀晶在日本恰逢地震,遇上李善均,两人一见钟情
花花公子柳承龙被三个女友(一个中东黑袍女,一个欧洲金发女,一个华人姑娘)缠得没办法想自杀,被林姑娘叫停
林姑娘报警,两人闹进了派出所
花花公子三两下就把值班的小女警迷得不要不要的
李善均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花花公子欣然接受
当然会爱上林姑娘
两人都动了心
打算离婚的林姑娘又多留一天 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是导演闵奎东看了《爱,不爱》后来了灵感,身兼编剧,把故事重新写了一遍,丰满了情节,伦理片变喜剧片。
时间上也衔接得正好,5月上映的电影,看片中人物穿着和背景季相,整个拍摄是在冬天进行的,林秀晶在2010年夏天拍完《爱,不爱》之后,在2011年冬天拍了《我妻子的一切》,两部电影之间没有别的作品,下一部电影要到15年才出来了。
林秀晶凭此片拿了那一年的青龙奖最佳女演员奖,演男二的柳承龙拿了最佳男配角奖。
编剧兼导演闵奎东这是第二次和林秀晶合作,上一部是《寻找金钟旭》,他是制片人。
闵奎东获得了青龙奖最佳剧本奖的提名和百想电影部门最佳剧本和最佳导演的提名,只是都没有得。
林秀晶和柳承龙也获得百想提名,同样没得。
《我妻子的一切》票房接近425万(人次),一个小成本喜剧电影有这样的成绩,非常不错了。
林秀晶这是我看她的第四部电影,已经很熟悉她的风格了,总是一幅受气小媳妇的样子,《对不起,我爱你》里的造型师宋恩彩先因为暗恋“郑少女”委屈到不行,后来爱上苏志燮为爱殉情,《寻找金钟旭》里的舞台剧导演等初恋男友等了N多年,《爱,不爱》里的英新是出版社编辑,加上这部《我妻子的一切》里的贞仁后来当了电台主持人和撰稿人,文艺是真文艺,风格也是真统一。
《我妻子的一切》里的贞仁已经是她的顶峰,再发挥也就这样了。
男主角李善均也熟,之前看过他的《寄生虫》《我的大叔》《Pasta》《咖啡王子一号店》,几部作品看下来,觉得他还是适合《我的大叔》《我妻子的一切》里受气窝囊中年男人的角色,《咖啡王子一号店》里温和包容的男二也不错,《Pasta》里咆哮霸道男是最违和的,《寄生虫》里的有钱人表现一般。
非常有意思的是演男二的柳承龙,不久前看了《极限职业》,他在里面演一个便衣警察,老实说在看《我妻子的一切》时没认出他来,他的脸居然和河正宇有几分相似,花花公子这个角色和河正宇在《爱情小说》里的三流作家也有那么几分神似,完全可以看作是河正宇的平替。
所以我说《我妻子的一切》是《爱,不爱》的扩写,故事结构一样,女主角还是林秀晶,男二都是“河正宇”范儿的吊儿郎当文艺中年花花公子,《爱,不爱》只闻其声,《我妻子的一切》里是壮硕版,闵奎东导演挑演员时显然是有意为之。
为了在邻居太太面前表现得身材壮硕孔武有力,花花公子在大冬天脱了衣服扛煤气罐
邻居太太一走过去他就喘气
柳承龙 甚至林姑娘在两部电影里的爱好都是一样,爱美食,煮Pasta,喜欢咖啡,收藏精美瓷器,柳承龙那里日式的西洋的都有,并且这回真的有蓝洋葱。
电影一开始,是林姑娘在日本吃日餐,一桌子小碟子小碗小盘盏,甚至还有一个小炉子
结婚后,林姑娘为李善均准备的晚餐,也是日餐,一桌子小碟子小碗小盘盏,也有一个小烤盘
两人去喝咖啡,什么咖啡配什么杯碟,镜头一扫而过,没有清晰的画面
邻居家花花公子为林姑娘现榨果汁
身后的壁橱一打开,一层全是日式杯盘碗盏
另一层是西洋瓷器,右下角靠里的,这回是真的梅森蓝洋葱盘子
花花公子演戏给林姑娘看,要把这一堆前任留下的瓷器扔掉,林姑娘看了直呼可惜
这小花围裙一穿,是又文艺又家居,又猛男又暖男
复古圆眼镜一戴,佩兹利丝巾一围,红酒杯一端,还真有范儿,怪不得那么多女人都喜欢他
这佩兹利丝巾我也喜欢 有位朋友说柳承龙演过《个人取向》里的崔馆长,还真是。
《个取》我只看了一遍,对配角印象不深,但他的声音太有魅力了,去找了一张崔馆长的剧照附在这里。
《个人取向》里的崔馆长(柳承龙饰演)
我愿把这部电影视作夫妻沟通失败的典型例子。
一个沉默逃避,一个唠叨烦人,两个人越走越远。
也充分证明,婚姻里强弱是相互的。
当男的忙碌时,妻子多疑、没有安全感。
当女人在工作中找到价值后,丈夫变得喋喋不休。
这种角色和性别无关。
在关系中处于弱势的人,总是充满不安,更加敏感,更加不自信。
当一个人感受到被爱被妥帖照顾时,一定是通情达理的。
当我们反感一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时,或许更应该思考:是什么让ta变成了这样?
所谓弱点,换一个地方,可能就是别人望尘莫及的优势。
比如贞仁的犀利挑剔,在生活中得罪人而不自知,可当她做了电台主播后,这就变成了“毒舌美女”的佐证。
引用在网上看到的一段影评:“相处之中,贞仁发现了胜基的与众不同,虽然他风流成性,却是个十足的暖男,他知道她喜欢什么,认真听她讲话,贞仁第一次感受到被浓浓爱意包裹着。
平淡和琐碎能让一个美丽少女变成唠叨、易怒的更年期大妈,工作和爱也足以让一个绝望而无趣的主妇变的温暖且美好,重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她变得开朗,积极,不再唠叨,不再将所有好与坏全部输出给丈夫,她心里有了足够坚固的独立空间,便不惧怕孤独,或是担心莫须有的坍塌。
斗贤没有思考过妻子为何变得如此唠叨,愤世嫉俗,妻子总是站在自己的处境思考别人,例如她一个人上厕所会觉得孤独,同理得,丈夫上厕所的时候也一定很孤独。
所以丈夫连这点私人空间也会被剥夺。
”
一个女人如果结了婚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了全职太太生活的重心就会不自觉的偏移。
作为一个擅长料理的太太,天分当然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寂寞,所以她才有大把的时间去研究如何管好丈夫的胃。
整个房间里如果不搞出点声音,实在是静得可怕,于是她喜欢打扫房间。
可是当她把能做的都做完了,她只能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给丈夫打电话,因为她不是一个喜欢八卦和附庸风雅的女人,她实在是太寂寞了。
可是这样的女人却不一定会让自己的男人觉得快乐,明明是凹凸有致的身材,可是在老公面前全裸也不会让老公有彼此愉悦一下的想法;每次都会精心做好蔬菜汁和果汁,即使老公在卫生间里享受一个人静静的便便的时间也不放过,而必须必与她共享,并同时品尝她刚刚炸好的菜汁和果汁;她的电话总是随时随地的响起,老公每一次接到电话都有种想要自杀的冲动;明明生活中没有任何的插足者,可是老公却每天都想着要和她离婚。
她越是寂寞越想和老公靠近,可是她也知道不能总是干扰老公的工作,于是她就会抽烟抽得厉害,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有烟瘾,只是她不知道除了抽支烟,她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排解寂寞的方法,因为他们始终没有要上孩子。
这就是一个结婚7年没有孩子的全职太太的写照,真实而有些残酷,也是韩国电影《我妻子的一切》迅速结束浪漫邂逅、恋爱及求婚的过程,直接深入主题后给我们展示的看起来有些让人抓狂的生活。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一个偏离了自我的全职太太或者非全职太太的生活。
我喜欢这样的电影,或许稍微有点夸张,可是生活有时候就是乱糟糟的,让人抓狂的,而我们却又不自知。
七年之痒的存在往往就是因为女人开始在自己的男人面前不修边幅了,而男人在女人身上找不到激情了。
两个人需要彼此的空间,当彼此太过于熟悉,就会变成左手摸右手的毫无感觉。
爱情、婚姻和生活都需要保鲜,可是如何保鲜却真的让人很头疼。
于是丈夫想出来一个很奇葩的想法,找人勾引自己的老婆。
他以为这样老婆出轨了,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离婚,可是没想到的是,老婆有了工作有了追求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自信、独立、非常有魅力,而且开始注意自己在任何异性面前的形象,包括自己的丈夫。
原来空间和亲密是相斥的,丈夫终于开始意识到没有妻子的房间除了空旷就是空旷,其实根本没有幸福可言。
而作为一个重新找回自我的妻子,老婆真是越来越可爱而有魅力了,她原本就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只是曾经有些迷失。
凭借自己犀利的言辞却开启了一个非常棒的广播节目;在情圣的开导下,重新建立自信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她有了朋友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老公终于不再是生活的中心,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或许无论男女,无论是否结婚,都应该一直保持一种能够吸引人的魅力,爱情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激发魅力最好的方式。
夫妻双方都应该感谢情圣的出现,丈夫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爱着妻子,而且根本离不开她,而妻子则从一切围着丈夫团团转的怨妇状态中重新回归魅力女性的行列。
电影给我们提了个醒:想要过的好,一定要好好经营自己,不能过分依赖别人,这和是否结婚没有关系。
这也是我一直希望能够保持的生活状态,即使以后有了孩子,也要让孩子学会保持自己的空间。
保持自己并努力经营自己,悦己才能悦人,婚姻并不是维系感情的依托,相反应该是好好经营感情才能保持婚姻的新鲜和激情。
想要实现从怨妇到靓妇的华丽转身,就从保持空间和寻找自己开始,每个女人都应该是漂漂亮亮的,别因为婚姻而埋没了自己。
我很喜欢情圣的那句话:你比你想象得更美丽。
说实话,刚开始我和丈夫的感受是一样的,觉得妻子的行为如此不可理喻。
如果我是丈夫也会被妻子逼疯的。
要忍受妻子莫名的情绪风暴,片刻不离的跟随,强悍性格造成的窘迫,这样的生活,难怪丈夫不顾一切地想逃离。
即使我明白丈夫的苦楚,却仍然鄙夷丈夫雇佣他人诱惑妻子的行为。
听妻子在电台讲她不喜欢的事,我在想“真是个可爱又坦率的毒舌女”。
再加上妻子毫不隐瞒地告诉丈夫自己被别人诱惑了,我心中的天平就慢慢倾斜到妻子这边。
之后看到工作中妻子认真而自信的样子,我不得不承认我被她吸引了,此时的她是如此地有魅力,值得任何一个男人为她倾心。
后来妻子得知真相,决定离开胆小,小心眼的丈夫。
其实我从心里面是不想他们离婚的,因为我可以感受到他们还爱着对方,只不过这爱已千疮百孔,支离破碎了。
影片的最后,丈夫说“以前我觉得你的唠叨让我丢人,我不知道你是因为孤独,但我孤独了才知道你的痛苦,这时突然感到影片的开始妻子所有不可理喻的行为都有了归属。
因为孤独,丈夫上厕所也要和他说话。
因为孤独愿意离开熟悉的地方跟随丈夫到江陵。
而孤独,是因为作为一个主妇,她生活的中心只有她的丈夫,丈夫是她唯一的依赖。
对于主妇,我并不想多加评论。
我想说的是,人都是生而独立的,我们不可能是谁的附属品,也不能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到另一个人身上,这样不仅自己会感到空虚,也会让另一个人感到精疲力尽。
当然这个影片也不止包含这一个内容,还有夫妻之间的沟通,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等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缩减到一个半小时就好了。
林秀晶终于能突破尺度演回泼妇
不搞笑,不煽情,还比较乱
林秀晶实在太靓了
只有林秀晶毒舌叨逼叨的时候好看
无聊的剧情,但细细看来,其实挺深刻。
真是很好的搭讪教程!
两星全给林秀晶。片子呢?片子就算了。
#七年之痒# 唠叨是因为孤独。#嘴炮#
女人婚后也要有事业的宣传片,光有事业线是不够的。
所以说爱情的坟墓并不是婚姻本身,只不过是不同步罢了
看这片子的时候我发了100多条QQ,200多条微信,看了10多个帖子还打出了一个PSV游戏奖杯,真是太好看了
后半程渐崩,直到崩成两部片
分数为什么那么高呢????
拖沓
人们都会变得越来越话少,因为互相之间非常了解 ,慢慢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会产生误会,因为不能看到人的内心 ,所以一定要让他说话 ,实在没话说,就动搅拌机 ,吸尘器,洗衣机,不要让沉默吃掉我们,家里,总要有点声音,你觉得呢?
没有真正的适合,只有不断磨合的相处之道。
挺俗套的。林秀晶果然是转型。成功的从小姑凉转变成了死八婆。
林秀晶的个人秀
妻子,请再唠叨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