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很喜欢香港改的戏名,因为很具特色,很有意思,像以前有一部《幕后大老爷》,讲的是官员幕僚的故事,这个名字就改得很好,真正在那些官员背后策划的“大老爷”不就是那些幕僚吗?
还有今年的《点解阿Sir系Sir》也是很有意思的戏名。
至于这次的新剧《紫禁惊雷》也是,这个名字改得不错,一声“惊雷”震动紫禁城,从而引发宫廷的“血色之变”。
故事背景是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间的一场宫廷斗争,讲述的是康熙的二哥福全,因为不服当年帝位被孝庄假命传给康熙,所以一直蓄心积累,谋求夺位。
玩宫廷斗争的剧向来是港剧所长,不必去追究什么“历史”,因为港剧在资源等各方面的限制下,所以一直不喜欢按照正史去拍,我个人也认为那样拍就太没趣了。
拍古代题材,还是要加入编剧对于历史的一些见解,以及对于一些历史也没有真相的事件进行个人解读,这样拍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有趣的。
演员方面,马浚伟、马国明是本剧的主角,“双马”组合很少出现,马浚伟所扮演的是一个怀有当年顺治皇帝密信的“祈家后裔”,也是后来福全夺位是否成功的关键人物。
马浚伟演了许多“清装”戏,扮相很好,而这次的角色也很有当年《铁血保镖》里面尚四当家的影子,所以对于马浚伟来说,毫无难度可言。
至于马国明,今年可谓是他“井喷”的一年,而且还是以“终极BOSS”类角色为主。
从年初的《女拳》游三水,到《真相》里面的江洛汶,再到现在《紫禁惊雷》的二阿哥福全,还有年底那部讲飞虎队的里面饰演大贼,马国明似乎今年大有争夺“奸王”宝座的倾向。
当然,马国明是好戏之人,作多方面尝试是应该的。
而且今年还有一部《回到三国》是当穿越人的,所以今年看好他有奖拿。
说回马国明这个角色,这个“谋反”的王爷并非像其他奸角那样招人讨厌,相反大家会随着剧情的深入,看到一个“奸角”是怎样炼成的,就像“游三水”那样,不也是慢慢地被环境所逼成的吗?
而且上次“游三水”一角,让马国明大受欢迎,说明做“奸角”是可以很出彩的,关键在于角色的描写是否够丰满。
而一旦丰满的角色遇上好戏之人后,那么经典的角色就这样诞生了。
我最期待还是陈国邦这次演的康熙,他是TVB的好戏之人,他看上去很适合演“睿智”的角色,所以如果《回到三国》是他演诸葛亮的话,绝对比现在的林峰更适合。
女主角方面,本剧的女主角在名气上比较弱,但唐诗咏在经历多部剧的磨练之后,已经积蓄一定的人气,也可以担起重任了。
因为刚刚在《真相》里面也看到唐诗咏和马国明有恋爱的戏份,因此我突发奇想,那就是在《真相》里面二人相恋,然后到了这里就成为“夫妻”了,呵呵~~她演的是一位铁帽子王的格格,嫁给福全为妻,是一个全身心支持丈夫的女子。
还有李诗韵,她跟马国明也是老搭档了,而且也是日渐成熟,去年虽然在飞跃进步奖方面输给了唐诗咏,但是她的进步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
至于演孝庄太后的程可为,这位老戏骨承担着颇为吃重的角色,她演的不是那位“慈祥”的孝庄,而是为了保护满清江山,不惜一切的孝庄,所以当看到她如何逼迫祈家的时候,连我妈妈都说她真是坏啊。
但其实站在历史角度上看,没有任何一个“奸人”是绝对坏的,只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不懂得耍手段的话,必败无疑。
这部剧既有男人戏的“兄弟情义”,也有女人戏的“后宫争斗”,可谓将各种元素都调配在一起了,喜欢看哪类元素的人都可以来看一看该剧。
我给《紫禁惊雷》打分:☆☆☆★
TVB近年古装剧不多,大多都为时装剧,可能因为制作古装成本太高。
我还是比较喜欢古装剧的,那配乐就很赞。
今年上半年的古装感觉都不尽人意。
Part1:小吐槽马明的两面派:对于太皇太后等人是吹胡子瞪眼,一副阴险像对曼筠,马头琴声响起时,又是无限柔情。
两副面孔经常转来转去,差别太大,有点接收不到马仔的苦情好男人:永远都是苦情派啊、、、、恋情似乎每次都不圆满的啊、、、、、程可为的孝庄让我觉得做作地要死啊、、、那一头白发上一个发簪更是超级怪陈生的康熙气场也太弱了Part2:皇族无情,百姓有情不管是宫廷斗争也好,恩怨情仇也罢。
最感人的始终还是亲情聂贯一夫妇为了多宝牺牲,我在想卓树棠其实也是为了让卓紫凝活下来才会在20集说出那些话的,让一帮人都以为他是存心不良,利用紫凝。
果然果然!
卓树棠行刑的时候多谢多宝!
紫凝和卓树棠一起望向天空中的风筝,此时知道她阿爹其实是想保护她。
太皇太后真他么的心狠手辣,竟然让女儿看着自己老豆凌迟处死。
Part3:一点碎碎念貌似古装剧里的反清复明分子永远不成功的,以卵击石满洲人一直打击反清复明分子,但有木有想过为什么会有反贼出现?
除了部分是图谋不轨外,那些反清复明分子大多都是与清兵入关时有着家仇国恨,例如扬州的屠城十日。
国恨也就算了,最重要的是家仇。
如果天底下真的没有贪官污吏啊,冤案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们或许也不会一切都是太皇太后搞出来的!
如果不是她,福全心里就不会变态,多宝也不会身世可怜呐,辗转有三个爹,也不会为了报仇而被福全利用、、、、、太皇太后,你的心里充满了算计,这些人啊,都是直接或间接被你害的,你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啊!!!
(借衍因大师对多宝语)Part4:最后几集的追剧志看到22集,马明彻底变态了,直接对桂伦摊牌了,哎哟,想到alex和大c,至少在真相里他们俩还是相爱的、、、、康熙啊,前面就算你气场弱,至少你还是个好皇帝。
怎么开始怀疑你身边对你最中心的纳兰性德了呢!
就因为聂多宝救了你一命么!!!
不该啊你不该啊第23集,纳兰明珠肯定是为了救容若而反咬容若是杀人凶手的,如果要栽赃饿得话前面就可以把容若干掉,为何要等到后来。
肯定是他自知劫数难逃,不想连累容若,让容若以为自己是坏人,然后脱离父子关系,这样犯下的滔天大罪,就算株连九族也不会牵连到容若。
原来明珠真的这么心狠手辣= =啊?
把容若辞退算啦?
会不会是康熙的苦肉计= =他早已察觉福全的问题?
24集,曼筠自杀,我真的没有想到,福全内疚,所以就算是皇上把他一心想要得到的政务大权交给他他都不开心。
虐人伐,当年把酒言欢自唱自己是赵子龙和关云长的两位,最后还不是兄弟相残。
卧槽,太皇太后这个老太婆赶尽杀绝啊!!!!
连常满楼那边的人都不放过!!!!!
切,你想铺垫是伐,拿到了两份密信,又不揭晓,肯定还有啥事情不对的。
25集,曼筠自杀未遂,但全身瘫痪。
结果太皇太后就反对皇上一意孤行要立曼筠为皇后。
你看,一旦没有利用价值了,就算先前对你再好,她只会踩你。
太皇太后这个老太婆!
倒是玄烨长情啊、福全机关算尽,耍尽手段,最后是笼络了很多人,可惜。
锦衣夜行,身边的人都是自己威逼利诱才跟着自己的,没有一个可以诉说,分享自己的苦与乐,只能在夜半时分,对着月光,独自酌酒。
26集,我靠,真的惊天大逆转啊= =多宝竟然是四阿哥,就算已经知道剧透了但还是觉得很惊讶、、、、、那他和紫凝就不能再一起了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查了下,这是禅宗「无门禅师」的一首诗偈。
最后,多宝都不能和紫凝在一起、、、点解呀!!!
桂伦始终在福全身边、即使福全把她当成曼筠。
也许是TVB的“惯性收视”和亚视拉开的差距太大,TVB如今这样的没斗心确实是意料之内。
但还是让人恨铁不成钢。
《紫禁惊雷》是一部不过不失的剧,阵容剧情话题性全部一般。
唯一能让娱乐报纸乐于花一点点空位去讲的便是“tvb想让马浚伟凭着这剧做视帝”这个小小的话题。
剧情也总是tvb一直以来的套路。
也无非是好人一直忠直某次迷失自我最终醒悟,坏人曾经也是个好人但最终被野心掩盖双眼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最终被自己的所作所为逼上绝路。
偶尔再加上一两条感情线,让男女分分离离纠结无比,最终大团圆结局(《紫》不算大团圆,最后这点改了,不过也是不得不这样改),皆大欢喜。
《紫》既然选择了这样的大纲自然是没有什么爆点。
无线也早已习惯换汤不换药,这样的剧随随便便就一堆,拿不拿得出手还没在考虑范围之内。
我是很喜欢马国明的,尤其是他在《真相》中的Alex,偏偏在《紫》中又是和唐诗咏搭档。
也真的是冲着他们去看。
他扮演的王爷是个反派,但又不怎么有突破。
同档期的Alex突破就有大得多。
而且Alex这个角色的各种纠结比这个从头到尾为坏而坏的王爷讨好。
不过他演的这个反派值得称赞的是,总算不是那种瞪眼吹胡子的传统反派。
阴阴森森偶尔奸笑再配一个特写就已经足够。
最好的反派当然是《家好月圆》中的米雪红姨,奸得内敛。
反派也唯独是这样演才会让人回味。
当然,若是《义海豪情》中麦包非凡哥这种嚣张到极点,一看那种“贱”已经表露无遗也自然能让人记得。
只是内敛的反派是走斗智路线的,而嚣张的反派最终不过是一个配角。
因为这种角色注定是不能在剧情中长命的。
马国明这次的演出终究还是有些太过着迹。
但他还算年轻,已经算是不错了。
马浚伟这次的表演真的是标准的无突破。
他演好人演得太多了,自然已经有着他的套路。
唐诗咏这种反派倒是蛮合我心水。
而在这部剧我发现姚子羚好像变好看了,不过一见到她这种“圣母”的角色还是避之不及。
至于大结局,tvb都习惯在后半段来一次大反击。
只是我觉得,这部剧的大反击没有什么力度。
那些官员也好像是来打酱油的,谁说话大声就把谁当皇帝。
想起tvb曾经随手挑一部都是好剧的年代,到如今只有各种大制作才能撑得住场面。
真是变了太多了。
聂多宝与福全的JQ实在太明显了吧。
设定是这样的正义勇敢智勇双全足智多谋(以下省略3000字)的优秀小攻——聂多宝阴险狡诈多疑诡辩心狠手辣(以下省略3000字)的毒辣小受——福全至于其他女主和女配,都是炮灰,感觉木有一个重要的!!
其实就是开朗攻和渣受的爱情故事。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
开始,我们的小攻聂多宝(以下简称小聂),过的很快乐的富二代(他家开酒楼,而且还是在京城开,应该比较有钱了吧)日子。
木有什么烦恼。
但突然有一天,被一个官一代的弟弟A(我忘记他名字了)找麻烦,因为满汉问题,大打出手。
也就这么巧,遇到了渣小受福全(以下简称小福)帮他解围,从此两人一见如故(其实就是一见钟情)!!!!!
红果果的JQ就这么开始了。
但因为两人身份相差悬殊,谁也没想过回再见第二次。
尤其是小福,在小福心理,小聂是个意外。
加上他内心渣的程度是超出正常范围的。
所以,他也不认为这份好感能代表什么。
也就没想发生后续。
但后来小聂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跑去当侍卫。
这也就阴错阳差使得本来只有一面之缘的两个人,开始了这注定是杯具+苦逼的爱情。
话说正题。
小聂在经历重重磨难,但还是被潜规则害的落榜。
但也是缘分作弄,在他最失意的时候,遇到同是天涯沦落人被恶毒太后打压的小福,两个人再次一排而合,一个说自己是赵子龙,一个说自己是关云长。
====================直接跳到最后吧,中间的剧情,如果我决定写这个的同人的话,就会再补。
眼见福全要自刎了断,众人早已等着血溅当场,只是没想到,流血的人,是聂多宝。
聂多宝听到福全刚刚的话语,就有不好的预感,眼见他要以死了结,就本能的冲上去,用手紧紧握住他即将到达颈部的刀锋。
直到血流直下,地上落了一小摊血积,福全僵硬的慢慢转动抬起低下的头,眼睛死死的看向死死握住他刀刃不肯松手的人——聂多宝。
福全想用力把刀夺过,但对方反而更加深力道,使出全力,阻止了他寻死。
并向他微微摇头。
福全感觉眼睛被聂多宝的血刺红了,他不可思议的瞪大双眼,看着那个他刚刚以为已经对自己彻底死心,却趁自己一瞬间的错愕而一边把到握住从他手中夺出,一边向他微微摇头的男人,心里想着,我能不能认为,你阻止我,是因为你心里,还有我?
其实,聂多宝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想太多,直到感觉出自己手上被刀刃割伤后的痛处,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他也看见了福全眼睛里的诧异,以及,那斯微弱的希望,但事已至此,何必当初呢。
只不过,虽然自认为已经对他断爱绝情,没想到,当意识到他会死在自己面前时,还是无法接受。
而心,依旧会痛。
罢了,就当是还了他吧,也是做个了断。
随着聂多宝把刀从福全手中彻底夺过,死死扔在地上。
两人间的眼神始终对视,谁也不曾一开自己眼睛,死死的盯住对方。
但两人心中,却思量着完全不同的事情。
啪!!
一个血红的掌印,印在了福全的脸上。
福全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眼睛依旧睁大,慢慢转头,眼神惊讶混合着委屈的看着此刻早已泪痕斑斑滑过双眼但眼神却毅然决然坚定的聂多宝。
“这一刀这一掌,了断了我和你之间的恩恩怨怨。
”聂多宝说。
“我很想告诉你,太皇太后,皇上,恭亲王,端敏格格,你,我,我们本是同根生,你争,你争什么啊!
”不给福全辩驳的机会,聂多宝继续说:“不要再让无辜的人白白牺牲,不要再使宝贵的血白流了。
”此刻福全已经落下眼泪,哭泣出声,聂多宝虽心有不忍,但还是继续说道:“这是今天,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二皇兄,够了……醒吧。
”说完,聂多宝看着呆愣的福全,想去给他最后一个拥抱,但福全接受不了现实,双腿瘫软,向后倒去,瘫坐在地上。
两眼发直,眼眶湿润,脸颊上还有未干的两条泪痕。
看着此刻福全,回忆起昔日的种种爱恨纠葛,让聂多宝不能也无力再去扶他,只得仰天叹息,然后转身,对身后的皇帝说,“聂多宝,告辞了。
”没等对方有所反应,就了无牵挂,离开大殿,同时,把身上的官服,边走边脱,以为这样,就能不再心痛,彻底放下,但他脸颊上那两行止不住的眼泪,却硬生生的出卖了他的心绪。
福全痛,他只能更痛。
在看福全,还是呆坐在地,眼神还停留在刚刚聂多宝站着的地方。
双眼依旧无神,脑子里还在回想着就在前不久他终于了悟到自己最爱的人对他说的话,够了,醒吧。
不能接受,也无法接受。
为什么,为什么在这短短不到半天之间,他这份得来不易的幸福,就这样被毁了,而这一切,却都是他的责任,全天下的人都认为是他错了,他罪有应得,就连聂多宝,这个理应是最爱他的人,也在刚刚亲口对他说,他错了。
如果错了,为什么自己要寻死时,他却不顾危险,用自己的手,来阻止自己。
这是不是代表,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
但如果舍不得,那他怎么会走的那么洒脱,那么无情。
福全不明白,想不通,更看不透。
但聂多宝离开的决绝,让他清晰的听见,某些东西,碎落一地的声音。
从此,两个人,是陌路。
我最喜歡的皇貴妃的下場太驚人了。
太不合理了。
結局有點牽強吧。
雖說要表現多寶孤獨一人,但是理由太假了,最後紫凝的死也太突然了。
說實話,我只是沖著姚子羚看的,她的古裝扮相真的很漂亮。
看了之前的一个帖子,福全对曼筠的爱(很多回帖的人都比看好,觉的不是真爱,我很认真的回复,写了很久,现在自己开楼,希望大家能看见,肯定有人是和我一样的理解的)我觉得是真爱!
他们在塞外相遇就互生情感,注意是互生,(喷富全是变态自私失控一相情愿的人注意了)后来曼筠被选为秀女入宫,两人分隔天涯。
回忆之中两人临别之际,依依不舍,富全 全意挽留,这时曼筠也深爱富全但是皇命难为,为了大局也为了富全和自己,他无情的拒绝了富全,扔了富全给他的信物。
富全心灰意冷,之后在紫禁城又看见曼筠,富全喜出望外(你重逢 看见深爱之人,不管她是否人妻,你不高兴?
)富全渐渐不能自我,当看到曼筠留着当年信物时,他明白了。
曼筠同他一样心中牵系,只是世事弄人,别无选择。
自此富全变本加厉,某朝撺 位。
(试问皇帝的女人,还能么如何,大家仔细看没有,起初在紫禁城相遇,福全以为曼筠已经忘记了前尘往事,但是福全还是一直保护着曼筠,即使曼筠忘情了,福全还是保护着她,为他 做了很多事,保护她在后宫争斗中的安全等等。
)后来得知曼筠也难为福全,过去的种种都是演示,两个相爱的人彼此保护着,彼此思念着。
所以福全决定推翻皇帝,(有的人回帖说福全自 私,贪恋权位,不是真的爱曼筠,真的爱可以私奔等等。
请这样说的朋友注意了,前面我提到过,曼筠刚被选为秀女的时候,福全肯定会带他私奔,但是曼筠为了保护自己和爱人,选择了放 弃感情和顺从圣旨。
多年后两人都有家室,到明真相后,福全对曼筠常年的思念,又变成了爱,因为并非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同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带着皇帝的女人如何私奔。
最后福全 疯狂的走向唯一的出路)曼筠对福全有深深的思念,但是善良的个性摧毁了这样一个善良的角色。
她自始至终没有出卖福全。
以为她爱福全。
善良的他不奢求和福全天长地久,但起码不想他 死(福全早就把野心和计划告诉了曼筠,但是曼筠从未向他人提及,直到最后以自己的死来停止福全疯狂的复仇。
)剧中的最后一幕,26集的剧中,不是聂多宝后半生的生活,也不是乾隆皇 帝日后的丰功伟绩。
是变成植物人的曼筠看着天空的雄鹰(塞外的生活),变成疯子,精神奔溃的福全,躺在草原上对2福晋说,曼筠朕还要在休息一会(即便成疯,曼筠皇位却不曾忘记) 。
虽然她们过往的镜头不多,但是他们的感情肯定是,贯穿主线的基调。
自古帝王妻妾成群,福全在曼筠进宫过为了兵权和2福晋在一起,(他这样说过,他从来没喜欢过2福晋,说他有那么 好的亲子却想别人老婆的人你们错了,他喜欢的只有一个人,但是他们没能在一起)。
时光流淌,即便现在社会有有几个人,能不顾地位,权势,时间,家庭等等一切的顾虑去一意孤行的爱 呢!
最后,曼筠的善良,福全的野心。
这是他们感情的佐证,曼筠不善良,不在意福全,早就去揭发福全了。
福全没有野心,专心为人臣子,就算看到曼筠也只能无奈放弃,形同陌路。
这样 的爱,又有几个人能体会呢?
剧集留给我们最大的思量不是错综复杂的皇朝阴谋,因为历史正文人人皆知。
尽管没有自由,没有地位,没有爱人。
甚至流放,瘫痪,疯癫,迷失。
最后他们还是拥有回忆,和两个人深深的思量。
谁敢说不是真爱????
这年头挂羊头卖狗肉的太多了,说什么遵从原著,说什么尊重历史,说什么合情合理,其实都是扯淡。
看TVB,其实就是看人物,剧情一向很雷。
如果从遵从原著角度来说,金庸多少大作被改的面目全非,不是照样有人捧?
tvb的剧情逻辑相当简单,但起码人物自我的的思维逻辑还算正常。
这片子拿少有的康熙地位开刀,欺负满清乱七八糟的“秘史”太多,比那些“二四八”萬,“阿哥格格”一大堆的可以算是编剧有心了。
很久不看电视剧,无意中在迅雷上扫了两眼,架不住JOICE的大力推荐,断断续续的开始追剧,对于一个长期不看电视剧的人来说,难得追剧,格外执着,一般的电视剧,只要坚持看完开头的三四集,总能捏着鼻子继续看下去,当然像《新还珠格格》那样百年难遇的奇葩除外。
除了好奇剧情的发展,迷恋剧中的人物,追剧可以谋杀无聊的时间,每天忙完正事,定时守候在屏幕前,两点一线的生活仿佛有了目标,让人觉得亢奋,平淡无奇的工作也多了几许期盼,让人觉得增添了不少力量。
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在英国长达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下,无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影响,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殖民文化。
对于中国历史,港人有意无意间抱着一种戏谑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尊重中国的历史,保持历史的基本走向不变,另一方面,又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对推动历史结局的过程进行大胆推测。
TVB的电视剧节奏紧凑,情节千变万化,模式基本雷同,宫廷和悬疑,原本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外加一点情感纠葛,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糅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部《紫禁惊雷》。
故事发生在清朝初期,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董鄂妃去世后,伤心欲绝,决定出家为僧,留下遗诏,传位二子福全。
孝庄看出福全生性凶残,并非明君,擅改遗诏,传位玄烨(康熙),为了掩饰这个秘密,孝庄逼死了唯一了解内情的御前侍卫祈道亭,同时想法设法打压福全,长大成人的福全无意间得知真相,悲愤交加,联手祈道亭的后人聂多宝密谋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江山。
作为封建时期最后一个王朝,因为距离现代最近,留下可供考据的历史资料也相对更加完整,那些历史剧,穿越剧,还有各种脑残狗血的宫廷剧,都喜欢拿清朝做背景,不仅观众看起来有亲切感,也有利于剧组借鉴模仿。
不管正史还是野史对于康熙的评价都不是一般的高,“千古一帝”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纵观康熙一生主要功绩:擒鳌拜、削三番、攻台湾、平定准格尔和蒙古,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登峰造极。
然而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政治家在剧中却借由反派人物福全之口被批为:“沽名钓誉、好大喜功、虚情假意”。
言辞有些过激,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擒鳌拜、削三番”可以说智勇双全,英明神武,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的政权,“攻台湾、平定准格尔和蒙古”可以说是完成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未必不是野心和欲望的扩张,雄性生物攻击性的本能。
政治从来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重利益,不计得失,中国历朝的封建统治基本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的,可笑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仁义道德,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是靠非暴力不合作的战争手段来实现的。
烈火享油,鲜花着锦的太平盛世的背后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有意思的是剧中对康熙的即位问题作了彻底颠覆,历史上的康熙一帆风顺的即位,除了即位之初受权臣制约,之后的政治生涯基本没什么阻碍。
但是在本剧中康熙不仅即位名不正言不顺,即位后更遭到逼宫,皇权岌岌可危,由此可见,要“上位”没那么简单,当老大也不容易,出来混总会碰到麻烦,关键时刻除了运气,平时积攒人品很重要。
演绎康熙最成功的应该是陈道明,陈国邦在剧中的表现有明显模仿的痕迹,只可惜不仅神不似,连形也相距甚远。
这个皇帝一直皱眉,苦大仇深的样子;时不时抬起又粗又短的胳膊做指点江山状;还喜欢翘二郎腿,不仅在御花园和臣子谈话的时候翘,就连在朝堂上也喜欢翘,整一个黑社会的小混混。
作为剧中的第一大反派,马国民把剧中其他主角和配角的戏份抢的一干二净,我和JOICE发自内心的感叹,这个男人太帅了,不是指外表,当然也不是内心,而是腔调和整体给人的一种感觉。
腔调之于男人就像风韵之与女人,是比容貌更重要的东西。
三四分姿色有腔调或者风韵的男女胜过六七分姿色无腔调或风韵的男女。
腔调和风韵源自天然,难以言表,就好像光影之于灯具,香味之于花朵。
有兴趣的人不妨可以借鉴一下聊斋中的一个短篇小说《恒娘》。
历史上的福全寂寂无名,不过是爱新觉罗皇族一个面目模糊的背影,在《紫》剧中却大放异彩,得到了一次尽情的演绎。
《紫》剧中的福全是个反角,所谓的“坏男人”,却得到了广大女影迷的热爱。
虽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其实女人对“坏男人”赋予很多标准,首先坏男人要有原则,男人可以坏,但是不能没有品,至少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好像《这个杀人不太冷》里的那个冷面杀手,不杀女人,不杀小孩。
其次坏男人必须有野心,有魄力。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强调君权至上,奴化人性。
用儒家仁义道德的标准来约束大众,长久以来中国的百姓都是高压统治下没有声音,没有思想的木偶。
但是坏男人不同,他不拘一格,剑走偏锋,毫不掩饰自己的企图,目标明确。
其实谁没有野心,谁没有欲望,只是在生活的重压下,很多人都学会了妥协,但是坏男人却敢于争取,敢于实践,不一定成功,可是坏男人身上的那种冒险精神却折射出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让人着迷。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坏男人必须很痴情,他的深情一般不宣诸于口,深埋于心,而且只为一人,至死不渝。
此外,坏男人一般都很聪明,傻蛋就是想使坏,也坏的有限。
笨是男人最大的缺陷,就好象丑是女人最大的悲哀,聪明人总能很轻易的让人感到愉悦,蠢材即使心地善良也让人暴跳如雷。
最后坏男人必须是悲剧收场,引爆泪点,唤起大众的同情。
坏男人万事俱备,唯独欠一点运道。
像这样一个伟岸如山、深沉似海,又痴情若斯的坏男人揉合了女人的恋父情结和英雄崇拜,悲剧结局又唤起了每个女人的母性情结,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性中善良和邪恶的完美纠结,再加上这个男人还有点帅,有点腔调,怎么能不让电视机前那么多的花痴女观众迷恋的一塌糊涂,马浚伟曾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金庸的小说最爱《鹿鼎记》,所有的《鹿鼎记》版本中,大爱陈小春那个版本的,马浚伟演绎的康熙完美的契合了我心目中英明睿智的少年君主。
可惜马浚伟在本剧中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并不完全是演员的问题,主要是剧本的设置,作为本剧的第一大主角,聂多宝的形象近乎完美,智勇双全,能文能武,义薄云天,重情重义,他完美的都不像一个真的人,让人产生距离感。
但凡一个人或者一样东西好的不像真的,那就一定不是真的。
在剧中,聂多宝是顺治和董鄂妃所出,是历史上那个早夭的荣亲王,因为孝庄不喜欢董鄂妃,派人秘密处死刚出生的婴儿,御前侍卫祈道亭一念之仁,偷偷将婴儿抱回家抚养。
聂多宝在关键时刻倒戈,粉碎了福全篡位的阴谋。
事后功成身退,不要求功名赏赐,同时请康熙不要在史料上留下记载,挥一挥衣袖,飘然远去。
完美的还原了清史的记载。
香港的很多电视剧喜欢劝说世人放下,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放下一切,才能得到解脱,从某种程度上说,香港人很悲观,妄图借助虚妄的佛教思想来求得解脱。
而人生,有许多东西是放不下的。
真的是太久没有看到古装剧了。
在之前看《紫禁惊雷》的宣传片时,曾对这部剧充满了期待。
我从不拒绝戏说,但前提是要说得好看,并且逻辑不乱。
如果故事说得乱七八糟兼自说难圆,那么必然很难不让人引用正史来批驳编剧的想当然。
《洪武三十二》是一例,《紫禁惊雷》是今年的第二例。
卡司不算弱,女角稍显不足一些。
但这其实无妨,《铁血保镖》中姚子羚担纲主演,戏份角色都可有可无,一样无碍那个故事的跌宕起伏。
好的角色,不是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性格鲜明。
好的故事,不是要刻意曲折,而是要水到渠成。
《紫禁惊雷》的编剧,显然没明白这一点。
先说故事情节。
这十足是个大杂烩,里面所有的情节不仅不新鲜,而且是早就用滥的桥段。
最后揭晓的所谓的真相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关于这一段,我连搬正史出来批驳的兴趣都没有。
非常乏味,整出剧都是如此。
既不扣人心弦,也无标新立异。
桥段老套,人物平板,莫名其妙。
全剧贯穿的所谓的阴谋,都错漏百出。
所谓的悬念,一点都没有意外。
这样的剧本看上去比较像是新人练手,特别想把一个故事说好,但是力所难及,只好从其他故事里乾坤大挪移,东拼西凑的结果就是任意一个情节都禁不起推敲。
再来说人物。
福全的偏执,类似于《大时代》里的丁蟹,但丁蟹的固执是性格使然,而福全的则是丧心病狂。
他与皇贵妃的一段私情,丝毫未见特别,而且到了最后让人连仅有的同情都被消磨光了。
马国明演奸角,还是经验太浅。
只要伤心,眼神表情就显得特别无辜。
明处暗处的狠毒奸诈丝毫不见,有些拿捏不当。
聂多宝的所谓曲折身世,除了用剧名“惊雷”二字来形容之外,还真是找不到合适的字眼。
祈家所谓的血海深仇,用他们口口声声所秉持的忠义之理来看,根本就说不通。
自杀也好,哑声也罢,都是忠于顺治的选择,既然如此,耿耿于怀又是为哪桩?
最想不明白的是,难道不是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吗?
不要告诉我祈万昌不识字……孝庄最莫名,莫名的爱、莫名的恨,莫名的猜忌和莫名的纵容。
这哪是识见过人的大玉儿?
这分明就是一个小肚鸡肠又自私自利的老太婆。
康熙不见雄才伟略,基本上就是个摆设。
卓紫凝活着就够糊涂的了,死更加死得糊涂。
纯粹是编剧不知道这段有违伦常的恋情应该如何收场,于是随意草菅了人命。
从头到尾,谁不是一笔烂账?
最令人发指的,莫过于用上了旁白。
不知是编剧信心不足,还是担心观众看不懂,每一段旁白都加得化蛇添足。
于是一段本来就淡而无味的故事,被说得更加淡而无味。
这故事,还能剩下些什么?
全剧唯一的亮点,大约只剩下那首动听的马头琴曲了。
俯仰流年-第十一篇之紫禁惊雷紫禁惊雷还是古装禁雷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在想, 不知道又要雷成什么样子。
开播之后有一搭没一搭地看,还真是名不虚传,雷点接二连三,层出不穷。
下面让我来细数一下雷点:惊雷一:演员阵容。
当初看到这剧的二马+ 麦长青+ 郭峰,感觉还可以。
可是女主方面实在不敢恭维,我不喜欢的几个女人都集中在这部剧中,大感不妙。
李诗韵:初见此女好像是在一部神神叨叨叫什么《天机算》的电视剧,当时就觉得没有女主的气场;后来又在《肥田喜事》里做胡杏儿的表姐,角色不讨好,再加上她的长脸和撅嘴,实在看不过眼;《宫心计》的化妆很浓,终于觉得她的嘴噘得不那么厉害了。
可还是不喜欢,到底还是长脸加撅嘴,有点c字脸的感觉。
唐诗咏:这个名字和李诗韵很像,脸也有点像,所以老是叫错名字。
第一次看到她是把KC捧红的那部《天幕下的恋人》戴着眼镜不觉得她好看,后来为了黄宗泽又追看了《最美丽的第七天》,可惜那个女孩子的性格和样貌还是不讨我的喜欢(我貌似太挑剔了,当然仅限于对女人,tvb的男人不管好看难看我一直都在看)。
这位美眉和李诗韵一样,五官长得不错,但是很可惜,脸长加斗鸡眼。
古装的扮相还不如李诗韵古典。
姚子羚:《酒店风云》我是看过的,因为经常提到此剧,还有很多同志觉得我是大马的粉,可是姚在其中的角色我是一点印象也无。
反倒是那个小制作的《铁血保镖》里的女主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坏印象。
那时的她狂眯眼,穷撅嘴,耍尽了宝,后来少根筋的四掌柜秉着男大当婚的原则和她结婚了,你爷爷的,看得我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再后来她不断地在古装剧中演美女,唉,算了,这是tvb惯常的状态,当年他们还让c型脸的向姐姐演杨贵妃呢。
起初还有谣传说有梁靖琪,天雷啊,这剧还能看吗?
惊雷二:主题曲及其MV。
主题曲《变天》是古装港剧典型的旋律,不用看那些画面,仅仅把同时期的两部剧《紫禁》和《潜行》的主题曲听一遍,马上能分出哪个是古装,哪个是时装。
不是好听,旋律配合歌词我还是很接受的,有一点男人戏的气势。
不过马浚伟好像唱得不用心,当年他唱那个洛神的主题曲的时候貌似我还听到了华丽丽的“小舌音”呢。
歌词好像描绘了王爷的心事,要是让马明来唱会不会更好?
现在的tvb完全就是大抠抠, 一部剧除了片头是这首歌,片尾拍个mv也是这首歌,那你还不如用拍mv的时间精力金钱再来首片尾曲呢。
更何况这个mv实在可怕,背景假,演员的形象难看。
马浚伟的鬓角笑死我们了,我同学雕雕怕我看不到,还特地回放定格叫我仔细看。
据说那个“冤”字还写错了。
不是我不能接受新事物,这种mv 拍得好呢倒是为剧集增色,为演员加分,拍得不巧呢也就只能是雷人了。
我能接受的大概也就是《隔离》的黄宗泽,《谈情》的林峰和《诱情》的陈法拉。
至于《蒲松龄》之穿越和《紫禁》之鬓角,只有啼笑皆非和接受无能。
惊雷三:棚景、假景。
他们的古装剧总是在那几个公园里拍摄,所以不论什么朝代主人公统统是在那几个傻乎乎的亭台楼榭里穿梭。
这次为了要表现紫禁城的宏伟(breathtaking),他们搞了一个颜色极丑的假景,breath倒真的是被take了一把,不过是别扭到窒息啊。
你们去看看人家cctv拍的纪录片《大明宫》,都是电脑技术制作的,那才是宫殿,当我们没见过宫殿怎么着?
惊雷四:扑朔迷离的剧情。
现在看剧我常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有些计谋我看不懂,编剧总爱绕来绕去,看着看着我就被绕进去了。
从第一集开始我就没看明白这些人在闹腾些什么,只是觉得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这毛病从《巾帼枭雄》初见端倪到《义海豪情》已经发挥到极致,现在更是波及全台。
那紫凝格格一忽儿真一忽儿假,看得我头疼,最后竟然说什么聂多宝是阿哥,终于巧妙点题了,确实“惊雷”。
王爷和曼筠的感情纠葛,很琼瑶啊。
每每看到他们纠缠不清,马明还一口一个曼筠,我就想起林心如说: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姚子羚和林心如还都是眯眯眼。
这边厢王爷和曼筠浓情蜜意,那边厢多宝和紫凝我怎么没看出啥情谊来啊,两人之间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邻居相见,分外感伤。
聂多宝还老说自己是赵子龙,哥哥你还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据我所知,赵子龙可是无数没有电视看,只能听大戏的女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啊。
不过没有感情戏让中马发挥还真是浪费,他还是很擅长眉目传情的,虽然人眼睛是小点儿。
阿拉雕雕说:聂多宝每挨完一次打就会升一次官,太可笑了。
我说:是啊,官场上就是这样的,只要你“熬刑不说”……雕雕笑道:你也太诗意了,熬刑不说这样的词用在tvb的古装剧上不合适。
我没觉得诗意,我只觉得雕雕很看不起港人的古装戏。
也不知道是哪一集,太皇太后对跪在地上的聂多宝说:聂多宝,抬起你的头让哀家看看。
我立马忍不住大笑,太搞了,这个皇麻麻还想扮演读心神探呢。
放孔明灯的桥段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港人古装剧的好戆好幼稚,当年的野蛮奶奶I也有类似的桥段,借用港剧里一句常用的话:不知所谓。
侍卫训练:大家穿着傻不拉唧的制服,进行着各种训练,又是港剧常见的傻瓜桥段。
汇通天下的时候陈豪也接受了各种训练,还学习了外语。
惊雷五:演员选择不合宜。
港剧从来都是流水线的产物,只要给每个人找个好模子,出来的东西总不会让人太恶。
《紫禁》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演员的选择,那些女主暂不提,毕竟那只是我个人对她们有偏见,所以评价起来有失公允,但说那几个平时看惯了的演员,也确实不适合出演这剧中的那些角色。
二马:二马我还是很接受的,尤其是中马,当年的那些小可爱角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可自从章崇文之后,他好像再没有什么像像样样的表现了,完全没有了当年的神采飞扬。
到了他这个年纪,演什么愣头青,shout what shout, 规规矩矩认认真真演些适合他的角色不好吗?
比如他可以演一下《不能结婚的男人》,说不定还可以引发大家广泛讨论一下剩男这一社会现象呢。
聂多宝,名字么老让我想起菜名,整天哇啦哇啦地惹是生非, 后来做了侍卫总算好一点。
跟紫凝说话的时候倒也有些许温柔,不过还是时不时地要吼两声,搞得像是《今生今世》里的马景涛上身,害得我不时要调整音量。
要不是看在章崇文的面子上,我才不甩你呢。
马明同学人高马大,很帅哥,可惜有点瘪嘴,再配上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很孩子气。
这次贴上胡子遮住嘴平添了几分成熟霸气,不错。
他这个王爷,不谈剧情人物性格是否合理,单看形象和演员,是我最满意的一个,毕竟他最不“雷”,前提是他不要和多宝一起唱京剧(雕雕说:他们唱京剧,真是恶心)。
程国邦:此人是全剧的亮点,我相信紫禁的一部份收视是他拉动的。
网上许多人奔走相告:有人在演明哥了。
最近正巧在看他出演的《ID精英》,那样的角色适合他,由他演绎轻松自然。
当年他的杨门女将,潮爆大状都是自自然然毫不做作的。
这一次实在是导演给他出了个难题,要他演一个根本没有什么能力的康熙(没有能力的还是康熙吗)。
这样的情节设定之下要把这个角色演好也确实有难度。
程可为:这位老太太演师奶最合适不过了,跑到这里做一个不论不类的孝庄,还要顶着个被称作是“小型陈列台”的头饰,真难为她了。
黄嘉乐:这位帅哥是一定要提的,不然雕雕一定跟我急。
黄嘉乐做纳兰性德还行,不过为什么要给他也贴胡子呢?
这剧的男人好像大多贴了胡子,难道是为了迎合古代美男子要“白面有须”的标准?
不过这样的剧情又浪费摔锅一只,容若为了和聂多宝争宠忙得都没空写纳兰词了,哈哈哈哈。
高冠军:高钧贤卖相很好,可惜演技很差。
他总是表情单一,眼神凌乱。
我有好几次都被他的表情眼睛骗了,还以为他是个有故事的人,结果失望透顶。
麦包:很喜感的好戏之人,爱看他的戏。
不过还是因为剧情的限制,这里的麦包既没有火样红忠义飒爽又没有非凡哥诡诈滑稽。
惊雷六:旁白。
旁白的作用是推动剧情,为剧集锦上添花。
可是这部剧的旁白让我觉得导演和监制把我们这些观众当成了白痴,这又不是动物世界,演员自然会用表情和对白告诉我们他们想要表达什么,何必画蛇添足?
顺便说一下字幕,那个翠玉姑娘出现的时候旁边有“反清义士 翠玉”字样,仿佛正义凛然,可在我们现代人眼里,这分明是破坏和谐社会的邪教组织成员。
最后贴一组女人,开播前我是不要看这些女人的,开播后发现,浓妆之下这些女人也还算漂亮。
要是是历史架空是多么美好的电视剧啊~~
我想说,还满好看的。。。
自古成王败寇 估到结局肯定裕亲王会输 只是觉得原来马国明演奸角也演呢很好 可惜了马国明在TVB没有太被重视
双马(马明和马仔)联手演清装剧,幸好不至于闷着。只是,陈国邦饰演的康熙实在没什么看头。
马国明演技有点拉了,演坏人阴笑和发疯的时候表情太搞笑了,让人看了想笑都入不了戏。把孝庄和康熙黑了个够。马浚伟的人设太垃圾,为了报仇害死一堆人还执迷不悟固执己见自私自利。结果最后反转其实是亲奶奶又不报仇了。这都啥玩意啊。
“男版的金枝欲孽”的说法我不太赞同,应该是男版的“宫心计”,维持了TVB一贯套路和基本水准,有精彩的地方,但力道不够。演员都还能接受,唯一皇帝有点太随便了,演技还行就是气质不像,缺乏君王贵气。最后说福全和紫凝是亲兄妹的段落太牵强了,根本没有这必要,画蛇添足,纯粹为了反转剧情乱编…
结局狗血到无语了
和爱人一起看完
马国明不错
难看死了
你妹啊,里面的康熙也太弱了吧,当皇上身边的小六子差不多。。。。 弃了
坑爹啊
马国明在这戏中的两张脸我真是受不了啊,对着皇贵妃时那个贱样。紫凝死得有点莫名其妙吧。
剧荒的时候,看看其中紧凑的剧情还是不错
震惊的结局!
垃圾,真喺垃圾。如果唔喺为咗睇李诗韵同姚子羚,真喺连第一集都睇唔落去,第三集弃剧都算喺咁喇。呢套剧真喺星光熠熠,要捧嘅,防挂草嘅全都上晒场,咩意思?即喺冇一哥一姐撑场。真喺估唔到,TVB都竟然有剧可以差成噉。如果呢套剧就代表TVB而家嘅实力,噉TVB都喺噉歹。
马明今年很活跃,可是怎么都是反派啊?
不走心的烂剧情,烂梗破梗一堆,配饭看的,都看不下去,弃
是的,为了福全一直看下去
阿门。为了你个结局我给你5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