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儿
딸에 대하여,Concerning My Daughter,关于我的女儿
导演:李美朗
主演:吴敏爱,林世美,河允庆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3
简介:本片改编自金惠珍的同名畅销书籍。聚焦女性性少数群体和孤寡老人等社会边缘群体,讲述一位酷儿与母亲达到“最佳理解”的过程,独立的女儿因经济问题搬来与母亲同住,她将同性伴侣也带回了家。母亲很困惑。与此同时,身为护工的母亲尽最大努力照顾着年老体弱、没有家人的老人。 “偏见与同情心在一位50多岁的女性身上发生了碰撞,她在养..详细 >
2.5。还是很多电影的老问题,只能提供一种所谓的共情情绪,而无法深入肌理的解剖社会共性。东亚社会迈入现代化后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怎么面对自己过去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小家庭越来越被打破,单靠亲情维持的家庭关系是否还和前现代社会一样牢不可破,显然是否定的。母亲和女儿就是一种前现代和后现代的镜像关系,在正常的父亲缺失的家庭下(而且是绝大多数的家庭困境)母亲照顾老人是代入了年老的女儿,女儿争取性少数群体的权利是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尽管过程波折不断,矛盾重重,最后三代女性组成了一个美好的家庭,虽然是短暂的乌托邦式的,但总有一丝温情和希望。
看了书再看的电影,拍的很节制细腻,蛮喜欢的~
电影的叙事节奏舒缓,没有刻意制造激烈的冲突,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推动情节发展。比如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对话,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坦诚相对,每一句台词都饱含着情感,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母女之间复杂的情感变化。导演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也十分出色,通过一些特写镜头,如母亲的眼神、女儿和女友紧握的双手等,细腻地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完全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性取向歧视和孤寡老人赡养问题,无论原著还是影版最好的一点是没有给群体中的另外一个性别一个镜头。相比文字,情感更多蕴含在演员的表演中,每次沉默都被框在镜头里,克制得恰到好处。影版较平淡没有冲突高潮,原著里的一个剧情高潮应该是雨夜中女主看见女儿在街头抗议然后下车去找女儿。我觉得影版更适合作为一个补充,强烈建议看原著
或许抽空读一下原著/在平淡安静中接受一切
拍得比较流水,小说有它更动人的细节,但还是看得眼睛酸酸的,尤其是四位女性在同一屋檐下短暂的相处时光。再感叹一遍,小雨小绿真的是非常善良坚定勇敢的女孩,会幸福的。结尾让我想起小说里那段话,“而现在,一切都变得鲜明了。她们就位于生命的中央,伫立在既非幻想也非梦境的坚实土地上,就像过往的我,就像曾经的其他人那样,这两个孩子活在残酷无比的人生之中。我无法揣度她们眼前的风景,她们追求的风景,以及往后会看到的风景。”
拍得很一般,毫无感觉。
很一般啊,看到开头就能猜出后续剧情发展以及结尾,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高的分。
这世界并不是好人居多,也不是坏人居多,最多的是中间地带的灰色人,既不会主动行善,也不会行恶。同样,有子女不代表防老无忧,子女防老这事跟博彩一样,看概率。但有一样,有钱尽量留自己手里,你资助过的人,某天还能想起你来,也跟博彩一样,看概率。
一个很淡的故事。
对不起还是无法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
BIFF CGV city3 看完以后会长久沉默的
看的时候想起了很多书中的细节,以及那些细碎的挣扎
看书的时候不太容易共情母亲,电影里的母亲形象更温柔,也可能是因为看起来太累了,哪怕说绝情的话时也显得有气无力,让人讨厌不起来。孤独死去是每个活着的人躲不开的结局。
看过
好在结果是好的,一般这种题材最后不是分手就是犯罪。
#🍋观影# 的确拍的差,辜负了原著。推荐看书,我最喜欢的韩国女作家金惠珍。
妈妈一开始对于女儿的同性关系非常保守反对,但却因自己作为养老院护工与养老院黑暗面对峙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自己和女儿争取的权益其实是一体的,这一点非常的动人
3.5
还没看原著一直想看来着 伦敦韩国电影节看到的 节奏略慢但还是蛮符合气质的 期待看到更多和女儿之间的互动 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