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
Los Colonos,The Settlers,Les Colons,血色之路(台),殖民溅血路(港)
导演:菲利普·加尔韦斯
主演:萨姆·斯普卢尔 ,马克·斯坦利,阿尔佛莱德·卡斯特罗,马里亚诺·利纳斯,本杰明·韦斯特法尔,马斯洛·阿兰瑟,路易斯·马辛,卡米洛·阿兰西比亚,海因茨·K·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阿根廷,英国,中国台湾,德国,瑞典,法国,丹麦语言:西班牙语,英语年份:2023
简介:1901年,南美洲最南端的智利火地岛,西班牙富商坐拥广袤土地,立起围栏放牧羊群。然而长居在此的原住民,并不了解资本主义的私人财产观念,擅自猎羊引起富商震怒。富商雇用了凶残的英国前军官与美国佣兵,以及一名印地安与白种混血的当地人为向导,「清理」出一条通往海边的安全路线。当殖民的铁蹄哒哒响起,历史的粉饰亦纷纷重演,原..详细 >
#nyff61 华丽 笨拙 有效
金鸡影展05。女人被男人殖民,土著被白人殖民,穷人被富人殖民,一环套一环!
在电影院看睡着了。不能怪我吧?
很多场戏配乐填得太满,听着很像Sergio的电影配乐,但仅是模仿很山寨的感觉。摄影风格足够文艺但叙事节奏实在不行。剧本不佳,28分钟弃剧。
最后20分钟开始高歌猛进,时间跳跃和语调重构有点绝。但此前一切都像风情画一样毫无洞察且语调虚假,有点奇观化了。不如《花月杀手》,花月只是语调妥协,社会性还是有的。当然不得不提在殖民地屠杀片里突然跳出来的男同强暴戏,着实让我有点猝不及防了。但也正是从那场戏开始故事好起来,一种无人可逃的权力倾轧逻辑开始弥漫开来,连带着虚假叙事的呈现开始浮现。让前半段的当权者以被男人强暴的方式失权只能说有点小震撼。不过绝妙的尾段仍然救不了前面的部分,毕竟做得太老套陈旧偷懒了。最后的段落反复想起《想象的共同体》里有关南美国家的民族主义论述。1.8
过于直白,符号式人物使用,晨雾中的杀戮呈现有亮点。英帝腐国深入史记。
这竟然发生在20世纪初吗?人类(男人)比我想得罪恶的多
色调有点像老电影,故事简单但厚重。
直到最后一个章节才展露了影片最具野心的部分,可惜已经为时太晚,前半部分更像是南美风光片
看了半天看了个同性恋,卧槽。
摄影很有想法 故事一般的情况下 文本应该再激烈一些
一个英国人、一个得克萨斯人和一个智利混血儿一起去安第斯山脉,猜猜最后走出来了几个?(忍不住的另一部金鸡)画面和音乐都很棒,想法和情感也连贯,但未免太强烈,尤其不能忍受小标题红色大号字的怼上。而且对于根本没学过南美史的人来说时间相当的混乱,因为智利独立(1818年)甚至早于得克萨斯加入联邦(1845年)所以很不明白英国人说的“背叛老殖民地”指的是哪档子事。不过从里面提到的总统智利总统制的确认则是要迟至1925年,大概是这段时间之前的事,但英国人的力量在南美仍然很不清楚。所以……有点理解当年被老师们说写得太像散文是什么意思了哈哈哈!
23/11/2 金鸡影展 “你想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员吗,请喝茶”
能把电影拍这么枯燥、无趣、无耻, 也只有当代的文化人了。
负极凯莉雷查德电影,逐渐滑向通俗剧的另一个角度叫做伦理,诙谐游离走向血腥沉重,但却一直在戏谑中出不去,与《伯爵》的音乐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殖民者三个字得到了几个层次的解构,但也就停留在了这里,在好看与平庸之间横跳的北美软剥削散文式输出,有一定看头,特别提一场迷雾中枪杀的戏,声、画调度有点东西
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摄影,将行进中的南美风景拍的如油画般壮美和多彩。但随着殖民者权力的不断上行,摄影机拍摄的空间被不断压缩,颜色逐渐趋同,独特性也在慢慢丧失,以至于到最后变成了单调滤镜的国家宣传片。这时再回想起政治家为印第安人拍摄的那一幕,才知道摄影机的控制权在那时就已被彻底夺去,不过这也让印第安女人凝视所产生的能量变得更加强烈了
亮点停留在将将呼之欲出的表意又极力克制的留白,比如上尉的称呼。最后五分钟一点没泄气,它上升到近乎天问的困惑:文明的起源与本质究竟是什么?
0119@Laemmle Royal 摄影和配乐很赞。剧情挺僵硬的
No.10035。#36th Tokyo IFF# 主竞赛,前获2023戛纳一种关注费比西奖。导演剪辑师出身,做了不少三大项目;本片是他长片首作,居然是杜笃之做的声音设计。片子非常之厉害,美服化道摄影都相当在线,续到西部片的历史脉络里都算得上是当代佳作了。更有意思的是影片结构所带出的、讨论智利历史上的暴力机制的自下而上的角度。
忒难看了,矫揉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