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单单从剧本及表演来说,本剧还是有着雄厚基础的,脱胎于著名舞台剧《An Inspector Calls》,原本就是一部讽刺的悬疑剧,而一众老牌港星夸张讽刺的表演也是模仿了舞台剧的表演形式,不能不说还算到位。
但是本剧最大的缺陷是,背景完全和原著对不上!
在原著故事背景是1912的英国,那时的女性是没有地位的没有多少工作能够选择的,从而出现被众人迫害致死的结局,才让人感觉到,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但本剧放在现代香港,女性地位已得到了很大提升,已有凭工作养活自己的能力了。
而她所经历的事情,放在现代社会已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了,为此自杀真的只能说是脆弱矫情了,从而严重弱化了原本想要表达的核心。
骨相已错,再美的皮毛敷在上面也不过是徒增笑柄了。
这部片子从头到尾运用类似美图秀秀的制作出生硬的场景,特别是林家栋站在席梦思上面,席梦思还写着XX家纺,后面一片美图秀秀假的不能再假的百花齐放图,甚至席梦思都没有融入花丛中,还不如天猫上的推销图片,我就要给它差评。
全部都是低廉特效,金灿灿的看的眼睛都画了,那夸张的玩具工厂我还以为我在看小黄人呢。
还有那个哥哥偷爸爸钱,竟然还要站在脚印上,你当你是模拟人生呀,跳一下门就开了。
主角从头到尾衣服都没换,剧组也太省了。
================再说说编剧。
我是没有看过什么原著什么歌舞剧。
六个小故事,最后古天乐说了一个七宗罪。
然后六个原罪互相推脱,说什么如果罪过放在一起就大了,分开就小了。
这个揭露人性了。
深奥的就是这个吧,如果我说错了,大家在告诉我。
我真不觉得这六个故事怎么好了,嘲讽的怎么高档了。
反正我是没有感受到讽刺中带着搞笑,看着夸张的演技分分钟出戏。
那个大小姐嫉妒别人比他穿的好看就开除别人,说明了人性的嫉妒,这也太不深刻了吧。
还有弟弟的偷钱,养女人,女人耻辱走了。
表现了懒惰的罪恶。
……一个个故事,为了串在一起,围绕一个女的死了展开,太不深刻了。
没有让我感受到以小见大的,揭露人性罪恶的感受。
我甚至还有种感觉,就这个就可以表现人性的某种罪恶了,还在想那个故事的女主就没有罪恶了。
这一家甚至还有一点无辜。
如果故事不是让一个侦探拿着牌子,快板打两下,说是一尸两命。
场景不要这么浮夸,这个低廉。
故事再深邃一点,一环套一环,害死女人的原因不要这么简单,你穿衣服比我好看,就害死了。
也许我会感同身受一点。
我觉得看电影,首先得看懂了,再然后让观众感同身受嘛。
这么浮夸,要笑不笑。
然后还要将大道理,哪有这么美的事,要么好好讲故事要么好好搞笑。
还要,能不能认真拍,这么假的场景,通怕租了一个小别墅,几件衣服,加一个蓝幕做特效。
要不要这么省,一步之遥烂起码人家花钱了。
这个片子躺着赚钱还不肯花钱。
不建议观看
个人影评:1.一部本来很有高度的电影,因为拍摄的没头没尾,交代的不清不楚,改编的不伦不类导致失败!黄百鸣真是烂片之王!2.一部很有责任感的剧本!不断的追问社会责任!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自杀,是全社会,各个行业人士的不负责任,尖酸刻薄,自私自利造成的!人性拷问相当到位!3.资本家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根本不把员工当人看,只是社会底层的蝼蚁4.事业性的男人只在乎事业,女人对于他们也只是排泄的工具5.任何自认为专一的男人他专一的原因都是他没遇到令她不专一的女人,而男人出轨的理由当然是因为女人的勾引导致的情不自禁,和自己花心无关,不要为男人的外表所迷惑6.一个长相是白雪公主的名媛实则内心是极端丑陋的皇后7.所谓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机构单位,会巧妙的利用着各种法律法规条条框框,然后再冠冕堂皇的予以否决,权益机构,笑话而已!8.爱情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没有钱的恋爱就是耍流氓9.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原版的舞台剧,也希望大家能在看了我的评论后看懂这部佳作
看了一遍再看第二遍,第一次看的时候坦白而言就只是觉得搞笑,习惯了港式幽默会觉得很有味道。
但是就对剧情也还是半懂不懂的看下去,直到最后还有不明所以的思考。
直到今天二刷才算彻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浮华宴》果然是很浮躁奢华。
从刚开始的场景布置便看得出来了,戏剧化的舞台,夸张的语言动作,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为了即将开始一场盛大又隆重的订婚典礼而隐隐兴奋。
可是就在大家都努力准备时,一位不速之客出现了。
一个自称是探长的男人,带了张照片,一本日记,称一个女人在2小时前饮用大量消毒药水自杀身亡,一尸两命。
接着逼问男主人,再而是女儿,再而是订婚男,千金女,女主人,最后是他们的儿子。
整部片子从开头起就很有意思,不仔细看还不懂它的意思。
以小见大。
男主人的自私,爱财如命剥削工人,女儿的娇纵任性让可怜的人又失去工作,订婚男的贪恋让可怜的女人看到假象,千金女的刁蛮让人感到气愤,女主人的冷漠和无情让人无语唏嘘,儿子的懦弱无能让人感到心寒。
这是一个看得到每个人自身的问题所在的片子。
只要看两遍基本上就明白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本片不入烂片之流,只能说是港式特产,个人认为较之许多国产片子已经算是佳作有余。
对香港电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面看到许多童年回忆,当然也有感慨。
影片是改编版为了上映,故事有些许不同但本质不变,都是为了揭示人性的丑陋和缺失。
其实最后贾探长说的那句话很有深意,也是预示为结尾做了铺垫,一切又再次循环。
“根本就没人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然后就消失在画面中。
让人醍醐灌顶。
直到最后才会明白原来人性在浮躁的社会和愈加奢侈的物欲生活中是多么扭曲和抽离。
一切的一切都太过于不可捉摸,溢于言表。
我想只有真正看完的人才会有自己最深刻的感触吧。
而这种感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希望港式电影能继续发扬,一定会一直支持,一直观看。
谢谢大家点开这条影评。
罪恶之家也是2015年拍的,同一个剧本,同一年拍,怎么就这么大差距。
影片是由70年代的舞台剧改编的,虽然故事中的巧合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发生,但就如我们的古典文学一样,故事的最终目的是想教育人们从中得到启发,所以不用觉得故事荒诞。
尤其是剧情来到警探goole(古天乐的角色)审问完毕时,随着剧情推进所产生的氛围和配乐的搭配,确实起到了拷问灵魂的作用。
而随后准女婿的推论,那种侥幸心理就能反映出部分人们在面对错误时的懦弱和自欺欺人。
波林夫妇的“浪笑”终于在警局的电话来临时被一记耳光扇停,剧情非常紧凑,也有跌宕起伏的铺陈。
但是港版的为啥演得这么浮夸,还花钱做这么多特效,这样的设计跟剧情有毛的联系,烂得一塌糊涂,好好一出剧本拍成这副德性,黄百鸣就没拍出一本好片啊,差距咋这么大捏。
这部电影有人说是烂片,有人说看不懂。
感觉就像是一部戏剧学院的毕业作品,有点像是舞台剧。
演员呀演技到位。
电影本身没有要表达什么旷世奇缘,也不揭露什么战争或贪污,也不歌颂真善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部没有多大意义的电影。
虽然是外国的作品改编的,但是她要表达的一个核心其实意思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任何人只要做一件坏事,无论它有多小都会对别人造成影响,几个小事情引起的小影响加起来就有可能导致一 条生命的消失。
就像影片中人说的“我只是……,”“如果这些事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那那个人就很惨。
如果是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那就没什么”。
……法律制裁不了她们,她们的良心也谴责不了她们,她们给自己开罪,但事实就是:她们每一个人都是凶手!
起初想看神探驾到,不过是觉得随便打发时间,并没有很期待。
港式喜剧近几年来都让人觉得无聊透顶,无非是趁机看看全明星,找点乐子而已。
然尔,这个片子却出乎我的意料。
本人一直有坏毛病,喜欢快进,过掉冗长无趣的剧情。
在这1个小时26分钟的时间里,我竟然一分钟都不敢错过,一句台词都不忍漏过。
(以下大幅度剧透,请注意)这个片子叫浮华宴,从一开篇就展示了浮华的气息。
一个四口之家,有儿有女,却从开始就展露的腐朽的气息。
女儿订婚门当户对的人家,家里却早早没钱面临破产,为了女儿订婚成功解决家里财务危机,父母竟然租来家具装饰来点缀门面。
女儿娇俏可爱,母亲温婉大方,儿子年纪很大竟然需要母亲来叫起床,父亲处处显现出商人和市侩。
故事进展了几分钟,我们不由对儿子产生了好感,这个急功近利的家庭中,儿子难得保持着追求真爱的本心。
在之后的内容中,他反复提到真爱的重要性,希望妹妹能够找到对自己好的男人。
这个时候,家里的准女婿来了,一家人为了之后的订婚宴进入快速准备的模式,看似其乐融融,不曾想,古天乐所饰演的神探,驾到了。
一个女孩子在两个小时之前自杀,这浮华宴的一家并没有感受到任何不妙,直到每一个人都跟这个自杀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被父亲因为一块的加工资要求而开除的女工张小娟,到女儿出于任性嫉妒被迫开除的女服务员美芬,到准女婿英雄救美却最后被小三黯然离开的夜店姑娘白雪,到儿子未婚妻没人性欺压最终开除的女助理爱丽丝,再到母亲作为协助妇女会主席却拒绝帮助的怀孕女子张美玲,最后到儿子无能不能给予幸福的同居女友王子欣,这些看似完全无关的身份名字,却都是同一个人。
父亲的自私市侩,压迫工人,完全无视工人的利益,堪为现实的葛朗台,完全不后悔所做的一切;女儿的嫉妒心重,任性妄为,从处置底层的服务员来获取自信和优越感,只愧疚了几分钟便推卸责任;准女婿的假仁假义,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拯救灰姑娘的英雄却把灰姑娘关在金丝笼中,到最后却回归女儿的怀抱,只把灰姑娘被小三的故事当作一个错误;准儿媳的狂妄自大,丧失人性,一味感受的是世界随她旋转的乐趣,把加诸在助理身上的苦难当做助理的错误;母亲严格刻薄,缺乏同情心,一味坚持原则为了减少麻烦,将一个孤苦无依的怀孕女子逼上死路,却自认有原则且善良;儿子幼稚无能,理想主义,让一个深爱他的女人带着孩子离开只能寻求协会的帮助,反而认为自己是爱她的把错误推卸给母亲。
贾探员说到,“你骄傲,你贪玩,你好色,你嫉妒,你懒惰,你贪钱”。
法律无法制裁每一个人,但是不可否认,每一个人都伤害过她。
这人性的劣根性,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偏差,却让一个人走上绝路。
而从故事中,贾探员没有任何借力处就可以保持抬腿,到他的双目发红,一挥手随着气流就打碎装饰,我们不由猜测,他是类似于神魔之类的代言人。
他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从他希望大家醒悟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希望拯救这执迷不悟的一家人。
然而,即便如此,女儿推说自己造成的伤害小,准女婿说自己也就造成了皮外伤,准儿媳说自己甚至还是疗伤的那个人,父亲说自己是第一刀伤口早好了,当大家说母亲是捅刀子的时候,这个看似慈爱的母亲直接推卸给儿子,说最直接最狠的一刀是儿子捅的,父亲甚至踩着儿子的脚责难他,一家人纷纷将所发生的一切统统怪到儿子身上。
这个狗咬狗的时候,贾探员消失了。
一家人满是惊疑,贾探员存在么 ?
是真的探员么?
是狗仔队么?
是不是有阴谋?
贾探员拿着的证据日记是真的么?
整件事是真的么?
父亲的工厂那么大,一定炒过人,母亲处理那么多案子,一定有不通过的,准女婿是这样的青年才俊,一定有很多狂蜂浪蝶,一个小事组合起来就变成大事了。
当女儿说自己真的做错事的时候,准女婿猜想,这根本不是同一个女人。
如果六件事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那么很惨,如果在不同的人身上,那么就是小时咯。
随后一家人打电话问是否有这样一个女孩自杀。
查证后没有这件事,全家人欢欣鼓舞,开始准备‘最完美’的派对。
恍惚之间,家里的每个人仿佛都看见了自己故事中欺压的姑娘。
(此处有个亮点,唱歌的是四胞胎兄弟,是否隐喻着这种浓浓的相似?
)当大家以为没事的时候,珍探员来了。
一家人却不能相信了。
而自杀的女孩终于露出了照片,这个女孩真的跟大家相关么?
这一家人这一回要怎么解释呢?
我不禁想到,如果大家醒悟了,去找这个女孩,是不是她就不会自杀了呢?
而,贾探员打碎的装饰,这场盛宴之后,要怎么赔偿呢?
演员那浮夸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呈现的是满满的舞台感。
或许有人会说这演技假的不行,可这故事里的演员演技无需多说(张翰柳岩不是很了解,在本片中却让我眼前一亮),但是,为什么表现成这种形式?
这跟港式90年代的幽默是分不开的,家有喜事系列,还是周星驰系列,这种无厘头的手法,让‘浮华’二字在心中留下格外深刻的印子。
是否还可以理解成,这样夸张的表现和阴暗悲剧的故事内容形成强烈反差,更加令人回味?
(本人不懂电影评价,只说了一点业外人士的粗浅看法。
)我记得《神探驾到》是与《饥饿游戏3》一同上映的,当我从影院出来的时候,好多人抱怨《神探驾到》,认为故事不知所谓。
巧的是,作为《饥饿游戏》死忠的我,出来时,也听到许多人看到睡觉,而我却在大家一边唱着歌一边炸开水坝的镜头下哽咽不能言语。
到这里我不禁想借用在贴吧评价《饥饿游戏3》的一位同仁说的话,“我能看哭,你能看睡,这就是区别”。
一个片子的好赖与否,并不是我们跟风主观臆断的,当我们不去期待这个故事如我们期待一般,只是单纯的去欣赏,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涵?
看过《神探驾到》后,看过这个评分后,我实在忍不住到豆瓣注册来写下我第一个影评,只是希望大家不会因为这个阵容,不会因为这个分数,去错过一个发人深省的好故事。
当然,大家如果只是找个乐子看看,还是欧美的喜剧电影更加有趣吧。
“我这里有三张免费电影票我们去看电影吧” “现在几点?
”“10点多” “饥饿游戏下午2点钟的场,狼图腾晚上7点的场” “最近的一场是12点的《神探驾到》” “成,就它了” —————然后我就在电影院里经历了103分钟灵魂的洗刷———— 我从没见过这么难看的片子啊!!!!
讲真,我觉得整个电影最好看的就是它的海报。
进场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3分钟了,按照以往看其他电影的尿性我们仨得挡着其他人的视线,一路说着对不起挤到自己的座位上。
然而我们多虑了——300人的放映厅空空荡荡,算上我们一共就5个人(其实是6个人,有一个人刚进去3分钟就倒下了,电影散场了才起) 我们进去的时候情节已经到【裘家布置房子为女儿订婚宴做准备】那里了,一家人像磕了药似的上蹿下跳神经质,一句相同的台词能重复3、4遍,生怕观众不知道他们刚刚说了什么;每次有人说话的时候,镜头就会直直地冲向他,以至于整个屏幕除了脸就没别的东西。
我们仨心照不宣地相互对视了一眼,表情都有点微妙。
然后镜头毫无征兆地切到大哥的公司,大哥絮絮叨叨插入了一大段“企业的基石是质量”“良心是生存根本”这种成功学鸡汤,结结实实地为该床垫种下了一棵参天大树般的广告——【哥哥这条线究竟有什么意义】堪称本剧最大谜团,我一直没弄明白这段剧情有什么用啊?
难不成真是为了植入广告来的这么一段?!
整部电影看完印象最糟的大概就是过于白话的台词和神经质的肢体动作,后者倒是符合港式喜剧一贯的风格,但是前者我真是找不出什么洗白的点,如同小孩子拌嘴撒泼的对话——朋友你好歹是个督查能不能看在这张皮的面子上稳重一点啊?!
古天乐出场后没多久我左边的朋友捂脸长叹一声“好浮夸的演技”便倒在座位上看玄幻小说去了。
我仍然秉承着【免费的电影票也是票我要对得起那张纸!
】端坐着看完。
目睹了整部电影的高先生说“我活了18年,这是我看过最烂的电影。
”看到第70分钟的时候我看了下表,第一次在电影院里感受到上数学课的煎熬。
电影结束时厅里的6个人如同要去食堂打饭一般毫无留恋地站起来,一股革命战友共患难的热血感从我心底涌出来——毕竟我们都在同一部电影上马失前蹄。
(一颗星给甄子丹,已被“莎莉——哦哦哦莎莉”洗脑)
看预告片时还觉得群星集合的港片应该会有所看点,所以才在几部刚上映的片中选了这部去看。
看了才发现除了主演,很多大牌在里面都是跑龙套啊有木有。
然后不得不说,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清晰。
这应该也说明演员演技都还上得了档次。
但导演黄百鸣实在太不了解如今影众的需求啦,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无厘头喜剧水平。
虽说改编自外国剧场,带有讽刺喜剧,但整场电影下来真的是段子极low,毫无笑点可言。
唯一的亮点是派对上四个甄子丹的出现,歌声舞姿很有意思。
给了三星的理由,是因为不可质疑,电影的内涵还是有的。
通过假侦探调查一家人来揭示每个人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犯下的罪行,应该引起众人深思。
电影突然就收了结局。
一开始困惑,后来回想情节恍然明白,真侦探所带来的死者照片是电影从头到尾没出现过的角色,这个结局应该有两种推测。
一是照片中的人是一家人都不相识的,只是用假侦探的来访来制造一家的混乱,引起六个人的反思,人心惶惶。
二是假侦探其实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超能力者。
因为提醒了一家人所犯下的罪行却不能看到六个人的悔改之心,失望离开后利用法力来使得六个人幻觉所害之人都为同一个人,即真侦探所带来的死者照片。
也就是电影中说过的,倘若六个人的罪行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便也得不到在意,而集中到同个人身上才知罪大恶极。
从而让一家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这该是我第一篇影评,盖因好电影看了都沉浸在思考中,烂片则无力去吐槽,因此也毫无动力付诸文字。
而之所以会写这篇,实因心情不好,找一个吐槽的地方,请勿见怪。
说这部电影烂,也对。
看不出有什么演技,感觉只是浮夸的表演、糜烂的布景,以及诸多肤浅的笑点,反正自始至终也没乐出来,而在电影开始到快结束,我心底依然在可惜着票价。
但电影看完,如果说这部戏好,居然也说得通。
从古天乐饰演的贾(应为谐音,意“假”)警探出现,引出电影的两个悬念:1、警探是真的吗?
2、始终不露真实面目的女子是谁?
对于第一个悬念,其实也不算悬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在我看来,贾警探应该是类似神、或者天使一类的存在,他的出现在与揭示6个主角各自在一宗自杀案件里犯下的错误。
关键点出现了,裘太上去化妆时说离party开始只剩了4个多钟,可假定贾警探出现在离party开始4个钟时,他出现的原因和party开始后陈慧琳饰演的真警探出现的原因一样,调查一宗自杀案件,自杀时间都是距离party开始前2个小时,如果认定古天乐的警探是虚假的,那么从古天乐出现到神秘女子自杀应该还有2个钟。
在这段时间里,古天乐试图让6个主角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希望他们正视这些错误,挽救女子的性命。
但6个主角却互相推诿,各自逃避,古天乐无奈只好放弃。
而6个主角也失去了挽救女子生命的机会,间接成了凶手。
至此,导演的意图已经明朗,神秘女子既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人,也可以是主角们各自的错误和缺点,导演的意思或许是想说,只有正视错误和不足,方可拯救自己。
这当然只是个人愚见,之所以给3分,是觉得这是一部烂片,也不乏意义。
只不过立意良好,表现浮夸至不受欢迎。
是否也反映了观众也不是傻瓜,不吃道具、大咖那一套,关键或许还是平凡并且深刻,轻松又不失内涵的电影,更能打动人心。
第一篇影评,只表达个人观点。
没很糟啦
人生第一场三十分离场的电影。影片无剧情,表演浮夸。恭喜分手大师棋逢敌手。为什么没有负分!
🙈
期待,星期天去看。期待已久,终于集齐两大男神和女神了。。。
乐一乐 不错
跟《罪恶之家》改编自同一舞台剧,挺严肃的其实,并不差
说古天乐被骗、被强迫的,你们够了,一帮煞笔
有点意思
浮世绘
罪恶之家能改编的这么差也是没料想到……更更没想到的是全片最好玩的要属户甄子丹分四角唱歌。大无语!
结尾收的不好,其实到最后感觉不如用一个神仙古仔(既然原版是上帝咱这版干脆就是神仙好了)站在云端之上看着这群有钱人知道了自己做过的恶事但仍旧不悔过不反思歌舞饮酒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就行了,无端端又来一个甄警探说有女孩自杀,还是两小时前死的,跟前面找警司查出来的消息不一样造成剧本矛盾不说,也把观众彻底搞糊涂了,闹不清楚前面的贾警探这一出究竟是真神谕还是如剧中人所言只是八卦记者来刺探情报了。
有点奇怪的电影。
《玻璃神探》
『神探驾到』改编自英国舞台剧,对人性阴暗面进行探索,在浮华的外表下寻觅线索,以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搞笑夸张的故事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内涵,电影拍的中规中矩,笑点欠缺,张力不够,承接生硬,开放式结局与原作相比显得太突兀,亮点在于林家栋的演技大爆发!
电影很好看,笑点很多,但笑完之后会让人思考,很有深意的一部影片
绝对好片!剧本太精彩了!浮华的演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荒诞的讽刺剧情。同样的剧本英国拍个版本在豆瓣就是8.2分,这跪舔的姿势也是无语了。
片子虽糙但洋气,港片再烂,味道在那站着,结局好像有点意思
在飞机上强制播这种电影,应该算空难的一种吧。
去影院千万千万别选它。
不容易的一次尝试,个人觉得看看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