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正能量电影!
很久没看到这种电影了。
中国现代战争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片,不是战狼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
红海行动,喜欢现代战争片的肯定都知道勇者行动,黑鹰坠落,到我们中国的战狼系列。
今天看完红海行动,心情一直很激动。
不要拿战狼和红海行动对比。
相比吴京个人式英雄主义,红海真真正正描述了一只中国海军超级特种部队形象,真正意义上的团队作战。
没有儿女情长,上现场就干,我甚至找不到中国任何一部电影与之相提并论,只剩下黑鹰坠落、危情十三小时,勇者行动等。
而如上几部在军迷心中是什么地位?
细思极恐。
从拍摄手法上看,林超贤枪械类画面的表达水平毋庸置疑,实景拍摄的场景,超写实的战争场面刻画震撼人心。
开局的直八打击海盗、到护送侨民桥段,我竟然看到了武警特战军服,看到了95步枪出现在外国战场作战,这尺度都是开天辟地;横跨楼宇时用的绳索枪、临沂舰近防炮拦截来袭导弹、这一系列中国装备无不让人眼前一亮。
迫击炮炸完满载人员的巴士的那段,当残肢断腿、脑浆、断头犹如猪肉摊一堆摆在你眼前,实在恶心。
但是也正时刻提醒我们,战争不是闹着玩,是要死人的(不要带小孩,太多场景会留下阴影,包括成人都会瘆得慌)。
确实太多亮点,太多细节刻画震撼到了视觉,甚至人心。
整个观影过程和湄公河一样,激烈刺激紧凑,各种各样的大场面接踵而至,或许会有点疲劳,但是这只海军特种部队依然用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演绎着好莱坞大片似的营救…… 电影结尾,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现,“注意,这里是中国海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返回!
”我被彻底震撼,眼角湿润。
一是正能量太强,感受到了中国海军的霸气,夹杂着自豪,又突然意思到了这是一部中国主旋律电影,太欣慰了,这就是我心中理想的的主旋律军事战争片啊,中国真的拍出来了!!!!
所谓优秀,是它的制作水平与战斗场面可以称作是目前国产现代战争电影的巅峰。
单纯就电影来说,残酷,血腥,真实。
战争本是残酷,这一点上这部电影并没有粉饰。
血肉模糊的场景,真实得让你不敢相信这竟是国产电影。
至于真实,因为它没有陷于套路,敌人扔过来的手榴弹再扔回去炸死敌人?
但也可能炸断你的一条手臂;我军英勇神武,永远无敌模式,一个几个人便清洗敌方大本营然后全身而退?
但那是导演自己YY而不是战争电影;被主角顶着枪的BOSS会吓得屁滚尿流让喽啰们都放下武器然后让主角轻易离开?
但也可能高呼一句我们的事业更重要然后自己帮主角按下扳机;最后向上级申请到的杀手锏在最后一刻终于到来然后大显神威?
但也可能是无人机还没看到敌人自己的动力系统就已被毁坏。
虽然,有几次悲歌响起时,队员们最终也奇迹般地找到办法突破重围,但也不能忽视他们伤亡惨重。
于是它可以称作优秀。
可它成为不了经典。
因为红海行动很难引起人们精神上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共鸣。
虽说有几个场面激起了人们的热血与家国情怀,但毕竟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公民,这种情感很容易被激起。
而很多观众应该早已发现,这部电影浓缩了很多经典电影的经典之处。
激烈的巷战不输给《黑鹰坠落》;八人组成的蛟龙突击队去营救一个中国女性和《拯救大兵瑞恩》的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妙;战场上的血肉模糊给人的冲击和对残酷战争的认识与《血战钢锯岭》又是何等相似。
但我们不要忘了,这些电影能成为经典靠的可不只是上面说的这些,《黑鹰坠落》的所演绎的战友情深让人在残酷中落泪;《拯救大兵瑞恩》通过对士兵个体的刻画让人们对人性进行追问;《血战钢锯岭》是对信仰的坚守。
总之一句话,它们都引发了观众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对自己的审视。
可《红海行动》呢?
战友情有表现,人性细微之处也有表现,甚至连执着与信仰我们也可略窥一二。
却都不突出。
有人说它突出了团队精神,可哪一部优秀的战争片不是这样呢?
或者换一句话说,它少了一点自己的东西,除了爱国再难以带给人更多思考。
那么,再怎么激烈真实而紧凑的战斗场面也不能使其成为经典,充其量是优秀而已。
虽说引起深刻思考确实不一定要着重笔墨去描写一处,优秀的评鉴家就算面对尘埃也能让思维飘向远方。
但不能忽略电影是面向大众的,就如同一篇详略得当的文章总是更能吸引普罗大众。
这部电影对战争的诠释是目前国产之最,正如我文章中提到的,残酷,血腥,真实。
但我这篇文章强调的是电影若只是诠释战争本身而没有将更深的内核传递给观众是不够的,就如同写实派画家若只是强调真实那和照片有何异。
艺术总应源自真实但高于真实。
不过,它或许可以成为以后国产战争片战斗场面的经典教材,毕竟有军方参与,硬实力还是有的。
看完红海行动,久久不能平息,作为90后的我们,成长在和平年代,总会被人说是温室的花骨朵但是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有90后的演员,看到了我们90后的担当,我身边的同学也有去当兵的,也有当兵回来的,我们不只是温室的花朵,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将义无反顾。
隔壁班的班长是退伍回来的女兵,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沙漠中的铿锵玫瑰,海清老师的战地记者,蒋璐霞的特战队员…… 这部电影,导演的诚意满满,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场面很残酷,但是很真实,打战就是要流血的,打战就是要死人的,你所看到的和平是那些无名的英雄用热血换来的。
电影中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团队合作,最开始的那个狙击手黄景瑜的出场真的帅到我了,团队是需要磨合的,狙击手非常有个性了,和观察手尹眆互相较劲,蒋璐霞和王雨甜之间的温情,那一颗糖,真的很甜吧,让我们看到了铁骨铮铮的军人也有柔情的一面,军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张译老师的那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听到真的感动,瞬间哭了出来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狂欢,有的人寂寞,还有的人孑然逆行,义无反顾。
和平的背后是无数像他们这样平凡又伟大的英雄用身体血泪堆砌的长城,前仆后继,死而后已。
向中国海军致敬,向英雄致敬,向和平致敬。
这几天看到《红海行动》在各大网站一片飘红,好评如潮,五星点赞多之甚之。
一部主旋律电影在新年能得到众多影迷的共鸣,高涨爱国情绪,提高民族自信力,实乃一件幸事。
我对这部电影也是充满了期待,中间几次调档,也一直都在关注,以至于初一上午就迫不及待的去一睹它的风采,可惜最终以提前离场结束了这次观影(这是第一次提前退场),整个观影感受可以说从期待到震撼,再到尴尬,到疲倦,最后愤然离场!
电影优点自是不少,这里只谈缺点。
1、最诟病的,剧情太单薄,铺垫的太少,以至于很多演员在后期情绪爆发时并不能打动观众,反而很尴尬。
人物设置很多,导演想要做到无主演,个个都出彩,可惜没有一个人物形象能立的住 。
2、主线不清晰,杂乱无章,主要是撤侨,但最开始还有黄饼这条线,到底去干什么,确定目的才能确定战术,黄饼这条线太弱了。
3、节奏掌握的太差,观众没有一个情绪上的升华以及释放。
中间根本没有起承转折的衔接,三段式的演出,每一段都很孤立,这样就没有层次了,根本没有高潮,而只能美其名曰全程高能,无尿点,我真服了!
4、海清演技没毛病,但在本片中完全是在尬演,看到他自述丈夫和儿子的死因以及对自己以后生活的改变,这些都显得太单薄了,没有说服力,以至于看到她凿墙跺脚的样子,我真不知道用什么情绪去回应她!
5、说是讲究团队作战,可后期救人质的时候完全是单兵作战,每一个队员所在的位置不清晰,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哪呢,之间怎么联系,说这叫战争的真实性?
太牵强了吧。
不能拉出一个中远的镜头直观的看一下吗,乱!
6、最后救完人质已经精疲力竭了,观众也被轰的差不多了,此时结束,也不失为是个及格的作品,黄饼完全可以留白或者为续集铺垫,可偏偏非要再去行动,累不累啊?
7、整个电影被直升机、战舰、迫击炮、机枪、炸弹…还有那个多余的沙尘暴充斥,感觉导演完全就是在堆积这些场面,用没完没了的爆炸,血腥来刺激观众,说他是中国的迈克尔贝,迈克尔贝这几年都堕落到啥程度了,最近这几部《变形金刚》不是垃圾吗?
8、很多人都拿这部电影和《战狼2》对比,豆瓣7.2分对狼2来说是公平的,也就确实值这个分数。
可《红海行动》呢,8.5分,太吓人了吧,主旋律电影也不能就这么过分吧,7.5分,不能再多了,真不能再多了!!!
(这已经一让再让了)欢迎点评!
《红海行动》的背景设定是非洲某国出现紧急情况,我海军派遣特战小队前往救助深处险境的国民,这自然少不了海军军舰的道具支援。
据制片方介绍,本片得到了海军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临沂号导弹护卫舰(以下简称临沂舰)更是参与了不少的戏份。
临沂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2012年入列的一艘性能先进的导弹护卫舰,目前隶属北海舰队第一支队。
临沂舰为054型导弹护卫舰,具备较强的远程警戒及防空反舰作战能力,也是目前我海军装备序列里技术较为先进的装备。
该舰排水量达4000吨,最高航速达27节,续航距离达4000海里。
全舰装备一门76毫米主炮、2部4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器、32单元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2部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器、2座7管近防炮和2部6管火箭深弹发射器。
舰尾的直升机库可以搭载一架直9舰载反潜直升机。
自入役以来,临沂舰多次参加海军重大任务。
2013年5月25日,临沂舰和“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远海训练编队赴西太平洋等海域进行远海训练。
编队先后进行了舰艇编组对抗、对潜对空防御、直升机引导下超视距导弹攻击等多科目实战演练,临沂舰在训练中首次进行了大洋补给。
在完成训练后经大隅海峡返航,共历时17天,总航程5000余海里。
2013年8月20日,临沂舰和“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及“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北海舰队舰艇编队从青岛起航,出访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
出访期间,临沂舰等在夏威夷附近海域进行了中美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2014年4月23日,临沂舰等与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及文莱等8个国家的19艘舰艇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日“海上合作-2014”多国海上联合演习。
2014年12月2日,临沂舰和“潍坊”号导弹护卫舰及“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等组成我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十八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2015年3月,因也门政局突变,接上级命令,临沂舰和同属054型的潍坊舰调往也门执行撤侨任务。
3月29日,临沂舰搭载第一批122名中国侨民抵达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港,两天后,潍坊舰承载第二批中国侨民抵达,中国海军顺利完成撤侨任务。
2015年4月1日,两舰恢复亚丁湾护航任务。
2018年1月10日,电影《红海行动》公布了最新的预告片,相比上一版着眼于影片拍摄的幕后,这一版新的预告片已经开始给观众秀肌肉了,战斗场面更加地火爆,除了特战精英外,坦克对决,直升机对地压制,海军舰艇实施防空及对陆攻击,许多电影中精彩的看点已经透过预告片放出,提醒大家这不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好汉片,而是一部包含更多现代战争元素的全景化军事题材电影。
海军护卫舰全模作战《红海行动》最大的亮点是中国海军多艘现代化作战舰艇的加盟。
相比《战狼2》里的惊鸿一瞥,直到最后关头才齐射导弹的情节设置,《红海行动》里的中国海军054A导弹护卫舰可以算是绝对的明星。
虽然目前整体情节并未对外透露,不过通过预告片,我们还是能稍微梳理出一些脉络。
《红海行动》取材于2013年中国海军赴也门撤侨,这也是中国战舰第一次直接停靠国外港口执行撤侨任务。
担任此次撤侨任务的我海军054型导弹护卫舰临沂舰和潍坊舰。
《红海行动》的拍摄也是直接得到了曾经亲历撤侨任务的临沂舰的支持。
054型导弹护卫舰是目前中国海军装备的中坚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反舰,又可以反潜,能够为舰艇编队支起一张防空火力网,还能凭借性能优异的雷达进行对海侦察,称临沂舰为海上多面手绝不为过。
不过作为一款海上尖刀,如果没有真正参与到战争中去,人们无法知道临沂舰到底有多厉害。
所幸通过电影的虚拟再现,我们能够了解临沂舰的真正实力。
我们在预告片中,可以看到临沂舰一共动用了三种武器,分别是舰首的76毫米主炮、舰中部的7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和鹰击83反舰导弹。
舰首的76毫米主炮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一型中口径舰炮,具备良好的对陆及对海作战能力。
该炮是一门可全自动操作的先进火炮,可以由护卫舰的火控雷达提供目标参数进行全自动射击,也可以通过光电观瞄系统进行瞄准,进行半自动射击。
其最高射速可达134发/分钟,相比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意大利奥托.梅腊拉76毫米舰炮120发/分钟的射速,我们的AK-176无疑更胜一筹。
网上曾经有一段视频,据称是76毫米舰炮进行高射速连续射击测试,只见舰炮不停转动炮塔,炮管指向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连续射击,视频长达两分多钟,射击一直不停,期间没有出现卡壳及其他故障导致射击停止。
不要小看这134发的最高射速,这同时考验了76毫米舰炮系统的多个机械及电控部件在高速运行时的配合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是致命的。
76毫米舰炮还有一个独门秘技——作为一款主要执行对陆地及对海上目标执行压制任务的武器,它还可以执行防空作战的任务。
通过选用合适的弹种,搭配以火控雷达的指挥,可以在敌人的反舰导弹飞行航路上制造一道破片屏障,对其进行毁伤。
如果还有导弹突破了这个屏障,那就可以交给7管30毫米近防炮系统来处理。
军迷们对这一款近防炮系统有一个昵称——730。
小口径近防炮系统是海军舰艇防空网络的最后一个火力支点,交由它来处理的目标一般都是即将击中本舰的反舰导弹或者航空炸弹,任务可谓十分的凶险。
近防炮一般通过火控雷达进行全自动操作,对目标的处理往往在毫秒之间。
火控雷达在发现来袭目标后,迅速控制舰炮指向来袭目标方向,730的最高射速可达9000-11000发/分钟,射程可达3000米。
形成的弹幕比76毫米舰炮更密,任何导弹想要突破这一屏障都不是那么容易。
这么高的射速,据相关报道介绍,已经足以拦截飞行速度达4马赫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所以预告片里看到730对着天空吐出火舌的画面,甭提有多畅快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76毫米舰炮和730近防炮执行的都是拦截任务,拦截恐怖分子对着我海军军舰射来的弹药。
在成功进行拦截后,自然要对其还以颜色。
预告片里的最后一个镜头就是一枚反舰导弹冲出发射筒,直奔恐怖分子而去。
临沂舰装备有两座四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鹰击83是我国军工部门的鹰击8反舰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新型反舰导弹。
其射程相比鹰击8有较大提升,最远可达150千米。
采用小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代替鹰击8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外观最显著的区别在在弹体上有喷气发动机进气口。
可以实现超视距外攻击。
改进型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能力强;战斗部威力增大,弹体上装有数据链收发天线,可通过战术数据系统接收信息,在发射后巡航阶段能接收目标指示信号。
鹰击83的外贸出口型也是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畅销货,目前已经有巴基斯坦、伊朗、缅甸及泰国等多国装备部队使用。
不过仔细观看预告片后,笔者发现电影里发射的导弹并不是鹰击83,从外形上分析更像是鹰击62型反舰导弹。
鹰击62是一型高亚音速远程反舰导弹,其与鹰击83从外形上观察最大的区别就是弹翼结构。
鹰击83弹体较长,中部和尾部各有两组不同大小的十字弹翼,而鹰击62除弹尾的小型十字弹翼,弹体中部只有一对可折叠的一字型弹翼。
鹰击62采用中继制导(预警机与舰艇雷达)加主动单脉冲雷达末导引头组合的形式,并可以加装GPS或北斗装置来增加导航精度,其射程可达 300千米,超过鹰击83一倍。
其战斗部威力可以瘫痪一艘7000吨级的军舰。
鹰击62主要装备我海军052C型及以后的各型导弹驱逐舰。
鹰击62除舰载型以外,还有岸舰型和空射型,其出口型C602的射程也控制在280千米以内,符合国际武器贸易管制所规定的最大射程300公里的限制。
从预告片后半段大约12秒的海军作战画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海军临沂舰的经典作战模式的展现,尤其是让普通观众了解054型导弹护卫舰是如何作战的。
2018年大年初一上映的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持续刷新大众关注热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基于这是第一部突出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的影片。
中国海军的特种作战因为长期处于保密状态,并不为外界所了解。
官方媒体有过一些报道,但并未就其装备细节和作战使用有太深入的分析,蛟龙突击队一直保持着其高度的神秘感。
解放后我人民海军的特种作战,个人觉得发端应该算是1988年赤瓜礁一战。
1988年3月14日,为阻止准备抢礁的越南军人在赤瓜礁建立高脚屋,我海军502南充舰和531鹰潭舰派出登礁小组共53人,登上赤瓜礁与越军对峙。
8时越军发动挑衅开枪击伤我南充舰副枪炮长杨志亮,我海军官兵及舰艇展开自卫还击,击沉越军舰艇2艘,击伤焚毁1艘,打死越军70余人。
我军仅杨志亮1人负伤,其余无伤亡。
取得了赤瓜礁之战的胜利。
从当时的图片资料,可以看出我军登礁官兵都是从海军舰艇上临时抽调,组成战斗小组登礁作战。
身上所穿的也都是普通的海军军服,并不是适应登陆作战的迷彩伪装服等特种服装,装具也只是简单的胸挂子弹袋和手榴弹袋等,应该说相对比较简陋,不能很好地适应作战需求。
此战之后,我军认识到海军特种作战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开始在海军陆战队編制下建立专门的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就是其中之一,而海军特种作战所需的武器装备以及服装装具的研制也逐步展开。
2008年12月26日,我海军在依据联合国决议、及取得索马里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在亚丁湾展开护航行动。
广大军迷朋友除了看到我海军多型先进作战舰艇外,还第一次看到了随船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海军特种部队。
从新闻画面和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特战队员除了海洋迷彩战斗服外,更多的时间是穿着一种黑色的特种作战服。
这种黑色作战服相比以前的普通军服更加讲究功能性,黑色的面料便于在登船作战时隐蔽行动,尤其便于在舱室内进行作战,不会暴露目标,同时还可搭配战术背心使用。
而在电影《红海行动》中,我们在一段有关蛟龙突击队登上被海盗劫持的民船戏份,看到一款全新的黑色特种作战套服,帅气而酷劲十足。
蛟龙突击队的这款黑色特战服分为战术蛙服(上衣)、战术裤和综合战术背心三部分。
现代军服的面料相比以前的军服,都具有很多功能特性,比如透气、吸汗、阻燃和耐磨等等。
其面料在选材和编织方式上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多采用化学纤维来进行织造。
从目前透露的剧照,蛟龙突击队的这一身黑色特战蛙服也有着自己独有的样式。
其采用修身设计,作战时扎入战术裤内,这样保证作战时不显得累赘,影响其他装备取用,也不容易在狭窄的船舱被钩挂。
面料有着独特的纹路,这是特殊编织设计所决定的。
这些纹路可提高面料的耐磨程度,同时也起到美观的效果。
袖口处有粘扣可锁紧。
蛙服考虑到同时需要佩穿战术背心,衣兜设计较少,只在左右臂设置了衣兜。
衣兜表面有专用魔术贴,可以贴上部队番号和部队徽章的魔术贴,方便战友识别敌我。
蛙服在面料拼接上有讲究,上臂和肩膀多采用耐磨的材质,便于在匍匐前进时不轻易磨损,胸口及腹部则采用透气排汗的速干面料。
战术裤的酷兜设计比较有意思。
因为上衣已经被战术背心所覆盖,所以衣兜的设计都转移到裤子上。
分别在大腿侧部、大腿前部和小腿侧面。
这些裤兜大都采用魔术贴粘扣,裤子的后兜则采用拉链,开合方便,装入物品后也不易掉出。
可以装入折叠地图等物品。
在蛙服衣袖肘部和裤子膝盖处,设计有护肘和护膝。
这是考虑到特战队员在作战时,可能会发生一些碰撞,或者需要趴在坚硬地面上进行战术动作,护具可以保手肘和膝盖不会硌伤。
整个套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综合战术背心了。
我军最早装备的战术背心雏形就是56式胸挂子弹袋。
子弹袋在胸前有4个长兜和2个短兜,每个长兜可以装2个56式冲锋枪弹匣,短兜则可以放一些备品。
但子弹袋的功能有点单一,并不适应现代化作战的需求。
因此我军后勤部门一直不断在改进设计,增加功能,推出一系列新型的战术背心。
在我海军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新闻影像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穿战术背心执勤或训练的海军特种部队士兵。
这种战术背心功能得到极大的扩展,它采用标准接口,可以挂装各种弹匣包或者备品包,每个特战队员都可根据自己任务的需要,灵活选配。
执行任务时所需的各种装备都可以挂装在背心上。
背心采用整体式设计,通过快拆插口多点连接。
当遇到人员受伤等紧急情况时,战友可以快速解开战术背心,进行紧急战伤处理。
战术背心还可以加入防弹插板,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
防弹插板的防护等级可以根据任务种类进行选择,防暴任务可以选择防刺级别的,而作战任务则可以选择防弹性能更强一些的插板。
在《红海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蛟龙突击队员在作战时也穿着一型黑色的综合战术背心。
各种装备都在上面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无论是急救包,还是无线电,或者各种弹匣及手枪等,都根据队员自己的喜好和任务需要进行挂装。
92式手枪套有的挂在身体左侧,有的挂在腿侧,胸前的最重要区域则多留给95式步枪、05式微声冲锋枪和88式狙击步枪的弹匣袋。
腰恻则多挂装了几枚手雷、闪光弹及烟幕弹。
还有荧光棒和战术强光手电等附属装备,则灵活配置在战术背心上最方便拿取的位置。
这身酷劲十足的综合战术套服,为蛟龙突击队员们高效果断地完成各项特种作战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笔者与专门为我军提供各种制式军服装备的相关企业设计人员了解,我国的军工装备企业也正在着手设计适合各军兵种的特种战斗服装,与《红海行动》里的蛟龙突击队员身上穿着的战斗服一样,采用高科技面料,注重功能性,强调穿着舒适和有效防护,已经陆续推出多款不同迷彩款式的套服,陆续交由我军有关部门测试。
作为一名军迷,我们为中国海军特战队员们能够在亚丁湾护航任务及也门撤侨行动中用上这么高大上的先进装备而自豪。
电影看完的确很燃,但是冷静下来,细细一想,总觉得有些遗憾;如果电影中突击队“蛟龙”使用的战术真的就是反应我军真实战术情况,那真的是有些汗颜,甚至担心~首先,我印象较深的也一开始就觉得违和的,就是我方领事馆撤退遭到叛军袭击,武警保护领馆工作人员到大楼躲避,不在楼内把守通道建立防线,不引开进楼搜索的敌军,而是和领馆工作人员一起躲到一个房间内,被动等敌人“一锅端”,这个实在有违现实。
除了这些,电影中还有些地方是值得商榷:1、突击小队的盲打。
在突击队要进入恐怖分子大本营营救人质邓梅的时候,竟然是凭着一个被救出当地平民画的地图做的战术部署~自己手上没有任何敌情资料,这简直是送死;在现代军事行动中,尤其是突击到敌方纵深的情况下,如果敌情不明的情况,基本上不会有所行动;这是战争不是去做道德楷模。
2、前后方指挥脱节。
作为战场临时指挥中心的临沂舰,理应凭借自身强大的信息处理通讯能力为前方突击队提供足够的敌情分析和相关火力支援;电影中从一开始 临沂舰就和突击队发生割裂,舰上不清楚敌情,突击队不清楚舰上情况,两方完全脱节。
还有就是由于没有依托 临沂舰强大的通讯支持(现代战争,信息通讯顺畅是保证战术成功的首位,作为一艘现代化军舰标志就是拥有强大的通讯处理能力,为登陆部队提供信息支援,保证舰队之间信息共享),而是单单依靠单兵作战的通讯技术,而这个装备只在一个人身上,导致一人出现问题(庄羽被击中后通讯器材发生故障)导致整个突击队现场通讯不畅,基本上导致各自为战,这几乎是自杀行为了3、临敌处置不当。
还是说到突击队进入恐怖分子大本营,8个人对150人,作为潜入一方,首先要在地方重点区域,如厨房、食堂、宿舍、车库、甚至发电场所等地事先做好干扰措施,最简单方法就是在这些区域放置塑胶炸弹;在营救人质成功后,在撤离过程中一旦和对方发生接火,能引爆炸弹,造成最大混乱,干扰敌方部队集中反应,从而掩护自身撤退;试想8个人对150人,如果对方作战人员一旦集中起来形成有效反击,现实作战中如此悬殊,必死无疑~另外,就是作为后方通讯支持的庄羽,在发现自己布置的卫星天线被人为动过,第一反应不是去警戒搜索周围,而是扶起来后走人~直接造成敌方发现我方突击队潜入的事实另外电影中出现的我军无人机派遣,我不明白为什么不是高空无人机,这时候无人机派遣首要任务是摸清战场情况,恢复和突击队的联系,那么最合适的就是高空无人机,电影中派遣的无人机始终是低飞,甚至飞不过沙尘暴~还有网友表示这电影和“黑鹰坠落”有一拼,我不知这一拼拼什么?
拼装备?
拼战术?
黑鹰事件是30年前美国在索马里摩加迪沙的行动失败,电影也拍了近20年~这有什么可拼?
再说,30年前的时候,美军派遣突击队,就有直升机做空中指挥,同时有图像实时传送到指挥中心,始终保持通讯畅通;可再看电影表现的我军突击队一开始就是变成了孤胆英雄~情报靠平民、后勤靠他国~
豆瓣清一色红旗飘飘九点九分的,刷爆朋友圈屏摄小视频的,笃定要看上千遍万遍的,甩出战狼几条街的贺岁巨制。
我抱着很高的期待看了,呆了两个多小时灰头土脸的出来了。
影片三件事,撤大侨,救单侨,抢黄饼。
然而正因导演如此野心,没有一条线是完整的,立住脚的,丰满的,给人观看后的最大感受就像是三部强扭在一起的电影,就像最后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我以为抢黄饼事件是为了给下一部做铺垫:--“就剩20分钟还要抢个黄饼?!
”--“没错。
”整体菱形时间分布,真正真实事件改编的也门撤侨只占片子的四十分钟,后二十分钟以及影片中途穿插了黄饼事件,其余一个多小时都是在无休止的打斗的,血腥的场面之中。
正像很多热评好评里面写的一样,这部电影就是缺乏故事性,看到后面除了用中国要跟美国一样要做世界警察这一种解释之外,你也不知道他们动作的动机,缘由是什么。
但我又不明白为什么没有故事性这个点又能被许多观众列为优点之一。
而这正是麦基所说的,故事的消解。
这部电影跟战狼2一样,也是恶意假想敌作卖点,拿血腥,暴力做刺激点。
但相比之下战狼2故事虽然俗但是还是一心一意的讲完了。
电影里的打光,调色,都太粗糙,有的场景生拉对比度的,后面摩洛哥部分调色不知道为什么要风格化到墨西哥,黄绿/黄蓝调的色彩对比太高,尤其室内都调成了教堂彩色玻璃窗。
后面冲突部分越来越离奇,丧失了真实感,尤其沙漠那里,这种跑偏的感觉让我以为自己在看星战,神奇的主角光环堪称中国版复联。
主要还是铺垫不够,大把的时间都放在了战场,导致很多想要戳的点都没到位。
剪辑上几条线穿插的不是很理想,转场上大多都用风景空镜头来带过。
前半段摄影用了太多的广角看的我是真头晕。
外加子弹时间或许有点过于喧宾夺主。
但是很喜欢里面动作戏部分的剪辑以及手持摄影和构图。
最后只能说,这确实是一部特效很好假想敌电影,正中观众下怀,应景。
也希望大家不要总打爱国牌的道德绑架,“骂吴京就是骂中国”之类的。
理智观影,我也很爱国。
战争场面是国际一流水平,在2年前都难以想象,中国电影在技术上面的进步神速,营救人质的前半部分张力非常棒,几条线分头并进,林导调度能力很厉害问题也明显,导演拍了太多素材了,大型战斗场面5个,都舍不得删减,还有太多没必要的血腥镜头,全片接近2个半小时,加上伪3D看完真是有点累,完全可以减掉1-2个场景,让电影更短小精悍。
难免要和战狼比一比,比战狼要正常/精致得多,但肯定卖不过战狼的,战狼的痒痒挠的更好
2016年国庆档,《湄公河行动》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主旋律电影的认识,真枪实弹、实地取景、血脉喷张、拳拳到肉等特点引起了观影热潮,也为它带来了好口碑。
豆瓣评分达到了近年国产片少有的8.0,11.8亿的票房也让它成为了当年国庆档乃至全年的一匹黑马。
香港导演林超贤,以往作品有《证人》、《线人》、《逆战》、《激战》、《破风》,简单来说,就是擅长拍男人戏、类型片。
再加上彭于晏、张涵予两大硬汉,有政府在背后撑腰、巨额投资,披着主旋律军事题材外衣的动作类型片《湄公河行动》自然成了爆款。
2017年暑期档,这部续集电影《战狼2》不知怎么就点燃了观众的爱国情怀,从上映伊始,票房就一路高歌猛进,打破多项记录,即使是在暑期档结束后,还遥遥领先其他电影,最终取得56.8亿票房,登顶中国电影市场最高峰,口碑方面,豆瓣7.3也算不错。
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的吴京在影片中将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中国军人的素质、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最戳中国人内心的两点无疑让它成为2017年的现象级电影。
2018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同样由林超贤指导,投资更高,宣传更广,人们是否有了审美疲劳,它能否达到以上两部作品的高度,延续主旋律影片的成功呢?
又或者说会超越前面两部作品呢?
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过年的时候人们还是更愿意选择带有喜剧元素的合家欢式电影《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以及《西游记女儿国》的确,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看电影已成为一个趋势,电影要选择合适的档期,但同时观众也更理性。
《红海行动》与前两部作品相比有不同,有创新,片中“蛟龙突击队”的团队作战就是其一,各种战术展示,各种武器装备轮番出场,血腥镜头直面残酷战争是一大突破,沙尘暴中“坦克大战”也很有新意,中国军人也不像《战狼2》中那样打不死了,他们会受伤,会牺牲,会戳中我们的泪点。
开头从海盗手中营救人质的行动中第一个狙击手子弹慢镜头,中间敌我双方狙击手对枪第二个子弹慢镜头,以及营救人质剧情达到高潮时的炮弹慢镜头,都辅以紧张急促的配乐,揪着观众的心,这是非常不错的一个点。
最后的翼装飞行真的很酷!
另外,影片中“蛟龙突击队”的主要队员也是一大看点:
队员们之间的战友情,唯一的女兵佟莉奋力杀敌的场面,庄羽、张天德相继牺牲的场面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但也不得不说,影片的拍摄还是有局限性的。
对于电影的评价也是相对的,相对于前两部作品,相对于春节档其他电影,我愿意给《红海行动》五星!
总而言之,2018春节档最燃就是《红海行动》,从开头打到结尾,节奏紧凑,实地取景,服化道,演员都让观众有着强烈的代入感;它也延续了主旋律军事动作题材类型片给观众的印象,给国人的印象。
期待它能够发力!
铺的太满。故事满,音乐满,节奏也满,所有的这一切导致不真实感,喜欢不起来。
不错,接近好莱坞水准了,从湄公河到红海,林超贤一直在立行业标杆,而且无人可破,只能自己挑战自己了。
里面残肢断臂不审查了?斩首割头不审查了?别的电影都审查。好多台词太书面化了。
动作场面精细,剧情衔接粗糙。打戏轮番上阵确实好看,但文戏缺失使节奏缺少起伏,而且缺乏剧情逻辑延展的关键性动机。对人物的刻画也很不足。还有脸化反了的这种细节硬伤……这些都反映了林超贤的弱点。不过它比《战狼》更有开创性,不再是披着个人英雄主义的狼,还首次加注了大国国际人道主义的关怀。
旁边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和我一样自己一人看IMAX电影,演到血肉横飞的时候我的余光看到她在颤抖,最后也听到她在哽咽……有故事的老奶奶吧。我全程在想她因为太激动而晕过去的时候我该咋抢救她……电影很好看(●◡●)ノ
感谢豆瓣观影团给的这次提前点映机会,让我提前看到了这部等了好久期待好久的电影。林超贤导演果然是好,拍出了大片的场面,很燃!几乎是从头打到尾,比战狼2不知好了太多。中国的军事题材电影就应该这么拍才好,不要那么多个人英雄主义的虚假做作,而是拍出质感来。
这么牛逼,一打一个准,那你们可以组团去打灭霸了。
脸盲患者到最后都没把几个人谁是谁对上号……
60/100,总体而言是上乘的,国产类型片场面之最,奈何全片空有场面,剧情太空,剪辑有点凌乱,线索不明。最后一段夺黄饼,全片节奏直接带飞,衔接僵硬,知道你党梦想世界警察,但是好歹顾忌一下全片观感OK?另尺度实在过大,这都2018年了不分级还讲的过去?
首先抛开意识形态,这部电影的优点也屈指可数,不停的枪战爆破血浆让人足够审美疲劳,以及这样的尺度也并不代表审查的放开你清醒一点,也不能忘了海清电视剧价格的表演。再说这个意识形态,不存在的,当然是厉害了我背后这个强大的祖国。
剧本文戏不足,停不下来的仗后来只能靠音乐舒缓。如果能细心塑造团队的每个角色、拍一下默契是怎么来的,精选一两场战役,就高级了。现在这样,还不如自己去玩游戏。很多梗其实都缺了接应,看着难受。战狼不足的团队精神、世界观、赞美和平倒是都有了。海清、张涵予及船舰里的所有人,演技超差!假3D。
跟爸爸看的。
珍惜一切在国内看到的R级片
残肢断臂,血肉横飞,暴力血腥,这样的电影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在贺岁档全国公映了。那些曾经封杀了无数暴力题材作品的广电总局在爱国主义面前,节操早已灰飞烟灭。在这个没有分级制度的国家,不知道那些六七岁被家长带进电影院的孩子看到剧中人乳头被割会是怎样的感想呢?张译海清,你们为什么要接这部片
故事没有编排,两个半小时劈头盖脸把爆破场面往观众脸上扔,累不累累不累!
WTF,佟莉这个角色一个人给两颗星
结构和节奏都不好。但是海政爸爸真有钱啊!
完全不是我的菜,看得好累。
为女兵加一星
电影性真的为零,镜头碎的实在让人头晕,两星送给制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