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513大名,此回终得一面。
看着513跨进2016年,内心没有挥别旧年的遗憾,却在完结季的告别曲声中落下泪水。
感性至此,却也并无羞耻。
我不算是梅林的忠实剧迷,我不过是个在1个月内就看完全5季的补剧党。
初次听闻梅林,是在高三的年纪,那时腐门水深,亚梅大名风头正盛,我又耐不住心头瘙痒,于是便点开了第一季第一集的播放键。
但或许是骇于滚娘的恶名在外,又或是其并不算有吸引力的剧情让当时的我昏昏欲睡,我看到第一季第二集便弃剧而去。
至今已过去了3年。
为何重新捡起?
如果记忆没有出错,应是在去年12月初偶逛B站,发现的一段欧美同人圈的剪辑视频。
里边儿出现的梅林送船和亚梅千年的镜头重燃起我的好奇火焰。
我要将它补完,这是我当时所下定的决心。
然后就在1个月内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梅林传奇》改编自亚瑟王神话,我对此没有什么了解,不过大概可以算作英雄史诗类型的。
电视剧中有多少忠于神话本身我并不关心,当然,这也并不重要。
整体看下来《梅林传奇》的故事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有着经典神话故事一贯套路的影子:鲜明的善恶阵营、断层的故事转折、传统的英雄情结……故事硬伤不少,特效也比较一般。
前4季中每集几乎可以成为一个独立故事,当做单元剧来看也无妨;而每个故事的编排也相当类似,遇险、救援、对决、获救,不出其右;有些转折点和感情线显得非常生硬,譬如皇姐的黑化交代地很单薄,格温成为皇后的前后转变没有过渡,亚瑟、高文的感情线显得过于突兀。
很多不足,是的,我们都看得出。
但在这些零散的故事碎片之中,无论多少硬伤都遮挡不了其串联而起的那条线——主角们的成长蜕变之路。
犹记初见亚梅,一个天真无知,一个痞气自负。
在5季的淬炼之下,亚瑟磨平了身上的傲骨,否定乌瑟极端政权,把人民冷暖安危置于王国的利益核心,追求公平、平等和正义,将卡梅洛特的信念之墙筑得无比之高,终成永恒之王;而那个单纯的梅林,也在沧桑的风雪里,逐渐意识到肩头的责任,开始全心全意辅佐和保护亚瑟,并在最后守候阿瓦隆湖畔,只为龙所预言的亚瑟归来。
他们的相遇是命运,他们即是命运本身。
我看到,他们共同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历险,从保留怀疑到坚不可摧的信任,从互看不顺眼到敢于为对方奉献生命。
亚梅是硬币的两面,没有对方,自己都将无所成就。
编剧还算是良心的,在梅林为亚瑟付出了这么多之后,没有让亚瑟就那样一无所知地死去,而是用513一整集,将所有遗憾消融殆尽。
我很喜欢513,它很真实,很完整,把亚瑟在知晓梅林魔法师身份后的所有反应描绘地那么真实而生动。
我只气你一直瞒着我,我知道你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我,我希望你继续保持本真,我要向你道谢,谢谢你为我做的所有。
早已泣不成声的,还有屏幕之外的我。
到了这个时候,再谈论情爱会不会太过肤浅。
很多人觉得,只有爱情才能成为亚梅感情的佐证。
但爱情这东西,不应是所有感情之首,还有一些感情是超越了爱情的,亚梅之间的感情就是。
我只为你使用魔法,而我为你放下对魔法的仇恨。
最后一幕击穿了崩溃的堤防。
时过境迁,千年等待心无悔恨。
我相信你会归来,因此,我愿为你永世等待。
除去亚梅羁绊这个最大亮点,宿命难改的设定也是我比较欣赏的部分。
宿命论自古以来就争议不断,有人认为人一出生生命轨迹就已被规定,而一些豪情万丈者则斥之消极,坚信凭借奋斗便能逆天改命。
无法判断孰对孰错,毕竟目前谁都没有证据。
但在剧中,我们看到的是宿命不可改的答案。
知晓了未来的梅林,一次次想要改变未来的努力,都化作了促成未来的推力。
命运按照它自身的轨迹前进,即使是窥探轨迹的预见者,也终究无法对其产生一点干涉,这是多么可悲。
《梅林传奇》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其中涉及的亚瑟王传说会是打开你全新神话世界大门的钥匙,让你知道在希腊罗马神话之外的另一个神话传说。
亚梅之间那没有做作的纯朴情愫,会让你看到庸俗爱情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一些人说《梅林》是一部儿童剧,但至少我没看出什么幼稚的情节。
我爱这部剧,即使它并不完美。
在最后关头,梅林重获魔法后变出了只夜光蝴蝶,唯美如斯。
他笑得是那么地灿烂,因为他终于能帮上挚友亚瑟的忙。
我想我也是如此。
在《梅林》这回事上,我是栽了。
彻底栽了。
从没想到花痴会让我落到这个地步。
什么地步?
就是明知一部剧完全不在乎设定和逻辑,制作又马虎而粗糙,却一集又一集追看,看完骂,骂完再看,看完接着骂,而且骂得毫无创意。
因为这个剧连犯的错捅的洞都千篇一律。
从第五季第一集开始就明白得透透的,对这个剧,对自己。
不指望它会好起来。
但追还是追。
#Colin你厉害#魔法。
最了不起的魔法师。
建立统一强大的阿比恩。
让魔法自由。
万世之王。
很好。
剧情是什么?
最了不起的魔法师动不动就被制住被敲晕。
可以用魔法的时候不用,不需要用的时候用了又不会被发现。
战斗力非常不稳。
从来不去想怎样让魔法自由, 做仆人做得津津有味不要紧,总得匀出点时间精力来想想怎么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
万世之王是个大笨蛋。
反派连平面都说不上,屡败屡战也不知道哪来的军队,当初莫勾斯倒还有个男朋友可供差遣。
小莫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就罢了,后来打仗的时候怎么又不用魔法了?
他这么恨阿瑟(但是真的应该这么恨吗?
),不必在战场上 杀他,他忘了自己是魔法师了?
那条不该被孵出来的龙又是怎么回事?
如此这般大的小的bug像天上繁星,早就令人懒得吐槽。
然而懒得吐槽并不是忘记原谅啊。
(We never forget, we never forgive.)说到角色设定的不一致。
先哭一声高文。
前两季那么有性格那么倜傥的一位浪子,最后给糟蹋成什么样子?
他怎么可能被女人背叛?
什么女人有能耐背叛他?
更别提心头最痛的Lancelot之死(咬牙切齿)。。。
至于前面说得轰轰烈烈的“伏笔”却从来都没有下文这种让人踩空无数脚的缺德事,更是此剧的拿手好戏。
别用儿童剧来搪塞。
儿童是最认真的读者观众。
E.B.White说过:“任何人若有意识地去给小孩写东西,那都是在浪费时间。
你应该往深里写,而不是往浅里写。
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是最认真、最好奇、最热情、最有观察力、最敏感,且一般来说最容易相处的读者。
”这话的确不假,我家花生米对这个剧的漏洞看得非常清楚,前三季因为轻快幽默,她还是很喜欢的,后两季则很受她鄙视,看这个剧更多是为了陪着我娱亲。
她不迷这个剧。
然而我这个做娘的,为什么还执迷不悟?
不对,是悟了还执迷?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这恐怕是这个剧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其它类似问题还有:为什么中国人都知道腐败不好,但国家还是腐败下去了?
)我是栽在了演员上。
花痴是我的优点,但也是我的弱点。
一个硬币的两面。
不懂花痴,怎么能够充分领会生命的美好。
但花痴的对象演了一部弱智剧集,也只好万劫不复地沉沦下去。
从前多数花痴电影演员,就算那演员演了烂片,我看看也不过赔进去两三个小时,然后付之一笑,并沾沾自喜于自己的忠心。
电视剧完全不同,被它 吊上胃口,那个牵挂是很厉害的,时间方面的付出十分可观。
因为多年来不看电视(不看电视是多么明智),我早已忘了这种厉害。
上一次被电视剧迷倒,还是那部 《血疑》(阿姨你好资深)。
从那以后,以为逃出了言情剧的魔爪,却不小心掉进了这部打着儿童/奇幻旗号东东的迷魂阵。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Colin你厉害#这个剧的制作人,那几只杀千刀的**(此处请植入你所知道的最恶毒的说法),对讲故事和精工细做无甚兴趣和认知,但他们懂得怎样迎合观众。
这个剧也可以说是跟观众互动发展起来的产物。
开 始他们的确是想着小观众的,从我的孩子和侄女们,以及同事的儿子们的反应我看得出来。
但是越到后来,随着成年女性观众群和其他fanbase的加入(我是在第三季末尾开始看剧的。
Kate, it’s all your fault. XD),他们调整了取悦方向。
故事是要的,但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显然是各种“颜色”。
曾经读过《圣殿春秋》(The Pillars of the Earth),并写一个感想,在那篇感想里记下了:“《The pillars of the earth》,一本充满悬疑、描写活生生血淋淋、充满信仰的作品。
有些部分,作者执着于赤裸裸地描写暴力强奸和性爱,不是很对我的口味。
但无疑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Ken知道读者(大部分)喜欢读什么。
就像他在描写一段修士的戏剧表演时总结的:整个剧是颂圣的高尚的,但观众真正想看的是剧中的罪行、杀戮和死亡。
”这个观察,也适用于《梅林》。
故事是要有的,但观众真正想看的是美男、美女、男女、男男、幽默、动作、杀戮和死亡(etc)。
要做到这个,各制作人的道行有深浅。
像《神探夏洛克》那样的上品,你去看,上面的各项都有,但是故事更厉害,于是观众觉得非常满足,奉如瑰宝。
《魔戒》系列电影包括最新的《The Hobbit》,也是此中高手。
高手很多很多。
几乎所有成功的影视作品,都可以归类进去。
但也有很多不怎样的制作人,他们懂得行规,知道迎合,可是对故事掌握不太好或重视不够,艺术功力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那是没有办法弥补的事。
这样的制作人弄出来的东西其实更多,只要有一部分观众买账,他们就能做下去。
偶尔他们选对了好cast,就会出奇葩。
比如《梅林》。
《梅林》绝对是奇葩。
有前述那么多漏洞,收视率却居高不下。
为什么?
因为不同的观众都有要看的东西。
有人喜欢魔法,有人喜欢打斗,有人喜欢阿瑟和Gwen的爱情(是的,有的),有人喜欢老盖和梅林互动,更有大把人喜欢各种口味的骑士和小帕的胳膊,有人喜欢皇姐,当然,最多人喜欢的是阿瑟和梅林欢喜冤家式的关系,所谓的bromance,而我,则最喜欢Colin的表演和容颜。
这些东西,每一集都有一些,有时这个多,有时那个少,引得你欲哭无泪,欲罢不能。
欲哭无泪是因为: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欲罢不能是因为:下一集Colin又要被虐了,他被虐的时候最美了。
至于他为什么被虐,理由如果充足固然好,不太充足也只好将就了。
为什么不能充足?
因为要在故事中平衡上面那些元素,需要的才气和眼界并不小。
有时是看不到, 有时是看到了做不到。
偏偏这个剧的制作人把选对人的好运气错当成自己有才气。
当然故事其实是最最重要的。
在这个荒凉的世界上,我们除了故事一无所有,你听说过一个叫Pi的少年是怎样活下来的吗?
#幸好Colin实在厉害#其他同学可以看看上面的单子,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栽在了哪里。
于是乎,我们都栽在了制作人手里。
大结局播出,粉丝如同大战(呸!
)后的Camlann,哀鸿遍野死伤狼籍,制作人一定在得意狂笑不止。
幸好,先知曾经说过,万物有始必有终。
这个剧终于结束了,我解脱了。
下次一定先看好好再去追剧。
#Colin Morgan先生的一切作品除外#
终于看完最后一季,看到Arthur在Merlin怀里挂掉的时候我反而整个人释然啦。
怎么说,情节再怎么扯淡,反派吊炸天正派憋屈死,滚娘丑到一出场就需要手动打码,整部剧亮闪闪的地方还是挡不住啊。
能把故事编圆了其实是容易的,故事按正常发展往大了写也不难,能做到这些的多了去了,可是Merlin这部做到了甩其他剧八条街的事情,就是诠释好人物的成长。
应该说这剧其实是会讨巧的,在穷到主角受伤都舍不得泼血浆、男主一件衣服穿到头、特效让人欲哭无泪的情况下还能把片子拍得出彩,大概靠的是人物解读。
Merlin是走了多才的路才从一开始那个sweet heart变成了真正的great warlock的,从一定要救Morgana到可以大胆给她下毒,从最开始把Modred放走到三女神那儿故意放任他死,再到最后主动去跟Arthur告密,这心狠了不是一点点。
其实要给Arthur来选应该不愿意他这样吧,他只希望Merlin做他自己嘛。
但是就是剧里用烂了的那句,I had no choice。
其实Merlin真是让人心痛,他什么都做了,向来比出生入死更难的不过是违反原则,而这位young warlock呢,到后来整个就是恨不得忘记bring magic back的使命了,在Modred快死了那儿尤其,整件事就表明了他一个观点:魔法什么的爱谁谁,只要Arthur活着就行。
对于这样一个法师而言简直谦恭得太过分了。
到最后此人的价值观完全就是跟着Arthur走的,恨不得挡我者死,可他用了五部剧才逐渐领悟这点,然后已经迟了。
编剧大人真是好狠的心。
然后是Arthur。
在无数场合都感觉此人真是够了,说是伟大的确伟大,在Uther那种暴君治下长成这样也算难为他,要说可气也是真的可气,明知Merlin每次都是对的下次还是要不听劝,你可长点心。
可贵的地方在于品质,也许作为king倒不是最好的,但是作为所有人的朋友,兄弟们的大哥,作为骑士,甚至只作为人,Arthur是最好的。
他常犯错,骄傲,热血上头,但是他是光,他普照一切,他总会宽恕。
所以Merlin还是很会看人哒。
所谓Destiny真是害死人,根本就是心诚则灵而已,预言什么的最可厌了,给人看一眼未来难道就是为了让人清醒地往毁灭走,甚至像匕首那次让看到的人自己把自己往绝路上推,简直没人性。
谁给你们的资格轻易判断人的好坏,谁说你们可以随随便便定人生死,旧教那些神明所谓的审判实在太高高在上,简直想甩他们一脸的you know nothing。
把凡人的所有努力和诚心踩在脚下感觉很好吗,这不就是普通的变态而已。
有本事judge怎么没本事公平点,虚伪。
然后是刷新我虐CP底线的亚梅。
等待一千年什么的真是不要太刺激啊,嫌人家还不够惨。
关键是Merlin以前是多想Arthur知道啊,他被所有sorcerer寄予厚望,再加上自己那最难以出口又最深切的一份,这得是多沉重的希望,又是多无奈的绝望。
也许Merlin到后来是在骗自己了,比起让Arthur活下来,魔法是不是重见天日,自己是不是能被理解都不算什么,这深情简直感天动地。
要到哪里去找这种谦虚又聪明还长情的人,就是不提魔法和美貌【划掉】滚娘也和他没得比。
我猜这一对都快成Camelot私底下的官配了。
My only friend什么的,the only one I trust什么的,Arthur你确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临终的时候要说的才不是什么之前说过好些次的thank you,根本就是love you吧。
最后觉得在第一二季弃剧的诸位真是可惜了。
这么多看下来故事的内核的确是越来越好的,不过拖了这么久才进主线也真是让人颇不爽。
还是得承认这部剧离客观上的“好”还有距离,但是能让人喜欢也够啦。
人生就是一场打怪升级,在打怪中增强能力获得相应宝贝,扩大“朋友圈”,进一步打怪,进一步升级。
梅林的一生更将这场打怪升级演绎的淋漓尽致,这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中国的西游记,虽然将梅林和孙悟空相比有太多不同,但是仍有相似的一面。
看到将结束我不明白为什么导演将亚瑟写死了,瞧瞧把我们梅林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看完了我眸然醒悟 ,导演并没有将亚瑟写死,而是给了他永恒的生命,有三点证明,其一龙之语,其二湖里伸出的强壮的手臂抓住了宝剑,那是亚瑟的手臂,其三,当梅林眉发须白的时候背着行囊走向湖的地方,应该是去寻找亚瑟吧。
所以我相信亚瑟没死,而是成为了永恒的king。
在这部剧里我觉得主要是四个角色,其一当然是梅林了,之后亚瑟,盖尤斯,莫根娜。
开始我有些纠结于格温,觉得导演的选角以及编剧对其的定位实在是有些奇葩。
当了解这部剧后,我觉得根本没必要纠结于此。
这部剧的重点在于梅林亚瑟以及盖尤斯之间的幽默之间的友情,莫根娜作为黑魔法的主要反派引发的一系列正与邪的斗争,至于格温捡了便宜最后居然登上女王宝座,这,仅仅是戏了。
必须得吐槽,这是看“梅林”的destiny.。
总结了自己几条自己被摧残的后果。
1、审美观被毁。
看完第一季,觉得好看,决定当儿子的睡前故事。
我儿子对我说:老妈,那个奎尼长得好难看,你都比她长得好看。
我万万没料到,这个“奎尼”就是我以前看过的亚瑟故事中的美后:桂妮薇。
后面几季慢慢接受这个事实之后,每当滚娘出现后,我都努力找出她的美貌来,既然剧中男有、男二、男三……连强盗男都觉得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不晓得字幕组的同学们在翻译“我王后的美貌”、“在猪圈里也掩饰不住她的美貌”等等字样的时候是怎样喷饭的。
结果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忽视她那张硕大的嘴,似乎整过的又大又尖的鼻子,还有脸上两颗大痦子。
丑不是肤色问题,她哥哥依兰就是一黑人帅哥。
最后,终于悲催地发现,剧中所有女配角,哪怕只露一脸的都比她好看。
我真怀疑看了这部剧之后我能不能有正常的审美观。
为了纠正这个偏差,临睡前都上网寻找知音。
2、心胸变得狭窄。
好吧,我先接受滚娘美后。
再看看别的。
一直接受同性恋和同志爱。
不管是生物性的还是社会性的,总之自己爱谁别人管不着。
看了梅林对阿瑟的苦恋,我简直要犯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我深刻地发现,我其实真的不喜欢同志爱的。
梅林要魔法合法化吗?
no,他要阿瑟。
梅林真地想和阿瑟一起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美好的卡梅洛吗?
no,他要阿瑟关注他。
为何这么说,后面解释。
为了爱,他牺牲,他隐忍,而且十分地盲目。
比传说中的各类痴情女子糊涂百倍。
把传说故事中公认的情节胡编乱改可以宽容,但你不能打着魔法的旗号来演爱情剧啊,而且还是那么地庸俗。
帅哥阿瑟,除了剧中人口口声声说:他和乌瑟是不同的,他要爱,要正义,不要残暴,我可没感觉他有什么值得梅林爱的,梅林完全是中了龙的毒,相信爱阿瑟是他的destiny,I have no choice。
命运是这样的么?
梅林是我喜欢的角色。
直到最后一局,我都保留着对他的喜爱,渴望阿瑟能够看到他的本来面目。
最后,我连梅林都有些厌恶了,觉得他呆透了。
看到阿瑟临终前,两人冗长的表白心迹,我大吼:快kiss他啊!
你磨蹭啥啊?
虽然我百般地不喜欢那个骄傲自大从来都无视你存在的阿瑟,好歹是你爱的,都这个时候了你还不上你真想后悔一辈子啊?
编剧啊编剧,你生生地把一个毫无腐味的女子逼得不得不腐起来,你是什么水平?
3、不相信爱情好吧,再接受同志爱,再来看看第三项。
梅林是伟大的魔法师,但他深爱的人不知道。
他保护爱人,那个人永远都意识不到。
这叫爱么?
这叫自虐。
爱是彼此灵魂深处的接纳和认可,包括自己和对方最不堪的黑暗面。
我们的梅林完全不接纳自己,他根本不相信自己是天赋非凡。
他有那么多机会影响阿瑟对魔法的看法,但他在做什么?
阿瑟笨到不知道“坏的不是魔法,而是人心”么?
笨到不知道“普通人打不过巫师”么?
禁什么魔法?
给魔法制定律法才是正经。
梅林,你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魔法师,你和你爱的人内心到底隔膜到什么地步,才完全无法展现本来的自己呢?
要不就是智商低,要不就是情商低,跟一个完全不接受自己本来面目的人成天厮混,爱得死去活来,心里得多自卑啊。
爱情是人生命最大的痛点,这部剧倒是诠释了这一点。
4、不相信魔法我看梅林,完全是因为魔法。
相信这是此剧烂成这样仍然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原因。
魔法并不是什么魔幻,魔法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且至今仍然存在。
魔法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是个极深奥的哲学问题。
如果认可物质世界由心灵创造,魔法就是行得通的。
物质世界遵循的一些基本的法则比如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
到微观层面则是另一番景象。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心灵的力量足够强大,就能将意念变为现实。
这也是佛教所谓的神通,无论你采用哪个宗教的灵性修习方法,你的新了心灵力量可能强大起来,有能力打破现实法则。
正统宗教从不强调神通,因为心灵力量强大的目的是了悟真相,解脱轮回,或者重回上帝的怀抱。
然而人类贪婪、渴望权力的本性会腐蚀这种心灵能力。
在现代社会,你可以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高超的人际交往技术以及各种各样的天赋来获取权力,在古代社会,人类和精神宇宙联系紧密的时候,你也可以凭借魔法来获取权力。
魔法和核武器一样,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
善用者为白魔法,误用者为黑魔法。
越有能力的人德性问题就越重要。
我们的梅林善用魔法了吗?
他法力高强,内在却十分虚弱。
为什么乌瑟这种凡人之躯能够制造大清洗?
法力高强们的巫师们为束手就擒,杀的杀,逃的逃,是否能够使用魔法,竟然需要看一个凡人的脸色行事?
这种逻辑不合是故事存在的基础,我们姑且原谅编剧的脑残。
然而,就算魔法自身衰败,被乌瑟禁掉,梅林担负起复兴魔法的重任,那么一季的故事就足以完成,为什么要拖五季?
以梅林为首的巫师们根本是甘愿为奴,为权力之奴。
莫甘娜要利用黑魔法获得权力,而梅林呢,只是想成为君王们“合法的奴隶”而已。
否则,自己那一杆旗子振兴白魔法,再和黑魔法较量,让乌瑟和亚瑟们看看,什么是魔法善用不是更好么?
为何要苦苦哀求人间君王的榆木脑袋承认呢?
你们为何要卑微至此呢?
魔法不需要他人认可,它本身的存在就是合理的。
魔法的衰败有其必然原因。
编剧们没本事探讨里面的深刻之处,为了编这个故事,把魔法师(传说中最伟大魔法师)和魔法糟践成这个样子,不由仰天长叹。
5、闪光点:谁造就了命运?
既然给三星,那么本剧就不是一无四处。
有些剧集是不错的。
最有意思的是梅林看到了莫得雷德杀死亚瑟的画面后,处处提防小莫。
最终酿成小莫背叛的残局。
阿瑟被女神审判,他为了救小莫真心实意地请求女神原谅,但拒绝接受魔法;阿瑟抓住了小莫的情人,可以出于与小莫的兄弟情谊不处死她,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
说到底,命运是自己造就的。
倘若梅林没看到那个画面,以他的善良和宽厚,绝不会那么猜忌小莫,以至于阿瑟请求女神原谅,他会对阿瑟做出那样愚蠢的建议。
区分道德善恶的标准是:好人不会为了可能的恶而杀人,即使自己最终的命运是被恶人杀掉。
一个想改变预言的人,他改变的意图为令他变得狂妄而逾越善恶法则,然后因他的所作所为,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大概在第三季,梅林在水晶洞看到莫甘娜杀乌瑟,就曾经妄图改变预言,结果他促成的预言的实现。
最后他再铸大错,为阿瑟和卡梅洛的毁灭助了一臂之力。
这是本剧令我深思的地方。
人能看到未来么?
我的经验告诉我,能看到。
透过梦、占星、塔罗等等占卜工具,都可以窥探一二。
然而占卜者往往忽视了一点:当你看到未来的那一刻时,你的未来已经被你修正了。
你选择信这个结果,非常强有力的意念相信它,它真的会应验。
这也包括潜意识的作用,即使你的意识心不接受这个暗示,你潜意识接受了也会应验。
反过来也成立。
人对潜意识大海了解太少太少,就人的能力而言,大多数人掉进潜意识大海只会几下狗刨,甚至被淹死。
一个智慧之人,绝不滥用预言。
未来有千种万种可能性,你看到了可能性最大的一种,而它的到来,终究由你自身的心灵力量,你对它了解得少之又少的心灵力量来决定的。
拼命阻止预言实现的行为,含有强大的情感力量。
而情感力量无论正反,都是促使它发生的动力。
对待“看到的未来”,最好的态度是平常对待:这只是未来的可能性之一。
你只需问,此刻我又没有做感到对的事即可。
我是先看书后看的电视剧,当时,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便是第四本上 格温的封面。
朴实、和善、友好......使我一遍遍的想着,这该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呢?
然而,电视剧里的动态角色与静止的封面人物毕竟有所区别,但并非以貌取人的我,看完之后对格温不自觉的带了点反感。
回忆起来,在第一集的时候,格温一本正经地对梅林说:“我喜欢普通人,像你这样的普通人”,而后,又娇羞地来了句:“谁会喜欢亚瑟呢”,可见她的心口不一。
还有,当时的她望着莫佳娜的背影时,对梅林说:“有些人天生就是皇后的命......我不是嫉妒,我希望那样” 可当她与亚瑟开始“地下情”时,她还不知道莫佳娜是亚瑟的姐姐,也就是说,当时她在明知莫佳娜会成为亚瑟正妻的情况下,还对亚瑟提出:“我希望这样的局面有一天会由你来改变”(指希望亚瑟将来能够打破尊卑来娶她),同时,表面上依旧效忠着喜欢亚瑟的莫佳娜,不知那时的她心中作何感想,但不得不说,格温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对于莫佳娜,总是感觉心酸与遗憾。
观众也不都是瞎子,即使她在全剧中被界定为反派人物,但大家对第一部中莫佳娜的个性、勇敢、善良、明智一定都看在眼里。
说到底是那个预言,尤其是那些相信预言的局里人(盖乌斯、巨龙),尤其是盖乌斯,谈到预言便闻之色变,即使是莫佳娜最茫然无助的时候,他也只是一味地糊弄莫佳娜而不是给予她正确的指引。
他是看着莫佳娜长大的人哪,难道还不清楚莫佳娜那些好的品质?
他只是一味地视之为异类、邪恶之物,一味地怂恿梅林放弃莫佳娜,本质上,盖乌斯也做了和乌瑟一样的事。
而梅林,如果他能够一直听从自己那善良的本心,一直奉献着他那大爱,说不定莫佳娜会成为梅林的好助手,莫德雷德也就不会有那悲惨的命运了。
果真如此,梅林抒写的将会是另一段更深刻的传奇了。
说到底,贯穿全片的就是那个预言,那个先入为主的偏见,是它,塑造了每个人物的命运。
梅林因它而自信、强大、因它而无私;傲慢轻人的亚瑟因它而不断自信、不断肯定、不断被包容、不断被塑造出好的性格;格温因它而将自己的小聪明顺理成章,修成正果;莫佳娜因以前所有的付出都没有得到回报;莫德雷德因它而始终无法得到梅林友好对待;乌瑟因它做了许多错事依旧无人惩罚;盖乌斯因它即使多年以来助纣为虐也能得以善终......我特别记得《暮光之城》中爱德华对于爱丽丝能够预见未来这一天赋的评价:“爱丽丝所看见的未来都是主观的......我是说,未来随时都会改变。
”预言、预言、该死的预言——那些先入为主的偏见。
可以说,正是那些局里人的深信与犹疑,推动了那个预言的成真。
平时玩游戏时我最喜欢的就是魔法师这个角色,也许有了这个因才会在看到梅林第一眼时便喜欢上了这部电视剧.有研究心里学的朋友对我说:喜欢魔法的人是因为他们对未知世界有一份强烈的好奇,他们喜欢新的事物,新的开始,同时他们也对自己面对的现实世界有些无奈,然后内心深处想要逃避.也许吧!在亚瑟的父亲乌瑟王统治时期魔法是被完全禁止的,魔法师们就像过街老鼠一样见不得光.而这一切命中注定会在梅林法师的努力下改变.剧说梅林在孩童时期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魔法天赋.只是他还没有学会怎样控制魔法.当然他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更多的知识,哪怕只是控制自己脾气的小问题.梅林很少使用魔法,因为他是亚瑟王的贴身仆人,一旦被人发现他的性命可就不保了.看了大约有十集了吧,发现他的魔法也就是点点火,把人推倒等等,都没有摩根娜的法术多.但是当看到他愿意去替亚瑟修复冬之女的两界屏帐时,我问自己可以为了使命无所畏惧吗?或者失去所有只为成就别人.可以吗?忠诚,勇敢,善良等等一切人类所拥有的美好品质在危机的时刻有能有几人还去坚持呢?"良禽则木而栖"请问当敌人对大势以去的你说这句话时你会如何选择?这是体现忠诚的时刻!!当战争真正到来时你会去第一线吗?那可是每日面对生与死的时刻.当你手只的食物不够多的时候,你还会把食物分给快要饿死的人吗?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走向死亡.不知道是未来的哪一天,但终会有那么一天,那只是你的终点吗?
说实话,看到第五季的今天,我是必须得耐着性子才能看下去了。
刚开始很开心终于有一部长一些的魔幻连续剧可以追一下,而不只是魔戒的三部曲,再加上BBC的金字招牌,觉得不可不看。
但到今天,从来不爱在网上发贴吐槽的我实在是有点忍无可忍了。
剧里人物性格单调,好的一味地好下去,坏的一味地坏下去,似乎每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只有一面性格。
梅姐以前和现在的性格变化也是如此的黑白分明,没有任何过渡,实在让人惊叹编剧的一根筋式思维,他还真将这部剧当儿童剧来编了哈。
亚瑟和梅林的关系就象唐僧和悟空,每次悟空说“师傅,有妖怪!
”唐僧一如既往地不听不管,脑子变成花生米大小,只剩下一腔热情的愚勇,似乎以前遭受过的经验教训又清了零,从头开始。
卡梅乐里的人物和梅姐就象真人版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喜羊羊永远能识破灰太狼的鬼计,灰太狼永远都是计划失败,但永远都打不死,既使被人扎过刀子……以这样的心态看,倒也充满乐趣了。
此片只能当其它剧的空档期用来练习英文用了。
如果梅林传奇可以更改结局,我倒是希望牺牲的是梅林,作为一部定位为儿童剧的电视剧如果一定要以这样生离死别的be来收尾的话,最好的结果应该是梅林在告诉亚瑟真相后代替亚瑟殒命,类似一命换一命的方法。
这样梅林也完成了他的destiny亚瑟也能继续治国完成自己的destiny,也算是另一个角度的he。
梅林告诉亚瑟自己会魔法的真相后,亚瑟就会明白魔法其实并不是完全邪恶的东西,往日种种和梅林对于亚瑟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亚瑟能正视自己对梅林的感情,也因此能对魔法有所改观,魔法也能以一种更正确、更合适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上,梅林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就是他在被抓时对莫甘娜说的I would die happy梅林作为大魔法师沉睡千年,在亚瑟王最需要的时候将会苏醒,这样的结局应该也是能被大家接受的,而不是滚娘继位??
滚娘不就是打酱油的吗,有她什么事。
当然其中还是有一点点小私心。
小梅一生为了亚瑟几乎倾尽所有,除了盖乌斯没人懂他付出了什么,就算是亚瑟死的时候可能也只是隐约猜到了梅林为他做了很多事情,但梅林从来不求回报,亚瑟不懂梅林为了他多少次赴死多少次流泪,只有梅林死了,亚瑟才能真正在漫漫余生中回味这些。
PS:梅林那张脸实在是太萌了,不想再看他难过了!!!
是时候让亚瑟难过一下!!
四星给人物关系和颜。
情节没有星。
《梅林传奇》一开始就是而且最终也是儿童剧,亚瑟和梅林的感情莫名其妙就好了起来,第一季第一集还素不相识一个追打一个逃窜,第二集已经斗嘴争执一点儿不认生。
这样的交情大概也只有5岁儿童才有。
虽然很多人抱怨卖腐卖过分了,编剧自己也承认有些情节是太gay了,但至少就播出来的那些看(删减掉的不敢说)gay不gay什么的其实无关紧要,关键是Merlin那种I was born to serve you的宿命深情。
之所以显得gay一是因为虽然扮相是青年但情感设置还是5岁儿童那种单纯和执著的设定,二是君臣之分(也因为这是儿童剧)就压根没有被当回事,三是……人设就这样了完全没打算搞复杂。
剧情没逻辑到这个地步,情感和人物塑造却令人印象这么深刻。
除了两个主角,王后、骑士、御医、国王及王姐等一众反派的形象都非常鲜明,联系也和主角们差不多深挚。
这版王后的颜虽说实在不怎么样,感情戏也统统不来电,但那聪明伶俐和出身虽低却天生有女王气场的形象还是让我觉得很可以为她单独立传了。
(感情戏不来电甚至让她向往权力的特质更深刻)剧里的矛盾冲突主要两个:卡美洛王国和魔法的冲突,服从命运和改变命运之间的冲突。
因为剧情经常漏洞太多,这两个理由显得太过蛮横,不仅压在人物们的头上,而且把他们的大脑都K掉了一块。
但编剧的机会好像就在,两个被K掉了大脑的角色,他们之间的情感互动好像更强烈更没理由了。
爱就是爱,恨就是恨,死就是死,需要就是需要,愧疚就是愧疚,欺骗就是欺骗……后面我已经不看剧情了,快进着看主要人物间的互动。
也不知道是第一二季真的足够好(可疑),后面放开了手写同人,还是这剧本来就是编剧的一部脑内同人。
人物远远超越了剧情,支离破碎的故事反倒成了支离破碎的传说,观众不计较来龙去脉,从不连贯、自相矛盾的情节里一半观察一半想象,获得一些激动人心的印象。
偶然看到一句话:“人们提到亚瑟王,就会提到梅林。
”或许这就是编剧的脑洞来源。
不是亚瑟也不是梅林,而是“亚瑟王和梅林”的故事。
台词说,梅林是魔法本身,是海洋、天空、大地,我想不如说他在这里代表了不列颠的精神,通过石中剑选择了他的王,然后又在宿命中结束传奇。
梅林和亚瑟王是同一个故事的两部分,通过梅林的故事来述说亚瑟崛起和殒落的过程,这倒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构思。
但是编剧并没有选择复杂情节或是一些漂亮的魔法,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两个少年人后来是青年人的感情上面,并且省劲地让这种感情变成了默认设置和动力。
梅林就是为亚瑟王而生的,在整个故事里,他们再也没有分开甚至都没有任何分开和变化的可能性。
任何外力诸如命运都只能在摇动中进一步显示出这种联结的紧密。
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联结,不管发生在谁与谁之间。
并且这种联结因为儿童向的设置和很多时候移除了逻辑影响而更加坚固。
(然后,还发生在两个漂亮的青年人中间。
这倒也是让情感更坚固的一种办法,性别多了会复杂。
)结果王后被排除在外,兰斯洛特更是没有发挥什么传说里他应该发挥的功能。
(我都把普通向电影开头想好了:王姐带着私生子莫德雷德大举来犯,青年亚瑟王忙于战事数月不曾回宫,青年法师一面服侍国王一面私下里统战德鲁伊,王后坐镇后方处理政务却发现自己怀了兰斯洛特的孩子,潜入城堡的奸细以此为由撺掇本就渴望至高权力的王后借机政变……)一个现实的爱情故事总是复杂的。
猜疑、斗争、变心、由爱生恨,风险无处不在,杂质难以忽视。
绑定了“命运”的尚方宝剑多少能让观众安心一点(另一种说法是“反正他们是男主和女主嘛”)但是简单地宣布“他们是命定的xxx”不够,一个普通的故事会有破绽,挑战观众内心的疑惑“你说他真的喜欢她吗?
”《梅林传奇》给梅林安排了一个初恋即失恋,这大概也是全剧中唯一一处可能有裂痕的情节。
想想看梅林都说出“咱们回老家过小日子"这种台词了……然而这压根没被当成主要矛盾处理,就像亚瑟和王后看着跟形婚似的。
有逻辑的、从情节和背景出发的故事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抛弃了逻辑的编剧才能内心毫不怀疑地把(他需要的)感情的深度和纯度一口气推到破表。
(然后让其他关系全都变成陪衬)这也给故事增加了童话色彩,在树林里盖一座糕饼屋真的不会爬满蚂蚁吗?
不重要,你知道有一对姐弟逃到了糕饼屋就可以了。
所以,为啥他们总是不补刀呢放着好人逃过性命坏人继续作乱呢?
为啥这么关键的问题全都选择性给忽视了呢?
为啥这种时候想不起以前用过的xxx法宝,为啥性命攸关的时候不早点叫龙来救呢?
不为啥。
你知道他们感情好就可以了。
后面大家也都是这么看的。
从前有两个好朋友(或者恋人,随便怎么看),他们特别要好,特别要好,特别特别特别要好……后来有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等了他一千年。
需要逻辑吗?
不需要。
需要故事吗?
有一个坏人,有一些好人,他们打来打去的,后来又有了新坏人,好人之一之二变成了坏人,他们又打来打去的……然而这两个好朋友,真的是特别要好,特别要好,特别要好……后世的人再也不能把他们的名字分开。
不管传说多么混乱,唯有深情通行无阻。
(我要去开个公众号放这些东西)
耐了5年的性子看完了。。。
终于完了 几度想弃剧都坚持下来都是因为Bradley和Colin 大结局太狗血不过也在预料之中 滚娘终于滚了 二瑟和梅妃其实是去那个小岛过小日子去了啦
实在看不下去了
看到滚娘还是会跳过,是什么原因让老纸追到第五季了!!!!不好看!!!
···烂的就是个结尾····毁了全部
最终季完全可以用天雷滚滚来形容了。大概是第二集居然出现了半透明的外星人。是否穿越来的不好说,反正看着就像大号胶质充气糖果。最后一集的最后一个镜头梅林居然下了大卡车。还斜挎着邮包。天!好吧,除了亚瑟那句谢谢之外,导演没让观众看到更多腐情,我严肃的告诉你一句,小心晚上观众扒你家窗户
一部看了五年的剧,你给我这么个结局,一个死了一个悲伤的永生,帅哥美女都没个好下场,唯有天雷滚滚的滚娘娘一统江山。编剧你让死心塌地追剧的人情何以堪!!
看不下去了....
鸡肋
rnm退钱
最终我弃剧了!
结局实在是太雷了。。。虽然是历史,但还是不能接受滚娘娘的QUEEN模式
可算结局了
第一次知道亚瑟还有梅林的时候很惊艳,可这个结局确实是认真的
草泥马啊!!!!完结了!!!剧终了!!!亚瑟死了!!!!我了个去!!!
还是蛮科幻滴,是学习英语的好剧!
还行,别误会,我挺喜欢这部剧的腐向的,我只是不太喜欢这部剧最后对亚瑟和梅林之间关系转变的处理,我理想的结局应该是:梅林告诉亚瑟,我是魔法师,亚瑟扶着梅林的脸颊说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看完了结局后,我意识到我之前错的多么离谱。结尾并不是预料中的“如史诗般宏伟壮大” 、“快节奏的战场厮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安静私密的,关于两位主角的场景。而其他角色只是略有提及(除了滚娘),被粉丝吐槽的滚娘一个黑人皇后继承了英伦三岛的皇位,太扯淡了,你以为你是在瓦坎达?
看在完结和结尾那虐心的份上,多给了一颗星。是什么让我坚持看完了这部从第一季就开始给一星的英剧?only you Bradley James.
坑爹结局。。。
结局让我觉得被捅了一刀,我想去找编剧捅他一刀,顺便五季的无数bug再补一刀,最后为了滚娘我要再捅导演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