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第二章时,对波利尼西亚人很感兴趣,遍查互联网,似乎《人类星球》的第一集就是有关在海洋上生活的人类族群。
遂找来观看。
这个纪录片的很多故事都令我非常感动,看下来可谓一发不可收拾。
想每一集都写一下自己的所想。
第一集 海洋这一集的海洋之美让我赞叹不已,有点庆幸自己由于没找到资源而下了6.5G的版本。
海洋很多时候不像海洋,而像沙漠的风暴。
第二集 沙漠通过这一集了解了几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
尼日尔:名字类似的尼日利亚是非洲发展势头最猛的国家,人口也相当多。
尼日尔则大部分地区处于沙漠,最近局势稳定,国家想招商引资,但对别国吸引力不大。
而且国家的资源也少。
看到为寻找水源殚精竭虑的图布女人,不知作何感想。
马里:也是个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内陆国家,但南段地理条件好一些,所以大多数人口都在南边住。
我很喜欢一部电影叫《上帝也疯狂》,讲的是活化石布须曼人。
布须曼人觉得白人美女很丑,因为浑身发白像有白化病,或者像蛆,头发的颜色像魔鬼。
我非常喜欢这个细节。
这部同样讲沙漠地区人类生活的一集也有几个地方颇可玩味儿。
一是马里捕鱼节出现了好几把枪,目的是鸣枪开启比赛。
二是片尾花絮部分,讲到摄影人员将热气球错降到城镇附近,导致好多小孩来找他们(摄影人员对此似乎深感懊悔),有一个小朋友问:“你有没有给我带礼物?
”第三集 极地一直对因纽特人的生活十分神往,从冰屋、狗拉雪橇,甚至到黑暗料理海豹腌海鸥也有兴趣。
印第安人蔑称因纽特人为“爱斯基摩人”(吃生肉的人),从成片来看倒是确有道理……没有木头,哪来的火呢?
趁潮汐降下,冰层里的水褪去,跑到冰层下面捡海鲜,的确是颇为曼妙而惊险。
独角鲸似乎是独角兽的原型,如此美丽的造物被人猎杀,真的令人不忍。
一直很想尝尝鹿肉,但鹿科生物都很难驯化,想吃的话只能吃野生动物,今天想到,不一定,我可以吃驯鹿。
毕竟是唯一被人类驯化的鹿类大型哺乳动物。
此外极夜对我而言有种难言的吸引力,想想看,睡醒了仍然是黑夜,不论做什么都假装和平常一样,但确乎不太一样。
这种寂静与黑暗的环境,会弱化与他人之间的联系,真的很适合思考。
第四集 丛林在热带雨林,只有少量阳光能够照射到地表,因而地表植被稀疏,甚至比沙漠还要贫瘠。
很多动物在树梢生活。
雨林猎人将树蛙的毒素注入体内,认为这能够为其提供速度、力量的buff。
他们用吹箭捕猎树间的猴子。
至于地面,则食用昆虫比如狼蛛。
知乎上曾为雨林中为家人冒着生命危险采蜜的故事长吁短叹,毕竟如此玩意,我等去超市便可信手买来。
我不大同意这种看法。
这类珍惜现代都市人996生活的感想,在《人类星球》这个纪录片的评论区属于主流,实际上这是一种肤浅。
我们人类是为狩猎采集而生的物种,而不是为城市,我们的祖辈,在最漫长的岁月里都是一群快乐的猎人,只为自己亲族的温饱而活,而不为更宏大的主题。
我们才是被文明异化的一族。
第五集 山脉生活在阿尔泰山的哈萨克人,驯服猎鹰来帮他们在荒野捕猎。
埃塞俄比亚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第六集 草原又遇到了拥有神奇语言的布须曼人,话说这两个捕捉羚羊的猎人,虽然身上仍是部落服饰,但一个脚蹬皮鞋,一个跨双凉鞋,还都是西方世界蛮时髦的款式,实在是很搞笑。
其实有可能他俩只是向摄影团队展示一下他们的狩猎技术,不一定完全是靠此谋生,就像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树屋,不过后者可能是在某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复原”,当地人自己大概并不记得树屋的历史。
狩猎采集部落的很多技术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因纽特人的冰屋技术就可以带到外太空去。
第七集 河流一旦这个纪录片里出现蒙古人或者东南亚人,我就能想象出他们的困难生活是源于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是他们国家的穷人),而非是任何“表演”性质的东西,所以为什么我会怀疑非洲人的技巧是为了向摄影人员讨巧,就像中国各地的民俗旅游村?
我实在是搞错了。
巴西热带雨林区生活的人,将旱季作为多产的日子,而雨季是贫瘠的日子,这实在是很有趣。
有什么讲述热带雨林的纪录片吗?
第八集 城市
河流篇的作业11.21对于自然,我们或敬畏,或斗争,或利用,在自然面前人类显得渺小而又格外伟大。
《人类星球》通过讲述不同形态的河流边人类的生活方式,来表现人类与自然亦敌亦友的关系。
虽然生存之道道阻且长,但劳动人民仍然运用他们千百年间沉淀的智慧找到一条与自然共生互惠的道路。
《人类星球》几乎把摄影技术用到了极致,通过大量的航拍、俯拍、升格镜头,影片向我们展示了河流变化多端的瑰丽奇观。
在拍摄山酿横渡湍急的湄公河时,摄像机处于俯拍角度,并且使用了大量航拍手法。
在画面中奔腾的湄公河映衬下,山酿渺小的身影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却又越发伟岸,伴随着紧张的音乐,带给观影者以震撼的心灵感受。
段落的最后,镜头逐渐拉远,山酿在画面中逐渐变小至无法看清,大自然的雄伟壮美在镜头中给人无限的敬畏。
影片中的仪式感场景常常能引起观影者的情感共鸣。
如喜马拉雅山下的那个家庭,影片使用了大量的跟拍和特写来刻画孩童对上学的渴望和父母亲的殷切期望,充满仪式感的上学之路同样考验着他们的胆识和智慧。
人类坚韧而渺小,但他们同样伟大,对自然本能的敬畏并没有消磨他们的意志,阳光下的“冰雪之毯”美丽而又暗藏危机,人间的亲情,敢于同自然作斗争的勇气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仪式在影片中被放大了,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下,仪式感产生了一种戏剧化效果,撼动着观众的心灵。
纪录片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达着传承的主题。
对一颗无花果树三十年的照看可以为雨林中的部落建造一座生命之桥,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无花果树五百年的寿命同样显得那么短暂。
残酷的环境折磨过一代人,生命在不断消逝,但智慧经验却能源源不绝地传承下来。
现代人已经习惯将自己摘出食物链外看待这个世界,但《人类星球》带领我们重回自然,或在东南亚奔腾的河流边,或在青藏高原肆虐的寒风中,或在非洲酷烈的阳光下重新反思生命的意义。
人类在一代代的传承中适应自然、抗争自然,直至最后征服自然。
《人类星球》 通过真实的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现恶劣的环境中人类原始的野性与纯粹,非凡的智慧与意志。
在残酷的自然法则中,生命是非常简单而纯粹的存在,人类组成文明,而文明的伟大没有优劣之分,生命存在即是合理。
第一集为了一筐好价钱的鹅藤壶(小时候咱也爱吃后来多年不见的笔架)在惊涛骇浪的峭壁上艰险的捕获、贫瘠土地上的人类以命相搏的捕鲸行动、海豚助力捕鱼、仅靠一口气一把叉下潜深海捕猎展示了人类水下生存的极限。
第二集……第三集……待整理第四集关于丛林(jungle)生存故事。
烧烤狼蛛、炫耀羽毛的男人、养宠物猴的部族、建造雨林树屋的拍摄过程、原始的捕猎劳作和艺术的关联,多的是给你开眼和带来思考的画面。
第五集关注高海拔山区,哈萨克16岁的捕鹰少年和眼神潇洒的小鹰、少年和窃贼狒狒的较量、硫磺和火山口的绚丽色彩、新几内亚岛吃蝙蝠的部族只是为了补充蛋白质改善生活,呵呵哪里说的中国人吃蝙蝠。
第六集草原上抢狮子的口粮、和鸟类合作寻找蜂蜜。
第七集湄公河湍急的水流和缆绳上的胜似闲庭信步强烈的对比视觉冲击让人慨叹其生存的勇气,仅仅是为了收获晚餐时的两条大鱼;冰川上行走攀爬匍匐一不小心掉进冰河只能活8分钟的藏民一家三口就是为了送孩子去百公里之外的学校去上学,而沿途风光无限;加拿大炸冰河的奇观;收集乌龟蛋孵化放生是为了下一季村民的口粮;用无花果树根搭起可生长500年的抵御洪水的生命之桥;多的是你叹为观止的见闻。
第八集上乘皮料竟是鸽子粪泡过特别柔软;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竟是150万只蝙蝠的家园,也未可知新冠肺炎和这里又有什么关联。
最吸引人的还有每集最后镜头背后的故事。
这是历时三年拍成的纪录片,发掘各种人类独特的生存技能和聪明才智,跟拍就是挑战极限。
有什么理由不给五星呢?
There is just no doubt. If we are to continue living in cities, We `ll have to stop stripping nature bare with no thought for tomorrow. What we do in our homes and in our streets affects the entire planet. The future of our civailisation depends on us restoring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urban jungle. Can we do it ?There are clear signs of hope form around the world. We do have the intelligence and ingenuity to adapt to a changing world. The ancient art of falconry now helps protect the modern city of Dubai. We can work hand in hand with nature to solve the problems we face. In India we train fig trees to make living bridges. And we team up with elephants to extract valuable timber without trashing the whole forest. We can think as a community and plan ahead. In Mali, The fish in this lake are shared out only once a year. When we work together, it`s incredible what we can achieve. Everyone in the mud city of Djenne collaborates to protect their sacred mosque. We have such spirit and such bravery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If we combine these natural abilities with the best of our imagination and our biggest ideas, then surely our cities can adapt and change.The destiny of our planet is now in human hands.
《人类星球》这部电影是我在高三的时候看的,记得当时老师是为了缓解下我们的高考压力,调节下心态.确实、这部电影让我紧绷的情绪松懈了许多.这是一部英国电视剧的番外篇.《人类星球》讲述了80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其中还未在电视荧屏上出现过.从冰封万里德北极到烈日炙烤的沙漠,从充满力量与野性的草原到神秘莫测的热带雨林.据说,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摄影组历时四年.走遍七大洲、六十二个国家,用镜头探寻人类在最严酷的条件下寻找适应环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径.探讨人类与自然间复杂深刻的关系.在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之前,我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野人的存在.我以为所有的人都跟我们一样、进化了,活在了现代.当看到那电影时我惊呆了、很是兴奋.值得庆幸,还有那带有野性的人类存在、为人类保留了那份纯洁.他们过着那没有污染的原始生活.没有名利、物质之争.他们只有食物链、动物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只有他们是纯粹为了生活而生活.他们是一群最善良、朴实、纯真的人类.同时他们也是最强大的,他们可以在十几米高的树顶搭建房子、他们可以空手就打死一只野兽、他们可以利用简单的长矛就杀死一条凶猛的鲨鱼····这一切都是来自野性的力量.在我们看来、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人有那么大的能耐吗?其实人的爆发力是很强的,每个人都有一股潜伏的力量.我们因为生活在这安逸的环境,那些野性早就散失了,我们已进化成了完完全全的人了,不再有动物的野性.不再有那种野性的勇猛,变得猥琐了.这是值得悲哀的····!还有生活在喜马拉雅山的一群原始人,他们一年所遭受的雪崩就有几千次.我在想他们是怎么生存下来的,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随时弱小的生命都会被那无情的雪崩带走,也许睡一觉就再也不能醒来.大自然是无情的,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他们都能生存下去,可想而知,他们的意志力有多顽强.我真的感觉好惭愧.而今,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让人失去了太多东西.我们习惯了安逸舒适的环境,不再有那原始的勇敢与顽强的意志力.我们习惯了物质生活,丧失了原始生活的本质.我们不再是纯粹的为了生活而生活,又有多少人为了追求名利、物质丧失了人善良的本性.显露出自私与贪婪的一面.只能说是社会变了,人也只能随波逐流了.在这个商业性社会里,现在说的最多的是:“还有什么是真的?” 人最终还是会回归自然的.我是个崇拜自然的人、我喜欢山、水.每一次与大自然接触、都感觉有别样的心情.心情经过自然的洗涤、变得格外舒畅.深呼吸着大自然赐予的新鲜空气、感觉心宽了很多.只有在大自然面前我才能够真正释怀,只有自然才是真正纯洁的.那里没有污染,没有嘈杂····
长时间的呆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忘了在广袤的世界里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现在我有幸了解到。
不得不感慨自己真是只井底之蛙。
那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类凭借自生的智慧,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力让我见识到了真正的人类是怎样的,他们以何种方式在继续他们的生活。
物质的匮乏,环境的恶劣都无法阻挡人类想要生存和延续的欲望。
你看他们为了获取数量微小的食物铤而走险,你还好意思再浪费食物吗?
你看他们为了与喜怒无常的自然环境斗智斗勇,你还好意思抱怨你生活的环境不够精致吗?
你看他们即使物质匮乏也懂得感恩,你还好意思再只是一味的索取?
令人敬畏的自然,令人敬佩的人类。
看到唤鲨人捕鲨那段,当那个似乎带有神力的唤鲨人用简陋工具套住鲨鱼时,突然觉得凶狠的鲨鱼是那么可怜,然而自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的悲悯之情似乎来的有些不合时宜。
我以为被捕到的鲨鱼会被无情猎杀,可怎么想得到唤鲨人把鲨鱼放回了大海,因为他想要保持住唤鲨传统的生命,他害怕鲨鱼数量骤减以后子孙后代再看不到鲨鱼了;没有鲨鱼,唤鲨人的存在不再有意义,整个民族的生活也不复存在。
“the number of sharks is in serious decline, i worry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without sharks, our way of life will die.”唤鲨人朴素简短的语言里表达了怎样一种谦卑又宽广的面对自然的态度呀!
而现在人类的生活里,不断喷涌的欲望除了带领我们加速走向我灭亡以外还能给我们什么?
就如前面讲印尼小岛捕鲸看似有些残忍,然而了解整个村子齐心协力用简陋的工具捕鲸不过是为了生存以后,反而觉得他们在努力与自然界保持平衡。
这与为了满足个人欲望而借助高科技手段大规模猎杀鲸鱼是有本质区别的。
前者保有对自然的敬畏,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原则下求生存,后者却是为了一己之私,妄想改变自然规律,统领自然。
看着游回大海深处的鲨鱼突然无法克制的泪流满面了
我亲自选出的影片,也是我的一大发现,很少有这种接地气的自然人文纪录片,而且充满了人类学的意味。
只不过它的音乐有点一惊一乍的。
第一集的西班牙两兄弟在海浪间穿梭,弄下来的东西叫鹅颈藤壶,这种藤壶长得确实有一个鹅脚形状,但除了透明的胶状物质,我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
一个小时以上就能收获800欧元,毕竟是太危险了,所以我知道他有个外号叫做来自地狱的海鲜。
我在网上查了资料说这种东西很难保鲜,放在冰箱里两天就失去了风味。
这种东西太娇贵了,肉很少,而且一般只是用海水煮,但是却鲜甜得很,气息浓郁。
接下来是激动人心的印尼人捕抹香鲸,现在居然还有这种画面。
八十年的禁捕是针对机械化渔船的禁捕,但是这种小村落的抓捕却被允许了。
但一年只能六条。
太激动了,小伙子一跃而起,把鲸叉击中了抹香鲸的背部。
又击中几次以后,鲸彻底没有了力气。
巴西的渔民,连帮助他们捕鱼的海豚,每只的名字都能叫出来,这确实是让人非常非常惊奇的。
很明显,他们比印尼人有钱多了,都是开着小轿车来捕鱼。
而夏威夷的冲浪历史有1000年之久,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项神圣的活动,特别是女人特别善于冲浪,我想当年美国的新移民看到这一点,一定是特别惊奇吧。
shark caller是一种让人惊叹的职业!
巴布新几内亚的老巫师能够召唤鲨鱼,并且捕捉到。
我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直接躺床上了,不再往下看。
可能是因为兼具了大自然和适应其中生活的人类这二者元素,比起以往看过的自然与动植物纪录片要印象深刻得多。
可能这就是人的自私,比起来动物,还是更关心人类自己。
海洋沙漠草原高山,那里的人们生存的多样性和其中的智慧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房子建在水上,生活在船上,潜水五分钟以上去到十几米深水底捕猎的海洋一族,我是跟着憋气的,还没到水底我就忍不住了;凭借一人两人的力量居然就能捕猎鲸或鲨鱼,当然像抹香鲸这种大块头,还是得两三船的人合作;在十几米高的树上建屋生活的部落里的人说,就见过一个人掉下去过,对于小孩在屋外活动大人都习以为常。
还有在狮群嘴下抢夺猎物的族群,就是凭着一股气势。
不论是鲨鱼,鲸还是猴子,很多部落的人对于要捕猎的动物是怀着敬畏和尊重的,但不是供奉起来不吃,而是祈求他们能够被自己抓到,站在他们的角度,这样一种情感并不荒谬,大概有点像农民种地,种粮吃粮也爱粮。
还有人与动物的合作,有人和海豚默契配合,海豚赶鱼渔人收网,不知道最初是哪一辈的人和海豚开始的合作,海豚又是如何一代代的把这联盟教给后代;非洲草原上的一种什么鸟记不得名字了,能和人配合着,带人前去捣蜂窝,拿蜂蜜,解说词逗得很,人如果不给鸟留点蜂蜜作为合作的酬劳,下次或许就把人带到狮群里去。
不管怎么说,看多了城市生活相对的步调趋同,了解各种自然环境里人们生存方式的多样性,是一件乐趣,也让人觉得谦卑。
用三十年的时间和几棵无花果树,长成一座五百年的桥;在六年一遇的沙漠之雨中,马里孩子的笑容;无需任何装备,在二十米的海底呆足五分钟;一舟一桨一索套,便能生擒鲨鱼…把人类重新放进食物链中,再去思考极端地理环境下的生存困境,文明延续上万年,人类最迫切需要面对的依然是温饱。
与他们生存所需的惊人忍耐和胆识相比,我们的生活何等轻松和奢侈。
正如沙漠那一集最后的旁白所说,Against the odds, they have turned a life of thirst into a thirst for life.
没看完
BBC出品!
高高兴兴看到一半发现是臭名昭著的造假纪录片,跟吃了苍蝇一样,后面几集怎么看怎么假。取景挺美,当旅游片看吧,里面的生存环境和场景的确都是极端少数案例,实在没有BBC就只好造假了
差评,居然是造假的
真的是(`Δ´)ゞ
虽然才看完了第一集,但是5星绝对是不足以表彰他的牛逼的。另外,电驴可以很方便的搞到1080p的版本,一定要看1080p。
造假
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总是能创造出许多神奇的方法生存下去。人与自然总是相互适应的。
看完世界各地达人的谋生技能,顿时觉得自己退化了
完全被分数震撼,看完感觉很普通,此分数很诡异。
完美
的确是有史以来最强的纪录片
各式纪录片看多了就这下场,感觉自己的口味已经刁得很了~更何况这片子比早前看过的《行星地球》确实差着点~
很好看!~很多地方既感动又伤心...
我们在这里
不全是抓拍,也不都珍贵了。
bbc出品,必属极品!这部拍的真好
造假
造假新闻一出,很多媚外的脸都打肿了……
无以言表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