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去电影院时没挑这部电影。
王小帅和贾樟柯客串,胡戈作MV,黑楠客串枪贩,和超女叶一茜延长主题曲,噱头多多,电影却是花边在外,败絮其中。
有个玩笑说法,不嫁四川的老公,因为四川男人只会两件事,喝茶,打麻将。
吴镇宇,普通话还是不行,一会演好男人一会演神经病,还要光着裸奔,不知道片酬怎样,要是低的话实在说不过去,电影中的人物就属他卖力。
梁静,看着眼熟,好像是电视演员出身吧,“性感演出”,床戏穿吊带也算是中国特色了(或者暗示,我们有穿胸挡哦)。
应采儿,算我比较喜欢的MM,听她骂TMD,有趣。
刘仪伟,普通话练的不错了嘛,记着,当演员要绷住。
算命的摸胳膊靠闻的,新鲜。
那威啊,您在电视上够已经够讨人厌的了,电影就放过我们观众吧。
秦沛,普通话说的真好啊,听不出跟内地人有什么区别。
香港演员说普通话很有意思,还刻意模仿北京腔。
替剧组解释一下,电影中的所有的人物都住在一片,所以经常碰面-_-
知道这片子,一是因为麻将名字,二是因为宣传有激情戏,三是因为胡戈。
据说胡大侠应邀为本片E搞了一次,可惜偶对这种E搞方式不感冒,连天下皆知的“馒头”偶都无缘得见。
前几天看了CCTV6张艺谋导演和Spielberg导演的对话,说电影将会越来越个人化,将来电影将会按照个人意愿而显现。
其实,现在“胡戈们”所谓的“E搞”不就是如此嘛,只不过他们无法自己创造素材,而拿现成的素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已。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无法知道,至少,我知道我还是喜欢看电影的。
“血战到底是一种麻将规则,3至6人都可以组成牌局,每局牌中先和牌者胜出,余者继续游戏,直到剩下最后一人。
传统麻将只有一个赢家,血战到底只有一个输家。
”如片名一样,全片充满了四川特色,但说实在话,我有点看不懂。
主要是影片的定位,应该是都市黑色轻喜剧,可是情节安排过于幼稚,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
如果不是搭上了四川风味,我会以为这是一部港式喜剧。
而所谓的黑色幽默,安排的也过于生硬。
总之本片喜剧不像喜剧,正剧不像正剧。
可能四川味儿太重了,我这个外地人不能接受吧。
那威,讲五子棋发迹的胖男人,刘仪伟,炒菜出名的猥琐男,这两个人如今都主持着各种各样的娱乐、谈话节目。
再加上一直演BT男的吴镇宇,这片子的演员整容还是非常“实力派”的。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吴镇宇裸奔(梁静倒没露,宣传误导哦),贾樟柯客串演个劫匪,王小帅客串演个警察,黑楠客串演个卖黑枪的。
不过说实在话,拍四川戏,为什么不用四川演员呢,为什么不用四川方言呢?
也许吴演戏很好,也许他很有票房号召,可是一把港式普通话就把全片的风格给搞砸了,一大败笔。
倒是本片的插歌是用四川方言唱的,就很有味道嘛。
以成都为线索,一堆名人参和,美女小人齐聚,正现此片宏大.很多值得品位的细节,导演有水平.
看《血战到底》首先是冲着王小帅和贾樟柯去的,做为在某些人们眼中的文艺青年我始终努力让自己保持有涵养的表象,这种有国内新锐导演加盟的片子不看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虽说他们二位只是客串。
这部影片的导演叫王光利,这人之前我一点都不认识,不过这并不妨碍我观看这部影片,怎么说能请到吴镇宇加盟的影片应该不至于太烂。
还是绕开导演来说说这部影片,据导演的解说这是一部要“嘲讽现实”的作品,从单纯的观影角度来说这部影片确实有体现出这个意思,特别在于王小帅和贾樟柯客串的那场“警察与劫匪”的戏,里面有几句颇有意思的对白就是冲着“嘲讽现实”来的,如王饰的警察对记者说:“有英雄你们不拍,净拍这些边缘人物。
”其中意思细想一下便觉是裹着另一层涵义,似乎就是对时下国内的电影机制而言的。
本片邀来不少港星,有好几位是实力派演员但在片中却都没能发挥出本色。
吴镇宇在里面饰演的男主角吴宇川是一位阳萎且略带神经质的角色,在老做不完的噩梦里他总是在拼命地奔跑期冀摆脱背后莫名的追踪。
在现实中他的生活也是一团槽,虽说生活压着他可他却总是想摆脱困境的囚牢,在算命先生刘的指引下开始“灭小人”的历程。
这时故事的线条慢慢四散开来,导演以同时进行的不同故事情节将影片串连在一起,看过《两杆大烟枪》或者盖.里奇其它电影的人们都可能暗地里揣测这是不是一部向盖.里奇致敬的影片,只不过场景置换在中国的四川成都、人物也置换成同是小人物的黄色皮肤,可惜这样一部要强调黑色幽默的电影却毁于编剧功力不深厚而无法将故事的性能支撑起来,在没有太多意思的故事里走走停停,看着神经质的吴宇川到处寻找小人,于是到处都有小人出没。
小人被灭了没?
要面对公映促使这个故事显然只能安排邪不压正的结局,这怪不了王光利,因为这很可能是条件限制让影片变成了半黑不白。
不过做为“聪明人”的王光利,干脆商业到底请来前一段时间被陈凯歌斥为“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的胡戈进行宣传片的剪辑也是有意思得很的幕后花絮。
商业味道是逃不了的但王光利可不认为自己完全落入俗套的商业电影中去,他在某篇采访中便表态过,“商业”绝对不是“艺术”的反义词。
“况且浩浩荡荡一个剧组跟着自己折腾半天,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
“没有观众就不拍电影,电影总归是要给人看的,不管是大众还是小众。
” 影片虽然憋着一股气要“嘲讽现实”可惜始终只能打没有力气的“太极拳”,不过国内如此演绎故事的手法王光利倒也算创新了一把,有着焦雄屏为其做监制撑腰,底气确实够足。
据说王光利下部影片会跟王晶合作,两个聪明的面对商业电影的人撞一起不知会有什么样的火花,看来还是可以期待他的下部作品的。
最后得提一下影片的音乐,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一个闪光点,有两首以四川方言演唱的歌曲混入其中韵味十足,而张阳对于影片配乐的把控也慢慢具备了他在这一领域的自我风范,不过他在录音师这个职位上早已是自成一派了。
那威的表现让我惊讶,虽然是本色出演,很是到位还有老戏骨秦沛啦,谈不上出色,却也中规中矩贾樟柯和张小帅的演出让我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别拍了,这个圈子还不够乱么”“放着英雄不拍,净拍些边缘人物。
”其他的致命伤,让我对这部低成本制作的感觉由高到低,直至谷底还有刘仪伟同学,还是去炒菜吧
时运不济的时候人总是偏向于将之归于天命,靠冥冥中一点信念来作挡箭牌。
吴宇川是这个城市街角巷尾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一个普通人,带着一点邋遢落魄。
寻常人很难过的很光鲜,大抵是闷着这样那样的缺憾。
城市题材的电影的一个共通点是立足于以小见大,一个人倒影一座城。
导演还是很光明的,因为他把结局都推向了美好。
又不能说他过于理想,因为现实里我们也都是本着上进的心态,努力地创造一个不那么令人绝望的结尾。
妻子对丈夫的爱一向是坚韧的,不管她用什么方式表达。
豪门恩怨不会上演在普通家庭,纵使这个社会已经千变万幻,有时我们还是能坚守最根本的感情,并视为理所当然。
即使你看到一面两面的黑暗,也不会拔起你的底线。
就算你在婚姻里,生活里,需要改变或者舍弃你的一些习惯,你也心甘情愿,因为没有什么比继续过日子更让人不舍了。
路边可能长出一些藤蔓,绊你一个趔趄,又可能你会暂停下来,蹲下去闻一闻路边的花。
但你总是能够找回精神,重新上路,因为对你来说,最大的渴望还是在路的尽头。
大陆末流导演的公敌是谁?
吴镇宇。
吴镇宇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他们,他们非要把他搞死搞臭,看《诅咒》时我就有这预感,看《血战到底》后我算彻底确认了。
不幸啊,我还碰巧认识这片子的导演,极不靠谱的一个四川混混,当年学没上完啊还是被开除了啊反正就盲流到北京来了,平时老在我们学校或是圆明园画家村那一带出没。
92年我毕业前夕,他提着一个破摄像机到我们宿舍来拍纪录片,说是叫《我毕业了》,抓着我非要访谈,我跟这厮聊了半个钟头就觉得不对劲,他老把话题往性经验上引,这个就有点别扭了,非我做人虚伪,关键是我跟你有这么熟吗?
于是不欢而散。
毕业后丫跟我大学的一帮死党混在一起,所以断断续续有一点消息,反正就是一门心思要当导演,拍了几部破纪录片,有的号称还在法国拿了不知道什么破奖,我数次强调过,法国对中国文艺青年一贯予以误导,助长了很多骗子的侥幸心理。
拍纪录片填不饱肚子,这孙子还拍广告,和在中国的一帮美国农民一起骗,而且这么多年人家也没饿死,我无语了。
终于听说他要拍一部名副其实的电影了,而且还请了吴镇宇,所以这片子我是怎么都要看的,我要看看这骗子怎么都能搞到投资。
结果也不意外,心里脏的人拍不出干净片子。
没才华没经验就不说了,连起码的真诚都看不到,一部电影,不真诚就什么都不会剩下。
吴镇宇以后一定要看清都什么人请你啊,别给钱就拍。
还有王小帅和贾樟柯,别给丫捧场,利用你们的知名度呢。
秦沛,刘仪伟,也到了该注意晚节的时候了。
其他那些跑龙套的,友情出演的,毁了就毁了吧,反正丫不毁你们你们自己还毁自己呢……
无意间,在电影频道看到第六代导演王光利的作品《血战到底》让我再次看到了城市电影跃之欲出的身影,看完这部片子,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感觉:中国导演已经开始学会抹掉对城市电影心中没底的隐痛,在经历屡获大奖的乡土电影和在票房上频有斩获的商业大片的多次冲击之后,城市电影已经不甘心尴尬地生存在夹缝中间,他们开始尝试突围,在文艺和商业之间寻找出路。
《血战到底》讲述的是一个城市背景模糊的故事,影片在成都拍摄,片名“血战到底”也是流行在成都一带的麻将规则,但这个故事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很“合适”:吴宇川是一个倒霉的汽修工人,妻子赖玲是一个整日混战在麻将桌上的女子,在算命先生刘老师的指点下,为了一改晦气,吴宇川决定除掉让自己走霉运的“小人”,但是他并不确定谁是“小人”,在如晕头老鼠一般四处撞墙之后,他开始相信刘老师说的“整个世界上的人都是小人”。
这是一部凝结了悬疑、黑色幽默、情景喜剧、无厘头等诸多商业元素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新生代导演没有放弃“借助艺术形式、挖掘电影内涵”底线的电影。
它又是城市电影的一个异类,可以称之为“城市寓言片”,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从开始到结束,影片都是开放性的,每个情节、每个段落观众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审视,并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符号。
不愿意动脑筋只图哈哈一乐的观众可以在走出影院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买票的钱白花了,而愿意从中得到一些人生思考的观众,则会认识到所谓和命运相关的猜忌、巧合、轮回由浅到深居然有好几个层面。
优秀的电影可以让悲者看到悲、喜者看到喜,虽然《血战到底》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很显然的,这部片子在向着多层次的方向努力。
现在是商业大片风行的年代,但人们早晚会厌倦电脑特技和空洞无物的炫技式电影。
中国的城市化范围正在迅速扩大,一批批的人开始进入城市生活,他们需要贴近自己生存和精神状态的电影作品。
城市电影并非小众电影,起码它是可以看得懂的,第六代导演正在用既能让我们看得懂又能得到娱乐和启示的方式做电影,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大家去支持一把。
黑色幽默电影《血战到底》,台词精彩,故事结构紧凑,挺好玩的一部片子。
难怪四川出军阀多,川人真的很强,连麻将这种休闲活动都有一个火爆名称—— “血战到底” 汽修工人吴镇宇饰阳痿了,妻子(梁静饰演的)只好每天沉湎于麻将之中,“血战到底”是四川麻将的一种麻将规则,与大多数麻将规矩不同的是,打“血战”人数不论,不局限于四人围城,参加者每个人都有机会。
谁和牌谁脱身,剩下的人继续游戏,一直到最后两个人都有和牌的机会,其乐趣正在于坚持便会有机会,犹如人生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喜剧般的起伏变化。
妻子在麻将桌上,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成不变的重复,虽然对手常新,但运势诡秘,输赢无常。
麻将桌外,老公搏命赚钱确倒霉连连,一大早从扭到了脖子到烧毁了宝马车。
终于,他遇上了刘仪伟饰演算命先生刘老师,真正的大祸终于临头了——老婆出现红杏出墙的征兆。
……不断的遭受打击让吴宇川开始相信刘瞎子的话,在刘瞎子的引导下,他认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命中有小人作怪,他必须要除小人。
“谁是小人,我就是小人!
你也是小人,大家都是小人!
”刘瞎子以最通俗的语言,阐述了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让-保尔-萨特的深奥理论——他人便是地狱。
“麻将尚未开局,胜负已定,一切都是命运。
” 刘瞎子似乎博古通今,睿智而深沉的语言后,其实都是为“你要消灾,先得破财”的最后台词做铺垫。
好玩的是吴镇宇偏偏不买刘瞎子的帐——老子不在你身上破财一样可以消灾。
在刘瞎子所谓“预言”的驱使下,开始以“血战到底”的决心来驱逐小人…… 刘瞎子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瞎子最怕什么?
最怕你们乱丢西瓜皮。
” 眼睛没瞎的人们记住了:只要你敢于乱丢西瓜皮,什么狗屁“大师”的伟大寓言都会不攻自破——瞎子也许可以预言你的生死,但无法预言自己是否会踩到西瓜皮。
结局很过瘾,没读过《周易》的吴镇宇居然一语成谶。
血战到底的决心不如随地乱丢西瓜皮。
阴阳调和内外兼修方是王道。
你这是火气太旺浮于表面,说白了,这叫外强中干。
你不是不行,是很不行。
人脉要是被小人踩了,就惨了。
小人不灭,灾祸不断。
打麻将常常是女人逃避生活的一种方式。
茫茫世界,小人无处不在。
我他妈的从生理上就厌恶你。
人,要有信仰。
瓜娃子。
废话少说。
龟儿子。
人ZEN要有信仰。
我知道,你不是坏蛋。
痛痛都是小忍。
虽然你们长但是不代表你们强。
两个女的串通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女的的女的来糊我?
吐血扬眉至少还是看有所得哈~虽然一直不喜欢刘仪伟那副猥亵相。
不舒服X100遍,昏暗的灯光下打麻将,唯一的记忆。
连普通话都说不好,当什么演员。
多线叙事详略严重失当,细节交代不清,故事混乱,既够不上商业片的标准离艺术片又差得远,观众还没有等到高潮的到来,影片便匆匆以某种烂套的大团圆模式结了尾,唯一可取之处也就是王光利对于梦境和某种焦虑精神状态的呈现。客串的贾樟柯和王小帅以一种调侃自嘲式的台词道出了第六代导演的辛酸和无奈。
终于知道川麻的血战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老吴啊,烂片少演点儿吧...题材满讨巧但是不适合吴镇宇,可怕的国语还不用配音...强烈的违和感...贾樟柯和王小帅来凑什么热闹....
委屈这些演员了
已收(港片2009-5-9)
嗯,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中國有死海,在山西。孤陋寡聞。真是村婦呢。
实在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吐槽人类繁衍?还是封建迷信?确实有一些绝美镜头看混剪就好了
这个王立光原来是拍卧虎的啊。可惜了一大帮第六代。。
为了吴镇宇年轻的身体,还有梁静的。
吴镇宇果真神经刀,看到贾樟柯和王小帅串场真是无语
好吧,表示我很低智商的把有些片段没有看懂,不过很喜欢片头关于血战到底的阐述。
@2006-07-11 20:59:47
真是烂。= =
不好看。故事和血战到底没有半毛钱关系。
吴镇宇的普通话是个败笔
吴镇宇也救不了的片子。。。
拉了帮这星那星来露脸圈钱,刘瞎子能不能再坑一点。一个男人治愈阳痿的故事。
CCTV-6.。。 @2013-12-15 01: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