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乌龙院,谁都能立马想起那个胖小子和尚且是小豆丁的李小龙。
那些经典的画面,藏在深远的记忆里,突然就被唤醒了。
因此,我之所以去看这部电影,还真的是带着情怀去看的。
从剧情的整体来说,看完之后颇为失望,诸位要明白,我会失望是因为调高了期待值。
而对于这部电影来说,与经典齐肩的期待值,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讲故事的能力还行,完整且有逻辑。
不过,硬伤也很明显,搞笑梗玩的溜,但都是浮于表面堆积,就像泡沫一样,笑完了就没了,才调动完脸上的肌肉,笑的情绪还没凝聚,结果笑料戛然而止了。
这真的是……有力都无处使的憋屈感。
这部电影肩负着重启的使命,可惜重启失败?
当年的《乌龙院》系列能受欢迎,天时地利人和,而今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失败是想都不用想的。
电影主打怀旧牌,请来了达叔、郝邵文、叶全真这几个当年的原班人马,企图让观众买票。
但是当观众发现了当年的主角都沦为配角后,怀旧就等于失败。
片中达叔算是戏份比较多的,郝邵文真的就是打了个酱油,叶全真的出场还算是有点惊喜。
估计导演拍摄的时候就已经预估到了,怀旧肯定会失败。
于是导演的B计划就是叫一批喜剧演员来演喜剧,看得出导演还是对电影市场有过研究的,知道喜剧是票房制胜的法宝。
于是王宁、孔连顺、宋小宝、曾志伟共同出现在电影,但这些人在一起几乎没有化学反应。
再说,这几个人当中,除了曾志伟演过一些不错的电影,其他人没什么叫好的片。
宋小宝喜感是有,但奈何这几年消费的太多,基本上也很难充当喜剧担当。
剧情方面就像这些演员在演自己的小品一样,很多笑点也是没什么惊喜。
如果把这些戏份全部不要,剩下王智的容颜,以及叶全真,估计也会不错。
还有就是几个小演员,虽然很可爱,也有演戏的天分,但在抖音快手的时代,靠电影红不起来。
那个能打的倒是觉得可以培养成功夫明星——《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挂羊头卖狗肉,最近电影妖魔化的好严重啊……完全不知道到底在演什么,全程真是好尴尬。
吴孟达现在只能靠卖情怀了吗?
郝邵文长大了真是越来越瓢女主我都叫不出名,看着她就觉得好贱小朋友们都被现在的情怀带坏了全片就小李小龙还能值得一看小品二人转,就踏踏实实去创作小品吧,真的。
别再跨界了,头疼。
是被抖音上的蛇蝎美人小师姐骗来看的,本来以为很搞笑,但是梗都是一些老桥段了,我是全程没有笑出来的,我也算是一个笑点低的人了,泪点也没有,达叔拿着吉他🎸谈给那个姑娘听的时候,很感慨,因为他是吴孟达所以你们决定经典,那换作任何一个人,长着这样一张脸,对着你唱着情歌你会不会心动,我当时看着达哥的笑觉得有些许油腻了😂,不排除会喜欢,但我个人不会喜欢吧🤔。
早起乌龙院电影,是一代人的经典成长陪伴的一个电影,搞笑,欢乐,创新,是80后90后 基本人人都看的电影,长大后,依然是是 每每提起乌龙院,就会带起一点点回忆,就这点回忆,也被《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收走,乌龙院这个ip不会比别的差。
这导演竟然 用这个ip拍出了一部 基本人人差评的电影,我看有人说蹭情怀,我说情怀都没有了。
正如题目,没有了!!!
当年释小龙、郝邵文版本的乌龙院,那绝对是让人笑破肚皮,至今回头去找出片子来看,依旧是忍俊不禁的。
打一开始,我就不觉得这部电影会成为一部好的续集,更不消说超越前者,虽然导演还是那个导演,可释小龙和郝邵文这样的不世天才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
整部电影的故事桥段,很老套,很少有突破性的亮点出现,甚至承担了电影笑点部分的小女孩,出的那些个脑筋急转弯简直是让我无语啊!
电影对外宣传的时候,主要还有郝邵文,然而实际上郝邵文纯粹就是属于一个客串的角色,这简直是在忽悠人啊!
不过也型号郝邵文没有正式参演,否则我脑海中的那部经典的乌龙院会毁得更厉害啊,看近几年郝邵文参演的电视剧也基本上能够揣测的出来。
电影时不时在的提前观众,我们是曾经有一部也叫乌龙院的电影的。
里面时不时穿插出来的郝邵文唱的背景音乐,甚至还有吴孟达当年和叶全真戏份的闪过,题外话说一句的是叶全真老得完全认不出来了,这就是典型的把情怀强行给到观众,让观众为了曾经的情怀而买单。
只是这样做的过于强硬,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哎,真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演好喜剧片的,吴孟达终究是个黄金配角!
这是一部烂片,毋庸置疑。
但很难想象得到的是,它居然会这么烂,通篇逻辑不通,演员浮夸至极,笑点尬到爆。
电影以主角王宁、反派曾志伟争夺乌龙神石为核心的主线剧情,演未近半就开始崩塌,最后为强行蹭情怀,还突然冒出个吴孟达的师兄说什么当初给你的乌龙神石是假的,真的在他那,要吴孟达把开启咒语交给他。
男主角一伙人深夜去偷乌龙神石模仿《王者荣耀》喊着“敌军还有五秒到达战场”“别打主宰”。
男主角变成碰瓷混混居然只是因为一次莫名其妙的失恋,而且导演貌似还自我感觉良好,拍得主角好像很凄惨。
乌龙院一个五六七岁的小孩子自称蛇蝎美人与男主角几个三十几岁的大老爷们搞互动,演技一个比一个更“青涩”,不论台词还是肢体动作皆尬得要命,还不知廉耻地接连尬演好几段。
整部电影的剧作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充斥着过生日以为没人注意其实大家都知道、本想放火抢东西最后却无意中救了人的老套桥段,但这些已经被前人用到炉火纯青的剧情,居然还是被导演拍烂了,实在令人敬佩。
还有,《新乌龙院》作为喜剧片最重要的笑点,也都是建立在各种屎尿屁的基础之上,什么放屁,什么被尿,什么吃面吃到呕吐,恶心程度远远大于最终笑果。
或许是导演自己心里也有数,知道自己拍得烂,所以在短短的100分钟内又陆续插入了三四段老乌龙院的画面,以试图勾引起老剧粉的情怀。
但不论他以何种小聪明救场,这都是烂片中的战斗机,无法改变它就是一坨shit的事实。
(重写重拍除外)
通常我认为,给一部电影一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感情上让我非常恶心除外,其他情况下真的会觉得往下没多少烂的余地了才能给一星。
不然有的四十分作品和十分作品都是一星,不是不太公平吗?
本片就是那种可以非常安心给出一星,不用担心摸不到地板的作品。
开始没多久,吴孟达操着一口石斑鱼的声音出来,你就知道,完蛋了!
你一个卖情怀的片子,让石斑鱼配吴孟达,是怎么地想法?
紧跟着吴孟达开口,GD 同款墨镜,喷了!
这是你身边最不幽默的人想要幽默一把时会用的说法了吧?
明白了吧,这片子,真的绝对一星。
再往后,具体怎么烂啊,网大质感啊,节奏拖沓啊,笑点落伍且生硬之类的就不说了。
有一个点必须要讲。
通常一部喜剧,请来了这些欢乐喜剧人的熟脸,我们都会觉得糟了!
因为他们经常到哪都是自己那几招,和电影本身不一定搭。
但是本片里,王宁、宋小宝、张子栋甚至孔连顺,自己发挥自己特色的时候,反而是相对来说的亮点。
你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你会觉得,他们自己按自己发挥,好歹还有个底版,不止于看导演编剧给他们安排的东西——这些东西什么水平呢?
2018 年的电影,里面出现了 洪荒之力,结尾曲是最炫民族风。
简直完美了!
Perfect!
更过分的是,他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想要你那份对曾经乌龙院的情怀。
片中竟然丧心病狂地放了好几段原版乌龙院的片段出来!!!
绝了!!!
带着大噪点糊你一脸!
但是说真的,直接完整放一遍旧的数字修复版,我可能都觉得钱花了就花了算了……同样刷情怀的是又请来了几位小朋友,但是可惜释小龙和郝劭文都没那么好复制。
小孩子演戏,最重要的是开窍,他得知道怎么是表演,然后怎么去实现导演要求的效果。
而本片里,多数小孩子,你能明显感觉到他在背词,他在被其他事情逗得开心。
唯一给人感觉不错的那个,片尾一看,还是个日本人,难怪不张嘴呢……唉……也不想多说什么了。
希望大家努力拦住身边人去看本片,就让他默默退市好了。
我今天下午看的时候,同场大概五六个人,最前面的两个人在聊天,后一排的一个人在看手机,我后面的人在睡觉。
搁在平时我肯定非常不爽,但是这次,我非常能理解每一个人。
来看这片子的,每个人都不容易。
其实影片开头的那几分钟,就已经奠定了它烂片的基调了。
也是在那几分钟里,让我有种强烈想要离席的冲动。
但由于心疼那几十块钱的电影票钱,硬生生地扛了下来。
然而,直到30分钟的时候,我方才顿悟。
原来,尽早地离场,才是最理智的止损。
毋庸置疑,这又是一部靠情怀来骗钱的玩意儿。
以下是肆无忌惮的剧透,只为制止你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部影片上。
据说这个镜头跟后面的能形成一个笑点
这只斗牛犬在享受了福利之后,叫来了一群兄弟共享开头是两个笨贼夜间行窃,偶遇一只狗。
其中一贼从胸中掏出一平板,把屏幕内一只白色小狗的图片展示给狗看。
然后这只狗就无厘头地兴奋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影片试图用其狗屁不通的逻辑方式,试图让观众知道,这只狗懂得“食过翻寻味”,以此来引发观众笑点。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因此笑了。
用头敲钟,头上只有新伤,没有旧痕
一句“”开放啦“”把几个大水缸都震碎这两个画面其实就已经定下整部影片只为圈钱而来的恶劣本性。
无论是用头敲钟还是大嗓门把水缸震碎,本身的桥段除了老套点外,无可厚非。
然而,一部好的电影懂得讲一个好的故事,更懂得为观众营造一个荧幕里活着的世界。
在我看来,日常里用来撞钟的头没有旧伤,甚至没有老茧;一句每天都要喊的:“吃饭了。
”随随便便就震碎了几个大水缸,这一年是要震碎几个?
这些刻意的种种,无不充斥着一次性的廉价感。
仿佛在告诉观众:醒醒,这都是逢场作戏。
一群光头饭前祈祷感恩小时候看的乌龙院,里边住着的是和尚。
而这部新乌龙院里住着的,可能是些乌合之众。
他们剃着光头穿着僧衣,曾让我误以为是佛教的,但吃饭前的祈祷又让我感觉有点基督教的意识。
分不清他们是和尚还是基督教徒,那只能称之为乌合之众了。
多处出现广告在电影里出其不意地放点小广告已经不是稀罕事,这部影片同样不例外,只是不再那么隐晦了。
影片中随处可见的小广告,像极了图中那个电箱上的牛皮癣。
杂乱无章蛮不讲理而又异常显眼。
往后的,无论是在电影院,还是在电脑前,我都没看下去了。
王宁演戏很努力,但无论演谁都像自己。
但即便如此,也秒杀孔连顺几条街了。
小时候看的乌龙院,算是童年美好回忆之一三个逗比和尚,一老俩小,下山闯荡,喝酒吃肉,打打怪兽简简单单的故事演绎得有滋有味我不知道为什么导演拿着这样的剧本会有自信站出来拍续集除了ID是一样的,我真不知道这和我记忆中的乌龙院有什么关系?因为里面有个吴孟达吗?
年过半百一头白发,还想演出以前的憨傻他已经做不到了因为请了以前带墨镜的小和尚郝劭文?
现在他已经长大了,长成了一个油头肥面的中年大叔,有看点吗?
以前的演员失去了风采,新来的演员更是不堪入目我真的很怕看小品演员演的电影,因为他们很多时候都分不清是在演小品还是在演电影用小品的叙述手法去演电影角色,怎么看怎么别扭,笑点也让人尬到不行电影和小品是不一样的,电影更加贴近真实社会,小品我知道是假的我会因为你的傻缺行为发笑,电影你也这么做我是有代入感的,我不会想笑,我会觉得你在干嘛?
你是不是脑子不好?
这是一部失败到极点的续作,千万别看,浪费生命